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优质提问教学法》
读书笔记:《优质提问教学法》
潘东平
阅读书目: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第四章 学生是怎样建立联系的?激励学生进行思考
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要达成这个结果至少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我们准备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学生联系紧密并有意义,以及值得回答。
第二、我们选择能够调动所有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的反应模式。
第三、正如佐伊的课堂例子所展示的那样,我们提供合适的激发策略,这样回答的学生就有机会给出完整正确的答案,发现其思考过程中的误解之处。
当教师带着尊重的态度对待一个错误的答案,并支持帮助学生最终得出一个完整、正确的理解,学生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重要的人生课程:
1、尊重其他人的思维方式是很必须的;
2、耐心——对于自己和其他人——能够也应当培养;
3、回答问题(以及思考)过程与答案本身一样重要;
4、思考需要花费时间;
5、寻求帮助是很正常的;
6、应当带着尊重的态度对待不正确的答案,课堂上没有“愚蠢的答案”;
7、每个学生都能思考和回答每个问题;
8、思考并得出正确的答案,我有回应能力,我也应该自己承担责任,没有其他人会让我摆脱困境。
回答问题的过程
回答问题的过程(至少)是一个五个步骤的过程:
1、倾听问题;
2、理解所提出的问题;
3、自己作答;
4、大声回答,并且,有时候;
5、再度思考并且修正答案。
等待时间: “奇妙的”暂停
等待时间的两种类型:等待时间1——在提出问题之后,叫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等待时间2——在一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做出评论之前。
教师运用3~5秒的等待时间时,学生能够获得的种种益处:
1、学生会给予更长的回答;
2、学生会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提供证据;
3、学生会进行猜测和假设;
4、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5、学生与其他学生交谈更多;
6、“我不知道”的次数减少了;
7、纪律情况得到了改善;
8、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
9、学生的回答会更自信;
10、在认知水平比较复杂的考试项目上取得进步;
教师运用3~5秒的等待时间时,教师能够获得的种种益处:
1、教师的回应将更加周到;
2、教师提出更少的问题——但问题的认知水平更高;
3、教师对以往不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的期望增加;
读后反思:
学习完本章内容,使我对于“教师怎样才能激励促进学生的思考,并增强学生的学习?”、“等待时间1和2的运用怎样使学生和教师受益?”及“教师的探查怎样才能辅助学生显示澄清他们的误解之处,并进一步发展正确的理解?”这三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回顾自己的教学,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思考或者是不主动去思考,因此也不主动举手发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也不能发现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问题,所以急需解决或改善这样的局面。学习后,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用好两个等待时间,特别是等待时间2。因为对于等待时间1我是能做到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等待时间2,很少做到,主要原因是我总习惯于对学生的回答立即给出评论,没有建立停顿的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有意识的、慢慢的“学会等待”,我想如果我坚持做下去,以上的局面会慢慢的改善。还有在教学中要带着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并支持帮助学生最终得出一个完整、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恢复回答问题的自信。
第二篇:《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
读《优质提问教学法》有感
假期中,拜读了学校发的《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其实在读此书之前,关于此类的一些文章和观点也在校中心组的学习会和课外阅读中有所涉及。书拿在手上,感觉正如学校发书时所说的一样,书并不是很厚,只有150多页,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可能很快就能读完。但是翻开这本书,用心的去阅读之后,发现和自己当初之所想背道而驰,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图示都值得我去仔细思考、细细品味。
本书一共有8个章节,分别从“问题对课堂的影响”、“优质问题的特点”、“谁来回答问题”“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及“教师如何成为更好的提问者”等这几点上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对笔者的研究充满了深深的敬佩之情。真正的让我体会到了优质的问题和优质的提问是优质教学和学习的核心。下面我就以三个问题的形式来谈一谈阅读此书的一些心得。
一.什么是优质的问题?
记得书中有一项实践研究,是对教师30分钟内提出了多少问题进行了调查,教师们估计他们大概会提出15个左右的问题,并认为15个问题也是比较合适的数量,但通过研究者进行观察之后发现,教师们大概提了平均50.6个问题。结果竟然是自我预计的三倍多,我想这个结果对于那些教师而言,恐怕是难以置信的。
看到这一幕,我也是很震惊,自己是不是也和研究中的教师一样,不断的对学生抛出一个个问题,把他们问到头晕眼花、哑口无言才罢休。问题多就好吗?我想绝大多数教师对此都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精化,去掉无意义、无营养的问题,留下优质的问题来留给学生。
书中对优质问题的四个特征做出了解答:1.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3.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思考;4.清晰地阐明所要问的内容。笔者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高深的。结合到自己身上应该去如何落实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可能就可以抓住优质问题的关键。
1.问题是清晰的,目标是明确的。
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自己准备时要多大声的朗读几遍,问题是不是清晰,有没有歧义,容不容易理解,自己要先做出了解,不然把一个不清晰的问题问向学生,得到的只能是学生的一脸茫然。同时问出的问题目标必须是明确的,问题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达成什么效果要提前预计好,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才能使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脚手架。
2.问题应以问题链的形式出现,由浅入深。
课堂上诸多问题的设计我想更多地应该像一场战役而不是游击战。我们所设计的问题不应该东一枪西一枪,逮到一处是一处,毫无关联。太过分散的问题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到底教师要问的是什么,要学生掌握的是什么,学生不知道。问题的设计应该向一场战役一样,有组织、有预谋,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形成一个方向明确的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链的指引下,向着知识的彼岸稳步前进。同时前进的路线不应太过崎岖,难度要由浅入深,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在这条路的开始就设置了一座大山,我想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就会知难而返了。
3.问题要尽量能联系实际,引起共鸣。
体育课上的问题通常都与技术动作息息相关,而很多的运动都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体育课上的问题应尽可能的联系到日常生活当中。例如:“排球垫球的抬臂动作和持盆泼水有什么相似?”“不慎摔倒时能否利用前滚翻避免受伤?”这样把教学中的技术动作联系到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便于学生去理解、掌握、和应用。
4.优质的问题不是拍脑门就能拍出来的。
优质的问题来源于我们教学实践中的积累、来源于日常的教学所得、来源于我们教学之中存在的困惑、来源于日常教学的反思,不是脱离教学实际,仅凭看看教参就能体会出来的。拍脑门式的问题只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要能提出优质的问题,理解教材是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收集和整理教学所得,只有两者相联系才能让我们提出的问题有质量、有效果。
二.我是个合格的提问者吗?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我通常关注更多的是优质问题的生成,而忽略了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一名合格的提问者。书中列举了一些教师作为提问者不太恰当的一些行为,比较一下发现很
遗憾自己也不能幸免。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能否认,这些错误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我们提问的质量。
1.等待时间。
众所周知,教师提问之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出答案(等待时间1)。我在课堂上给了学生时间思考问题吗?给了。时间够吗?不够!这种情况可能不止是我,更是大多数教师所犯的错误之一。原因无外乎是课堂时间很紧张,教师生怕浪费一点时间造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不能完全实施。但是换位思考,这对学生公平吗?凭什么教学时间紧就要让学生不做充足的思考就去回答问题,这样回答出的问题,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等待时间1尚且如此,等待时间2就更不用多说了。
我想这可能还是和我们的教学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追根问底,可能我们的教学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想着尽一切可能的把学生喂饱的思想在作祟,没有把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而教师的理念是教师行为的基础,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提问者,应该更新自己的理念,不忘学生才是中心、才是主体。教学时不要急躁、静下心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多点耐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书中的例子也告诉我们,学生思考的越充分,他的回答也越有价值。
2.谁来回答问题?
谁来回答问题,在课堂上的选择可能很简单,在举手的学生中选取一名来回答。偶尔也会请不举手的学生来回答,正如文中所说,后
者实际上是一种规范纪律的做法。这种选取回答学生的方式存在很大弊端,无论是举手的学生还是被选取的学生都是集中在班级里少部分学生当中,除此以外别的学生逐渐被排除在外,最后导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只有少数积极回答者在参与,而更多的学生则神游太虚,思维停滞。
其实喊不举手的学生回答,是一种好的做法,其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让学生更有紧迫感,更少的指望举手的学生去回答问题。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只看到了片面的规范纪律的一面,而忽视了激活全体学生的作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像在平静的湖面中投入一块石子一般,引起震动并波及开来。书中的自选位置、观点展示等方法无疑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种方法来帮助我们选择学生回答,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上面好好下下功夫,尝试多采用一些新式的做法,让教室里学生的思维都随着问题活跃起来。
3.点拨、反馈和评价。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仅仅做到倾听是远远不够的。有时问题的难度大、层次深,学生并不能准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教师就要向学生及时的提供帮助,给予学生线索、提示、和探查。通过教师的这些点拨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激发起学生的记忆,推进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提问学生“为什么篮球运球时要空出掌心?”时可以向学生展示手掌心,提醒他注意运球后手掌上灰尘的分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空出掌心可以增加手指和掌根触球的面积,从而更好
地控制住球。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应当及时的给予反馈和评价。在这时教师的反馈一般分为正面肯定的反馈、校正性补充完整的反馈、和否定的反馈三种。反馈时要对答案进行明确,首先让学生知道答案是对的还是错的,其次要让所有学生知道完整的、正确的答案,更高的层次是让学生的新知旧知建立联系,方便学生记忆。反馈后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表扬、批评或者不予置评。批评会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是不适宜使用的,但是表扬也不应乱用。过分的表扬会减弱其有效性,一般来说岁数小比岁数大的学生更需要表扬,成绩差比成绩好的学生更需要表扬。教师的表扬要随着学生所付出的努力程度而变化,要具体、要可信、更要发自内心的真诚。只有这样的表扬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提问者?启智教学,我应该如何去做? 这两个问题,原本我是准备分开来写心得的。但是在写的时候,我发现这两个问题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有着许多共同点,使我难以区分、难以分割,所以干脆把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谈谈感想。
1.保持耐心,坚持理念。
书中的深思型教师是我努力的目标,但通往深思型教师的路程并不会是一帆风顺,一夜之间就能转型成功。在这漫长的路程中,我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耐心。一是要对学生有耐心,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信,能够更主动的思考并回答问题。二是要对自己有耐心,要秉承着启智教
学的理念不动摇,不能因为短期内没有成效就灰心泄气,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更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将来有着更大的发展。就像我在体育课上经常向学生说的一样:“我不仅要让你们的体育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要培养你们日常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你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让你受益终身。”
2.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要做好启智教学,成为一名更好的提问者,我认为是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的。在平时我们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多读书,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所得;多研究,找寻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个优秀提问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把握重点,生成优质的问题;在课堂点拨的时候才能一针见血,帮学生拨开谜云。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更好的点子和办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只有我们的能力更强了,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否则,这样的课堂我们未必能够驾驭的了。也只有我们平时多注重积累,才能够做到厚积薄发。
3.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在谋求发展的时候一定不能单兵作战,而要组成一个寻求进步的共同体,利用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进行发展。我认为我校最适合组成这个共同体的就是中心学习组和教研组。中心学习组上,大家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思想,通过中心学习组的成员把这些理念和思想带
到校内每个教师那里去,在学校各处生根发芽。而在教研组中,组内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来具体落实,可以充分的利用公开课、集体备课来进行讨论,集思广益的寻找更合理的教学组织、更优质的问题生成。
正如书中所说,“不要期望一夜之间改变你的教学策略,至少允许一到两年的时间来把提问行为作为一个目标”。我们才刚刚起步,距离深思型教师道路还很遥远,我们还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来完善自身,但不管怎样我们也要坚定理想、保持信念,为树立我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启智教学”而倾尽全力!
第三篇:优质提问教学法(共)
《优质提问教学法》这本书我是硬着头皮啃完的。在学校看不下去,拿回家看,在家看不完,再拿回学校,看不懂的就跳过去,有感触的就随时做下批注。是啊!我们的课堂离不开提问,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在课改之后新的教学模式,提问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优质提问呢?通过读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优质提问就是所提问题有一定的价值,能吸引学生兴趣、值得学生思考、要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还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质疑为导向。反思:从教了四五年,我的课堂教学中与优质提问相差有多远?学生的质疑又有多少呢?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中有了一定的方向和思考。
首先是第3页有这样一句话:“你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怎么样?今天什么帮助你进行了学习?哪些因素阻碍了你的学习?”这不就是优质提问吗?我们学校每天晚自习的最后十分钟就是学生反思时间,用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正合适。因为学习是学生每天都经历的事情,所以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第10页当中有一个案例,研究者对一些教师进行观察以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在课堂的30分钟内大概平均提出的问题是50.6个,而学生仅仅提出了平均1.8个问题。我当时感觉特别意外,在现实中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提问都是备课时提前想好的,也存在临时性的提问,不管怎样应该都是服务与教学的。我觉得课堂提问的多少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型来定。如果是新授课老师的提问最多不会超过5个;如果是练习课或者复习课,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比较多;但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是优质。学生能提出来的问题应该甚少,可能是我们给孩子的机会不多,有时候给了,学生要么是提不出来,要么就是提出来的问题没有价值,他们只会思考现有的问题。在14页给出了相应说明:优质课堂提问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在实践中会受到一定阻碍,包括课程内容、教师的探究能力、习惯或传统、需要维持“控制”整个课堂的感觉、教师的惰性以及不想让学生觉得尴尬,另外是课堂管理当中也不允许出现太多的“停止时间”等等。
在34页出示了一篇完整的课程计划,应该是一个课时的。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乘法和加法的关系》,从六个认知水平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共设计出了17个样本问题,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站在数学老师角度看,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层层递进、值得学生思考,如果这些问题学生会了,那么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绝对是非常好的。但令我迷惑的是,我认为这个案例中提到的都是优质问题,但仍然以老师提问为主,没有显示学生质疑。这里给出的目标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加法和乘法的相似性。
2、学生能够了解加法和乘法的适当用法。在这里出现的“了解”合适吗?可以检测吗?它是一个心理动词而非行为动词。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是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制订目标是选用布鲁姆分类法中所提供的行为动词。我们同时又读了《优质提问教学法》这本书,今后的课究竟应该怎么备呢?也许还需要继续揣测。
从51到54页提到关于谁来回答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书中谈到:在大部分的美国课堂中,口头问答形式占主导地位。讨论是由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回答,并由教师进行评价,这和我们的做法是相似的。但有时候我们会叫一些自愿举手的学生回答,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可能不太现实。为此,是不是可以在学生中进行一项调查呢?“你愿意成为回答问题的学生吗?”不知道调查的结果会如何?举手是课堂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学生实事求是的举手,那么就可以根据举手来判断他是否思考了你所提出的问题。我想大多数老师都会照顾中等以下的孩子,我们应该不在意他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在意他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真正的答案?在现实中的课堂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举手的不一定会,会的同学不一定举手。这就涉及到了不同孩子的性格也不同等因素。
在66页的案例中,我获得了一个启发:在课堂提问中,当那些针对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当堂寻求帮助。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你希望谁来帮助你?孩子肯定会找身边的同学,一个不行就两个,不怕浪费时间。我进行了尝试,孩子的确能得到发展。
在104页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问题,也就是说提问是我们最重要的智力工具。我非常赞成和认可这种说法,那么一节课至少提问多少算是合适呢?怎样的提问才是高效的提问者?
终于,在此书的末尾第150页,我找到了令我静下心来的启发:一个优质的问题具有四个特征,(1)、促进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内容,(3)、在某个认知水平上辅助思考,(4)、清晰的陈述。
总之:我们终究是要通过提问和理解来促进学习和思考。
第四篇:《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七版)
读书笔记
——部分分析摘自互联网
概述:《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本书是美国大学生的必修书目,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普遍来说,西方人的思维更注重于思维逻辑,他们更加注重于提出建设性的问题,而这种能力本身也是十分有价值的。很可惜,中国的教育从来就没有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一个空间。就现在的中国大学生而言,感觉在逻辑等理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欠缺,而批判性思维带来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实用有益的。所以此书值得一读,遗憾在接触辩论之前没有读此书啊,但是还是那句话:“Never too old to learn”。
下面是我对本书的一些理解:
1.缘起: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事实和新观念。教科书、报 纸、杂志和因特网上都有→些要求我们接受的观念。在所有的知识领域中,都有很多论题讨 论如何确定哪些是专家的观点,而确定哪个专家的观点值得信赖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花 费很多的精力。【特别是中国教育,我们很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接受:“要听话才是好孩子”。这种思想异化了人的独立思辨能力,而我们成长只是不断去接受(海绵式思维),而没有 在听的过程中去甄别提炼,形成自己的思考。】
2.目的:批判性地听和读一一对你听到和读到的事情进行系统性的评价,这需要一些技 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建立在一些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基础上。当我们对这些问题逐一 地进行学习的时候,目标就是使它们能够整合起来以帮助我们作出最好的决定。我们已经把 这些问题表述为一系列你应该做的事情,但这些系统性的问题与好奇心、质疑、智力挑战等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认真思考是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工程,一个寻找结尾却永 远找不到的故事。挝判性问题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剌激和方向:它激励我们继续去寻找 更好的观点、决定或者判断。批判性思维涉及下面几点:
(1).意识到一些彼此相关的批判性问题。
(2).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和回答批判性问题,(3).愿意主动运用批判性问题。
3.思维风格类型:海绵&淘金(跟侧重于别人观点的角度)。
海绵式思维:强调获取知识,它是相对被动的。它不需要艰辛的心理过程,而是很快、很容易发生的,主要的心理加工就是注意和记忆。如果材料是清晰、有趣的,那么这个特点
就更明显了。主要的心理加工包括注意集中和记忆。严重缺陷:一个读者始终依赖于海绵式
思维,那么他将始终相信其最后接收的信息。成为别人思想的木偶都是一件可怕的事。这意
味着你的决定是一个偶然的联想,而不是慎重判断的结果。
淘金式思维:强调知识的互动,这个任务富于挑战性,有时候甚至是艰辛的,但回报也
是巨大的。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
念。
4.淘金式思维带来的巨大益处:身体力行通常比旁观更有趣,做好比只是简单地做更有
趣。批判性思维者发现,如果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对某种观点说“不”知道为什么作出这种反
应是恰当的,那么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你经常运用掏金式思维的话,那么任何进入你头脑的信息都会首先得到系统性的检验。如果某种思想或者信念确实通过了这种检验,赞成这种观
点就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你知道为什么应该接受或者拒绝某种观点,那会感觉多愉快呀!许
多人遇到一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时,他们就会说“噢,这只是你的观点。”但问题是,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某种观点是谁的,而是它是不是个好观点。如果使用本书中的批判性思维
来武装自己的话,你能够感觉到一种满足感,即知道为什么某种观点只是一堆废话所产生的满足感。【淘金式思维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这源于找到自我感的满足,因为我们得出的观
点是从自己理解和评估的不同观点中选择出来的。同时也提升了自信与勇气,提高了自我存
在的价值感】
5.情感对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当你第一眼看到一个结论的时候,你已经学会去关注特定的事情,去支持特定的兴
趣,去思考一个特定的观点。对于这些既存的观点你有感情。它们都是你的观点,你总会保
护它们。然而,如果你想成长,你就需要认识到这些情感,并尽可能地暂时把它们束之高阁。
事实上,我们经常认为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就是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这种对问题产生情感
卷入的危险性就在于,你不能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一一只要你昕一下别人的观点,许就能
够改变你的看法。记住情感卷入不应该成为你接受或者拒绝一个观点的主要基础。理论上说,推理之后情感卷入最强烈。
6.学会提问————好奇与勇气,重在练习。本书会鼓励你去努力寻找较好的答案。
当然,有些答案更加精确,更适当、有用,更有道德价值。如果你想要做这种艰苦的工作去
找出更好答案的话,你需要相当的好奇心甚至是勇气。需要勇气是因为,如果想找到较好的答案,我们就要愿意放弃自己既有的信念或者立场。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可能脑
子里已经有一个答案了。但我们不可能头脑一片空白地听别人讲话,我们会提取出自己的观
点有一种拥有感。我们需要用很大的勇气去放弃自己既有的观点。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
必须强迫自己去找出新的答案。旧答案和新答案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我们成长的基础。
学习新的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很像学习一项新的操作技能。你不能仅仅听、看这些技能,必须亲身实践,频繁的练习虽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我们的目标是尽
可能地简化你的学习,然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
其实批判观点是一方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思维系统来形成更有
效的心智模式,提升自己价值系统的质量。
第五篇:音乐教学法复习题【优质】
1、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是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着眼于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与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操作理论部分。2、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教授法”课程。3、1922年,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的一大进步。4、1939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5、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6、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7、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8、音乐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很广泛的,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了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9、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10、音乐教育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主体性。
11、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其体现在:
1、美化心灵的作用。
2、调节情感的作用。
3、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
二、音乐的认识功能,其体现在:
1、超越现实的作用。
2、振奋精神的作用。
3、信号象征的作用。
三、音乐的教育功能,其体现在:
1、健全大脑的作用。
2、健康心理的作用。
3、人际关和谐化的作用。
四、音乐的娱乐功能,其体现在:
1、愉悦养性作用。
2、怡情健身作用。
3、参与自娱作用。
音乐教育的协同教育功能——协同效应包括:辅德、益智、健体。《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是它的审美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具有传递、选择、整理、发展文化的作用。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儿童期通常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其身心发展经历了六个较大的阶段。乳儿期:出生到一岁 婴儿期:一岁到三岁 幼儿期(学龄前期):三岁到六七岁 童年期(学龄初期):六七岁到十一二岁 少年期(学龄中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 青年初期(学龄晚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
16、舒特-戴森和加布里埃尔1981年关于各年龄阶段音乐发展主要特征归纳,作为简要的概括。音乐发展主要特征
0—1岁 对声音作出各种反应。
1—2岁 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2—3岁 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断模仿唱出。
3—4岁 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4—5岁 能识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岁 能理解分辩响亮之声与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仿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6—7岁 在歌唱得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音的堆砌好听。7—8岁 有鉴赏协和、不协和音的能力。
8—9岁 节奏、旋律的记忆改善了,逐步具有旋律感。能感知两声部旋律。
10—11岁 和声观念建立,对音乐的优美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12—17岁 欣赏、认识和感情反应能力均逐年提高。
17、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揭示了审美发展心理的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关于儿童的审美态度,书中作了如下的表述:4-7岁的儿童一般都尚未形成审美态度,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7-9岁的儿童处在“写实阶段”的高峰,他们对任何艺术作品都以像和不像的刻板标准来评价,“在作品作为‘照相式’再现才是成功的程度上来评价作品”。而到9-13岁,他们才能逐步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作品,并形成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征的知觉敏感性。
18、音乐审美能力包括了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音乐动作和智慧、音乐表现等多种能力。
19、音乐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20、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基础;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因素在心理发展上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
21、因学生音乐心理发展施教,必须做到:有序施教、有导施教、有乐施教、有别施教。
22、音乐教学基本原则包括:音乐本体原则、情感体验原则、个性发展原则、艺术创造原则、健康和谐原则、民主互尊原则、持续发展原则。
23、以中小学为主要对象常用音乐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我们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对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1)音乐欣赏法(2)演示法(3)参观法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1练习法2.律动教学法3.创作教学法4.游戏教学法
三、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1)教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四、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24、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符合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年龄特征。
25、音乐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1.提高学生审美能力。2.提高教学效率。3.提高了信息增值率。
26、常见的音乐教学媒体: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媒体;影视类媒体;计算机媒体
27、运用音乐教学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人与工具的关系,态度积极。
1.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师必须持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重塑自我,努力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超越技术因素,提高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和水平,进入教学艺术境界。
2.现代教学媒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只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人就能够掌握工具,但并不能使教学机器替代教师的工作。
二.正确处理主与辅的关系,讲求实效。1.做好教学设计。2.精心准备。
3.引导、启发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必须研究的对象上去。4.教学媒体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正确处理优势与局限的关系,整体优化。1.注意媒体的组合,发挥教学媒体的整体优势。2.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3.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学具、教具。30、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教学原则
(1)体态律动不是舞蹈,它比舞蹈更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因此,不要求动作整齐划一,不以训练有美感的姿态为目的,而是以身体为乐器,训练学生有效的利用听觉去感受和体验音乐,通过身体动作,由外及内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
(2)培养普通人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听音乐为主要任务,以身体乐器使自己理解的音乐震荡于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
(3)体态律动不是音乐技巧,他是以身体诠释音乐的肌肉运动。因此,训练时要使用大腿、手臂、躯干等大肌肉,追求大肌肉的高度协调动作,挥舞、奔跑、跳跃、迈步等运动训练,提高肢体展现音乐的自由和协调性。
(4)动作必须是自发的,源自音乐的。要让自己暂时生活在音乐里,让音乐带着自己走,让音乐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排除一切抑制、害羞心理与音乐 融为一体。
(5)体态律动表现的是音乐基本要素,而不是歌曲中的文学形象。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把体态律动搞成普通意义上的歌表演,不要把文学形象误认为音乐形象。
(6)体态律动主要训练的是人体对音乐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节拍、节奏、乐局、乐段、调式、调性、旋律、复调、速度、情绪等等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容。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内容,改变方法,不断出新,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31、达尔克罗兹,1865年生于维也纳一个普通瑞士人家庭。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外音乐教师普遍熟知的体态律动创始人,1910年是他事业发展的顶点,1913年在伦敦开办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校,第二年在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学院”。他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后来相继涌现出来的种类繁多的音乐教育思想、方法和体系的重要基石和引导。
3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以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立足点,这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
柯达伊反复的强调,既使是最好的个人创作也不能代替传统,传统的民间歌曲中保存着人民数百年、数千年的民族感情。这种指导思想在柯达伊的音乐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柯达伊对大量的民歌进行改编并编入教材,还根据内容设计为对唱、表演唱等形式,加以传统的动作配合,加快儿童对民族音乐的感受、理解。
柯达伊认为:儿童都是首先使用母语学习讲话,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歌唱。孩子们的灵魂应该用民族音乐的乳汁来喂养,才会逐渐建立和巩固匈牙利的音乐思维方式。就好像一个“多语系”的孩子“无法对任何语言掌握的很好,同样,一个靠混合音乐喂养的孩子在任何音种都不会觉得亲切自在,他将找不到根茎,而本国的音乐却可能成为‘最外国的’、‘最陌生的’音乐。” 以唱歌作为音乐教育的手段。处处合唱,水平较高。
儿童只有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歌唱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形式,给予人的音乐感受是最直接深入人心的,乐器毕竟是少数人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歌唱本身有着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声部合唱能力等等音乐技能知识。
合唱显示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社会精神,具社会作用。由于群众参与的形式,合唱那种忘我投入的和谐之美,可以造就集体感和友谊,使群体精神产生升华。以首调唱名作为音乐能力培养的手段;
首调唱名法的应用像是一条贯穿于各种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主线。首调唱名法是音阶调式中每一个声音都有的一个名字。在唱出唱名时也就确立了它在调式中的作用。以全民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丰富、高质量的教材;
柯达伊一生除了编写大量的儿童合唱作品以外,还专门编写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教材。丰富的教材是柯达伊教育思想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柯达伊一再强调,只有最好的才是最适合儿童的。另外,柯达伊的教材牢牢的建立在本民族以及与匈牙利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基础之上,并广泛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里那直到巴赫的复调艺术精髓,使这些教材既保留了民族音乐有特色的风格,又突出旋律线条交织的复调多声部音乐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力。匈牙利教材的编写具有严格的标准,出版之前要经过科学院的音乐理论研究专家审定。好的教师。
匈牙利普通学校中,教师都有较高的音乐技能,包括演唱、指挥等,整体音乐素质都较高。
33、奥尔夫乐器分类 打击乐器
皮革类(鼓类);木质类(竹木制作);金属类(金属制作);散响类(金属、竹木制作)。
音条乐器
钟琴;金属琴;木琴。
34、卡尔·奥尔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35、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结课设计可以分为很多种,有设疑式结课、余音萦绕式结课、归纳总结式结课、采访式结课等。
课程性质:1.人文性2.审美性3实践性
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1.体验2.模仿3.探究4.合作5.综合.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实施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2.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3.注重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4.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5.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6.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7.因地制宜地实施本标准
评价的方式与方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卡巴列夫斯基主要音乐教育主张:1.借助音乐培养思想道德2.创设教学氛围诱发学习兴趣3.将音乐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4.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5音乐与文学相结合6.将流行因素引入音乐教育.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观点:基本的才能教育和母语教学法.1.注重母语教育2.注重早期培养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重复训练与兴趣相结合5.父母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6.善于激发和赞扬儿童.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 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5篇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4)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学生科的领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现就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进入高二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极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高二学生由于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环境,又没有升学上的压力,个别学生纪律开始松动起来,不喜欢别人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旷课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阶段走入岔道。我的具体做法是:
1、加大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演讲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学生科执行《一日常规》,严格要求学生佩戴校徽,不穿拖鞋,每天自行检查、督促规范养成的效果。
2、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微言轻,班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为此,我先后开过多次主题班会,如《规范一道德》,《我是主人》、《理想与信念》、《要学会学习》、《神圣的使命》。还开过优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过语文知识抢答竞赛,说成语故事比赛,古典诗歌背诵比赛等,效果都很好。
二、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教育有艺术。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高二14班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曾有过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先前,我对他们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
和管理。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对他们给予了大量的爱心,却忽视了严格要求,结果班风涣散,面对这种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明白了对学生应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
三、“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集中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我定期和学生家长电话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多想想方法,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2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本着以教学为主,很抓纪律卫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早自习利用晨会总结前一天的学生表现情况以及学生中的纪律卫生,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目的是让新的一天能不断的进取,克服工作和学习上的不足,为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指引航标。这半年的我班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现象,能按时按点的,按部就班的上好课和晚自习,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思想上还不稳定,还不够成熟,尤其进入高二的学习,内容难度加大,对于象我班的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往往因为学习不能立见成效而慢慢消沉。为了让学生树立信心和学习斗志,我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1、班会早会对学生进行成绩和程度的分析,正确看待自己所处在的学习上的位置,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开开心心的迎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2、个别谈心,这很重要,对于不同的学生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所做所想,这样会使教育能抓住切入点,教育才能有效果,从本学期来看的确收效很大。使班级纪律卫生明显好转,文明班级率最高。
3、寻求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三方沟通,正确的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敞开心扉,把自己要说的说出来,解开他们的思想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积极配合科任老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解决好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稳定教学次序。
三、加强寝室的管理工作,本学期到寝室检查不下十五次,对存在的卫生纪律方面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女寝要好一些,男寝还存在问题,总的来说有很大的进步。
四、开展好各项活动,本学期运动会上,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体育特长,在运动会上能够克服困难,尽最大所能,取得总粉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学生十月一的诗歌朗诵的比赛,以及征文活动中都取得好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总之,本学期工作成绩是肯定的,要不断分析和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为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努力。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3
本学期师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学业水平考试。而且我班是理科班男生多,女生少,管理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过去的工作,充满了挑战、辛酸与满足。一学期的辛苦,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常规管理,建立班级良好秩序
1、严格考勤、加强管理。早上、中午、晚上及时到班督查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学生基本养成了比较好的纪律意识。
2、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谈话等多种方式,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也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3、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五的班会课。既按学校计划安排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学习有关的安全知识等;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了“我的未来我做主”的大型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比
如,信心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学习经验交流会,感恩教育等内容,这些活动都促进了良好的学风、班风。
4、狠抓班级卫生。好的环境才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在卫生方面我就把工作分配到人。不但早晚要打扫干净,平时还要注意保洁。
5、选拔班干部,培养积极分子。我从学生中选出品学兼优、作风正派、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选拔出来以后,我予以指导,大胆使用,严格要求,加强教育。平时留心观察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扩大了先进面,使更多的优秀学生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得到锻炼。同时对部分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工作能力不突出的同学进行撤换。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逐渐培养出一批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威信高的班干部,并进一步带动了班风学风的好转。同时采用班长轮流制,让两个有能力的同学每月轮流管理班上的常务事情,这样更有利于管理班级。
二、抓好学习中心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老师和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严格要求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及组长从各个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如作业布置、早读的安排、课前的准备、作业的督促和检查等,切实减轻老师繁重的劳动。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必须尊重老师,在这个学期有两个同学在课堂上顶撞老师,经过批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通过这个事
教育了同学们必须尊重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每个同学的成绩很重要。
2、养成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无论是自习课,还是老师上课,禁止学生说闲话、睡觉、往窗外看,否则,予以严厉批评。
3、坚决制止不做作业的现象,要求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并且经常完成限时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平时对学生奖勤罚懒,严格要求。在复习阶段,积极配合各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复习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树立班级学习的榜样,让学生们向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引导他们树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增强竞争意识。经常进行学习评比,做好奖励工作。
三、抓尖子,督差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习班积极性,形成刻苦学习争先恐后的学风,全面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是尖子班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这方面,我采取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以个别谈话为主要工作形式,做尖子生和差生的指导工作,对尖子生,要求他们明确目标,确定方案,突破弱点,保持优势。同时提出具体措施;对差生,以鼓励为主,多谈话、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进步,充分表扬;形成了优秀学生带头,差生不甘落后,大家争先恐、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同时利用每次考试的成绩,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学生弱点,分析原因,找到改进办法,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强劲的学习劲头,使学习成绩保持上升趋势。
另外用“以志激人”的办法,激发学习兴趣。一个无追求和奋斗目标的人,就缺少前进动力机械,更谈不上发展,无论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还是素质提高,都主要来自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目标的途径有二:一是延长时间,二是提高效率。运用激励措施,通过多途径帮助学生树理想,谈追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以培养学生的热情性、主动性、和进取精神。时时力求将学习情绪调控到最佳的“亢奋”状态,“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实践证明:采用激励方式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开展得还是比较的顺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但学生当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高三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复杂,因此,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刻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4
过去的一学期里,我班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
为了配合学校团委和政教处的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例如,“跨步进入新世纪系列活动”、“寻找我身边的活雷锋”、“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报复”等。
同时,我也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
高三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毕业、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在学生毕业前夕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
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
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空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
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责,努力做学生的榜样,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本学期的几次月考均能超额完成县局和学校规定的指标数,各项管理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
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四、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每次活动我都亲临现场与学生一起活动并适当予以技术性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也可以加深与学生感情的交流。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
这届学生的高中生涯还有一个学期,面临着毕业及升学等实际问题,下学期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更复杂。因此,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刻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5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二就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努力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希望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一点知识、长一点技能,顺利地毕业。本学期内,积极参与创文明校园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一支队伍建设
即进行班干部队伍建设(包括团支部干部队伍建设)。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职责教育、工作方法指导。班干部首先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集体奉献的精神,要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而这正是独生子女所缺乏的一些品质,所以我把这作为班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工作职责教育,主要能使班干部责任明确,知道履行什么样的职责,该怎样去做,保持思路清晰。这两类教育主要通过定期召开班委会进行,而工作方法上的指导,主要在实践中进行。对于班干部的工作,不包办,给予他们一个较宽阔的空间,但在工作中我注意监督、观察,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如指导对照工作职责,结合班级情况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如何开展工作等。还鼓励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学生会和团委工作。
二、发挥三块阵地作用
第一,是文化宣传阵地。第一学期,重新布置教室,将班训“团结、勤奋、自信、争先”、名人警句、班级获奖锦旗及奖状挂在墙上,并开辟了团支部园地专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观、大方、富有教育
意义的学习环境。坚持每两周更换一期板报,每月更换一期团支部园地,板面活跃,内容丰富,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有利于培养班集体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第二,是班会阵地。这是培养教育学生的重要渠道。每周坚持召开一次班会课,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行为规范、集体主义、法制安全、学习重要性等教育,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成长。
第三,是活动阵地。对于中学生,寓教于乐比刻板地说教效果好得多,在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接受教育、锻炼才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进班级凝聚力,所以,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并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班级开展了“手拉手”帮助“三困”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南京海洋公园。还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体节活动、知识竞赛、“教育之光”和“江南之花”文艺汇演等活动。
三、加强四种思想教育
第一,行为规范教育,也包括法制、社会公德教育。由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行为规范教育是常抓不懈,每学期均要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规范内容,督促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平时,对有些学生多讲、多提醒、多督促,对随地乱扔、蓄长发、说脏话等不文明行
为及时指出,要求改正。一年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维护集体荣誉。
第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个人的行为融入集体之中,个人要服从集体。但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所以,通过组织“手拉手”帮助三困学生活动,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增进友谊,大家共同进步,树立集体意识,并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如篮球赛、运动会等,培养学生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意识,大大增进了集体的凝聚力。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一是通过班会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教育材料;二是要求学生观看新闻、阅读报纸,关心国家大事;三是支持学生参加“爱祖国、讲文明”征文活动、“红心永向党”演讲比赛及“弘扬抗洪精神,向校庆廿周年献礼”诗歌朗诵比赛、“党和祖国在我们心中”知识竞赛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中接受教育。
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我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他们一般比较自卑、敏感,方法不当,容易挫伤其自尊心,我主要采取私下谈心的方法,这样容易沟通,容易接受。我们班有下岗职工子女,也有父母离异的学生,对他们我平时多注意,多观察,多鼓励,目前,他们思想上不存在着什么大问题。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有时因为其它工作忙而顾此失彼,放松了对班级的管理,出现亡羊补牢的情形。
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较差,也讲了,也教育了,但成效不大,没有好的办法。
三、与家长联系不够,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多和家长沟通,互相配合,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