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任乐翔:物理教学中的反思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物理教学中的反思
物理组任乐翔
在我国教育领域异常活跃的今天,各种见仁见智的新理念、新模式纷沓而至,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给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广大物理教师也很想抓住这个机遇,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着实感到了些无奈和困惑。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感到教学时间之紧张,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我们想改革,可我们每学期仍有固定的教学进度的呀?
带着这个相当无奈的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时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果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心情,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我们明确了这样做的理由,但如何解决时间紧的问题?
实施探究教学应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想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想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做又能做的事。例如在讲授“平均速度”前,启发学生开展“比较蚂蚁等小昆虫爬行快慢”的活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发现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多少”的方法来比较快慢,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可大大节省授课时间。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能对教材做到统揽全局、总体规划,不单节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还是能够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的。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的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
教研活动时就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
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呢?例如: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随着课改的深入,可逐步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方法、步骤,即可克服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盲目尝试和无意义的猜测,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是统一的,确定性非常明显,我们以“超纲”、“不考”为理由,不允许不确定性情境进入课堂。与此相反,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例如,教学目标、结果、对象、内容、方法、过程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情境大大增多,教学中如何应对呢?
解读新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标准在参考了现行教学大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列入到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到了课程资源中。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是个研究者、决策者,对于课堂教学不确定性情境,可以成为创造性地使用活教材的组织者、参与者。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对于不确定性情境产生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而无法一一答复时,可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突破课堂教学与时空的局限。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否
真实有效利用好网络资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排除种种困惑,努力朝着课改的方向去做好,但是心里最没底的困惑是,我们这样教,中考怎么考?
再一次捧读新课标,共同对照近几年的中考,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新的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优点,尤其是在目标上的不同: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二是目标内容更为全面,不仅有学科知识、还有科学过程、方法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三是将三大目标统一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强调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构建。近几年中考试卷上探究性试题比比皆是,不正表明评价体系已经在朝着“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方向发展着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毫无顾虑地、大胆地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同时,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关于怎么教不用怕中考。
其实,教学中的困惑远不止这些,但只要我们明白: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只要我们不在困惑中瞻前顾后、举步不前,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大胆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就一定能成为教学改革的成功者。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第二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王中镐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浅谈课改实践中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历史组王中镐
新一轮的历史课改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年了,三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深深感到:历史课变了,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机。有时需要语言的激发;有时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时需要教师知识的储量大。总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更加深刻体会到除了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外,加强教师本身的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做法: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教师与学生建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能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最重要的一环。
(1)和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
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要俯下身子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要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
(2)做一个组织者
第一,摆脱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固有模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准备,也要想好不可预测的应对方法。第二,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第三,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3)做一个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浓烈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4)做一个促进者
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如精选学习的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开展积极的评价等,让学生感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2.坚持理论学习,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从2002年8月到福州教育学院参加福州市历史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开始,我连续三年参加培训。我们教研组就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首先,建立了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研究集体,制定了“学习——实践——交流——学习”的总原则,由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其次,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大版)。再次,我们查阅了密切关注新课改的历史教育教学杂志,比如,《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课程〃教材〃教法》、《素质教育》、等,通过杂志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借鉴全国课改各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还积极向其它学校学习。在这几年,我们多次到本市历史优质课大赛现场学习;总之,三年来,我们对新教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新教材使用中开展教学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3.强调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我们认为,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我们认为,反思主要包括: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阶段性反思
4.积极进行集体备课。我们在集体备课时注重把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相互观摩和相互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都明确提出要集中集体的智慧,优化每一处教学环节,讨论新旧教材的差异,体会新课标下教材每一处新的处理的意义,互相质疑组内教师的教学过程,尽量设计开放的课堂。
5.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组定期举行公开课观摩。这些公开课成了我们研究和学习的个案。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再由组内老师集体讨论,然后全组老师听课,把教学设计和教师实际上课的情况进行比较,充分肯定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同时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找出更好的方式方法。
三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和教研组的实际,坚持立足课堂,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开展校本教研,把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尽量设计开放的课堂,让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愉快学习,较好实现了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教育学院教研员来我校听课,也得到他们的认可和称赞。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一定可以融人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2005年6月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第三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陈雯:课改小结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课改小结
——实施新课程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
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数学家、数学教师及学生三者的思维活动。下面主要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协调这三个思维活动的。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数学学习过程的主体。这个学习过程往往同发现过程是同步的,正是这种同步保证了学生思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使之愈来愈和数学家的思维结构相似。而数学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担负着调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
①揭示数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
②指导、调控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之与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同步”,逐步实现学生思维结构向数学家思维结构的转化。数学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活动中,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为了协调好三个思维活动,即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执教者本身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技法、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肯动脑筋、大胆探索,力争有所“突破”,这正是我们进行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二、认真领会教材意图,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教材的重新改编和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哪怕是对每一章节的课题名称的设计都带有思维的启发和诱导性,如“探索”勾股定理,“数怎么又不够用了”等等,可谓用心良苦。教材通过学生所熟悉的情景设疑、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在探索与实践中提出问题,教师以组织者、导引者的角色逐步让学生把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筛选、归纳、概括,最后抽象成数学模型。
如在“探索勾股定理”这一节的教学中,原教材直接给出这一定理,同时讲解如何证明,忽略了对知识的探索过程。而新教材则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计算: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a、b、c为边的正方形A、B、C的面积。并把问题置于小方格中,让学生能够切实可行。学生颇有兴致的通过对图形的观察,用数数、割补、拼图、计算等等方法达到了目的。再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探求面积A、B、C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列表把信息进行收集、归类,惊奇地发现三个面积之间的必然联系,接着老师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一伟大的发现。即“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两个正方形面积A、B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C”;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几何意义把“A+B=C”这一结论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三边a、b、c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a2+b2=c2这一重要结论。从而引出新知识“勾股定理”。这样学生不仅顺理成章的掌握了这一结论,而且还尝试了数学家如何探求新知识的思维过程,渗透了数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图形的直观性与数形结合思想,也为后面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以及探求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又如,“位置的确定” 是新教材为初二学生增加的一章崭新的内容,尤其是第一节的教学,更需要体现出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大量在实际生活中
所遇到的问题:手持电影票在电影院里找座位,在动物园根据导游图查找各动物馆所在位置并找出最佳游玩路线,在海战中确定舰艇的位置,在地图上找到各地的位置,在城市里根据交通图找到行车线路„„,它们都离不开位置的确定,并从中体会到这些问题所具有的共同特性:要确定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举一反三让学生发现了许许多多类似的问题。为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在讲解图形的变化时,教材安排了一节“变化的鱼”,让学生首先根据点的坐标连成一条鱼的形状,再对它进行不断的变换,学生发现这条鱼时而变胖了,时而变瘦了,其乐无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完成了数学知识及数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也一改老教材的内容体系,首先安排了大量古代问题,使学生既学到了所学的知识又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里程碑上的数等等。最后把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二元一次方程可看成一次函数,而一次函数也可以看成二元一次方程,体会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方程组的解与函数图象交点之间的关系。真是恰到好处,为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开辟了新的篇章。
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之,新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推陈出新,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我们要用好新教材,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情趣交融,充分展示数学美,让学生乐于学数学、用数学,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教材、新课程,也要辅之以新的教学手段,虽然每节课由教研中心帮我们提供了交流教案和课件,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但每一节课也只能由一位教师所为,所以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我们不能过于依赖这些资源仓促走上讲台,这就需要发挥备课组的优势,群策群力备好每一节课,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探讨,有什么经验,大家一起交流。如在“简单的图案设计”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图形的变化过程,集观赏与观察于一身,加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辨证思维的培养。我们把原有的课件内容置于几何画版中,让图形变化的每一个环节都动起来,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其效果是不容替代的,学生们从中悟出了图形变化的真谛,使设计的图案大放异彩。如有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有两尾可爱的小鱼,卓有情趣的翘翘板,还有环保的美丽标志等等,形态各异,变化万千。
四、重视教学反馈,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搞好各章节的单元测试及期末考试
三年来虽然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但是我们至始至终不放松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中的得与失,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们首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特别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并将同单元测试一起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期末总评。对于每一单元测试的命题,备课组老师都认真讨论研究,充分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和过分的技巧性要求,考试结束后我们采取流水作业阅卷,分析每小题的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和低分率,再对照每题的得分情况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查漏补缺,并对较弱的知识点进行补习。
三年来,每一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模拟试题也是由本备课组命题,为了体现新教材的精神实质,全面考查各章节的基础知识,集知识的趣味性、灵活性于一体,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套(集备组老师每人一份)模拟试题测试题,学生均分成绩达到了70多分,全年级得分情况成较标准的正态分布,从试题难度、试题区分度、考试信度、考试效度等四个方面客观的反映出了试题的检测质量,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由此,在2005年中考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之为了贯彻《新标准》,驾驭新教材,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这些处于改革浪尖上的弄潮儿,只有具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素质,特有的人文底蕴和智力品质,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与时俱进,不负众望。我们全备组老师必将继续精诚合作,认真学习新课标,扎扎实实备好每一节课,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加强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教学,不断进取,勇于开拓。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第四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杜萍:初中英语课改小结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初中英语课改小结
英语组 杜萍
今年我校进入课改实验,英语学科面临了许多困难,但我们通过努力研究问题、克服困难,现我校英语教学逐步适应了新教材的要求,取得一定成绩,具体开
展了以下一些工作。
1、认真研读课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摆在教师面前最为急迫的工作,莫过于研究所教学科的《课标》。为此,我们认真研读了英语新课标及课标解读,阅读了大量的英语课改方面的资料,教研员撰写了“英语新课标”简介、“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简介、“谈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文章,为全校的英语教师了解新课标、实施新课
程、教好新教材提供帮助。
2、组织学周研究
新教材给了教师较大的教学空间,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了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教师提出自己在本学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针对问题,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将自己在教学中一些好的尝试进行交流,大家相互学习,互通有无。这一做法很有意义且效果良好,对教师们从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后来的逐步适应,再到少数优秀教
师的脱而出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3、开展集体备课
面对新教材带来的诸多困难,为避免单打独斗造成的低效益教学,我们整合了全组英语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借助网络帮助,加强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提供教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加强区域合作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想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需要对新课程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有效地执行,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程。要作到、作好这点, 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起到极好的推动作用。
5、搞好教学衔接
由于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英语学习严重不适应的情况,这一难题的解决在全市、乃
至全国都缺乏成功的经验。
为此我们开展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我们主要通过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方法和模式、加强中小学英语教
师的交流与合作等方法开展衔接研究。
总之,新教材的教学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我们愿继续努力,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多做工作。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第五篇: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中课改小结与反思:陈笑红:课改反思
福州五佳教育教研中心
课改反思陈笑红 去年参加省、市级的课改培训后,开始了新教材教学。通过近一年的教学,收获很多,也存在很多困惑,现总结如下:
一、新教材有以下特点: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2.在课上和课下的活动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3.非常重视学生的互动合作。
4.突出探究式学习。
5.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二、新教材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求教师适应课改的要求,努力走出传统教学误区,由过去的多讲到现在的少讲,由过去的学生多听到现在学生的多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要求教师积极设计开放的教学目标,设计更多的教学情景,激发学
生讲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朋友。
3.要求教师开阔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
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注意学科间结合,拓展教材。
5.要求教师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要强,否则课堂会失控。
三: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1.新教材上课,学生说得多,动得多,课堂很活跃。但学生的收获并不是特别大,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如何处理这两
者之间的茅盾?
2.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调动中下学生的积极性呢?
3.如何把握新教材?如何跳出课本教材,把课本教材与地方教材结
合呢?
4.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实
践能力呢?
5.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