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新小学教师论文(何泽丽)
语文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化处镇水母新寨小学:何泽丽
在现代社会的交际活动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凸显它的 重要地位。课程标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出发,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出发。科学有序清晰的定位了口语,使之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探索性学习,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说明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课程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在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中呈现出来,它不仅要求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设置口语交际课,体现了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
然而,特别是在农村的现实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落实和实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美好。针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广泛,要求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旅游参观、调查问卷等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这就有点偏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农村学校,还有80%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感到很是陌生,对一些专业术语更是一头雾水,教师组织教学困难。久而久之,许多教师把它当成教学的附庸,没有把眼光正视它,对于口语交际
教学教师只是一带而过,或者干脆没有上。走进课堂,依然只有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唯独没有口语交际的一方天地。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听知和表达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他们就不能迅速而准确地领会听知材料,说起话来常常词不达意,表达能力欠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口语交际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时时不能忽视口语交际的教学,而是要始终把它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我在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说话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每组课文的后面都安排有一次口语交际。教师要认真组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那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样成边听边想和先想后说的习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参加讨论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等。例如:以《春天在哪里》为题的口语交际课,教师首先要明白这次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要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经过交流讨论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等。根据这些要求,教师可以从春天来了,天气的变化、动植物的变化等着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进行交流,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交际与表达的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做的因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人,学生有智力的差异,有性格和品行的差异,也有语言水平的差异等。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较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将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在组内都有参与讨论发言的机会,也有倾听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提高。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差异要注意一下几点:1尽量让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2合作学习小组要体现异质分组的原则。3给不同意见的人更大的展示空间和机会。固定的教学模式总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为了让口语交际活力不断,感觉总是新鲜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求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即是“因材施教”,是学生在每次口语交际活动中保持新奇、兴奋,使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珍贵体验。例如《春天在哪里》,在城市学校,教师就会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春天一系列的变化,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培养表达能力。但是,在农村学校,虽然没有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我们有现成的、直接的教学资源可供利用。这时,教师就不要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是把他们从教室里带出来,到学校附近的农田、山坡,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带来的变化。阳春三月,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桃花、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树木发出新芽,到处都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教师还可趁机引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
纸鸢”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陶醉在这种境界里,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语言交际和表达的锻炼。
三、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
可以说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兴趣,而要激起学生交际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口语交际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过程就成了学生提升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的过程,在这种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可丰富口语交际的话题,又可以使学生经常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心理学指出:需要时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当学生感到口语交际是一种需要时,这种内在的潜力就会把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教师要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真正是自己的一种需要。还要多鼓励,引导学生克服思想,心理上的障碍,不讽刺挖苦,允许说错,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质疑、申辩、反驳,允许保留,努力消除说话怯场、跑题、啰嗦、片面、伤人等毛病。
四、口语交际应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每单元训练所能完成的。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比喻形式,口语交际的训练应是时时、事事、处处的。由于大多数口语交际承担着简单而直接的交流任务,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性,因此,抓住每一个可行的机会,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其他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带来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弄清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启发学生谈话。小村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变化给人们带来了那些影响?这样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交流合作,不仅可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其中就包含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可以在说、做、玩、演、猜、画、找等这些大家较为熟悉的活动方式中进行各种口语交际,只要我们精心地因课择法,把口语交际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学生的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2011年6月15日
第二篇:丽泽小学导游词
丽泽小学导游词
(校名和竞池)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我们的学校。我是四年 班的。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我校的丽正道。大家抬头看,右上方的红色大字就是我校的校名——天津市东丽区丽泽小学。“丽泽”出自古老的《道德经》。“丽”是成双成对的意思,“泽”是湖泊,“丽泽”就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湖泊,湖水想通,必然互相交融,寓意老师和同学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大家看到“全面育人,追求卓越”这八个大字就是我校的办学思想,我们学校根据这个办学思想提出了“精致教育”的理念,即学校管理要精细、教师队伍要精良、课程设计要精当、校园环境要精美。我们学校的一起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些理念来进行的。旁边的这个水池叫“竞池”,出自毛泽东的诗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寓意丽泽学子在素质教育的天空下彰显特长,自由翱翔!每年夏天,睡莲丛丛,鱼儿悠悠,白鹤亮翅,青蛙垂首,美不胜收,让人不由得发出“丽心桥头不忍去,多半勾留是此湖”的感叹。
我们学校一共有教泽楼、悦泽楼、和泽楼、顺泽楼、鸿泽楼五座大楼,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功能区三部分,划分合理而又彼此相通。在大家的身后是一排桃树和李树,寓意着我们丽泽小学桃李满天下。大家请往前走。
(百花园)我叫,现在我带着大家来游览我们学校的百花园。大家看这一丛是迎春花。大家再抬头看,我们每个班的阳台上种植的也是迎春花。迎春花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是百花之中开的最早的。这几株种的是西府海棠,西府海棠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
花朵红粉相间,叶子嫩绿可爱,果实鲜美诱人,它被人们誉为“花中神仙”。周总理也特别喜欢海棠,在中南海西花厅他的住所就种植了一株。过些日子,我们学校的绿化小分队将会给每一棵树挂牌命名。这也是我们校园环境精美化的具体体现。请大家跟我来,前面是一个风口,我们在这里种了一排竹子,竹枝挺拔,枝干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人民喜爱,竹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竹子有坚韧不拔的品格,我们也要学习竹子的这种精神。
(百鸟园)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个是我们学校的百鸟园。百鸟园里饲养了孔雀、山鸡等禽类,供我们参观实践,老师们还要开发校本课程供我们学习。现在那边悬挂着的就是我们学生的一些作品。有根据孔雀写的童话,还有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在学校的操场上还有一块空地,我们把它开辟成了种植园,种植了各种蔬菜。一会我们会看到。我们学校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校园里种植了桃树、李树、石榴树、海棠等等多种果树,夏天的时候我们校园会变成一个瓜果飘香的果园。动物园、果园和植物园构成了我们学校的特色。
(丽心桥)大家接着往前走,前面这座桥是丽心桥。美丽的“丽”,心灵的“心”,小桥幽幽,走上去有一种荡涤人的心灵的感觉,她是一座沟通彼此美丽心灵的桥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上桥去,感受一下吧。桥梁有坡度,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
(《丽泽赋》和校徽)大家好,我是四年 班的。欢迎大家
来参观我校的校园文化,学校领导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全面育人,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明确了“以质量立校,以合作兴校,以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我们的校训是“乐学至丽,汇通成泽”,我们的学风是“乐学、善思、自信、合作”,这里向我们展示的是我们学校的《丽泽小学赋》和校徽。《丽泽小学赋》中蕴含了我校的校园文化,让我给大家背一部分吧“银河渡口,渤海之滨。庠序丽泽,学苑中心。房舍整饬,湖泊连茵,旌旗猎猎,桃李芬芬。丽者,朋也,两泽欣欣然交接;泽者,润也,万物融融而合抱。丽寓恩美、师美与德美。泽涵雨泽、水泽和光泽。临大地之雄风,沐天宇之瑞气,得文苑之精华,奏智慧之凯歌。”
请大家接着看看我们的校徽,校徽以“圆”为主形,以“丽泽”的拼音缩写“L”“Z”为主体,“LZ”相连,像两个连在一起的湖泊,昭示了“丽泽”的本义,绿色代表学生,朝气蓬勃,;黄色,代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橙色代表学校未来如同金色的秋天,硕果累累。同时这个校徽还像是一个运动的人,又像一个变体的“文”,总之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开放书吧)现在请大家随我上二楼。前面的这排教室是我校的二年级。目前二年级开设了书法、写字、国际象棋等特色课程,全面实行了素质教育。每个教室的前面都有一块展示板,上面都是同学们自己的作品。
(汉字文化墙)左边是我们学校的“汉字文化墙”,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再到楷书,把汉字几千年的演变过程生动的展示了出来。让同学们处处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二楼的平台处是我们建设的假山喷泉。这边是开放书吧。同学们课间的时候就可以来这里看看书,像这样的书吧我们学校有好几个。同学们每周还有一节阅读课,在阅览教室里上。
现在大家看到的墙壁上悬挂的这些作品有的出自我校的美术教师之手,有的就是我们同学自己的作品。别的楼层还有油画、版画、剪纸、水墨画等等。
(少先队文化墙)二楼的这个地方是我们学校的少先队文化长廊。老师们经常在这里对我们进行少先队队情、队史教育。大家请往前看,这里是少先队知识,这边是少年先锋队队歌和我校的校歌《梦想在前方》,让我给您哼唱几句吧。“给我们一双翅膀„„”大家请往前走,这里是小舞台,平时会有一些同学们的小的演出和比赛。后面的那个照片墙都是我们学校同学参加各种演出时所照的照片。
(操场和种植园)大家请跟我来,我们到主席台上去看看。大家看,下面是我们学校的200米操场。这个操场叫做丰泽运动场:从“丰年”和“丽泽”中各取一字。取“丰”字代表我校前身是“丰年村中心小学”,继承了丰小的光荣传统,同时在新校名中取一“泽”字,代表着我们将继往开来,创造丽泽小学新的辉煌!操场的左边是成长雕塑,雕塑右侧就是我们学校的种植园,每年我们都会在里面种植菠菜、油麦菜、菜笋、黄瓜、茄子、豆角等蔬菜,我们亲自去实践,去拔草
和浇水,体验劳动的乐趣。
(生物角)大家请上楼。现在我们到达的区域是学校的生物角。这里展示的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我们把它做成了这种开放型的生物展览区域。现在包括像我这么大的孩子们接触书本太多,接触电视太多,而接触实物太少,老师们希望通过这种直观的、开放的形式能够对我们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这里的标本都是死的,刚才我们学校的鹏泽园里的那些鸟类则给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展览。
我们现在穿过的楼是学校的功能楼。各个功能教室都在这个楼里,有音乐、美术、书法、科技、语音等二十多间教室,我们把这座楼命名为和泽楼,寓意师生和谐,校园一派祥和。
(体育馆和小社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学校的体育馆,这里有先进的运动器械,能够保障师生的使用。一楼里面是乒乓球台,二楼有舞蹈教室,我们学校有棒球、门球、篮球、舞蹈、小合唱等多个社团,其中乒乓球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学校低年级班班开设了乒乓球课,专门聘请体校的专职教练教授乒乓球。我们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下面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自由参观。希望我们的介绍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让您也喜欢上我们这座美丽的校园!
第三篇:小学教师论文
小学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工作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教师通过导入时设疑,新授时释疑,读书时质疑等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来谈谈我在这几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导入时设疑,诱发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因为出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想急于求得解决,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我在教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时采用了猜数法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开始上课,我要求学看图说出图意,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并独立完成,这时恰当设疑:“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呢?你们也想掌握这个本领吗?”这样就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所在,从而以高度的积极性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授时直观释疑,引导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具体形象思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根据这一思维特点,我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利用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情趣,自我发现规律。、三、读书时质疑,促进思维
在教学中,我通常在讲完新课后,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从而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后,我让学生看书阅读其内容时,有个学生质疑:“老师,被除数和除数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质疑后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行不行,而是引导他们用“具体数字试试看”,这样通过试验、讨论,学生自己解决了疑问,从而对商不变性质的外延和内涵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思维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注意做到了练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启发性,使学生能练一题,议一组、会一串。如在学商不变的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开火车。
60-10()+30()-70()+60()-20()
80-40()+50()-70()+30()+20()
2.算一算。
20+20+40=
10+20+30=
10+30+50=
20+30+40=
80-10-50=
50-10-10=
90-60-20=
60-20-40=
70-50-10=
3.在括号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20 + 40()50
+ 30()70
– 30()10
50-20()20
70-50()30
80-70()80
60+30()90
20+50()60
40-10()10+20
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强化了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伊 宁 市 第 十 三 小 学
小
学
教
师
论
文
.吐尔逊 2011-6-19
热米兰
第四篇:小学教师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颖的设计话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要新颖有趣,具有说服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以讲故事导入新课,以歌舞导入新课,以美丽的画面导入新课等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对学习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要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如学习《山爷爷》一课时,分两组来朗读山爷爷前后的变化,读后开始讨论,山爷爷前后有什么变化,并用两个字分别概括山爷爷的前后变化,“荒山”和“绿袍”是最贴切的概括,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植树、种草、绿化环境是多么地美好,植树让我们遮挡炎热的阳光,种草,可以在草地上嬉戏,增强了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又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兴趣因此也提高了。如学习看图学文《五彩池》时,为了达到激发兴趣,深化知识的目的,导入时我用多媒体教学,电视上出现了五彩池色彩斑斓的画面,课文用投影,朗读用录音,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课文内容与画面完全结合起来,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画面绚丽、优美,让学生全身心都得到了美的享受,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开展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在活动中产生,兴趣的培养也离不开活动,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因此可结合学生的生活,选用适当的形式,尽可能开展一些活动,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新年快到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制贺卡活动,并在卡片上画上画,并写上自己的祝福。做《狼和小羊》的游戏,在沙地上默写词语,最棒的可以得到一朵大红花或一面小红旗。这样可以把智力游戏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一方面激发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巩固了学习效果。
五、巧妙的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偏面,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不管学生原来的作业写得是否干净工整,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只要这次他们努力去做了,并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就应予以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语文知识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用一颗慈爱之心、耐心教导,循循善诱,期待学生的成长,使学生体会到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
创造思维能力
邮政编码:474710 作
者:朱晓宏
单
位:桐柏县吴城镇邓庄小学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一提起美术课,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个瓢,画出几张画,一堂课不就解决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人在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找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容易的事,因为学生的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因为他们已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脑海,因此,当你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太难了”“画不出了”“不知道画什么?”“还是照课本上画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所以在教学中,每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的去遐想,比数量,比一比,看谁的想法多,谁的想法最独特。如四年级《鞋的设计》一课,先安排10分钟让学生想象出生活中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七、八种,有的画出四、五个,无论多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的,所想的,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装饰画中画树,他们可以画出春天绿树,秋天的红树,秋天的果树,冬天的雪树,让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
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提高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1)在学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三年级《我们的百草图》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花草树木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物体的结构、形状,经过艺术概括,去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一年级《太阳》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摆出太阳形态、颜色,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看过课本上太阳的基础上,学生们迫不及待的动手,许多同学把对未来太阳的发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太阳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摆出极有个性的太阳,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思考,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难能可爱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作品特殊,怕同学笑话,更怕得不到老师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表扬作业有独到之处的同学。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辅导
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要不断提高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旧的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课堂上教师须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如果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得到学生敬佩,还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创作力人人都有,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拓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邮政编码:474710 作
者:朱晓宏
单
位:桐柏县吴城镇邓庄小学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扎扎实实,贯穿每节课的教学和作业之中,日积月累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在长期的教学中,我总结出如下的经验,具体操作如下:
一、在学生课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课本中写生占45——50%,写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实功底及训练造型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乏味、呆板,如果加一些新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将会产生另一种教学效果。如教《我的家具》一课,首先展示实物与范画《传统的写生效果》,强调对写生物的美感,以及取舍,再展示不同角度和不同表现手法的家具。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提高写生的兴趣,然后演示作画步骤,让学生练习作画,最后要求学生画出不同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学生感到新鲜,所以课堂效果很好,学生想象力丰富,画出的教具形式各异,令我赞叹不已,另外,在一般性临摹和写生课中的教学中还可贯穿一些想象和创造性的设计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创造的发展,难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2、在工具使用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作画工具,主要有腊笔、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现代儿童接受信息量大,视角开阔,自然不满足于一般绘画材料和一般表现手法产生的作品,希望有更多丰富的表现领域,要求绘画作品在纸张材料、技巧更多样性,具有新的审美趣味。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使用新工具、新材料。如最近儿童装饰画,就是用花花泥在纸板、木板、瓶子上等做成浮雕式图案,又如在同一张画上同时用水彩、腊笔等材料作画,纸板画创作时就根据画的需
要,灵活地运用竹签废瓶子、废钉子创作出不少好作品,我还引导学生对各种刊物所介绍的新工具进行尝试,把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学生欣赏,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提问学生“用什么工具画这画好?“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工具结合使用的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有新工具的兴趣进行材料创新。
三、在美术课创作的表现形式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美术课上除了演示一般绘画形式外,还介绍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如出示一些典型的作品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分析其表现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老师的介绍,懂得哪种表现形式以及灵活应用,我还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这样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学生视野扩大,思维活跃,敢于想象,去创作形式多样的习作,而美术创作的多样化是提高创作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意志锻炼,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最终,提高创造能力,发明家王文光先生说:“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才能高低,取决于他们的创造能力的高低”,这话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要在常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新世纪输送更多的高智能、高素质人才。
第五篇:小学教师论文
论教师的师德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修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的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从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自身的关系上,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可归结为三个 “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的核心。
当人民教师光荣,当小学老师更光荣,当一个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小学语文老师更加光荣。当人民教师艰苦,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小学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每个作出重要贡献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对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爱心。他们就是凭着这颗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的。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从这位苏老师写的一手好诗看,想必该是个语文老师。他对老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清醒而又足够的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块活土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发扬了崇高的职业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从教师的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
我们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论师、为师、尊师》中说过,“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叶圣陶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当过小学语文教师,编过小学语文教材,他真诚地称呼小学生为“小朋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决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爱情绪和不公正对待学生的倾向。他以学生的欢快为欢快,以学生的忧虑为忧虑。他全身心地炽热地爱着学生,这种高尚的师风、师德,真正堪称师之范。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首先必须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们事业有成的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 “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三、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字词句章,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 “消耗战”,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的一座座高峰。
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譬如你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你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者。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做的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我国古代,对于启蒙老师的选择,十分重视。《大载记 ?保傅》中说,对于赤子,要“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地位怎样呢?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谈。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二、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例如,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如果你问老师,“你体罚学生吗?”95%的老师的回答是:“没有!”,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就有体罚学生的行为,说明这些老师并没有把道德准则内化,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三、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儿童、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儿童眼里,教师是正确的,教师的话都是对的。由于儿童好模仿,因此,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品德的发展。例如,在我们研究观察中发现,在小学阶段,如果这位班主任连续带了两年,那么,这个班的学生的说话的语气、语调,办事风格在很多方面与班主任有类似之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
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四、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我们在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中,涉及到教师的师爱问题。我们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事。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我们有的老师,就没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她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她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
“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为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可是,一句话,不仅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五、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总之,从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来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