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的调研 12-22

时间:2019-05-13 09:5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的调研 12-2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的调研 12-22》。

第一篇:关于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的调研 12-22

关于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的调研

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运作,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对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全区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1、国有资产总体存量。据统计,截止2010年12月我区226个行政事业单位(含乡镇卫生院、畜牧兽医站)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3084万元,主要是土地、房产、交通运输工具、办公设备、专用仪器等资产,其中土地总面积约为7222.22亩,房产面积约为19.0351万平方米。

2、管理情况及成效。目前,我区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由区国资办管理,负责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管理制度方面,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臵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财政部令第35、36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市中区国有资产管理实际,2006年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资产处臵程序的通知》乐中国资委(2006)4号,使我区个别单位存在的国有资产乱处臵行为得到了遏止。

二、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在国有资产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拓创新不够。其实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大有潜力可挖。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外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国有资产管理、运作的范围不断拓展,需要解放思想,不断地开拓创新。

2、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相脱节,账实不符现象应引起重视。由于我区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由单位负责,资产的实物使用和价值管理分离,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能做到资产管理与账务管理的有效衔接:有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办理入账手续;有的单位无偿调拨和接受捐赠的资产不入账等。凡此种种造成管账与管物的相互脱节,有的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存在不符现象,造成固定资产帐所反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存在游离于财政部门监管之外的现象。

3、土地资产管理亟待规范,需进一步提高办证率。对国有土地存量资产存在的问题归纳,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产权办证率低、产权不明晰,这种情况对下一步盘活闲臵土地资产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中存在的情况和问题,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国有资产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履行各项职能、进行社会管理、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公众提供公

共服务的基本物质保证。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2、理顺体制,健全制度。要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范围,提高管理水平。各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明确专门科室管理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从上至下建立健全一整套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3、强化措施,严格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有资产管理最根本的任务。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摸清底数,查找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杜绝国有资产部门化、利益化现象。建议财政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购臵、配臵、使用、处臵、评估和统计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全面强化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监督各单位建立完整的账卡,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切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存量情况。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使用台帐和责任制,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准确及时上报国有资产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要从源头上控制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行为,加强对国有资产出租和处臵收入的管理,特别是要严格处臵机制,建立资产处臵统一平台,严格执行资产变动处臵申报审批制

度,加强资产处臵管理,防止擅自、随意处臵国有资产的现象。对行政事业单位转让、报废国有资产,必须严格审批程序,严禁私下协议和场外交易;对经营性资产要建立健全申报、审批机制;对出租出借资产所形成的收益,要规范资产处臵收益分配,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上交国库或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对需要报废报损的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及时进行销账或调账处理。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措施,采用统一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内国有资产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4、优化配臵,创新机制。加大对闲臵资产的清理处臵力度,加快整合重组现有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潜在效能。要真正确立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只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打破国有资产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为部门单位所有的管理格局,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长期闲臵的资产统一进行调剂和处臵,增强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臵。加强对土地等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实现国有资源的保值增值。要进一步做好国有土地资产的清查登记,弄清弄准底数,会同财政、国土等部门积极稳妥地解决土地资产管理方面的产权证办证率低、产权不明晰问题,为下一步盘活闲臵土地资产奠定基础。

第二篇:领导干部国有资产监管调研

领导干部国有资产监管调研

领导干部履职对国有资产妥善管理使用是认真履行经济责任的核心内容之一。经济责任审计跟踪中,常常发现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存在诸多弊病,值得引起当任领导的高度关注。

一、管理不善的乱象

1、资产在账外游离

一是土地运作形成的房屋建筑物。近些年小城镇开发建设,给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一座座高楼新宅拔地而起,现代化的配套设施齐全,园林式的周边环境优雅怡人,办公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而建就的价值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资产在财务上却没有任何记录。

二是受赠的家具用具、交通工具及信息化设备。随着社会经济交往的深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工作影响越来越广泛,深深赢得社会各界认可和赞同。一些知名人士、在外创业有成的老板以及开发商为了表示支持和拥戴,常会出手相助,解决部门、单位面临的困难,馈赠所需资产。而大批接受赠予的资产只见物不见账。

三是避开政府采购自行置办的资财。添置资产通过政府采购这一关,对节约财政资金、抑制奢侈消费和超标准享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单位领导认为这是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千方百计冲破这层屏障,擅自购置如愿物品,或化整为零、或张冠李戴假化它名,投出资金只记购置费用支出不进行资产登记和基金管理。

2、实物与价值不符

一是早已报废、淘汰、变卖的资产仍然保留在账面,实物形态已不复存在,形成虚无的资产价值。

二是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多年的基建项目不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实体早就确立,价值核算迟迟不得归账。

三是改建扩建、大额修缮工程,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增加了投入,资产发生了大额价值增加,资产增值部分没有得到真实反映。

四是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在账上只有金额记载,没有规格和数量反映,这样使实物和价值不能一一对应。

3、随意性处置资产

一是对原有的老房地产的处置不按照招、拍、挂程序,未经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审批,直接卖给关系户,买方虽然有利可图,却也无法办理合法证件。

二是用闲置的资产抵债,信口承诺能办理产权转移手续,求得一时和解,以致债务纠纷越陷越深。

三是长期低价出租房屋,签订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出租合同,低估国有资产预期收益,收取的租金远不及日常的维护费。

四是无偿调拨自有房屋、车辆给下属单位使用,或者长期调用下属单位车辆,物业产权不明晰。

二、混乱现象的危害

1、家底不清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账面一套、账外一套,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单位国有资产的存量。每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经济大盘点时,被审计人总要显摆其任职期间添置了多少资产,为振兴一方、造福一方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审计又没有充足的证据将这一辉煌成就反映出来,反倒是揭示出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病,应当追究该领导干部负有的经济责任。此时被审计领导干部有口难分、郁闷不乐。面对家底不清、一本糊涂账的糟糕状况,纵然有百般理由,审计也是爱莫能助。

2、违法违规

不依法购置、不依法处置、不依规管理情况时有发生。如用土地资源换取开发商承建的资产,且不管两厢价值是否相符,单从土地开发的程序而言就没有依法办事,逃避了法律规定的招、拍、挂必经程式;擅自处置资产也是如此一般的不法行径。再如有的单位房屋租金、变价收入设置“小金库”,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并由此滑入腐败犯罪的泥淖。

3、资产流失

管理缺陷给国有资产流失带来极大风险。如对资产的报废及核销手续不齐,物品保管不善未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和盘点,有的已被个人长期占用,有的出现蛀烂残损情况。有部分单位领导不顾客观需求,在资产购置及项目建设上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出现人为损失浪费。更有常常发生的扎抵买卖、不遵守“收支两条线”规定等隐性交易,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看好资产的建言

1、转变意识

从转变意识出发,扭转国有资产管理淡薄思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对资金的收付、资产的投入很重视,但对形成资产以及后续登记、变动、注销等管理意识松懈。领导干部应切实扭转这种重货币轻实物、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树立新观念,重视管理工作,要用购建资产时的热情和动力来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理财,严格遵循《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本单位严密的资产管理制度,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彻底改变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差的局面。

2、盘清底数

从产权归属出发,厘清国有资产现有实际存量。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资产的来源有多种渠道,一些入账手续、计价标准、移交程序尚不完备,存在扯皮现象,对此单位领导要克服为难、嫌麻烦情绪,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目前占有使用的、实际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清理登记造册归账,做好资产管理的自查自纠工作,遇有疑难问题,要争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支持,完善手续、补正要件,依法加以确认产权归属;准确计量资产价值,盘清时点上的存量,掌握时期间的变动,做到心中有数、会计有账、管理有策。

3、严格核算

从严格核算出发,确保国有资产实物价值相吻合。会计集中核算是依法理财、提高理财水平的好形式,但现实中也反映出有不足之处,尤其是对资产的核算存在脱节现象,单位报账员与会计核算人员未能及时勾通,双方没有真正担当起资产核算的职责。现实表明:这种不勾通、不担当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单位领导不重视管理的态度影响而产生。为此单位领导要对报账员加强管理教育,增强其责任心,提高其业务技能;经常督促提醒报账人员把本单位资产添置或变动情况要向县会计核算中心报实情、述详情,便于会计核算人员正确处理账务;同时更要让会计核算人员多加了解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使其在知根、知底的基础上,详细明白登记固定资产账,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筑牢管好国有资产的基础。

4、积极整改

从监督整改出发,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审计、财政、国资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实行检查监督,是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的有力保障,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各单位应当正确对待积极配合,尤其对在检查监督中揭露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要及时加以整改,绝不能把整改工作答应在口头上,检查一过依然如旧。从审计的视角而言,整改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是否守法、守纪、守规、尽责的优选标准,各级党委、政府也都对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任职领导理应正确对待整改,努力把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看护好。

第三篇: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有效形式的探索

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有效形式的探索

[摘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存在许多问题。其监管体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没有一套完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就如何有效监管和运营国有资产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

我国国有资产达1l万亿元,国有企业9000多家,规模之庞大,数量之众多,要管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国资监管和运营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其资产收益率也只有4.5%,低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8%和银行5.1 8%的贷款利率。因此国资应该收缩战线,加强监管,探索有效的运营形式。

一、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现状及矛盾

国有资产的主要载体是国有企业,其目的是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经营组织,这种管理模式也使对企业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管理一分为二。一方面,使企业本身承担了保值增值的责任,成为既具有社会生产者职能又承担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双重企业;另一方面,也使政府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一是社会管理职能,二是经营国有资产的职能。政府的双重职能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对于政府来说,具有双重身份,处在相当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当中。政府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执行者;既是出资人,又是代表国家对自己投资企业的监管人。这样的制度设计虽然可以避免多头管理的弊端,但仍没有摆脱中国长期形成的政企不分、经营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的局面。

因此,目前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矛盾。(1)出资人缺位与越位并存。政府直接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却无法行使产权及相关权利。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及其部门负有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之责,而它所管理的经营性资产却固化于国企之中,这就要求国企具有自己的代表。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已

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力大大弱化。在企业决策时,出资人往往缺位。另外,企业隶属于行政,政府有时又越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2)内部人控制与外部干预过多并存。政企形式上的分离中,政府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没有对他们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由此产生企业经营人员获得了对企业强有力的控制即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另外,在管理层面所有者及其产权代表功能被多个政府部门分解,形成管财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没有权,这种“五龙治水”的权利分割使企业受多头控制和干预,无所适从,但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完全责任。(3)监管体系并没有真正形成。一是部分监管与被监管主体被忽略;二是监督主体缺乏积极性和监督手段,造成监督不力,使产权不受约束与放权不到位同时并存。

二、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无效的症结剖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模式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国企甚至包括已经股份化乃至上市但国家仍控股的企业在其官营的本质上基本上没发生什么实质上的改变。这是因为:第一,官营必然导致政企不分。在官营形式下企业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是政府的附庸,企业经营者不能不按照行政的模式和要求来治理企业和处理其与方方面面的关系。第二,官营无法产权清晰。行政官员属下有一大批国有企业,他们不以个别企业的盈亏计输赢,超越个别企业的利益对所属资源不断进行重组整合,是他们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谋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合理经济行为。但这样做的后果就会使现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不可能得到尊重和保护。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对非营利性的社会发展目标与营利性的经济目标进行调和。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改革,其产权关系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第三,官营做不到权责明确。正如批评者所指出,官员不是资本所有者用利益关系约束的代表和经济责任人,不能对其所作的决策承担风险。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在官营体制中他们的权力有限,调来换去频繁,责任就更难明确。这种权责不清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行政官员和企业家本来适用于不同的约束原则,硬让两者错位必然造成权利和责任的背离和扭曲。第四,官营很难管理科学。按官营逻辑的管理往往是保护自己垄断、限制他人竞争。对企业经营者来说,科学管理就意味着要对企业内部按照行政体系设置的机构和制度做大手术。即使管理是完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关系,科学管理往往也意味着要触动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经济上的压力和动力都太小,而不足以使经营者去承担这样的风险和责任。

总之,政府及有关部门不适当地充当了代表和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角色,正是因为政府的这种代理的特殊性,使当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不满时,无法行使解除代理关系寻找更优代理人以形成有效的制衡。代理人外部约束机制失灵,被代理人的权利会失去保障。政府无法对自己的代理行为支付经济报酬,没有经济利益驱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失去了内在动力。增值了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不增值也不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三、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有效形式

1、推进产权多元化

深处是产权,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就是产权,国资监管的难题也是产权,解决产权问题关键是推进产权多元化进程(象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新加坡占大股东),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强化外部的竞争压力来提高国资的运营效率。在向国企引资的同时达到引制的效果,即伴随着非国有资本的进入,同时 引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这也解决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难题,分散了股权,有助于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实现政企分开

使国资委责权利相统一,做到管人、管事、管资产结合,以企业化的思想塑造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市场化的国资委。首先,应向国资委灌输成本的观念,使国资委在进行监管时遵循讲究经济效率的原则,降低管理成本,以企业市场价值塑造政府行为;其次,用企业精神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高运作效率,大力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再次,要注入竞争机制,在国有资产领域中实现竞争,选择最有能力的人从事国资管理,打破原有的薪酬机制,实行竞争型聘用制度。在国资监管和运营中,上海、珠海和深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资监管和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上海模式

随着百联集团和锦江国际两大企业集团重组拉开帷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新思路逐渐清晰。即以控股公司改革为重点分三步走:调整组织结构进行改制实现产业布局重构。最初作为股份公司与国资委中间隔离屏的国有控股公司经过10年发展,其作用已经发生异变,成为了改革的重点,首先对其进行战略定位,再找战略投资者,考虑国资进退和在行业中的比重,然后考虑产权结构,最终消除国资、国企两张皮的现象来实现控股公司的改革。这样也基本勾勒出上海国资改革的路线图:第一步是对国资委授权经营的包括经委系统11家、商委系统7家、建委系统10家、外经贸委5家等在内的市属39家集团公司重组实现组织结构调整;第二步是进行改制,即通过多元化的产权从源头上遏制内部人控制现象;第三步是加快产业调整步伐,以经济发展战略为目标,实现不同产业的国资布局。

百联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上海国资改革的趋势,打破了上海国资条块分割的局面,以行业为主线,将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联合打破了行业壁垒。2004年,电气(集团)总公司、农工商(集团)总公司、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国有控股公司和大企业集团顺利实施重组。国有资产通过重组有进有退,合理流动。

(二)深圳模式

1987年7月,深圳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市投资管

理公司。1993年9月,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同时,设立了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国资委的常设办事机构。1994年8月,市国资委决定将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改制成与市投资管理公司性质相同、机构相平行的资产经营公司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并将已核定的9.27亿元国有净资产授权给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当年底,在深圳物资总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深圳市商贸投资控股公司。由此,深圳形成“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层次管理运营模式。为了实现政企分开,在1996年把国资办和投资管理公司彻底分开,在投资管理公司之外新建投资控股公司和商贸投资控股公司,从而形成3家国资经营机构。从2002年起,为了减少管理链条和提高监管经营效率,对深圳集团公司等5家经营效益好的国企进行国资授权经营试点,从而形成了国资管理的三层构架,即:第一层次是市国资委及其办公室,其性质是政府机关,行使国资监管和制定国资经营政策;第二层次是3家国资经营公司和5家授权经营公司;第三层次是3家国资经营公司下属的国企和5家授权经营公司下面的国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层次模式的问题也开始暴露,主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为此,深圳市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它替代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从而使“三层次”管理体制向“两层次”的管理体制的嬗变。自此,国资委不仅要监管企业中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还将承担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管责任,从而彻底结束政府职能部门办企业的现象。2005年8月3日,国资委批复18公司原由3家深圳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有的国家股,全部划归其实际控制人深圳市国资委,并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

深圳的国资改革情况实际上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在国资退出竞争性领域而急剧集中的趋势之下,国资监管体系面临变革。深圳的国资改革监管体系实际上减少委托代理的层级,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运营的效率。

(三)珠海模式

1999年4月,珠海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国资的监管和运营,成立了“一委两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珠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共珠海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负责市属国企、内联国企党组织工作;珠海市企业董事管理局负责市属国企董事会和成员管理工作。同时搭建了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运营机构企业为主体的三层架构和三个体系,即:以纪检、内审等为主的监督体系、以企业重大决策等为主的管理体系和以资产保值增值等为主的运营体系。在管理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在管理角色上实现了从政府职能管理到出资人管理,在管理对象上从国有资产管理到国有资本管理,在管理目标上实现了从多目标管理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

第四篇: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一、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情况

2006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各级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了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一是股份制改革成效明显。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省政府按照积极、稳妥、有序的原则,推动全省40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面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任务,我省成为全国率先完成股改工作的省份之一。各级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并购重组、产权转让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产权多元化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0%以上,大部分市县属国有企业改制后已进入完善提高阶段。二是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扎实起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治理机构,加快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3户省属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外部董事和国有产权代表已开始履行职责。青岛、烟台等市按照《公司法》要求,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三是主辅分离工作有序推进。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辅分离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强督促协调,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分离辅业、精干主业。截止去年底,省属企业需分离改制的200个辅业单位中,60%的已完成分离改制任务。各市县也积极推进所属国有大型企业的主辅分离工作,多数已基本完成分离改制任务。

(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省各级围绕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带动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力度,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集中度和配置效率明显提高。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发展壮大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改制退出一批、关闭破产一批”的改革重组方案,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并努力畅通劣势国有企业退出渠道。一是积极培育国有大企业集团。各级认真组织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培育了一批资产质量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知名品牌的国有大企业集团。在2005全国工业企业1000强中,兖矿、济钢、莱钢、海信等9户国有企业进入前100名。在省管企业中,重点培育钢铁、煤炭、交通、商业、黄金、金融投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房地产等行业的优势骨干企业,去年有11户企业的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二是规范推进改制退出工作。各级严格执行国有企业改制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把改制方案审核审批关、资产审计评估关和国有产权交易关,注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企业改制规范有序推进。省政府协调解决了部分困难企业的改制资金缺口,并积极推进不良金融债权回购处置工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44户企业中,有12户企业正在实施改制退出。三是扎实推进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各级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大政策指导和协调力度,确保了关闭破产工作依法规范进行。2006年协调21个项目列入了破产计划。截止去年底,全省已终结关闭破产项目108个,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9.85亿元,安置职工21.9万人。

(三)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国资监管组织框架初步建立。各级积极推动国资监管机构建设,目前全省已有11个市组建了国资委,其他6个市也都明确了国资监管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有些市还对县级国资监管进行了积极探索。二是国资监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制发了109个政策性文件,各市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初步搭建起了国资监管工作的政策体系。三是产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级高度重视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产权界定、产权流转和产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产权管理体系。认真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工作,基本摸清了国有资本分布状况。加强资产评估和处置工作,普遍建立了资产评估机构公开选聘、评估结果公示和违规机构进入等有关制度。完善产权转让制度,整合全省产权交易机构,提高了国有产权交易的进场率和竞价率。2006年进场交易项目77个,转让价款22.9亿元。有的市探索实行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四是经营责任进一步落实。各级相继出台实施了业绩考核办法,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并严格依据考核结果兑现薪酬,初步形成了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经营业绩考核后,国有企业层层落实经营责任,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五是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以加强财务监督为核心,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措施,提高了监督质量和效果。各级政府派出的国有企业监事会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及时揭示重大问题,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

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国资委公开招聘了5名财务总监,派驻5户企业开展财务监督管理。各级普遍建立了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分析、财务快报编报分析制度,加强了对企业投融资和担保等重大事项的监管。

(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全省各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国有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质量、效益和后劲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中心和人才队伍建设,海信、浪潮、潍柴等企业开发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指导企业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能降耗指标,促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大力推行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006年,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省各级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省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41.15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155.92亿元,同比增长45.5%;上交税金184.72亿元,同比增长20.7%。济南、青岛、烟台等市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以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和“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争创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以惩防体系建设为总抓手,深入推进源头治本、效能监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和查办案工作,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积极开展困难企业困难职工救助。我省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成本越来越高;国资监管工作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很重;企业风险防控机制还需加强和改进等等。

二、2007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打算2007年总体思路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突出自主创新、大集团建设、董事会建设、风险管理,努力在创新节能环保方面做出新成绩,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实现新突破,在股份制改革方面迈出新步伐,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方面开创新局面,在加强企业党建方面达到新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自主创新为重点,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突出抓好自主创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后,安排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主业投资和投资回报。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以大集团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经济布局结构。加快钢铁集团筹建进度。进一步研究论证煤炭集团组建方案,搞好重要行业的重组调研,并适时启动重组工作。加快困难企业改制退出步伐,扎实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不良金融债权的回购处置工作,全面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力争建立并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三)以股份制改革为重点,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公司制改造步伐。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尽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条件的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推动企业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四)以董事会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抓好规范董事会运作试点工作,切实发挥外部董事的作用。研究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工作的意见措施,提高监督检查实效。加强经理层执行力建设。条件成熟时,落实董事会、经理层履行职责的各项权力。进一步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五)以风险管理为重点,着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以解决重大投资失误、资金管理失控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投资、财务、法律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严格重大风险损失责任追究,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六)以落实经营责任为重点,着力完善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市县国资监管机构建设。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规范和完善企业负责人收入管理。建立国有股权动态监管体系,推动在企业内部层层建立出资人制度,切实加强国有产权管理。加强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完善交易功能,规范进场交易。

(七)以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水平。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健全完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管理、激励、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和防治商

业贿赂长效机制,加大效能监察和查办案工作力度,确保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八)以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企业。推动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企业内部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第五篇:浅谈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及管理思路

浅谈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及管理思路

摘要:通过学习《高级会计实务》,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使我更加充分理解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体制、原则、配置、使用处置等内容。充分认识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现实中的意义。现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谈一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思路。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一、如何界定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是国家产生以来资产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就是指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国有经济资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草案)》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国有资产,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包括拨款、接受馈赠而形成的资产,包括凭借国家权利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利。狭义的国有资产,指经营性国有资产,即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权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三是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二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三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财产。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1.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2.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3.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4.接受捐赠的资产;5.其他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1.国家调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2.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3.接受捐赠的资产;4.其他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四、我区的实际管理情况

(一)集中精力,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登记,摸清了我区现有国有资产情况,增强了各单位对资产管理的意识,进而推动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统一调剂使用机制。为促进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统一调剂使用制度。一是要以财务决算统计数据为基础,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和有关费用开支情况,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

与费用定额标准;二是要加快预算支出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与费用定额管理制度。防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浪费;三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定期清查核对制度,切实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苦乐不均、大量闲置或出租出借等问题。

(三)建立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有效依据。为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提供了最资产的数据。另外通过资产的使用效率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库,加强对国有资产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资产利用率。

(四)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和占用权确认制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通过资产年报、产权年检等管理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真正做到家底清晰、动态管理。(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政府采购部门协同联动,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做重要补充。对经过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单位必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登记。以便核查,否则不予采购。

五、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路

(一)继续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产权管理的法律责任制度。应尽快制定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有关法规。通过建立法律责任制度,明确单位的责任,规范单位的行为。其次。通过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和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进行监督。再次,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资产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性资产的购建、配置、使用、划拨、转让等处置,都要按制度规定加强监管,进行组织、控制、服务、协训、审核和报告,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建立公正、公开的资产转让机制。在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要做到:第一,公正评估。第二,公开转让。第三,公开拍卖。形成国有资产转让中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公开公平竞争局面。减少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

(三)加强对财务和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理财的本领。财务和资产管理人员是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负有重要的责任。要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看家理财的本领以及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而不受侵犯。

(四)政府经费预算、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相结合,避免资金浪费。财政部门在做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状况,避免单位已有某种资产闲置,结合政府采购,对单位进行采购的资产结合国有资产部门进行审核。可避免重复采购。

(五)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会计信息统计和业绩评价工作体系,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的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对资产管理专门机构、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对各占有使用部门进行绩效考核。随着财政职能的转变。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加强会计信息分析。为国家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提供政策依据,成为今后国有资产工作的重要任务。

下载关于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的调研 12-2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情况的调研 12-2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人大关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关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及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安排,按......

    区人大关于国有资产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

    区人大关于国有资产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最近,我们对区国有资产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区财政局、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和机制

    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和机制-----经济管理论文资料库 摘 要: 介绍了为了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而应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和机制。 关键词: 国有资产; 运营效率; 经济剩余 国......

    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有效使用,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结合......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全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体制不顺、职能定位交......

    国有资产监管知识竞赛工作总结

    国有资产监管知识竞赛工作总结 XX年10月31日,由中国会计学会电力分会主办的“中瑞华恒信杯”国有资产监管知识竞赛决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这标志着历时半年,覆盖全......

    国有资产监管知识竞赛工作总结

    中国会计学会电力分会“中瑞华恒信杯”国有资产竞赛组委会s01002004年10月31日,由中国会计学会电力分会主办的“中瑞华恒信杯”国有资产监管知识竞赛决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浅谈创新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在公共财政理论指导下,财政管理进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多项改革,这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