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农民工子女数学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培养农民工子女数学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代社会,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无业人员大量涌入城市,为城市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称他们是农民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他们来到了打工的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国家规定,农民工子女可以在就近的公办学校上学。最近这几年,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中农民工子女骤然增多。由于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为了生活,经常出去打工,对孩子缺乏教育,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关心甚少,初中生年龄还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差,如果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管理,很可能在学习上就会一落千丈,尤其对于数学学科更是受影响,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降低,进而影响数学成绩的提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能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数学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我想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学生,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培养农民工子女数学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就是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现状及兴趣爱好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民工子女中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找出一定的规律,寻求应对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农民工子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1、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和状况。其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家长对其数学学业的指导情况。
2、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新的学习兴趣很少凭空出现,它多半是已有兴趣的衍生物,搞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就有了扩展和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基础。
3、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态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弄清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可以有步骤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好坏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方法,就可以纠正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培养民工子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
1、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改变评价方式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听课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看书自学。在教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3、研究民工子女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大多数民工子女学生的负担是比较重的,家长为了生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关注度较少,而且还会安排学生做家务。所以,教师不但要与家长多沟通,还要在学习上多给学生一些空间,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三、课题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使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学习数学兴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对于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及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够通过学校的教育影响、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及与家长的联系勾通给予有效的排除。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紧密围绕实验研究的发展,对所涉及的教育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进行创新性思考。在课题研究告一段落的时候,能够写出有一定分量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研究报告,为丰富、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1)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手段了解、掌握外地民工子女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过程,尤其是他们的课后学习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
(2)案例研究法。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制定措施,实施教育,观察结果,探索规律。
(3)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4)实践探索法。制定操作计划,在操作中,观察学生反应,反思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活动。尝试从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培养、习惯要求等方面进行改进,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对他们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比较,以便调整对策。
五、研究步骤
(1)申报阶段(2014.3-2014.4):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
(2)准备阶段(2014.5-2014.6):对本校外地民工子女学生的家庭现状、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调查;查阅相关理论资料。
(3)实施阶段(2014.7-2015.1):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进行个案研究,总结经验,撰写相关论文。
(4)总结阶段(2015.2-2015.3):进行课题总结,结题工作。做好资料整理、分析工作,写出结题报告。
六、预期研究成果(1)通过这一课题的开展研究,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个案研究,搜集整理我校数学教师在培养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方面的经典案例,以培养农民工子女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研究报告一份;相关论文一篇
第二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学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正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但如此,苏联现代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看来,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条件。其实,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本课题将采用分析研究,揭示课题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所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测验。
二、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
5、《建构主义学说》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效率。
3、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研究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我打算尝试运用以下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因此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让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巧设疑问、引起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疑问,时时使所讲授的内容增加些神秘色彩,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不衰,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满意的收获。
三、合作交流、增强兴趣
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合理搭配,针对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每组得选出一名组长,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适时鼓励、保持兴趣
兴趣来自鼓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从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是在表扬的基础上加以鼓励,让孩子学习有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设置悬念、提升兴趣
在学生心中设置一个悬念,使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回去以后能够自觉地进行预习,从而为更好地完成下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主要研究方法有:
1、实践法。在查阅资料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级中实施。然后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总结多角度注重学生在英语活动过程的体验,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总结出一套具有实际的可操作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谈话等形式,在实验前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否喜爱,对于平时的课程学习是否期待。
3、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内容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4、实验研究法。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这是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适合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
研究的措施
1、成立课题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整合各个层面的力量,完善科研管理组织,形成由教务处——课题组——教研组——教师个人的层级管理系统,确保课题研究规范有序。
2、组织开展各种提升兴趣的学习活动
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活动,做到不缺席,学习后进行交流、反思。
经常性的进行网上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为自己充电,回校与要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二次培训,交流心得体会。
坚持每月一次的课例学习,进行课例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立课题组研究制度,以体备课为主,通过备课、听课、课后研讨等,共同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撰写研究性的文章,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及时进行课题相关材料的积累。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开题报告、制定计划、收集信息。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尝试实践(2013年12月-2014年10月)
1、学生学习活动现状的分析研讨并总结。(2013年12月-2014年1月)
2、分科进行学生兴趣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并总结。(2014年1月-2014年10月)
3、学生各学科学习兴趣活动效果分析研讨并总结。(2014年12月)
第三阶段:改进、丰富、完善计划、积累材料(2013年11月-2014年9月)
形成论文集、教学设计。
第四阶段:写结题报告,推广经验。(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第一,课题负责人具备研究本课题的条件。第一课题负责人,42岁,大本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近26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小学教育经验。丰宁县数学骨干教师,多次获县级奖励,现任教于北头营小学,多年教学成绩均为优秀。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二,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有其自身无法比拟的优势。课题成员县英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一些各学科骨干一线教师。因此,参与课题成员整体素质较高,他们大多人有相关的研究经验,所撰写论文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其中:多名教师获不同等级的县级奖励。
第三,时间和物质保障。本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数字化校园已基本的构成,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网络化教学。因特网、远程教育网、校园网,三网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方便研究和管理,便于进行资料查询、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以及电子档案整理存储。除网络资源外,为了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阅览室每年购置大量图书,其中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占25%。校本教研制度规定每年教师自费和公费订刊,订阅所有与小学各学
科教育相关的报刊杂志。这些杂志是进行课题研究最前沿,最有价值的文献材料。总之,本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不论从资历、能力、研究基础还是硬件保障等方面都具备了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的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很好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长:贺名言主持课题的全面工作
课题组成员:王航超、张秋芳、李勍、黄明、陈立新、张志妙、李响
(就个人学科进行分类整理)
九、课题成果呈现形式
1.各学科的教学设计。
2.教学案例(光盘)。
3.观察记录。
4、教学论文。
十、参考文献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杨灿洪:小学英语学习方法探讨,《新课程(中)》,2011年第七期
何克抗:《语觉论》200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炜 《英语课程教学的活动本质论》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4
徐浩 文旭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与学生风格的适配原则》 首都师范大学
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洪善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3期 王惠;;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刘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冯叶芹;;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年13期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江西赣县城关第三小学(341000)刘晴;语文学习兴趣保持创新七法[N];学知报;2011年
第三篇: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衡水市第二幼儿园 王敏
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教师希望幼儿去主动学习、热爱学习,而不是过去那种灌输式、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探索幼儿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针对教师的对策
1.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起伏较大,所以教师的行为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在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并积极的去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幼儿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然后带有目的性的去学习,这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真正的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运用到课堂上,并且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和热情去感染幼儿,使幼儿集中精力,然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案,针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活动结束后在进行简单的分析一下自己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
2.在活动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园开展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对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孩子的观察力是增
[2][1] 进其他能力的前提,观察可以集中幼儿注意力,开阔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在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时,常常会感到新奇有趣,于是产生了各种好奇的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正确面对待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客观环境和主观情绪都能影响幼儿的观察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引导幼儿,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要多提供活动的机会,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比如可以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观察,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并在活动中注意多培养、多引导、多渠道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比如可以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观察,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然后观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与大自然相关的活动,让幼儿自由发言,这样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和观察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去观察,因为游戏是幼儿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它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和思维活跃度,比如在角色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看一段视频,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行为,然后在活动中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刚才人物的行为,这样让幼儿带有目的性的去观察,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3.教师可以使用趣味性教具,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具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4]
[3] 一大法宝,比如教师在活动中先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然后可以制作一些与活动相关的教具和幻灯片,但教具要形象逼真,幻灯片要色彩鲜艳,让幼儿对这堂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使用新颖有趣的教具对幼儿来说更比较直观便于理解,可以把具体的知识形象化,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而不是使幼儿在结束这堂活动时还处于懵懂状态。通过这些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的教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活动中,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还能使幼儿的学习进入最佳状态。
4.教师要加强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探索的空间,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将幼儿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这样便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使理解的层次进一步加深
[6]
[5]
。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简单的进行一下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去带领幼儿,然后把更多的时间提供给幼儿,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自己动手操作,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根据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发挥幼儿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自己心中最完美的事物,这样教师不仅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还可以满足的好奇心和乐于动手参与教学活动的需求,最主要的是 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非常显著地作用。总之,教师要重视幼儿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更过的动手操作机会,并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幼儿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5.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
如果幼儿对学习感兴趣就会经常问各种问题,其实提问是幼儿对学习感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幼儿的提问主要是能反映了幼儿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要有正确对待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回答和鼓励,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准确的回答,教师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回答或查阅相关资料后在回答
[8]
[7]
。在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当教师正忙着自己的事情时,幼儿却缠着教师问这问那,于是就随口一句:“别烦了,我现在没空回答你,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其实当幼儿有问题时,正是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而这种以敷衍的态度来应对肯定是不对的,这样做只会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要放下手中的事情特别地去鼓励、表扬他们肯动脑筋,然后再很有耐心地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他们会对提问很感兴趣,发展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幼儿园的对策 1.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幼儿园中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重中之重,环境的 好坏影响活动的实施和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影响教学效果。在创设幼儿园的环境时应该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在幼儿园也能广泛接触生活,开阔幼儿视野来丰富知识经验,让幼儿在大量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以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中幼儿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主要是通过幼儿园环境的刺激,由于教师是环境创设的主要负责人,所以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不仅要贴近幼儿生活还要将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有些幼儿在学书法,教师就可以在活动室创设良好的书法环境,如在墙上挂一些书法作品和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并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参观书画展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别人的作品中受到教育,激发孩子学书的兴趣。
2.加强教师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在幼儿教师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学过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人员混了进来,出现了教学水平不一致的现状,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目前这种混乱的状态,幼儿园在选择幼儿教师时应该严格把关,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一经录用必须进行培训以加强教师的素质教育,因为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9]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对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幼儿园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每个活动室可以投入一台多媒体,教师这样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然后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幻灯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样就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课上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必然有很大的帮助。
三、家园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家长在教育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活动时教师要和家长经常沟通,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好老师和好家长共同作用于幼儿,促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0]
。家长也应与幼儿园老师经常联系,及时向老师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让教师更全面的去了解幼儿,通过了解幼儿的这些表现和特点,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幼儿家长分享幼儿的点点滴滴,也可以为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更好的培养策略,这样在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下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向家长反映幼儿存在的问题,好让家长在家庭中教育幼儿,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的合力,共同达到教育目标
[11]。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习是他们不断前进的脚 步,兴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永恒动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要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去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轻松和快乐,真正的把学习当做游戏来做。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幼儿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为了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持久,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观察幼儿在生活中的举动,充分挖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1] 何菊丽.浅谈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2][6][7] 马玮蔚.幼儿学习兴趣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J].2013.[3][4] 赵玲.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几点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1998.[5] 傅旻.谈幼儿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16] 贾天瑛.家园互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N].张掖日报,2009.[9] 王翠.浅谈早期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冯锦华.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1.[11] 赵章留.论学习兴趣的培养[J].衡水师专学报,2003,01:69-72.
第四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题开题报告
曾集小学刘凤芝
一.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课标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它不仅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一场涉及课堂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目前,国内外对“兴趣”教学的研究都有一定进展,但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教师过分看重分数。一切学习的目标都围绕着分数转,学生本身的一些兴趣被忽视和抑制,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而非主动探索问题,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输入式的单向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产生认知障碍。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无意中把自己放在知识拥有者的地位,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差异多大,每天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必须全部掌握,所灌输知识量的大小及灌输方式都必须接受,而极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天长日久,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就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障碍,影响下一步的继续学习,即产生认知障碍,继而对数学失去兴趣。
再次,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情绪障碍。在数学学习中,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把讲授知识和考试作为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师对学生缺少信任,缺少爱的表示。在课堂上,总会看到学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受到严厉批评的场面。长此下去使学生由不喜欢数学发展到对数学学科淡漠。为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此实验研究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课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学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可是从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有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表现积极,思维活跃,但课后却懒于写作业或作业马虎应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强弱又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更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能主动探求世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
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只有情感因素在最佳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对所接受的事物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取得最佳成果,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轻松、愉快、有趣,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并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高了自身素质和能力。实践意义:
查阅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料,关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零散论述较为丰富,但能够指导本地教学实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较为系统的论著还未发现,本课题试图完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这一环节,以提高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学习是快乐的,不是痛苦的。
2.让学生知道学习兴趣的大敌是挫折感,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3.从自我肯定中找到快乐,及时自我鼓励和表扬。4.找到学习方法和规律,增长学习能力。5.学会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6.继续做下去,把学习和快乐联系到一起,形成习惯。意义:
让学生因为有兴趣而去努力学习,并且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刺激学生能更加主动的自觉的学习。在学习上要让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而非老师和家长每天的叮咛嘱咐。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知识产生渴望,从而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容易,更牢固的被学生吸收。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六、.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在各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研究,揭示课题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
3、对所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测验。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计划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目标制定方案组建研究队伍全体成员学习提高认识;实验研究阶段个体开展研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解决是实验存在的问题,撰写课题工作总结;总结验收阶段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结合自己的实验报告和搜集的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撰写科研论文。
八.课题研究需要的资源
学校电脑,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为课题研究所提供的必要帮助与支持。
九、主要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观察比较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应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调查研究法。向学生调查情趣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的作用。
(三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
(四)个案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有计划的运用不同观察方法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五)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性。
十、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课题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和学校领导做好沟通,引起校领导对英语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重视,争取他们对课题研究的支持。其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自己拥有教育最前沿的理念。最后,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与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准备。
(二)研究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是实验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全面开展英语情景教学法的研究,把研究的一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并不断的总结经验,适时地调整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三)研究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形成文字,撰写结题报告。整理相关资料,成果。为课题研究的全面验收做好准备。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方案、结题报告、论文、教案等。
第五篇: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四方河小学
李倩
9月24日
本课题在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现完成了任务,特申请鉴定验收。现将本课题研究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陆续接收外地来农民工子女入学,截至目前,我校的外地农民工子女占据我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虽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外地来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但据调查他们流动性大;多数家长只有小学文化,有的甚至根本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基于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孩子受家庭教育、教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随意性行为较多,如学习活动中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分散、不能专心听讲、不爱举手发言、不爱质疑讨论、作业比较潦草,不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叫苦不迭,学生也异常苦恼,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又给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小学阶段也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将贻误终生。《外来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旨在通过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探究外来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
二、概念的的界定
外地来农民工子女是指随父母来打工,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人员的子女。学习习惯是指由于反复训练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学习行动方式,它是不需要监督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就习惯而言,从生理机制上来讲,习惯是一种后天形成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它是由于多次的重复,使一定的情景和个体的某种行为,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两个兴奋点沟通起来,建立起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本课题从外地来农民工子女学习特点出发, 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需要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目标】
1.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学教学活动,纠正外来农民工子女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课前准备物品的习惯、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和不懂就问的习惯。2.探索出一套培养外来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为这群特殊的孩子的人生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并分析外地来农民工子女学习习惯的现状及成因。
2.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低年级外来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与策略。3.引导家长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提高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水平。
四、研究的对象:
在我校就读的二年级外地来农民工子女。
五、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构建学生学习习惯教育的运行体系。要把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整体性原则: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并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为实践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注意切实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重在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强调行动者参与研究,采取观察、谈话、访问、接触等多种方法,安排良好学习习惯的技能训练。
2、个案剖析法:建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个人档案,注重剖解,形成典型个案。
3、调查研究法:进行团体、个体问卷调查,针对反馈信息,探寻实施策略,注重共性与个性相兼顾,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大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新研究,积累总结经验,为以后的良好学习习惯提供便利。
七、课题实施的过程
1、创设和谐的育人班级环境
整洁和谐的人文环境无疑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教室的每一面墙上都会有一个笑脸榜,如:星级作业、我会听讲、课上发言我最棒等。笑脸榜旁边会有一句相对应的名人名言,以此激励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室的黑板报也做到了定期更换,更换的主题要围绕本课题的内容而定。使学生一进到教室就明确要养成怎样的学习习惯。
2、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
(1)准备好物品的习惯 A、强化训练
二年级学生自控力差,没有整理物品,做好学习准备的习惯,单凭老师的一句简单的“做好课前准备啊”绝对不行,学生前脚答应,后脚就出去活动了。所以我决定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物品的习惯。我经常利用晨会、班队会课反复演练,同时表扬做得较好的学生,并委任这些学生做小队长,监督同组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学生由最初的上课时桌面乱七八糟,到队长提醒能够被动整理桌面物品拿出下节课的书本,到现在的自动完成课前准备,发生了质的飞跃,看见学生的变化,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B、表扬激励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学生自制力差,忘记是难免的。“物品摆放我最好”的评比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表扬与奖励,一个笑脸,一句表扬就会让做得好的学生做得更好,没做好的学生及时纠正;如果教给别人正确的做法,并连续几天都做得很好,就给予奖励。我想一次奖励要比1O次批评的效果好得多。久而久之,学生课前准备用具的习惯就会养成了。(2)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如下研究:
A、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讲课,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如: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在保证教学语言精炼、准确的前提下,更多的加入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故事,每一节课学生都会在轻松快乐的氛围收获着知识。
B、注意动静结合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在讲授过程中,要观察学生的表情,适时的调整课堂的节奏。不要一味的只讲课,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3)阅读课本的习惯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让学生会看书,从书上间接获取新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同时也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纲要”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 A、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学科用不同的方法读。
由于二年级的数学课本主要是以插图为主,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在课堂中,学生就会有顺序的看课本上的插图,数清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图解了。应用题的阅读则要求学生会找到重点句子重点词语反复读,从而理解题意,完成算式。
语文课的读书方法就要遵循大纲的要求了,要一边读书,一边圈画生字词,遇到不认识字要学会做标记,然后查字典解决。同时要求学生一篇课文要学会多读几遍,渐渐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同时学会积累好词佳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要从小就扎根学生的心理。B、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首先从阅读数量上入手: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教师把这些阅读要求列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使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同时开展早读经典美文、童话故事我来讲、经典诵读大比拼等活动,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4)不懂就问的习惯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的口音也是南腔北调,很多学生由于胆小或怕别人笑话自己的口音,即使课上没听懂老师的授课内容也从不发问,长此以往学生不会的课程就越来越多,成绩也随之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厌学情绪。为了杜绝类似事情发生,我是这样做的。A、故事引领
低年级的学生最爱听故事,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讲孔子不耻下问、列宁、孙中山不懂就问的故事。让学生听完故事发表自己的感受,并随机采访平时从不发问的学生,听听他们的心声,告诉学生不懂就问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敢于发问的学生老师才会欣赏他。B、循序渐进
要想让学生不懂就问实施起来肯定有难度,先强制学生每天问一个问题,对敢于问问题的学生要提出表扬,并张贴笑脸激励他。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坚持一个月,学生就会由最初的老师强制发问变成愿意问问题了。待时机成熟再开一次班会,交流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师生的感情。(5)认真写作业的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为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习惯,我准备从以下几点做起: 营造安静的氛围
克服坏习惯首先要使孩子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树立克服坏习惯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守纪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业习惯的重要性,规定在班级中不能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表扬认真作业的学生,展示优秀作业,树立榜样,营造一个静心作业的氛围。B、锻炼意志
意志在良好作业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难以形成。例如,有的孩子既想学习又想玩,为培养在别的同学玩时自己能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就要以顽强的毅力抑制玩的念头而坚持学习,经过多次反复,就能形成当别人玩时自己仍能坚持学习的好习惯。限制时间
孩子做作业的速度慢,是因为他们对时间和作业量的估计难以像大人那样准确。因此根据作业量,限定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就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有个时间目标,从而及时、投入、专心致志地完成作业,然后再高高兴兴地去玩。班级制定星级作业评比细则
学生做作业时要做到:态度认真、独立思考、不拖拉作业、应付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书写姿势正确、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独立完成、仔细检查、作业有错误及时订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3、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仅仅靠学校老师单方面的培养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我们利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学习习惯对孩子一生所起的作用,在家长心里树立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利用校讯通这一平台,把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短信及时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做到心里有数;家长及时把孩子在家的学习习惯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和家长共同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申请立项,做好课题研究的有关准备工作。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了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了对本课题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我编制出实验方案。并反复修改,使之臻于完善,并报批区科研部。
2、实验阶段:
本阶段我搜集、整理和运用了同行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方法。
其次,我积极参加各级科研部门举行的培训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了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知识的理解,更新了观念、转变思想,树立了正确的育人观,为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总结阶段:
本课题研究后期,我对研究中产生的过程性材料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对研究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阶段性成果进行鉴定和提炼。在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本课题结题报告。
九、研究的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的过程化,我逐步成长起来,我的科研水平借助课题研究这一载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经过我不懈的的努力,现在实验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已经深入人心。
1.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本实验与学生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效果很快反映在学习质量上。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在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中成绩有明显进步。
十、问题与讨论
本课题虽然按时完成了任务,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仍成为教育的焦点,只有提高了作为孩子第一位教师的家长的文化素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就会有很大的改善。我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懈努力,不断创新,把进一步研究外来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作为我今后研究的目标,进而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