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嘉禾工业园区现状问题及对策
嘉禾工业园区现状、问题及对策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经济聚集的重要载体,是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是展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名片和窗口。嘉禾工业园区由“一园五区”组成,即嘉禾(坦塘)铸造工业园、塘村五金制造项目区、袁家铸造工业项目区、龙潭返乡创业项目区、行廊加工贸易项目区、坦平金属加工项目区。近几年来,嘉禾县大胆“先行先试”,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为突破口,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县”发展战略,集全县之力不断把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一、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嘉禾县大胆先行先试,以打造“江南最具实力的铸造基地”、“湘南最富活力的创业基地”为目标,内优环境,外塑形象,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大批厂商投资嘉禾工业园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园区建设,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近年,县委、县政府站在推进科学跨越、加快富民强县的高度抓园区发展,从县情实际出发,依托锻造铸造传统产业,合理规划布局,“一园五区”按照“三通一平”(通电、通路、通水、土地平整)高标准、高要求、高规格规划建设。截止目前,“一园五区”已完成开发面积5.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7亿元,基础设施投入5.2亿元,引进县外境内资金17亿元,引进入园企业212家,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吸纳就业人员5800人,年产值已达6.8亿元。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出台了《嘉禾县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铸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嘉禾县承接产业转移标准厂房建设奖励实施细则》、《关于创建工业园区和谐周边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的规定》等文件,明确各种优惠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在政策、体制机制方面给园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规范执法行为,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推行“企业宁静日”制度、入企检查年度计划制度和入企检查事前报县优化办备案制度。转发《湖南省规范涉企检查若干规定》等文件,组织相关部门学习,并对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各类基金项目进行了清理,组织物价、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涉企收费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园区内重点企业设立优化环境监测点,聘请园区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为优化环境监督员,深入园区企业开展监督测评,实时监测园区企业经营环境。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开通“绿色通道”。对来嘉禾工业园创业的企业和投资者报批报建手续实行“代办制”,即落户工业园的项目由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办,并在承诺期限内办结。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园区企业制度。一名县级领导联系园区一家重点企业,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缩短审批时限。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办
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承诺投资嘉禾工业园区企业的行政审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县优化办对园区内投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协调处置、第一时间打击到位。近年来,县优化办共协调处理各类影响园区发展环境的矛盾纠纷100余起,查处破坏园区发展环境案件16起。出台《嘉禾县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暂行办法》,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
园区已成“开放兴嘉”、“项目带动”的支柱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成为了嘉禾经济科学跨越发展的助推器,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征地用地难。“一园五区”普遍存在征地难、用地难等问题。嘉禾(坦塘)铸造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4.8平方公里,现只开发了3平方公里。近年,虽然嘉禾经济开发区加大了征地力度(2010年征地1000多亩,报批600多亩),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出现有项目无土地的尴尬局面,制约了园区的发展。二是企业融资难。企业建设资金存在“瓶颈”,金融机构虽然加大了资金放贷力度,但固有的信贷模式还不能为园区企业提供充分的服务,造成许多企业融资难。同时园区不少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经营,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仅靠开发区自筹和县财政投入,亮化、绿化等生产生活设施不配套。如嘉禾(坦塘)铸造工业园已开发建设多年,至今仍没有建好企业污水处理系统,导致有的企业和园区周边村民因污水排放发生纠纷。四是园区周边环境存在不和谐因素。有关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园区周边部分村个别村民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园兴村兴、互利双赢”的道理,将园区企业看成“唐僧肉”,阻工扰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仍有发生,干扰了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给招商引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要将优化“一园五区”发展环境、提升我县工业经济水平列入嘉禾县“十二五”规划,通过政策倾斜、改革创新、加大投入,将“一园五区”建设成为最具活力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
一要加大部门协调力度。要创新对园区的管理方式,明确一名县级主要领导指挥、领导园区开展各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调度协调县国土局、建设局、林业局、环保局等部门的关系。同时要明确相关单位及相关负责人的具体责任,督促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与项目建设息息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要把园区项目建设与部门相关的工作当作部门的事,自己的事,尽心尽力服务于园区项目建设。要精简入园企业办理手续,减少办理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同时在手续办理收费上,要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真正做到举全县之力支持园区的建设。
二要加大园区土地征用力度。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在园区土地审批时适当放宽。县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统一补偿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减少征地难度。县国土资源局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用足、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政策。全面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县乡两级规划编制,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为扩大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预留充足的用地空间。全力争取国家、省计划指标,统筹区域和产业发展用地,优先保证重点
项目建设用地需要,严格控制高能耗、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创新土地征用方式,发动园区周边村及村民以土地租赁、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最大限度节约土地征用成本。
三要加大园区建设筹(融)资力度。多渠道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县政府、县财政每年要确定一定数额的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园区的基础建设和正常运营。县政府应为园区成立专门的融资机构,负责政府投入部分资金及时融资到位。加大金融机构的融资力度,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的放贷总量。建立健全城投、交投、郴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嘉禾营业部等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村镇银行的构建,通过挤进笼子“要”、专业银行“贷”、吸收外资“引”、股份合作“吸”、社会资本“借”、BT模式“垫”等方式,广泛集聚资金,解决园区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四要加大村园共建力度。大力构建村园交流沟通平台和机制,通过召开园村共建和谐经验交流会、园村共建和谐总结表彰会,举行村企节日联欢会、村企体育友谊赛,实行企业联村对口帮扶、企业主与村委会相互走访慰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园区企业与乡、村、组、村民之间的共建活动,全力构筑企业与周边群众的“双赢”发展格局,构建和谐发展的园村关系。
五要加大查处打击力度。优化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大力宣传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性,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查效率低下、吃拿卡要、不讲诚信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行为。健全公安机关打击阻工闹事快速处置机制,对园区发生的阻工扰工、欺行霸市、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事件,做到快速出警、快速处置、优先立案、依法从严惩处。全面推行园区派警驻勤制度或明确责任民警负责制度,负责整治园区内建设施工环境,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打击阻工扰工、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园区内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工业园区问题与对策
工业园区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安徽临泉工业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升级开发区。经过几年的而发展,园区经济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产业链短、资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废物利用率低。伴随着生产的集聚,随着带来了大量资源的集中小号,目前园区仍旧存在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和布局,由于前期规模缺少前瞻性,造成生产、运输等等环节上资源的浪费,物质的体积和循环利用尚存在较大差距;能量利用率也有待提高。园区的高速发展,也对区域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压力,生产的集聚带来了污染排放的大幅增加。
(一)工业园区面临的交通问题与对策(1)工业园区的交通问题
1、对外交通通道等级较低,联系不便。现状开发区对外公路及航道S102为临泉城市主要对外通道,其运行能力有限,但交通量大,高峰时段接近饱和。高等级货运通道的缺乏,与开发区大量的货物需求存在根本性矛盾。
2、S102线形不利于园区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临泉对外交通设施充分考虑贴近城市、为城市服务的原则,造成S102斜向穿越规划区。随着铁路支线和阜新高速连接线的建设,开发区南部地块经济效益极大提高,现状S102线条不利
于地块的划分利用,也不利于企业厂房的布置,对于园区的发展有一定制约作用。
3、道路网络系统不完善,结构失调、密度不足,主次干道建设不足,一方面造成现状建设区路网总体规模偏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带来道路网络的架构性矛盾、功能性缺陷势必造成交通流分布的不平衡性。园区企业出行可达标性的降低。同时,对土地开发价值和效益也十分不利。要建设一流的开发区,基础设施不应当是与企业同步建设,而应适度超前建设,筑巢引凤,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停车设施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开发区企业货运需求较大,但区内现状无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货运车辆停靠在临化路两侧以及道路交叉口附近,对于城市整体风貌及道路交通产生不良影响。合理规模的停车设施是良好交通运行秩序的必要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2)工业园区交通问题的对策
第一,调整交通布局,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能力。解决交通运营能力薄弱的问题,适当扩大临泉工业园区的交通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便于生产顺利进行。第二,重新设置交通线路,避免交通路线对建设区路段的分割。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提前建设于企业起步之前,预防生产矛盾发生。第
四,建设合理规模的停车设施,改善安徽临泉工业园区交通风貌。
(二)“三废”处理中的问题与对策(1)“三废”的处理问题
临泉工业园区现有一座城东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占地4公顷,主要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尾水排至泉河。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排水量每天约8000吨,尾水排入于王沟,再进入泉河。临泉工业园区现状污水主要以自然排放方式处理。现状雨水沿道路自然排放,就近排入水体。目前临泉工业园区由于城市用地性质逐渐转变,原有河道功能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加上内河淤积严重,水系未能贯通,需相应转换功能、提高建设标准。
工业废渣会破坏环境卫生,污染水和空气等。同时“废渣”是一种自然资源,要想方设法利用,以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废气如果未能合理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好多都是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的
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2)“三废”处理问题的对策
规划在现状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的基础上,扩建城东污水处理厂,位于临泉工业园区北部,泉河南侧、于王沟东侧,集中处理泉北片区的综合废水,考虑到周边地块污水接入,以及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规划建设规模18.5万m/日,分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5万m/日,污水处理厂尾水需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泉河下游。
1、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厂,自建环保墙砖厂,在不断增大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处理后的污泥,构建“污水处理—环保墙砖”联合体。
2、依托现有热电厂,在园内的水泥厂,在不断增大发电、供气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燃烧后的煤炭、煤渣,构建“发电供汽—水泥生产”联合体。
3、生产方式的优化和转型也是企业今减轻或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如鼓励医药中建企业向下游成品药缓解延伸,逐步简称和完善生态循环链。
(三)工业园区循环改造不完善(1)工业园区循环改造的不足之处
3安徽临泉工业园区内,安徽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临泉县化肥厂)根据国家提倡的能源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政策,结合企业特点,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较好地实现了全厂废渣、废水、废气的有效利用,大力节约能源,推行清洁生产。不足之处是,在安徽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在水、蒸汽和渣等方面的治理基本实现了封闭循环,但是在生产中产生的CO2仍没有完全回收利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继续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
从整个工业园区来看,工业循环模式还仅限于安徽临泉化工有限公司内,从长远角度来看,安徽临泉工业园有必要扩大循环改造范围,使园区的经济与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尽量减少污染和浪费。
第三篇:阿克苏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开发区与工业园区规划及其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问题的调研报告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调研的通知》(皖政办明电„2003:125号‟中,要求我厅就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划及其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问题开展调研。此前我厅已于2003年4月就工业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等若干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研,接省政府办公厅大件后,我厅又就上述有关问题进行了补充调研,现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02‟11号)中,确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县域经济结构升级”的发展战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加快了木地工业化的步伐,其中开发和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城市规划行政主客部门的统计和调研「截止到2003年4月中旬,全省各地共设立了各级、各类工业园区103个,其中省级23个、市级23个、县级57个,园区用地规模达到728.1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的建设规模和速度较前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但是,总结当前我省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业园区选址不当。此次调研中发现,我省部分地区工业园区的选址缺乏多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如有的工业园区远离城市或城镇,工业生产所必须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当地政府需有较大的资金用于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的负担;有的城市在不适宜工业项目建设的地区安排工业园区,导致工业园区可能位于城市的上风向、上游、地形复杂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等,使进区企业的性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不仅使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也影响了城市的长远发展;有的工业园区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符,占据了城市未来要发展的地区,导致城市不得不调整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为此我省有近40%的设市城市和县城调整了城市总体规划,破坏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工业园区规模失控。受建设目标不明确和规模预测不准确的影响,目前已设立的或已规划准备设立的工业园区普遍规模较大,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计,我省各级各类工业园区中,用地规模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个,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8个,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4个,即用地规模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各类工业园区有51个,占总数的近50%。甚至在有些城市中,园区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一半以上。以上这些不仅会导致工业园区土地的闲臵,更重要的会影响城市土地资本的合理经营、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城市功能的合理配臵。
工业园区规划不尽合理。目前已设立或已开工建设的工业园区,部分经过了前期的规划程序,但也有一部分工业园区未经规划而盲目建设,从而出现了诸多空间和用地布局上的问题。首先是园区用地的构成和比例不当。由于工业园区建设前期的目标和定位的模糊性,导致其功能配臵不确定,进而使得园区内各类用地的构成不合理,如有的园区内居住用地的比例偏高,房地产开发成为园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有的未安排为工业生产服务的金融、管理等公共设施和供配电、给排水等市政设施,从而影响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园区各类用地的布局和工业门类的控制不当。在工业园区中,各类用地因其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区位要求,如工业用地选择要考虑交通、环境、生产协作等方面的因素,居住用地要兼顾便捷的通勤交通、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服务设施等,而且当工业园区有上述选址上的先天不足时,其进区企业的门类和布局就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有些工业园区规划中类似问题却较为普遍,是园区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第三是过境交通穿越工业园区。由于工业园区受产品和原材料运输的影响,对于对外交通有较大的依赖,并主要表现在对公路交通的依赖,因此导致工业园区往往在过境交通的两侧建设,园区内部的道路交通和过境交通产生大量的交叉,不仅影响交通安全,也使园区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生产和生活联系不便。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不顺。目前部分市、县人民政府为加快产业园区的工作进展,往往对产业园区采取特殊的行政管理体系,园区管理机构拥有多项行政管理权限,其申包括独立的规划管理权。但绝大多数的园区管理机构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合格的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和健全的制度,导致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混乱,为下一步园区的健康发展增加了障碍,增加了城市预期发展的成本。
为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期目标,有必要依据科学和规律,合理解决上述诸问题,以指导工业园区的选址、规划、建设和发展。
二、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合理分布工业园区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点体系的布局和安排,规划从区域整体性的角度,在对比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城镇的产业主导方向,提出了有关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是产业区位理论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具体运用,为各类工业园区的选址提供了宏观依据。通过城镇布局与生产力布局的紧密结合和同步协调,不仅可以在工业企业集中布局的基础上完善城镇布局网络,还可以通过合理分布工业园区,形成以各级中心城镇为核心的城乡经济协作区,其目的就是要以经济较发达的城镇为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中心城镇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从而达到使分散发展的工业区在地域空间上组成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土地资源的集聚效益与有效利用。因此,依据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城镇经济区划分、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和城镇的空间分布进行工业园区的选址、布点将有利于合理和均衡地分布工业园区,避免工业园区布局的分散化和过度集中化。
三、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工业园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多次强调在城市规划区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活动都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况各类重大项目的选址都必须依据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用地作为城市中主要用地和城市形态与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城市用地占有较大的比例,是城市规划重点考虑的对象,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业用地是工业园区的合适区位,是经过一系列基于科学性和合理性之上的选择和决策的结果。同时,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也有很强的关联性,园区内的道路系统要和城市的道路系统及对外交通系统要紧密衔接,保证园区的人流和货流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流通系统;园区的水、电、气的供应和废弃物的排放都需要城市提供和接纳,有赖于城市按照城市整体建设和规划的要求,需要纳入城市的各类工程系统,由城市统筹布局和规划,其总量的预测、方案的确定、系统的组成、用地的安排都需要依据城市规划来进行。因此,如果脱离了城镇总体规划规划的宏观指导,擅自改变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及园区的布局,将会给园区的顺利运转带来极大的障碍。
四、依据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科学管理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园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管理,是城市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的工业园区管理中,受人员素质及重视程度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导致园区建设的混乱,不仅对园区的建设发展不利,也对园区周边的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园区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的预期成木。因此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科学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体系,在规划管理上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园区各类规划的编制。为加快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依据城市各类用地发展的客观规律,其首要任务是编制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并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善各类工程系统规划,确保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和城市的基础设施系统有良好地衔接。同时,在园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应编制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要针对园区招商引资和土地出让工作,明确规划范围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设强度、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必须配臵的公共设施等控制指标和要求,并根据不同地块的建设标准,确定土地出让的不同要求和价格,使得园区的建设和经营能在能合理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取得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园区建设项目的管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明确指出耍加强各类园区的规划管理,各类园区的规划管理应纳入城市规划统一管理,市一级的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当前导致工业园区“封闭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园区的政策优惠,但园区的各种优惠和方便的政策,并不意味着园区管理的放松或削弱,而是要简化管理的程序和提高管理的效率。因此,园区建设必须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严格“一书二证”的核发程序。针对工业园区在建设和管理中的特殊性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可采取灵活、创新的工作机制,如对于一般项目,可由园区管委会负责前期工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由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发放“一书二证”;而大中型项目及重要地段的建设项目,则由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和审批,保证项目建设的合理与合法。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是事关“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劝口快发展、“富民强省”目标实现的重要问题,科学地进行工业园区的选址、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合理的工业园区规划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下,进行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将有助于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早日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第四篇:投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这必然会加速催生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金融中介机构——投资银行的诞生。投资银行在中国已经初见雏形,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化和加入WTO面临的竞争压力,都要求中国及早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投资银行业。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我国投资银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国际投资银行进行比较,提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投资银行 问题 现状 对策 1.引言
20实际80年代以来,美国对银行业的发展实施放松管制,各大投资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和资金资源都相继进行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尤其进入2000年以来,各大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美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达到上万余种。各种金融产品将市场主体紧紧捆绑到了一块,结果这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引发了一场席卷全世界的“蝴蝶效应”。此次金融危机使世界五大投资银行遭受重创,世界投资银行直接资产损失超过万亿美元。这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再次探讨,原来为大家所推崇的美国发展模式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投资银行是和风险所共存的,如何以最小的风险为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收益,这是每个投资银行所追求的目标。由于受到国家的管制,中国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较低,业务经营范围有限,所以未收到较大的冲击。但是必须看到,中国的投资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将风险降低到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2.中国发展投资银行业的必要性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逐渐与国际接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国内金融体系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投资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的同行业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和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发展投资银行业是完善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积极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
现代投资银行逐渐突破传统业务的束缚,其业务逐渐扩展到风险投资、项目融资、企业并购、投资咨询、公司理财、资产证券化、资产及基金管理、金融创新等,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助推剂,他不仅拓宽了投融资渠道,而且大大缩短了融资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投资银行作为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的中介,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沟通的作用,以最小的成本将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现代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越来越离不开投资银行的健康发展。
(1)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金融市场也在逐渐发展完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金融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弊端。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需要现代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而投资银行是现在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的融资渠道一直以中介融资为主,证券融资为辅,银行在整个融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国的银行主要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中国浙江、江苏的地下钱庄盛行,这从侧面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对金融中介的迫切需求。而这种私募资金的形式是被国家所禁止的。目前中国的这种融资体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了极大地抑制。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此种局面,完善金融体系,使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形成有机统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再次强调了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紧迫性,并公布了金融体系改革的若干步骤。(2)中资商业银行改善盈利模式的需要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国内银行主要以利息收入作为盈利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在各大银行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以美国为例,在2012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所占的比重不到15%,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中间业务的收入在各大银行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均较小。在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占比不到20%,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大量的是其它非利息收入。这与美国的金融市场发达,商业银行投资工具众多以及混业经营有着很大关系。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而且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收入。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银行基本上没有来自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只能依靠网点优势赚取结算、代理等收入。
3、投资银行的现状
投资银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是从80 年代后期,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应需而生。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但是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都涉猎投资银行的业务。而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是由中国建设银行,摩根·斯坦丁共同入股成立的。我国的证券行业和证券市场规模虽然扩张很快,但现阶段我国的投资银行业还处于一个萌芽式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投资银行业是随着1988年证券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而开始进入起步期的,其业务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1年以前是以经纪业务为主;从1992年到1995年,经纪业务、发行承销和自营业务三足鼎立;1996年以后,新兴的投资银行业务进入蓬勃发展期。
4、我国投资银行存在问题
分析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1、生存的市场环境有碍于投资银行的规范运作
与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相比,我国的投资银行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自然演进过程进行的,而是在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产生的。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之中,现有的经济体系中还保有许多传统体制的烙印,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投资银行在其发展中有许多先天不足。如原有的投资银行属于国有,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由金融机构委派,没有完整的法人治理制度。在历经产权转换和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证券公司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但法人治理制度没有健全,委托一代理关系不清,造成资产管理、经营管理混乱和界限不清,其中滋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一切与我国投资经营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对投资银行业的高速发展显然不利,尤其不利于吸收新的投资主体。
2、基础薄弱,发育不足,竞争力弱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时间短,资金基础相当薄弱。我国近百家证券公司中,注册资金大多数在一亿元以下,平均资金只有3000万元。一些信托投资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总资产虽已达数百亿元,但其业务分散,调配资金的能力有限。目前,各从业机构的资本规模已成为其拓展业务的重要制约因素,资金捉襟见肘的窘境时常出现。而且我国对信贷资金有严格的限制,这大大制约了投资银行从业机构的融资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投资银行必将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各从业机构现有的规模和融资能力显然无法抵抗来自外国同行的竞争。
3、投资银行涉足的业务范围偏窄,金融创新能力偏弱
投资银行号称金融百货公司,其业务范围相当宽广。并且,投资银行业的特色之一是不断地寻找客户,开拓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创造市场,创造需求。而我国现在的投资银行业,业务多局限于证券承销、经纪和交易等传统业务,大部分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主要充当证券二级市场的经纪商和一级市场承销商,业务品种单一,各机构只好在承销和经纪业务领域恶性竞争,而对企业并购、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业务则涉及较少,导致了竞争无序,开拓业务过于依赖“公共关系”的情况。
4、从业机构违规操作严重
我国现有的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难免鱼龙混杂。一些机构违规经营,在股票发行承销过程中,帮助企业进行过度的上市包装,甚至弄虚作假,进行上市伪装;在二级市场上与上市公司合伙操纵,欺骗公众投资者,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企业购并中肆意侵蚀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于运行机制与管理不规范,内部风险控制不严,违规自营、挪用客户保证金、透支和内部交易等现象大量存在,加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缺乏社会贵任感,为谋取一己私利,刻意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空子,甚至违法违规、铤而走险,严重危害着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5、法律基础薄弱,金融监管力度不够
投资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投资者,主要运用于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属于风险密集的金融行业,个别投资银行的破产将通过“ 多米诺”的效应而危及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甚至引发地区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为维护竞争保护公共利益、解决因市场失灵而带来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投资银行业人才短缺
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越来越成为高智力的金融咨询产业。投资银行向社会提供的是全面的金融咨询服务,出售的是智慧谋略,是高智力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如金融工程师、投资银行家等。我国目前从事证券承销方面的专业人员太少,尤其是缺乏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队伍。传统的承销业务尚有困难,对于创新业务只能勉为其难,引申业务无从谈起。即使我国已拥有了一支由证券咨询人员以及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组成的数千人的专业队伍,但是从投资银行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外国投资银行的进入,将会使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大量流失。由于投资银行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四、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思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我国投资银行业也必将按照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趋势,步入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轨道。为此,在吸取美国投资银行重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相信将有助于我国投资银行业更好地发展。
1、完善立法建设,为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立法建设,规范投资银行的业务操作。针对我国法规不健全的现状,我国立法机关应借鉴西方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一些规范资本市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规,如《投资银行法》、《投资银行管理条例》、《投资顾问法》、《企业兼并收购法》、《风险投资法》、《投资者保护法》等。
2、完善金融衍生品定价机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
投资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不明朗,购买者不能明确知道资产的真正价值。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投资银行只有深入分析资产价值,准确定价,才能使金融衍生产品很好地在市场上交易。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机制,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注重加强金融风险控制
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开展的投资银行业务较多,风险分担结构复杂,相比较其他传统的代理类和咨询类业务,经营风险较高。同时,我国银行业整体风险防范水平较低,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也给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要确保投资银行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国内各大金融机构就必须坚持“内控先行”的原则,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机构制度。
4、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设计合理的人才薪酬体系
投资银行是智力密集型的业务,优秀的人才和有效的机制至关重要,尤其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支撑,所以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完善和优化组织结构,加快投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同时,薪酬制度设计合理,能有效地规避过度冒险行为的发生,不会导致金融机构内外部的不和谐。
5、完善监管体系,健全监管制度
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真正按市场经济运转的法制环境和调节方法并未形成,政府部门还习惯于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活动;另一方面,投资银行的专业管理水准和严格的内控机制尚未形成。在这种条件下,理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只能按照渐进原则进行。政府要尽快转换角色,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变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的创造者和支持者,促进金融体系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市场上可供信息的公开化,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
6、重塑公司文化,重视公司声誉
次贷危机之后,投资银行需重塑公司文化,重视信誉机制,维护公司声誉。随着业务收益越来越依赖于客户的信任,投资银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商业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履行社会责任,给广大投资者及其交易对手树立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此外,管理层也应主动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密切与投资者的关系,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在实际行动中维护公司的声誉。
7、实行逆周期损失准备制度,未雨绸缪
为增加抵御危机的能力,建议我国投资银行应实行逆周期损失准备制度。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由于资本市场繁荣,资本收益率相对较高,资产价格上升,这时银行应上调资产损失准备金率,既可以为防范危机准备充足的缓冲储备,又可以抑制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过度投机。相反,在经济陷入衰退、萧条,复苏阶段时,应降低资产损失准备金率,增强其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能力。
第五篇:工业园区文化现状
天祝县经济核心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现
状及发展设想
一、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一)基本设施齐全。经济核心区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基本完善,基本形成了包括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民族歌舞剧团、青少年业余体校、文化稽查队、华锐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比较完备的文化工作网络体系。县城华藏寺镇建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统一在文化大厦(楼)办公,总面积2700平方米,建有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体育馆1个,在石门沟建有简易赛马场一个,占地面积达30多亩。该区华藏寺、石门镇、打柴沟镇和抓喜秀龙四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全面完工,建有农家书屋3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44个。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
(二)运行情况良好。辖区博物馆实行“零门槛”免费开放,图书馆藏书达到7万多册,文化馆每年为机关、社区、乡村开展培训文化人才60余次,并开展书画摄影展览和台球、乒乓球等活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注重体育锻炼,注重参与文
化活动,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已成为广大群众自娱自乐、休闲健体的精神家园。
二、发展设想
根据天祝县“十二五”文化体育发展规划和“建成一批、储
备一批、论证一批”的原则,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一)在县城主要实施文化馆(文化大厦)改扩建,图书
馆、博物馆、民族歌舞剧团演艺中心、华锐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市场监管中心和天祝县群众体育活动中心(田径场、游泳馆)新建项目。
1、文化馆建设。完成文化馆改扩建工程,使建筑面积由
现在的2427平方米扩建为计划的5000平方米左右。力争将文化馆建设成为设施齐整、功能齐全的集文艺创作、学术研究、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书画艺术活动、为一体的全县文化中心,文化馆整体功能充分发挥。
2、图书馆建设。新建三层框架结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
3400平方米,内设多媒体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陈列室、库房和办公用房等;购置相关设施设备。将县图书馆建设成为集文献信息、学术研究、文化休闲、教育服务、知识管理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信息交流中心,达到满足全县23万人口的服务标准。
3、博物馆建设。新建三层框架结构博物馆,达到国家三
级馆标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8个展厅及办公、库房。配套监控、消防等安保设施设备。将博物馆建设成为集收藏保
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3、歌舞剧团建设。新建天祝县民族歌舞剧团排练及演艺
中心,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建成综合剧院、多功能剧场、配套管理及排练用房为主要设施的综合性演艺中心,彻底解决县民族歌舞剧团无场地、无设施的现状。
4、华锐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建设3000平方米场馆,开设
民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华锐文化艺术研究培训、技艺开发与产品生产,配套相关设施设备。
5、文化市场监管中心。成立天祝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
队,新建业务办公及出版物库房管理用房1500平方米。
6、天祝县藏汉文编译业务楼。修建4层综合业务楼。主
要编辑出版藏语言文字类图书及藏文古籍整理。设立华锐藏族传统文化信息中心,购置基本办公设备及专业设备等配套设施。
7、天祝县群众体育活动中心。建设400米标准体育田径
场地,内圈为标准草坪足球场,建设游泳馆及相关业务用房,配套体育活动竞赛器械和设施设备。占地面积约55亩,(二)在乡镇重点完成石门沟高原赛马训练基地改扩建工
程,争取完成四个乡镇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乡镇农民健身好中心(灯光球场)建设和50%的行政村标准篮球场建设。在加强全县农家书屋管理的基础上,争取完成全县30户以上村民小组和佛教寺院的书屋建设工程。
(三)工业园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活跃的公共文化是园
区文化的巨大推动力和有机组成部分。在园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体现工业园区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重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建成室内外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其中,除建有室外文化广场外,还需修建不低于1000平方米标准篮球场和不低于300平方米的职工室内活动场地。此外,还要在园区内建设充足的健身器材、棋牌等娱乐休闲设施,营造美好的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社会文化内涵。
同时,认真抓好单位社区和居民小区的文体设施建设。通
过努力,逐步建立健全县、乡(社区)、村文化体育网络,提升县城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80%以上的乡村、社区拥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基本满足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天祝县文化体育局
2011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