第一篇:全市商标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商标是重要的知识产权,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品牌的竞争。企业对产品和商誉的一切投入,最终的价值都要集中体现在商标这一无形资产上,可以说,商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化和商品化的表现。实施商标战略,创立知名品牌,创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引导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占领市场,增强企业
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市商标发展现状
(一)我市商标发展基本情况:截止2004年底,我市有效商标2600多件,占全省5.53万件的4.7;具有省著名商标67件,占全省516件的13;具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XX),占全省20件的5。从最近三年全市商标注册情况看,新注册商标的数量增长明显加快,2002年注册商标280件,2003年注册商标310件,2004年注册商标400余件。
(二)实施商标战略,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乃至带动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我市部分注册商标早的企业,在注册商标后继而又申报了省著名商标乃至中国驰名商标,借商标之力,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经初步统计,我市62家企业申报著名商标前年产值31亿元,获得著名商标后年产值增加到98亿元。许多企业负责人对此感触颇深,如果不是当年注册了商标,进而申报了省著名商标,实施了商标战略,企业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壮大。如XX集团1996年注册“XX”商标,1997年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199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996年注册商标时XX集团的产值是8300万元,2004年产值已达40亿元,利税8200万元。华龙集团在全国方便面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XXX。XX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的种植、养殖、印刷、食品、食用油等行业的兴旺发达,解决了农村8.8万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XX”商标,经有关权威部门评估,价值达到82.9亿元人民币。XX集团能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XX”商标为其搭建了发展的基础和平台。XX集团1996年注册“XX”商标,1999年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1999年XX集团的产值是900万元。2004年产值达2100万元,XX村人均收入5600元。其他地方产的苹果论斤卖,XX的苹果论个卖,最高一个苹果可卖到上百元,“XX”商标经评估价值达500万元。
(三)我市实施商标战略,有潜力,后劲足。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如:XX制药、XX家具、XX玻璃、XX羊绒等,从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看,无一不是重视商标,实施商标战略、创立自主品牌的结果。市场经济就是竞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是名牌的产品,就没有市场;没有名牌的企业,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市有2家企业正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有18家企业正在申请著名商标。
二、我市商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册商标数量少,发展不平衡。截止2004年底,我市共有各类经济实体11万户。其中,个体企业5000户、外资企业200多家、民营企业5000多家,个体工商户10万余户,而我市仅有注册商标2600多件,平均42户经济实体才有一件商标。X食品集团、XX食品集团两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500多件,占全市注册商标2600多件的近五分之一。实际上,我市平均50多家经济实体才拥有一件注册商标,我市注册商标总数以及平均占有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相对偏少,比例偏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比如,XX县有注册商标521件,XX县有注册商标493件,而XX县注册商标只有21件。
(二)企业只重视投资建设,不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可口可乐公司老板说得好,“即使我所有的厂房车间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只要商标还在,明天仍会为我带来无穷的财富”。我们有的企业仍然只是将目光停留在资金、技术、原材料等有形资产上,而不注重对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资保护,视注册商标可有可无,可早可晚。甚至随随便便丢掉也毫不婉惜。比如,“XX”牌商标,当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企业破产后,没能很好利用,闲置数年,其价值大打折扣。
(三)急功近利,忽视创立自主品牌。我市具有许多好产品,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不是没有市场,就是卖不了好价钱。比如,XX山区产的板栗,口感味道各方面品质都不亚于唐山迁西板栗。日本客商指名进口唐山“迁西”牌板栗,而XX板栗在日本却无人知晓,只能以每公斤8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唐山的企业,人家贴上自己的商标再直接出口日本,每公斤能卖到14元。同样的产品,甚至质量比人家还好的产品,因为没有知名度,价格的差别是如此悬殊。
(四)贪图省事,满足于借用他人的品牌。许多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产品,只是给国外企业定牌加工。如XX县有的羊绒制品企业,经外商许
可,使用人家的商标生产国际知名品牌羊绒制品,进行贴标生产,国外经销商的利润是几百元,甚至更多,而我们得到的只是区区几十元,甚至更少的加工费。这种“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做法,看似“捷径”,实际上却很可能是弯路,结果导致那些以“借”品牌为生的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丧失殆尽,永远停留在“打工仔”的位置上而无出头之日。品牌是根,是企业
安身立命之基,是发展壮大之平台。无根,企业会像浮萍一样飘泊不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永远做不大,做不强。
(五)企业不能正确使用、宣传商标,造成无形资产无谓损失。比如,XX县XX集团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一家生产饮料企业,产品注册商标“XX”,商品名称是“枸杞珍”,企业在广告宣传时把商品名称“枸杞珍”也当成了宣传重点,结果广大消费者只知“枸杞珍”而不知“二月花”。当年“枸杞珍”的销售非常火爆。受利益驱动,周边50多家小企业、个体户纷纷生产饮料“枸杞珍”,造成市场无序竞争。当时“XX”集团有限公司请求工商部门保护,但“枸杞珍”是商品名称,不是注册商标,不受法律保护,无序竞争使该企业产品销售量一落千丈,导致很快破产。如果当年企业突出宣传的是商标“二月花”而非商品名称“枸杞珍”,或许“二月花”的品牌要超过今天的知名品牌“露露”和“雪碧”。像二月花这样的现象,现在还在某些企业中发生。如,XX河北XX果品有限公司最近斥资300万元生产一种叫“板栗露”的饮料,其商标是“XX”,在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上,突出的是商品名称“板栗露”,情况和当年巨鹿的“枸杞珍”非常相似。
(六)有的企业不注重本企业商标的使用价值,结果使多年创出的知名商标丢失。比如,邢台冶金机械轧辊集团,最早用的是“XX”图形商标,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产品冶金轧辊畅销全国和欧洲、亚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邢台冶金机械轧辊集团原注册的“XX”图形商标因未在有效期内(10年)续展,而自然死亡。近年来,周边一些小企业生产的冶金轧辊也销往国外,并且带有“邢台”标识。由于小企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在市场上造成混乱,真假难辩,被一些销售国列为不合格产品黑名单。由于新《商标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不能作为商标注册,邢台冶金机械轧辊集团想再重新注册“邢台”商标,已是不可能的了,为此,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七)不注商标,盲目生产。有的企业商标知识非常谈薄,随意取个名子就开始生产,当产品因没有注册商标不让在市场上销售或没有注册商标不能进入大、中城市市场时,企业才想起申请商标注册,往往这时才发现自己使用的所谓“商标”名子别人早已注册了。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使用,其本身就是侵犯别人的商标专用权,改商标,企业已经做了大量的广告宣传,产品在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比如:邢台市圣马葡萄庄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圣马”牌葡萄酒,当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时,发现“圣马”商标早在1998年就被河南省孟州市一个乡镇厂注册了。X
三、关于做好我市商标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商标战略远景规划。要在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商标战略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各大中型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商标战略规划,努力争创更多的著名品牌。对列入规划的企业,要精心培育、重点扶持。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业争创著名、驰名商标。要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X发〔2003〕9号文件精神,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并在资金、电力、技术、人才、用地、进出口、广告宣传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和优惠,给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邢台具有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群,带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府每年要召开一次表彰会,对在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给予应有的政治待遇和荣誉称号。
(三)要把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纳入考核目标体系。各级政府、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当地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阻碍实施商标战略的各种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正确把握支持、鼓励与引导的关系,切实做到积极支持、热情服务、加强引导。
(四)加强对商标工作的领导,搞好商标知识培训。坚持对广大企业和各级政府有关领导,特别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有关商标法律法规以及注册使用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真正提高他们对实施商标战略意义、作用的认识,避免或少走弯路。建议市政府成立专门商标发展领导小组,每年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聘请有关专家教授,经常给我市商标发展工作把脉会诊,指出病根和问题,提出诊治方案及措施,全面指导协调我市实施商标战略工作。
(五)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实施商标战略,工作量大,任务艰巨,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同作战才能做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定期就全市商标工作开展交流和研讨,合力推进我市商标战略工作。
第二篇:甘肃省兰州市商标发展现状调查
兰 州 市 商 标 发 展 现 状 调 查
——商标流失惨重 保护迫在眉睫
近年来,市场竞争已跨越产品竞争阶段而逐步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商标犹如企业的“身份证”,已成为各个企业必争的无形资产。随着地方品牌的日益发展强大,兰州拥有了“黄河”、“奇正”、“佛慈”、“读者”、“兰州百合”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商标。然而这并不能掩饰兰州市注册商标数量较少、增长缓慢的现状。由于兰州不少企业商标保护观念不强,缺乏品牌战略化发展眼光,使商标的附加值未得到充分挖掘;更有经营者对自有注册商标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重视,而导致已拥有的注册商标悄然流失,兰州商标注册及保护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注册商标大量流失
兰州是甘肃省会,号称西北工业重镇,拥有建材、化工、机械制造以及服装、食品、烟草、日用品等较为完善的轻重工业体系,但是在兰州,拥有品牌号召力的企业商标却少得可怜。为了培养商标意识,加强商标战略研究及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加强了商标管理、商标保护、商标使用调查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据兰州市工商局调查统计,2006年,兰州市真正注册的商标有3700件,与2005年的注册商标数达6000多件相比,仅为五成多。有2300多件商标查无下落,部分知名商标流失、闲置多年。比如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马兰拉面”,虽然于1993年在兰州起步,但自2000年以后,兰州就很难觅到“马兰拉面”的踪影,曾经的“兰州马兰拉面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仅剩一个空壳。
近年来,兰州注册商标大量流失的情形并没有改观。截止2008年8月底兰州市共有各类企业达47074户,但商标与企业总数的比例为1:9.72,即近十家企业才有一件注册商标。从商标的质量来看,拥有全省著名商标43件,占辖区商标总量比例的1.89%;有全国驰名商标3件,占商标总量的0.06%;另有全国名牌产品一件——兰炼飞天。商标注册量较高的类别都为一般性产品(服务),高端产品(服务)商标注册量较小,国有、集体企业商标注册量下滑,自然人商标注册量猛增,商标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昔日强势品牌销声匿迹
20年前,曾经以“称心如意,长风电器”而闻名全国的“长风”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目前其“长风”商标已经闲置多年,企业依靠贴牌加工外地知名商标的家用电器产品维持,生产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曾辉煌一时的兰州黄河造漆厂的“黄河”商标和兰州中良西服有限公司的“中良”商标等多件知名商标因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不被管理者重视,没有及时续展,造成商标流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河”、“中良”商标是兰州叫得响的本土品牌,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市场也有很大的知名度。然而两企业在破产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忽视了商标的品牌价值,没有及时续展。
调查发现,除部分企业因为经营不善破产倒闭,或者部分企业移师外地主动放弃兰州市场,致使众多商标自然流失外,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甚至视依靠多年培育起来的商标为“鸡肋”。有的是商标在有效期限内,但商标持有人无法查找;有的是因为城市改造和城市拆建,原有的地址已不存在;有的是商标持有人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有的是商标到期,未及时续办相关手续,导致商标保护失效或者在此期间被外地企业抢注。兰州企业界的商标意识还很淡薄。有些企业对商标重使用、轻管理,重宣传、轻保
护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如何摆脱商标流失危机
目前,造成兰州市商标数量少、已有商标流失、驰名商标匮乏、著名商标含金量不高的原因,关键在企业和工商部门。
首先,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到位。企业经营者没有将商标纳入企业的全面管理机制中,短期行为严重。一些企业管理不善,只注重对有形资产的评估和保护,忽视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保护。尤其是在企业改制改革过程中,只看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产生了大量闲置商标,不少商标未能按期办理续展注册或直接放弃,造成失效,使得一些省内知名品牌纷纷凋零。其次,是缺乏品牌意识。有半数以上的著名商标企业没有专门的商标管理机构和商标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利用商标品牌,发展商标品牌。企业对品牌的内涵、品牌的建设等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同时,由于国家商标注册制度改革后,各级工商局、商标协会基本不掌握辖区商标的注册、续展、变更、许可、闲置、失效、国外商标注册使用等信息,工商部门、商标协会监管、服务不到位,无法告知企业相关信息致使商标失效;监管人员对商标知识缺乏,对辖区企业所涉及的商标注册、使用、管理、维权等指导服务不到位致使商标失效;部分企业内部商标管理机构、制度不健全,缺少专职商标管理人员,对商标战略缺乏认识致使商标失效流失。针对当前商标不断流失的难题,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加大企业商标的保护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从2005年起,根据省人大和省政府的立法计划,省工商局着手进行了《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起草工作。同年,甘肃省相关部门修改通过《甘肃省著名商标保护条例(修改稿)》,明显加大了保护力度,拓宽了保护范围。此外,兰州市商标协会也专门成立了商标维权中心,其目的是帮助商标持有人增强商标意识,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注册商标,打击商标侵权和假冒商标行为,维护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司法援助、司法救济和对有关违法行为进行举证。
陈 玮***
第三篇:市工商局关于我市商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强力推进商标战略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市工商局关于我市商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好我市“十一五”规划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近,我局组成调查组,对我市商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我市商标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截止2006年4月,我市有效注册商标1319件(占全省7万件的1.8%)。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5件(占全省643件的2.3%),中国驰名商标2件(占全省28件的7%),商品商标1265件,服务商标54件;商品商标中农副产品商标193件。2005年我市兴隆县山楂协会申请注册了“神州红”集体商标1件,实现了我市集体商标零的突破。
(二)重要作用。实施商标战略,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乃至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明显的作用。我市部分注册商标早的企业,又申报了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使得企业很快发展壮大。例如露露集团,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积极实施商标战略,1991年注册“露露”商标,1992年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199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利用驰名商标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及时采取了有效盘活品牌资本的策略,用“露露”品牌作为权益入股,在汕头、怀柔、廊坊等地建立分厂,实现低成本扩张,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由于品牌效应,露露集团开发的无糖杏仁露、儿童营养型杏仁露、纯净水、矿泉水、果汁饮料等一上市便迅速占领了市场,进而发展成为以生产露露系列天然饮料为主、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多元化经营的现代企业集团。集团下属17个企业,总资产20亿元,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饮料生产基地。“露露”杏仁露产品风靡全国,成为广大消费者公认的名牌产品。露露的发展过程,就是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打造驰名品牌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为企业积累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露露”商标2002年经有关权威部门评估,价值26.05亿元人民币,2004年、2005年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品牌效应”在露露集团非常明显。产量由九十年代初几百吨发展到40万吨,2005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实现利税14628万元,比1999年增长30%。目前露露集团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已销往韩国、阿联酋、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香港、澳门及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露露的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承德地区是野生山杏仁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据估算,由于露露的“龙头”带动,每年可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约220元。再例如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注册“板城”商标,1999年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该公司精心研制开发的“板城”牌板城烧锅酒依靠其过硬的产品质量、独特的口味、精美的包装、良好的企业信誉及各种形式广告宣传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畅销于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山西等各大市场。品牌带来效益,1999年该企业销售收入 6517万元,利税1509万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8500万元,2006年1月,“板城”牌商标通过司法程序被个案认定为驰名商标。
(三)发展前景。我市实施商标战略有潜力,后劲足。首先,企业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消费进入了“认牌购买”的时代。知名商标是优质产品及良好信誉的标志。名牌产品是消费者的首选。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不是名牌的产品,就越来越没有市场;没有名牌的企业,就没有生命力。这些理念越来越被企业认识和接受。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如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隆化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公司、承德避暑山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怡达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是承德市支柱企业、利税大户,而且都是拥有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的同时,正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还有一批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快速崛起、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如隆化县的承德隆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滦平县的承德绿地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宽城县的承德帝圣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围场县的承德双九马铃薯淀粉有限公司、兴隆县的朝阳食品有限公司、平泉县的承德哈露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都在积极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其次,经济的强势发展为打造品牌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几年前的贫困县一越成为财政收入大县。然而,财政收入上去了,品牌却没有及时跟上。例如宽城县,其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全省前20强,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叫得响的品牌产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和产品品牌的提升既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动力。第三,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将为实施商标战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我市是农业大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落实党和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我市的农村经济面貌一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经营。如平泉的食用菌、兴隆的果品及板栗、围场的土豆及制品和五乡一品的胡萝卜、丰宁的杂粮和时差菜、隆化、滦平的优质米等已经形成了规模,产品的品牌呼之欲出。第四,服务商标领域大有可为。我市现有1319件商标中,服务商标只有54件,仅占有效注册商标总数的4 %。我市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研究开发特色旅游,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大有文章可作,通过品牌支持又可以把服务业做大做强。
二、存在问题
(一)注册商标数量少,且发展不平衡。截止2005年底,我市共有各类经济实体79966户(国有集体企业6308户,外资企业 98家、私营企业6050家,个体工商户67510户),而我市仅有注册商标1319件,平均60户经济实体才有1件商标。我市注册商标总数以及平均占有量在全省乃至全国相对偏少,比例偏低,在全省排位也明显偏后。我市注册商标不仅数量少而且发展很不平衡。露露集团、怡达食品集团、三北种业三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233件,接近全市注册商标的五分之一;兴隆县有注册商标244件,平泉县有注册商标166件,而丰宁县注册商标才有38件。
(二)生产经营者的商标意识不强,对无形资产的重视不够。可口可乐公司老板说得好,即使我所有的厂房车间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只要商标还在,明天仍会为我带来无穷的财富。可我们有的企业目前仍然只将目光停留在资金、技术、原材料等有形资产上,而不注重对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资,视注册商标可有可无。有的企业商标知识非常淡薄,随意起个名子就开始生产,当产品因没有注册商标不让在市场上销售或没有注册商标不能进入大、中城市市场时,企业才想起申请商标注册,往往这时才发现自己使用商标别人已经注册。如果继续使用,就是侵犯别人的商标专用权。改变商标,企业此前广告宣传的投入和产品在市场上取得的知名度就会损失。有的企业不注重本企业商标的使用价值,不及时申请注册,结果使多年创出的知名商标被他人抢注。如围场县的塞罕坝酒一直没有申请注册塞罕坝商标,当有了一定知名度时,“塞罕坝”商标已被兴隆县的一家酒厂注册并在省内畅销。
(三)急功近利,忽视创立自主品牌。我们承德生产很多好东西,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不是没有市场,就是卖不了好价钱。比如,兴隆的板栗,口感味道各方面品质都不亚于唐山迁西板栗。日本客商指名进口唐山“迁西”牌板栗,而兴隆板栗在日本却无人知晓,只能以8元多1公斤的价格卖给唐山的企业,人家贴上自己的商标再直接出口日本,每公斤能卖到14元。同样的产品,甚至质量比人家还好的产品,因为没有知名品牌,利润的大头白白给了人家。
(四)借用他人的品牌求生存。围场县新拨乡二道河子村种植胡萝卜历史悠久,该村种植的胡萝卜里外三红,口感好,被外商看好,种植出口已有十年,产品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现该村有301户1180人,土地3033亩(净地面积)全部种植胡萝卜,2005年产值1300万元,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在该村的带动下,本乡以及周边的张家湾、宝元站、姜家店、山弯子等乡都种植胡萝卜,形成了“五乡一品”的规模经营态势。然而这样好的产品却没有自己的牌子,胡萝卜收获、加工、包装后贴上的是山东寿光、河泽、甘肃、北京等地经销商的牌子出口(当地农民以0.2-0.9元/斤的价格给经销商,经销商可以以平均每斤3到4元的价格卖出)。产品的附加值被人家赚走了。虽然当地农民已经意识到需要打出自己品牌,并于最近注册了属于自己的“二道河子”牌商标,但由于没有出口权、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缺乏统一管理、协调等问题而使自己的商标闲置起来。这种“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仅是为他人做嫁衣,也势必导致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丧失。
(五)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发展滞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我市旅游业发展不相适应。“一乡一品”或“几乡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在打造产品品牌上首选集体商标。但我市目前只有一件集体商标,一些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比如围场的土豆淀粉几乎每户一个商标;兴隆的山楂制品牌子五花八门。证明商标在我市还是空白。
(六)各级政府支持商标发展力度不够,政策不落实。近年来,实施品牌战略普遍被各级党委、政府列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但往往都停留在宏观部署上,缺乏相应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倾斜政策。即便上级现有的一些政策(比如省政府规定对争创成功的驰名商标企业当地政府奖励30万元,对争创成功的省级著名商标企业当地政府奖励5万元)都没有落实。在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上,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合力。
三、几点建议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商标战略远景规划。各级政府要在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商标战略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各大中型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商标战略规划,努力争创更多的著名品牌。对列入规划的企业,要精心培育、重点扶持。要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冀发[2003]9号文件有关“…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民营企业,省政府奖励30万元;对获得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的,设区市政府奖励5万元”的奖励规定,市、县两级政府再拿出一定资金,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并在资金、技术、人才、用地、进出口、广告宣传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和优惠,给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有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群,带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府应每年召开一次表彰会,对在实施商标战略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形成强烈的品牌经济氛围。
(二)把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要把商标战略规划按有关部门职责、按县区、按企业进行层层分解,明确目标和完成时限,在此基础上制定考核办法,按进行严格考核,真正把规划落到实处。
(三)加强商标战略有关知识普及培训。媒体应加强商标法律法规以及注册使用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对政府有关领导和企业,特别是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负责人每年举办1—2次培训,请国内专家学者讲授实施商标战略意义和作用,提高政府有关领导、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各类经营者的商标战略意识和品牌意识。聘请有关专家教授给我市商标发展工作把脉会诊,指出病根和问题,提出诊治方案及措施,全面指导协调我市实施商标战略工作。市政府每年应拨付5—1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商标知识培训工作。
(四)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实施商标战略,工作量大,任务艰巨,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同作战才能做好。建议市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工商、发改委、工业、农业、林业、畜牧、旅游、土地、商检、中小企业等部门加强合作,定期就全市商标工作开展交流和研讨,合力推进我市商标发展工作。
第四篇:高校社团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本调查报告以云南大学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调查问卷,辅以小型座谈会、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的方法,以SPSS11.5统计软件为分析手段,主要分析了云南大学在校生学生社团参与情况、云南大学学生社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形成中的独特作用;从社团管理科学决策的角度建议:一是规范社团管理,二是提高活动质量,三是加强对社团参与者培养,四是严格监督考核。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参与程度管理
一、调查目的及概况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对云南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在校生的社团参与情况,探讨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为云大社团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以推动云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繁荣校园文化。
本报告的主要数据来自于2007年6月在云南大学范围内开展的云南大学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除此之外,辅以小型座谈会、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获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动态资料,是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本研究以云南大学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保证云南大学在校学生从本科开始的每个学历层次、每个年级和每个专业都有相应比例的学生参与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1614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7.08%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7.3%。回收的问卷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了频数分析和交叉分析,通过频数分析得到样本量的百分比统计量,通过交叉分析得到不同群体在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上的对比统计量,并经过卡方检验,当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时,认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合访谈结果和逻辑判断再得到最终结论。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一)云南大学在校生学生社团参与情况
对云南大学在校生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有853人(68.6%)参加过社团活动,而378人(30.4%)未参加过。从总体来看,社团活动的参与率较高。(见表1)表1: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情况
是否参与社团活动
参加过
没参加过
合计 人数 853 378 1244 百分数 68.6% 30.4% 100.0%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每个大学生社团都有自己工作和预期的目标,并且有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具体工作。大学生社团的目地主要是:一是对大学生自身的目的,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等;二是对大学生社团所处的高校的目的,如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等;三是对社会的目的,如与社团活动相适应,大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大学生参加社团有较强的目的性,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为了兴趣爱好、为了扩大社交圈、为了提高能力、为了增加见识经验和为了学习更多知识是参加社团活动主要目的(见表2和图1)。表2: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目的 问题 兴趣爱好 献身公益 扩大社交圈 寻找爱情 增加见识经验 对仕途有利 学习更多知识 打发时间 提高能力 其他
图1: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目的(二)云南大学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团在发挥自身重要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对于社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扮演第二课堂的重要角色至关重要。从数据中可知,大学生中认为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低、经费不足、开展活动少、组织内缺少民主、知名度不高、组织规模小、组织内财务管理混乱等。(见表3和图2)表3:学生社团存在问题 社团存在的问题 知名度不高
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低 组织内缺少民主 活动少 组织规模小
人数 255 621 328 382 236
百分数 20.9 49.9 26.4 30.7 19.0
人数 514 132 486 50 429 42 303 68 483 66
百分数 41.3 10.6 39.1 4.0 34.5 3.4 24.4 5.5 38.8 5.3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经费不足
组织内财务管理混乱 社团少
学校的规章制度限制社团发展 社团不能满足成员的需要 其他
图2:学生社团存在问题
(三)学生社团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发现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压力的来源之一。(如表4和图3)表4:生活压力来源 压力来源 学习感情
人际关系 家庭环境 经济 就业 总计
图3:生活压力来源
学生社团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社团在爱好和年龄上的趋同性、非直接竞争性、成员知识的互补性、修养的互助性以及社团活动的一致性为人际关系和谐创造了条件。1
三、小结与讨论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解决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推进社团健康发展,发挥社团特有作用的有力保障。当前, 社团的管理和社团活动的质量是不能忽视的两个重要问题,而管理水平和活动的提高,关键在于社团骨干的培养和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
冯国森,幸福感与大学生社团研究[J],教育与职业,第21期总第517期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411 238 55 42 108 22
33.0 19.1 4.4 3.4 8.7 1.8
人数 386 108 114 94 228 292 1244
百分数 31.0 8.7 9.2 7.6 18.3 23.5 100.01、规范社团管理
目前, 大学生社团多采取由团组织进行宏观管理、社团挂靠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的双重管理体制, 要明确各方的职责。一要规范社团的章程, 学生社团的章程一般应包括宗旨(性质、目的、意义)、主要任务、成员加入和退会的条件、主要活动方式, 组织机构的设置、负责人产生办法、对成员参加活动的要求和纪律条例、活动资金的筹集及管理办法等。同时,规范管理社团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二是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即建立健全成立社团的审批制度, 严格活动申报制度, 完善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审批社团时, 要严把质量关, 新成立一个社团要把握好五条标准: 是否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办法, 是否有一个挂靠管理单位, 是否有指导教师, 是否有一批活动骨干, 是否有一定的经费来源。
2、提高活动质量
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 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但一些大学生社团图外在的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在制定好和学期活动计划方面提供帮助。所开展的活动要坚持思想性和教育性, 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完善统一, 力求出精品, 上档次, 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和活动的教育面。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 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 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经费和是社团活动的物质保证。学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3、加强对社团参与者培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社团的发展情况和活动开展质量, 与社团组织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工作方法、指导思想等方面具有直接的联系。同时社团的参与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抱着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来参加社团。但社团的现状是:对于社团的组织领导者来说,社团的锻炼作用较为明显,而一般的参与者感觉受益不大。因此, 要加强社团建设, 不仅要抓好社团负责人的选拔、教育、培养, 要把那些思想素质高、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选拔到社团负责人的岗位上来,更要为那些能力一般的参与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要注意培养与使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严格监督考核
大学生社团应该达到陶冶情操、活跃学术气氛、开拓专业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素质、提高活动能力的目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必须要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有利于校园文化发展。因此应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监控社团活动,制定社团的申报、命名、成立和注销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明确的社团考核制度,对对管理有方、工作扎实、富有创新、贡献大的社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引导和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推动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第五篇:藏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藏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截至 2019 年底,西藏自治区医药生产企业 24 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 17 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6 家,医用制氧生产企业 1 家。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以上的医药制造业 12 家(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金珠雅砻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藏草宜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有限公司、西藏金哈达药业有限公司、西藏藏诺药业有限公司、西藏聂拉木神猴藏药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剂型有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涂膜剂、贴膏剂等 8 种。
(二)运行情况。全区医药工业总产值由 2010 年的不足 7.4 亿元增加到 2018年 12.87 亿元、2019 年产值 16.2 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 15.1 亿元、规下企业1.09 亿元),年均增速为 7.16%;2018 年全区医药工业增加值 6.03 亿元,同比增长 7.4%;中成药 2600 吨,同比增长 13%,2019 年工业增加值 7.71 亿元,同比增长27%;中成药2927吨,同比增长12%。2019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医药企业有4家(奇正藏药 7.8 亿元、甘露藏药 1.7 亿元、藏草宜生 1.76 亿元、藏药集团 1.3亿元),单品销售突破亿元的有 5 种(奇正公司消痛贴膏、白脉软膏、青鹏软膏,藏药集团十味龙胆花颗粒及诺迪康公司诺迪康胶囊)。2020 年 1-3 月,全区医药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8 亿元,同比增长 18%,中成药产量 532 吨,同比下降8.36%。
(三)技术创新。“十三五”期间,全区医药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研
发认证工作,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 1 亿元,共开展科研项目研究 43 项,取得专利 13 项、创新成果 11 项。截至目前,全区医药企业共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 311个,其中藏药品种159种。22个藏药品牌产品获得自治区著名商标,2个获国家驰名商标。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 2 个(奇正公司消痛贴膏、诺迪康胶囊),《国家医保目录》的藏药品种达到 50 个。
(四)产品质量。“十三五”期间,区内企业加快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23家医药企业全部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123种藏药材通过德国 ceres(有机食品认证)质量认证,58 种藏药材获得美国、欧洲“通行证”,并通过加拿大 gmp 认证复检。
(五)智能制造。自治区积极推进藏药产业智能制造,我厅积极支持奇正藏药集团申报医药智能制造项目。目前,奇正藏药集团申报的“基于自主核心智能装备的藏药外用制剂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总投资 8080.59万元,争取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资金 450 万元。
(六)供应保障。全区医药行业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大宗常用藏药材和名贵濒危野生藏药材的繁育、栽培、种植、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共扶持藏药材生产种植项目11个,下达扶持资金1410万元,种植藏木香、螃蟹甲、独一味、灵芝、桃儿七、枸杞等药材品种 10 余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藏药材的生产供应。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检验检测资源缺乏,全区仅有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一家自治区级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类别多,检验周期长,为全区医药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能力较弱。药材交易体系建设滞后,企业收购药材多为从散户直接收购,购买药材渠道分散,未形成统一的药材交易市场。
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原材料供应。全面开展藏药材资源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藏药材种植繁育保护工作,统筹建立藏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扶持引导开展藏药材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构建藏药材种植和保护开发体系。
(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藏医药领域重点方向、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中试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集中支持藏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藏药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
(三)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着力培育重点骨干藏药企业和特色优势藏药企业,鼓励区内医药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大型医药集团,做强特色优势藏药企业,打造知名藏药品牌。
(四)加强质量监管,健全服务体系。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术在藏药生产中的应用,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快推进藏药区域性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