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管理思维与艺术》
浅谈管理思维与艺术
年级专业班级: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2班 学 生 姓 名:刘佳伟
学号:201222330
时间:2014年6月3日星期二
管理思维与艺术
【摘要】任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字----管理,管理有好有坏,管理的好成为一个团队,管理的不好,那就是团伙,团体是一部分有才的人聚在一起为整个团队的目标共同努力.企业的管理离不开领导,正所谓管为之则易,理为之则难。所以管理的过程不是那么简单,你是一两个道理就能讲明白的。要慢慢去体会其中奥妙。
【关键词】管理团队目标人才
一、领导与团队
在外面上过与管理有关的课,也听力张老师所讲的与众不同的管理学课程,作为一班之长还是从中领会到一些理念与经验的,个人知识储备欠缺,理解的比较浅显,想到这个题目呢,我感觉管理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事,看到企业的那些高管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部分人,与他们自己的“摸爬滚打”是离不开的,当然这其中有思维和艺术的共同作用。
首先探讨一下两个词,领导与团队。什么是领导呢?领导在文字意义上我们的课本上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他人、引导他人、获得他人信任和忠诚并拥有管理权的人或集团。我认为领导是一个过程: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者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的各种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同时也引申出领导的三层含义:第一,必须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第二,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三,目的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完成所期望的目标。但是今天在一个企业和一个团队里,我们屏弃掉所有文字信息的描述的话,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企业里面的领导,就是带领一个团队去完成一个目标的人。那什么叫做团队呢?为什么不叫团伙呢、可能很多人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在企业中间,同样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则是指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人,因为一个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人才更具有凝聚力与战斗力,这就是我们的团队。
二、管理过程的5个步骤
1、“找对人”(主要责任人)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吧,这也应该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应该清楚的。那么第一个过程应该是“找对人”,就是一定要找到我们的负责人,一说到责任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觉得是不是要我来承担团队中的责任,这个责任我可不敢负,但是,我们的理解往往偏差,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呢?责任人也同样意味着你是团队中间的能耐人,我们都知道,在IT行业界,有一个最著名的案例,那就是我们的联想电脑,联想电脑的创始人是柳传志,当柳传志刚开始在做这家企业的时候,事实上,他从规模,人员等各个因素而言,他是非常小的规模,然后他把目光对准了一位年轻人,那就是杨元庆,杨元庆从学校里面来到了企业中间,从很普通的销售一步一步的做起,最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柳传志把整个联想的大旗交给杨元庆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到柳传志的这种想法,但是杨元庆不负众望,接过联想的大旗,杀入了全球的IT行业,最终占据了联想的一席之地。同样,在管理团队的整个过程中间,杨元庆也善于在团队中间挖掘和发现人才,他也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郭为,郭为又在联想的品牌下创造了家喻户晓的神舟数码品牌,整个联想
集团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未来,其实在这个过程的发展中间,可以看到一点,那就是他找对了人,而这个人也是我们团队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头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导。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这一两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播过重新翻拍的电视剧,叫做新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其中最重要的三个人是曹操,刘备,孙权。首先来看一下刘备,与刘备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三个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救天下的黎明百姓,达成这个目标,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团队,而且三个人资源也是相当的丰富,刘皇叔,有政府背景资源,张飞倾其家产,资金也有了,关羽呢,打遍天下无敌手,技术也有了,三兄弟在市场中的十来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再屡战屡败,先后投奔这个投奔那个,最后刘备觉得,人才才是团队发展的根本,于是找到了徐庶,来到这个团队,徐庶区区几千人马打败了曹操的几万人马,我们经常说曹操是奸雄,我觉着曹操是一个欣赏人才的人,想当年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一个被打雷吓的扔掉筷子的人怎么打败我这么多人马呢?千方百计把徐庶“请进”曹营,却一言不发,徐庶又给刘备推荐了一位正真意义上的军师诸葛亮,三分天下孔明又推荐了一位人才姜维,这就是代代领带人在团队发展过程中挖掘发现找到这个负责人。同样,我们看一下孙权,我们知道孙权九岁的时候独自一人去敌方谈判,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可见一斑,可是当曹军百万大师压近的时候,他也是一筹莫展,因为团队中间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派是我们打不过人家的,干脆和人家讲和,投降算了,另外一派我们一定要跟对方打,但是谁来去带头打呢?孙权也找打了一个人才,周瑜,虽然周瑜心眼太小被气死,但是周瑜之后又有人才出现了,鲁肃、陆逊等。还让刘备抱憾白帝城,这都是人才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当团队在正真危急的时候,只有我们团队的领导人,正真有才能的人为我们的团队他所作出的贡献,他的能力,它的价值体现就突显出来了!之所以最后曹操能一扫天下,跟曹操身边的人才是大有关系的,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是很多,正因为人才的积累,最终获得了天下,获得了市场,这都是人的一个根本,所以,作为企业的一个管理者,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挖掘发现人才,培养发展能够正真起来的人才。
2、“做对事”(正确的抉择)
管理过程的第二个步骤就是做对事(正确的抉择)曾经一度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大学还没有毕业就投身到自己喜欢的微软,最终获得了他的成功,这是对事情的一种坚持,一旦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目标,就应该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去努力,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正真达成我们的目标。如今,很多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在初期,他们都曾经犹豫过,他们曾经也碰到过无数困难,在团队中间也出现很多人才的流失,但其中有很多人坚持下来,获得了成长与胜利的喜悦,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坚持自己心里真正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个平台上干出一番事业。
3、“用对方法”(二八原则,简化原则,行动原则)
管理过程的步骤之三就是用对方法。(二八原则,简化原则,行动原则),想说一下这个简化原则,所谓简化原则,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是管理者应该能去做的事情,而且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拥有非常深厚的底功,底功就是逻辑性,能够把事情的轻重缓急更好的分配下来,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者应该知道怎么去培养员工,在外面上课的时候,支点的董事长给我们说,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没有管理好的员工,仔细品品这句话,觉得是那么回事,反过来印证了李嘉诚的那句话---非常优秀的员工几乎是没有成本的。所以说,员工通过学习能够把他的价值真正的挖掘出来为团队所用,这才是企业最大一种的盈利。写到这,突然想到一个笑话,说是经常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当要在拐弯的时候,往往会把左转向打开,然后按喇叭,以防备对面有车子或者行人突然的出现,有一个司机,开着自己的车,到了一个即将要左拐弯的时候,他按照正常的流程打开左转向,按喇叭,可是转过去“呲”,压死了一只鸡,这可不得了了,这只鸡是当地农民的,农民不是一般的农民,那里的农民都是土财主,这只鸡呢也不是一般的鸡,它是土鸡!土鸡是要留着下土鸡蛋的,土鸡蛋要留着
孵小土鸡的,所以这个鸡生蛋,蛋生鸡就扯不清了,这个司机呢就说来说去,最后赔了500元,一只土鸡就赔了500大洋。第二次,这个司机又经过同一个地方,这次呢就比较紧张,提醒自己这次一定要小心,过的时候拼命的按喇叭,没想到一转弯又把一只鸡给压死了,司机就想,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把这个农民养的鸡压死呢?最后发现,这里的农民比较坏,养小鸡仔是在路边养,喂养的时候就给按喇叭,凭此条件的反射,听到喇叭声,小鸡知道我要去吃食了,于是就跑过去,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情,然后农民就找司机赔钱,以此来进行一些相应的敲诈。当然,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可以懂得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那就是一只鸡都可以培训好为农民赚钱,何况是一个人呢?这是一个笑话不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学习是每一个团队和每一个管理者都该必备的素质,因为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间,我们个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成长,我们的团队才能得到更多的成长。
4、“分配时限”
管理过程的步骤之四分配时限。其实分配时限是很重要的,就是如何用我们的逻辑性将事情的轻重缓急将事情简单化,而且在这种简单化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我们的时间和工作量,达成我们的目标。支点请来的老师说自己曾经在企业里面,完成多少钱的一整个目标任务,第二年通过股东会的资金追加,同时也给企业追加了新的要求,目标额又翻一番,怎么去完成它呢?老师说所有的高管来自不同部门,会在年底待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他们不是去疗养,而是通过这种放松的方式将工作汇报和总结写下来,然后看一看在过去的一年里,犯了那些错误。可以去改进它,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可以继续发挥,在相应的方向不断地提升团队的素质,这是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更为关键,根据董事会给的目标,将指标分配给他们的团队,并将相应的指标消化,他打比方,销售部门在第二年要完成X元的目标,会将这X元分配到整个团队,分配的每个小组,然后看每半年完成的任务是多少,如何在半年以后任务双过半,业绩过半,然后会将半年的任务分到每个季度,每个季度的任务分配到每个月,每个月的任务分配到每个星期,每个星期的任务分配到每一天,每一个小组,每一个人他应该要去拜访的客户数量,如果这些目标都完成了的话,他们那一年的一级目标肯定会完成的。再比如财务部门,会将公司整体的财务支出总的列出来,然后每个部门把自己部门的财务支出上报财务,总体的不能超出红线,这也是在完成整体指标。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每个月,每星期,每一天完成各自的指标数额,然后当天计划里打钩,工作完成了,非常的开心,非常的轻松当个人目标完成了,团队的目标就完成了,团队的目标完成了,整个公司的目标就完成了,这就是更好的分配时限。
5、“明确结果”
管理过程的步骤之五就是明确结果。领导一定要大胆地去要求员工,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怎样完成?只要领导有要求,员工各个是精英啊,员工往往会出现懒惰,自私,不负责任,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领导没有去要求。作为企业里面的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必备相应的素质,那就是忠诚,自责,竞争,创新。这里所说的自责就是反省,检讨,就是评估修正改进,因为只有不断的学会自我批评,每一个管理者才会真正的得到提升。美国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准时,守纪,正直,刚硬,这不正是企业优秀主管们所应该必备的素质吗?优秀的管理人才在性格,心胸,知识程度上面都可以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自己负责任。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案例,那就是海尔冰箱,当年海尔冰箱砸掉自己的冰箱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为什么张瑞敏将海尔从一个集体的小厂建成整个中国乃至国际家电市场的巨头呢?其实就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两块,一块就是战略,整个团队的服务支持着自己的品牌,另一块叫做执行,服务队伍超一流的执行力!
三、执行过程不能打折
企业关于工作效率中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很多人认为“把工作做到60%太危险,会被公司淘汰;做到100%太辛苦;把工作做到90%很不错”。但
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一个细微的环节串联而成,每个环节都以上个环节作为基础,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不及格,因此,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执行的过程不能打折!
四、管理者的自我提高
团队管理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人情面子问题,一个企业中有制度规范,当碰到人情面子的时候,那个天平秤又要倾向哪一边呢?所以说作为一个管理者,能做的就是坚定信念,更好的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作为领导的基本要素有四大点:
身先足以士卒。在团队中间,领导要求团队成员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做到,而且要做好,这样才能把团队给带动起来。
律己足以服人。领导要求员工遵守共同制定的制度,首先领导自己就应该遵守这个制度,你不能说团队的所有伙伴不能够迟到早退,但是你偏偏自己就迟到早退,其实,团队里的每一个伙伴心里都有一个天平,如果一天主管只要求员工那么做,而不要求自己遵守,可能最后带来的结果就会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就无法将自己的团队凝聚在一起。
散财足以聚人。有时候因为整个团队的努力可能回给主管领导发奖金,聪明的领导会用这些钱带团队的成员去宵夜啊喝点饮料啊,因为这一点点钱,可能会使团队凝聚力加强。
量宽足以得人。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主管,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
一个企业的领导所应该具备的修养,也会彰显这个企业的优秀程度,第一明,辨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不能取巧。第二,把圆通和圆滑切实分清楚,圆通才好。第三,分辨虚实和欺骗的差异性,绝不欺骗。第四,分辨艺术和权术的分界点,不要权谋。第五,区别大我与小我的同和异,多说我们。第六,弄清楚经和权之间的配合,持经达变。
一个好的领导者更应该是一个好的培训师。管理的同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予员工帮助,管理真的是一门艺术性很高,思维面很宽广的学问,就像一个人所知道的越多,他周围的圆的空白也更多,管理貌似也是这样,很深,慢慢体会!
第二篇:艺术思维与方法心得
艺术思维与方法心得
在这个学期,我选修了艺术思维与方法这一门网授课,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老师把哲学、艺术、美学、思维与方法论,交织在一起,不仅让我们对中西方艺术思维的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引领我们求知的探索!它脱离了今天精致的实用主义光环,而接近真理、接近科学与艺术本身。
我们的行为由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思想由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所以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罗恩·哈伯德说过“思想家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因为他们给别人定下了思维方式。没有哪一个人能闭门独自写作或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但是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重点。我们对一切理论、观点、概念,包括那些已成定论的,都要抱着科学的怀疑精神。尤其对那种自己比较信服的观念,更要警惕被其束缚,注意经常拿当下的情况去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思考、说话、写作,也应尽量避免引用其现成的观点思想。要时时、事事、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从实际中抽象观点思考,或用实际来检验各种思想观点的能力,让思维方式逐步走上实事求是更完善的轨道。
艺术的感觉是奇妙的,是让人共鸣的。看完这些视频,我认识到艺术思维与方法的多元化对于我们的生活、创新、发展都应该有很大的意义。身边处处有艺术。艺术的思维与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改造我们,让思维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思路,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立起来思考,对于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未来图景及其实现的基本过程的预测、推断和构想。用艺术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以发散式的形式来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艺术思维锻炼我们的,是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是人们有效处理现实问题的前提。在多变量共变、速变的特点越来越显著的时代,在多变量共变、速变的特点越来越显著的领域,人们处理现实问题时越来越需要“多管齐下”,简单地讲,战略思维方法就是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人们寻找“多管齐下”的规律性的思维方法。而传统思维方法则是在变化缓慢的时代和变化缓慢的领域更能有效地发现规律性的思维方法,那时,事物变化的缓慢程度允许人们按照“线性推进”的方法来处理现实问题。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差异甚至是非常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本文从东西方思维差异产生的原因表现来进行对比,探讨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流中诸多差异的影响,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其根源是什么呢?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
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论也为文化多元性的理论提供了支持。任何一种文化都来自于某种传统,文化可以互相影响,时代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但一种文化水远不可能代替另一种文化。从文化对比中可以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优点与缺点,为继承和创造良好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服务。相信随着心理学和其它诸多学科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必将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从实践上讲,研究思维方式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思维方式能指导作用于人的行为活动,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常成为不小的障碍。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对方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常使跨文化交流难以顺利进行。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对思维方式及文化差异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各自的文化价值观,跨越由此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
在选修艺术与思维的时候,我学习艺术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学会以发散式的形式来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第三篇:思维创新艺术与创造力的
思维创新艺术与创造力的
“头脑风暴法”
系 别: 管理系 专 业: 电子商务 学生姓名: 宋亚学 学 号: 1054200137 指导教师: 秦永芳
考试时间:2012年5月27日
创造思维——“头脑风暴法”
好的思维方法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是为我们突发奇想,开阔创新的力量源泉。
——摘要
一、前言: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现实社会中,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走在时代前列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上至安邦治国,下到个人生存发展这一切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要与时俱进,开阔创新,用创新的动力来推动我国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相应的就代表着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代表者人类的发展的进步,创新能力培养与开发是维持我国不断壮大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兴衰的重要表现。
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这样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叫创新思维。江总书记对创新,对创新思维对创造力,有很多重要的讲话。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总书记还讲了,“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2001年江总书记又多次提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1.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思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在创造思维的引导下才能使我们不断地历练自己,是自己具备超与常人的创造性:2.今天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靠什么竞争,靠特色、靠创新、靠点子、靠思路。所以我们说,我们今天企业的竞争也好,个人发展也好,创新思维它是我们由于别人出奇制胜的法宝利器。3.创新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非常有重要性,只有那些身怀绝技与众不同的人,通过他们的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才会更好地肩负起国家兴盛,自足振兴的使命。4.创新对我们的工作、学习自身修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可以使我们变的头脑跟灵活,更敏捷,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可以使我们的思想能动性更加升华,是我们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本质,运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学好创新思维方法,要领会思维创新方法的独特之处,打破常规,善于扩宽思路用发散的思维考虑问题,从中找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好点子来为我所用。
在众多的创新思维方法我最喜爱的就是“头脑风暴法 ”对他的情有独钟主要是我对他的了解,记的大一下半年的《管理学》课上,我自告奋勇的要求要将这个主要与运用与企业管理的,企业高层领导充分发挥民意,集思广益,企业未来的创新思想的方法。
这个方法好就好在他是充分发挥下属的想象力,开阔他们的现有的思维界限,不拘一格的吸收一些与我们所追求目标有联系的发法,和众人之力,这一点不断可以促进同事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特别是他们的思想的交合所碰撞出来的火花可以从中找到你一想不到的结果,为我们学习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的帮助。
二、头脑风暴法的由来
头脑风暴法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只是头脑紊乱,做出一些不同常人的举措。
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参加者敞开思想,不受约束,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冲破思想的牢笼,用一种独特的放肆来思考问题,然后用发散思想的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最后,在众多的可行方案中找出一些列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三、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程序
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实效性和创新性,由此,讨论程序构成了头脑风暴法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从程序来说,头脑风暴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议题
准确无误的阐明所要解决问题是这个方法的开始.因此,必须要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具体的议题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延长他们议论讨论的时间,时间越长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2,会前准备
为了使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效率较高,需要在会前做些准备.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考,以便与会者了解与议题有关的事项.参与者,在开会之前,要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会场的布局和环境也很重要,我们最好设计成更能促进相互沟通利于交谈的环境。此外,还要活跃一下参加者的气氛,是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讨论中来。
3,确定人选
一般以8人~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5~15人).与会者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统计计算,过于浪费没有时效性,为了确保每个人有更多的发言机会,我们应该适当地挑选人选,参加会议。
4,明确分工
要选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秘书).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要不断的明确讨论议题和纪律,致使议员不要偏离问题,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如通报会议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活跃会场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记录员应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与会者能够看清.记录员也应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切忌持旁观态度.5,规定纪律
根据头脑风暴法的原则,要遵守在议题前提出的讨论原则,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要尊重发言人,不要影响他人的思考;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拘束简单明了;交流之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对别人的看法不要做出评论,以免影响他人在思考中的思路等等.6,掌握时间
主持人要掌握时间一般来说,以几十分钟为宜.时间太短与会者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和厌烦感影响会议效果.经验表明,创造性较强的设想一般要在会议开始10分钟~15分钟后逐渐产生.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指出,会议时间最好安排在30~45分钟之间.徜若需要更长时间,就应把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专题讨论.四、会议原则
为使与会者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和激励,达到较高效率,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禁止批评和评论,也不要自谦。对别人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批判、不得阻拦。即使自己认为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设想,亦不得予以驳斥;同时也不允许自我批判,在心理上调动每一个与会者的积极性,彻底防止出现一些“扼杀性语句”和“自我扼杀语句”。只有这样,与会者才可能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在别人设想的激励下,集中全部精力开拓自己的思路。
目标集中,追求设想数量,越多越好。在智力激励法实施会上,只强制大家提设想,越多越好。会议以谋取设想的数量为目标。不要求只局限在议题的短小的圈子范围内,要冲破思想的牢笼,追求更多的方案。
鼓励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设想。这是激励的关键所在。每个与会者都要从他人的设想中激励自己,从中得到启示,或补充他人的设想,或将他人的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设想等。激励每个人都要积极踊跃发言,最好做到争先恐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参加人员一律平等,各种设想全部记录下来。与会人员,不论是该方面的专家、员工,还是其他领域的学者,以及该领域的外行,一律平等;各种设想,不论大小,甚至是最荒诞的设想,记录人员也要求认真地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身份的平等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最好方式,只有这样才会坦诚相待,在发言时才会没有顾虑后顾之忧。
主张独立思考,不允许私下交谈,以免干扰别人思维,影响他人的踊跃性,打断别人的思维,这样会不利于意见的收集。
提倡自由发言,畅所欲言,任意思考。会议提倡自由奔放、随便思考、任意想象、尽量发挥,主意越新、越怪越好,因为它能启发人推导出好的观念。
只要我们遵循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程序和讨论工作原则,熟知伟人的思想源泉,灵活运用,努力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在不同的工作中,那么我们就会从中受益匪浅,为我所用。
这就是头脑风暴法,顾名思义就是让头脑的运作思维想风暴那样来的更猛烈一些吧,只有提出方案的越多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共鸣相互交织,不断地碰撞,这样才会产生创造性地思维,才能打破常规,用一种常人无法做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当今社会只有创新 的才是引领世界的,才会用不衰退,才能经得住历史前进洗礼,成为造福人类,利于祖国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我们要用饱满的热情来学习这门课程,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真正意义的做一个创新能人。
第四篇:论戏剧家的求异思维与艺术创新
论戏剧家的求异思维与艺术创新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越轨思维”、“逆向思维”等)是相对于“循轨思维”、“习惯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59年在他的《智力三维结构》一书中,专门探讨了求异思维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中的功能、作用及意义,并认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①从戏剧创作的角度看,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戏剧家,从同一客体对象即戏剧题材中,发现寻找出独特的、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已经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并普遍使用的戏剧创作方法和技巧,采取越轨思维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敢于突破戏剧创作的传统模式,勇于否定调整原有的创作思维定势,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从而使戏剧创作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和引人瞩目的成功。
“求异思维”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创作主体(戏剧家)的艺术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的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地体察客体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艺术构思,力求探究寻求出最佳的最有效的戏剧表现形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戏剧家的“求异思维”总结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开拓性
戏剧家们追求的是求异创新,独具特色。所以,不仅仅局限于戏剧创作的常规思维,不依附于现有的创作方法、创作模式,不墨守成规,富有积极的开拓创新精神。如俄国作家契诃夫之所以能在戏剧史上赢得“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戏剧奠基人”的殊荣和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敢于用求异思维向千百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戏剧美学观念及其创作模式、审美模式进行历史性的革命,在自己的求异思维、革新实践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深远的戏剧美学观念新体系。契诃夫的戏剧观念受到在他之前的“欧洲新戏剧运动”以及左拉、梅特林克、屠格涅夫等人的启发影响,但同时又对这些先行者们或同时代的戏剧理论做出了创造性的突破和发展。从而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他在戏剧创作上的革新实践、标新立异,为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戏剧史树起了第一块里程碑。
二、叛逆性
戏剧家敢于向传统挑战,突破戏剧创作的种种模式和局限,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用非常规的编剧技巧,非常规的演出形式,非常规的审美追求,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崭新的戏剧世界,为人们打开一个更广阔的艺术思维空间。众所周知,在戏剧史上外向化的戏剧美学观念,始终占据压倒一切的正统主宰地位。然而,契诃夫敢于对传统进行否定和叛逆,通过逆向思维树起了内向化的戏剧美学观念的旗帜,并创立了“心理剧”这样一种崭新的戏剧样式,要比近代欧洲出现的性格剧、社会问题剧,哲理剧等走得更前更远。以至于曾一度因为受到诸多误解和指责,而在世人眼中最先扮演了一个“反戏剧”的角色。契诃夫所提倡的内向化戏剧美学观,如果用一句简单概括的话说,这就是,让戏剧进入人的主观心灵世界或曰把人的心灵搬上舞台。把人的内心生活作为主要的审美观照对象,力图使戏剧创作成为对人进行心理分析的艺术手段。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契诃夫的戏剧在全世界的戏剧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三、探索性
由于戏剧家的求异思维,不依赖于固定的戏剧思维模式、思维工具、思维途径,所以,往往是在多次反复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艺术途径。契诃夫在戏剧艺术领域中所开创的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以及他的整个戏剧革新实践,也是一个经历了不断艰苦探索的过程,俄国著名导演、戏剧表演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当斯坦尼首次接到导演任务时,对契诃夫的内向化戏剧表示不知如何下手,甚至在读过剧本之后感到“莫名其妙”,认为演出这样的剧本“简直难以想象”。当契诃夫声称“有悖于先前的一切戏剧契约”而创作的《海鸥》、《三姊妹》等剧初演失败后,各家报刊群起而攻之,一时间,内向化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面临着夭折的危险。这不仅使导演和演员们而且也使契诃夫心灰意冷,他在初演失败后的第二天就抱病“逃离出走”,并且发誓从此再也不写剧本。后来斯坦尼采用一种全新的处理手法和演出风格,终于使契诃夫的内向化戏剧获得了演出的巨大成功。可见,戏剧家要使自己的创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一种不怕失败,敢于探索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形成新的艺术气质和风格。
四、建构性
戏剧家求异思维的建构性,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全完全没有任何禁区,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寻找出戏剧的多样形式、风格的可能性,表现出一种不断建构、多元发展的格局,具有巨大的艺术发展空间。契诃夫心理现实主义的内向化戏剧的产生,造成了连锁反应式的戏剧观念革新和建构。首先,在创作题材上,它导致了人的心灵生活题材化;其次,在戏剧审美观念上,导致了人们的心灵世界审美化;再次,在具体的的编剧创作实践中,导致了剧作家们在性格观念、情节观念、结构观念、时空观念等等,各个层面发生了全面内向化的转变和建构。同时,契诃夫的心理现实主义还导致了与之相对应的新术语、新概念的建构和产生。诸如:“内部情节”、“内心的戏”、“主观心理流”、“内在潜流”、“双重结构”、“心理结构”、“心理事件”、“心理环境”、“心理瞬间”、“心理印象”、“社会心理抒情”、“心理意象”、“心理线索”、“心理人物”、“心理典型”、“心理象征”、“心理关系”、“心理效果”、“心史”等,这些新的建构,大体上可以从戏剧观念和创作实践上,粗线条地勾勒出契诃夫心理现实主义内向化戏剧,在理论与技巧方面的基本框架。
五、逆众性
在戏剧创作中,从众心理往往对剧作者起着很大的影响,这往往不利于戏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面对整个商品化的社会,有的剧作者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迎合取悦于众人的趣味,往往改变自己原有的艺术追求,写一些大众化、通俗化甚至是庸俗化的作品,高雅戏剧与通俗戏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审美趣味的界限基本消失。正如有人所宣称的那样:“我们不需要个人风格,我们不承认什么乌托邦性质,因为我们追求大众化而不是高雅。”②应该看到,剧作者一旦存有从众心理,就不可避免地使戏剧创作者落入俗套而不能自拔,从而丧失了艺术个性。而戏剧家的求异思维,恰恰可以克服避免从众心理所引起的弊病。因为他不“随大流”,不取悦于众人,总是以追求艺术的创新为目的。
从上述的几个特点可以看出,戏剧家的求异思维,具有从同一个对象中产生出多种分化因素的能力,它可以促使创作主体超越创作思维的局限,而极大地拓展艺术思维空间。当然,也应该看到求异思维并不是万能的钥匙,它无法保证思维的所有空间地带都得到拓展打通,更不可能穷尽思维潜在的所有可能性。如果剧作家本人对社会人生没有丰富而独特的体验和理解,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以及高尚的品格作为良好的整体素质结构,那么,求异思维将失去赖以生存的肥田沃土。
在戏剧家的创作实践中,其习惯性循轨思维是一种强方法,而求异思维则是一种弱方法。习惯性循轨思维作为一种强型方法,是剧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经常喜欢首先运用的平面单
一、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它严格恪守传统观念和流行思维模式。优长之处是剧作者在创作时,常常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创作显得十分得心应手。由于戏剧家的循轨思维是对旧的创作经验,进行整理积累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动反射,所以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呈现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创作模式和思维定势,能够帮助戏剧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拥有自己独特的创作“基地”,为其提供创作“能源”,并有利于戏剧家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和戏剧风格。其不足是循轨思维往往会使剧作家不断落入俗套,形成固定不变的创作模式,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增熵”。特别是对解决新的创造性的戏剧形式和题材时显得软弱无力,甚至使戏剧家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创作困境。这一过程有时可能持续数目,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戏剧家不及时改弦易辙,转入求异思维进行思维“叛逆”,那么,既难写出好的作品,又难寻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创作出路。
求异思维可以使戏剧家的创作潜能得到巨大的发挥,但这并不说明潜能已发挥到了极至。美国著名科学家司马贺认为“人在解决问题时,一般不去寻求最优的(optimal)方法,而只求找到一个满意的(satisfying)方法”。③在戏剧创作中也是如此,戏剧家在找到“最优的方法”与“满意的方法”之间,存在着难易程度和层次境界上的诸多差别。显然“最优”要比“满意”的难度大的多,也就是说戏剧家在创作过程中,最容易采用的技巧形式也许是合适的,但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当然剧作家要真正实现“最优”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得到习惯支持的思维定势,往往极容易压倒戏剧家的求异创新思维。戏剧家的思维定势,常常会被死死地限制在旧有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而难以自拔。这说明习惯思维存在着因循守旧性,使创作主体难以形成新的创作观念,难以接受那些突破了创作框框的崭新的戏剧形式。可见,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戏剧家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
不言而喻,戏剧家的循轨思维向求异思维的转向,往往受其主体思维定势的束缚。可以说,戏剧家思维定势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他的求异思维。亦即是说,戏剧家的思维定势越强,越顽固,对求异思维的束缚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戏剧家的求异思维要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取得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作自由度的困难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戏剧家要实现从循轨思维的心理定势向求异思维的转变,其关键的一环是要对自己的思维定势采取“叛逆”的态度。从巴甫洛夫所提示的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诱导规律看,人在长期紧张工作的过程中,其优势兴奋中心区一旦被抑制,便会自发地引起该中心区外围皮层细胞的兴奋。这时,惯性思维外围的潜在观念、知识就有可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引起个体打破习惯思维的“思维叛逆”。④同时,因为某些意图的答案并不在思维范围内,这时,求异思维的逆向信息的闪现,就有可能恰好把主体的思路引向创作目标的正确方向。从戏剧创作的角度来看,戏剧家只有通过求异思维、越轨思维,对自己的思维定势进行“叛逆”,才能找到最优的创作方法。
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此,戏剧家要善于克服和打破思维定势,使自己的思维在不断建构的张力场中,永远处于更新、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这就是“建构――同化”、“同化――建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主体旧有思维定势的解体,需要有新定势的逐渐产生形成,以致于最终取而代之。戏剧创作也是如此,戏剧家只有通过求异思维来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势,才能克服循轨思维的负面值,打破创作主体的创作惰性和知觉局限,才能永葆其艺术创作之强健生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
注释:
①转引自《新科学知识词典》第376页,中国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②唐小兵译,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131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③司马贺著:《人类的认知》第18页,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④陶伯华、朱亚燕著:《灵感学引论》第125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第五篇:管理思维与创新心得体会
管理思维与创新心得体会
管理思维与创新心得体会1参加了集团总公司举办的青年人才培训,这次培训涉及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创新思维和决策的问题,尤其在创新思维方面,很符合我们企业的管理需求,对于我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方面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提醒和帮助作用,我个人也受益匪浅,结合分公司管理实际,我个人有以下心得:
创新用很简单的话说就是多积累把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下功夫。要敢于想象要敢于探索多使用发散思维尽量避免惯性思维条件允许的可以多想一想尝试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苏源泉教授从企业与创新思维、多样性思维等不同侧面借助一系列智力问题、游戏和案例阐述了思维创新的全新理论研究成果,既生动又有趣。通过学习使我对创新思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学习心得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需要增强观察能力。我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对于运作方式和工程施工流程是最熟悉的,如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善于从工艺流程入手,看一看企业的运作方式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二是要善于从工程施工流程入手,看一看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各施工程序能否达到精准;三是要在整体运作过程中掌握各项环节,检查各环节是否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成本节约、以及绿色文明化管理方面有缺陷或者存在创新空间。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我个人认识到现阶段建筑市场就如同任南鹏当年经营如家一样,即将接近瓶颈阶段,国内从央企中建、中铁等到地市级建筑企业、私营建筑公司,管理水平差异、技术层次差异、资金差异等造成市场占有比例逐渐失衡。我觉得我们所在的企业应该逐步与国内外大型建筑企业接轨,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应该加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在经营管理创新的同时扩大企业影响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
二、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我们单位目前的管理模式比较死板,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主要领导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进行决策,导致员工个人思想僵硬化,如同操作机械一样,最终导致企业管理的整体僵化。苏源泉教授所讲的“不去管理”、“群策群力”、以及“高效沟通”是目前我们企业所最需要突破的。
我认为,所谓的“不去管理”,应该是要让企业领导学会组织企业内在、外在的所有相关资源,并不是单纯的直接、集中地参与到实际管理操作当中,而是要利用一切有效资源,激励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为企业做出贡献;“群策群力”应该是要将领导的个人决策权转变为采纳权,把日常经营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逐一开会研讨,让所有参与人员发散性思维,群体决策后形成最终采纳意见,这样不仅会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可以增强员工的个人归属感,使其乐于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出谋献策;“高效沟通”是我们企业领导目前急需突破的难点,由于我们建筑行业分散性的特点,致使企业内部沟通不尽理想。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我经常深入施工项目,了解项目进展的同时与员工个人进行沟通,但通过今天的讲座,我才意识到我个人以及企业管理层并未与员工之间实现“高效沟通”,应当在经营管理的同时,降低姿态倾听员工提出的个人问题、对企业的建议和心声,而后及时付诸行动,形成长效。目前,我们正在新项目进行管理、决策、沟通等方面的试点,期望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感谢集团总公司领导举办的这次培训,并感谢苏教授的辛苦准备与讲座,让我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又拓展了新的视野,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攒了新的管理方式,希望集团总公司以后多举办这样的培训,同时我们也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为集团的繁荣发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管理思维与创新心得体会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本质是前进是对周边事物积极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国富民强,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探索才能知道的更多,也更加先进,一个只知道跟随的人是没有热和前途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我是一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想起以前在队里训练,教练常提到八个字“快、长、准、顺、轻、紧、强、变”,这其中的“变”就是所谓的变化创新。我的肩关节柔韧性相对于别人来说不够好,做出来的操化动作较为僵硬,这就会在比赛中影响到艺术分,长期的针对性训练始终弥补不了先天性的不足。当时记得时间是靠近全国锦标赛了,也是考学前的最后一次关键性比赛,时间很紧,感到周围的环境都在向我施压,教练与我探讨、做工作,队友们也与我沟通。训练课后一次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那天练得比较晚,健美操馆在训练局体育馆的八楼,我从楼上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楼下,更糟糕的是楼下阿姨那天有事,看到人基本走了以后就关门了。我只好又爬到八楼从安全通道下楼。当时天色已晚,安全通道灯全部打开,很是明亮,出口离校门也近。心情有所好转,就在这时我想到了我操化动作的创编。我想为什么非要一味追求与肩关节柔韧性有关的动作呢?可以像走安全通道一样,走另外一条创编路子。第二天我便增加了许多小臂的动作、动作空间的变化以及身体方位的变化来使我的操化动作增加亮点。通过努力,我在xx年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单人操第六名的好成绩,顺利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所以直到现在在同济大学训练我也常常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创编操化的过程中。这样操化看起来就在与队友有共性的同时更加个性化了。
我来到同济大学,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同济大学的体育特招生,我要用我的特长为学校增光添彩,同时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踏入社会之后为国家做贡献。我现在担任副班长一职,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运用到了创新思维。体育班同学在文化课学习中出勤率与普通生比较相对低些,这也是让体育部领导最为头痛的一件事。而我们班委则商量出了一套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让同学们了解到自身文化课的欠缺,了解现在就业的现状,让同学们有危机感,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出勤率。我想这样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角度出发管理学生比从官方硬性施压要强得多。
作为班干部,我必须以身作则,在训练和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我们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类,其下设有高等数学等科目。我在学习这些科目的同时也运用到了创新思维。就拿高等数学来说,摒弃传统的按章节的复习方法,我把能联系的知识点都做一个总结,把一学期所学的公式分类来记忆,实现纵向的联想。例如本学期在前面先讲到的空间平面与直线的表示方式可以与后面讲的怎样求解空间平面与切线联系起来记忆,增加学习的效率。
创新思维可以能运用到大部分领域,同样包括我的专业课——市场营销。我想今后在大三开设市场营销学以后,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实战营销中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管理思维与创新的心得体会范文3:创新的管理思维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期的企业战略管理及经营创新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的定义、组织形式、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及经营创新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优秀企业经营成功的.典型案例、管理故事、管理定律的学习,使我对管理和创新有了从理到感性的认识,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这些都对我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论实践水平。
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成败至关重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动态过程。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竞争异常激烈,不仅对大企业提出了挑战,更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拥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必须要走规模化道路、要有品牌优势和产品、技术优势,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但是即使具备了这些优势,也不一定就不会被淘汰,关键还需要有正确的战略和决策,要运用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正确地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正确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合理布局自己的优势资源和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优势、规避弱项,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战略已成为企业家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已成为企业核心的管理职能,强有力地执行一个科学、缜密的战略已是企业竞争制胜、经营成功的重要保证。观念产生于企业以往的历史与经验,这此观念就是企业的经营风格,它一旦形成,就会根植于企业成员的思想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战略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战略。如果制定的战略与企业文化不相兼容,则要么战略不能成功,要么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可见企业文化也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实施的成败。
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学习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全面普及管理及专业知识,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执行能力也是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的活动大致可分为经营与管理两大部分,经营活动主要在“市场机会”与“内部能力”间求取最大的平衡与发展,战略制定好后,主要是在管理上贯彻执行,当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管理活动是为了支持和确保经营活动的决策能正确执行。我们很多企业不是没有决策、战略及制度,而是决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各企业、企业各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而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随着层面的增加偏离程度越远,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企业的战略思想和经营决策没有被组织内所有成员所了解和支持,存在沟通渠道不畅通与沟通方式、方法不合理,企业战略决策与发展目标不光是决策层与管理层的事,企业所有成员都应该要有所了解,否则将导致组织成员不明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对企业前景不了解,无法形成合力,影响企业决策的执行力度与效果。
管理思维与创新心得体会3在本学期的“创新思维”课程中,时东兵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集中思维等创新思维方法。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发散思维与我自身感受进行阐述。
发散思维是思维形式呈发散状的一种思维模式。其特点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在思维的过程中寻求多种条件和多种结果。
在“如何仅用一盒大头针将蜡烛固定在门上?”,“一块砖头有多少种用途?”这两个问题上我深刻的感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局限性。思考问题时总是将重点过于集中在物体的主要属性上,而常常忽略其他属性。仔细思考看来,生活中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多数也是因为不能充分的拓展自己的思维。
由于我现在也是学校学生会的干部,所以对学生会的工作也有所了解。在学生工作中也正是充分利用了发散思维,才使得许多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正如前几天,由学生会举办、权益部主要负责的黄丝带活动,使得一根小小的黄丝带风靡整个校园。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8级大地震,使汶川人民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同济大学号召所有师生为灾区人民募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而作为爱心的回馈,工作人员会在募捐同学的手腕上或书包上系上小小的黄丝带,于是校园里到处都是黄丝带的身影。其实一根黄丝带的主要用途只是系或捆扎东西,最多也是用作装饰品。可是当我们赋予它新的含义时它又增添了一条新的属性,那就是代表对灾区人民的一份爱心。正如用大头针将装大头针的盒子钉在门上才得以让蜡烛“立在门上”。
在学习方面,倘若我们实事求是地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现在努力学习并奉为真理的科学,还没有人们想的尽善尽美。它还存在局限性、甚至错误。因为科学产生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又基于人类认识上的局限性。同时,我们认识的世界,也仅是我们通过现有所有方法,认识世界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例如关于月球来历的研究,人们通过分析从月球采集来的岩石样本成分,发现与地球相同,就得出结论月球与地球来自同一宇宙尘埃团。甚至大胆推测月球是地球分离出的一部分。可是我们用来监测月球成分的仪器是我们根据地球岩石成分而发明的,已经事先设定好了元素的检测范围,只能检测出与地球相同的元素,不能检测出其他东西。面临一个这样发展阶段的科学,我深刻的感受到发散思维的必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妨大胆地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也许那正是人类思维盲点。
由于中医至今也无法被西医理论解释清楚,虽然疗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中医仍然无法得到一些其他国家医学研究者的信服,发展甚是缓慢,甚至被冠以伪科学之名。中医的神奇就在于我们只知道结论,却无从找到原因。并且中医典籍中许多重要器官在西医的解剖中根本找不到,有的即使找到,在位置等基本的描述中也存在许多偏差。正如中医中所谓的“气”。更是将人体解剖由具体实物提升到精神层次。由于文化差异,这也是西方研究人员所不能理解的。只有当我们勇敢地站在银河系上重新审视人类的时候,才能真正领会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的高妙之处。从中医现在的尴尬处境,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科学以及科学研究人员的思维局限性。作为一名医学生,对中医的追求不只是对科学的追求,更是一种对爱国情愫的追求。我真心希望中国的医学研究者能尽快树立起一套完善的中医系统理论,也许这套理论在短时间能并不会被接受,甚至被认为是伪科学。但是我相信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系统,它也一定是高于人类观察极限所提出的假想系统,会比现在的科学系统更为完善。正如相对论理论与牛顿力学理论的关系。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一个医学界的爱因斯坦,不但需要发散的思维,更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持续研究精神。
以上这些就是“创新思维”这门课引发的我在学习上,工作上的深入思考。由于现在我还学术浅薄,对于中医方面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不敢妄下断言。希望时老师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