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鸿章传》阅读训练(写写帮整理)
《李鸿章传》阅读训练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经世之学。
同治元年,遂命鸿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特起一军,是为淮军。外国人见其衣装朴陋,辄笑之,鸿章曰:“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 旋诏署江苏巡抚。美国华尔募洋兵数千,号南路军。(程)学启等将湘、淮人攻南汇,号北路军。四月,贼①悉众战败南路军,华尔弃青浦走保松江。学启将千五百人屯新桥,贼围之数十重,践尸进。鸿章亲督军来援,贼大奔,解松江围。外国军见其战,皆惊叹。自此湘、淮军威始振。七年,西捻平,入觐,赐紫禁城内骑马。
国家旧制,相权在枢府。鸿章与国藩为相,皆总督兼官,非真相。然中外系望,声出政府上,政府亦倚以为重。其所经画,皆防海交邻大计。思以西国新法导中国以求自强,先急兵备,尤加意育才。初,与国藩合疏选幼童送往美国就学,岁百二十人。期以二十年学成岁归为国效用,乃未及终学而中辍。鸿章争之不能得,随分遣生徒至英、德、法诸国留学。及建海军,将校尽取才诸生中。初在上海奏设外国学馆,及莅天津,奏设武备海陆军,又各立学堂,是为中国请求兵学之始。尝议制造轮船,疏言:“西人专恃其炮轮之精利,横行中土。于此而曰攘夷,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具而能可守之也。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苟安目前,遂有停止轮船之议。臣愚以为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无自强之一日矣。”
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有“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之语。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日与其使臣将帅争盟约,卒定和约十二款。大乱之后,公私荡然。鸿章奏陈善后诸务,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贴然。并奉诏行新政,设政务处,充督办大臣,旋署总理外务部事,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赐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清史稿·列传一九八》有删节)
【注释】
①贼:这里指太平天国的军队。②畿甸:泛指国都周围的地区。畿(jī)国都周围的广大土地。甸(diàn):上古时代,国都城外百里以内称“郊”,郊外称“甸”。
【阅读训练】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旋诏署江苏巡抚(旋:不久).
B学启等将湘、淮人攻南汇(将:率领).
C期以二十年学成岁归为国效用(期:预定的时间,期限).
D旋署总理外务部事(署:代理,暂任).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先以兵剿畿甸匪②以其无礼于晋..
B①乃未及终学而中辍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C①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D①固虚妄之论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三、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李鸿章讲求“经世之学”的一项是()①入觐,赐紫禁城内骑马。②思以西国新法导中国以求自强,先急兵备,尤加意育才。③与国藩合疏选幼童送往美国就学。④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苟安目前。⑤遣生徒至英、德、法诸国留学。⑥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贴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
四、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后来他在跟着曾国藩一起游玩的同时,还不忘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
B外国人耻笑淮军衣装简陋,李鸿章说:“军队重要的是能够打仗,不只是衣着的美观。”打了一个大胜仗以后,外国人才不得不佩服。
C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两宫太后西逃。李鸿章临危受命,孤身入京,与敌斡旋,争执签订盟约的条件,最终签订和约十二条。
D因为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不但国家的财产遭受损失,百姓的财产也被洗劫一空。李鸿章为国为民,又上奏开通市场,施粥散米,使京城内外秩序井然。
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所经画,皆防海交邻大计。
译文:
②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无自强之一日矣。
译文:
③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
译文:
【参考答案】
一、C,希望。
二、B,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A①介词,用;②介词,因为。C①介词,被;②介词,向,对。D①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三、C,①是朝廷赐给李鸿章的特权和荣誉。④是李鸿章批评士大夫目光短浅,苟且偷安。
四、A,此句对“游”理解有误,“游”在这里是“游学、学习”的意思。
五、①他所经营筹划的,都是设立海防,与邻国外交的大计。②要省掉这些费用就一定抛弃了一切,国家不能立足,最终也没有自强的一天。③这一去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我只好勉为其难。
【参考译文】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之职)。他跟随曾国藩游学,研究治理国家的学问。
同治元年,于是(朝廷)就命令李鸿章招募淮地勇士七千人,特别编成一支
军队,这就是淮军。外国人看见淮军衣装简陋,就耻笑他们。李鸿章说:“军队重要的是能够打仗,不只是衣着的美观。等我试一试,(再)笑也不晚。”不久,(朝廷)下诏,(让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美国的人华尔招募洋兵几千人,号称南路军。程学启等人率领的(由)湘人、淮人(组成的军队)攻打南汇,号称北路军。四月,贼人多次战斗全都打败南路军,华尔放弃青浦逃跑到松江。程学启率领一千五百人屯驻(在)新桥,贼人包围新桥几十重,踏着死尸进攻。李鸿章亲自率领军队前来支援,贼人战败逃跑,解了松江之围。外国军队看到湘军、淮军作战,都有惊讶叹服。从此,湘军、淮军的军威始振。同治七年,平定西捻军,(李鸿章)入朝觐见,(被)特赐(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
国家本来的制度,相权在枢府。李鸿章与曾国藩担任宰相,都是以总督(的身份)兼任的,并不是真担任宰相。然而,他们在(朝廷)内外的声望,高出政府之上,朝廷也依靠他们,以他们为重。他所经营筹划的,都是设立海防,与邻国外交的大计。考虑用西方国家的新方法引导中国求得自强,首先急需加强军备,更要注意培养人才。一开始,和曾国藩一起上疏选拔幼童送往美国学习,每年一百二十人。期望二十年后学成归国,为国家出力,可是(这些幼童)没有修完学业,(计划)就中途停止了。李鸿章力争让这些幼童继续学习,(最终)没有成功,随机分别遣送这些学生到英、法、德诸国留学。等到建立海军时,将校(等军官)都是在这些留学生中选拔的。当初在上海设立外国学官,等到了天津,上奏(朝廷)设立武备海陆军学堂,这是中国讲求治兵之学的开始。(李鸿章)曾经打算制造轮船,上疏说:“西方人专门依仗自己船坚炮利,横行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说攘夷,本来就是虚妄的言论。即使想保住和平的局面,守住疆土,也不是没有没有武器就能办到的。士大夫们受书本的局限,苟且现状,于是就有了停止制造轮船的想法。我认为国家各种费用都可以节省,惟有训练军队,巩固边防,练习枪炮,制造军舰等费用万万不可省。要省掉这些费用就一定抛弃了一切,国家不能立足,最终也没有自强的一天。”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两宫太后西逃。(朝廷)下诏李鸿章入朝,充当议和的全权大臣,兼任直隶总督,(他)说过“这一去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我只好勉为其难”的话。李鸿章听说情况紧急,日夜兼程前进,首先用兵剿灭京城周围的匪徒,孤身一人入京,左右前后都是敌军,每天与他们的使臣将帅争执签订盟约的条件,最终签订和约十二条。大乱之后,国家和百姓的财产都荡然无存。李鸿章上奏陈述善后的各种事宜。开通市场,(让百姓)互通有无,施舍粥饭,散发粮食,(京城)内外秩序井然。又奉新诏推行新政,设立政务处,充当督办大臣,不久(又)代理外务部的事情,积劳成疾,吐血而死,享年七十九岁。得知此事,两宫太后震惊,(深切)哀悼,下旨赐予厚葬,赠予太傅的称号,晋封一等侯,谥号文忠。
(《新高考》2011年12月,作者:孙怀伦)
第二篇:《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是我们都熟知的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应当最
公正。他的评述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名人列传。
在正统教材中身背“软弱”“卖国贼”“刽子手”恶名的李鸿章,在西方却有“东方俾斯麦”的美誉——这种差异可能不仅仅是“屁股”的影响,更有东西方文化观念和政治需要的因素。而同样身为清末名士的梁启超,在其所著《李鸿章传》中,却也将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并对李鸿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李鸿章被梁先生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不幸时代之中国大臣,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综合力量,其外交行事便不得不以妥协来求得中国安宁。其主张可以被理解,但大多数国人并不耻于此,往往诟病于李。李的外交思路固然可取,但是往往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得惨事。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心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集权力量的牵制,有志而不得伸。同样,李鸿章签卖国条约其实无外乎西太后懿旨,李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
李鸿章与各洋务大臣起办洋务,原来也是以消灭太平军与捻军的手段,而且近代以来外患不断,必然需要加强军事武备,以备国防。故而起办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这种情形使中国近代海防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行列,应当说李鸿章功不可没。但是洋务运作并不采纳西方制度,其生产效率低下,后来因为军事洋务没有足够的军费,被迫开展经济洋务,从而把洋务运动推向高潮。这次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科技的做法使得中国重新了解世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开始重视西学。但是这次应当举国参与的运动并没有使大多数国人能够清醒的认清世界形势,仍然有许多保守派不愿意改革。这样,洋务运动步履维艰。而洋务派也没有足够的主观意识认识到向西方学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仅仅将皮毛转送到中国专制政权手里。但李鸿章就是那个时代最为进步的改革者,但是他的改革却是小心翼翼,进展十分缓慢。
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褒扬和批评都揭露了一个事实,李鸿章既不是一个纯粹的卖国者,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民族英雄。他对中国的进步有贡献,一个是消灭了违背中国传统伦常的太平天国,另一个是兴办洋务,但是晚清帝国官僚统治机构的腐败也使李鸿章不可能完全脱离官场的颓靡之风,所以,贪污之巨,仍然令人侧目。但是无论是他糟糕的贪污记录还是他惨淡的外交业绩,李鸿章等人的存在彻底改变了清代官僚机构重用满族贵族而少用汉官的政治结构,也由此使得安徽之地的官员顺利进入清中央政府机构,成为后来民国时期皖系军阀的源头。梁先生的介绍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先前对于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之人物,李鸿章的确是伟大的开拓者。其历史的悲哀一方面在于专制政权,一个方面在于中国国运的不幸。
李鸿章乃团练淮军起家,曾力挫太平军和捻军,兵锋所指,无所不破,力挽大清于狂澜,但是李与曾国藩一样,虽然能运筹帷幄,但是往往有谋略,而无战略眼光。李家之淮军虽不同于绿营、八旗之辈,但其军队仍然不是近代军队,士兵缺乏军事素养,也不懂爱国保家之责任。当然也可以认为李鸿章的淮军虽挂名清军兵勇,但实际上是私人豢养的军队。清政府中央并未视其为嫡系,虽然重用,但是时时防范。中日甲午战起,清中央政府本应当倾全力支持淮军与日军一战,但是西太后出于权利平衡,以维系其中央权威之考虑,竟然随意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以致海军设备无法更新。而李鸿章自然也不是坚决爱国之英雄,视北洋海军为其私人财产,竟然不让海军与日军决死一战。李鸿章越是老去,其心态越趋保守,结果武备尽失,京畿难保。被迫签定城下之盟。
李鸿章的发迹,在政治上的崛起,得益于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快速地成为满清晚期的重臣,这里显露出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才能,使得风雨飘摇中的满清王朝不得不委以重任,而李鸿章也为了满清王朝竭尽全力,努力想要做好很多事情,如搞洋务运动,建立西式军事力量,在对外事务上也竭尽全力维护满清王朝也可以说是在维护中国的利益,利用一切手段和办法与列强周旋,甚至在日本遭遇刺客袭击身受重伤之后,仍然坚持谈判,维护满清王朝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其后在身体染病病势危重的时候,仍然被列强在病榻前威逼,直至病故,在某种意义评价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李鸿章的一切作为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既未能中兴满清王朝,挽救满清王朝于颓败,乃至最后的灭亡,更未能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中国当时领土,财产损失巨大,国内的局势也危在旦夕,使得中国在当时的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在列强的围攻之下,国家利益被掠夺,国土被分割,权益被侵蚀,国家,民族处于极度危殆情况下,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步步退让,步步萎靡,国家,民族在危亡之中滑向亡国亡种的深渊,直到最后李中堂只能是满怀忧虑,满怀悲愤和不甘去世,身后留下千古骂名。
今天,我感觉,简单地骂李鸿章是卖国贼确实有些简单,情绪化,尽管面对当时国家,民族遭遇的危难,危机,李鸿章作为当时的朝廷重臣,统治阶级的一员,当然脱不了干系,不过,还是应该从李鸿章本身的特点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读梁启超先生的书后感觉,老先生在书中还是比较客观地对李鸿章进行了评价,进行了批评,有几点说的特别好,一个是说:李鸿章不清楚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发展趋势,不懂的政治的本源,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的时代,还尝试着小修小补的改良,贪图一时偏安,不想着扩充国民实力,把中国建设成威名远播的富强国家,却仅仅学习西方的皮毛,取水忘却寻找源头,便安于现状,更靠着一点小聪明,想要和世界上的著名大政治家相抗衡,出让大的利益,却去争夺一些蝇头小利。简单地说李鸿章就想当卖国贼,不想把自己的事情干好,似乎不很不客观,不要说李鸿章不想做对得起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情,就冲着对得起满清王朝的重任,从儒家理念忠君爱国这个角度出发,他也确实是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好,以求修身齐家治国为天下,做过名满天下,誉留千秋吗,中兴满清王朝的良臣,只是他没有办法做的真正好,做到历史上某些名臣那样的功绩,做好对他来说,是他能力以外的事情。[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梁先生评价李鸿章不是一个造时势的英雄,他认为:中国历史陈陈相因缺乏新意而不能产生震动世界,激动人心的大事件的原因——就是因为千年也找不出一个造时势的英雄。对此,他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是对李鸿章实在是一种苛责,在他的能力之外,在时代潮流允许的可能性之外,他做不到,他只能做他能够认识到,认识得上去的事情,那个时代,中国人能够认识到的,能够做的,或者说儒家学说的忠君报国,或者是反清复明,也就是说,或者做李鸿章,或者做洪秀全,没有别的可能。
梁启超评论李鸿章的两句话:不学无术,不敢破格,这是他的短处;不畏劳苦,不畏谤言,这是他的长处,倒也很准确,很深刻,切合李鸿章这个人的实际,不过,这也同样是苛责于李鸿章,要李鸿章破格,实在是难为他,他的经历,能力,让他做到自己最好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从历史的角度说,对国家和民族来说绝非是好事情,他又能做到什么样?还能更好吗?有可能更好吗?实在说,根据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内部,外部的条件,他也只能做到这样而非更好。
梁启超先生评价李鸿章,还是把李鸿章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没有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梁启超说:“凡是一个国家的当今社会现象,一定与这个国家此前的历史有联系,所以此前历史是当代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而当代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梁启超先生也正确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专制政治的发达的国家,也正确地指出历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后来的干扰。梁启超说:中国社会当时的情况受到历史上两大重要原因的影响,一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因为杰出君主的努力,这些也没有说错。梁启超很推崇孔子的作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作用,这些,不过,对 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其改变这些现状的办法,梁先生还是没有很好的办法,因为梁启超先生的观念,观点有些陈旧,守旧了,在新的时代属于肤浅的看法,落伍的观念。
梁先生的《李鸿章传》说到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有很多正确,深刻的看法,不过,有些思想观念还是落伍了,有些东西与中国国情不符,还有些东西就属于没有挖到病根儿上,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解决李鸿章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是一种一厢情愿。李鸿章之所以最后落一个卖国贼的骂名,之所以在国家危难面前无能作为,之所以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步步后退,导致国家,民族利益损失,民族毫无尊严,就是因为国家大势使然,没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彻底地改变,国家,民族命运不会有根本性的好转,李鸿章也不可能干得更好,更漂亮。
从大的方面来说,满清王朝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盘根错节,在政治上完全失去了任何一点的活力,社会结构也是极其腐朽僵化的大大小小的封建堡垒统治着全国所有地方,严重地限制着国家,民族的活力,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的社会现状,使得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对抗越发尖锐,不可调和。统治阶级,庞大的官僚队伍极端地自私自利,毫无远见博识,不能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什么正确的事情,已经成为国家,民族事业发展的最大阻力,这一切,使得任何谋求发展,改革的做法都成为不可能,使得这个国家要做的事情,已经在做的事情都将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失败。梁先生批评那些随意胡乱批评李鸿章的人士,自己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根本没有对中国问题的由来,解决的方向有最科学,最正确的认识,还是只认识到了浅浅的层面,同样面对中国的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良策。
李鸿章本人身为满清高官,也染有满清高官身上的毛病和问题,比如在用人问题上的腐败,用人唯亲,所用非人,使得他在很多政务,军务中做的事情因用人之误而导致失败。梁启超在书中就说:“李鸿章失败的原因,一般是因为有人在扯后腿,他自己也要负另一半的责任。他的责任里,有一半是用人不当,另一半是自己见识上出了问题”,“对他的曾经的老部下念旧情,同富贵,让他们相互推荐,占据许多重要的岗位,委以重任,却不看他们适合不适合这个岗位,以至于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把机会搞坏,贻误大局 ”,这就是当时统治阶级腐败,体制上的 弊病最好的写照,这个情况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得如何好与坏就能够解决得了问题的事情。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点名声,说明了这个人物并非无能之辈,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尽管后人褒贬不一,或者说背负的骂名不少,这些都是历史了,给我们今人的启示我感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人物只能做历史允许他做的事情,超出这个规律的人物还真是没有,李鸿章生在那个时代,赶上那个时候,背负很多骂名也是难免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幸运”,因为他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尽管这是中国历史上很耻辱,很落后,很难看的一段历史,谁让他赶上了呢?李中堂是想不到中国会有今天这样的变化的,九泉之下有知,当惊世界殊。
第三篇:《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有感
未读此书之前,我视李鸿章为懦弱卖国之人,因其所签的诸多不平等条约。然而读完此书后,我的态度大有改观,李鸿章对晚清实所谓鞠躬尽瘁,若换作他人未必达此效果。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要了解晚清的历史,读此书也受益匪浅。
梁启超在本书中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李鸿章的一生进行了描述和评价,使后人能清楚的了解晚清重臣李鸿章。本书内容上共分为十二章,于绪论部分表明了梁启超对于李鸿章的态度: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于中间十章分别介绍了李鸿章的社会位置、李鸿章未达之前及其时中国的形式、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未路。并于结论中将李鸿章与古今中外人物进行了对比,更加深刻的分析了李鸿章。
做为政治家,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来多的杰出人物之一。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鸿章的见识超出同侪,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李鸿章一生中除了签各种条约做各种外交外,最大的贡献无疑是兴起洋务运动。即其所创办的各种工厂以及派学生游学外国之事,不仅认识到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挨打,还为当时的中国培养出一批有用之才,尽管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他先进的想法的确给这个似乎昏昏欲死的大国带来一丝的希望。
做为外交家,虽然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但这是在国力最弱的背景下据理力争所能取得的最佳方案,若让一人去背负整个国家的责任岂不有失公正?在当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状况里,李鸿章机智斡旋处理了很多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不断的巨大失败和微小的胜利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手段。
总之,《李鸿章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李鸿章,让我们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学会一种分析社会分析人物的方法,并警示我们兴国强国避免悲剧再度上演。
第四篇: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几周前,我购买了苑书义的《李鸿章传》来进行阅读。这本书是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学术性传记,通过时间顺序记述了李鸿章这位著名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活动的半个多世纪。
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李鸿章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的给他戴上“东方俾斯麦”、“中国近代化之父”的桂冠,有的则斥之为“乱世之奸雄”、“卖国贼”。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通过了解李鸿章的人生轨迹,我们也能看到晚清政局的动荡与当时社会的变革。“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作为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李鸿章的一生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晚清中国的命运也与李鸿章密切相关。
少年的李鸿章在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家庭出身的影响下,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他很快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任翰林院编修,本想稳稳地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但是一场突发的社会震荡——太平天国的兴起,使他不得不以儒生起家军旅,帮办安徽团练,投身湘军幕府,到后来编练自己的淮军。
在扩军的同时,李鸿章“讲求洋器”,积极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和机器生产,并聘请外国军官训练军旅。由于李鸿章坚持“练军练器”,使淮军超越湘军成为清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淮军“用沪平吴”,又转战苏南,给太平天国造成严重危害,为扑灭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在转战黄河、运河之间,取得了“剿捻”的胜利,完成了曾国藩难以完成的任务。镇压农民起义之后,李鸿章被封为直隶总督,疆臣之首。“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在汉臣中权势为最巨。李鸿章由原先的军事败北、仕途碰壁一步步成长起来。“以儒生而起家军旅”,可谓是“时势造英雄”。
李鸿章残酷屠杀苏州无辜居民,纵容淮军官兵在苏南为非作歹,肆意焚杀掳掠;他争权竞势,好结内援,固宠求荣,被讽刺为 “拼命做官”;他在“饥黎满目,生计毫无”的形势下,为自己举办了“铺张陈设为一时之盛”的祝寿大典„„书中在讲述其“一路扶摇”的仕途时所描写的这些细节,也表现出他的残暴果断、事故老练、虚荣耽逸等特点,令我印象深刻。
我们平日提及李鸿章时,最多谈到的,是他在洋务运动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外交方面的重大失误。在这本书中,对于这两点,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说明。
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与同时代的其他官员相比,他不仅对中外的形势和中国的出路认识深刻,而且采用西法、举办洋务新政数量之多、成效之大,也无人能望其项背。
当历史跨进七八十年代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变。中国国内农民起义逐渐平息,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加紧侵略中国。此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的李鸿章,把当时中外形势的特点概括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扼要中肯,发人深思。他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揭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积极发展洋务,经营军工企业,同时兴办民办企业,筹建北洋海军,兴学育才,以求强国。然而,他排斥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只热衷于引进西方近代军工技术,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中国,但毕竟使中国社会在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李鸿章曾长期跻身于晚清“外交第一冲要”,然而晚年时期的他却为自己的外交错误付出了巨大代价,“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李鸿章主张对外“和戎”,他明确指出:中外实力相距悬殊,列强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他正视当时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但却由此而推衍出一种错误的结论:由于中外实力相距悬殊,中国无法决胜于疆场,“即暂胜必终败”,因而在应对列强欺凌时,不可轻言战争,而应进行与虎谋皮式的道德说教,并实施 “以夷制夷”之策,继而不惜在权益上作出某种限度的让步,以期“驯服其性”,谋求“中外相安”之局。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争取并利用和平环境“借法自强”。从李鸿章推行“和戎”外交的实际看,有得有失,而失远大于得。由于他对待日本侵略实行了“避战主和”“消极防御”的措施,导致甲午战败,赖以支撑其权威的北洋海军溃灭殆尽。此时的李鸿章更是已从权利顶峰滚落了下来,因主和辱国而群议指摘,“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官复原职后,他又亲手与外国签订了《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加速中国从独立国向半殖民地沉沦。这也是他在生前与死后最受人争议的“人生污点”,上至朝廷下至百姓一致声讨,“叛国者秦桧,卖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作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影响;他出洋访问,对外谈判,许多不平等条约又都是由他谈判而最后缔结„„诚如梁启超《李鸿章传》中所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以天下为己任,挽大厦于将倾。”李鸿章是腐朽的大清王朝的忠臣,是封建社会的补天者,是一位临死仍眷念着国家危局的老人。镇压太平天国、倡导洋务新政、推行“和戎”外交,无一不是为了拯救面临倾覆的“大清广厦”。身为晚清重臣,他忠实于传统封建主义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因而有时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阻挡历史车轮。概言之,李鸿章是个过渡时代的重要人物,既促使中国向半殖民社会沉沦,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五篇:读《李鸿章传》有感
书名:《李鸿章传》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4月1号
读《李鸿章传》有感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引言: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也恰好可以抵消从前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像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非凡的人。
——梁启超
近日,学习了《中国近代史》这一课程,讲课中老师多次讲到李鸿章,并且给我们播放了关于李鸿章的视频,因此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鸿章到底是一根什么样的人呢?
对李鸿章的了解,大致是源自于中学历史书里,也仅仅是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而已,无独有偶,这些文字给人的印象就仿佛李鸿章就是一个懦弱、无为的害国奸臣。然而历史上的李鸿章却并非如此。
军事方面
李鸿章开始被人所关注是因为他在曾国藩的帮助下建立淮军、剿灭太平天国起义,而李鸿章被人称作东方俾斯麦,而之所以是名不副实的俾斯麦,也是因为他的军事用在了对国内人民的镇压,而不是用之于入侵的列强。
从攻克松江崭露头角到后期与李秀成斗智斗勇,再到肃清捻军的残余势力,打了十五年的仗,从来没有吃过亏的李鸿章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的军事统帅。成功固然也要仰仗着偶然的运气,但李鸿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个人以及曾国藩的因素:首先,李鸿章的用兵之道是拟定详细策划后再行动,将一切建立在对敌人有足够了解与判断上;其次,李鸿章行军用兵时必然有曾国藩等湘军为之牵制附近敌人,抑或在后方做好支持以绝后顾之忧;再者,曾国藩作为
李鸿章的良师益友,在军中对李鸿章有很多潜移默化的教育,譬如推诚布公、团结部下的行军用兵之道以及他一生所践行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精神„„
可以这样说,李鸿章军事生涯的始终是随着曾国藩的,而李鸿章的造诣也是曾国藩的教育。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以奕在中央、以李鸿章为首地方大臣发起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破产于甲午中日战争。
当时世界的背景是英法美日等国家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国内经济政治发展进而崛起,李鸿章等人正是看到此般情形才萌生了洋务的念头。
所谓洋务,在李鸿章眼里看来就是洋人办的事务,他只懂得洋务,却不懂得国家事务,他所行洋务之事,主要在军事和商业两个方面,而商业方面却由于官督商办的性质决定了其本着为军事服务而非为国家富庶服务的本质,因此李鸿章也不可能使洋务运动成功,洋务运动也注定不可能使中国富强。
洋务运动随着北洋舰队成为炮灰宣告解散,也令李鸿章从前的好名声一扫而空。洋务运动李鸿章失败的原因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就像梁启超所言:“李鸿章的问题就是他不学无术。”如此,便也足够解释李鸿章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有民政;只知道自上而下的“改良”,却不知道西方列强改革多是自下而上的力量„„
甲午中日战争
李鸿章享誉整个时代的名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湮灭,他本可以就此死去留下一世英名,却苟活了下来,艰难、忍耐着又走了几年才到了人生的尽头。
甲午中日海战的失败,李鸿章负有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不想主动挑起战争误用友好策略应对战争而延误看战机;由于用人不当、骄傲轻敌而接连败退;由于海军战略失误而致全军覆没„„
也有说甲午战争,各处将领闻风丧胆不敢应战,果真如此便是李鸿章一个人与日本帝国在作战。就算是一人之力相较一国之力必败,若当时倾举国之力也犹有不可胜之之势,所谓国力相差甚远,未战而强弱胜负已定矣。
外交方面
在外交上,李鸿章有着“如果我死了对国家有好处,那么我就去死!”的血性;李鸿章有着会隐忍、有着精湛的外交技巧,但是外交的决定权不在于参与者,而在综合国力,因此建立在摇摇欲坠之大清帝国上的李鸿章,外交生涯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生涯。
李鸿章之于外交,主要在于《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满洲条约》,其实前两者实在处于被动,姑且只能说他是凭借自己个人能力去跟西方列强讨价还价而已;后两者则是以他为代表主动争取的,即牺牲北方大面积领土、铁路修建等权利与俄罗斯联合。
也许有人会把李鸿章《中俄密令》等条约中的外交行径看做是一种卖国的行为,把他看作是宋朝时的秦桧,然他的这些行为充其量只是利害得失的问题,不是正邪的人性问题。
关于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有一位日本人却这样对他做了公正的评价:“李鸿章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代表。他就像是一直纯粹的冷血动物,这是中国人的特性;他那种唯强是从,也是中国人的特性;他强大的容忍力,也是中国人的特性;他的厚脸皮和坚强个性,也是中国人的特性;他善于辞令,是中国人的特性;他狡狯却又有城府,是中国人的特性;他自信、自大的性格,还是中国人的特性。他没有管仲那样经世济民的见识,也没有诸葛亮那样治国的胸襟,不过他也不像王安石那样古板,学究气。他能够以逸待劳。凭借机智纵横天下,能够心平气和地从容解决各种艰难、纠纷,找遍全世界,都很少见能与他相比的。”在我看来,李鸿章缺乏学识却饱含阅历;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却显得苟且偷生没有魄力;能言行一致担负责任却始终孤独挣扎着;责备别人看不清时势却无法利用时势。
现在的人、今后的人对李鸿章是褒也好,是贬也好,但对于他“文忠”的谥号以及梁启超所题“时事造就的英雄而非造就时势的英雄”的评价想是当之无愧、无可非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