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平县国土局多策并举抓信访
镇平县多策并举抓信访
近日,镇平县国土资源局针对该县涉及国土资源案件事件纠纷和争议不断发生的情况,印发了《信访工作规范管理暂行规定》,就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办案程序、接待处理及突发性事件预防等做了明确规定。
一是坚持属地管,分级负责。对宅地纠纷首先由乡镇国土部门做出处理意见,对处理意见不服,方可到县国土局申诉。
二是实行限时办结制。凡属国土资源信访案事件接待范围的,三日内报局领导批准立案,转承办股室或乡镇国土资源所,限期结案。
三是实行承办责任人制度。各承办单位负责人为案件处理责任人,负责 指派人员调查处理,并予报结日期提前三天上报处理意见。
四是实行重大信访案件临时集中处理制度。凡属涉及社会稳定,全县大局,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等方面的重大信访案件,局信访办负责迅速查清基本案情,提请局领导集中研究处理意见。
五是实行重大特殊信访案件领导接待制度。对有必要领导亲自接待处理案事件,由局信访办负责人陪同,局领导亲自接待调查情况。
六是实行督查督办制度并健全责任追究制。采取定时与不定时督查督办的办法,对各股室和乡镇国土资源所承办案件进行督查,超期未能处理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因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形成超级上访和落实不到位的重访案件,局内部采取责任倒查,因工作失误造成矛盾激化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上述措施实施以来,该县信访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篇:多策并举抓管理开拓创新促发展(交流材料)
多策并举抓管理开拓创新促发展
卢氏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1年我县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狠抓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年未发生药品安全事故,确保了一方平安。
一、抓好安全生产,提升安全保障
我县目前共有药品生产企业3家,其中基本药物生产企业1家,中药饮片1家,雄黄饮片1家。我局一直把药品源头监管作为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加强对生产企业的动态监管,推进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
(一)加强生产企业日常监管。按照责任目标,对全年的药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工作重点和步骤,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工作计划,每季度对生产企业监督检查一次以上。在检查中,注重检查企业执行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切实做到按GMP要求检查到每个品种,每个项目,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重要物料供应商审计制度,切实做到不合格原料不进厂,不合格中间体不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出厂,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可控。从原材料的购进、-1-
验收、到车间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无菌操作的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严格把关。对莘原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日常检查时,在线生产的是黄连上清片。在原辅料仓库,对该品种所需的17味原药材质量进行仔细查看,从购进、验收、出库等方面严格按照GMP要求把关;在前处理提取车间,我们重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质量标识等内容;在生产车间,我们依次对提取、浓缩、制粒、整粒、压片、包衣等车间的设备运转情况以及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了仔细查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立即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完善。
(二)强化基本药物生产监管。一是加强日常监管。根据省局基本药物生产监管的要求,对我县1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深入调研,对常年生产的3个产品逐一建立监管档案。加强了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监督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基本药物生产质量安全。二是督促企业开展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工作。为此,我局成立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督促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开展电子监管工作。目前,莘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已实施电子监管并正常运行。三是开展基本药物工艺和处方核查。根据省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工艺处方核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及时部署基本药物工艺和处方核查工作,要求企业认真对照文件要求开展基本药物品种工艺和处方自查,我们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基
本药物工艺和处方进行逐项核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及时整改。
(三)抓好许可证换证工作。因城市规划,中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需要异地新建。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人配合新厂的建设工作,多次同企业负责人到洛阳设计院同设计人员交流沟通,对厂房的设计提出建议,以达到符合GMP的要求;在生产设备购置方面,我们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共同调研的基础上,合理选购设备,为企业正常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6月,新厂竣工后,为了新厂换证工作,我局人员驻厂指导企业完善各项资料,使企业于2011年6月顺利通过《药品生产许可证》换证;并于8月份一次性通过2010新版GMP认证检查。目前,该企业已跨入正常的生产轨道。
(四)实施质量授权人制度。进一步明确企业质量授权人的职责和权力,督促和引导企业质量授权人开展工作履行质量职责;并在每次监督检查中对企业落实质量授权人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2011年,对我县3家生产企业共监督检查19次,其中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8次,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监督检查7次,雄黄饮片生产企业监督检查4次。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促进了生产企业的规范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安全。
二、加强特殊药品监管,规范特药市场秩序
2011年初,我局提出了“三加强,一及时”的监管要求。
要求相关医疗机构要加强领导,成立特殊药品监管组织,确保特殊药品使用安全;加强学习,认真学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特药监管责任;加强防范,落实“三铁一器”储存特药的要求,确保万无一失;及时报送特殊药品安全使用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措施,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一)加强特殊药品日常监管。对辖区内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二类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每季度检查1次以上;对特殊药品使用单位每年检查2次以上。在药品安全大检查工作中,将抓好特殊药品的管理作为重点进行监督检查。在对医药公司进行检查时,重点查看医药公司购进渠道是否合法,使用单位资质是否齐全,销售台账与实物是否相符等内容。并通过使用“特殊药品销售确认回单”等方式保证药品去向的可追溯性。在检查的同时,及时通过省局特药监管网对企业特药的销售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预警及时对企业进行核查,详细核查企业特药的销售去向,保障特药经营安全。
(二)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积极开展专项检查。2011年8月,县局统一部署,对特药使用单位展开专项检查。局长不畏酷暑,亲自带队,深入乡镇检查指导。每到一处,都仔细查看特药的购进、储存和使用情况,重点查看是否按照“五专”管理,销售台账与处方数量是否相符、与实物是否相符,对未按要求管理和使用特药的单位,局长及执法人员耐心讲解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并强调特药安全是辖区药品安全的重点。全年在特药监督检查中,对医药公司监督检查8次,其中专项检查2次;对27家医疗机构检查80余次。通过检查,有效规范了特殊药品管理制度,防止了特药流弊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ADR、MDR监测工作,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水平2011年,ADR、MDR监测工作在县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级监测单位和辖区卫生部门的努力协作下,从完善制度入手,服务药品安全监管为重点,强化宣传培训为抓手,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完善ADR、MDR监测报告体系。去年,共上报ADR监测报告216份,MDR监测报告44份。而且在以往ADR监测工作的薄弱环节取得了新的进展,去年生产企业上报ADR监测报告7份,实现了零的突破。
(一)成立组织,健全监测制度。2011年7月,县局同卫生局联合成立了卢氏县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了和卫生部门的协作,提高了我县监测工作效率。并且进一步完善了ADR、MDR监测工作程序和制度,提高了辖区ADR、MDR监测水平。
(二)实行监测人员座谈制度。每季度召集医疗机构、生产和经营企业专职人员以座谈形式召开会议,深入了解基层监测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并积极采取办法解决困难,提高报告的质量,推进监测工作的顺利深入开展。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测报水平。2011年县局分别在4月、6月和9月,组织辖区各医疗单位、生产和经营企业专职人员100余人次参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和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培训班。通过培训,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乡镇以上医疗单位的专职(兼职)测报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增强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报告意识,提升了药械安全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为不良反应测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己任,创新监管理念,转变监管方式,破解监管难题,提高监管效能,推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净化市场环境,推动辖区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富裕开放和谐新卢氏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创新思路 多策并举
创新思路 多策并举
——杜桥街道办事处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经验汇报
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事处位于渭南市中心城市的繁华地带,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辖3个城中村,有 4座大型商场,20家宾馆、170个招待所,128个行政单位,3个城中村有“小香港”、“夜上海”之称,现有常住人口58325人,流动人口42678人(其中暂住人口21235),实有人口10.0903人。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办坚持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着力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七项机制”,认真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作为大力提升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一项重大课题,针对我办流动人口分布的特点,不断致力于“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探索,全面落实管控措施,努力减少不稳定因素,为提高全区社会服务管理效能,维护县域经济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三大保障,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理念
一是落实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我办始终坚持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之中,纳入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办党工委牵头、派出所负责、相关综治成员单位配合的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重点。严格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层层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同时,要求派出所、社区民警与辖区内的出租房主、用工单位、流动人口的雇主签订《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目标责任书》,并告知相关责任人严格落实管理责任。三是突出访查的重点。以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大入户、大调查为载体,加大对居民区、商业区和城中村的流动人口管理。通过调查走访和录入登记,我办己经基本摸清辖区内居民房屋的分布及企业、五小门店的用工情况。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办进一步创新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工作模式,要求社区综治专干、社区民警在深入社区的同时,积极开展入户和走访工作,认真登记辖区内所有的流动人口,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三、推行三大举措,促进流动人口管理规范化
一是强化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充分发挥社区综治中心、村协管站的作用,依托110指挥中心和派出所,建立起精准掌握、有的防范、高效服务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将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全部录入电脑,并与全国公安在逃人员信息库数据进行自动比对报警。二是实行分类管控。我办依据流动人口的职业、领域、经济来源及原籍调查等情况,通过微机化登记、科学化分析,对实有流动、暂住人口进行分层次管理。将其划分为三类,即:重点控制对象、注意调查对象和一般了
员,落实经营者管理责任,确定管理责任人。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雇佣的流动人口,由辖区派出所与用人单位签订责任状,委托用人单位进行管理,用人单位定期向派出所反馈用人情况。三是强化以证找人。对流动人口中无固定依据、无正当职业、无合法身份的“三无人员”,进行重占登记办证,防止管理失控;对经济、务工等有固定重点登记办证,防止管理失控。同时,对流动人口实行人性化管理,公安等相关部门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制定了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简化户口申报手续,以及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具体意见,落实市民待遇,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和合法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总之,我们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努力减少不稳定因素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这次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新路子,为维护我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提升“平安临渭”创建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强化职能,多策并举扫盲材料
强化职能,多策并举 扎实推进扫盲工作深入开展
长春市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
蔡德明
强化职能,多策并举 扎实推进扫盲工作深入开展
--长春市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 蔡德明 脱盲教育不仅是巩固“两基”成果的需求、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更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奔向康庄大道的迫切任务。在扫盲工作中,我们坚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按照“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思路,实施多策并举,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扫盲教育教学改革,为文盲人员提供满足学习需求的扫盲服务,不断推进扫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职能,夯实扫盲工作基础
1、加强领导,确保有序
扫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扫盲对象年龄跨度大,智力差距大,覆盖面积大,因而工作难度大,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是难以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为此,我们建立了“三线一体”的领导体系。第一条线:乡政府——村委会一一村民小组,运用行政手段,确保入学;第二条线:乡中心校——村级小学——扫盲教师——扫盲对象,负责教学活动,确保脱盲;第三条线:乡站所——镇成技校——专、兼职教师——扫盲对象,负责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确保脱盲后得到巩固和提高。“一体”即脱盲、脱贫溶为一体。“三线一体”领导机制的落实,使扫盲工作有序开展。
2、强化职能、务求实效
政府监督引领职能作用的发挥是扫盲工作落到实处,文盲获得培训实效的前提和基础。为夯实扫盲工作,我们做好了:
(1)、构建机构,形成机制
我们在 “三线一体”的领导体系下,还专门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教育、妇联、共青团、农林、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扫盲机构,积极配合开展扫盲工作。为加强政府的指导引领作用,我们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扫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有力推动了扫盲工作的全面开展。
(2)、健全制度、签订责任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落到实效。我镇制定并下发了《新安镇扫盲工作规划》、《扫盲工作计划》、《堵盲工作计划》以及教学工作计划等,同时建立工作会议制度、扫盲培训制度、居民文化技术培训制度、扫盲工作通报制度等相关内容。政府与村委会、学校、包教保学教师、教师与脱盲人员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扫盲工作列入考核内容,上述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开展好扫盲工作夯实了基础。
3、加强检查,强化效果。
为保证扫盲工作顺利进行,每年年底,要求辖区各机构负责人上报扫盲工作情况和下工作计划。并分阶段分重点对辖区扫盲工作进行检查,对扫盲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提出具体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4、筹措资金、保障投入
我镇按照多省、市的有关规定,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渠道解决扫盲经费。扫盲经费要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保证扫盲经费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扫盲经费的效益。
二、规范引领、有序推进 保障扫盲工作实施
1、加强宣传、强化培训,做好思想和行动统一规范 在扫盲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好 以宣传为引导,以培训为促动,为扫盲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1)、加大宣传力度
为使扫盲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扫盲工作。一是刷写固定标语,如:“扫除文盲,脱贫致富”。二是开展五大讲活动。即:大讲扫盲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大讲新时期扫盲工作的要求;大讲脱盲人员的标准;大讲脱盲致富的典型;大讲扫除文盲,人人有责。三是利用宣传车在全乡主要赶集日、道口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对扫盲工作的认识,自觉地投入到扫盲工作中去。(2)、组织培训研修
为夯实扫盲指标组人员思想基础,我们组织安排参加了双阳区教育部门举办的工作培训班。多次组织召开“两基”各项指标的培训会,对分管扫盲指标的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加强理论和教学研究,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认清扫盲现状,把握发展趋势,使扫盲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我们还积极组织了教学研究以扫盲的地位作用、扫盲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扫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考核验收质量、扫盲后巩固提高教育为内容的教学研究。规范的思想教育有效的带动和促进扫盲工作组成员统一到行动中来。
2、落实精神、有序推进,保障扫盲工作顺利实施 按照文件精神,为保障扫盲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我们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以“一扫二堵三提高”为工作思路,扎实有序的推进了扫盲工作。
一堵
我镇始终以普及初等教育,提高7—11岁学龄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生文盲为着眼点。要求辖区学校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生、转化学困生,建立健全相关档案,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学校专项帮扶,教师对接等措施,控制在校流失生出现,截止到目前为止,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没有一例因贫困、学困辍学的学生,控制了新生文盲的产生。
二扫
我们在扫除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工作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1)、摸清文盲人数。
组织扫盲工作组成员包村、包户,落实到人,对辖区户口进行核查,摸清文盲底数。清查登记制作文盲花名册,填写了《新安镇文盲摸底调查表》
(2)、健全档案。
核清文盲底数后,及时建立健全文盲档案。同时对扫盲工作中成立批文、师资状况、校舍资料、领导机构、制度,年培训计划、总结、历次培训安排、授课内容、教案、学员报到册、学员花名册、培训现场照片及影像资料、简报等及时分类存档。
(3)、加强教材开发。
一方面我们利用上级部门统一教材《课本》和《读本》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我们还组织教师根据实际需要把党和国家的方针
政策、民主法制、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生产技术知识编成小册子,组织教学,为学员摆脱愚昧和贫困创造条件。
(4)、规范教学管理
①、在扫盲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小学师生主力军的作用,采取集中办班与分散包教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包班、学生包户包人责任制,做到了教材、人员、教师、时间的“四落实”, 利用农闲时间,在辖区中心校集中开办扫盲班,扫盲教师负责上文化课,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举办了生猪养殖技术、茶叶种植技术等各类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当地群众掌握了生猪养殖、茶叶种植等技术,有力推动了农村种养业的快速发展和种植规模。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落实 “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②、创新授课方法,让学员进得来留得住得实惠。在扫盲与农科技培训工作中,我们还整理打印出种植、养殖培训材料,进城务工常识送到学员手中,由承包教师负责指导和培训,同时还要求教师教学员写借条、领条、书信,教学员会用计算器算帐和会填写汇款单。我们在组织教师送教上门为学员传授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常识的同时,还适时集中学员到村委活动室,利用远程设备,播放科技致富光碟给学员观看,还复印学员喜爱的歌曲教学员唱。学员喜爱唱歌,学员喜好,我们尽力满足。围绕学员兴趣喜好开展扫盲并不断创新授课方法是我镇多年来不懈的探索。几年来,全镇参加各种农科技培训达5000多人次。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达到了扫除文盲、脱盲不复盲,堵住了新生文盲的产生的目的,更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提高
在对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过程中,我们对学习条件好的脱盲学员,组织他们学习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和实用科技,使他们在以上三科达到了业余小学毕业水平;对其他脱盲学员,组织他们参加系统的文化技术学习或实用技术培训,引导他们经常阅读通俗书报和简单的生产技术资料,巩固扫盲成果,提高自学能力。在上级组织的统一脱盲人员测试中,我们欣喜的发现,我辖区的脱盲人员已全部达到和超过了标准。
扫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虽然我镇在扫盲工作中积累些许经验,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去粗取精,弥补不足,实现长足发展!
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 蔡德明
2011年3月25日
第五篇:医院多策并举 强化机制
多策并举 强化机制
甘肃狠抓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医风的好坏与否,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去年以来,甘肃省卫生厅把保障和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多策并举,强化机制,凝聚全行业之力,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加强行业自律,实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制定了《甘肃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办法》、《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登记制度》和《甘肃省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累积记分管理制度》,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季度和考评、记录,并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及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今年7月,省直某医院的一名医师因收受患者家属1000元“红包”,被记录,该医师即受到“2009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全院通报批评,扣罚3个月奖金”的处理。
二、加强医疗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一是建立了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制度,要求省卫生厅每位厅领导每年至少参加2所省级医院的分析评议会。实行医疗事故集体讨论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和查出的事故隐患每一例都召开讨论会,做深刻剖析,对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和结果做到公开透明;二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过度医疗”问题,在县级以上医院实行影像检查、化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师抗菌素使用量排队分析制度、药品(特别是进口药)使用量排队及分析制度、住院自费药品使用量排队及分析制度、单病种限价制度、违反诊疗护理技术规程追究制度,使“过度医疗”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开展处方点评和医嘱用药考核,定期组织专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实例及诊疗方案进行分析评议,对不合理用药“状元”进行公示和处罚,对个别滥开抗生素的医务人员给予降低职称、停止处方权的处理。如省直某医院在对抗菌药使用监控中,发现某医师在6个月内,4次抗菌药使用量全院排名第一,2次排名第二,经调查,发现该医师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过量和滥用辅助药物问题,该医师受到“扣款5000元,高职低聘并停止处方权”的处理。这些制度措施的落实,使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大幅度下降,今年上半年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较去年同期下降30%。
三、推行院务公开,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一是实行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制度,要求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必须公开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阳性率等,并进行横向比较,促使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和费用;二是实行了全省重点卫生工作月通报制度,每月将全省14个市州卫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较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的主要指标数据在甘肃省卫生厅网站公布,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三是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为促进医疗机构制订方便群众就医的业务流程、符合病人需求的工作制度。今年9月,省卫生厅组织开展了“卫生行政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模拟体验门诊就诊活动”,召集在兰30多家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分别以普通患者及陪员的身份,到8家医院看病,亲身体会百姓就医感受,对医疗机构的“看病难”问题进行集中会诊,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为患者就医带去更多的方便。
四、开展医德医风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对卫生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医德医风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和违法违纪案件的警示教育,规定每月由省卫生厅组织厅机关干部及厅直单位副县级以上干部观看一次违法违纪案例警示教育片,每个医疗单位每月要组织职工观看一次警示片,并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努力构筑“一个都不能出轨”的制度约束环境和民主监督氛围,坚持常打招呼,常打“预防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超前警示,及时谈话诫勉,对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避免小错酿成大错,做到教育于前、防范在先,增强医务人员搞好医疗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建立医德医风综合评价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制定了《甘肃省医德医风综合督查方案》,由省卫生厅牵头,联合纪检、纠风、检察、物价等执纪执法部门对医德医风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重点是三级医院,主要检查医院在规范服务收费、监督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规范内部收入分配、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考核结束后,对医院作出书面综合评价,并进行排序。同时,要求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每月组织对辖区医院的部分病种、药品、诊疗项目的价格和收费进行检查。
六、实行有奖举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民主监督,鼓励群众举报医疗卫生工作中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与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联合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办法》,公布了受理举报电话12320。各市、县也都制定了本区域内的有奖举报办法,公布受理举报机构及联系方式,并作为固定宣传标语写在农村组社的墙壁上,同时利用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自2月25日省卫生厅12320有奖举报电话公布以来,截止8月25日,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44件(次),对已核实的10件举报件的举报人分别给予了100~500元的奖励。有的市州通过有奖举报,及时发现带有典型性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此外,还积极争取,将重点卫生工作纳入省委巡视机构的巡视内容,以此进一步推动工作,促进整改。
七、强化领导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一是实行医德医风建设目标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总要求,省卫生厅厅长与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直医疗机构“一把手”签订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各医院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将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任务分解到部门,量化到岗位,细化到人头。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定了医德医风及重大传染病、院内感染、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定期进行考核,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排序在前面的医院每年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对排序靠后并且群众反映强烈的医院,由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对医院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管理混乱、纠纷不断、事故频发甚至放任不正之风的医院,建议组织部门调整主要领导和个别班子成员,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经过坚持不懈地抓医德医风建设,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满意度有了新的提高。据最近一次对省级8所医院的2500多位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医疗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6.57%。(摘自卫生部网站)关于建立全市重点卫生工作月通报制度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了全面掌握全市卫生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市卫生局决定,从3月份起,建立全市重点卫生工作月通报制度。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月通报的重点工作内容
1、扩大内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月报送所有卫生项目进展、投资情况(人秘科负责)。
2、新农合工作情况。每月报送截止月底累计补助人次,占参合农民的百分比,基金支出数额,其中,住院补偿人次,补偿金额,补偿比;门诊补偿人次,补偿金额,次均补偿金额。正常住院分娩平均费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天数,主要存在的问题等。(疾控科负责)
3、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每月报送截止月底计划免疫、结核病防治、鼠疫防治、艾滋病防治等工作情况及有关数据。(疾控科、市疾控中心负责)
4、卫生执法监督情况。每月报送截止月底的食品卫生专项整治、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等工作情况。(疾控科、卫生监督所负责)
5、济困病床工作。每月报送截止月底的包括公立医院扶贫济困病房政策落实情况、补偿人次、金额,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减免费用情况,各类减免医疗药品费用及大病补助等情况。(医政科负责)
6、妇幼保健工作。每月报送截止月底的降消项目执行情况、婚前体检情况、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等。(疾控科、市妇幼站负责)
7、中医药政策落实情况。每月报送截止月底的省、市关于中医药的各类倾斜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新农合、医保中医药政策落实和费用优惠情况,各类中医药培训班参训情况、全体卫生人员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中医药专项补助情况,中医药学历教育情况,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及床位设置、中药房设置情况,中医院中医药治疗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情况等。(医政科负责)
8、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创新情况,特别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情况,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的情况,推行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价的情况。(人秘科负责)
9、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补助和床位补助逐月到位的情况。(人秘科负责)
10、“平安医院”创建的情况;建立医疗事故每月分析通报制度;建立医疗机构月质量安全分析会议制度和督查制度的情况;“微笑列车”项目执行情况,每月报送截止月底的新发现的唇腭裂患者的手术情况;建立院务公开制度,每月公示县以上医院住院费自费比例,药品占总收入比例,大型检查阳性率、单病种单项检查费用、平均单次住院费等。(医政科负责)
11、开展“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情况,特别是各类人才进修培训情况、“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情况等。(人秘科、医政科、疾控科负责)
12、卫生信息宣传工作情况。每月报送截止月底的医疗卫生固定标语制作刷写情况、信息报送情况、媒体宣传卫生工作的情况等。(人秘科负责)
13、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重视、视察、调研、专题研究卫生工作情况,解决卫生工作困难问题等情况。(人秘科负责)
14、临时性重点工作情况。(相关科室负责)
二、有关要求
1、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每月3日前报送上月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逾期未报的将视为工作未完成进行通报。上报材料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数据翔实,准确无误,不仅要反映当月完成情况,同时要有累计数据。
2、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站报送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时要汇总全市相关工作情况。
3、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每月报送的相关工作情况由市卫生局相关科室按职责分工进行汇总统计整理,并交由分管领导审查后,于5日前统一交卫生局人秘科进行通稿汇总,10日前进行通报。每月除在酒泉卫生信息网公开通报外,将报送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如有必要将抄送相关县市区党委、政府。通报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