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5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先学后教的点滴尝试》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先学后教的点滴尝试
先学后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主导思想。《新课标标准》下的英语课是否也能采用先学后教?如我们的听说课,一般都是老师先给学生创设语境、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体会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但如果采用先学后教,这种语言学习的情景导入及创设较难实现。我借助导学案,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试上了一个单元,觉得听说课型不适宜用导学案授课,而我们的阅读课用导学案授课还是可行的。
比如,我在上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三课时SectionA3a 这篇小短文时,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Step1 热身复习。让学生翻译主动语态下的三条规则:一条校规,一条班规和一条家规。翻译形式是汉译英。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曾在七年级学过的规则的英语表达。
Step2 新课导入。借助热身复习中的三个句子导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翻译完三个句子之后,我对学生说“In fact, these three sentences are three pieces of rules.”接着就问学生“What rules are they?” 学生说它们是校规、班规和家规。这时,我趁机进行新课导入T: In Chinese, we say 老师不允许我们在学校吃垃圾食品。That means 我们不被允许在学校吃垃圾食品。Right? ”接着我又对学生说,T: This class, we will talk about family rules and class rules using be allowed to and be not allowed to.然后给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会使用被动语态结构 be allowed to 和 be not allowed to 谈论家规和班规。
Step3 自学指导及自学反馈。在出示了学习目标之后,给学生出示自学任务:Read 3a, then find out Sun Fei’s and Wu Yue’s family rules and write down..在自学的过程中,我下去巡视,发现学习好的学生可以轻松完成任务,学习中等的学习可以基本完成,而学习差的学生也能找到吴玉和孙菲的家规,但不会正确使用be allowed to 和 be not allowed to 句型。所以,在进行自学反馈环节时,我专叫答案有问题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他们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然后再把这些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这恰恰给了那些中上层学生们一个展示他们自学所获的非常好的平台。顿时,课堂上纠错的氛围很浓厚,最后在大屏幕上出示纠错后的正确答案。这时,我要求每个学生检查自己的答案。之后,我说,“Maybe someone is right.Someone is wrong.But are you clear now? ” 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又告诉学生,“ OK..Correct the mistakes after class.”
Step4 运用巩固。自学并反馈后,我们仅仅做到了发现问题并初步解决问题。所以接下来我又给同学们设置了两个任务:1 用 be allowed to 和be not allowed to 写自己的家规。2 用 be not allowed to 写我们的班规。这两个任务的设置分别有两个目的:1 人称由she变到I 又变到we ;2 be动词由is 变到 am 又变到are。在同学们完成这两个任务的过程中,我又下去巡视,发现刚才不会使用 be allowed to 结构的同学大部分已经会使用了。那么写的任务完成之后,我又设计了两人一组的pair work,这是一个口语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我要求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并纠错。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学生检查学生,学生教学生,起到了以点带面得作用。
Step5自学语法。通过阅读完成了新句型学习及巩固运用之后,我安排学生自学语法。学生通过阅读导学案上的语法精讲部分,再完成每一个语法点之后的跟踪训练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这个环节之后,我给学生出示跟踪训练的答案,并让学生自己该出对错。核对完答案,我再次安排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纠错。这个环节的目的也是让学生教学生。因为学生上网座位编排是A与F坐,B与E坐,C与D 坐。A代表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而F代表学习能力最弱的学生,依次类推。这个环节之后,我问学生是否有没有解决的问题,结果是没有。1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Step6 当堂测试。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疑问了,那就对自己进行一个检测吧。案例反思:阅读课结合导学案采用先学后教,当堂测试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又可以很好地处理语法教学。学生只有通过先学,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暴露出问题,才能去关注怎样解决问题。学生教学生既体现了合作学习,又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省时高效。
第二篇:先学后教,尝试教学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而尝试教学改变为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第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使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第二,尝试题的设计,决定了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属性列举、分合法、再定义等。选用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以准科学家研究过程与原则来进行学习。经由各自独立研究思考之后,再由各组讨论,共同努力从困惑中运用能力所及的科学方法,或从自学课本中得到的信息,来探索问题的解法,并为小组争取荣誉。
第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头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应多让学生共同订正,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第三篇:先学后教论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能更好体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翁”的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我粗浅地谈一下自己在英语阅读课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心得体会。
我在上英语阅读课时,一般会采用2次或3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下面就以选修6unit3的reading为例,详细展示一下我对此模式的应用过程。
第一步:要求学生限时略读课文,并讨论回答问题。1.Who wrote the letter?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letter? 学生略读课文之后,给出2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引导和点拨,最终达到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二步:寻读。
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在播放录音的过程中,我会将每段的重要信息已填空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填空练习,并深层理解课文大意。
The ____ ____of smoking(Para4)1.____ Do terrible damage to ____ Have difficulty in _____ Have the ends of the fingers turn ____ 2._____ Small _____ Affect the health of the _____ 3._____ Be unable to enjoy _____ 在学生制度课文的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自读情况,进行行间巡视,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学生自学后,让后进生先回答理解性问题,再让中等生纠正其错误。对大部分学生都填不出来的空,我再分析讲解,并引导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学生理解句意。
第三步:精读。
要求学生出声细读课文,并完成True or False练习。
1.If a young lady often smokes, she may give birth to a bigger baby in the future.2.People who smoke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heart disease.3.After smoking for a few years, a man may find that he can’t run as fast as before.4.Tom said that he felt happier when he smoked.That means he is physically addicted.5.A heavy smoker may pick up a cigarette to smoke even without realizing what he is doing.6.John said he was mentally addicted, because he felt rather upset or even painful if he didn’t smoke for a while.学生细读课文之后,我指导学生4人一组(每组内都要有后进生和优等生,以便相互帮助),对文章中的长难句,特殊句式等集中讨论,学生科查阅资料,看课后注释,组与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得出答案。对于学生讨论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会加以点拨,归纳,举例,并板书要点。但绝不能盲目的大讲特讲,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为基础,一大纲为导向,清楚明了的解答学生的疑问。第四步: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时我一般先采用笔头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配套练习册上的课文浓缩题。
Choose a day that is not _______ to quit smoking.Make a list of all the _______ you will get from stopping smoking.__________ all your cigarettes.______ the list of benefits when you feel like smoking.Develop some other habits to keep yourself ____.If you feel nervous or stressed, try some ________ exercises like deep breathing.You can stop smoking with a ______ or join a group.If necessary, ask a doctor or _______ for help.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keep ______.Don’t feel ________ if you have a cigarette again.Just _____ again.后进生可以参考课本,从课本中找出正确答案。程度好的学生要求背过课本填写答案,最后在根据课文纠正错误。
“当堂训练”的第二步是口头训练。口头复述或背诵文中的重要句型等,背诵时一定要求学生有时间限制,并加以抽查。同时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布置不同的背诵任务,确保人人有句子可背,人人有能力背会。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减轻后进生的背诵压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推广的,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其局限性,它并不适合应用在后进生身上,对于后进生还需要老师多多帮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真正正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篇:先学后教论文2014年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教学模式探究
绥德县第三小学延雪莉
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活力情趣盎然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探索与创造、严谨严密的课堂。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需求,我们三年级语文组同仁大胆尝试,积极响应学校教导处教改号召。现将具体做法小结如下,恳求领导、老师们多多指导、帮助。
一、搞好集体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组同仁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严格按三维目标来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都不能少。做好“三备”工作: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要求同仁分析教材的学科教学价值、定位挖掘教材的学科教学目标、重组教材的学科教学板块、落实教材的学科教学过程、科学设计合理化作业等,每次集体备课就截取一个过程研深备透。在备课方式上,以一人为主,一人为辅形成初稿然后三人备课组成员讨论、审定,形成初稿,最后在共性的基础上融入班级学生特点和教师个人风格形成定稿。这样上的课,人人放心上。
二、研究课型流程,严格遵照执行
(一)、自修课
自修课的时间一般限定在15分钟内。它有三项活动:
1、教师出示文本。文本主要是教材篇目,也可以是新闻报导、小说杂志中的精彩篇章。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获得初步感悟、体验,有一定的心得、体会、收获。当然,也肯定会有一些疑惑、困难。
3、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心得、体会、收获、疑惑、困难等等统统形成话题,并写在专门的学案上。
(二)、交流课
交流课是课堂模式的重头戏,它一般不限时,尽可能让学生发挥。它主要有三项活动:
1、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自己形成的话题,并恳请老师、同学参加自己话题探讨(即“拉选票”)。这样,围绕文本,黑板上就有多个话题。课代表负责在“语文话题”本上记录这些话题(包括提出者)。
2、小组合作、探讨这话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烈讨论,畅所欲言。
3、学生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到讲台上发言,交流对话题的认识。学生可任选自己感兴趣、资料丰、有理据的话题上讲台发言、交流。教师既要在“学生成长记录本”上作好记录,又要以学生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到话题的探讨中,使话题向纵深挖掘。
(三)、反馈课
反馈课是在交流课进行比较充分的情况后开展。在时间上,它一般在半节内。主要有两项活动。
1、主持人组织学生评价出若干个最佳话题和最出色发言人,并记录,作为今后评先评优依据。发表话题为1题1分,满分三分;优秀话题为5分;最出色发言人为5分。
2、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的准确、适时把握。既可以发起新的话题拓展,也可以以练习的形式巩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型的流程是:
心得、体会、感悟、出示文本→自主学习—————————→形成话题→探讨交流→评价总结→拓展巩固
疑惑、困难
︱…………自…………修…………课…………………︱…交流课…︱……反 馈 课……︱
三、把握两点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1、课堂时间的把握
自修课时间的花费能少则少,可在上一堂课结束后布置课外自修,课堂自修应尽量控制在15分钟内,以方便将重心放在探讨交流上。
2、教师的作用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平等首席”。
①自修课时,教师要监督学生自修,不能让其睡觉,或做其它事;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学生信息,特别是形成话题时的有效信息。有的学生胆子较小,虽有新发现,但羞于上讲台发言,教师注意到后应多鼓励。②交流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发言,只要言之成理,没有常识错误,都要尊重、赞赏;要注意台下学生的动静和反应;要及时做好记录;要适时地以学生身份参与到探讨中去;可以充当主持人,也可请学生来充当;要有耐心;要引导学生多多探讨好的话题,少在枝叶上纠缠不清。③反馈课时,除做好总结评价、拓展巩固工作外,还要让学生明确,话题的探讨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今后遇到相类问题还可以再补充、再完善。
四、喜忧参半,风雨兼程
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学生目前参与好,热情较高。但我们也发现,交流探讨有时时间显得很长,进度不够。教辅工具(如朗读磁带、声乐设备等)缺乏,学生新鲜感在缺失,期待值在降低。如何进一步完善,还需要下大力气研究。
第五篇: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的智慧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改变这种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如何改变?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生如何才能主动起来?我国教育家邱学华创立的尝试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尝试教学法”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不仅提出了“学生尝试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了其实现的途径,即变“先教”为“先学”,并建构了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由此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学体系。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看似简单,却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其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教育观,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尝试教学的精髓和实质。
一、顺序变换造就新型课堂
从“先讲”到“先练”、“先导”到“先试”,这种顺序变换使教学过程中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内容”取代了“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自己取代了“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由课堂中的“绝对权威”变成了“平等中的首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成为课堂的中心
“先教后学”是传统教学的特征,上课先由教师讲解,学生只需要背诵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自上而下流动的,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跟随在教师的后面,只需要接受和记忆。作为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代替了知识,成为学生注意力的唯一焦点。尝试教学的“先学后教”巧妙地打破了这种“教师中心”模式,将学生推到了前面,学生未经中介直接接触“知识(教学内容)”,大家围绕着“学习内容”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对话和沟通,分享观察和释义,互相纠正和补充,“正如原始人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通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并尝试理解它们”[1]一样。这种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出现了一种群体共享、亦教亦学的脉络情景,“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变成了能在房间内到处反弹的复杂的公共对话,学生的眼睛从只看着教师,转向彼此相互注视”[2],师生间、生生间的分离和对立被打破,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教学共同体。
(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配角和观众。教师常常一讲到底,而学生只是默默地听讲和记笔记,教师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背诵和记忆现成的结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受到严重压抑,课堂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活力,变得沉闷死板。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好比航船,教师好比舵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完全仰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3]。“先学后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当遇到阻碍时,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唤起,自然地想要解决它,于是绞尽脑汁地思考,积极地动用各种资源,如:在课本上寻找范例、在网上查找相关知识、和同学讨论等等,学生自身的力量被释放了出来,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得以发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简要地点拨和总结。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从依赖教师讲解变成了自己主动地探索。
(三)“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自古就有“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教师讲授,学生收授,不得提出任何质疑。在这种课堂中,好教师只需要对知识有良好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就足够了。“先学后教”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在前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其左右,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走。在前,是指由教师出示新课前的准备练习或提出课堂目标;在后,是指在学生自己探索、相互讨论之后再进行简要的点拨和总结;在其左右,是指在学生独立探索和相互讨论时,教师只是陪伴、倾听、反馈和协调,促进个体的探索和群体间的讨论。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室不再是一言堂,学生得以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把这种教师角色生动地比喻为“牧羊犬”:把学生带到一个可以得到食物的地方:一本好的课本,一个预先计划好的练习,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把这个群体聚集在这个空间之中,不停地找回迷路或逃走的个人;保护空间的边界并把危险的掠夺者阻拦在外;当这里的“食物”被吃光时,再和学生一起转移到另外一个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食物”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喂饱”自己[4]。这样,教师更重要的是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与学生共舞的能力。
二、顺序变换背后的理论基础
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这不是随意的顺序转换,它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生自身力量的充分信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对个体发展的本质和途径的正确认识。
(一)文化学:从后喻文化到前喻文化
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模式背后的假设是教师无所不知,而学生则一无所知,教师不教,学生则无法学习,不相信学生自身的力量。这种信念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长者文化”或者说“后喻文化”,所谓后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前辈向后辈传授、后辈主要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其典型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后辈承袭前辈的发展之路,通过模仿和记忆获得长辈的经验,前辈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是非观念等就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因而长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绝对的权威[5]。与此相应的教育是一种“复制—传递”取向的教育。与此相反,“先学后教”背后的假设是学生自身是有力量的,这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渊源。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的急剧变化,令前辈过去的生活和经验难以适应今天日新月异的环境,年轻一代将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摸索新的行为方式,并以走在行列前面的同伴作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环境的飞速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老一代的知识权威地位,将他们与后辈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前辈甚至需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以跟上时代,这种文化传递方式被称为“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的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和权威地位被消解了,教师的使命不再是传递和复制知识,而应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和相互间的分享,由此,“先学后教”变得必要而可能。
(二)教心学:外铄论到建构论
“先教后学”的潜在假设是“教重于学”,“教决定学”,其实质是一种外铄论,即环境决定论。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忽视个体心理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这种观点是传统注入式教学的基础。“先学后教”则隐含着“学重于教”、“学决定教”的假设,其理论基础是建构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起来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可见,建构论强调学生依靠自己去学,重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认为教无法代替学,学是教学活动基本的、核心的过程,学习者的成长最终和基本上是在学的活动中发生。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如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这与尝试教学“先试后导”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