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土资源执法培训班心得体会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保持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组织纪律.培训内容涵盖了基层国土所在国土资源执法,地籍管理,征地拆迁.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钟华山局长的两个“三关〔观〕”的讲话,以鲜明的观点,明确的要求,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市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进一步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指明了方向.我受益非浅.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切实感受到了要搞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强自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此次集中培训,对我们灌溪中队的人员而言是及时的.尤其是我.提高了我管理基层国土资源的综合素质,使我今后工作能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搞好乡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规范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行力强的国土资源系统基层人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在培训学习后,深刻感受“三点收获”
(一)增强了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听了杨支队讲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认识到时有发生的土地违法大案要案,严重破坏了18亿亩红线耕地保护目标,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现。乡镇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石,基石坚则基础稳,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受到重任在肩,使命在身。
(二)充分认识到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国有资产,其中当以矿产资源为甚。当前,在灌溪中队辖区内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矿产资源量需求迅速增长。雷公庙,石板滩镇拥有大量的不可再生石灰石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反之,既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又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国土资源这个基础上。当前,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者的矛盾相当突出,这一矛盾在我们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的灌溪中队所辖的6个丘陵乡镇特别显著,灌溪中队所辖的丘陵乡镇有限的资源亟待加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提高了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在基层国土所工作的干部职工,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国土资源专业背景,而国土资源管理又是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这次培训,从我自身来看,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更加增强。如市局于永津讲授的《国土资源管理地藉管理》,陈哲工讲授的《征地折迁》等使我对这几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搞好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征地拆迁.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杨文平的《国土资源管理执法监察》的案例教学,剖析违法案件的深层原因,更强调依法查处的重要性。听了以后,对当前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特点,面临的困难有了清醒的认识,更坚定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查处案件的决心。
二、在当前工作中,突出显现“三项难题”
(一)行政执法问题。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专职编制普遍存在“缺位”现象,直接导致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偏低。此外,乡镇若发生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违法违规的案件,加上没有象公安那样有交通工具,很难通过巡查在萌芽阶段或第一时间赶到案发地;工作人员虽有执法证,但苦于无执法权限,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现场处罚整纠,必须依赖于县级行政机关执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国土资源所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征用拆迁问题。
灌溪中队所辖乡镇因国家,地方建设用地规模大,项目多.牵涉到征地这项工作.此过程,必然涉及到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源于一些群众对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政策不了解、不理解和不配合,加上一些干部工作方式简单和作风不实,导致征用拆迁工作相当困难。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迫切需要我们从事国土管理的人员有精通的征地和拆迁业务素质.(三)地基管理问题。
国土基层工作“宅基地管理”是一台戏,它形象地反映了乡镇工作中的宅基地困局。由于存在着事实上的宅基地流转,“一户多宅”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乱占地建房、多占地建房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缺乏科学的规划,村庄向外、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急剧扩展,形成村内旧房无人住、村外新房争相建的“空心村”现象。另外,乱圈乱占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农(渔)业税,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保证金的取消,解决好宅基地管理问题已成为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在下步工作中,着力强化“二种意识”,加强一个“职责”
为破解上述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体要树立“二个意识”,加强一个“职责”。
(一)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为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国土资源。绝不能以无序和过多占用土地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守土地保护“红线”目标任务,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努力调整改善用地结构。
(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意识。
要进一步规范征地工作,坚持征地听证、公告制度,督促落实各项补偿安置政策措施到位,确保被征地群众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完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协调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被征地群众社会保障、征地安置纠纷调处制度建设,解决被征地群众的后顾之虞。
(三)认真履行职责.以“五字当头”,切实做好国土资源工作,服务中队辖区乡镇经济发展。一是“学”字当头,加强学习;二是“干”字当头,扎实工作;三是“法”字当头,依法行政;四是“廉”字当头,廉洁奉公;五是“为”字当头,坚持为群众服务。
第二篇:最新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执法工作者参加国土空间规划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城乡规划工作者参加国土空间规划培训班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今天,作为一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员,我有幸参加了*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国土资源培训班,在这次培训班上杜卫东局长做了以“增强责任意识,全力做好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为题的重要讲话。
在这次培训中,各位领导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别向我们讲解了关于土地利用、保护耕地、宅基地管理、土地开发整理、执法监察、土地测绘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并组织我们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与国土资源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班上我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保持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这次培训以鲜明的观点,明确的要求,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市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进一步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指明了方向,使我受益非浅,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切实感受到了要搞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强自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此次集中培训,对我们国土资源工作人员而言是及时的。尤其是对于我来说,提高了管理基层国土资源的综合素质,使我今后工作能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搞好乡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规范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行力强的国土资源系统基层人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在培训学习后,深刻感受“三点收获”
(一)增强了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听了杨文军局长讲授的《把握机遇,提高认识,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认识到时有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严重破坏了18亿亩红线耕地保护目标,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现。乡镇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石,基石坚则基础稳,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工作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受到重任在肩,使命在身。
(二)充分认识到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国有资产,其中当以矿产资源为甚。当前,我市各乡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科学有序开发,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反之,既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又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基础。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国土资源这个基础上。当前,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者的矛盾相当突出。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土地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难题。
(三)提高了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在基层国土所工作的干部职工,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国土资源专业背景,而国土资源管理又是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这次培训,从我自身来看,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更加增强。如徐朝晖局长讲授的《务实地藉管理,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大局》,使我对这几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搞好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征地拆迁等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杨文军局长的《把握机遇,提高认识,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案例教学,剖析违法案件的深层原因,更强调依法查处的重要性。听了以后,对当前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特点,面临的困难有了清醒的认识,更坚定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查处案件的决心。
二、在当前工作中,突出显现“三项难题”
(一)行政执法问题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专职编制普遍存在“缺位”现象,直接导致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偏低。此外,乡镇若发生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违法违规的案件,很难通过巡查在萌芽阶段或第一时间赶到案发地;一些工作人员虽有执法证,但苦于无强制执行权限,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现场处罚整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国土资源所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征用拆迁问题
我市各乡镇因国家性、地方性建设用地规模大、项目多而牵涉到征地这项工作。此过程,必然涉及到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源于一些群众对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政策不了解、不理解和不配合,加上一些干部工作方式简单和作风不实,导致征用拆迁工作相当困难。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迫切需要我们从事国土管理的工作人员精通征地和拆迁方面的业务素质。
(三)宅基地管理问题
国土基层工作“宅基地管理”是一台戏,它形象地反映了乡镇工作中的宅基地困局。由于存在着事实上的宅基地流转,“一户多宅”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乱占地建房、多占地建房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缺乏科学的规划,村庄向外、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急剧扩展,形成村内旧房无人住、村外新房争相建的“空心村”现象。另外,乱圈乱占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农(渔)业税,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保证金的取消,解决好宅基地管理问题已成为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在下步工作中,着力强化“二种意识”,加强一个“职责”
为破解上述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体要树立“二个意识”,加强一个“职责”。
(一)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为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国土资源。绝不能以无序和过多占用土地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守土地保护“红线”目标任务,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努力调整改善用地结构。
(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意识
要进一步规范征地工作,坚持征地听证、公告制度,督促落实各项补偿安置政策措施到位,确保被征地群众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完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协调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被征地群众社会保障、征地安置纠纷调处制度建设,解决被征地群众的后顾之虞。
(三)认真履行职责
以“五字当头”,切实做好国土资源工作,服务我市经济发展。一是“学”字当头,加强学习;二是“干”字当头,扎实工作;三是“法”字当头,依法行政;四是“廉”字当头,廉洁奉公;五是“为”字当头,坚持为群众服务。
城乡规划工作者参加国土空间规划培训班的学习心得总结
作为国土干部第一就是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思想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一经形成,不容易转变。必须加强学习,反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反复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全面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全面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通过不断学习,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
一是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坚决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深刻把握我国资源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均衡和持续发展。二是树立大局意识。
把国土资源工作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三是树立创新意识。
开动脑筋,多闯多试,同时要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吸取群众的智慧,为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四是树立责任意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神圣职责,我们义不容辞,必须通过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改革与发展,切实履行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重责任。五是树立服务意识,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土资源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国土资源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国土资源服务。第二就是要勇于实践。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上几种思想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改革和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政策措施,将思想意识转化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我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围绕影响和制约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包括资源配置、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财税分配、产业导向以及干部政绩考核等一揽子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意见建议。
在基层国土资源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围绕加强土地、矿产资源管理,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文件很多,部里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也很齐全,但是在基层常常出现学习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是其中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下基层调研,是实践最具体的表现。
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用途管制和宏观调控的手段,节约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土地利用的主旋律,作为国土管理系统中的一员,深感职能之重,责任之大,唯有牢记使命,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才能无愧于这个神圣的职业和岗位。
凭“心”为事——服务是天职大地朝天,做事要讲光明磊落。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是办理土地登记、服务群众的窗口,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言行,直接体现我们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能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一个部门仍至整个系统的声誉。我们的权力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我们的报酬是纳税人创造的,过去讲,忘恩无义、不知图报是要受天遣的,作为回报,就要坚持和遵循凭“心”为事,做到热心待人、耐心听取、虚心接受、诚心释疑、全心全意;就要自觉坚持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做事原则,执法上做到大事与小事一样处理,业务上做到生人与熟人一样办理,管理上做到单位与个人一样服务。
第三篇:如何加强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
国土资源执法队伍作为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者和执行落实者,位于保护国土资源、维护群众权益的第一线,处在打击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其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部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大局”工作职责的有效履行,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特别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现实情况,如何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事关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正确认识国土资源队伍的现状,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成为各级国土部门加强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笔者以利川市为例,试图分析我市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的现状、成因和对策,权作引玉之砖。
一、我县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省以下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后,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得空前重视和加强,但无须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仍难尽人意,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严峻形势相比,执法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执法保障不力。从本质上讲,执法监察工作应该是摒弃各种后顾之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案,依法查处。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执法保障不到位,执法队伍不超脱,使得执法不严肃,办案不严厉,一定程度上存在“唯钱执法”的倾向。一是领导保障不到位。一个地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甚至是屡禁不止顶风上,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谁该承担责任?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个责任追究落实得怎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并不明确。即使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部门一把手负责制,也因违法行为的愈演愈烈而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二是经费保障不到位。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后系统执法监察队伍人员工资仍然是部门预算,自收自支的执法监察队伍作为执法监察主体力量与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不相适应。执法监察主体力量是队伍,而执法监察队伍属事业编制,半数以上自收自支。我市国土执法大队人员15人,其中全额拨款的5人,差额拨款的2人,全额自收自支 8 人,日常办公经费、办案经费仍是与经济任务和罚没收入相挂钩。只要还存在经济任务的导向,就必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执法人员办案时注重经济处罚而偏离执法宗旨。三是设备保障难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完全依靠人、纸、笔等传统办案方法和手段已不能保证执法监察工作的顺畅进行。一些当事人不理睬办案人员的现场了解,不配合制作调查询问笔录,不提供相关协议合同材料;或者是胡搅蛮缠,天天拖延,时时撒谎,办案难以找到直接当事人。如果不配备车辆、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等必要的办案设备,运用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办案的技术含量,办案效率必然难以提高,执法监察的应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难以产生质的飞跃。全市4600余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巡查,只有50人参与巡查,真正有巡查车辆的只有执法大队和直属分局,12个国土所既无巡查车辆,又无巡查经费,且担负全4602.67平方公里的土地,矿产资巡查任务,人均巡查面积近100平方公里,难以适应资源管理量大面广。
(二)办案素质不高。2006年执法大队成立以来,执法监察队伍人员的能力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办案的基本程序、违法行为的准确定性不存在大的问题,但与违法行为的复杂性和案件当事人反调查能力增强的违法发展趋势相比,执法人员在执法宗旨和信心上、办案的具体细节上、违法当事人的心理把握上、调查取证的一次性成功率上、收集证据的完整性上,仍然存在亟待加强的地方。一是工作信心不强。从我国土地管理治理多年来看,我国的土地执法始终处于疲于奔命、扑火救火的角色,吃力不讨好。特别是在历次清理清顿中,对于违法用地都是采取从宽处理的办法,多数情况是罚点款再补办合法的用地报批手续了事,拆除、没收等主罚不了了之,以致出现“守法不如违法、谁违法用地谁占便宜”的事实。国土资源执法连事都查处不到位,还谈什么“既查事,又查人”。如此“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办案惯性和潜规则已经直接挫伤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一些执法工作人员工作信心不足,二是业务能力不精。一些工作人员满足对法律条款的一知半解,仍然是依靠(《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两法”打天下,既不注重国土资源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政策法律法规的系列学习,又不注重对同一违法行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融合理解,办案时对当事人的疑问解释不清楚,说明不透彻,宣传不到位,有的业务知识不熟,工作能力不强,办起案来自然是四处受阻,到处碰壁。三是综合知识不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但一些工作人员既不能充分知晓《刑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规定,又不愿认真学习国土资源规划计划、用地报批供应、权属确认登记等业务知识,更谈不上全面涉猎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知识。知识面不广,综合素质不高,执法水平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工作关系不顺。国土资源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有机的整合办案力量,有效的理顺办案关系,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一是内部关系难协调。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不仅需要具体办案人员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在涉及违法占用土地的地块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性质、具体面积、地价、原来报批使用登记变更等情况时,需要系统内部的规划、耕保、用地、地籍、档案等科室和勘测、评估、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的配合,出具证明、报告和图件等材料,但由于科室本身就工作繁忙,执法监察队伍又没有安排的权限,再加上一些科室工作人员存在“趋势避害、少得罪人、怕麻烦、不愿承担责任”的心理,业务科室长期不轮岗不交流,工作上各自为阵,有时甚至把私人关系和感情掺杂到工作中来,使得在具体办案过程中难以协调单位内部的各种关系,获取一些主要证据时间长、阻力大。有的科室和基层所甚至是阻挠办案,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擅自为违法者办理用地用矿手续。二是上下级间少联系,工作指导不力。缺少有效的工作指导和联系,没有全面建立起学习培训制度、工作情况定期汇报制度、执法工作形势分析通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通报制度。三是部门之间欠沟通。虽然成了国土资源公安经侦联络室,对于有效定性,打击资源违法犯罪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权责对等的联合办案机制,单靠国土部门去主动找纪检、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沟通求助,单靠部门间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关系和感情来搞办案协作,而没有对“不协作、不配合、不处理”的追责制约措施,往往就会出现“移送成功、处理成空”的现象。
(四)队伍形象不佳。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难查处、难执结、难到位,直接导致执法监察权威难树立,队伍形象难优化。一是执法办案不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欺软怕硬、掂轻怕重”的心理,有重土地轻矿产、重城镇轻乡村、重个人轻单位、重增量轻存量等倾向,执法办案时就会产生处罚倚轻倚重、行使自由裁量权不恰当的情况,给群众造成国土资源执法办案不公、“半夜吃桃子专练软的捏”的印象。二是坚持原则不强。在案件处罚中,时常会因为各方的说情干扰,顶不住压力,使处罚严重缩水,绝大多数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最终是以罚款、补办手续了结,像拆除违法建筑物、没收违法所得、收回土地使用权等主罚基本上不了了之,这其间虽然有法律操作性的原因,但执法单位和人员原则性坚持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工作作风不实。动态巡查不主动、不及时、不细致,办案时不注重文明执法,不注重宣传沟通,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讲究“先声夺人”,靠打压、哄骗等带有江湖习气的手段去执法办案,作风粗暴飘浮。四是少数执法人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个别执法人员同社会上一些炒卖地皮的不法人员串通一气,大势纵容违法,有的甚至充当保护伞,有些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没有廉洁奉公的思想,私心杂念重,贪图享受,生活腐化,以工作之便“吃、拿、卡、要”,假公济私,饱中私囊,既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也破坏了国土资源执法队伍的形象。五是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行不立案,不处罚,协商执法,为单位或个人谋福利好处,六是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会审制度流于形式,权力运行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里。七是在干部任用上重任用轻管理,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不少监督管理的办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批评教育少,即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少数领导干部宁愿失原则,也不愿伤感情,怕得罪人,以致出现上级忽视监督,同级难以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无法监督,事前事中疏于监督等现象。
二、加强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树立国土资源执法权威,创优国土资源执法环境,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落实改革措施,夯实严肃执法的根基。一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文件的要求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县市一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人事制度改革,配优班子,调优人员,强化职能,将执法人员工资和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文件的要求狠抓落实。尽早出台加强执法监察专业队伍建设的具体规定,并按照要求配备车辆、摄像机、电脑等办案设备,兑现执法人员办案补贴,稳定执法队伍。三要多方努力,积极争取省以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垂直管理,保持队伍的相对独立性,将执法监察大队全体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高队伍执法的综合素质。一要创新学习形式。制定宣传学习培训规划、计划、方案和制度,通过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讲解与集体讨论相结合,采取看、听、讲、谈、写等多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特别是可以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案件分析研讨会的形式,二要拓宽学习内容。不仅要学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用地用矿报批供应登记发证、规划计划、勘测评估等业务知识,还要学习经济知识和社会学、心理学、交际学、逻辑学、口才学等知识,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升境界,以适应新的执法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三要注重学习效果。既要严格执行学习制度,强化学习考核,更要注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习时善于联系实际,工作时善于理性思考,全面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使正确的执法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升华,让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成为自觉行动。
(三)协调各方关系,增强执法的合力。一要加强内部联动。进一步健全违法案件立案、处罚、结案的集体会审制度和案件查处工作职责,明确执法办案的程序和单位内部各科室、各队所协作配合的具体责任。对经会审立案查处处罚的案件,处罚未执行到位的一律不结案,一律不完善相关手续,一律不发放用地用矿通知书和证书,防止以查处代补办,以罚款代执行,随意降低处罚标准。二要加强横向联动。明确界定国土资源违法、违纪、犯罪三类行为及对应移交的部门、标准、程序和处理时限,争取协调制定纪检、监察、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办案不协作、不作为责任追究办法,防止出现“移送成功,处理成空”的现象。三要加强纵向联动。明确界定省、地、县(市)三级对违法行为查处的权限、标准和要求,建立动态巡查情况定期上报、违法案件查处报备、结案报核制度,对大案要案公开联合挂牌督办,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的威慑力。同时应借鉴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加强上级对下级执法监察工作的指导,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并在各县市抽调人员异地交流办案,分别代表市州局行使执法办案、检查督查的职责,提高办案的抗干扰能力。
(四)强化监督,及时纠正和严肃处理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确保依法行政,必须强化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监督。一是要加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监督。二是要推行查案全程监督制度,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案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要推行办案跟踪卡制度,由当事人在结案后,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评判,填卡交本系统的纪检部门处理。四是要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办错案的责任人员。五是要建立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和举报接待室,及时处理群众举报的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六是要严肃查处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清除腐败分子,纯洁队伍。七是要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确保国土资源执法人员正确行使职权。
(五)创新工作机制,树立执法的权威。一要明确执法工作责任制。制订出台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局长负责制的具体规定,确保各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能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同时,建立并实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动态巡查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全面强化执法监察工作责任。二要创新事前防范,全程监管工作机制。逐级健全执法监察信息网络和监控体系,定人员、定时间、定区域、定责任开展动态巡查,实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确保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早发现、早防范、早制止、早处理。同时,加强执法监察队伍与用地报批、供地管理、地籍、地矿等科室的工作配合,对用地用矿行为提前介入,全程监管,确保及时发现隐性违法行为。上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也应加强对下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强化监管。三要落实执法考核奖惩机制。既要在本级国土资源系统内部严格考核各单位、各位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支持执法、配合执法的工作情况,又要加强上级对下级执法工作的检查考核,并严格按照考核情况实行奖惩。坚决对违法案件查处不力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暂停该地区用地用矿审核报批,通过硬考核、硬奖罚、硬落实提升国土资源执法权威。
(六)以制度建设为平台,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行为。一是要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依法规范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防止滥用权力,坚决纠正各种不规范的做法。二是要建立有关规范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职务行为的制度。三是要建立规范国土资源执法人员与当事人关系的制度。禁止接受当事人的请吃送礼等。四是要建立执法人员日常行为的约束规范。建立对重大事项和收入申报制度。建立经营性土地出让计划制度、信息公开查询制度、进场操作制度和纪检监察机关对土地市场监管等四项配套管理制度。对涉及土地利用规划审批、供地项目审批、规费减免、资产处置、重大违法案件处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集体内部会审。内外并重,强化内部监管,对履行职责、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和新任职的领导干部,分别进行诫勉谈话和任前谈话。同时注重外部约束,在基准地价更新、土地开发整理、土地调查项目招投标过程中,都主动邀请市纪委、财政部门进行现场监督,取得较好效果。
(七)以基层建设为抓手,夯实国土资源工作基础。
基层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市局要按照“以人为本、多方筹集、稳步推进”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基层所建设,力争全市100%国土资源所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80%国土资源所有巡查车辆、配备电脑和打印机,实现了与市局的网络互联。同时,高度重视软件建设,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在依法行政、服务群众中发挥出窗口作用,大多数国土资源所在地方考评中名列前茅。再其次要争取政府支持,增加乡镇所人员编制,同时要着力加强对村级信息员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主要做法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主要做法
1、注重宣传培训,切实增强保护资源意识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为了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及其它配套法规,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依法用地意识,我们以“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日为契机,采取广播、电视专栏、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国土资源国情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县有线电视台《静乐时迅》、静乐新闻网站以及会议、公告、传单等媒体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对打击违法占地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资源保护意识。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责,推进工作,我们还把全面加强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举措,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先后投资10万元组织乡、村两级干部230余名在忻州顿村举办了2期乡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有效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意识。
2、强化监管责任,建立健全三级监控网络。
静乐地处山区,交通不便,80%以上村庄坐落在山沟,给土地监管带来很大难度。一年来,我们立足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在巡查监控网络构建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控网络,在体制和机制上保障了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在基层的深入开展,真正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查处和解决问题。一是明确村民委员会主任是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土地负有监管和保护职责,严禁村民在耕地上特别是基本农田范围内盖房,严禁任何人非法、违法出售或转让土地,严禁村集体出现“以租代征”行为。二是明确乡镇国土所所长是土地执法监察巡查第一责任人,组织动态巡查工作,重点区域每周不得少于2次,非重点区域每周检查1次,对于发现的违法用地行为,及时向县局报告、调查、制止。三是明确局执法大队的职责。对重点区域每半月不少于1次,非重点区域每月1次,及时将巡查情况如实填写巡查汇总表,发现问题立即制止,并及时向分管局长和局长报告。对重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该向上级反映的事要立即报告。为了强化县、乡、村三级监督责任,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辖区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列入各乡镇主要领导政绩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县局与国土所负责人每年也要签订土地执法监察巡查责任书;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与村主任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监管责任落实在具体人头。
3、健全工作制度,提高综合预防能力
按照“查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我们着重通过落实“三项制度”来提高土地违法综合预防能力。一是登记台帐制。局执法大队和基层国土所分别建立巡回检查登记簿。以便县局及时掌握巡查动态,也利于苗头性违法用地的及时处置。二是汇报通报制。要求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违法用地行为,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向县执法大队报告。重大案件要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必要时向市局汇报。三是责任追究制。对因巡查不及时或制止不力造成违法占地事实的、对接到违法案件的报告或举报不及时汇报、不及时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状》的有关要求从严处罚。
4、创新工作机制,注重“点、线、面”有机结合 首先是找准执法“点”,通过对日常一些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的分析,将以租代征、未批先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土地违法行为作为执法监察的重点。其次是延伸执法“线”,紧紧围绕县、乡、村三级土地执法监察信息网络这条主线,在全县设立了五个中心所,发展和壮大了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在体制和机制上保障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在基层的深入开展,真正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查处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扩大执法“面”,通过扩大制度覆盖面、政策宣传面、部门配合面,对重大典型案件在新闻
媒体上进行公开曝光、公开查处,达到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
5、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
为了确保打击非法采矿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了“四项制度”。一是“零报告”制度。各基层国土资源所每天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以短信方式报告局执法大队专管人员,大队再以短信形式报告分管局长和县政府分管县长,有重大问题时还要及时向县长报告。县国土资源局每周将各基层所的情况书面汇总以后,分别再向县委、县政府进行汇报。二是实行执法巡查制度。充分发挥公安、国土、乡镇、行政村四支队伍作用,对境内重点采煤区和非法采矿高发多发区进行进行不间断巡查、抽查和明察暗访,一经发现,露头就打。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国庆”等 重大节日,严格实行昼夜监控,专人盯守,确保非法采矿现象不出现反弹。三是实行举报制度,在县电视台首次公开了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公安、国土部门主要领导的手机号,鼓励群众检举揭发各类非法采矿行为,凡群众举报的非法采矿点,私藏私制非法爆炸物品的,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给予 举报人适当的奖励。四是实行无证矿资料建档制度。以乡镇为单位,国土资源所处罚资料为基础,对在巡查和专项行动中发现的无证矿点全部建立详细台账,包括违法的时间、地点、涉案人员、资源破坏情况,处
理情况等,为实施处置提供了第一手准确资料。
第五篇: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节约资源,保障支持发展为目标,以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以强化基层执法监管为基础,以预防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以依法严肃公开查处重点典型案件为手段,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原则,全面构建预防、查处、监管、部门联动的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推动我县国土资源的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整改,巩固成果。各乡(镇)和国土局要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对去年以来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情况及“违法违规清理专项行动”认真进行一次“回头看”,对遗留案件查处纠正和整改落实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符合条件尚未立案的,要抓紧立案查处;对已立案尚未处罚到位的,要抓紧处罚;对处理偏轻偏宽的,要及时纠正;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要积极跟踪检查,确保案件查处执行到位,对整改方案确定的各项整改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坚持预防在先,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和便于操作实施的要求,由国土局牵头负责建立完善预防、查处、监管和部门联动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三)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一是搞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查限期整改,改变事后监督的被动局面。二是加强执法巡查,采取动态巡查和重点检查两种方式,对交通沿线、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乡(镇),进行全面的拉网式的动态巡查。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通过执法动态巡查,设立群众举报电话,畅通信访渠道等方式,及时梳理和掌握一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依法立案查处。并进行公开曝光。四是加大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水平。
(四)完善体制,提升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基层土地监察网络,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各乡(镇)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村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全面配合和支持县国土资源所工作,发挥基层在动态巡查中的作用,健全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坚持动态巡查,预防并举,力争把土地违法违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保护资源,保障发展。要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对建设用地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从快办理项目建设用地报批手续,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全力支持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项目用地“三到现场”监察制度,防止新增建设项目出现未批先用、边报边用、未供即用等违法违规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国土资源管理执法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长效机制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执法理念,促进执法水平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大力宣传建立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的意义和要求,为建立国土资源执法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对举报的案件,要认真核实。确认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土地保护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公开曝光一些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三)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县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国土局、监察局、财政局、人社局、发改局、审计局、工商局、住建局、公安局、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及法院分管副院长、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为成员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局,办公室主任由国土局局长易兵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长陈衍著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四)靠实责任,狠抓落实。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总体目标要求,明确部门工作任务和承担的主要责任,将建立、完善和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限和质量要求,自觉负担起科学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和依法管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