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级团建工作调研材料
村级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农村基层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希望所在。做好新时期的村级共青团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关系到地方经济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南江团县委深入长赤镇25个村(居)委就当前农村团建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一、村级团建工作
现状
从总体上看,当前全县乡镇团的工作开展较为正常,乡镇党委较为重视团建等群团工作,通过对入团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结合参军入伍、推优入党、就业指导等有效手段,加大宣传,努力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建工作水平等措施加强团的工作力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配齐了村(居)委专(兼)职团支部书记,每月财政支付30元工作补贴,使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当主力军作用,成为支部村委培养的后备干部。但就长赤调研情况看基层团建工作存在问题仍然较多:
(一)活动开展难。村级团组织无活动经费,支部也找不到工作对象。全县除南江镇、乐坝镇、东榆镇等乡镇所辖村(居)委能够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外绝大部分乡镇根本没有开展活动。长赤全镇25个村(居)中,只有两个街道居委能每年组建球队参加由镇党委、团委组织的“五四”篮球比赛,推荐文艺人员参加“十一”的文艺汇演等活动。
(二)组织发展难。团组织工作活力不够,团干部兼职现象普遍且对团的工作热情不高、办法不多、投入时间精力较少;村级团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团干部培养、储备机制不完善;团员统计工作严重滞后,各村(居)团支部无团员花名册、不能提供准确的团员数,均靠估计,组织建设处于瘫痪状态。
(三)团费收缴难。各乡镇、村社没有准确的团员花名册,团费收缴找不到对象,每年团费收缴十分艰难,绝大部分乡镇没有交纳团费,部分乡镇交纳均由财政负担,团建工作机制极为不正常。
(四)团员管理难。农村团支部没有经济基础,工作缺乏组织保障,工作活力更无从谈起。中学毕业返乡团员找不到组织,落不上户;外出打工或经商的团员,村团支部也长期联系不上,组织观念淡化;团员发展不正常,大部分村社几年都没有发展过新团员,有的老团员三十几岁还未退团,觉得是不是团员都一样;团员流失现象严重,流动团员管理缺乏有效手段。村级团员普遍缺乏对团组织的荣誉感与责任心。
二、村级团建工作现状的成因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现状堪忧,不容忽视的问题较多,造成基层团建工作活力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党组织对团组织重视不够,要求不严,培养使用不力。村(居委)团支部书记待遇虽然得到落实,但与村(居委)的其他干部待遇相比标准过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各乡镇团委几乎没有安排各村(居)团干部培训学习,加之个别村两委成员思想保守,怕培养了苗子丢了位子,致使那些有才能的团支部书记得不到重用或在工作上受到种种限制,村级团支部书记感到政治上无前途经济上无保障,从而工作不主动,工作基本没有开展,有其名无其实。
(二)团员流失严重,团员发展困难,团费难以收缴,村级团组织经费无基础。由于农村团员严重流失,团员发展不正常,青年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就读时入团。乡镇也未将团员发展作为考核村(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致使一年到头发展不了一个团员,绝大部分村不知道发展程序,发展团员工作根本没有排上议程,团员数量逐年减少,团支部向心力逐步减弱。团费收缴得不到保证和落实,每年上缴的团费基本由镇财政负担。学生回乡不落户、女团员出嫁结婚不转关系、外出打工或经商团员自动脱团导致村级团员流失严重,这些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团建工作活力。
(三)思想不解放,机制不灵活。村级团组织仍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团内没有改革举措,运行机制不灵活,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的束缚,在这样的状况下,团的干部队伍建设、团的组织设置、团员的管理方式、团的活动形式等都不能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求,使得新时期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三、村级团建工作的对策措施
青年是时代发展潮流中最富有活力与生机的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加强和改进村级共青团工作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青年团员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村级共青团工作。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努力加强团建工作队伍建设
1、积极争取党对团的领导,增强协管力度。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后备军,是党的事业的继承。因此,村(居委)团支部应经常向党组织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乡镇、村级党组织工作重心也应下移,把团的建设列入到党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到党建的总体格局中,强化党建带团建,努力实现团建与
第二篇:基层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XX市基层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2011年5月份,团市委结合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紧紧抓住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了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调研活动。通过座谈调查、访谈对话、随机调查等方式,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访谈材料初步整理分析出以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市基层团组织的基本情况
1、团员青年分布情况:目前,我市有青年120199人,其中14—28周岁青年73423人,分布在农村的青年67584人,街道社区青年12745人,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3762人,学校22832人;全市现有共青团员24489人,其中分布在农村的团员6740人,街道社区团员3845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团员244人,学校团员11330人。
2、团组织设置情况:团市委下辖直属团委69个,其中乡镇、街道团委20个,市直战线团委18个,市教育局团委1个;设学校团委28个和公、检、法团委2个,基本上以行政区划、行业部门为依据设置。
3、团干部配备情况:据统计,在全市基层团委的20名专兼职团干部中,平均年龄2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0名,占总数100%。从任职情况看,在现任的20名团干部中,16人是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占80%,其余20%是一般干部。
二、我市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1、巩固和健全团的基层组织,完善党建带团建的领导机制
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市委的重视和支持,与市委组织部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加强全市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做好团干部选拔配备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市乡镇(街)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X团联发【2011】3号)等文件。成立了全市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由党组织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团干部选拔配备和管理使用机制
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重视加强团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机关年轻公务员人数锐减,使基层团干队伍、团员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些单位配备团干随意性大,团干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已严重影响了团的工作健康发展。为彻底改变基层团组织“软”、“弱”的问题,我们从关键处着手,大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着力配硬配强基层团干。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就团干部的选拔配备、工作职责、教育培训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要按本单位中层干部标准选拔配备
团委(总支、支部)书记。市委组织部会同团市委专门研究团干部的选拔配备工作,就团干部的选配标准和程序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在市直局级单位选配35岁以下的股级干部兼任团委(总支、支部)书记,条件成熟的单位配备专职团干,专职团干必须按中层干部标准配备;在各乡镇(街道),深入推行了“1+4+N”模式(即1名团委书记,4名兼职副书记,N名委员),从党政干部或选调生中选配1名35岁以下青年干部担任团委书记,副书记从乡镇农村信用社副主任、民警、大学生村官、教师、致富带头人等有号召力的青年中选配。全市乡镇(街道)选配团委书记20名,团委副书记80名,委员222名,平均年龄34岁,使共青团干部向着年轻化发展。
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直局级单位的团干部都已调整配备到位,市直各局级单位团委书记也大都由股级干部担任。全市团的工作呈现出朝气蓬勃的良好局面,基层团干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做好我市今后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党团基层组织建设统一评估机制
几年以来,我们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创造性地将市委对基层的党建考核与基层团建考核结合起来,一并考核,一起评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团市委专门制定了《基层团建工作考核评分细则》,考核项目分思想建设、团的活动、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学校工作、青工工作、青农工作、综合工作八大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层党建带团建考核分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两次,由市委组织部与团市委联合组成专班进行,考核结果向全市通报,按得分排名次,作为基层评先、奖励的重要依据。
4、找准切入点,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的创建机制
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吸纳了数量众多的青年。近年来,在党组织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市团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团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凡是已经建立党组织并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力争在今年内完成建团工作;对尚未建立党组织但符合建团条件的,帮助尽快建立团组织,积极开展团的活动,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截止到目前,我市在两新团组织中建团119家,其中新经济组织建团108家,新社会组织中建团11家,为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直机关团员“断层”。近年来,基于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严格控制进人的原因,许多市直机关已出现了青年干部和青年人“断层”的现象,团员队伍萎缩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选调生已经成为机关青年干部的唯一来源。在为数不多的现有团员中整体年龄偏大,多数团员将在1—2年内达到离团年龄,许多机
关28岁以下的青年已全部发展为党员。
2、农村团员青年“断线”。从统计数据看,我市农村青年和团员的比例占到了全市青年和团员总数的56%以上,应该是青年团员最集中的地方。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都已离开农村流向外地,留守在农村的青年已寥寥无几。农村青年大都是在学校入团,选择继续升学和参军的团员还能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大量外出打工的青年由于流动性大,基本不会主动接转组织关系,因而长期与组织“断线”。
3、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不强。由于团员队伍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直接决定和影响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青团系统内的很多工作部署到团县市委一级后,再就难以继续分解落实到基层团委,只能依靠团市委来具体推动,造成很多工作热在上面,冷在基层,上级抓得很紧,基层反响不大。许多面向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无法充分地深入和落实到青年当中去,仅在团干部之间封闭式的循环,产生“团内转圈”现象。
四、下一步的打算
当前我市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发展,也是全团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认为,只有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抓住关键环节,强化责任,勇于创新,才能推进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取得实效。
1、要灵活设置基层团的组织。团组织自身要调整工作思路,主动适应青年从业流向的新变化,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积极探索社区建团、行业建团、产业建团、协会建团等新的团建模式,建立起灵活多样、动态开放的组织网络,真正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的组织。要最大限度地网络农村青年,扩大团组织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推进在两新组织中建团,重点抓好青年较集中的非公企业建团工作,凝聚和引导青年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结合大量农村青年外出转移就业的新特点,努力探索在集中培训地和外出务工地组建团组织,为务工青年提供及时有效的维权服务,要做好“团员安家”工程,让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团员青年也能重新归团。
2、要大力加强基层团的能力建设。加强团的能力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加强新时期团的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增强服务能力。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服务青年的能力。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青年在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精神文化、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具体需求,着眼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结合我市实际,要充分发挥“市青年就业指导中心”和“市青年创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切实抓好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坚持自主筹资和争取社会援助相结合,通过“希望工程”资助更多的贫困生就学。深化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依托“市未成年人维权服务中心”,做好青少年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二是要增强凝聚能力。要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青年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
围,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志愿者”等品牌项目,用建设小康舒兰这一目标凝聚青年力量,鼓舞青年士气,在全市青年中形成“我为实现舒兰和谐发展作贡献”的浓厚氛围。三是要增强学习能力。要抓好重点青年群体的理论武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坚持以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外出务工青年技能培训为牵动,利用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人人学习、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增强合作能力。必须加强多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整合团内外、市内外的资源,构建开放互动的工作平台,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不断提升共青团实力,扩大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提高共青团工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第三篇:社区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街道团工委市委、市政府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按照“服务中心、挖掘优势、完善机制、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规律,积极探索组织、引导、服务、联系青年的新途径,充分发挥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
(一)加强社区团组织制度化建设。我们把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作为巩固和拓展我街道社区团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围绕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机制建设和载体建设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基本做到了“七有”:有组织、有制度、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记录、有成效,推动社区团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轨道。一是统筹整合社区内的优秀青年人才资源,以社区团委的整体力量推动区域内团建工作的开展。为增强社区团建工作力量,我们还组建了四支“队伍”:由具有一定专长的优秀青年组成青年志愿者队伍,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科技培训、法律宣传、文化交流、扶贫帮困等服务活动;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五老”志愿者队伍,定期在社区开展“老少共建”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参与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三进”志愿服务活动;聘请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组成社会指导员队伍,以外部的力量助推社区团委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统筹工作机制,确保社区团建工作规范运行。针对土墙社区团建的实际,重点建立健全了联系协调、监督保障和教育培训三项工作机制,社区团委及时有效的对社区内各村、单位团组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对社区内各村、单位团组织推动发展、维
1
护稳定、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抓好社区内团干部、青年及志愿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二)大力加强社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不断深化“青春创业”行动,整合社区内的项目资源和优秀青年人才资源,积极开展了“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充分发挥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并同步成立部分见习基地团总支,做好大学生与见习基地的对接工作,做好青年企业家的联系和凝聚工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级共青团自身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成立了青年企业家协会,增进了优秀青年企业家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和联系,有力的促进了广大青年创业就业,较好地发挥出他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搭建成才桥梁。
社区团支部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置服务窗口,为有就业、创业等方面需求的青年提供就业信息、信贷联系服务。一是加强创业、就业指导。社区团支部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注重加强与劳动、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单位的联系交流,加强了对青年创业、就业的科学指导。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社区团校、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以及城乡联建团组织等教育载体,先后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年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创业就业技能。三是提供创业服务。社区团支部充分发挥宣传引导、联系协调作用,广泛联系有实力的青年企业家入园办厂,并帮助搞好市场分析、项目规划、资金信贷支持以及招工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既促进了工业园的发展壮大,又保证了青年创业、就业的成果。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现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项社区团建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例
2
如团的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团员青年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服务青年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还客观存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团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整体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本地社区团建工作的实际,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社区团组织和城乡联合团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坚持党建带团建,整合资源,推进社区团组织和城乡联建团组织制度建设,加强社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队伍建设,以重大节庆活动为抓手,通过城乡联合等方式搞好团的组织生活和主题团日活动。
二是继续加强社区团组织服务青年能力。把服务青少年作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使团的工作贴近青年、走进青年;加强思想引导,特别是多关注并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团员青年的科技培训、就业创业意识培训力度,增强青年就业创业能力,为青年就业创业给予各方面支持。
三是教育引导青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和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积极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并整合发挥社区关工委职能作用,积极创建“零犯罪”社区。
3
第四篇:公司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公司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公司团建工作调研报告2007-02-10 16:46:58
青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企业长期发展、做大做强、继往开来的支柱。共青团组织作为发掘和引领青年发展的核心部门,是党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改革改制步伐的加快,青年在经济、思想、精神、工作、心理以至家庭生活上也开始面临许多冲击,因此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服务面广、对象复杂、层次多、工作量大的局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团组织在青年健康成长和协调企业发展给青年带来的困惑,竭诚帮助青年在思想道德、职业文明等观念上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集团公司团委在年初“增强
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总结中,针对基层团组织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
此次调研,公司团委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基层团员青年座谈会、团干部个别走访调查、典型问题具体分析等形式,了解到了当前基层团组织的一些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团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集团公司下设基层团委x个,直属团总支x个,基层团总支x个,团支部x个,团小组x个。设专职团干部x人,兼职团干部x人。集团公司(未包括新建单位)现有35岁以下青工x人,28岁以下青年x人,28岁以下非团青年x人,团员x人,其中,女团员x人。2005年发展团员x人,超龄离团x人,团员申请入党x人,推优入党x人。
二、团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集团公司改制步伐的加快,集团公司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内部管理环境的工作也到了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带给共青团组织的冲击
也是全面而又复杂的。主要体现在:
1、团组织建设亟需加强。调查中发现,随着集团公司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团组织存在着机构不健全,组织松散的现象,一些基层团组织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部分基层团的工作因领导重视、工作突出、团干部得力而生机勃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忽视了团的工作,团的作用在企业得不到有效发挥,团的地位日渐下降。其次,由于近年来,集团公司新建单位较多(新建单位85%以上是青年人),但新建单位的团组织设置相对迟缓,一些改制单位团组织设置不科学,直接影响青年的成长发展。另外,个别基层单位的党政领导对团组织的不够重视,直接影响着团组织的作用发挥,特别是有的单位还存在着一年多没有团委书记管理团的工作的现象。
2、专职团干部队伍亟需整顿。企业实行改制以后,目前除x保留有专职团干外,一些二级单位团组织的专职团
干几乎为“零”。团的负责人全部兼职挂靠在各单位办公室、工会或其他政工部门,他们首先必须协助部门完成好相应工作,然后才能从事团的活动的开展,这样,使得大部分团干对团的工作力不从心或疲于应付。其次,由于团干的过分兼职,使得他们不得不牺牲个人的时间来搞团的工作,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基层车间较多,并且没有专职团干部的配合,很多单位兼职的团支部书记和团委书记之间出现鸿沟,联系上出现空白点,工作上传下达出现不及时、不顺畅,直接影响企业员工中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团组织在团员青年管理上变的难上加难。
3、团员数量逐渐萎缩。从目前集团公司的现状看,团员青年队伍的萎缩将贯穿于今后的工作中。随着企业的经营方式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和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稳定扩张,年轻人入企的数量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很多基层
单位由于多年没有招收新职工,造成团员队伍后继乏人,加上团员青年年龄的自然增大,每年都有大量团员超龄离团,使得团员数量逐年递减。其次,分配的不均衡,使得一些新建单位都是年轻人,而老矿及生活后勤单位的团员和年轻人却逐年递减,青年和老师傅之间出现年龄脱节的现象,致使在集团公司在发展中出现一个年龄的真空带,为岗位专业化管理以及岗位作业传帮带留下死角。
4、团干部素质有待提高。团干部是团组织生存和创新的动力所在。面对当前企业改革改制给团组织带来的冲击,一方面,部分团干认识还不到位,对团的工作缺乏信心,往往疲于应付,使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一些团干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热情,但工作中难以摆脱“就团论团”的思路,存在盲目性、被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灵活性。加上部分团干部对共青团出路信心不足,认识不到位,存在悲观情绪。还有部分单位领导对共
青团工作的不够重视,在团干部的培养、教育、使用力度上存在差距,直接影响团干部的素质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一专多能”的要求。
5、团干部待遇明显降低。企业改制,直接影响到了团干部的待遇问题。待遇主要指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政治待遇问题关系到团干部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团干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企业改制过程中,部分单位团委书记的正科级待遇,变为了现在的副科级。根据《党章》中:“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书记,企事业单位团的委员会书记,是党员的,可以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的规定,党委会召开以下内容的会议,其同级团委书记含主持工作的副书记,是党员的应列席参加。这样
6、团的活动经费亟需拓宽。团的工作经费来源不多,筹措相当困难。目前集团公司部分单位团组织基本上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活动经费,平时的活动
经费大都依靠团费的一部分和划拨两条途径,且数量比较局限,严重影响团的活动的正常开展,团的活动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团的工作全面活跃的瓶颈。集团公司团委2003年、2004年的活动经费加起来也只有十万左右,基层团的活动经费更是微乎其微,严重制约基层团组织开展创新活动。活动经费的不足,使团的活动行不成规模、发挥作用不强,使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受到相应的制约。
三、加强集团公司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面对企业呈全面发展、做大做强的趋势,共青团组织虽然积极努力工作,但整体状况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针对目前各级团组织反映的现实情况,集团公司各级共青团组织必须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调整工作方式、探索新的工作机制,从而全面服从和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形势,解决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难题和任务。
1、依靠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团的建设。各级共青团组织都要始终围绕“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宗旨,依靠党建带团建,积极拓宽思路,全方位、分层次地向企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靠近、融合。加强党建带团建,各级党组织不仅要从“带”上入手,而且要把团建工作作为衡量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要合理设置团的组织,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彻底消灭组织设置上的空白点。各级团组织也要积极探索企业在发展中团组织应该紧紧抓在手中且能够长期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的服务手段和品牌活动,真正发挥好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活动环境。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要切实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和党的工作重心开展团的工作;要积极掌握青年基本状况,依靠青
年,举荐青年,当好党组织的参谋。要积极创造和利用好发展组织、培养人才的机会,在各种“舞台”上充分展示团组织的重要作用。要教育和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创新成才。团组织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团组织只有依靠在服务意识上的“争”和在优化环境上的“创”,才能更好地围绕企业中心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也要给团组织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给予经济、物质、人员上的帮助,使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
3、关心团干成长,提供发展舞台。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公司事业的后备接班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高进、严管、优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在选拔团干上,要善于发现基层的优秀青年,给他们一个勇于表现自我,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要利用各种机会,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团干的思想、作风建设,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团干的政治素质。各级团干部也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凝聚青年的优势,在引导青年加强学习、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高本领的基础上,坚定信念,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奉献青春。
4、加强团的自身创新,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创新是团组织工作的灵魂,青年是其灵魂所在。各级团组织在继续抓好青监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等团组织品牌活动的基础上。要创新思维,发动青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既能贴近企业发展又能引起青年共鸣的活动项目。各级团组织要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升青工技能素质为重点,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活动,激励广大青工苦练内功,提高素质,使青年在工作的同时找到共青团组织呵护和帮助青年成才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展现团组织的凝聚力,拓宽团组
织培养和教育青年成长成才的方式。
5、注重整合资源,谋求新的起点。团的工作要注意整合资源,要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由“追求轰动效应”向“注重工作效果”转变,灵活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有的放矢、抓出特色,抓出精品。各级团组织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青年工作在企业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地位,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在谋求新的起点上,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政策上的“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牢固树立“以作为求地位”思想。团的活动要贴近青年的发展和成长,要发挥团组织凝聚青年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青年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使青年在企业的发展中看到自己所应承载的份量。
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集团公司确立的x宏伟事业,需要青年为之奋斗,也为青年提供了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尽管当前企业改革改制给企业
基层团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共青团仍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团组织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前提下履行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职能,不论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还是文化建设,都有着其它组织和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团组织要立足大局,放眼长远,深入一线,认真调研,准确有效地把握青年工作的那些规律性的特点,找准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工作的着力点,创新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服务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团组织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展示风采。
第五篇:非公团建调研
县团委“两新”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共青团履行四项职能、实现“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2013年团县委将“两新”建团工作列为工作重点,组成调研组,到企业进行调研,摸清“两新”团建工作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采取对策及措施,打破了阻碍我县“两新”建团工作的瓶颈,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深入调研,找出制约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主要根源。
团县委全体成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县各类非公企业中,查找制约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主要原因。经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企业团建的氛围没有形成。许多非公企业经营者更多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建立团组织还不够重视,怕多个组织会增加开支、增加负担,还未充分考虑如何提高青年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企业效益不好。部分非公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理想,无心考虑建团事宜。
3、团员流动快。非公企业团员青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打工挣钱,有临时受雇佣的思想;同时,非公企业团员青年“跳槽”现象比较普遍,人员流动快,也影响到企业团建工作。
4、团的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服务职能不突出。团工作的运行方式、工作手段不能及时社会格局多元化的要求,团的活动内容、活动载体与团员青年的需求有差距。
5、团组织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非公企业虽已建团,但有的团干部强调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客观困难,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有畏难情绪,开展团的工作不够主动,使团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群聚力。
二、多方入手,对症下药,提高团组织覆盖率
针对以上5项问题,团县委采取3项举措,找到非公团建的突破口。一是灵活建团方式,结合我县实际,将工业园区作为“两新”团建突破口,为解决每个商户从业团员人数较少,流动性较大的难题,采取联合建团、集聚地建团的方式,各符合建团条件的企业成立团支部,工业园区成立了团总支。
二是大力宣传,面对面沟通,使园区内每家企业组织负责人正确看待建团问题。由团县委书记带队,组成“两新”组织建团攻坚小组,深入每个企业了解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向负责人详细介绍建团对于企业发展的益处,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激励和发挥,同时可积极发挥企业的社会作用,吸纳青年就业,帮助青年创业,为政府解忧、为社会解难。同时,建立团组织后,还可享受政府贴息扶持,减少上税额度等优惠政策,企业负责人在认同了这些观念之后,纷纷主动要求建团。
三是依托党建带团建平台。团县委积极向县委汇报“两新”团建情况,坚持团建跟着党建走、党团共建,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两新”组织负责人的意愿的前提下,真实掌握工业园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向县委组织部汇报,得到县委的大力支持,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便于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
通过以上举措成立了园区团组织,为每户愿意建立团组织和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的商户颁发了“群团组织建立明细牌”,使在工业园区从业的青年人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归属感。
三、规范管理,帮扶培育,发挥“两新”组织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两新”组织建立团组织后,团县委积极跟进,按照“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帮扶培育“两新”组织团组织,一是指导“两新”组织团组织开展好青年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励广大青年员工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建功
2立业。二是围绕“两新”组织生产经营,开展创新创效、青工技能大赛,争当青年突击手、争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带领青年在“两新”组织生产经营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促进“两新”组织发展,赢得业主的支持。三是关心好青年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反映青年的合理要求,更多地体现服务性。围绕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需求,加大对青年的服务力度,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素质,围绕青年工作、生活、维权、社交等方面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例如提供技能培训机会、邀请在“两新”组织从业的青年参加演讲比赛、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青年联谊会、帮助青年获得创业贷款等活动,赢得青年的信赖和认可。四是紧扣生产经营中心,活动方式具体实在,增强活动的认同感。五是注重社会奉献,更多地体现先进性。倡导“两新”组织团员青年员工争当阳光义工俱乐部,适时组织他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倡导“两新”组织负责人多提供创业就业见习岗位,为政府解忧,为社会减压,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六是从实际出发,争取“两新”组织经营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开展好团的各项活动,努力使团的活动服务于“两新”组织发展,服务于团员青年成才。
通过以上举措,提高了群团组织对非公企业中群众的覆盖率及非公团组织的活力。下一阶段,我们将在服务非公企业,引导非公企业为青年创业就业多做贡献方面狠下功夫,使群团组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非公企业员工、青年成员成长,服务于非公企业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