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郑超:课 改 小 结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课 改 小 结
历史组郑超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新理念、新标准指导下编写的“北师大版”历史新教材,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来构建新的历史教科书体系,大幅度减少了知识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课文内容多样,具有选择性,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解决历史问题。针对新教材对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新学期开始后,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创新学习上,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比如提到彩陶时,我提出:原始人怎么会想到用火烧泥做陶呢?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几种观点:(1)用泥盛肉放在火上烤,泥土变硬优型就是陶;(2)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烧硬给人们的启示;(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坑,火坑周围的土变硬给了人们灵感;(4)把泥土作成型用来煮粟,火烧之后就是陶。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造出历史上这个发现的过程。
在学习“司母戊鼎”时,提到它的铸造采用合范法,学生立刻提问:
各部分分别铸成后,怎样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对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在表扬这个同学勇于质疑,发动学生课后积极探求答案的同时,下课后我也认真查阅资料,在以后备课时更细致,做更充分的准备。
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必然会遇到阻力;认识到改革的进步性,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加深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在新理念指导上的课程改革,必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新教材必将成为灿烂春天里的一朵奇葩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第二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王中镐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浅谈课改实践中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历史组王中镐
新一轮的历史课改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年了,三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深深感到:历史课变了,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有时需要语言的激发;有时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时需要教师知识的储量大。总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更加深刻体会到除了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外,加强教师本身的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做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教师与学生建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能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最重要的一环。
(1)和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
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要俯下身子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要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
(2)做一个组织者
第一,摆脱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固有模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准备,也要想好不可预测的应对方法。第二,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第三,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3)做一个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浓烈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4)做一个促进者
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如精选学习的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开展积极的评价等,让学生感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2.坚持理论学习,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从2002年8月到福州教育学院参加福州市历史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开始,我连续三年参加培训。我们教研组就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首先,建立了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研究集体,制定了“学习——实践——交流——学习”的总原则,由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其次,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大版)。再次,我们查阅了密切关注新课改的历史教育教学杂志,比如,《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课程〃教材〃教法》、《素质教育》、等,通过杂志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借鉴全国课改各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还积极向其它学校学习。在这几年,我们多次到本市历史优质课大赛现场学习;总之,三年来,我们对新教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新教材使用中开展教学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3.强调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我们认为,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我们认为,反思主要包括: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阶段性反思
4.积极进行集体备课。我们在集体备课时注重把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相互观摩和相互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都明确提出要集中集体的智慧,优化每一处教学环节,讨论新旧教材的差异,体会新课标下教材每一处新的处理的意义,互相质疑组内教师的教学过程,尽量设计开放的课堂。
5.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组定期举行公开课观摩。这些公开课成了我们研究和学习的个案。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再由组内老师集体讨论,然后全组老师听课,把教学设计和教师实际上课的情况进行比较,充分肯定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同时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找出更好的方式方法。
三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和教研组的实际,坚持立足课堂,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开展校本教研,把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尽量设计开放的课堂,让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愉快学习,较好实现了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教育学院教研员来我校听课,也得到他们的认可和称赞。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一定可以融人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2005年6月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第三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陈笑红:课改反思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课改反思陈笑红 去年参加省、市级的课改培训后,开始了新教材教学。通过近一年的教学,收获很多,也存在很多困惑,现总结如下:
一、新教材有以下特点: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2.在课上和课下的活动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3.非常重视学生的互动合作。
4.突出探究式学习。
5.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二、新教材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求教师适应课改的要求,努力走出传统教学误区,由过去的多讲到现在的少讲,由过去的学生多听到现在学生的多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要求教师积极设计开放的教学目标,设计更多的教学情景,激发学
生讲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朋友。
3.要求教师开阔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
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注意学科间结合,拓展教材。
5.要求教师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要强,否则课堂会失控。
三: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1.新教材上课,学生说得多,动得多,课堂很活跃。但学生的收获并不是特别大,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如何处理这两
者之间的茅盾?
2.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调动中下学生的积极性呢?
3.如何把握新教材?如何跳出课本教材,把课本教材与地方教材结
合呢?
4.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实
践能力呢?
5.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6.
第四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杜萍:初中英语课改小结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初中英语课改小结
英语组 杜萍
今年我校进入课改实验,英语学科面临了许多困难,但我们通过努力研究问题、克服困难,现我校英语教学逐步适应了新教材的要求,取得一定成绩,具体开
展了以下一些工作。
1、认真研读课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摆在教师面前最为急迫的工作,莫过于研究所教学科的《课标》。为此,我们认真研读了英语新课标及课标解读,阅读了大量的英语课改方面的资料,教研员撰写了“英语新课标”简介、“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简介、“谈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文章,为全校的英语教师了解新课标、实施新课
程、教好新教材提供帮助。
2、组织学周研究
新教材给了教师较大的教学空间,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了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教师提出自己在本学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针对问题,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将自己在教学中一些好的尝试进行交流,大家相互学习,互通有无。这一做法很有意义且效果良好,对教师们从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后来的逐步适应,再到少数优秀教
师的脱而出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3、开展集体备课
面对新教材带来的诸多困难,为避免单打独斗造成的低效益教学,我们整合了全组英语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借助网络帮助,加强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提供教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加强区域合作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想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需要对新课程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有效地执行,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程。要作到、作好这点, 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起到极好的推动作用。
5、搞好教学衔接
由于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英语学习严重不适应的情况,这一难题的解决在全市、乃
至全国都缺乏成功的经验。
为此我们开展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我们主要通过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方法和模式、加强中小学英语教
师的交流与合作等方法开展衔接研究。
总之,新教材的教学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我们愿继续努力,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多做工作。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第五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初中历史课改体会林香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初中历史课改体会
历史组林香
一、转变思想观念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要正确的实施课程改革,必须要让教师清楚认识到自己原有观念中不科学的、陈旧的观念“解冻”。我觉得“解冻”的方法主要有: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不断强化对课改先进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让原有认识中非科学的部分在新的认识下发生动摇;积极参与各种听课、赛课活动(组内公开课、示范课和研讨课),通过听课和赛课直接影响自己的认识和理念;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接受更先进的课程改革理论与操作策略就相对容易得多,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
过去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课改后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由重视“教”转变为重视学生“学”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改变了教师满堂灌而学生倾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应用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搞好师生关系是做好实验的良好开端
教师与学生建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首席”。上课将不再会是无所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运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自我满足得以实现。有很多被认为是“差生”或在别的课堂上不被搭理的孩子,在历史课上却有出色的表现,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护,他们象一颗不再害羞的幼苗迎着阳光苗壮成长,这样的孩子特别喜欢上历史课。
在课堂上,让学生知道: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感到: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仅靠语言叙述感知,有时很困难,而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师生的视野,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的最佳途径,尤其是许多历史事件、人物都被搬上银幕,也有大量的文献记录片,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节选片段,如:我在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我截取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一些三国故事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使历史课更加形象具体,又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从而理解历史概念,牢固掌握历史知识。
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展现自己的实力中学生往往会要求参与实践,渴求在操作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实力。这是真正将兴趣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开端,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参与”的范围,主动获取知识。根据每一课的具体内容,选择一个问题,放手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以讲述、问答、表演等形式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如在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节时,学生自行搜集材料,自编自导一幕历史剧,来说明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原因、经过、作用,使学生既对知识进行了探讨、研究,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成功欲,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教学“活动与探究”课时,给学生留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如在讲“历史成语知识竞赛”一节时,先分组回去找本册书中明确提到的或暗喻的成语,看哪一组收集的多,然后各组根据所收集的成语出题。看哪一组题出的有新意,在出题时,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除了我们常见的表演猜成语等方法之外,还根据成语画出漫画、连环画叫同学根据漫画、连环画说出成语的名称、故事,并说明从中受到什么启示,比赛时题目分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在两位主持人的主持下,气氛非常的活跃,学生的才华也得到了展现。本册书所涉及的成语,学生也基本了解。
在上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任务回去查找、收集有关的资料。如:查找有关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名胜古迹,以及丝绸之路上的诗歌。查找、收集有关张仲景、华伦、曹操、秦始皇等人物的历史故事,收集有关编钟、大禹治水等资料,以此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捕捉每个机会,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象、探讨,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发展学生积极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抛出问题分组讨论,也可以叫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等方法。教师层层设疑,步步紧扣,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如:在讲《秦帝国的兴亡》一节时提出,假如你是秦王赢政,你采用什么战略战术来灭掉六国?
六、重视“每课一得”和“活动建议”
每篇课文后的“每课一得”让我们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又多得了一份收获。例如第五课“夏商百周的更迭”中的“每课一得”讲的是:“怎样用公元纪年”,就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时候用公元前,什么时候用公元,以及世纪和年代的读法等,使得我们学会了用公元纪年的方法。这是一个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关联的知识,更是一个常用的知识。就这样,“每课一得”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更增长了我的应用能力北师大版新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也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关于语言描述方面的活动还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或稍做变通。如:《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我就直接利用了课本上的主题: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非常好的文章。再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的原设计是给成语故事配上图画,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我怕学生兴趣不大或应付了事,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就改为:搜集成语故事,写出给我们的启示。每个学生都做得很好,而且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七、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读好书”上。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求思考,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能力。例如:学习《春
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我将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就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材料,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探究中读,在读书中思,在思考后写,形成历史学习的良性循环。
八、转变教师的评价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评价,也以激励为主。对学生回答错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错”,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我还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对学生的评价,采取阶段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不以一张试卷成绩评价学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九、困难与建议。
在使用这本教科书时,我碰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1、教辅资料缺乏,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教学挂图、灯片、光盘、软件等在当地无处购买。
2、学生配套的阅读材料和练习材料购买不到。
3、教科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时间线索不明,教材跳跃性太大等。在中考的制约下,家长、学校、教师都面临升学的压力,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也都涉及到升学率问题。所以只有彻底改革中考制度,才能更好的促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现在实验教师工作头绪多,工作量都很大,对教材进行研究时间较少,如果再不能保证每周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利于其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课改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到底如何操作才能更好的体现课改新理念。希望能与其他实验区时常交流,以取长补短。
教师培训需要加强,此次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我们期待着教师有经常性的培训机会,保证课改工作顺利进行。一个现代教师特别是课改教师,不能拿昨天的经验来禁锢自己的行为,而应不断充实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更好地投身到这划时代的改革中去,我们不仅仅是“蜡烛”“园丁”“一桶水“,而应是奔流不息的江河。经过一个学期的磨扬与锤炼,我在观念上得到了更新、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实践上得到了进步,一个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正在我们双鸭山市兴起。回首往昔,我们还有许多缺憾,展望未来,我们充满激情和希望,课改必将打造一个历史教学的春天。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