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庄河昌盛街道中心小学逄洪文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通过合作,可以弥补个人思维方式单一的缺陷,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研究过程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动手实践等活动,研究学生的合作意识、态度、情感,强化合作行为。
三、研究成果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分享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这正如肖伯纳说:“如果两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仍然是一人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一人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则变成了一人两种思想。”平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我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如《圆的面积 》教学,让学生分别准备硬质卡、绳子、记录本等。在课堂上大家一起来发现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结果是什么。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科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
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时,我就让小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同时,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
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 “ 小组讨论 ” 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此相对照,更为恰当的作法是首先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而只是在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时才依据观点的不同进行分组,并以此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和辩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控。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时,出示:从家到中心公园有2条路可以走,从中心公园到学校有4条路可以走,从家到学校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答出1种或者2种之后就没事可做了,于是我抓住契机,让大家继续思考,能否把几条路线一个不漏的、有次序的说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这样孩子好奇好胜的特点被激发出来,合作的欲望和效果就不用再说了。
四、问题思考
当然,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其他的误区,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对策,对这些误区亮起红灯。使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使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
第二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课题结题报告
张留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 史巧云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课题结题报告
张留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 史巧云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能力来适应终身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确良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从观念到行为将素质教育推进到了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新阶段,必然要寻求一条适合其教学发展的开放之路。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所以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
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 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五、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策略。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请专家再次指导,规划本课题的研究。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习理论。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教改实验信心。
2、经验带路。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的教改经验,观看优质课录像实况,组织议课、评课,吸收先进经验。
3、教研实施。以实验班为基地,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带动全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专题,实验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定期举行“评优”活动。
4、总结提高。及时做好阶段性的经验总结工作,鼓励撰写专题论文。推广本地区成熟的经验。
5、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6、积极开展案例反思,架设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7、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实验思路。
8、加强对实验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及整理工作。
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
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已由课堂延续到课外,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经过年的努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初步构建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经过课题组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学习、讨论与反思,这样一个“创设情境——个人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回顾——拓展应用”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已初步形成,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推广,以求进一步完善充实。
(二)教师观念全面更新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实验研究,教师的观念得到全面更新。在学习观方面,认识到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核心要由枯燥的被动灌输转变为愉快的主动发现;在知识观方面,认识到学生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隐性知识,是决定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在教学观方面,认识到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敢疑、善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标新立异,自觉参与集体学习,主动挖掘知识发生的过程;在教师观方面,认识到教师角色要由“教”者变成“导”者,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科研观方面,认识到提高教研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教研能力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提高,形成教学、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一是学习的目的更明确。由考试得高分转到培养自身独立学习能力上,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自存、学会自我教育,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二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了新标准。明白了学会知识的过程就是
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新知识的一种解释过程,掌握知识必须通过自己的体验,必须经过自己对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而获得。三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初步学会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做到积极承担个人在小组共同任务中应负的责任,能够相互支持、配合、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集体加工。五是提高了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初步具备了个人探究和集体探究的意识,尝试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于做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他们心中萌发。
(四)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九、需说明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都不会尽善尽美,我所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在研究中虽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但也有必须努力加强与改进的地方:
(一)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的独立思考程度和效果参差不齐,缺乏对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具体指导和培训,同时,由于进行合作交流,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创造性的发现,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的创造思想。
(二)教师在合作交流前有目的指定组长组织材料进行成果的展示,使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特别是学习困难同学的意见,久之,使个别分组成员产生依赖性;另外由于小组间存在竞争,这种激励方式会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小组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影响团结协作。
(三)由于全县进行学校的撤并,教师的调动和学生的转学频繁,从而使实验推进速度较慢,效果不明显,课题组成员不稳定,很难延续原班教师的教学方法。
总之,一个新的教学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也将激励我在现有基础上不懈努力,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做更多扎扎实实的研究工作。
第三篇:《小班化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班化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组讨论学习这一形式已成为小学诸多学科教学中的热点,甚至出现了上课必有“小组讨论”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并且正逐步转化为教者的实际行动,这本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好事情。
1.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
2.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合作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
3.“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已被普遍重视和应用。但教师在教学课程上实施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没有抓住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经常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完了,对其它小组成员的意见不置可否,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愤,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刚一开始,就草草收场,让这一教学方式走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二现代教育理论:人的认识既不是主体预先形成的结构展开,也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描摹,而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步构建的。因此,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决定的作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三心理学研究结果:学生都有好奇心,都希望被人尊重,都有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正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
(四概念界定: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其实,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组织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目前在小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合群、合作、竞争、交往等道德观念和现代意识。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探索学习的全过程。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一是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二是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三是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四是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五是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六是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二小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构建。一是增强合作意识;二是训练合作技能;三是学会倾听;四是学会讨论;五是学会表达;六是学会组织;七是学会评价。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实验对象为本校一年级全体学生。
(一该课题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其它方法如: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 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5、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二研究策略
1、激活性策略:要学生始终保持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激情,教师首先要成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要营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学习气氛,建立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向学生渗透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此外教师本人要作出民主、创新的表率。
2、弹性结构的策略:模式的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性质、课堂类型对操作流程作适当调整,或省略或合并调换或分解。
3、分合策略: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是本模式的主要形式。独立学习后须进行合作学习,使人人都独立思考,人人都发表意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可通过师生讨论规定几条小组合作规则。
4、教师角色“淡化”策略: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不再以教学活动的主宰者面目出现,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点拨:为避免学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识疑难之外、学习受阻之时作引导点拨、精讲释疑,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联系力和创造力;二是激活:为保持学生学习热情、避免部分学生对集体产生依赖心理,及时进行激励、评价。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归纳、答题后,不作或迟作评判、讲解,尽量让学生发表意见;学习过程允许学生有不同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决定。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时间
1、课题启动和初步研究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
此阶段是收集信息、资料、组织理论学习、新课程教研方式分析,确定和规划课题的科研主题,启动和开始课题的研究。
2、课题研究全面深入开展阶段(2012年3月—2005年7月。
此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课题的各项研究目标深入开展,依据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原则,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尽快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教研工作实践。
3、课题结题阶段(2012年9月—1月。
此阶段汇编论文集、案例集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结题.八、课题研究成果
探究了新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的有效途径。
1、更新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合作学习效率。我们改变以往6人一组的单一合作形式,主要采用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六人小组、自愿组合合作等多种方式。(1同桌自主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学生缺乏学习经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而教师难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桌一起学习,把时间给了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体验学习过程。学生在与同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两人合作形式适用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应首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再逐步建立合作小组。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竖式(商一位数”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提出了商和余数要放在个位上,学生的思维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体会、交流的机会,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3自由组合式合作。自由组合也就是学生自由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小组里,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大。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灵活采用两人合作、小组合作、集体合作、自由组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由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还不成熟,他们往往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缺乏集体观念,这些因素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形成,教师需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和氛围。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可以你听我说或者我听你说,在互帮互助中,让学生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实践证明,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意识。
构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的课堂模式与操作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习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的情,境创设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的关键,诱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如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与旧 知识有冲突的问题,富有童趣的故事,或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2、自主探索,启发思维。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 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自己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深化理解。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构建 知识,有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技能。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问题:(1)处理好独立学习
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 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 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2)处理好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小组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互补的关系,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中要有科学 的态度。(3)选择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合作。(4)不滥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选择 有需要、有价值的小组合作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练习反馈,调整提高。练习反馈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各种不同层 次的练习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与学的策略。在实践中,通过开展有效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被动情绪,消除教师对 如何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畏难情绪。6
第四篇:《小班化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班化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大丰市三龙镇第二中心小学 林峰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组讨论学习这一形式已成为小学诸多学科教学中的热点,甚至出现了上课必有“小组讨论”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并且正逐步转化为教者的实际行动,这本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好事情。
1.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任。
2.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过去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缺乏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合作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
3.“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已被普遍重视和应用。但我校由于学生班额较大,任务重,时间紧。老师整天忙于备课和批改作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课程上实施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没有抓住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经常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完了,对其它小组成员的意见不置可否,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愤,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刚一开始,就草草收场,让这一教学方式走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二)现代教育理论:人的认识既不是主体预先形成的结构展开,也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描摹,而是主客体之间通过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步构建的。因此,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决定的作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三)心理学研究结果:学生都有好奇心,都希望被人尊重,都有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正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
(四)概念界定: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
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其实,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组织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合群、合作、竞争、交往等道德观念和现代意识。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探索学习的全过程。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一是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二是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三是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四是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五是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六是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二)小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构建。一是增强合作意识;二
是训练合作技能;三是学会倾听;四是学会讨论;五是学会表达;六是学会组织 ;七是学会评价。
(三)、选择合作的时机。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实验对象为本校二、四年级全体学生。
(一)该课题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其它方法如: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5、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二)研究策略
1、激活性策略:要学生始终保持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激情,教师首先要成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要营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学习气氛,建立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向学生渗透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上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此外教师本人要作出民主、创新的表率。
2、弹性结构的策略:模式的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性质、课堂类型对操作流程作适当调整,或省略或合并调换或分解。
3、分合策略: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是本模式的主要形式。独立学习后须进行合作学习,使人人都独立思考,人人都发表意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可通过师生讨论规定几条小组合作规则。
4、教师角色“淡化”策略: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不再以教学活动的主宰者面目出现,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点拨:为避免学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识疑难之外、学习受阻之时作引导点拨、精讲释疑,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联系力和创造力;二是激活:为保持学生学习热情、避免部分学生对集体产生依赖心理,及时进行激励、评价。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归纳、答题后,不作或迟作评判、讲解,尽量让学生发表意见;学习过程允许学生有不同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决定。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时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1、建立健全课题组。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0年9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伦理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
4、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4、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八、课题研究成果
探究了新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的有效途径。
1、更新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合作学习效率。我们改变以往6人一组的单一合作形式,主要采用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六人小组、自愿组合合作等多种方式。(1)同桌自主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学生缺乏学习经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而教师难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桌一起学习,把时间给了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体验学习过程。学生在与同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两人合作形式适用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应首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再逐步建立合作小组。(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竖式(商一位数)”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提出了商和余数要放在个位上,学生的思维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体会、交流的机会,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3)自由组合式合作。自由组合也就是学生自由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小组里,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大。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灵活采用两人合
作、小组合作、集体合作、自由组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由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还不成熟,他们往往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缺乏集体观念,这些因素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形成,教师需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和氛围。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可以你听我说或者我听你说,在互帮互助中,让学生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实践证明,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意识。构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的课堂模式与操作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习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情境创设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的关键,诱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如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与旧知识有冲突的问题,富有童趣的故事,或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2、自主探索,启发思维。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深化理解。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构建知识,有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技能。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问题:(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2)处理好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互补的关系,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中要有科学的态度。(3)选择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合作。(4)不滥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选择有需要、有价值的小组合作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练习反馈,调整提高。练习反馈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与学的策略。在实践中,通过开展有效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被动情绪,消除教师对如何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畏难情绪。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有限,使得本课题研究缺乏科学性与创新性,研究出的教学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程序、学习能力评价方式等,有待进一步验证、提高、创新。
2、学生性格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操作,使“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更有效?
3、受教学设备、信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使得部分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滞后,急需进一步提高。
4、在课堂教学上如何准确把握“实践与综合应用”之间的纵横联动,多项兼顾?
5、实验教师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时,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如何更好把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时间?
6、部分课题实验教师自信心和勇气不足,担心学生只会“读与听”,不会“写和用”,影响教学质量。
(二)今后设想: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并加大对课题的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研究实验工作的管理。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引领我校教师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3、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4、注意边研究边推广,让课题研究和实施新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第五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大班额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探究
关键词 大班额 农村小学自主合作 有效课堂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倡导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全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50名左右的大班额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等的交往,努力培养学生参与活动、与人合作的现代社会意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延续,研究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课堂不是单纯的合作课堂,教学中要多方面的为合作课堂做好铺垫,不然合作课堂会出现诸多问题。
问题一:分组不合理。因为学生人数多,所组的成员,人员结构配给考虑不全面,让一些学生一言堂,一些学生不知道干什么。
问题二:合作交流的时间把握不准,时间长了,学生有时间玩其他的,时间短了,合作探究不够充分,造成课堂热闹了,但教学效果却不佳。
问题三: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年段,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如此让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无谓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还有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问题四: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得不到位,对学生的评价和指导不到位。有的教师以为合作课堂教学重在于合作,忽略教师的讲解指导评价作用,而把教师当成了一个旁观者,无所事事;有的教师又忙于巡视,参与小组的交流,这样又容易剥夺了学生的讨论。针对以上各个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合作课堂教学作了以下几点开山铺路。
一、合理分组,科学管理
合作学习一般遵循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活动方式,合作学习的小组对组员个性化差异要求较高,要求性别,技能水平,兴趣倾向和性格特征呈现合理的分布形态,确保组内优势互补和技能均衡。一般新接一个班,我就要在一两周之内摸清学生的特点,先把班里的学生归归类,如优势股的,潜力股的,走低股的;性格内向的,外向的;纪律方面谁能管理人,谁的自控能力强,谁需别人管理等,然后着手分组,一般每组4到6人,组里都配有能理事的组长,有优势股的,有潜力股的,走低股等。同时要给组里的成员进行分工,组长的任务是给组员分工,召集组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谁记录,谁发言,谁控制噪音,谁来展示汇报(组内人员要轮流)等。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文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前,教师要提出要求,合作的任务,再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实是为了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接着由各组派员向全班汇报展示,通过充分的交流,教师要指导总结,达成共识。当然,这样的课教师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
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如上进行一年级“5的组成”的教学,我从一根枝条引出5片叶子,一根枝条有5个苹果,然后让学生先观察2分钟,接着小组合作讨论“5”的组成,通过合作讨论,找出本组的共同点,再在全班生生,师生的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加深印象。
三、合理的利用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既关注个体的评价,又关注整体的评价。大班合作学习的评价以小组整体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我在每堂课或某一学习内容结束后,对学习小组的目标掌握情况及时做出评定,定期(一般每周一次)对学习小组评定汇总,做出综合性评价,区分为三星组(★★★)、二星组(★★)、一星组(★)不同等次,并给予三星组一定的精神奖励,如小奖状、上合作学习表扬栏等。让更多的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与支持,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小组、个人成绩紧密联接起来,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却又会忽略学生个体的发展。小组合作是建立在个人努力之上的,是有共同愿景下的一种合作。在评价整体的同时也要考虑个体的发展,如三星级的组每一组员均可获得相同奖励,对表现好的个人可以经常性地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发放合作星,满十颗星可以得到一个合作果。一般组的每一组员均不能获得奖励,其目的在于促使“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氛围形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碰撞、对接、融洽、升华的较高境界。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会听,学生在课堂上闹哄哄,是因为学生兴奋而无节制的说话,因此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意见,就是尊重他人。发言做到有序,不要“比高音”不乱插嘴。同时,也要告诉学生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同时我还作几项尝试:如“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什么”、“你能帮他补充吗”、“听讲课找错误”等有益的“听”的学习活动。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把合作学习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学会交流与合作。
会看,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如教学一年级“5”的组成“的,我摆了5根小木棒,让学生观察并讨论“5”的组成。
会想,早在192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教师就要给创设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给足够的时间去想,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会说,才能促进“听、看、想”,才能实现课堂的合作。教学中,要给学生说的机会:如解说题目意思,看情境图说,给题目加条件说,说说生活中的数学等。对于少说和不想的学生要创作机会逼他们说,如开火车说,小组汇报轮流说,每天轮流说新闻等。
虽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在这一门艺术中我努力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生生,师生合作快乐和谐,使得所教班级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数学学习不在艰难,不再枯燥乏味,走进班级,每一面墙都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学生会围着老师问问题,讨论问题,差生也基本消除了。这是自主合作课堂所带来的。
参考文献
1、刘棠师,孙建锋,吉春亚;合作学习及其实施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10期
2、陈一璐;小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探究 ;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4期
3、黄佳治;关注学生 重视评价;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