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时间:2019-05-15 13:3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第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东山中学李文杰

中学阶段是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也是其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阶段。体育教师要利用好体育课堂这一契机和场所,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任务。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和协作竞争精神呢?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信心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动作难看,往往不敢参与练习,或者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激起学生潜在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之把紧张胆怯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觉行为。1.因材施教,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首先,教师要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然后,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有信心让同伴接纳自己,获得相互认同和鼓励。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对基础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这样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敢于尝试挑战自我。2.恰当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能力。教师善用评价手段,能有效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强的鼓励性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改革评价体系,实施多元的评价方案,用“富有内容”的评价代替“抽象的分数”评价。应根据本校学生的身体状况等具体情况,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进步幅度等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把检查评价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适当地降低体育技术的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潜力,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自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巧施抗挫教育,锻炼学生意志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受挫恢复力的教育。抗挫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磨练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活动的形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为了熟练掌握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动作,需要练习者成百上千次地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练习者必然会遭受多方面的失败与挫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关心学生在遭受挫折后,个体应以何种方式对待挫折情境,尽可能让学生获得

应对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和调适心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1.利用恶劣天气,锻炼学生意志。体育课户外活动较多,避免不了要碰上恶劣天气。很多体育教师考虑到天气影响,经常要改变教学计划,进行室内授课,其实天气不好恰恰为我们创造了挫折教育的适宜环境,如果不加以利用就错失了教育的大好机会。例如,下雪天操场有不少积雪,天气又很寒冷,教师为了锻炼学生抵御严寒、战胜困难的能力,可以组织打雪仗等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2.创设比赛情境,磨炼学生意志。体育比赛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如:短跑、中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场篮球比赛的最后几秒钟双方、比分只差一分等时刻,在这种情况下,领先的一方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转乾坤反败为胜,都是对运动员双方心理素质的考验,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心理素质才能坚持到底。为此,体育教学中可以不断地创设类似的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投身于其中,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在利用运动负荷增强学生抗挫能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注意掌握适当的运动量,设置适度的项目强度,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组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一方面,通过体育课中的集体性活动,使学生学会理解他人、与人共处、协调他人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和谐、友爱的运动环境可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体会到集

体的力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焦虑、苦闷等不健康的心理中走出来,克服自我的狭隘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另一方面,组织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协调配合、竞争对抗的机会,尤其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和体验。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这种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在进行接力赛时,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拼的决心和信心。比赛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作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还要在赛后进行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在成绩的考核中也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四、总结初中体育教学,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因材施教,通过恰当的课堂形式进行改善、诱导和调整学生的心理障碍,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第二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83-01

摘要 在初中阶段,体育是一门重要课程,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增强学生的体魄方面,更表现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思想品格塑造的职能,在课堂上,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挫折教育,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锻炼 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目前医疗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在逐渐减弱,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体育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去学习文化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表面上看起来,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都是有关于体育竞技这方面的,但其实,体育教学还承担着学生思想品格教育的重担,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上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上,老师除了教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外,还应该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养成坚韧不拔、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

一、开展体育竞赛,培养竞技精神

良性的竞争,是促进个体发展进步的催化剂,在任何的项目中,竞争都是存在的。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本身虽然是自我知识素养提升的一个过程,但处于一个团体中,难免会有比较,继而演变为竞争,在体育课堂上,同样也是如此。大部分时候,学生们会将体育课当成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课程,在课堂上,不会认真学习体育知识,而且,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运动时也不会很认真。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应该改变教学的方式,以体育竞赛为名目,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投入自己的精力,在竞技中享受运动的快乐,收获付出汗水后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白,要想得到收获,就必须付出,不畏艰辛。例如,在初中篮球体育教学后,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在一个月后会组织一次班级对抗赛,每个班级派出一个篮球队,参加此次比赛,自此之后,学生们一扫之前的懒散风气,开始认真学习篮球知识及战术技巧,放学后篮球队成员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训练,班级其他成员自发组织,为他们加油打气,并在比赛时做好后勤工作,这不仅促进了班级的团结与凝聚,而且在校园内形成了一股良好的体育竞技风气。

二、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既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教导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维护好课堂秩序,同时,也要做好陪伴着的角色,陪伴学生一起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告知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用自己的体育精神和思想品格去指引学生,让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品格。在初中阶段,可能所有的家长都会觉得,学习才是正业,体育只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手段,这使得很多学生的体育运动爱好被压制,最后不了了之。

作为老师,应该充分鼓励学生在体育课上发展自己的爱好,大部分人喜欢体育运动,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老师可以教导他们专业的知识,让他们接受相对专业化的训练,从而在相关领域得到异于常人的成绩。而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得到了个性化发展,其实也是在告诉学生,喜爱是一回事,但是要获得一定成就,就必须在天赋和本能之上,付出努力,这样才能够让你在喜欢的运动中获得持续的快乐,从而使自己的爱好得到长远的发展。学习也是一样的。有些学生喜欢语文,觉得有趣,但是有些同学付出努力,语文成绩名类前茅,对语文更加喜爱,而有些同学没有付出努力,最后成绩逐步下降,渐渐地,也就不喜欢了。

三、实施挫折教育,强化心理素质

成功教育,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一贯模式,而挫折教育,其实也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只有经历过挫折,人才会变得更加坚强,才更懂得珍惜成功的可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布设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友生一分钟做70个仰卧起坐,男生做100个俯卧撑,学生尝试之后,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觉得老师很不可理喻,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适当打击一下学生,并且亲身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育课上花一定时间进行相关锻炼,在学期末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完成了这个任务,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加强,在面对困难时,不再直言退却,而是想办法如何解决困难。

四、结语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对于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健康不只是指身体上的健康,没有疾病或者是体力正常,而是一种躯体、心理、行为、实现与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为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及思考探究提供体能支持。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孩子天性喜爱玩耍,在学习上专注力不足,进行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活力在老师的引导下释放出来,以便在学习文化知识时能够更加专注,思维更为活跃。而且,在体育运动过程中,?W生不仅能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第三篇: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原则 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觉得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乐提出了以下9条原则为判断人心理健康的标准①对现实具有敏锐的知觉②自发而又依赖人③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④在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独立和宁静⑤注意基本哲学和道德的理论⑥对于最平常的事物都能经常保持兴趣⑦能与人建立浓厚的友谊⑧具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观念和幽默感⑨能承受欢乐和忧伤的考验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促进健康发展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一切手段的措施的采用必须首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这一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时不能采用消极的方法即不能因心理素质的培养给学生带来身心痛苦的损伤如不能采用穿小鞋证人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能用冷落讥讽等粗鲁言行来激将以激发其斗志等 自觉与强制性结合原则 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依靠学生身体力行的练习来实现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依靠学生的自觉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学生整个心理状态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体育教学本身它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有需要一定的纪律作约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坚持自觉自愿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运动项目进行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侧重点不同例如通过长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各种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协作的心理品质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出其存在的不足运用不同的方法及项目进行重点培养 持之以恒长期培养的原则 学生整个心理状态的改善绝不是一次训练或一次课所能完成的对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体育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作为每次课的任务之一长期坚持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从有关研究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体育基本知识贫乏锻炼方法单一体育兴趣不大对体育的作用认识不足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体育对体质的影响对于体育对心理的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改变体育仅仅是生

物学意义上的运动这一传统观念弄清楚体育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心理素质服务 2加强教改调整模式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单凭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必须家里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体育竞赛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3精心培养加大比重 传统体育鉴赏的内容包括有篮球排球田径体操足球武术等上述教学内容注重的是技术教学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从而导致了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备课有针对性地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与方法渗透到体育技术教学当中去把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到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中

第四篇: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凤县双石铺中学:张木兰

论文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而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高校体育界以及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注人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

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1988年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休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讨会上,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做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自我完善的最后阶段。也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要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不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去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3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评选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五项素质做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秘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中学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刺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另外,要求学生做课后笔记,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结束语。

教师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和今后的发展的关系,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第五篇: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得到深入的今天,体育教学的作用受到学校普遍的重视。学生良好的体制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指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衡量,是学生自学科中的体现。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更好的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影响

一、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由于不少地方和学校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坚决,推进素质教育不得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依然严重,社会和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在这些地方和学校,体育工作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同时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教育部于2005年组织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二十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教育部国家体 1

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5号),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注人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1988年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休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讨会上,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做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在我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的3售;某高校对4009名中青年教师,在一次健康普查中发现75%以上的人患有顽疾,l99l年对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高级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材料揭示60%以上的人患有疾病,平均寿命为58.52岁。比同期全国人均寿命少10岁。北京关村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在1994年竟下降到53.31岁。着名学者英年早逝现象屡见不鲜。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得到深刻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不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去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愿

望,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和精神面貌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健康素质和精神面貌,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是当务之急,是非常必要的。

三、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评选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五项素质做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秘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

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中学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刺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另外,要求学生做课后笔记,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都离不开学校体育,离不开青少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把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教师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和今后的发展的关系,以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教体艺[2006]5号)文件.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Z].2006年12月23日.【2】、郑道海、谈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l995.590.【3】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5日.【4】、齐占霞.高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2.【5】温安生,成守允,肖成兵.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与高校体育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90-91.

下载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全]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中学生素质培养计划简介 我国正式开展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历史,各大中小学校也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并取到了不错的成绩,但不能否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是有很多值得考......

    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论文[推荐]

    高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发展不成熟,也相对不稳定,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学习压力。面对这个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体育运动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有效的影响,能够调节学......

    浅析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析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河南宏力学校高中部 欧耀斌近年来,我对本校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统计,发现《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必学的内容,学生不能达标的......

    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总结

    2010-2011年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总结 肇州县第一中学 张凤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进......

    ·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

    ·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注重对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导;而忽视对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写作训练中依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下面,结合笔者指导学......

    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

    注重对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导,而忽视对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写作训练中依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下面,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实践,谈谈自己对......

    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范文

    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新时期对新一代学生的要求是高的。要求他们:有信心,敢于面对困难,迎困难而上,应付自如;能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具有新思想新风格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