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园区建设进程 打造新型工业平台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特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兴工强区,重在园区。要实现大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兴工强区、园区兴工”之路,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机制,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使园区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明确园区发展思路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是打造园区平台、发展园区经济的基础和导向。要依托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园区发展思路。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在产业布局上定向。按照“突出特色、通盘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一园三区”(桃花工业基地和雨溪、面铺、板桥工业小区)的园区发展模式,增强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桃花工业基地要充分发挥城区优势,重点围绕满足城市需求的要求,大力发展以商贸为主体、物流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吸引相关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努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区。雨溪小区要按照位居城市上游的环保要求,重点围绕提高对城市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无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和清洁能源业,努力建设环保产业示范区。面铺小区要发挥远郊的中心带动作用,重点围绕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化工、制药业,努力建设新兴生物医药区。板桥小区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围绕开发绿色食品,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努力建设生态产业区。二是培育支柱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定位。要发展产业集群,按照“三高一低”(高科技、高利税、高就业、低污染)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抓好机械制造、汽车配件、食品加工、商住物流、生物医药、能源建设等六大优势产业,加快园区工业建设。像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引进世界500强中的81家企业,经济总量保持50%的增幅,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0%。要突出特色,像温州、邵东不起眼的小企业组成了大集群,不起眼小商品拓出了大市场。因此,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服务生产性工业,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是大祥推进新型工业化最现实的选择。要发展中
小企业,树立分工协作、集聚增效的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大祥工业集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引导中小企业加速裂变扩张,培育发展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三是促进科技创新,在优化结构上定型。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优化工业结构的强力引擎,把科技创新型产业作为发展的先导产业。浏阳的花炮产业一度因安全因素,几乎面临关闭停产,在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后,火药摔不会炸,撞不会炸,并开发了感应烟花,保证了燃放安全。目前全市的烟花企业达924家,安排40万人就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烟花炮竹生产基地。我们要以此为鉴,发挥辖区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能力,建立企业研发、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人才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以统筹发展为目标,提升园区发展潜力
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努力构筑城乡经济高度融合、工农联系高度紧密、三次产业高度协调的新型园区发展格局。具体说来,发展园区经济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用园区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用园区就业吸纳农民,用园区科技力量培训农民,全面建设新农村。具体来讲,要用足用活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实现“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需求,围绕粮肉鱼、果蔬菜、竹木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园区加工型经济,带动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扶持神骏菌业、华立竹业、汉龙水电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园区扩大生产,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专业户和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园区发展与农业集约经营的对接。二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功能提升并举,把工业园区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工业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雨溪、面铺小区要以现有建制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城镇规划建设范围;板桥小区要依托连接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邵板、邵毛两个工业带,形成集镇加工业带的发展态势。要坚持园区建设
与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并重,可以将园区建设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报批,或是通过土地流转报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园区用地,建立灵活机动、高效节约的土地使用机制。要坚持园区产业规划与特色产业培育并行,依靠工业园区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发挥园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的“洼地”效应,带动城镇扩张和功能完善,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三是与项目建设相结合。项目是园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载体,也是实施“兴工强区”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园区建设,一方面,要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凡属省、市、区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都要尽可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凡是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都要优先考虑园区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以项目招商为牵引,大力实施“出路和希望”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以亲招商、以节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和拉动园区经济,靠项目优化结构,靠项目增加效益,靠项目增强后劲,靠项目加快发展。
三、以强化机制为支撑,提供园区发展保障
完善机制是园区发展的保障。因此,要突出创新带动,增加资金扶持,依靠人才促进,努力构建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机制引导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创新“引路”。要优化财税政策,探索市、区、乡三级财政分成体制改革,提高园区在新增地方税收中的分成比例,从根本上让利于园区,壮大园区及所在乡镇本级财力,增强园区滚动发展能力。要优化土地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对入园高科技、高产出、高税收项目,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园区组建开发公司,以开发园区存量土地和资产为资本,面向社会进行滚动开发。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建立招商引资的奖惩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全区上下投身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优化征地安置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失地群众社保、医保制度,维护失地群众的长远利益。二是完善人才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人才“兴业”。首先要满足人才需求。既要专业技术上的高精尖人才,也要熟练工人;既要研发、生产环节上的人才,也要管理、销售环节上的强将。其次要加快人才建设。要走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园区在吸纳人才方面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园区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再次,要支持人才创业。要鼓励战略投资者、城市企业经理人到工业小区投资创业,引进“老外、老乡、老板”回乡发展,为他们营造宽松舒适、安全和谐的创业环境。三是完善投入机制扶持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投入“强身”。实行“适度性负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逐步加大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园区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产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股份制融资、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经营、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四是完善环境机制保护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环境“支撑”。我们要通过财政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吸纳人才和技术、园区建设用地优惠等建设政策环境,通过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建设市场环境,通过政务公开、代理服务、环境测评建设政务环境,通过诚信教育、民主管理,文明创建建设诚信环境,致力打造“生态园区、平安园区、诚信园区、和谐园区”,着力营造一种积极有为、奋发向上、亲商护商的园区投资氛围,着力营造一个文明开放、诚实守信、平安和谐的园区发展环境。
第二篇: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兴文新型工业化进程
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加快兴文新型工业化进程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贾利华
产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兴工强县,重在园区。要实现兴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工业强县、园区兴工”之路,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机制,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使太平产业园区成为兴文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明确园区发展思路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是打造园区平台、发展园区经济的基础和导向。要依托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园区发展思路。
(一)加强分类指导,在产业布局上定向。按照“突出特色、全面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一区三园”(太平园、仙周园、玉屏园)的园区发展模式,增强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太平园(位于太平镇和莲花镇,规划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要充分发挥川滇黔结合部和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重点围绕煤硫采掘业,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以煤炭、硫铁矿等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煤化工、硫化工等精细化工业,辅以物流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吸引相关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努力建设重化工基地。仙周园(位于仙峰苗族乡和周家镇,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要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点打造以煤、硫采掘业为主的特色资源开发基地,与太平园形成原材料互补。玉屏园(位于玉屏乡,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要抓住紧邻长江的区位优势,重点打造新型化工业和建材业基地。
(二)培育支柱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定位。要发展产业集群,按照“三高一低”(高科技、高利税、高就业、低污染)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抓好以煤、硫、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园区工业建设。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服务生产性工业,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是兴文推进新型工业化最现实的选择。要树立发展中小企业,树立分工协作、集聚增效的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兴文工业集聚发展的突破口,引导中小企业加速裂变扩张,培育发展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
(三)促进科技创新,在优化结构上定型。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优化工业结构的强力引擎,把科技创新型产业作为发展的先导产业。我县煤矿一度因安全因素,几乎全部面临关闭停产,在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后,2009年终于走出了低谷,得到了省市的认可。我们要以此为鉴,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内引外联,建立企业研发、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人才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以统筹发展为目标,提升园区发展潜力
产业园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努力构筑城乡经济高度融合、工农联系高度紧密、三次产业高度协调的新型园区发展格局。具体说来,发展园区经济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新村建设相结合。要坚持用园区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用园区就业吸纳农民,用园区科技力量培训农民,全面建设新村。具体来讲,要用足用活新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实现“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需求,围绕粮肉、果蔬、竹木等优势产业,发展园区加工型经济,带动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扶持飞龙食品、康泰集团、长征针织、经久铸造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园区扩大生产,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专业户和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园区发展与农业集约经营的对接。
(二)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功能提升并举,把产业园区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产业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太平镇、莲花镇、玉屏乡要以现有建制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城镇规划建设范围,形成集镇加工业带的发展态势。要坚持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并重,建立灵活机动、高效节约的土地使用机制。要坚持园区产业规划与特色产业培育并行,依靠产业园区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发挥园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的“洼地”效应,带动城镇扩张和功能完善,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
(三)与项目建设相结合。项目是园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载体,也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园区建设,一方面要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凡属省、市、县重点工程,都要尽可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凡是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都要优先考虑园区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以项目招商为牵引,大力实施“出路和希望”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以情招商、以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和拉动园区经济,靠项目优化结构,靠项目增加效益,靠项目增强后劲,靠项目加快发展。
三、以强化机制为支撑,提供园区发展保障
完善机制是园区发展的保障。因此,要突出创新带动,增加资金扶持,依靠人才促进,努力构建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政策机制引导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创新“引路”。要优化财税政策,探索县、乡两级财政分成体制改革,提高园区在新增地方税收中的分成比例,从根本上让利于园区,壮大园区及所在乡镇本级财力,增强园区滚动发展
能力。要优化土地政策,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吸引高科技、高产出、高税收项目入园,鼓励园区组建开发公司,以开发园区存量土地和资产为资本,面向社会进行滚动开发。要完善激励政策,建立招商引资的奖惩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全县上下投身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优化征地安置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保、医保制度,维护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
(二)完善人才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人才“兴业”。首先要满足人才需求,既要专业技术上的高精尖人才,也要熟练工人;既要研发、生产环节上的人才,也要管理、销售环节上的强将。其次要加快人才建设,要走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园区在吸纳人才方面的作用,引进一批园区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第三要支持人才创业,要鼓励战略投资者、城市企业经理人到产业园区投资创业,引进“老外、老乡、老板”,为他们营造宽松舒适、安全和谐的创业环境。
(三)完善投入机制扶持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投入“强身”。实行“适度性负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逐步加大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园区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产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股份制融资、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经营、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
(四)完善环境机制保护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环境“支撑”。我们要通过财政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吸纳人才和技术、园区建设用地优惠等建设政策环境,通过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建设市场环境,通过政务公开、代理服务、环境测评建设政务环境,通过诚信教育、民主管理,文明创建建设诚信环境,致力打造“平安园区、诚信园区、和谐园区”,着力营造一种积极有为、奋发向
上、亲商护商的园区投资氛围,着力营造一个文明开放、诚实守信、平安和谐的园区发展环境。
第三篇: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5(精)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推进工业化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生产力,工业化过程不可逾越,但信息化可使其进程大大缩短。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主要标志,以工业化为后盾,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大规模高效率的制造业,并以此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业制造技术和产品水平,并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但可以缩短工业化的过程。英国实现工业化大约用了200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而韩国后来居上,只用了30多年。事实上,韩国就是紧紧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以信息技术来促进工业化的。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临猗县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地区,要立足赶超,加快发展,必须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必须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的矛盾,必须解决日益突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正确认识临猗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现状
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本地转移;面向居民消费,重点发展通信、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形成以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第三,要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引导和扶持。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资金启动、技术支持、典型示范和舆论宣传等方式,帮助企业克服信息化过程中的阻力、惰性和盲目性。
第四,要优化企业信息化的支撑环境。首先,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互联网在临猗发展了,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企业信息化才有基础。其次,要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和培训手段,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提高劳动者信息化技能。再次,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上网,实行网上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最后,要加强信息化的统筹管理,通过落实政策法规,突出安全性和法制管理,使全县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时代,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新型工业的发展,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大计,我们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一条符合临猗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项目推进打造园区新格局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项目推进
着力打造园区新格局
——记贺州旺高工业区2013年基础
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2013年,贺州旺高工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园区钨钛锡产业园初现雏形,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初成规模,旺高工业区“四大特色产业园”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钨钛锡产业园、碳酸钙新材料
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夯实基础
今年,园区基础设施计划投入1.05亿元,主要基建项目涉及土地回征收、“三通一平”及标准厂房建设等;截止10月,共完成投资824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78.48%,能有效避开土地征收进度滞后、资金短缺及天气影响等因素制约,基本实现按计划进度推进;为“钨钛锡产业园、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打好基础。截止目前,主要基建项目投资推进情况为:一是完成钨系列项目用地征地320亩,完成投资1100万元;二是完成平整土地390亩,完成投资约为2000万元;三是建成一级道路2260米,完成投资2690万元;四是铺设排水管道4110米,完成投资2000万元;五是建设标准厂房投资450万元。
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成就园区产业新格局
2013年,旺高工业区管委会坚持“项目为立园之本,项目为发展之需”的理念,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今年新引进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达89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3190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方面,主要凸显两大特点,分别为“多、快”,其中在建项目10个,筹备(前期工作)项目24个,项目推进较为顺利。
——在建项目情况。截止目前园区在建项目共10个,合同投资总额16.91亿元。其中在建重大项目3个,即贺州〃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产业化项目、广西平桂飞碟钨业有限公司钨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改项目、康利岗石公司年产24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加工项目。各在建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下:1.贺州〃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产业化项目总投资
4.5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3000万元。该项目已完成一期厂房主体、配套附属工程封顶,正在进行厂房装修,订购、安装设备;2.广西平桂飞碟钨业有限公司钨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改项目总投资6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9000万元。该项目已初步完成项目施工设计,已平整土地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正在完善报建手续;3.康利岗石公司年产24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加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8500
万元。该项目已完成一期厂房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目前正加紧开挖二期工程厂房基础,项目进展顺利。
——筹备(前期工作)项目情况。截止目前园区筹备项目共24个,合同投资额达45.6亿元。其中重大筹备项目3个,分别是:恒毅电子(贺州)有限公司高密度线路板项目、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广西百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起动型硅溶胶蓄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各重大筹备项目进展情况如下:1.恒毅电子(贺州)有限公司高密度线路板项目总投资1.5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000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274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办结初步选址、项目核准批复、环评批复、能评批复、用地预审批复等前期工作,落实项目用地指标,目前进入征地程序;2.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有广源、锦盛、日日盛、永泰等人造岗石项目落实投资意向,并已开展前期筹备工作,其中,广源公司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和锦盛公司年产30万吨岗石专用碳酸钙与300万平方米人造大理石建设项目已落实项目选址、完成项目备案,目前正在完善项目总平设计、办理用地预审、申报土地指标;永泰公司年产40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已办结项目选址、项目备案等前期工作,已订购部分设备,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办理土地证手续;太阳公司年产180万
平方米人造岗石项目总投资1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600万元,项目已办结选址、项目备案、土地证等前期手续,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3.广西百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起动型硅溶胶蓄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4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200万元。该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环评初步意见、项目选址意见、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书。
三强化,努力实现项目建设快稳推进
——强化组织保障,高位推动。管委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全力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领导小组,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联系领导、一个服务联系人、一个倒排工期表、一个项目记事表、一揽子抓到底”,强化项目推进工作联动和跟踪服务,完善项目基础材料,制成项目推进手册,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切实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以主要领导负总责、业务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协助抓的工作格局,促使项目尽早进场施工,早日竣工投产,形成“抓项目、促发展”的共同推进体系。
——强化服务和部门协调,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园区管委会一直以来注重软环境建设,强化服务和部门协调,主要认真抓好两方面服务工作,一是主动协调平桂管理区、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委、工信委和发改委等部门,为
企业落户园区办理各种报批手续。通过主动与平桂区管委、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委、工信委和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为项目落实土地指标,完善了项目立项、林地报批、环评等手续。二是制定项目建设跟踪服务责任制,为营造人人关心项目建设,人人服务项目建设的氛围,对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拟定开工时间结点,每个项目都落实专人负责联系,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
——强化管理,统筹推进。一是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信息台账、月报和快报制度,定期上报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大兑现项目完成情况。二是认真开展“大兑现”活动,加强项目协调服务,通过“大走访”、“大讨论”等形式,研究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审批手续、征地拆迁、建设资金、用地指标等问题,切实提高“三率”。三是继续完善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制度。对央企的重大项目,按照市政府成立的项目联系推进小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科学布署,各尽其责,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第五篇: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作者:投资商贸科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8-12-2
5近期,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又在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新型工业化、抓园区就是抓核心增长极的理念,从落实“一化三基”战略、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产业园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加快我市产业园区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成为全市各级领导当前突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全市省级开发园区的发展现状
2003年国家对开发园区清理整顿和规范后,我市保留9个省级开发园区,总核定规划面积25.34平方公里。到2008年6月底止,共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51.95 亿元,累计开发面积2138公顷,占整个核定规划面积的84.44%;入园企业992家,其中工业企业289家,占整个企业个数的29.1%;安排就业6.36万人。表一:郴州市开发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2008年以来,全市开发园区努力克服年初冰雪灾害的不利影响,积极组织灾后恢复重建,招商引资和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9月,开发园区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个,实际到位外资10188万美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到位外资比重的24.5%;实施内联合作项目78个,实际到位资金19.7亿元,增长14.5%,占全市总数的21.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15.3%;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1.5亿元,增长21.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8%;完成高新技术产值40亿元,增长43.7%,占全市高新技术总产值的40.1%;出口创汇7032万美元,增长49.9%,占全市比重为16.9%;上缴税金4亿元,增长1.2%,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2%;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23.8%,占全市比重的14.4%。
二、对我市开发园区发展情况的基本评价
1、取得的基本成效
(1)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初步显现。开发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基本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已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规模。随着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钻石钨、金贵等项目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得到了较快提升,近三年增长幅度均保持在25%左右,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20%左右。
(2)招商引资初见成效,项目建设逐年增多。近几年来,开发园区利用在政策、体制和承接平台等方
面的优势,吸引了大批项目入园投资办厂,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效,实际利用外资额一直占三分之一强,先后建设的项目有:青岛啤酒、华录数码、三联机械、郴丰鞋业、众合铸业、三九制药、金箭焊料、台达电子等一大批产业项目。
(3)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值增长迅速。近年来,开发园区已由原来的以引进传统产业为主转变为以注重引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2008年9月底止,园区高新技术企业 42 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的26.3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 亿元,增长43.7%,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40.1 %。
(4)城镇化带动作用较为明显。我市大部分开发园区都是紧临中心城区而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大部分开发园区与中心城区已成为了一体。郴州经济开发区经过20年的滚动投入和开发,建设了五岭大道、万花路、旭辉路等城市主干道,并组织建设了五岭大市场、涌泉小区等商住场所,建成区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发展到8平方公里,促进了中心城市“南延”步伐。宜章、永兴、嘉禾等开发区也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加快了整个白露塘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步伐。
(5)缓解就业压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开发园区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为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也逐渐增多。到2008年9月底,全市9个省级开发园区共吸纳直接就业人员63600多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的11.4%,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规模普遍不大,经济总量偏小,还未能真正成为全市产业项目建设的洼地、经济增长的高地。全市9个省级开发园区,不管是建设规模还是经济规模与沿海发达园区比都显得很小。市属的2个园区平均占地面积不到500公顷,县属开发园区平均面积只有220公顷。宜章、汝城、嘉禾等一些老开发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已无地可用。全市开发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对财政的贡献率,多年来基本上没有质的飞跃,一直在10—20%之间徘徊,没有真正发挥开发园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
(2)主导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集约集聚度不高。全市9个开发园区几乎都涉及了有色金属加工这一产业,主导产业定位不明显,产业雷同化现象较为普遍。各地以往为了项目建设、为了完成招商任务,采取的是“拣到篮子就是菜”的做法,甚至为了争同一个项目而竞相无原则放宽条件,以致于项目还未真正投产就背负了一大堆债务,导致招商质量不高,产业布局混乱,产业集聚度不高。据测算,全市开发园区产业集聚性为68.6%,较高的为有色产业园99.5%。其次是永兴、资兴和嘉禾,其他园区都比较低,宜章只有24.3%。
(3)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开发园区在政策、体制等方面的优越性没有充分体现。开发区没有享有相应的综合经济管理权限,园区管委会形同“联络、协调、服务”机构,大小审批事宜均需找这个部门、求那个部门,没有彰显园区“机制灵活、工作高效”的特殊区域优势。
三、对策与建议
要实现全市开发园区的快速发展,增强产业发展集聚、经济增长龙头性作用,必须尽快构筑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园区工作。开发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地,是财源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和城镇化的助推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管理工作,把其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省级开发园区所在的县(市、区)要成立专门的开发园区管理领导小组,县(市、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发改、经委、财政、国土、环保、商务、招商、建设、规划等部门,负责研究确定开发园区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统筹协调解决开发园(区)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园区管理机构的班子建设,要把综合素质强有经济头脑,想做事能做事做得起事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园区领导班子,并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等形式配备好中层管理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要赋予园区管理机构充分的管理权限、保障其有高效工作的机制和基本条件。
(二)切实加强园区的科学规划,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园区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要求,根据目前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科学编制好园区土地扩园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各园区所在的县(市、区)要理顺好与园区的财政体制,帮助园区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务、咨询、法律、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体系建设;加速以高速宽带网络为重点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网络化办公、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管理、国际化交流于一体的信息化园区;加强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努力营造生产与生活、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三)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平台,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要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信息网络,积极利用政府门户网、红网、泛珠合作网、政府招商网等网络资源,及时发布项目信息。要加强与国外投资促进机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常性联系,互通项目和投资信息,交流招商引资经验,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和成效。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并通过与国外中介机构,我国驻外机构、外国驻华机构的联系,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网络。要积极利用中博会、泛珠论坛、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平台,大力开发招商引资活动。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要根据全市产业布局的要求,紧扣园区的主导产业做文章,形成全市一盘棋,避免园区之间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四)大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切实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要把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当作各级各部门发展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作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一是要优化政务环境。对开发园区呈报的审批项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优化服务意识,简化程序,缩短办理期限。二是要优化项目建设施工环境。要坚决杜绝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的现象发生。对园区施工环境恶劣整治不力的,应追究园区所在地政府相关人员的相应责任。三是要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制度。各相关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到园区内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和罚款;确因工作需要进行检查的,应事先通知园区管委会,共同确定时间,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园区管委会。
(五)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郴州市开发园区发展考核实施办法》,切实加强对承接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管理服务水平、招商引资质量、经济效益状况、环境保持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市政府设立开发园区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发展好发展快的开发园区,在年终考核中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建设速度缓慢、入园企业较少、生产经营粗放、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园区,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园区主要领导相应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