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时间:2019-05-15 13:5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第一篇: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城关中学李沁平

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一兵,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新课程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课改开始时,我和其他语文教师一样也有着深深地困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在这次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新课改的实施为契机,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要使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扬学生所长的教育过程观、发展性为主的教育评价观、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观”,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我常想: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败笔、渎职和悲哀。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童话《犟龟》一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一组问题:犟龟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他要参加的是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可是,它最终参加的却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小乌龟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设问、启发:他虽没有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有一点是它是有收获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克服了艰难险阻”。最后,我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成功的意义到底何在?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在自己的诱导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以课堂讨论或辩论为多种展示形式,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合作,促进各个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

新课标下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教师必须在策划、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上多下工夫,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我积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改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授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这时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庄公真的‘鄙’吗?”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同时,引入文言文《马说》进行比较。

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和表达,而这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

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

如在学完小说《故乡》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闰土》、《我眼中的杨二嫂》、《新时代的故乡》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坚决避免“放大羊”,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调控,避免师生走入误区。

1、学生的课堂讨论不分难易,甚至无价值的问题也讨论。

2、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讨论,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地赶时间,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无实际意义和效果。

3、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定位于学生的“学”上,每节课应让学生学有所得,但不可学得过多,有时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完全可以有些遗憾之处。

4、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失去教师的积极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的自学过程。新课程形势下,语文教学重心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的淡化,相反对教师的自身素、驾御课堂的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中的合作、讨论、发言,应避免优等生唱“独角戏”,学困生毫无发言权及立足之地。

6、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偏离语文教学的特点搞苦求所谓的“创新”。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二篇:-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尝试

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尝试

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自2008年9月以来,我校一直实施“学案式”教学模式,作为这个教学模式的首批实验教师,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学案式”教学模式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课改开始时,我和其他语文教师一样也有着深深地困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我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在这次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案式”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新课改的实施为契机,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要使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

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我常想: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败笔、渎职和悲哀。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笼统的大问题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童话《犟龟》一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一组问题:犟龟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他要参加的是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可是,它最终参加的却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小乌龟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设问、启发:他虽没有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有一点是它是有收获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克服了艰难险阻”。最后,我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成功的意义到底何在?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在自己的诱导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以课堂讨论或辩论为多种展示形式,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合作,促进各个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

课改中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教师必须在策划、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上多下工夫,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我在授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这时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庄公真的‘鄙’吗?”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同时,引入文言文《马说》进行比较。

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和表达,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如在学完小说《故乡》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闰土》、《我眼中的杨二嫂》、《新时代的故乡》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坚决避免“放大羊”,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调控,避免师生走入误区。

1、学生的课堂讨论不分难易,甚至无价值的问题也讨论。

2、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讨论,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地赶时间,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无实际意义和效果。

3、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定位于学生的“学”上,每节课应让学生学有所得,但不可学得过多,有时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完全可以有些遗憾之处。

4、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失去教师的积极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的自学过程。

5、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中的合作、讨论、发言,应避免优等生唱“独角戏”,学困生毫无发言权及立足之地。

6、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偏离语文教学的特点搞苦求所谓的“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三篇: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论文

“自古真知出实践,从来发展靠创新”,创新是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因而创新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教学其实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设计,去实施,去创新,并且自己去评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会学习,体验乐趣。

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确立,其发挥的空间必须涉及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测试评估、课外活动等等。其中,“课堂自主”更成了人们研究实践的焦点和热点。教师花大量精力设计一堂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课型,然而对相关的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仍采取传统的方式。殊不知,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创新作业不仅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和创造能力的积累和发展。好多中学生感受最深的也往往是作业形式,可见在作业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的快乐,已成了语文教学中急待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作为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近年来,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配合教学的改革,在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这一方面作了初浅的尝试,取得一定成绩。

一、改变传统作业立足“消化知识”“巩固知识“这一目的,变“练习性”为“预习性“,加重预习作业的份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主动求知的意识和习惯。

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学了课文后,能在一定时间内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同样内容及数量的作业,以巩固知识,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即“消化”,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喂”“灌”的,也是学生们很难一齐“消化”的。这种练习性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整天忙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毫无自主发挥的空间,天长日久,厌倦感必会越来越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重视课前预习。

(1)取消传统的课堂内字词教学,让学生根据个人基础,借助字典、词典扫清“拦路虎”,为课文正音正字。

这一作业要求不仅可以改变原有的死板模式,更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对自己的字词掌握情况有个反思,认识到彼此间的差距,养成良好的自主调控的习惯。教师可适当在课堂内抽查,以观效果。

(2)取消传统的“字词抄写”作业,改为“自默”形式,归入到预习作业中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挑选课文中的一些文学常识、生字词语作为掌握和自测的对象。出题,默写,批改及订正.自我评估。写上本次自默的自我评价,可包括出题质量评估、自默情况评估及批改评估等。这一作业形式的好处在于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和实际行动的权利,避免了传统抄写作业死板机械的缺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基础字词掌握上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这一作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小组形式完成。当然,在初期,教师可在各环节上予以一定的指导。学生自默后,教师可针对完成的质量差异在鼓励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步步提高、完善。

如我布置《蜡烛》的预习作业如下:

1.结合词语手册,给课文正音正字,并朗读课文。

2.搜集中国古代描写战争生活的诗词名句两句。

以上几种预习作业的形式均有切实可行的价值,如能真正落实,将变“要学生接受、消化知识”为“学生主动钻研,获得知识”,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当然,与传统做法注重复习效果不同的是,学生预习质量的评估也应成为教师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改变传统的“语段阅读训练”,变为“自主阅读实录“式的批注,使学生自主获得真实的思想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往往重在加强学生对题型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把课外阅读单纯地当作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把它当成枯燥的题海战术。而“自主阅读实录”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阅读乐趣,不是为了单纯地答题,而是重在发现问题,积累知识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语言,提高欣赏水平,引发创造意识能力。当然,为了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事先予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从最基本的生字新词到文章的结构思路,从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从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段再到触发的感想,都让学生自由记录。学生甚至可以向文本提出质疑,评析文章的某些思想观点或表达技巧,甚至超越文本,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从而达到创造性阅读的境界。而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在合作探讨中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解决不了的不强求一致,这样既激发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了情感及思想体验,又在探讨交流中获得了成就,这样的阅读形式展开后,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的同学平时积累的读书笔记已达好几本。

三、改变传统“单元作文周记”形式,为“个性化随笔创作”,使作文创作更具开放性。

应该说,作文本是语文作业中最具个性化及创造性的一种形式,但传统的作文布置往往习惯于“一言堂”的求同思维方式,死板硬性的要求使得作文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学生有话可说时,却无写作机会;而当学生无话可说时,却硬要其下笔。“个性化随笔创作”就可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乐于写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受束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准备一本个性化的随笔本,让学生写上各具特色的随笔前言,以“感受生活,展示个性"为原则,自选素材,自拟题目,自定写作时间及地点,教师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上交文章。如一周一篇,学生可在这一周内的任何时间自由创作。有了自主权,学生就会选择最具灵感的时机,真实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相信这样的文章会更具个性和生命力,这样的作文创作也更有意义。

以上几种自主性作业设计主要是从读写角度出发,除此以外,听说类作业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作品时,可让学生课前准备有关介绍,课内畅所欲言,这比单一的教师介绍要有意义得多。又如“5分钟课前说话准备”,内容形式均可由学生自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既可揭开自然现象的奥秘,又可发表品评人事的独立见解,形式不拘一格,力求百花齐放。

自主性作业作为创新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重视。试想,如果学生长期被动接受毫无弹性、美感和个性化的作业,没有在作业环节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主能力,就不可能主动获取知识,不可能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那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总之,在自主中巩固知识,在自主中提高能力,在自主中发散思维,在自主中获得乐趣,从而在自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把过去的作业苦差事变成乐事,美事,相信叶圣陶先生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定能成为现实。

第四篇:自主学习在劳技课中的尝试

自主学习在劳技课中的尝试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是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基本特征、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为灵魂。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习惯呢?在劳技课堂中又如何运用自主学习这枚金钥匙呢?

一、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前提条件。

新课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和先决条件。首先,新课程关注劳技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强调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多方面、多途径的实施劳动教育,为劳技课的开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其次,课程内容的改革使学习内容的选择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行性。新课程取消了劳技教材,摆脱了书本单纯知识对学生的束缚和局限性,拓展了初中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课堂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相关学习知识,这些选学知识容易和生活接轨、和学生自身相联,和学生的经验相整合,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认知、在应用中创造,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另外,课程内容去繁就简、去难就易,学生容易学会,易树立起自信心,进而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使学生乐学、愿学,改变以往的学习心态,变“学什么”、“怎么学”为“我要学”、“我能学”,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的养成还有赖于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塑造师生间和谐的精神氛围。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心态以及对学生的关注程度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有什么问题站起来说?”、“谁还有比老师更好的方法?”教师简单的一句话便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可以激发几十名学生的灵感、兴趣和主动性,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插花》一课,我利用课间音乐欣赏创设情境,优美的音乐为学生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导课时抒情性的语言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配乐欣赏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入 “自然美与人工美”合而为一的美妙学习氛围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的氛围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调整好师生间的关系,使之平等和谐,这样就最大可能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课堂上师生间要营造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关心和激励学生,别伤害学生,使他们能看到成功的机会,愉快学习,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良好气氛,这是好课堂的保证;学习内容的选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好奇、感兴趣,觉得学习有意义,也是一种营造学习氛围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的管理,应当善于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活世界。

二、良好的独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基石和保障。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使学生逐渐摆脱依赖他人的学习心理养成独立并有计划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这些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学生间因个体差异,因而也决定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必须首先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如何能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教师的引领和示范很关键,可以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如在学习《中国结艺》的“蜻蜓结”时,我给学生展示精美别致的“蜻

蜓结”,让他们观察组成“蜻蜓结”的几种基本结,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各自手中搜集的资料图解对基本结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和创意变化。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因为身体、心理、认识上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和独立性,进而影响到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各自不同,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的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确定不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对知识自主认知所能接受和理解的限度等,然后或协助或引导或示范或点播,使他们由完全依赖到相对依赖到逐渐独立、完全独立,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意识形成和学习习惯养成阶段,每个学生的起点不一样,习惯养成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1、鼓励学生质疑和用不同思维方式学习。

“学”,贵在于“问”。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敢于并善于找出问题,是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方式自我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怎样才能让学生去大胆发现问题和提出自己的怀疑呢?教师又该怎么做?在劳技课中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教师应花一定的精力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总结经验,不断的开发新的课堂资源。①适当的设置辩论课、讨论课。使学生由不同观点引起争论,从而使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并不断获得新的成果。②设置猜想课题。猜想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和热情,带动他们主动的参与猜想内容,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可以出自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猜想过程中。③结合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反思自我,确立目标,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同时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的有个性的学习,为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功感创造条件。上《陶艺》课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玩泥巴”,在进入课堂的一瞬间,我便感觉到洋溢在学生们眼中的热情和期盼,以及巴不得立即就能动手制作的那种急不可耐和跃跃欲试的心情。直觉告诉我此刻如果教师在讲台前哪怕是一句话的讲解在学生看来都是废话,于是我推翻了所有备课时的设计对学生说:“玩泥巴老师也不是很有经验,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动手,互为老师,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对学生而言,这一句话就足够。接下来我把基本的制作要领和手法以及学生搜集的一些图片、资料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去看;并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一些作品的图片启发学生思维和创作;然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动手,边做边交流,很快学生们一件件的作品便成型了,其中不乏独巨匠心和精巧之作。由此看来,教师引导学生时要学会针对学习内容适可而止和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有时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失时,教师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而不是轻易告诉方向;有时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不前时,教师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将学生带到知识的殿堂。教师关注更多的应该是学生以及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改变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琢磨学生,琢磨课堂,提高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除了写教案,教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上好每一堂课。

(3)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能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只有充足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对现存的知识进行质疑,从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减少和避免了学生更多的“无知的怀疑”,这样学校才能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具体的实施途径:①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怀疑,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并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②鼓励学生从多渠道获得知识信息。使学生在对学习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从而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③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他们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将他们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经历过的事情“带到”课堂中来。一堂课结束的时候,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生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④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的接受现状。

(4)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主动探索。在我指导学生制作纸雕玫瑰花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我曾经一味要求学生模仿我的示范。但有个学生出乎我的意料用独创的方法完成了制作,虽然做出的花看上去略显粗糙,但也不乏独具匠心,当即我表扬了他的独创精神,就他的作品分析优缺点。以后的几次作业,他都做的很出色很有创意,积极性很高。由此,我感觉到在求知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

教师学会倾听学生们的疑问,关注他们的每一点不同的、新的发现,也许他们会成长为中国的牛顿或者爱因斯坦。学生之所以产生疑问,证明他对学习感兴趣,并且经过了认真思考。儿童总是向大人提出“为什么?”,在一连串的问题中他们不断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逐渐成长。很多的科学研究也都是由问题而来。只有质疑,针对问题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点金杖。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正是在质疑态度的引领下发现了“X射线”;爱迪生的质疑精神为他发明电灯奠定了基础;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也是由问题入手进行研究的。瓦特由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烧开的水冒出水蒸气提出疑问,进而进行研究发明了蒸汽机。等等。那么在劳技课课堂中,是否也应该从学生的质疑入手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尝试。劳动课内容包罗万象,再专业的劳技教师也不可能全知全会。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思考和讨论探究,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适度的表现机会,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学生间的差异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

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结合一些其他的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素,利用学生间的差异,因势利导,提出问题并在学生们适度的合作中探究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具体表现来灵活调整,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富于弹性,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准确把

握和协调。高起点的学生固然给他们超越的机会,“差生”更应该鼓励发展,不被压抑。“差生”往往对自己有不正确的评估,确信自己“无能”,结果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对“差生”提供优化心理状态的帮助。教师应有这样的信念,即每个人都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面对实际需要时才会发现。因此,教师不妨试试,多为“差生” 创设一些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质疑、对自己的超越,帮助他们完善自主学习的过程。

总之,自主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广袤的研究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建立自主性学习的新课堂的道路也是漫长的,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中自主、互助、探究式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论文

浅谈新课改中自主、互助、探究式语文教学

王继云 袁振东 青州市十八里屯初中 联系电话:***

浅谈新课改中自主、互助、探究式语文教学

摘要: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课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这种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去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终身乐于学习的愿望。

关键词: 课改

自主 互助 探究

语文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式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 “他主”的束缚,老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认为: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要义在于为师者理念的更新,其二才是教学行为的转变。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

叶圣陶先生认为: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任务的完成最终是体现在学生成长目标达成度上。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习能力,应该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适时教给学生相应的读书方法,朗读、默读、浏览、跳读等要让学生在读前有一定的认识,并以此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也许这些方法看似老生常谈,在笔者看来却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记,让学生切实把学习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地把读书的事情做好,完成在阅读中新知识的建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经历了与文本相互对话的历程。

二、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兴趣

“发明千千万,关键在一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没有问题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质疑。具体说来,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可以从重点词句质疑,可以从文章的内容质疑,可以从内容的矛盾处、模糊处质疑,也可以从同学或者老师的语言中寻找疑问。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在学生的质疑中也能够了解到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及时调整预设的方案,把课堂生成的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正在进行的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当然,我们面对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老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梳理、归类,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切不可虚晃一招,表面看学生小手如林,热热闹闹,提出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结果还是回到预设的教案中来,这种让学生钻圈的方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让学生倾吐感悟,教师正面引导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象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这个世界显得如此的精彩”,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把自己的感悟充分地表达出来。我们在引导学生说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们的发言,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理解作为结论性的东西硬塞给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充分信任他们通过学习一定有所收获,尽管表达上也许不太尽人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时而旁敲侧击,时而正面引导,委婉地逼近问题的实质,最终问题解决的表述还是要学生来完成。

四、让学生自己动笔,写出生活的点滴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体现在语文学习的方面,我认为主要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校内校外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老师要在相信学生的同时,进行指导,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锤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里,主要说说笔者本学期的一点做法----设置新闻摘抄本。我们在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班规”:要求学生每天摘录一至两条新闻,资料的来源可以是报纸、电视,也可以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还要对页面装帧进行美化。我们把星期三下午第三节定为交流的固定时间,发言时要求脱稿,交流的顺序是抽签产生和自愿发言相结合,从半个学期多的效果来看,学生对当前时事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以往,他们在叙述的同时,时时有自己的观点参与其中,令人感动的景观时有出现。老师的作用只是在于为他们搭建展示口才的平台,而他们准备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演讲课的渠道。

另外,我们根据课标准要求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以弥补课内的阅读量。具体是要求每个学生从喜欢的书籍中每天至少阅读 1000字以上的材料,适当撰写读书笔记,每个月全班交流一次。

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以扬长避短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平台。我们在班级小黑板上精心设计了 “比一比,谁的红旗多”的评比栏,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表现评出优秀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品就是小红旗。谁的朗读精彩,谁的进步明显,谁解决了大家解决不了的难题,谁的发言最有创意感悟最深刻,谁就有机会得到小红旗。

另外,我们也把自评和互评的机制运用到作文的评改中。在给出习作要求的同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文章,把优点和缺点都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特别在老师的引导下互评习作时,学生都能够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虚心地学习他们的长处,诚恳向对方指出不足之处。这种文字化的对话与交流,不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更是提升了他们自主能力、表达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课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这种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去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终身乐于学习的愿望。

下载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主学习时间指导

    关于自习课指导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应该每个学生在小学的时候都做过的一道数学题,一只羊,一根绳,一个桩,绳长若干,羊能吃多少草?现在我们学生所面临的处境,就象这只绕桩的羊,怎样能吃......

    研究性学习在新课改历史教学中的大胆尝试

    研究性学习在新课改历史教学中的大胆尝试 江西省龙南中学廖良剑 内容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要发展求真、思辩与探究的科学态度,养成寻......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次革命,它呼唤着学生个性的张扬,更呼唤着教师个性的展现。在这热烈的呼唤声里,传统......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尝试(小编整理)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尝试 论文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尝试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尝试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百花争艳,但一些教师仍感叹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目的也是最大值地获取书面信息,培养学......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张正平陆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有效指导与自主学习

    有效指导与自主学习——从一节健美操课片断说开去 内容摘要:在采用新型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成了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苏堪宇1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掌握以下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引导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