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议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小议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什么是“人文关怀”?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对人文关怀作了很好的解释,他指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历史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更是以人为本的,它是通过历史史实的传授和分析,满足人心灵上的需要和解决心中的困惑。《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由此可见,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美的人”,也就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在现在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泛滥的现实情况下,历史教育应该承担起对人进行人文关怀的职责,反映到教育上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历史教育躺在 “应试教育”的窠臼里,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上老师的照本宣科、学生的拼命记录,其实还是在灌输知识、接受知识;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参考书,都还是以强化应试能力为核心。相反的,教育的本来面目——人文关怀,在中学教学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认识和体现。尤其是历史学科,本身就充满强烈的人文精神,却往往在中学课堂里成为最令学生乏味和最不受欢迎的学科。可见,传统的历史教育观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早就失去了自我,让他们在被动式的接受和应试压力下变得麻木。
所幸,传统的历史教育已经在一阵“讨伐”声中离我们远去,素质教育已经被推到了前台,新课程改革也拉开了帷幕。著名的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的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提出中学历史教育应该为塑造完美的人性而教,为养成健全的生活观念,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教。而学生更应该在历史的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这种定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素质教育”目标方向的界定,更在于其中展露出的一片人文关怀意识——“对国民大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价值关怀。对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尊重”,并且在此,审美的维度被明确树立进了目标的范畴。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精英”教育价值观的一种“反拨”。
不管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罢,无非是让教育还其庐山真面目。而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就是要让历史中的人文精神真正地凸显出来。作为历史教师则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的人文素养,在历史教学中,让历史学科真正闪现出它博大宽广、充满睿智的人文色彩,给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历史教育不仅它本身体现出了高度的人文精神,而且还要以培育人文精神为目的。
1、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但不少教师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一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去完成,其结果是由过去照本宣科变成主要是由学生去漫无目的地去读书和回答问题,时间在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下“空耗”了去,相反的有可能造成不仅学生没有得到一定的情感认同和人文熏陶,甚至连最起码的应试能力都丧失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关注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违背了培养创新精神的。
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挖掘学生的个性智慧,发展学生的人格及潜力,使课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历史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把对人类过去活动的学习和寻求未来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教师的工作,就是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我反思得出认知和结论。这种认知和结论,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见解,不见得就符合历史课本或传统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定性,更不是对历史课本提供给我们的观点和看法的认证,它是多样性的和开放性的,以及具有个性特征的,真正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新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我们应该改变对课本的看法,它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准绳。我们绝不能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而应以使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为前提和归宿,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一课时,我讲到由于“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并要追捕所有的维新党,谭嗣同不愿同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出逃日本。他说:“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有之,请自嗣同始!”,他决心为变法流血,用自己的鲜血来唤起那时麻木国人的觉醒。在监牢的墙壁上他奋笔疾书“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在法场行刑时他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在讲到这个地方,停顿了下来,深情地问大家:“谭嗣同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呢?”让各个小组去讨论,并选出一个代表发言:有的同学说,谭嗣同要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唤醒精神麻木的民众,具有甘于牺牲、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同学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应该逃走;有的同学则更进一步地指出,他如果逃走,用自己以后的更多的行动去唤醒更多的民众,岂不比流血牺牲更有价值,应知活着远比死去更有意义?同学们对谭嗣同之死的看法莫衷一是,虽然在表达上尚欠流畅,但这其中闪现着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见解和合作探究的精神。这种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只有放手鼓励学生,真正关注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个性思维和认知水平,就是在这过程中得
以发现和提高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应是一个盖棺论定地评判者和标准答案提供者,教师只能是个引导者、鼓励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是课堂的主角,是自我发现者和肯定者,是个性的体现者。在这种发现和发展中,学生的自信心和思辨能力将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同时在引导和发现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无形中把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启发和人文关怀注入了其中。
2、关注教师
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忽视教师在这种人文关怀中的功能和地位。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执行者、参与者,学生的帮助者和鼓励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很显然课堂对于学生都具有个体的生命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调动教师的积极因素,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因为高扬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实现的要求。教师是人,生活中的人,平凡的人,不应是吞吐历史知识的机器,因此历史课或多或少总要深深地打上教师个人的烙印。对于一个热爱生活、酷好思考的教师来讲,课堂就是他展示个人魅力的地方,他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无不源于他对历史的体验、认知。他的情感,他的生活观念,他的素养,甚至他的经历、爱好都将通过他对善恶美丑的臧否,对历史事件的点评等体现出来。这一切,将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的性格的塑造也将产生一种濡化作用。故而我们应该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的作用,尽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因此,课堂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地方,历史课是教师实现自我的机会,历史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品质,把自我活生生的个性转化为创造的源泉,获取爱岗敬业的心理动力,只有这样,中学历史教育才称得上是创造性工作,也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有更多的关怀。
3、关注人文教育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职业。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中学历史课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阵地,也是主要阵地。如果我们都丧失这一块阵地的话,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显得更加空虚。李大钊曾说过:“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更有人直接说道,“学历史即学做人”。可见,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试想,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在接触诸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怎能不从中产生
触动和感悟。历史教师就应善加利用历史教育的这种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关心自己的多了,关心国家的少了;关注物质的多了,关注精神的少了,怎能不叫人心寒呢?这时我们就更不应该弱化中学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之一,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欧美诸国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无一例外的把培养爱国情感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充分说明历史教学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中国历史我们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各个历史时期治乱兴衰的变迁、社会发展的进程、古老文明的承传、仁人志士的奋斗、为自由和独立的抗争、继往开来的探索„„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着爱国主义的内容。比如我们通过对唐代的音乐、雕塑、佛教、绘画发展等方面的学习,看到它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文明的印记,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正是这种开放的胸襟、广泛的吸纳和融会贯通,造就了唐代文明的博大精深、绚烂辉煌;再如近代中国在遭受凌辱和奋起抗争的同时,又不得不在中西文明的冲突中开始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从而在剧变中孕育着文明的新生„„在这种比较和学习中,不仅使历史教学内容得到拓展、深化和富于时代意义,也使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得到开阔,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人文意识。历史课这种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和交融性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阵地。历史教师只要把握住历史课的这个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中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效果。
同时,在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的历史教学。要求课堂形式灵活多样,师生互动,或历史问题讨论,或师生平等对话,或扮演历史小品,或模拟现场采访等等。这样的课堂必将是焕发生命活力、张扬学生个性的快乐课堂、和谐课堂,学生在享受着生命和智慧成长的快乐,同时也真正体会“读史使人明智”的乐趣。
(2)在评价体系上,实行全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新课标》为我们构建了全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除考试之外增加了表现性的评价方法,如学生成长记录簿、历史知识多媒体制作、社会调查等,这个评价体系要求科学、合理,充满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3)改变学生孤立的学习方式,在和谐合作中探究学习。《新课标》要求倡导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学习,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
点,哪怕其观点与传统的结论不一致,也应给予宽容。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治史能力。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学史兴趣、同学之间也增进了解。
我国教育正在接受着时代的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一场“革命”正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革命”的旗帜就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时代的召唤,是民族复兴的召唤,是我们21世纪人类社会美好家园不可缺少的部分。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做到了关注学生、关注教师以及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关注,我们也就真正把握住了素质教育或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也就真正体现出了中学历史学科中的人文精神。
第二篇: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
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
教学过程(节选):
导入:播放MTV《春天的故事》(画面出现小草破土而出、儿童奔向前方、大潮初涌等)师问:从录象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感觉?它指的是什么?
生答:春天,改革开放。
师:对,指的是改革开放,迎来了春天的故事,我国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问:)春天以前是„„?指的是什么?
生:冬天,文化大革命。
师过渡:在冬天还未走远,春风刚刚吹起之际,还有一段乍暖还寒时节,李清照曾有词曰“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结合历史特征,这里所说的“乍暖还寒”指的又是什么? 生答:在徘徊中前进。
(投影)
第一幕
乍暖还寒
—(1976--1978)在徘徊中前进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出此时的“暖”意从何而来——即徘徊中有哪些前进的表现? 生:科技文化出现新的面貌,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补充介绍)
师: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与——邓小平的整顿密不可分。其中有两件大事特别值得一提:一是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我们知道“文革”期间,中学毕业生,也就是所谓的知识青年,出路何在?
生:上山下乡。
师:对,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接受锻炼。那时大学的主要招生方式是通过人民公社的推荐,推荐人才的主要依据是看出身,是否根红苗正,对革命的贡献如何。因为“宁要一个没文化的劳动者,不要一个有文化的精神贵族”,“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作为臭老九被打倒。所以,恢复高考的欣喜对于一代人来说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而这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幸运,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幸运。
第二件事:而到了1978年3月18日,这是广大知识分子扬眉吐气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生产力”,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比振奋,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的强音,广大知识分子如鱼得水。比如著名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的猜想》关于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就是此时浮出水面,为世人熟知。师(过渡):以上这一切似乎使人们感到了“柳暗花明”,但是“乍暖还寒”,又出现了“山重水复”的景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再说出“徘徊”的局面有哪些? 生一: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犯“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也没有改变。
生二:还有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
师(补充材料):华国锋当年对毛泽东晚年的政策积极贯彻,得到毛泽东的称赞“你办事,我放心”,成为毛泽东指定的合法接班人。“在他的任职期内,无论是政治风格还是个人外表方面,华国锋都极力模仿他的前任,甚至他留的发型也是他的恩师所喜爱的”,在经济建设方针上,他也是一脉相承。
(投影材料)
国民经济十年规划“要建设120个大项目,其中有10大钢铁基地,9大有色金属基地,10大油气田。(这个计划在20年后事实上也不可能完成。)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强调要善于利用国外资金,大量的引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宝钢是在上海北郊的海滩上平地而起的钢铁基地,既无基础生活设施,又无现存的矿山可以依附,通过长达十多年的时间,硬是用美元造出了一座‘宝钢’。这是1978年国民经济‘洋跃进’的典型代表„„即使是到现在为止,的所有矿石要靠从澳大利亚进口,否则,宝钢就只能是一只饥饿的骆驼。”
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在经济建设方针上又出现了急于求成。
师(过渡):这种徘徊的局面真的是印证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最关键的是什么?
(经过前面的铺垫,已经水到渠成,学生迅速齐声回答)解放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的的讨论这一内容,结合播放资料片,出示文字材料)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讨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以形象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这场讨论的作用和意义略)
师(过渡):乍暖还寒时候终于被一声惊天春雷驱散,(进入第二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带领我们走进真正的春天。
(投影)
第二幕
春雷惊天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出示思考题):结合“文化大革命” 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人们生活在疯狂的个人迷信束缚之下,会后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生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全会决定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生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概括,(历史意义的分析略)。
师过渡:至此,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而且春风化雨滋润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投影)
第三幕
春风化雨
—实施:拨乱反正
(过程略)
(小结略)
师过渡: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完全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成长起来的,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伟大的转折带给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你有哪些切身感受?”
(学生立刻展开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
生一:我们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里上课。
生二:以前买东西要用粮票,布票,肉票等,现在只要用钞票就可以了。
生三:现在高楼大厦多起来了,马路宽起来了,交通更加便捷。
生四:现在通讯也方便很多,电话走进千家万户,手机也越来越普遍。
在学生的热烈的发言中,教师适时结束语:“从同学们的感受中我们可以发现,1978年的确是中国命运的大转折,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我们已经走进一个新时代。让我们在这份激动当中共同放歌!”
伴随着多媒体的播放,师生齐唱《走进新时代》。
案例分析: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说起历史,就好像故纸堆里的一位老学究,呆板毫无生气,令人望而生畏。历史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全是一些模糊的面影,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面都是干涩枯燥不甚清晰的棱角。所以往往出现学生喜欢历史,但对历史课望而生畏的现象。造成可能学生会在教师的权威影响下,背诵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点,但历史课堂生活十分琐屑、贫乏和沉闷,以至于学生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失,综合实践能力的匮乏。
我觉得,我们的历史课堂不应该给学生形成历史是遥不可及的感觉,而要抓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注重带领学生用情感“走入”历史、用心灵体验历史、感受历史跳动的脉搏。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尝试着人本追求,营造历史美感的教育情境,力争引导学生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使学生同时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针对本节抽象思维性比较强的内容,我特别创设出整个“走入春天”的意境,从“乍暖还寒”到“春雷惊天”再到“春风化雨”,老师作为指导者的身份,带领学生徜徉在这份“春”的意境中。
这节课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向学生提供照片、文字材料、录象(视听材料)等丰富的史料。
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感知、想象、联想都被教师创设的历史意境激活了,师生在情感上处于共鸣状态。
绍兴一中分校裴英杰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基础较差生源参差不齐的职业教育学校语文课教学更应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关怀,目的是激发每一个学生人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从事语文教育的每一位教师更应该重视。以下就是本人多年教学的一点心得。
一、语文课的人文特征
(一)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特征
语文课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语文教材不论是讲读课、略读课还是实践课,教材的选文无不体现着人文性。这些课文可能是中国古代精简的故事,也可能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文学作品,也可能是外国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语言风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文化内涵——— 人物的美好品质,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正确的处事方法,这就让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就是说让学生明辨是非提取精华,继承优秀的中外文化遗产。语文课正好是教导学生传承文明的窗口,也是传播文化的阵地,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就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授语言,人文性——传承文明的特点,这就是语文教材的人文性。二是语文课的人文性或许和别的学科——比如历史课、社会课有交叉,但并不冲突,语文课的人文性不在于大力的说教,而在于潜移默化的感染。正是这种日积月累的熏陶下,学生才能成为某种文化塑造下的人,这种深层的文化内涵,正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三是课 1
文选文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学生模仿的形象,其文化内涵就是学生未来的文化内涵,这便为塑造学生的个性提供了生动的一页。如敢于诚认错误的玛蒂尔德,沉着冷静的,遵守纪律的朝鲜志愿军,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夏明翰翰等,语文教学就像慈祥母亲的教导,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深远。
(二)现代社会的育人观念为语文课真正体现人文性创造了条件
语文的育人观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三维目标”为宗旨,这个目标便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教师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写作方法,还可以强调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学生长期各种能力的形成,教师不但充当了传承人的角色。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显示自己的能力,如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这从根本上保证了语文课人文性的彻底实施,所以小学的语文更应具备有人文性。
二、教师在语文课中如何做好人文关怀
体现职业教育语文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整个体系中都要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新特点。
(一)教学目标中要体现人文性
在教学目标上,彻底转变育人的旧观念,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理念纳入语文课堂。在课文的学习中,认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养成爱语文课,爱语文课中的人物形象,让不爱学习的学生养成爱语文课,爱语文课中的形象进而健康地模仿以形成良好美德习惯。
(二)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师生的互动
1、倡导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
对于语文内容的学习,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内容尽量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融进质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独立健康的个性和善于思考的能力。不要用统一答案来束缚学生,不要让学生人云亦云,甚至允许学生大胆的对于课文内容提出见解性的质疑:如《项链》中对玛蒂尔德丢项链一事,有些学生很难理解,他们认为在考虑别人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处境,因为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对学生的这一理解不要加以限制,应培养他们的置疑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2、恰当渗透“参与式”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二十一世纪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我国教育跟西方的差别是学习实践能力差,学习方式被动,长于接受,短于创新”,这与我们长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通过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课堂中恰当运用“参与式教学”转化以往教师的角色,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课外办手抄报,开展各种活动等形式,使学生从应试性人才向素质性人才转化。
3、营造民主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在学生心灵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老师的鼓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到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到这门功课学得比较好,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同时我也发现,有些教师由于师生关系不和谐,造成教学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生。教育之所有与生产不同,就在于产品是“人”,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不进行感情的投资,不从情感上达到和谐的共鸣,教育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老师应该有一稞“爱心”以长辈,父母、朋友等角色去接近孩子,这样容易与孩子之间产生感情,互相信赖,这样往往会产生美好的境界,学生才能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教学评价顺应语文课的人文特点
1、实行素质评价。在评价机制中,以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为主体进行评价,如语文知识的获得、评获得语文知识的方法,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评价。反对以一次考察来确定学生一学期的成败。也反对考试是出题不科学,故意刁难学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遇到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要分析原因,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一味的责怪学生,致使师生之间矛盾更加激化。
2、作学生的赏识者。以“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价值标准,以个体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为评价标准来关注学生的努力,欣赏学生的进步,赏识学生积极优良的一面,赏识学生个性化的创造,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
总之,教育不断的发展,随着它的发展,语文课的人文性也将赋于新的内涵,愿我们语文教师携起手来,让学生在语文课的人文怀中不断健康成长。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之我见
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追求的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最大利益化,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注重学生的内在精神的培育与挖掘,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点燃学生的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人文关怀。
一、塑造人格,注重人文精神陶冶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情为先导,唤起师生情感共鸣
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还是诗意。课堂上,教师开始的情景导入,或诗情画意,或深沉悲壮,或灵动妙语,或慷慨激情,这种格调,这种氛围首先给人以情感上的冲击,引领学生步入曼妙丰盈的精彩文本世界。优质的导语就应该是精心设计,并充满诗意,给人以心灵震撼的。如在教学《观舞记》时,不妨就利用在对优美画卷和音乐构建的画面的津津有味的欣赏时,配上诗意的语言,或由学生阐述舞蹈场面,这是一个很好的语文素养的实践和熏陶过程。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伴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语文教材中的几乎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小说情、诗歌情、戏剧情、散文情,无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对正义的弘扬,对邪恶的鞭挞……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作为教师,不仅要发掘和运用教学内容已包含的情感因素,也应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情感化处理,创设情感氛围,先入情,再动情,最后移情,用自己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是用教师之情去打动学生之情再去体验文章之情。这样,教师情、学生情、文章情三者和谐统一时,就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去,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阅读经典,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名篇佳作被肢解得剩下了一堆“语言材料”,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必须强制学生苦苦操练的“知识点”。课内“灌”,课外“赶”,教师催,家长逼。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标一应考。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淡化了,美育功能取消了,学生的创造性被烦琐的“基础训练’’窒息了!而真正的语文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实属本末倒置,十分可悲和危险!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绽放美丽光彩
“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 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披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 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
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涟漪……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反复咀嚼,仔细玩味,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五、关注热点,引导学生了解世间万象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第五篇: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汉语中“人文” 的最初意义与“天文”相对应,在古代中国指的是礼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各地的风俗人情。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文” 体现一种人格、理想、信念和道德的精神。总体而言,“人文”是指在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以人为本的各种文化现象之总和,含文明、文雅、精神教化之 义。
“关怀”常被理解为“关心”、“关爱”的近义词。在1987年版的《现代汉语 词典》中曾把“关怀”解释为“等同于关心”,实际上较“关心”而言,“关怀” 的程度更深,指向性更强,关怀者在关怀的过程中更注重对方的真实感受和达到 的实际效果。「‘」关怀行为在被关怀者的接受和改变过程中实现,主要包括两层含 义:一是关怀者对被关怀者的真正接受,而不是把对方仅仅当作“客观数据”来 分析。双方建立的是一种平等友善的“你一我”关系而非“我一它”关系;二是“动 机移植”,即“关怀者的关怀动机要流向被关怀者并使其受到影响”「2」关怀者不 一定要满足被关怀者的所有需要,但是应该坚持正确的目标,使被关怀者接受、认可并产生效果。
具体讲,人文关怀是指“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以‘以人为本’ 为精神内核,从人自身出发,切实尊重人的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不断完善人的 个性与人格,提升人的生存意义的一种重要实践行为。”[3」可见,人文关怀不仅 体现为一种精神,更侧重于一种实践,是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实施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爱行为,是实现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或者方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其 一就目的而言,人文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是简单的“关心人”。它要求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高度努力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理性还要付诸情感;其二就内容而言,人文关怀的内容是具体、多维度的,集中表现为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探求人的理想与命运等;其三 就方法而言,人文关怀不仅在物质上提供帮助、知识上进行灌输,还需要关注人 的精神状态和内在要求;其四就范围而言,人文关怀贯穿于社会理念、社会制度、教育过程、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
归纳起来,人文关怀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方式去关 心、理解、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
2.2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 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 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强调如何通过对人施加积极、正确的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人的精神构建中发 挥重要作用,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智慧。思 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为人类提供人文关怀的过程。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 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在潜能的发挥和个体价值实现的社会 实践活动。”[5」可见,作为一项精神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深层次 的契合。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人文精神所倡导的目标本质上一致:都是要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性境界,塑造健康完整的人 格,从“人”出发进行一种人生教育或精神教育;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 境界和人文精神所关注生活的总体意义本质上一致:都充分体现出从“人”的内 在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个性、精神追求、内心需要和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其 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人文精神相一致的终极价值:即“追求人生真、善、美 的境界,观照人类的未来前途和命运,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6」从这种意义上 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
4.“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助人自助”是指“个人、家庭、群体、社区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通过整 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的道路,也即是借助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反思自己,寻求改变,获得成长。”0}9}其内涵包 括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目标体系:助人和自助。简单来讲,“助人”就是给予别人帮 助,“自助”就是通过引导受助者本人挖掘自身潜能,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 自强”。“助人”到“自助”的过程,也如“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变化。也即,“自助”是通过“助人”需要达到的目标。
将“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践,着重把 握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现代教 育理论认为,“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根据自己的 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这种选择是通过大学生主体认识、思考、实践后 完成的,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内化’心理过程”。「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注 重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更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助人自助”理念强调引 导和支持,主张案主通过自身的力量解决面临的困境或难题,“社会工作者在整个 工作过程中采取引而不决的态度,工作对象有权利自己做决定。”「川这种“引而
不决”的理念可以巧妙的运用到普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和“问题”学生的教育中,摒弃言之无物、空话大话的泛泛说教,在尊重学生兴趣、情感和己有经
验的基础上,适当举例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的价值 观和知识。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意识。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应提供一切有利资源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直接为大学生提供各 方面的服务和咨询。不仅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心理、就业、人际、情感等方面 的问题,更要增强他们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让他们能够解 决更多同类或更广泛的问题。其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贝曾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自助”要求在帮助学生实现“自助”的同时,思 想政治教育者自己也要实现“自助”。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者比学生的知识和阅历 都更丰富,但学习没有贵贱之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和大学生互相学习、分享经 验,伴随着大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间不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 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因此,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 满足自身的需要,如果忽视这种需要,心理和生活上没有得到必需的关怀,人的 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得到完全的激发或发挥。同时,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人们的 思想和观念无法做到整齐划一,需要也呈现出多样性。当前大学生是具有现实需
要的人。学者尚川教授认为,“学生主要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重视;有的辅导员在工作中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强调单一的外部灌输,方法简单不具体,思维不灵活,习惯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