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英语科论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兴趣和积极性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主动地进行思维,更好地开发智力,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如何,它直接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上,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钻研和主动实践。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初步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观因素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对某种学习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以及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的一定努力的行为。教师只有明白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动机在学习中是很有效能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大大地促进学习。动机可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外语学习的动机;整体动机,指对外语学习的一般态度;情感动机,如在自然情况下学习动机不同于课堂学习者的动机;任务动机,指对为了完成具体任务而有目的的行为方式。这里着重强调情感动机,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津津有味、不知疲惫地学习。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就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反之,即使一个智力水平中常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动机从以下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第一,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学习动机是有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活动倾向,是激励和推动学生去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在人们的行动中内驱力与目标紧密相联系,若没有内驱力,就无所谓目标,反之,没有目标,内驱力也不复存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树 1
立正确的、高尚的学习动机。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必须把学习英语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学习动机还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这就是学习动机的差异所致。
外语学习中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产生两种动机的根源也不同。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外在动机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当教育环境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围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传统的教学环境、等级、测试等种种诱因,刺激学生的外在动机,但却妨碍他们能力的培养。内在动机与长远的成果有联系,外在动机与短期成果有联系。
2、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获益的先导,是同学们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兴趣可以使人勤奋忘我,专心致志。学习是个脑体结合的复杂的劳动过程,它需要求学者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在浑然忘我、如醉如痴、入境入迷的氛围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某一目标,才能在咬定“青山”之中深入“青山”、洞悉“青山”,进而获取“青山”的宝藏。
兴趣可以使人才思敏捷,聪慧灵悟。德国大诗人歌德说得好:“哪里没有兴趣,哪里便没有记忆。”学习心理实践告诉我们:兴趣可以促成良好的学习情绪,进而激发理解与记忆的关键性动力——脑力的释放。这时,人的思维及其活跃,大脑中知识印迹格外清晰,再现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因而,不论是分析、理解,还是联想、发挥,不学习则已,学必有得且能够事半功倍。
兴趣使人心安性悦,尽力索求,发挥大脑的内在潜力,以苦为乐,克难制胜。心理科学家实验表明:兴趣在人的大脑皮层中形成兴奋优势中心,使脑神经处于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极强的求知和献身忘我的境界,学习者不但不会感到学习是苦差事,反而会处于一种精神陶醉和收获享乐之中。这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这正如北宋学者张载所言:“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善学”。
事实证明,小学生对学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就能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作业,还能课后做到预习、复习。而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都是伴随着一种快乐的情感,遇到困难也勇于克服;而对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较低的学生,就会上课不认真,做每一样关于学习英语的事情,都会显得比较被动。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愿学、乐学、想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学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
2、强化自身素质,准备充分,使学生乐学
教师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板书,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语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条件。这些需要大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学多练,功在平时,功到自然成。
教师胸有成竹,思路清晰,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才不会出现老师不知所措,学生不知所学的现象。
3、多种评价方式,激励为主,使学生想学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评价,尤其是肯定的评价,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氛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对于课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回答准确的学生,要及时赞赏,这是“锦上添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在对他说一句“下次还请你回答,老师相信你能成功”。这是“雪中送炭”。当学生举棋不定,不敢发言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凡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培养自信”。
三、多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如方法:
1、亲身体验,产生学习需求。
2、沟通情感,建立民主氛围。
3、积极评价,促进不断进取。
4、体验探索,激励学生走向成功。例如:多与学生进行谈话谈心,多接触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知道老师的用心,并让他们明确自己今后的方向等。让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崇拜老师,不自觉地喜欢上了英语,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翁。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越深,学生就越发尊敬教师,而学生尊敬教师越深,就会对学习该教师所教的课越积极主动。
(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学生天生好奇好动,富有悬念性的导言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之产生。如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2.创设生活情境。3.创设交流情境。例如:在小学英语中,教师要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如:“Nice to meet you!”课堂上学生看到笑容满面的教师向他们伸手招呼时,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伸出热情的小手,并学着说“Nice to meet you too!表达内心的欣喜和激动。在课前课后,教师应坚持用“Hello!”、“Good morning!”等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与学生道别。学生会很自然地融入每日看似简单却功效非凡的口语训练中,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能张口说、大胆说,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又如:我在教开心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Do you like baseball?”这一课时,我把学生们带进了体育场地,把各种体育器材: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带进课堂,还有一些网球、躲避球,实物是没有的,我就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景,把这些内容用课件、图片显示出来,把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事实证明,这三种情景教学方法以形象生动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把直观形象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原来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变得有声、有形、活泼有趣,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喜欢游戏或听故事,还富有表演欲,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这些的兴趣和积极性,把他们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方法:
1、采取游戏活动的形式。如:在教完每课单词后,可利用教材的单词卡片让学生做游戏,我常用的游戏有两种,一是节节高升,要求学生每把卡片放到一处声音就跟着提高;二是猜单词,要求学生观看老师所作的动作,以最快速度说出单词,这时,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既能复习了所学内容又能找到乐趣;
2、采取听、唱英文歌方法。如: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设计song 这一课时,每次上课,学生都非常期待学习唱歌这一部分,所以我常常会在上课之前,先唱唱我们之前所学过的儿歌,因为单词会融入歌曲里面,所以这些歌曲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就能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3.采取表演竞赛的形式。例如:上课上到conversation这一课时,我会邀请爱表演的学生上台表演,使他们能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并且我会设计最佳表演小组,最佳男女主角等,每一小组进行比赛,比赛完毕,我就会评一评,或是让学生自评,这样,学生就会对英语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了学好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小学英语教学关键,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使学生获得好的成绩,获得真才实学,获得愉快和乐趣,获得终生受用的动力,获得最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英语教师,科学地、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主动地进行思维,更好地开发智力,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孟应凡:《利用情景教学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辽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06期
2、叶建群:《华东新闻》2004年07月15日 第三版
3、高玉祥:《健全人格其塑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刘迎霞:《如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2009年7月
5、李翠芬: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2010年3月
6、上海热线,少儿英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009年1月
第二篇: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拥有学习积极性,就会处于一个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他们就会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让学生变积极性为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趣积极热情,会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呢?
一、精心准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Do you like pears ?I”这一内容时,我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迎着21世纪的曙光,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向英语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英语课的趣味性。
2、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设计课堂高潮,维持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高潮指课堂教学中产生最佳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状态,它如同“驼峰”,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缺少课堂教学高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将难以突破,课堂气氛也将难以调动、如同高明的艺术家总善于精心设计其艺术作品的高潮情节。优秀的教师也总是设法把课堂教学引向高潮场面,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许多老师都注意了在上课伊始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据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只可以保持15分钟,若老师再无激发兴趣的举动,学生的精神将会开始分散。因此,教师应树立“高潮意识”,努力做到堂堂有高潮,至少要有闪光点。关于课堂高潮需要教师依据学情、课型,找准时机精心设计。
例如英语课堂中新授知识任务结束后,要加强对新授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环节,这时往往已经超过了学生最容易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老师在设计这个环节时,可安排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边做动作,边大声读出来。同时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看哪组读得响亮,看哪一组运用灵活,看哪一组造句工整通顺„„,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比起来。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新授知识的记忆,而且学生也更加投入更加有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高潮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它将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
三、加强学法指导,学会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也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信息进行的一种反馈控制。学法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在学力结构的三要素(认识、情感、技能)中,英语学法起着基础作用,如果英语学法掌握得好,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日益增强。正因如此,古人才说,“学贵有方”。达尔文曾强调要掌握学习方法的知识,他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照从单词、句子、对话、短文的顺序进行有步骤的学习,注重听读能力的培养,读得顺才能说得顺才能做得顺。当然这需要学生踏实地花时间花心力去获得。在小学中高年级,引导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理解句子的含义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必须形成的能力。通过画简笔画是记忆单词、理解句子的方法之一。画简笔画,既促使学生形象地记忆单词,认真地咀嚼语句的含义,还可以使老师从简笔画中了解学生对短文、对话的理解程度。
四、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思考问题,才能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因素,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一步一步地累积英语知识,将英语学好。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4 I have a pen pal ?A部分的教学中,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句子搭配,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逐个呈现图片,介绍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你和你的搭档面对图片所给的信息,能想出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运用1-3单元中所学的句型编出对话,并在全班的学生前展示所编对话内容,并进行评比。看图片编对话结束后,再返回题前,看要求做题,进行搭配就非常容易。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完成了习题,而是测试了自己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锻炼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不同的图片能有三到四个不同的故事情节,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五、开展有效评价,促进课堂互动
课堂中,教师重视了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回答是不够的,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不可缺少。学生,特别是发言较少的学生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做出了回答,满以为自己的是奇思妙想、完美答案,老师却没有给予任何评价,或只说了一句:“Sorry,you are wrong!”,这无异于一盆冷水泼下来。所以教师与学生对话沟通时,要注意评价语言:一要及时,二要含有鼓励,三要丰富。对好的予以表扬;错的,予以及时纠正。就算要批评学生,也不要板着脸,硬邦邦地说一句“You are wrong!”;要表扬学生,语句不要仅限于 “Good!”、“Great!”、“Wonderful!”,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具体的评价;还可以让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具体评价后给予集体的认同和夸奖,例如全体同学齐声拍手两次,再竖起大拇指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说“Hip,Hip,Great!”,那么回答正确的学生会涌起一股豪情,增加了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也激励其他的学生努力、认真地学好英语。另外,老师的心中应该有一个座位表,这些学生中,哪些已经被喊起回答过问题,哪些还没有,尽量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大多数,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回答问题。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之一。教师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小学生崇拜和尊敬的领导者。学生非常希望亲近你,与你合作,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创设情景,参与互动环节。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让课堂更融洽,让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从而因为喜欢你,而喜欢学习英语,进而维持对英语学习的长久积极性。
六、拓宽英语课外知识,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英语教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积极性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学习积极性还能怎样进行英语的学习。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维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光荣中学 谭昌华
【摘要】当今,学生厌学情绪很大,语文学科尤其突出。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激发。这样方能提高语文学科的质量,有效地处理学生厌学的问题。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教给学生知识还要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积极性教学质量
而今,学生厌学倾向严重,尤其是语文学科。无数教学实例表明,哪个语文教师教学水平高,与学生关系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个教师所教的语文课厌学的就少,质量就高。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只顾传授知识,而不管学生的表现,要研究学生的学况,要注意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重视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学生厌学语文的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动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产生乐于学习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科也是一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对它就乐于接近,乐于观察,就会对它探索,思考,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枯燥地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语文教学上的一些经验。
1.巧妙引题,引起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巧妙引题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教师上课开始,从有兴趣的问题提出,就会引起学习兴趣,引入正题的方法通常有讲与课有关的故事,与课有关的诗句,同学比较关心的事件,出示图片或挂图等等。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一上课可这样引题:“一个儿童跟着同伴,爬到
讲《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前,向学生讲松骨峰战斗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同时学生受到了英雄主义的教育。
教材的每一课内容都有一定的魅力,魅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潜在力量。教师要对每课内容深入钻研,细心揣摩,反复探究,挖掘其中的魅力,这样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课堂气氛一定会轻松活跃。
4.分组比赛,引起竞争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参与竞赛也是常见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竞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确实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来参与竞争。例如:朗诵赛、演讲会、作文比武、讲动人的故事、抢答问题、书法展评等语文活动,都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竞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细心思考,认真准备,从中可知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可见比赛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上面谈了一些不成熟的语文教学经验,这远不能满足教学改良与创新的要求,一些教学经验述有待于广大工作者去探索,总结。
要载体。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把听到的内容、黑板上的视觉信息和自己头脑中的思维信息经过一定合成加工,变成呈现于笔记上的文字。而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而且帮助了学生记忆,我们不是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吗?
3.有利于复习和应用知识
语文课堂中,有些理解力很强、又非常细心的同学在刚刚听完课以后,也许能够回忆起所听课文的大体结构,但其中很多细节都会很快忘掉。鉴于语文学习过程中有部分知识所要实现的是长时记忆,所以将内容做个笔录乃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有利于课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复习和应用。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在上语文课时,部分同学往往听觉效果较好,或者习惯了听,喜欢说,特别是对故事情节完整的课文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视觉观察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受到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佐证。学生作业里东倒西歪的字体、触目惊心的别字、语病百出的句子,往往就是只听不看、只听不写的结果。记笔记的过程是一种书写的过程,更是一种思维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加深对字形的记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因为,记下来的笔记是对老师的课堂讲解及自己思维结果的语言重组过程。
二、初中语文课堂笔记的指导 ㈠、记什么
许多中学生不会作课堂笔记,往往将老师讲的、黑板上写的、画的,一古脑儿地记下来,把课堂笔记变成了课堂记录,结果是上课时手忙脚乱,一下课仍然是一知半解。因此,要作好课堂笔记,提高听课水平和效率,首先得明确语文课堂中究竟应该记些什么?
1.记新知和要点
语文课一般两三天就要学完一篇文章,而且有的文章篇幅很长,课堂容量很大,每节语文课的知识侧重点也不相同,但每节语文课都会有很多新旧交织在一起的。在听课的过程当中,最忌不加选择,有言必录,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由于课堂中某个偶然因素的启发,或触景生情,突然灵机一动,顿开茅塞,大彻大悟,问题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顿悟。顿悟是灵感,是经过苦思冥想、积极思维后出现的突发性、创造性思维成果。
我们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肯定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心得,也有自己的顿悟。这些心得、顿悟都是反复思考、不断酝酿而获得的一种体会、观点、猜想、构思,但这些思想的火花会稍纵即逝,很难再捕捉到,为了课下整理、完善这些学习灵感,不管它是否完美,我们都应将自己即时的思绪用非常简练的词语,及时记录,以备深入探讨。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意识,学习的自觉性一定会加强,学习语文的触角也就会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㈡、怎么记
1.确定记笔记的符号
初中语文课本大多数文章篇幅较长,且空白地方不多,而文章所要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有生字词、重点句子等,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使用各种标记符号,如圆圈、直线、波浪线、方框、三角形、五角星、问号等,可以在生字词、重点句子、有疑问的地方标上相应的符号,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节约空间。
当然,符号确定以后,我们就应该经常运用,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这样便于知识的归类,但我们在标记时不能太多太乱,要醒目,要突出重点。
2.确定记笔记的地方
一般来说笔记记在语文课本上较好。一是便于复习巩固,在我们同学当中,有同学把笔记记在其他的作业本上,等到考试复习时,不知道笔记上记的内容与课文有什么联系,还有的学期没结束,记笔记的作业本就弄丢了,这样在复习阶段都不利于发挥笔记的作用;一是节省时间,不用一会翻书,一会翻笔记本,弄得手忙脚乱,影响听课。
记在语文课本上的笔记,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笔记习惯,即把什么知识记课本的什么地方,心中也应该有数。如前面课题空白地方记背景、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小结
光荣中学 谭昌华
作为教师中年轻的新一代,由于才疏,加之学浅,常常有幸去听一些老前辈们的观摩教学。听罢,总免不了感触万分。感慨之余却也免不了有点遗憾: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课后竟十有八九缺乏“课堂小结”。起初,曾以为老师们乃大意失荆州。然而,一次,二次,三次,甚至于更多次的经验告诉我:他们并非无心,实则的确忽视了。
难道“课堂小结”是可有可无的吗?结论是否定的,而且应该否定的彻底。“课堂小结”于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来说,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它有哪些益处呢?笔者现就一年多来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世间万物都是唯物而又辨证地存在着,有头便也有尾。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完整体现美。教师们习惯了一节课走上讲台的开场白:“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为什么就想不起在下课之前简明扼要的结束语呢?譬如:“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上了„„”这样多好,首尾呼应,结尾点题。语文教学借助语言,语言是种艺术,艺术讲究美。可是,为什么在正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注重“美”的存在呢?事实上,这哪里又仅仅是在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美呢?
二、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
如果抛却形式上完美的追求,“课堂小结”则又不乏实际上的意义。其实,这才是其存在的真正价值之一。一节课下来,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自己口述也好,引导学生归纳也罢,其小结的最终目的之一不外乎表现在:简单回顾这一节的学习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提供导向,为学生亡羊补牢提供机会。一节课四十分钟,从教师口中源源不断地输出的信息量不下数十条,甚至于上百条。试想,学生就有那么大的年龄,以机械记忆为主导地位的他们又岂能去一一分析并加以深化巩固呢?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怎能分得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注定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遗憾。一节课四十分钟,那
新课程下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的写作教学呢?
一、在生活实践中写作
二、传统作文教学存在许多弊端,生活是写作的泉源,已成为众人的共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分数这根指挥棒的淫威下,学生们个个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又如何去接触生活,体验生活!新课程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这无疑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消除了应试教育时代留下的一些顾虑。于是我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野游,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审视社会的种种现象,体察各行各业实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
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
二、通过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跟柢”。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新课程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书读多了,胸中列书万卷,视野随之开阔,在写作时,就会构思,就会遣词造句,语言就会如“万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择而出”。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我让每个学生学年初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并及时进行督促和指导;我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鼓励学生多记,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多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
光荣中学 谭昌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已经实施,如何实施新课标下
第四篇: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激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动的课堂绝非单调、机械的环节拼凑,教学内容缺乏波动、起伏,给予学生的刺激和振奋便会减少,以致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生理疲劳,形成消极情绪体验,因而,需将教学内容紧密地和生活中的最佳兴趣信息联系起来。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许多让人高兴、愤怒、忧愁、悲伤的事,教学中,广泛引入这些生活经历,同样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并由此形成强烈持久的兴趣。所以,应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到集体活动中去学习,突破“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创造生活。
1、利用开端引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3、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儿童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读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讲童话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讲诗歌不妨举行个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给语文课增加亮点,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革命。只要在教学中运用得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精美的插图、声情并茂的音乐,新颖的动画设计,都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
二、让学生经过尝试得到成功,获得快乐
语文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通过自学获得,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的外显特征。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经过尝试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内进行发散性思考,尽可能让其提出独特、流畅、变通的观点,并使这种能力主动延伸至课堂外的学习中去,形成并非经受结果,而是努力尝试后得到的经验。鼓励质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是学生欲求主动完成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欲求表现自己能力和作用的体现。只有学生们带着对课本、对教师的挑战来到课堂,才会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寻求真正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肯定其大胆质疑的同时,也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比如教会他们从课题、内容、中心或标点符号等方面发问,当学生掌握了质疑的方法,才会满足其自我实现的愿望,由此产生对课堂的期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为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不囿于现有的答案,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哪怕提出的问题希奇古怪,不着边际,也不要加以指责和批评,而是要循循善诱,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解决疑难,在议的过程要求学生解放思想,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使答案渐趋完美,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个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00二年三月
第五篇: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衢州市高级中学
徐超群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挑战,教师受到的文化冲击之剧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它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态度、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文化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新时期的高中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
愉快教学
人格魅力
情境
艺术教学 新课程的总目标指出: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这段话说明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说明了好的美术课要让学生体验到乐趣,才能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因此在每堂美术课中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借鉴其他同仁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价值,能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以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为神圣使命。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还能帮助他们科学地思考。艺术(美术教育)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科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知识丰富他们的才智。经过这种艺术(美术教育)熏陶的学生,必将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富有活动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这将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美术学科更应负有母亲般地关怀学生的责任。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人有七情,这是天性。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等。通过教育,学生由不懂到懂,由感情较平淡到浓烈,更纯正,就如酿酒一般,所以在美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孩子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上,让他们懂得爱懂得恨,富有同情心,用人类各种各样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平时人们的感情都是处于相对平静、抑制状态,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营造一种气氛,努力将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冲动,激情澎湃,有时甚至处于癫狂状态。好的教师这时如同催化剂,使学生们兴奋激动起来,千万不要限制和压抑孩子的感情,而应该引导他们去尽情表现、抒发、渲泄。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抒发,表现自己的感情。有艺术气质的人往往都感情丰富,所以见到什么都能掀起他心中情感的波澜,或是将感情移到别的事物上,这在美学上叫移情作用。学生的感情也较纯真丰富,在他们的眼里,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太冷静,也应该充满激情、用高尚美好的感情去感动他们。如08年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胜出的杭二中分校徐剑春老师的《入传世的青花自顾自美丽》一课,首先课题就无形符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紧紧抓住他们崇拜偶像的心理,因为这个课题不仅很有诗意,而且它出自中学生的超级偶像歌手周杰伦的代表作《青花瓷》歌词中的一句,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最后的教学环节绘制瓷胚活动中播放了整首歌曲,很好融合了古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整堂课的成功。第二、制作优良的课件也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制作优良的多媒体课件不但产生了强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把广大学生带进了一个理想的艺术教学境界,教学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现代教育特色,是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观念教学的成功尝试。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有趣的课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在制作课件时往往会选取大量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的并具有审美价值的生动的图像世界。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制作出最新的美术资源,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享受声、图、文等等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和影响,从而获得对美术的持久兴趣。鲜明的图象内容是教师在平时的观察和应用中不断发掘和保存的。这就要求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要多留 心,多长一个心眼,并且要掌握多种图象处理技术与软件,这样就可以使平时收集到的图象为己所用。衢州市江山滨江中学刘建华老师的一课《我怎么没有想到——话说广告创意》能在08年省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胜出主要取决于他的生动丰富的课件,因为刘老师是内秀型教师,平时不善于言辞,优秀的课件弥补了他自身的不足,从而也获得了成功。
第三、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换言之教师自身的魅力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条重要因素。
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形象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一个美术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极大地影响一堂课的质量的高低和效果。其实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是针对教师自身的素质的教育。要当好一名称职的美术教师要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盖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达人也。”即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向前进,向上进不可。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与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人文修养,运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维,培养敏锐的眼光和批判精神,才能真正做好塑造者、启迪者、策划者的角色。美术教育最能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一个懂得艺术心理学的教师,一定不会忽视美术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通过感性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内在兴趣,发展知、情、意。有效把握学生在各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让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既不能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不能滞后,没有新鲜感,同样会没有学习积极性。新课程的内容较以往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予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展开教学,但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心理有更多的认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平时一定要多注意学习,积累经验,不断实践,积极探究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才能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08年省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宁波市谨州区姜山中学王瑜老师的《吉祥物》一课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他自身的魅力。可以说他整堂课的设计很简单甚至有些传统,但由于他自身的能力掀起课堂一浪又一浪的高潮。原因在于王瑜老师能力了得,顺手在黑板上了了几笔就能勾画出栩栩如生的卡通漫画形象,引起学生极大地兴趣甚至崇拜。学生有了崇拜心理,课堂教学何愁不成功。第四、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和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08年省高 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中美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胜出的课中无一例外地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学生的实践活动,并进行了多方位的评价,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当然这里所讲的实践活动也应包括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找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育源于生活,融入生活,高质量地回归生活”。这一思路,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使我们大胆冲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观,更注重课堂内外的沟通、融合,更关注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
第五、教学行为艺术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转变对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必然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1)教师“教”的行为发生转变。教师要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学习方法和制定教学策略,“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要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注重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性,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2)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做、说、想和感受。教师要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形成理论,从而更好地为教育和教学服务。(3)教师要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注意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品德、语文、社会、自然、信息技术的整合,在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更新观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挖掘教学行为的艺术性,这是新理念指导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发生的全新变化,这些变化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长的愉悦,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发展他们健全的自我意识,促进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大有益处,是新理念中“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最好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给学生主体性及自我的发展留下余地,将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资料
[1] 《美术新课程标准》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7 [3] 袁桂林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 [4] 黄锦衣.《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5] 叶谰 白益民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