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如何预防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调研报告
当前,腐败问题,尤其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历来是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问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土资源领域出现腐败的案件越来越多,如何预防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成了当前治理腐败问题的难题之一。现我局就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存在现象、原因等进行调研,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存在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和矿产资源的价值越来越显得可贵,加上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利益的分配不均衡,导致了国土资源领域存在诱惑越来越大和出现诱惑腐败问题的环节也越来越多,成为了腐败问题易发高发的“雷区”。若要预防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在国土资源领域中腐败问题存在现象,其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违法违规审批土地和矿业权或审批过程中索贿受贿,尤其以超越权限、违反程序、违反政策、弄虚作假等形式对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矿业权新立、转让、变更进行审批。
2、违反法律规定和政策对土地和矿业权出让、转让,特别是规避“招拍挂”方式、违规设定底价、不按规定信息公开和泄密。
3、滥设前置条件出让土地使用权,进行暗箱操作,以权谋私。
4、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工程招投标、资金拨付审核、工程验收等环节设置障碍,从中牟利。
5、违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套取资金、设“账外账”、小金库,甚至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
二、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存在的原因
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腐败易发、高发的“雷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党员干部防腐意识淡薄,缺乏自律性。在国土资源领域中,各个地区国土资源部门均存在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部分党员干部的防腐意识十分淡薄,缺乏自律性等问题。
2、防腐制度不健全,难以监督到位。虽然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腐败问题的预防都非常重视,但是目前尚未有一项完善防腐制度用于事前监督和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只在事后对腐败问题进行惩治。即使有部分地区制定了一些制度用于监督和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但是否将这些制度真正地落实和执行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制度执行力不够,权力运行不够规范。曾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权力的过度集中,必然会导致腐败。”国土资源领域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最终的直接原因是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不强,权力运行不够规范。由于现行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导致权力运行中出现“真空地带”问题即无人监督、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三、如何预防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廉政教育,增强系统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由于在国土资源领域中存在部分党员干部防腐意识淡薄,缺乏自律性,国土资源部门坚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廉政教育,并建立完善学习制度,经常组织系统人员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教育和警示党员干部珍惜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同时,结合观看警示片,组织开展“以案说纪”学习讨论活动, 提高干部职工的防腐免疫力。并大力宣传全省系统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用榜样引路,提高全县系统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和自律意识。
(一)保持廉政教育的经常性。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并不具有必然的免疫力。因此,要站在国土资源管理全局的高度,保证反腐倡廉教育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把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集中组织学习、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措施强化对党员干部的集中宣传教育。通过参加党校等组织的培训、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构筑廉政建设的长效教育机制。
(二)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在新形势下,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及其对党员干部思想活动的影响,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业务、个人年龄、文化基础等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规划,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廉政教育活动,切忌搞“一刀切”。就国土资源部门而言,要结合近年来发生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征地补偿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及地灾治理工程中的大案要案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以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
(三)确保廉政教育的实效性。要按照“突出重点对象,突出重点时段,突出重点领域”的原则,通过正面教育、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勤政廉政自律意识,规范工作圈、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贯彻落实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执行力,使廉政教育取得实效。
二、健全和完善防腐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第二篇: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按照9月14日全省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永州市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QQ县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把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摆在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的突出位置,紧紧结合实际,围绕重点环节,制定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切实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贯彻落实到位,深入排查到位。现将自查自纠情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部署,制定工作措施
1、进行宣传发动。9月14日全省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县于10月27日召开由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县纪委、检察院相关领导参加的动员会。在动员会议上,我县以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为重要对象,深入进行思想发动,通过组织学xxx省、市、县专项治理工作文件精神,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为扎实有效开展治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成立治理机构。为确保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QQ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纪检组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局党组成员任副局长,相关股室队所中心负责人及乡镇国土资源所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治理的日常工作。
3、落实工作举措。及时研究制定了《QQ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局机关大院和本局门户网站上公开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信箱,明确了由县纪委信访室和县国土资源局监察室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进行受理和处置。同时,制定下发了《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廉政风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按照要求,我局股室队所中心、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及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就本岗位的业务流程、管理环节、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潜在的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了全面、深入、准确的查找,制定了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写出了自查自纠报告。
二、围绕重点环节,深入细致排查
(一)土地审批出让方面。
1、土地审批依法依规。近几年,我县每年的用地指标为30公顷左右。为保证经济建设用地,我县把争指标、保用地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工作上,我局积极想方设法,通过采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盘活存量土地、以农民入股形式使用集体土地等方法措施,全力保证了我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2008年以来,我县共上报审批用地227.23公顷。在审批过程中,我们坚决遵守全县土地利用总结规划,严格执行用地规划计划,审批始终做到了依法依规依程序。对于在城镇规划范围内用地,首先审查用地是否符合城镇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对于不符合规划的申请坚决给予驳回处理;农村用地方面,严格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及相关的法规政策要求来进行用地预审、审批工作。
2、土地出让依法依规。认真执行《湖南省土地市场管理办法》和《湖南省土地市场交易规则》,严格遵守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及土地交易工作流程,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均实行招拍挂出让。首先是公开出让信息。根据出让供地方案,及时将土地位置、面积、用途、土地使用条件、价款等信息在中国土地市场网、永州日报、永州电视台、QQ电视台及公共场合进行公示,公告期限不少于20个工作日。其次是规范操作过程。公告期内,业务部门热情为有意者提供相关资料、答疑等服务,审查竞买者资格、发送参与竞买通知,并收取竞买保证金。每次土地招拍挂,我局始终做到了让监察、公证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出价高者与出让人当场签订成交确认书,10日内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008年以来,我县地产交易所共出让土地44宗,面积共998.05亩,成交价款共23231.18万元。在出让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3、土地储备及征地拆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加大了土地征收、收购和储备力度,进一步发挥了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针对目前房地产用地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情况,我局认真分析研究、审慎选择地块进行储备,目前,共储备土地1308亩,储备土地主要分布在白牙市、芦洪市、石期市等3个工业园区内。近五年以来,我县共征用土地918公顷,其中耕地数413.1公顷,非耕地数504.9公顷;拆迁房屋面积10.1万平方米,涉及住房户504户;安置被拆迁户482户,安置总面积为5.8万平方米,安置人口12.5万人。涉及的主要项目有:县城新城区建设、洛湛铁路QQ段、S217、永东公路、邵永高速QQ段、芦洪市新城区建设、湘桂铁路扩改工程QQ段等。在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我局以“规范、高效、有序、务实”为宗旨,全面实施“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始终依法征用土地,规范拆迁行为,基本保证了征地、拆迁补偿费按时足额到位,失地农民和被拆迁户得到了妥善安置。近年来,虽然有部分群众上访,但总体上我县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平稳、健康,工作措施积极、稳妥。对于中介评估管理,我局坚持按有关法律法规操作,中介评估机构依法依规办事,目前未出现任何问题。
(二)矿业权审批出让方面。
1、关于矿业权的审批出让。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把矿业权审批、出让、转让关。2008年以来,我县共设采矿权51个,其中省级发证8个,县级发证43个,主要开采矿种为锑、铅锌、锰、石灰石等资源。设探矿权5个,分别是:老龙江多金属勘查Ⅰ区、老龙江多金属勘查Ⅱ区、云头山探矿权、牛头寨探矿权、地村级锰矿探矿权。对于省、市级发证矿山,我县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严把资料审查关,首先由县人民政府出具设立采矿权或延续登记及同意转让意见后,再由安监、环保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最后再签署县级审查意见上报审批。对于县级发证矿山,我县要求采矿权人按规定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采矿权申请相关资料,全县建筑石料用灰岩的采矿权全部实行有偿出让。对县级发证矿山需延续登记的,由矿山企业委托中介机构编制采矿权延续登记资料,并由安监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按规定足额缴纳采矿权价款等相关费用后,再按规定给予办理采矿延续申请登记。2008年以来,我县在矿业权审批、出让、转让、延续中无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2、关于矿业秩序的治理整顿。通过采取集中整治与分散整治有效结合的形式,由我局牵头开展经常性的治理整顿,近几年来先后对大庙口马头桥锑矿区、紫溪市镇塘复、荷叶塘、杨柳、龙口锰矿区,大江口锰矿区,原湘器院内等重点矿区的非法矿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打击。同时,将紫溪市荷叶塘、原湘器矿区、大江口荞麦冲矿区和大庙口紫云矿区等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区域,一经发现非法开采现象,坚决予以制止取缔。目前,全县非法采矿点已基本关闭,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另外,我局还加大了矿山尾砂库治理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对存在隐患的59座尾砂库进行跟踪监控,并建立了治理档案;对紫溪八都、胡竹无证非法开采矿山企业尾砂库,责令非法矿主进行了有效整改。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上,我局提请县政府先后出台了《QQ县矿业权审批规定》、《QQ县矿山联合执法工作制度》、《QQ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违法案件举报制度》、《QQ县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管理办法》、《QQ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联络员工作制度》和《QQ县矿山动态巡查工作制度》等制度,有效防范了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国土资源资产处置管理方面。
1、改制企业土地的处置。在我县2008年以来出让的44宗土地中,属改制企业的就有14宗。在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的处置上,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8号《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审批意见(试行)》等规章制度,全力支持企业改制。在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的处置上,我局严格按许可条件对有关资料进行初审,并派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符合许可条件的,我局再联合规划、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审。企业土地资产以出让方式处置的,我局主动牵头组织,严格按照招拍挂有关程序,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2、基建管理及物资采购。我局基建主要是一些乡镇国土所建设。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发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湘财建[2007]47号)精神,我县于2007年启动了乡镇国土所建设,几年来,我局按照乡镇国土所建设“五个一”标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国土所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截止目前,全县16个乡镇国土所已有办公楼的14个所。2007年至今,我局共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争取基层国土所建设资金51.7万元,其中,2007年、2008年用于新建紫溪、石期市两个国土所花费40余万元;维修南桥、大江口、大庙口、横塘镇等国土所花费近10万元。另外,我局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安排数万元为部分国土所配置了电脑、电话和办公桌椅等必备物品。在物资采购上,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凡空调、办公用品等大额物资的购买,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在具体操作上,我依法依规依程序,首先根据本局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再报县财政审核,最后再交县采购中心依法按程序进行采购。2008年以来,我局基建及物资采购全部按规定操作,未发生违法违规现象。
(四)重大项目安排与实施的监管规范方面。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2008年以来,我县争取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15个(其中市级项目12个,县级项目3个),总建设规模501.28公顷,总新增耕地280.04公顷,总投资2028万元。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环境保护局、项目所在乡镇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同时,每个项目相应成立了项目工程指挥部,工程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财务计划部和协调综合部,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各种日常工作。另外,按照有关要求,我县制订并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告制、合同管理制、财务管理及资金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到目前为止,未发现违纪违规问题。
2、地质灾害防治及矿山环境治理。近几年来,我县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为2个(QQ县城苍子岭滑坡治理工程和湘钢QQ石矿老鸦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两个项目共投入资金540万元,治理总面积8.5公顷,共挖运土方8.5万m3,夯填土方9.8万m3。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局严格按程序进行招投标,聘请的施工和监理单位都具备相应的资质,整个项目设计科学严谨,治理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好凸显。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治理中,我局严格按程序操作,不存在领导违规干预等问题。
3、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2008年以来,按照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我县加快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投入了30多万元用于信息中心机房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局有服务器2台,隔离网闸一台,路由器一台,租用光纤一根,机房及机房防雷、防静电系统、USP不间断电源系统,内、外网布线及交换系统,电脑51台、打印机等办公用设备20余台、杀毒等各类软件十余套,信息中心机房已达到了三级防雷的标准。同时,认真抓好了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了QQ县国土资源局网站,现挂靠在电信服务器上运行。目前,县国土资源部门已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网上收文、网上报批、网上办公。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县不存在招标投标违法行为。
四、把握突出问题,谋划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工业用地需求量大,向上级争取指标困难;另外,用地报批周期过长,影响了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我县也存在少量的未批先占等违规行为。二是个别宗地的土地出让金未能得到足额收取。这主要是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和改制企业项目,因种种原因未能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三是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困难较大。虽然我县对矿山整治的力度逐年加大,但是由于利益驱动,非法采矿现象时有反弹。另外,新设的采矿权与矿山企业用地之间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新设采矿权在矿山投入生产阶段建设用地与当地村组难以协调。新设采矿权人与当地村组利益冲突较大,部分村组无视国家法律,擅自将有开采价值的矿山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名义非法转让。四是在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部分征地拆迁对象抵触情绪大,要价高,水、电、通信管线搬迁成本居高不下,失地无业农民安置难度增大。五是个别人员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受到了纪检、检察部门的查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把土地审批出让、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土地登记发证、征地拆迁补偿、国土资源执法等环节作为重点进行监督。加大与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力度,配合其拓展国土资源领域案件线索来源,严肃查办国土资源领域发生的案件。二是进一步推进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市场,逐步建立健全矿业权二级市场,积极推进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三是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针对国土资源系统现行的管理制度、关键岗位、核心业务、重点部位和环节,进一步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排查和自查自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到位。四是探索建立健全国土资源领域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以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制约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土地与矿业权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建设。着力解决“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真正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监管上形成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
**县国土资源局 2010年12月
第三篇:关于落实预防用人腐败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落实预防用人腐败问题的调研报告
-----------------------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 日期:2009-12-24 为了了解掌握我市在预防选人用人腐败问题方面的现状,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意、解决漏洞、改善用人机制提供详实的资料,近期,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选用干部的基本状况
我市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主流是好的。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是能够按照组织原则、标准、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的。
(一)实际工作中注重把好了“三关”
一是把好推荐关。坚持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凡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的,不列入考察对象。为了防止和避免拉选票,“以票取人”或“民意失真”的问题,坚持民意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最后集体讨论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二是把好考察关。首先认真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方案,事先培训考察成员。考察中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公示,防止家族、地域等因素干扰,注重考察质量。
三是把好讨论决策关。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讨论,慎重做出任免决定。如:横山县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干部任免邀请人大、政协参加,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努力做到群众意见、单位党组织意见、考察组意见、组织部门意见、常委会意见五个方面意见基本统一。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程序,提高公信度
近年各县在用人方面,较为注重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相继出台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诫免谈话、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评议等制度,对选用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打破了行业及身份的界线,扩大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视野,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防止了拉关系、走门路,跑官要官等问题的发生。绥德县在座谈中介绍了曹世玉同志任书记时期的用人经验:确定岗位职数,差额选拔、竞争上岗,通过考试、考察、演讲、评议等办法,任用那些作风硬、有本事、品德好的干部上岗,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扩大民主,落实“四权”
一是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制度和选用机制。几年来选用干部基本上做到事先公开岗位职权,实行笔试、面试,考察结果四公开。
二是落实群众的参与权。凡考察任用干部实行民主推荐,群众有推荐权和被推荐权。
三是放宽群众的选拔权。一些单位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选举产生自己单位的领导人。如米脂县医院就采取了由职工自己选举产生院长的办法,效果很好。
四是扩大群众的监督权。几年来,在干部任用中实行公示制度,公开监督电话,对群众有反映的人,进行认真调查,有效地防止了“带病上岗”现象的产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用人机制上和全国各地一样,还不尽完善,有些办法、措施还处于摸索、探讨的阶段,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它对于党风、政风的侵蚀,对于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破坏,都起到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有必要深入的剖析和认真地加以解决。
1、有些地方和部门不严格按照标准用人,存在着任人唯亲,不讲五湖四海;任人唯顺,喜欢用溜须拍马的干部,“听话”的干部;任人唯“上”,重用上级领导打招呼的人;论资排辈和不公正用人的问题。在一些县,每次提拔干部,县委和政府两办、组织、人事部门的人员都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其它部门的干部尽管有能力、有实绩,但仍然得不到提拔。
2、有些地方和部门不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以民主测评代替民主推荐,把推荐、考察程序合并进行。有的搞突然袭击,要求半天之内走完程序。有的颠倒程序,不先经民主推荐,由领导提名交组织、人事部门定向考察。
3、用人上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违纪现象。有的大量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有的给部门乱设配书记;有的突击提干;有的随意越权提高级别待遇。个别地方据反映有买官卖官现象。
4、有些干部跑官要官。一些人追求当官发财的理念。信奉“先跑后送,提拔重用,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信条。为了提拔,四处活动,拉关系、找门子,让人替自己说话。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些心态失衡的人,政绩突出的人,也不得不违心地跑官要官。
5、有些地方的干部拉票贿选。一些人把拉票贿选作为潜规则,其高招百出,范围扩大,层次增加,耗资不小,影响极坏。这种现象在基层乡村选举中表现的比较突出,由此导致的家族冲突、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三、如何预防用人腐败的对策和建议
选人用人腐败主要是用人主体道德滑坡,制度上权力高度集中,操作缺乏透明度。所以预防用人上的腐败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人民群众渴望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源头去解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用人主体的道德品质
要加强用人主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道德教育,权力观教育、法制教育。教育要讲求实效,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健全学习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日常教育。并加强检查督促,克服形式主义,杜绝学习不深入思想,为完成任务而学的错误做法。在调查中,不少人提出:“现在的干部不注重学习,把学习当成软任务去完成。学习笔记是摘抄文件和报纸,检查学习是数笔记本的字数。”所以要创新学习方法,注意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要完善对党政“一把手”、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和拟任人选进行《干部任用条例》、纪检监察知识的测试制度。考核考察中要把学习作为考察的一个重要条件,调动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干部的素质。
(二)健全干部选用制度,强化民主意识
要深化用人制度的改革,强化《干部任用条例》的落实,规范选用干部的程序。
一是规范推荐提名制,实行阳光作业。重要岗位职务公开推荐,实行组织提名与民主推荐相结合的制度。把民主推荐情况如实向群众通报,防止“暗箱操作”,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要扩大任前考察谈话范围。不仅要注意在考察对象单位进行调查,还要对考察对象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生活圈、社交圈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不仅要听取多数人的意见,还要重视少数人的意见。
三是注重经常性考察与提任前考察相结合。改变不任用不考察的做法,注意发挥经常性考察主要作用。同时也可以探索试行经常性考察与任前考察分离制度,试行集中考察与分批使用的方式。可以试行在普遍考察的基础上,选拔重点考察对象。
四是严格实行考察人员对考察材料的终身负责制。考察对象一旦出了问题,考察人员也应受到适当的组织处理。
五是推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考察结果反馈制。真正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使干部任用全程受到监督。
六是干部选用中注意三兼顾、三防止。在干部选用中经常出现上级委派,外单位调入和以票取人的问题。导致基层和部门内部一些长期认真工作、坚持原则、不怕惹人、埋头实干、政绩突出的干部得不到任用,严重地影响这些人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选用干部中注意上级委派和基层任用统筹兼顾、防止忽视对基层干部的使用;注意外用和内选统筹兼顾、防止忽视对本地和本部门干部的使用;注意票少的人和票多的人统筹兼顾、防止拉票贿选以票取人的弊端产生。
(三)扩大决策民主范围,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
要把用人决策主体由常委会扩大到全委会,实行差额上会、差额表决制。坚持单人介绍、单人表决,“一把手”未尾表态。同时,应实行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推荐人选和考察对象。
要扩大民主,创新选用方法。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为各类人才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拓宽用人的视野,变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在多数人中选人。同时利用这种办法选拔后备干部,搞好人才管理储备,提高用人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试行公推直选制度,由群众推选候选人,进行差额直选。让被选举人竞选演讲,责任承诺,接受质询,使选举人全面了解被选举人的信息,以便为选好人提供保证。
(四)规范各级“一把手”的用人行为,防止独断专行
“一把手”是选用干部的关键人物。所以选用“一把手”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那些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思想意识不好,民主意识差、法纪观念淡薄的人,不能任“一把手”。特别是要科学规范“一把手”的用人权限,明确“一把手”的用人责任。既要保证一把手的用人权力,又要规定“一把手”的权力范围、使用方法,预防“一把手”的用人随意性。要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健全科学的集体议事决策制度,严格程序和纪律,防止“一把手”划圈圈定调调或频繁调整干部。组织部门要严格把关,个别领导干部推荐的干部,不能直接列入考察对象,防止以集体推荐之名,行个人推荐之实。同时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把上级组织监督、班子内部监督、群众监督落到实处。对那些独断专行的“一把手”要采取批评教育、戒勉谈话,直至组织处理。
(五)健全干部选用工作监督机制,预防与查处并重
监督是预防用人上的腐败问题的重要保证。所以,必须健全和完善干部监督机制,把监督落实在干部的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
一是抓住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的关键环节,实行全程监督,确实提高干部任前的监督质量。
二是加强干部选用工作的检查。扩大群众参与检查监督的渠道和方式,把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注重对发现问题的整改,注重实效,防止走过场。
三是完善组织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建议把组织部门内部干部监督机构的规格高于其他内设机构,应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赋予其开展工作的相应权力。
四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特别是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要注重发挥新兴舆论媒体的作用。建立健全干部选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查处力度。过去我们强调用错人要追究责任,但怎样追究,谁来追究?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更没有去落实。要明确责任范围,追究责任主体的责任。应该明确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责任和用人失察的责任。注意区分用人失察,“不知人”、“带病上岗”、“不善任”、“违规用人”、“集体决定”等不同概念的责任。以便落实问责制。追究的过程中,必须克服集体负责的弊端。要以对选用工作主体有影响的个人为重点,打板子必须打在责任人的屁股上。同时,要追究组织部门和部分考察人员的责任。达到使领导在用人问题上坚持原则,组织人事部门严肃认真负责的目的。对大案要案一查到底,决不枯息迁就。
第四篇:国土资源系统预防腐败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几点思考
李 鲲
一、国土资源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面临的形势任务
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从职能上来看,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的土地和矿产都是稀缺资源,并且其拥有行政许可权、行政执法权、巨额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支配权、自由裁量权这四项权利,存在着很大的寻租空间。2010年5月5日的《人民日报》法治实践栏目上,整版三篇文章都涉及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向全系统提出:必须“大喝一声,猛击一掌,让全系统进一步警醒起来”,明确提出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抓好国土资源领域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指示,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遏制腐败易发高发的态势,力争局面有明显改观。由此可见,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不断发生的复杂变化,在国土资源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存在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一)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存在“瓶颈”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重点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但从落实情况来看,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人员认识模糊,缺乏思想基础。主要表现在对党风廉政教育的内容模糊不清,学习重点不明确,教育机制缺乏主动性。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党风廉政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依然存在,廉政教育大多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二是教育重点不突出,教育要求不明确。廉政教育不注重各级各类的教育对象之间在年龄、文化、岗位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别,“一刀切”现象普遍,不触及思想,不触及灵魂,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教育形式不丰富,教育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形式单
一、方法简单、路子不宽,教育的内容机械教条,缺乏创意性,大大滞后于反腐败任务形势的发展和受教育群众的精神需求,使教育活动缺乏应有的实效。四是教育主体相对固定,相互协调性与主动参与性不够强。近年来,反腐倡廉教育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但仍一定程度的存在纪检监察部门唱主角,其它部门则是配角或者干脆只是观众,配合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组织宣传教育的绩效未能真正实现与单位领导晋
职晋级、年终考评等相挂钩,导致廉政教育的工作被动应付,不推不动的问题。
(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短板”
当前,反腐败工作正在由治标转向治本,由惩治转向预防轨道上来,党中央逐步构建制度、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惩防体系建设中,制度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鉴于此,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廉政建设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定,发挥了制度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的保障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制度落实方面缺乏连续性。主要表现为制度贯彻落实上缺乏一种韧劲,热衷于搞“一阵风”,监督检查时重要,不检查时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使制度不能得到持之以恒的坚持;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土地和矿产是稀缺资源,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方面拥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大额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支配权。这些权力寻租的空间很大,受自由载量权的影响度也较高,是最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领域,也是各项制度监督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部位。三是制度建设制度不完善。体现在一些制度过于抽象和笼统,往往只有定性的法律条文要求,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的相关规定,导致在具体的操作和实践中,容易出现因人而易和被曲解的情况发生,使得对腐败行为的查处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反腐倡廉的监督机制存在“盲点”
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权力运作缺乏十分有效的监督,突出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去监督、无法监督的问题。一是监督体制不顺。自上而下的以上级党组织为中心的监督体制造成了上级监督鞭长莫及、同级监督软弱无力、下级监督名存实亡、群众监督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制定了各种监督制度,但由于缺乏与之配套的运行机制,使监督程序成了摆设,造成了监督的弱化、虚化。国土资源领域出现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有个别岗位个别同志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的原因,也有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在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发证、土地执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土地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土地和矿业权评估、征地补偿、财务管理等方面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四)重点领域存在风险
从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腐败案件的情况分析来看,集中反映出各类腐败案件的发生渗透到了新领域,案件表现变换了新形式,案件本身所涉及领域广,危害影响面大,具备多发性、连续性、群体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五大重点领域。一是土地使用权的
出让、转让、租赁、划拨,主要表现在办理建设单位的建设用地申请审批、处理征地安置、协调解决用地矛盾等重点环节。二是土地工程招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平整工程的发包权成为交易砝码,土地项目的招投标是最易滋生腐败的环节之一。三是土地测绘工程是某些心术不正而握有土地测量工程大权的人搞权钱交易的砝码。四是人事任用跑官、买官、打“交情”牌这些腐败现象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屡见不鲜。五是本单位的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是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
二、国土资源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对策
加强国土资源系统既是一项政治任务,又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不能有丝毫懈怠。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做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不断实践中谋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深化、在不断深化中促提高。要多措并举,从抓实效,求高效入手,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部门反腐倡廉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推进廉政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的经常性。在大力加强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保证反腐倡廉教育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要把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集中组织学习、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措施强化对党员干部的集中宣传教育。通过分层次培训、廉政谈话、定期考核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构筑廉政建设的长效教育机制。
二是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必须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及其对党员干部思想活动的影响,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年龄、文化基础等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规划,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廉政教育活动,切忌搞“一刀切”。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教育的对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另一方面,要突出教育的重点内容,针对教育对象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以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
三是确保廉政教育的实效性。要按照“突出重点对象,突出重点时段,突出重点领域”的原则,通过正面教育、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勤政廉政自律意识,规范工作圈、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面对国土资源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贯彻落实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执行力,使廉政教育取得实效。
(二)重点抓好廉政制度建设的创新和完善
遵循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防范性、前瞻性的要求,积极建立、健全和完善廉政制度的创新完善,重点在规范权力运行、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上做文章。
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结合发展改革的实际,根据工作的整体部署,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并重,在从严治标、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建立健全土地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土地和矿业权评估及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和各项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的监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领导干部及中层干部廉政档案、干部廉政谈话、中层干部特别是重要岗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二是提高制度规范的前瞻性,确保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在各项廉政制度的制定前,要充分立足实际,紧密结合国土资源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同时,增强政策研究的前瞻性,正确把握好制度创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重点加强国土资源系统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相关薄弱环境的加强和规范,以期达到制度约束力强,对应性准,管理能将发挥明显的目的。
三是要抓好制度的落实。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既要重视制定制度,更要严格执行制度,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要重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土地开发整理、地灾防治工程发包等方面,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和干预,严格执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程招投标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增强透明度,从根本上杜绝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和工程发包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三)重点提高廉政监管机制体制的创新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创新监督制约机制是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
一是突出监督重点。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入手,认真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的防范和监督功能,强化党的纪律检查职能,切实发挥党内专门监督机关的作用,坚决纠正和查处有令不行、有法不依、顶风违纪的行为。
二是改进监督方式。突出前瞻性和预见性,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要求作为国土资源管
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创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寻求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全面介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强化党外监督。把党内监督同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监督效能,形成监督合力,确保监督到位。同时,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完善审批方式,加强后续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和监控机制。
三是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采取交流互动信息平台建立、扩大信访接访部门公开透明程度等手段,积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逐步形成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应灵敏的反腐败监督网络。
(四)要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再好的制度,即就是非常科学、全面,如果得不到贯彻落实,还是等于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因此,要下大力提高各项廉政制度的执行力,反腐倡廉的实践也反复证明,建章立制仅仅是制度建设的一半,更为重要的是保证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一是要建立健全制度教育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加快形成分工有序、运转有效的内部整合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丰富制度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以机制的约束力和刚性作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二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切实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制度规范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并结合奖惩机关提高人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的责任制。要把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国土资源系统各级职能部门尤其是“一把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总结和考核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分工、考核方式、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负其责的局面,这样才能确保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五)积极建立健全风险预防机制 以“四道关口”为载体,抓权力运行风险防范。
一是把好行政审批关。要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整合内设机构,清理精简行政审批
项目;优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认真实施一次性告知制度,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类别、受理窗口、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及依据和该事项审查、审批的法定依据、需提交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联系电话、联系人等分别编印成《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要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构建效能政务、阳光政务。
二是把好人事任免关。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选准配强基层国土资源领导干部,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三是把好财物管理关。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防“小金库”,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审批、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等制度。
四是把好项目立项验收关。完善《工程建设和招投标(比选)活动内部监督管理》等制度,加强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等工程的规范管理,严把工程立项关、审计关、验收关。
总之,加强国土资源系统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长久的系统工程,其体系建立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修正谬误,必须站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局的高度,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和预防的各项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篇:反腐倡廉论文-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问题研究
工程建设领域拒腐防变工作机制探索
关键词:工程建设领域 反腐倡廉 措施办法
内容提要:探索工程建设在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预防腐败工作,已成为探索源头防腐工作的新课题。着眼于工程建设领域,着力于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有效地拓展了源头防腐工作领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重要性
建设领域腐败现象多发易发,历来是滋生腐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成为当今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领域。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腐败不仅仅影响一个工程的质量,还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反腐败预防工作犹为重要,反腐败工作不仅是工程建设监管工程过程中开展工作的第一条防线,也是工程建设监管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我们要运用多种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领域的反腐败预防工作。
二、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方法亟待创新。随着反腐败形势的变化,部分制度难以适应新形势、新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不断创新。2.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成果还需巩固。存在一定程序的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及时等问题,治理成果还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工程建设领域防腐败的成果亟待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3、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制度缺陷急需纠正。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类管理制度来看,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漏洞。与监督制度配套的保障及落实的法规常常不能及时出台,导致落实规定无从入手。
4、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合力亟待加强。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很大程度影响了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的合力。
三、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的对策
1、加强党对工程建设领域反腐败预防工作的领导。腐败的存在导致社会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腐败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严重侵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导致社会不和谐。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反腐倡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担负着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领导责任。党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首先必须搞好自身建设,尤其是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样才能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不断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增强党的凝聚力,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管。工程建设监管过程中只有要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出现腐败现象,如招投标过程中串标、施工过程中非法分包转包、监理工作形同虚设。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加强工程建设中的源头管理,特别是招投标工作。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在监管方面重点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一是依法组建评标专家,建立专家抽取保密体系。二是实行分离评标,杜绝招标单位恶意诱导专家评委打人情分、倾向分等行为。三是取消招标人标底,一律实行工程量清单无标底招标。四是采用规范评标办法,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规范的施工招标文件和统一的综合评标法或合理低价法。五是建立标准化建交中心,设立专门的开标室和两间独立的评标室,增加全程监控设备,对开评标过程进行全过程录音、录像。六是认真落实招标信息公开与中标结果公示制度,通过统一的发布平台增加招投标过程监督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其次,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坚持集中治理与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坚持专项治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相关各环节、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与信息共享,将建设前期、施工总分包、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监督、合同备案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等内容联合起来,在各主管部门间建立统一、整体的联合管理框架,形成秩序良好、管理规范、监督全面的监管体系。建立全市范围建设领域企业考核管理办法,将全市内全部在施项目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作为管理重点,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将其建设前期、过程控制、现场管理等具体情况全部纳入执法检查与考核范畴。通过搭建这一统一规范的企业考核平台,推进了建设领域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不仅提升了行政管理效率,更是将对企业的日常化管理、阶段化管理统筹考虑,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中的标后监管薄弱、转包和违法分包、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管责任、建设质量低劣、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3、创新思路,拓宽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新渠道。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重在预防和治本。工作重点要向预防腐败的重大制度建设和落实上转移。一是坚持推行工程建设“廉政合同”制度。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与各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廉政共保责任书,以遏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商业贿赂行为,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推行工程建设纪检监察跟踪制度。对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质量、建设资金管理情况,对参建各方廉政责任落实情况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整改。三是积极推行工程建设诚信体系。建立工程建设公开档案,扩大建档范围,丰富档案内容。做好不良行为记录工作,发现不良行为,记入档案,并立即采取惩罚措施,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源头监管。四是工程建设公开制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公开工程进度,扩大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4、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同时发挥人民群众及媒体的监督作用。任何权力都有潜在的扩张性、侵犯性和腐蚀性,脱离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专制与腐败。要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注重说服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把各种经济犯罪现象消灭在萌芽中。建立领导干部廉洁档案,规范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项目、重点人员的廉政行为。重视相关管理人员的述职报告、思想汇报、群众测评、考核等,为干部的任免提供可靠依据。加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工程质量监督和项目效益监督。在横向对比中,发现问题,督促广大干部职工清正廉洁,做好本职工作。建立便捷直达的举报投诉体系,拓宽信息来源,重视信息收集,防微杜渐,凝聚智慧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XXXX XX XX
参考资料:XX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