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09:4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土地和矿产资源价值的增值,国土资源部门违法违纪案件呈上升趋势,成为腐败分子侵蚀的重点领域,特别表现在土地审批、交易、开发中,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形成了当前违法违纪现象的多发区。迄今为止,在查处的大案要案中不少跟土地交易有关,可见,国土资源领域的腐败行为,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过程。因此,积极开展打击土地交易中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国土资源腐败问题,是源头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反腐败预防渠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预防工作机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遏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党中央的决策高屋建瓴,将预防工作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为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我县国土资源系统通过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等监督预防制度,使源头预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分析当前我县国土资源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表征,发现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其预防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相关负责人和执法人员的监督,往往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再

加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国土资源系统腐败蔓延的失控因素。当前我县国土资源部门的监督体系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人大、监察、舆论和群众监督。上级主管部门是业务指导部门,对下级的监督往往不能深入到位,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经常处于“虚监”,很容易造成监督的盲点。农民人数虽多,但作为农村老百姓实行监督维护自己利益的主要渠道信访制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国土资源监督体制迫切需要建立外部监督渠道,尤其是法制预防渠道。在这种形势下,国土资源系统强化与监察、检察机关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开展预防,是着眼当前比较有效的途径之

一。监察、检察机关也将国土资源作为当前预防土地违纪违法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土资源系统与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合作,共同开展预防工作,有利于加强国土资源系统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联系,建立行政、法制预防渠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预防工作机制,形成社会预防网络;有利于促进国土资源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确保监督关口前移的目的。

二、开展预防反腐败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国土资源腐败行为的产生。

国土资源系统与监察机关、检察机关要协调配合,共同开展预防腐败工作,充分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要把握四

个环节,构筑四条防线,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国土资源腐败行为的产生。

(一)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教育是基础,是不断推进反腐斗争的治本之源。开展预防土地腐败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优势,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扩大宣传教育面,使单位的每个员工学法、知法、懂法,遵纪守法,构筑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国土资源系统配合监察、检察机关开展政纪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

1、预防宣传。广泛宣传监察、检察机关查办土地违纪违法案件所取得的成绩,造成声势,形成威慑效应。深刻揭露职务犯罪危害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同职务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深入剖析犯罪分子堕落的轨迹和思想根源,提高广大职工的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普法教育。针对部分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懂法、不知法的情况,与执纪执法部门配合,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如刑法、行政许可法等等,增强法制观念。

3、警示教育。组织职工参观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反腐倡廉成果展览、警示教育基地、观看犯罪忏悔录象和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等等,以案释法,达到警示效应。

(二)严厉惩治腐败行为,构筑法律威慑防线。预防与查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国土资源部门开展预防反腐败工作,要正确认识监察机关、检察机关查办腐败案件与维护正常工作、促进国土资源系统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坚持惩防并举,通过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从而起到主动预防的积极作用,为国土资源系统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国土资源系统与检察机关加强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首先要建立案件线索移交制度,疏通案件线索渠道。纪检监察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或者收到群众举报的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线索,或者正在查处的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检察机关查处。同时监察机关、检察机关也要在国土资源系统直接建立违法违纪举报网络,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其次,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配合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依法侦查取证工作,保障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准确及时查处案件。最后为强化案件查处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作用,每办结一案,国土资源部门应协助监察机关检察机关通过各种渠道及时通报案件,通过以案释法,增强法律威慑力,使有犯罪想法的人打消犯罪念。

(三)推动监督机制建设,构筑制度政纪法规防线。由于国土资源系统正处于体制的交替中,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难免存在漏洞,这些漏洞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国土资源系统要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共同研究,找出症结所在,推动监督机制建设,构筑制度法规防线,使人不能犯罪或少犯错误。

1、共同开展预防调研。要及时发现和分析土地违纪违

法行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共同开展前瞻性的调查研究,认真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体制中的问题,尤其要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物资购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权利制约机制等重点领域,提出治本性的预防对策,促进国土资源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2、共同落实监察、检察建议。监察、检察机关通过查办腐败案件,分析掌握违纪违法的特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提出监察、检察建议,促使国土资源系统完善管理制度。对此国土资源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监察、检察建议,针对提出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3、共同开展专项预防。针对国土资源系统一些腐败现象高发的领域,可配合监察、检察机关开展专项预防,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到国土资源管理环节,以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开展同步预防,同步监督,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如对土地的招标投标、土地开发、施工、工程验收等腐败多发环节进行专项预防,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4、共同开展社会预防。随着预防腐败的深入开展,通过设立预防办公室、预防联系点和聘请预防联络员等形式,将逐步形成以监察、检察机关为依托,覆盖本地区、本行业各个领域各部门的反腐倡廉社会预防网络。国土资源系统加入社会预防网络,可通过监察、检察机关及时了解预防腐败的工作动态和信息。获取其他单位在预防腐败所取得的经验,为完善国土资源预防机制服务。

(四)建立离任审计制度,构筑领导责任防线。对主要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应将国土资源系统资源保护责任考虑在内,不但符合对干部管理的要求,而且符合我国国情。将主要领导干部的政治命运与国土资源系统资源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自觉履行土地资源保护责任,就会避免他们在宏观决策、执行具体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国土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有利于防止土地批租、矿产资源开发中腐败行为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利于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土地资源保护责任审计主要包括: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执行情况、土地出让情况(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情况)、土地划拨情况、出让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等。

开展反腐败工作,防患于未然,是国土资源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是关心、爱护国土资源系统职工、保障国土资源系统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国土资源系统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工会-预防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调研文章

—预防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阶段,腐败现象的性质、成因特点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角度看,腐败现象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转型时期社会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从而导致腐败现象多发,只有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干部素质,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和法律惩处的力度才能有效预防和效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一、当前预防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的力度不够。

当前有一部分干部认为构建惩防体系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认为与己无关;个别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认为构建惩防体系只要抓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参与,主动参与意识差;一些少数领导干部也认为搞惩防体系,无非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宣传宣传再宣传,能够应付检查就行了,存在应付的思想。

2、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除了主观上的因素外,制度不落实是 个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腐败源头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治理,有些不止一个制度,但缺少与之配套的制度落实,即没有执行制度和惩戒制度。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配套制度不够细,制度本身对领导干部没有较强的约束力。

3、权力监督难以到位。

现行的权力机构经过多方面的改革,已有一定的改善。但权力过于集中和忽视权力监督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体制转换,市场配置的力度还弱于行政指令的力度,权力监督还弱于权力的滥用。尤其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缺少监督和制约,常常造成“一把手”独掌天下,一言堂、家长制和盲目决策,形成了“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局面。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民主又缺乏制约,忽视权力监督,发展下去,必将造成权力监督的“虚化”,导致权力的绝对化和权力失控,最终走向腐败。

4、监督机制不完善。

党内监督必须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法规体系。否则,容易使党内监督带有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目前党内监督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仍存在一些不足,造成“不出问题无人问,出了问题踏破门”现象。监督意识不强。一些党员和干部对党内监督缺乏足够认识。有的既对党内监督漠不关心,又缺乏信心,同时还存在担心。有的人抱着只要不损害自己利益对正义的不敢支持,对歪风邪气不敢反对,只求自己安宁而不愿监督;有的党员对一些损害党的形象的违法违纪行为,虽然心里很气愤,但因 为怕报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或怕别人说是出风头、瞎逞能,而不敢监督。

二、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干部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1、加强政治学习。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学好业务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政治理念的学习,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学习,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重要思想的学习”能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自已拒腐防变的能力。

2、通过正面教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学习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甘为党和人民群众牺牲的精神。

3、要教育我们的干部自觉地成为遵守道德的典范。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涉及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直接而强烈地影响着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践中,慎思、慎行、率先垂范,不仅是其确保自身清正廉洁的重要前提,也是其作为公众人物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再次,通过警示教育使广大领导时刻紧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增强为人民服务 的意识,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认清方向,明辨是非,自觉抵御行行色色的诱惑,经受住各种严峻的考验。

(二)、健全制度,完善制约机制

1、要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制约。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把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入口关,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制约,防止权力不正当运用,最主要的就是把哪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于律已,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的人选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来,才能为以后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工作打下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2、要健全民主制度。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首先要把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3、建立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强化党政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明确划分同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职权范围,把权力限制在履行职务所允许的范围内,这对“一把手”的权力进行限制,防止权力独揽、权力滥用,逃避权力监督和制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其他副职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坚决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担负起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从我做起,率先垂范,管好身边的人,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班子成员能及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健全监督机制,加大惩办力度。

1、加强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

要建立并完善领导干部对下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把权力监督工作作为上级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各级党组织对党政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确保权力监督和制约工作到位,防止出现权力监督和制约上的“空档”。别外,要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意识,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自已自觉地、主动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约,严于律已,防微杜渐。

2、要充分挥各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要充分挥各人大、政协等部门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社会生活中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对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事件和社会丑恶现象等,进行揭露和鞭挞,进行深入剖析,推动人们内化道德信念,培养勤政廉政的意识和品质,利用新闻媒体的报道、揭露、曝光、评论等,可以促成社会舆论,唤醒民众的道德观念和正义情感,形 成社会压力,使其不敢贪,从而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震摄作用。

3、要加大法律监督和惩处力度。

法律惩处是最后一道防线,要充分挥人民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坚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必须一查到底,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形成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和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是一个机的整体,他既包含了从严治标、惩防并举的措施,又函盖了注重预着力治本的内容,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实现“教育”、“制度”、“监督”的三者并重和有机统一,做到力量整合、资源互补,以教育为制度和监督奠定了基础,以制度保证教育和监督的实效,以监督促进教育和制度的落实,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盐津县总工会 2014年10月

第三篇:浅析供电企业腐败预防对策

筑牢防线扎实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浅析供电企业预防腐败案件发生的对策

供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在供电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腐败现象,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挫伤了员工改革积极性,而且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为了寻求从源头上治理供电企业发生腐败的有效对策,遏制和减少供电企业的腐败现象发生。通过对供电企业的几起腐败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如何预防腐败,谈谈个人几点想法:

一、供电企业腐败的主要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7年,全省电力系统发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案件 7起,涉案人员12人,涉案金额高达343.81万元。其中,2005年至2007年,恩施州电力系统共查贪污犯罪案件3起,涉案人员7人,涉案金额108.23万元。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一般人员职务犯罪较为严重。有人认为,职务犯罪只有高层掌权的领导者才有可能犯职务罪。但是,从上述案例分析,基层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犯贪污、受贿罪的现象也相当严重。老河口市供电公司竹林桥供电所原主任曹建军,2003年7月至2004年11月,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3.93万元。其中,收取采购材料回扣1.35万元。松滋市供电公司桃树供电所原所长邓连胜、营抄班长王树华2人,在2004年至2006年间,利用职务之便,在给本辖区内的私营煤矿供电及调电价的过程中,收受贿赂 8.3万元(邓、王各4.15万元)。枝江市东明电业有限责任公司原经理陈泽民,于2000年6月在农网改造中利用职务之便,为枝江市方圆电杆厂厂长王文礼谋取利益,收受王文礼现金2万元

二是重点岗位人员涉案金额巨大。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7起,涉案人员12人中,有3人是财务会计和出纳等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共贪污、挪用公款298.48万元。例如:建始县电力公司财务审计部原副主任兼主管会计黄希林,采用虚列职工用电补贴、重复报销单据、隐瞒收入等手段,贪污公款49.36万元。建始县水电局水利电力总公司、电力公司原银行会计李宏安,采取隐匿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虚列贷款利息支出的手段,侵吞公款27.76万元。特别是咸宁咸安供电公司财务科出纳曹友枝,采取偷盖公章、私自填写空白支票,以转帐或现金支取等方式,挪用公款高达221.36万元。

三是私自设立“小金库”侵吞公款。2003年3月至2005年4月,宣恩县电力公司长潭供电所,原所长的覃××、副所长覃章岸、核算员(报帐员)胡××等三人伙同施××、黎××,采取不按电费实际收入上交,而按关口计量考核数入帐等手段,将实收数与考核数之差截留,共计截留私分电费31.11万元。

二、供电企业产生腐败的成因分析

主观因素:这些违法者因受社会上权欲观的负面影响,淡化了政治、业务学习,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个人的道德

观念、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贪图享受,追求一己得失和物质利益的行为日益显现,导致其走上犯罪。同时也表明,供电企业在我国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预防各类犯罪教育、制度建设、内部管理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具体表现在:

(一)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力度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但推进,公司在对企业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方面,过于注重业务水平的培养,在政治思想上关心不够,尤其是在普法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方面有所欠缺。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力度不够。工作制度,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对每个工作岗位、每项工作权力的行施,以工作制度的方式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在一些案件中集中体现在物质采购方面,由于没有相应的集中统一采购制度,造成个人直接实施采购,直接经手款物的往来,为从中谋取私利提供可乘之机。

(三)企业经营行为管理力度不够。公司在工程建设、电网改造、维修工作中,应按照项目实施的工作程序,依照流程进行计划申报审批,并做到每个环节紧紧相扣,确保工程施工按期按质完成。但在一些案件中,由于没有按照报装管理流程,进行工程施工审批,造成个人直接承接工程,擅自施工,采取暗箱操作手段,实施贪污行为。

(四)对重点部位、环节和重点岗位人监管不够。对财务、采、供、销等重点部位、环节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上,有的把企业管理制度,当作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停在嘴上,形同虚设;有的管理

松散、低效甚至失控,给犯罪分子有隙可钻,有机可乘。如建始县电力公司财务审计部原副主任兼主管会计黄希林,采用虚列职工用电补贴、重复报销单据、隐瞒收入等手段,贪污公款49.36万元。特别是咸宁咸安供电公司财务科出纳曹友枝,采取偷盖公章、私自填写空白支票,以转帐或现金支取等方式,挪用公款高达221.36万元。

(五)企业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是防范资金风险、防止工程项目建设中发生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曹建军案件表明,公司在对基层工程项目建设、物质采购等工作运行监督上还缺乏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监督工作机制,并且已有的监督管理制度落实还不到位,造成曹建军没有顾虑的实施贪污行为。

三、预防供电企业产生腐败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供电企业违法犯罪的现状以及成因,要从违法犯罪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铲除违法犯罪滋生蔓延的主客观条件,使其主观上不想腐败,不敢腐败,客观上不能腐败,不让腐败,预防和防止这类违法犯罪现象的再次发生。

(一)突出有效预防抓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

以强化廉政教育为主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与县检察院联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讲座,组织公司全体中层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进行预防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利用移动短信发送平台,坚持每月向公司干部发送廉政短信,为干部“提神醒脑”。积极开展家庭助廉、送廉政贺卡贺等活动,增强家属的助廉意识。

(二)突出源头治腐抓建制,增强依法治企的法律意识

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线,由党政“一把手”与班子副职、各部室、基层单位“一把手”逐级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链”。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重点是抓好小金库、小型基建、小型资物采购和招投标“三小一招”及废旧物资处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制权、管钱、用人”为主线的权力制约制度。

(三)突出规范权力抓监督,增强防范风险的超前意识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考核细则的规定,一方面紧紧抓内部考核这条主线,健全完善厂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定期对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另一方面紧抓外部监督这条辅线,充分运用公司、基层所聘请的两级社会行风监督员,对党员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招投标、供电所电费抄收稽核等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监察,强化对业扩报装、项目招标、财务结算、物资材料、电力营销等关键“穴位”的环节监督和过程监控。

(四)突出标本兼治抓惩处,增强查办案件的责任意识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和“查清问题、惩治腐败、挽回损失、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原则,严肃查办严重失职渎职和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党纪处理力度。进一步拓展信访渠道,充分发挥信访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收集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教育,防微杜渐。对于党员干

部和基层工作人员利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行为,组织力量一查到底,形成行为规范、程序合法、监管到位、查处有力的新局面。

(五)突出纠建并举抓行风,增强优质服务的形象意识

完善公司行业作风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将指标进一步量化、细化、深化。推行行风“稽查制”,不定期对各供电单位进行明察暗访,对查出的问题,按照考核办法予以罚款、扣分和处罚,并在公司进行预警。加大执行报装接电、电费电价政策和优质服务的监督力度,坚决治理涉农乱收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以“建农民满意的供电所、创农民满意电工组、做农民满意的农电工”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宣恩电力服务宣恩”服务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司优质服务的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

(六)突出成本管理抓控制,深入开展效能监察

加强对主要成本指标、不良资产、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等方面的跟踪监察,提出监察建议,监督落实整改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招投标法》、省公司招投标管理规定,公司成立招投标领导小组,加强对物资采购及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监督。加强业扩报装工作的监督,按照公司业扩报装接电“一归口、两考核、三推荐、四统一”的管理办法,统一工程预算定额标准,统一工程预算编制,统一收费项目,严防以权谋私。加强电费回收和预收电费资金的监督,严防设立“小金库”和帐外帐。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国家土地管理需要利用地籍管理方法,这是国家土地管理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地籍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水准,也从侧面直接反映出国家土地管理能力的强弱。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各级地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一些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土地籍管理工作水平,为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增添动力。

关键词: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问题;对策

地籍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属于原始的地籍管理阶段,目的是为征收土地税提供合理的依据,那时的管理内容主要是为了记载土地面积、登记、权属和坐落的方位等基本信息的簿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地籍管理进入第二阶段,内容不断充实,同时也对管理技术与手段要求更高了,变成了土地管理最基本的项目之一,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时代的进步,管理内容更加多样化。目前我国的地籍管理内容越来越广泛,主要的方面包括土地调查、统计、登记、动态遥感监测、地籍档案管理、地籍信息系统查询、土地权属争议调节等重要内容。地籍管理概念

我国很早就有地籍管理,那时候的地籍管理主要是为了达到政府税收的目的,可以说中国地籍管理历史较为悠久,约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夏禹时代,就出现过对土地的调查取证,表现形式也较为简单、内容也并不复杂,主要是按土地质地、水分和土色等将土地分成了三等九级,掌握土地最基本的情况,利于政府按土地成色进行税收与分配。

现代意义上的地籍主要就是指记载着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和用途基本情况的文件或者簿册。通过地籍管理,能够使国家从宏观上掌握土地情况、获取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和用途等信息,通过土地情况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管理等相关配套管理系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我国地籍管理内容不断增加,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地籍档案资料、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土地、地籍的信息系统等均属于地籍管理管理内容。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地籍管理的水平低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籍管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技术水平,由于地籍管理涉及面较多样,全面提高地籍调查与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从技术层面加大对地籍档案管理的技术推广。但在在我国各级土地地籍管理中,绝大部分地籍管理方式在基层单位还比较原始落后,老式的手工管理方法较普遍。例如地籍测量工作中,还依然使用皮尺进行土地丈量、进行手工绘图制作,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绘图,但原始数据的来源还是用皮尺丈量出来的。就是这种手工测量方式,非常容易造成数据上的误差,工作效率不高,测量速度不快。另外,基层地籍的工作人员知识更新不足,观念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和地籍理论知识掌握严重不足,这也直接导致了管理能力的不足和落后。

2.2 土地登记意识薄弱

计划经济时期,土地无偿使用,但现代社会条件下,土地是有偿使用的,一些基层单位还依照老观念、老办法执行,不能认真的对土地进行登记造册,土地无偿使用的思想依然存在。现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规定,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者无关,可是土地使用者在处理房产与土地时,只处理房子,而对土地却不能很好的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土地实用价值得不到显现。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多数地区对拆迁补偿办法也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和标准,更不能依据土地实际情况给予使用者赔偿,多数是统一定价,土地补偿区分做得相当不到位,群众就认为土地是没有任何补偿的,这种观念导致了使用群众对土地权属的观念淡薄,使我国土地登记制度无法落实,人们的土地登记意识越来越薄弱,有些土地基层部门已经无法开展工作,给正常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2.3 地籍档案管理不合理

在我国基层国土部门地籍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地籍档案、资料的管理较为凌乱,不同有资料在不同的部门管理,要想查阅很困难;地籍档案收集不全、内容不完整、情况不属实、收集不主动等问题多;有些地籍档案封存起来就不许查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导致利用面窄,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民;有些保密档案,不能按保密文档进行封存,随意乱丢,基层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

2.4 地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国土部门不重视地籍管理工作,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有些还是兼职工作,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地籍管理工作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专业能力、自身素质难以保证。长期缺少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导致了基层地籍管理人地籍管理、地籍测量、地籍技术不够。虽然国家有明文规定,上岗人员必须要经过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考试这一关,取得合法的土地登记员证件后,才能持证工作,但有些部门却并不执行这项规定,随便安排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到岗后再走过场似的培训一下,导致测量和计算机实践操作严重不合格,这就使我国地籍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放缓,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发展。改善基层国土部门地籍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地籍管理中土地登记的意识

可以通过图板、宣传栏、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土地登记相关知识,为增强宣传效果,需要从土地使用者自身利益出发,充分宣传好土地登记的好处,对群众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认识到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群众参与地籍管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实现地籍档案管理标准化

做为基层国土单位,要在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收集力量,保证档案真实可靠,通过对地籍档案收集、整理和技术设备更新使用,全面推进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合力提升地籍档案管理效率,促进整体水平提高。地籍档案合理化可通过新型现代技术和管理设备,使基层国土单位地籍信息从一般工作到应急处理上,形成质的飞跃。同时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发展状况,根据当地特殊区位条件,合理进行特色服务。还可以预测趋势,不断增加地籍档案管理新内容、范围和相关政策调整,完善职能部门作用,全面发展档案工作。

3.3 提高地籍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可以不断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基层科所队,使用现代化技术更新和改进基层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程序,提高对一般性资料、基础性工作的处理能力,使现代技术优势转化为工作能力。实现地籍信息和管理系统化,根本上就是要扩大国土地籍覆盖面、加大地区覆盖范围、做到地籍系统管理高技术化、实现城乡一体水平;加大新型技术的运用,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把地籍管理新成果、新应用进行推广,达到全社会全链条资源共享。时常保持信息系统软件更新、升级,保证符合新常态,符合时代发展进步需求。

3.4 强化地籍管理队伍建设

要想从根源上提高基层地籍管理工作效率,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社会招揽的方式,招聘专业的人员进入到岗位中,通过专业的培训,对地籍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加大自身道德建设,加强员工作风培养,培养一批素质较高、专业技术较强的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加大法律保护力度,完善地籍管理师、注册地籍管理师和地籍管理资格认证等的考试、考核制度。

综上所述,要想使地籍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正轨化,就需要不断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主动性,强化服务观念,从根本上保证基层地籍管理,发挥地籍管理的作用,从而,合力推进国家地籍管理工作进程。

参考文献

[1]黄晓曼.提高节约集约用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时代报告,2012(11):43.

第五篇:部门决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部门的决算报表是由各级部门填报,反映各部门的收支状况,也是部门预算运行结果的年终数据反馈。应从提高认识与领导重视、加强会计人员建设、确保相关报表数据相匹配、加强审核和监督检查、提高对部门决算报表的分析应用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决算数据质量,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领导决策参考、社会各界监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部门决算 编制 问题 对策

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以实际会计数据为基础,以会计报表形式反映的一种书面报告。在实际工作中,部门决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加深,部门决算的工作也越来越向规范化、复杂化、细致化发展。我国会计工作者在长时间的摸索过程中,对于部门决算工作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部门决算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会计从业人员要更好地面对和发现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决算工作能够更加正确而高效地开展。

一、部门决算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人员对决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会计活动中,历来都有着这样的一种潜意识:“重预算、轻决算”、“重分配、轻管理”。应该说,决算工作和预算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决算工作可以对预算工作进行分析、匹配,检查预算经费的执行情况,从而使预算工作的进行能够更加合理,准确,从而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但在现在的财务工作中对决算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决算工作的会计人员流动也较大,这就导致决算编制会计人员对部门财务处理的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对一些会计活动理解不足,甚至只是上报一些非常基础的数字化报告,敷衍了事。这对部门决算工作,对决算数据作用的发挥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会计基础工作可进一步强化

在会计工作中,对于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专业财务方面相关知识,还要对国家出台的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认真掌握并且能够把所会的财务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在实际的财会工作中,对于会计的基础工作掌握不扎实,不牢靠,有些会计人员对于新出台的制度、规定,特别是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目变化较大、每年决算报表编制新的要求等,不能及时了解并掌握,在报表编制中对于细节不注意,缺乏责任心,常常出现错误,从而使编制出的决算报表在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方面出现偏差,直接导致了决算报表出现错误和失真的情况。在这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一是报表填报的技术性差错,如漏填、错填报表项目和功能经济支出分类科目代码,漏填、错填附表、补充资料表等情况,二是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财务数据缺乏,有的是决是报表与财务报表严重不符,有的部分附表及补充资料表数据属于单位辅助财务数据,如单位资产收益上缴情况,资产管理情况表中的各项资产变动情况、用途情况都需要单位建有完备的辅助财务资料,但部分单位财务管理薄弱,导致相关数据缺乏,三是实际资产情况和报表中的列示相比严重不符,价格和数量方面严重失真;四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部分经济支出的所对应的财务科目记录不正确,直接记录到一些其他项目,从而导致在最终决算的分析和财务报表编制的时候造成较大数额的出入[2]。出现这些错误对于会计部门的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需要进行重新的编制,同时导致部门的决算效率不高,使决算报告失去严肃性和真实性。

(三)相关报表与数据在衔接上可能存在偏差

目前部门决算报表与财政布置的其他报表间,尚有部分重复或关联数据,如部门决算中的单位人员、编制信息与财政预算布置的“地方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系统”的人员、编制数据关联;部门决算中的基建资金收支及基建资金占用、来源数据与财政经建布置的“财政性资金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决算报表”中的相关数据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部门决算中的资产管理信息与财政部布置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系统”存在一定的数据关联,但目前这几套报表系统中相关数据的口径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或是工作人员理解误差,部门预算编制和决算编制口径也不太匹配,既造成部门重复报表报数的工作量,也加大了部门决算数据审核的难度,因要和相关报表数据相匹配或一致。

(四)决算编制审核与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决算活动中,审核人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有的地方,对于审核的培训不规范,不系统,不能够在决算编制的审核起到严格把关的作用。而且,对于计算机系统利用较多,报表审核时间短,只对技术方面的审核重视,而忽略了政策上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分析,忽略了一些相对于财务活动中来说重要的事项,缺乏说明和解释。在核查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性方面,主要是侧重在与财政相关的收支的资金流通数据上,对于其他性质资金的真实性、准确有所忽略。在报表编制过程中和编制完成上报,财政及上级部门监督检查都缺乏,报表批复后公开不及时。

二、解决部门决算编制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决算编制的重视力度

《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会计工作中,首先要明确领导的责任意识,建立责任机制,从部门领导开始就要强化经济职责,强调会计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各部门要按照“决算比照预算”的原则积极推进部门决算公开工作;要加大收支及“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要主动解疑释惑,跟踪舆情反应,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决算公开的正面效应,在这些方面部门领导都应承担责任。

(二)加强会计人员建设

加强财会人员的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就是财会活动中要一直强调的工作,在决算报表编制中更是如此。对于基层的会计人员,加强再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渠道来加强会计人员素质,要定期组织培训,聘请专家教授来对会计人员进行讲座,切实提高会计人员水平。挑选懂财务及掌握单位经济运行情况的人参与决算报表的编制,确保基础财务数据准确。认真组织好每年决算报表编制及审核的培训工作,减少报表填报的技术性差错。年终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核实好实际资产情况和报表中的列示,在价格和数量方面确保真实,有效[3]。支出经济分类和功能分类所对应的明细科目记录正确,详实。

(三)强化决算编制的审核监督检查

在如今的财务活动中,对决算编报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在编报内容、方式以及填报口径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对审核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审核人员在审查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准确性,要对新的要求更认真地进行把握,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总结。在方式上要坚持人机结合的方式,即计算机审核和人工审核双管齐下,不能偏废。重点审核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数要与财政的数字相符,与决算报表上年核对数相符,决算报表收支要与年终财务报表收支相符并合法合理,对不相符的要调整并说明,决算数与预算数相匹配并对差异做出说明,检查基金的增减状况,固定资产的增加数额是否于其他资本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等相匹配,核对决算报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审核部门要在审核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对下属的决算部门进行指导,最终提高决算数据质量。要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个别事项抽查等手段,通过在部门决算软件中设置数据查询分析表来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常规性和合理性审查,同时在数据查询分析表中,对于审核中涉及到的单位管理规范性的审核内容要有所到反映。在报表编制过程中和编制完成后,财政及上级部门要及时监督检查,报表批复后及时公开。

(四)确保相关报表数据相匹配

部门决算报表与财政布置的其他相关报表如“地方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系统”、“财政性资金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决算报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系统”,需要顶层设计,明确相关报表口径及关联性,在计算机软件功能方面,要强化决算数据和预算数据、其他相关报表在数据共享方面的作用,在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决算和预算、其他相关报表之间的关系,联合、对比起来编制,减少重复编报,尽量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五)加强对决算报表的分析应用

如何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务资金的使用收益是财务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加强决算报表的分析应用,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编制下预算的重要依据,又是部门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算编制中,要充分发挥部门决算报表分析报告的作用,在决算的时候,加进对与部门预算相关的项目,并进行分析、比对,充分发挥好部门决算的指导作用,提高与部门预算之间的可比性。在经济活动中,我们要将决算数据作为我们进行下一步活动的参考和依据,来对部门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对重点难点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得出符合部门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决策。而对决算数据的分析工作,我们要有新的发展思路,新的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过去只是对数字的统计汇报。要分析决算数据,深挖决算数据价值,对部门的资源配置应用合理比对,分析收入和分配对部门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合理建议。

三、结束语

部门的决算编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在经济活动中,从提高认识与领导重视、加强会计人员建设、确保相关报表数据相匹配、加强审核和监督检查、提高对部门决算报表的分析应用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决算数据质量,为整个部门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下载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国土部门预防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前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预防对策

    浅谈当前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交通流量迅速增长,道路交通运输日益繁忙。由于人、车、路、发管发展不协调,交通管理工作在存在......

    浅探房管部门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对策★

    浅探房管部门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对策 房管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相对其他机关部门来说,房管部门与群众、单位的利益的联系更具密切性的特点,是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要部......

    国土分局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

    水泉国土分局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基本情况。水泉镇位于突泉县东南部,镇政府所在地水泉村水泉屯,距突泉县城25公里,人口21427人,8607户,全镇面积621平方公里,辖13......

    预防腐败

    中共萧县县委 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室,县直各单位党组......

    浅议有效预防腐败的对策措施

    浅议有效预防腐败的对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逐步深入推进,有效地遏制了贪污、受贿、渎职等以权谋私的腐败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社会风气好转,保障......

    当前纪委办公部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纪委办公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对策——监察局办公室纪委办公部门是纪委监察机关的综合办事机构,承担着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重要枢纽作用。办公部门既是参谋助手,又是......

    浅议基层国税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基层国税部门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高度重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

    建筑工程存在的职务犯罪问题分析和预防对策

    建筑工程存在的职务犯罪问题分析和预防对策 时间:2011-02-23 14:57作者:郝长青 吴立翠新闻来源:正义网 建筑工程存在的职务犯罪问题分析和预防对策——以黑龙江肇源县为例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