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厌学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
学生厌学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学校教育体制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教师
要透彻了解各种动机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厌学表现:认为学习的内容没有用处,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在情感上过度焦虑、无兴趣、拒绝、担心;在行为上表现为逃避、注意力分散、退缩。
建立积极期望
期望是人们主观上的成功概率,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期性认知。学习期望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期望来激发学习动机。
(1)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有研究表明,把行为归于内在可控原因的学生对学习有更高的自信心和自我责任定向,他们比把行为归于外在的或不可控的原因的学生更努力,更能坚持。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以激发他们的自我责任感、自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付出努力与他们期望的结果之间有着可以预测的关系,控制结果的潜力在自己身上。只要学生有自信心,如果付出努力,方法得当,他们就会成功。
(2)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一般来说,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比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具有坚持性,更愿意面对困难。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此激发其学习动机呢?首先,帮助学生亲身体会成功的经验。尤其对成就动机低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他们符合其能力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到不断成功的快乐。如果学生归因正确的话,加之这种成功的经验,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一定会提高。其次,让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成功,取得替代经验。如果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观察到另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成功地解决了某个难题,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相信自己也会解决这个难题。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观察他人学习的机会,使那些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替代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
学习动机除了受个体自身的内部因素影响外,同时还受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如学习任务、教师反馈与评价等。教师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任务的价值、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
(1)设置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只有当学生认为当前他们所从事的任务有价值时,他们才有可能去学习它。当学生感到学习任务价值不大,他们就不会感兴趣,就很难有较强的动机去完成它。如让学生练习他们已完全掌握的知识,让学生机械记忆一些毫无意义的概念等,这些学习任务对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学生自然很难有兴趣和动力去完成它。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有价值的学习任务,最好的学习任务是既具有内在价值,又具有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学习活动本身就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外在价值则指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活动可以取得好成绩、教师的认可、好职业等。
(2)任务的难易水平要适当。每个学生在能力上是不同的,这种个体差异决定着教师给予任务的难易程度也应有所不同。任务太容易,学生完成后没有成就感。任务太难,学生会产生灰心、厌烦等情绪。在这两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学生不同难度的任务,任务的难度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就感,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3)任务的可操作性要恰当。一般来讲,学习任务越是明晰,越是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就越可能感兴趣。任务模糊的程度越高,学生越难掌握完成该任务的程序和方法,因此可能导致他们兴趣不高。当学生知道如何操作来完成任务时,他们会跃跃欲试,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任务。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任何任务的可操作性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就应该降低任务的可操作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的可操作性。
第二篇:七年级学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
清镇市站街中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七年级学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党支部发出77份对教师的调查问卷,就有教师56人之多谈到在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学生厌学,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甚至在校的学生中也有大量的学生厌学,不主动学习,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党支部本着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立即制作调查问卷,在学校党支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201名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现在将调查得出的数据、意见及建议整理为本报告,以期对我们的学生思想工作、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使我们能对症下药,改进我们的工作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每个孩子均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掉队。让他们真正无悔于我们陪伴他们成长的青春年少的这三年,让我们每个老师发挥出我们最大的社会价值!
一、调查对象
1、七年级100名学生,其中男生60人女生40人
2、作为一名学生你认为厌学是否正常.
62%人答正常,28%人答不正常
3、你曾有过厌学的现象吗?
34%答有过 26%人答没有40%答有时有
4、你认为学生本人产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59%答基础差,想学力不从心,听不懂课,20%答怕吃苦,30%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6%答学习压力大,14%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5%答学习压力大,7%答对学习不感兴趣,7%答自制力差,3%答经努力成绩仍提不高自暴自弃,2%答父母不支持,2%答老师看不起我,经常批评,4%答网络的诱惑,1%答辍学学生的诱惑,1%答其他 5你读书学习的目的明确吗?
47%答为了今后找工作10%答为了不在家无聊16%答为了混个文凭24%答为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兴盛。
二、学校、教师方面
1、你是否觉得自己学习总受到其他某些同学打扰?
62%答 是,有些同学总在附近干扰我学习,38%答 否,我学习时没有人能打扰
2、你曾经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吗?这样欺负你,对你学习会有影响吗?
51%答有,有影响,28%答 有,但没有影响,21%答无
3、一个上课很平淡的老师会使你对那门课不感兴趣,甚至不想学吗?
34%答 会的,40%答 不会,26%答 说不上
4、如果某门课作业太多,会使你对这门课产生厌恶,不想学吗?
35%答会的,45%答 不会,20%答 说不上
5、你认为你所受到的学校方面的压力大吗?
16%答 很大,65%答一般,19%答 没压力
6、你觉得在校老师对你的态度如何?
37%答 很好,61%答 一般,2%答不好
7、你对现在的教育制度满意吗?
47%答满意,1 4%答不满意,39%答一般
8、你有不喜欢的科任老师吗?
44%答有,44%答没有,12%答不确定
9、你认为现在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吗?
54%答合理,16%答不合理,30%答马马虎虎
10、你有放弃学习的想法吗?9%答有,42%答没有,43%答偶尔会有
11、你觉得什么样的课堂气氛才是好?6%答同学积极发言,1 2%答无人发言,32%答专听老师讲课
12、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使学生产生厌学现象(可多选)
39%答教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关心,22%答 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30%答 教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挖苦讽刺,1
41%答 其它
13、学校管理过于严格,让你感觉不自由
33%答是,44%答否,23%答 说不上
14、学校课外活动少,你没有机会发挥特长
44%答是,56%答否
15、作业负担重,你无法完成20%答是,37%答否,43%答有时是,有时不是
16、教师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偏爱优秀学生
22%答是,31%答否,36%答有些是,有些不是
17、教师经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6%答大多数老师是,44%答个别老师有,30%答否
18、教师经常与你谈心沟通
42%答是,58%答 否
三、教材方面
1、你对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有什么看法?
43%答很好,很实用,43%答一般,14%答 很差
2、你认为哪些学科容易导致厌学(可多选)
13%答 语文,26%答 数学,57%答英语,20%答生物,11%答历史,2%答思品,8%答地理,6%答音乐,8%答体育、美术
3、你认为现行教材哪些方面容易导致厌学(可多选)8%答陈旧,42%答偏难,15%答不实用,2%答其它
四、家庭方面
1、你认为家里对于你的学习有影响吗?
44%答有,56%答没有
2、你家里的%答对你的学习都很关心吗?
81%答 是的,19%答 不是的3、如果你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你觉得跟家里关心和不关心有很大关系吗?
38%答我觉得是这样的,62%答我觉得不是
4、产生厌学现象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可多选)
34%答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37%答家长忙于工作、生意,难以教育孩子,32%答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7%答家长放纵孩子的要求,2%答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谐,3%答其它
5、你父亲的文化程度
12%答 文盲,39%答小学,41%答初中,8%答高中及以上
6、你母亲的文化程度
11%答文盲,42%答小学,38%答初中,9%答高中及以上
五、社会方面
1、你有在家里或者外面的网吧上网吗?
16%答有,63%答没有,21%答有时有
2、你经常在星期
六、日的时候跟朋友一起到外面玩吗?
19%答有,21%答没有,60%答有时有
3、你觉得花花世界会使得你无心向学吗?
42%答 会,34%答不会,24%答有时会
4、你觉得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会与下面哪些因素有关?(多选)
41%答老师上课没有吸引力,55%答学习成绩差,20%答家庭关心不足,36%答玩游戏
5、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你认为哪些诱惑导致厌学。(可多选)
32%答看电视,59%答 上网,玩网络游戏,42%答玩手机,21%答 听MP3、MP4,24%答看流行小说,26%答QQ聊天,4%答其它
6、职业学校扩招造成一系列问题对产生厌学现象有影响的有(可多选)
30%答大学生就业难,35%答大学生工资低,18%答 读书无用,8%答考大学比较容易,41%答 其它
7、你认为最容易产生厌学的时候是
34%答考试成绩不理想,38%答老师的批评,13%答家庭父母争吵,3%答父母管教太严,每天唠叨,10%答自己的心情不好时,1%答其它
8、你认为让厌学现象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41%答被社会淘汰,19%答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23%答同学看不起,13%答学习成绩越来越差,12答从未想过9你常常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吗,并常常受到启发而激发学习热情吗?(部分学生未答本问)
24%答常常看很受启发35%,答有时看也没感觉,25%答从来不看
以下两题是七、八年级的同学共同回答的的汇总
10、你认为产生厌学的原因还有哪些?
学生答问内容如实记录如下:
学生自身因素
答:1.13%承认并写了:容易迷恋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的诱惑,回家不想做作业,只知整天聊QQ、玩游戏的诱惑力很大、逃课上网、玩手机,玩手机游戏,沉迷于网吧,经常进网吧,每天泡在网吧里。有一种逆反心理天天带手机影响习,玩花心了。
2.另外也有:看流行小说,看电视。经常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不专心听讲课。
3.4%说不想学习、无心学习,有心无力,对学习不感兴趣。4%说贪玩,心思不在学习上。
4.看见别的朋友不读了自己受影响。外面的诱惑力很大,被外面的社会的吸引,导致不想学习,读书读不下去,根本不想继续读。想出门打工而厌学。社会上的事有吸引力,和社会上的人混,与社会人员交往过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好奇。自己的哥哥姐姐说外面好玩,认为读书没有意思,所以厌学。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对学生的影响,与外面不适合外面的环境接触太多。
5.作业太多,不想读书,成绩不好,放弃学习。科目太多,不想学。学习内容越来越难学,成绩差,不想学。听不懂。学习没有动力。基础差,无心听课。对学习不感兴趣。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学习压力大,感觉力不从心。不想写作业。对学习不用心,心思不在学习上。听不进去,不想学。
6.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被人欺负。
7.心理有问题,自身与别人有差异,家庭贫困。心里想法没有沟通,没有人听心里想的是什么。心理负担重,没心思学习,整天鬼混。自制能力差,不喜欢教课的老师,觉得自己学不了。兴趣爱好和自己的“野”心。
8.不听父母老师的话。
9.觉得社会很自由很美好而不想读书。因为害怕上课。
10.与坏学生厮混,11.被几个课代表针对。
12.一天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感受恋爱的感觉,谈恋爱无心学习,耍朋友,上网早恋。
13.受到老师的批评,成绩太差,父母管的太严。
14.小学基础没有打好,作业过多,学习压力大。英语听不懂。
15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同学不理。学不好。不想读书,但也没办法,为了以后。
16老师很严厉,自己成绩一般,上课听不懂。
17.因为自己不懂有时候装懂。
18听到别人的风言风语,挖苦讽刺。
19.一天只知道玩,有时因听课听不懂。
老师的因素:1.老师的教学教育方式问题,老师上课教学方式枯燥、没意思、无趣,课堂不吸引人。
2.老师的批评,学校有老师爱骂学生甚至骂学生的父母,还殴打学生。上课被老师讲,经常受到批评,被老师批评怕了。老师有时过于凶,不关心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冷漠,说话不好听,不公平,偏心,成绩不好,不鼓励,成绩下降只会批评,老师凶、以暴力解决问题。差一次作业没有做老师就打骂我们。成绩差,学不进去爱被老师打,让学生无心学习。老师说话不好听,课堂上老师的偏袒,没有一视同仁,让成绩差的无法接受。成绩不好,老师的不闻不问。老师不是很看重你。成绩差,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批评。
3.作业太多,讲课听不进去,听不懂,之后就不听课了。
4.老师不要抢其他老师的课。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5.英语很难学。
6.老师爱要课,某老师天天抢课和要课,不要抢其他老师的课。拖课体罚。
7.老师上课不严格导致学生吵闹,8.希望老师与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家庭因素:
家庭的不关心。父母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家庭父母争吵。被家里骂,父母唠叨。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父母管教太严而无法。说不清,太多了。
同学的因素:
和同学不和谐。
11、你认为怎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有助于我们?(如题海战术、丰富课余生活)
学生回答自身的努力方向及学习方法:
1经常与老师交流;2上课认真听,不丢魂;3不要受其他东西的影响;4很多学生都是在混日子,心里茫然,跟着感觉走;5少上网,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多与老师交流;6上课积极发言;7多做练习;8不懂就问;9多多刻苦的学;10提高学习兴趣;1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回家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预习;12玩中学,边玩边学;13上网学习等等;14适当边玩边学;15善于管理时间;16明确学习目的;17每天适当玩一会,再做作业,劳逸结合;18经常主动问老师题目;19上课前多预习,下课后及时复习;20上课时专心听讲,要好好学习成绩才能好。19人认识到要回家多读、多看有益的课外书。(3人提多看教学视频),多查资料。
学生给老师的建议
1老师经常要课,影响我们学习其他科目,老师应该遵守学校的安排,是什么课就上什么课。2成绩不好,老师更应该多开导、关心一下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时间要多与同学交流,多关心同学,多关心单亲同学,经常谈心,知道他厌学的原因,多帮助一下激发他学习的信心。3老师不能体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我们的成绩才可以提升,也不会再厌学。4希望老师讲课有吸引力,我们就会认真的学习,老师上课时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说话还可以幽默一点增加乐趣,活跃气氛,慢慢讲,多和我们说说话,温和让我们没有压力。想办法把同学吸引到课堂上来。5以游戏方式学习,课堂要轻松活跃,让同学积极发言,上课应多增加活跃性。6老师认真讲,我们认真听。7做错事给机会改正过来。8让我们学的知识亲近大自然。9老师要对学生爱护,找到教书的好方法,使学生专心的学习。
学生给学校的建议
24人提出希望学校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开展实施课外活动,应该多搞些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习。比如开个成语大赛或学习大会。
学校应该让我们放松点,时常给我们一些空间,能让我们在既能学又能玩的课程中成长,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时间放松一下。每天起得太早。
学生给家长的建议:
希望父母家长关心了解孩子在校的成绩,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能与父母好好的沟通。
通过调查显示:除了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效应以外,同学们大多数能客观地从自身找原因,并亟待学校和老师们加以正确引导,而未将厌学的责任全部推卸给老师。但对个别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良情况也中肯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老师们,我们对孩子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有不完全认可的心理,但是我们只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的胸怀去对待善意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全体教师将会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情怀对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群策群力地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孩子们今后容易就业,跟上全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全面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提议全体教师在看了本调查报告后,认真思索对策,党员和预备党员教师写出相应的文字的材料交党支部存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关注各类学习困难的学生,特别是有厌学情绪的那部分学生,相信老师们的方法是无比丰富的。热忱欢迎各位教师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解决这一难题, 使我们全体师生走出教和学的困惑!
中共清镇市站街中学党支部
2014年4月15日
第三篇:高中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克服学生厌学
高中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克服学生厌学
[导读]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
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以人为本”,全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所趋。然而,由于升学压力等诸多原因,不少地区或学校的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那么,导致中学厌学的原因叫究竟有哪些呢?带者这一问题,我们成立研学小组,对洋浦中学中存在的厌学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方式: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2、调查对象:洋浦中学高中部
3、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教材、教师、家庭、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等六大方面,共10个小问题。
二、调查情况(仅列其中十大原因)次位 原因 百分比 1 教材枯燥、偏繁,学生不感兴趣 63.3% 2 因为老师而厌学 58.9% 3 因考差而产生厌学心理 45.6% 4 班内组织纪律涣散,学风不正,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非重点班)39.7% 5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 38.6% 6 教材偏难,学生感觉负担重、困难大、压力大 32.8% 7 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是学生有逆反心理 31.9% 8 学习基础差,听不懂,想学而不能为力 31.9% 9 学习自觉性不够,缺乏恒心、毅力,沉迷于网络,无明确目标 30.6% 10 对某课不感兴趣 26.7%
三、分析与思考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洋中高中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尽管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应要主重的不是问题所在,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考试制作,摒除应试教育的阴影
毋庸置疑,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素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调查结果看,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加上社会各中媒体对高考的片面引导,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压力,应试教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有人形象地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大部分失声仍陷于“题海战”中不能自拔,这无疑给中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推进素质教育道理上的绊脚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制作和人才评价制度,归根结底是改革用人制度。因为学历、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一旦对一个人的学历、文凭的重视高于对其道德行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应试教育就会有市场,就不可能消失。
2、教师更新观念,师生重新定位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换的主体,是教育质量的终极保证。因此,教师的观念是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关键。调查情况表明,至今仍有不少的教育观滞后,教育方法陈旧。有45.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32%的学生觉得教师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过于重视分数,与学生沟通。在普通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呼唤教师转变角色的今天,我们一些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依旧固守着“填鸭式”、“题海战”的传统做法,习惯于用同样的东西去填塞不同的学生的头脑,不重视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穿新鞋,走老路”。由此可见,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加快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真正更新教育观念,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已刻不容缓。
3、优化教材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普通高中新教材改革已开展多年,改革所取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肯。但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新教材也反映了不少的问题。如认为教材枯燥、偏繁,不感兴趣的学生占38.6%;认为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不用上的占32%;认为教材偏难,感觉负担重,困难大的占26.7%;认为教材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层次性的占24.2%。这一现象固然不能反映全部,但在客观事实上他们却与重点高中的学生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并一起参加全省统一会考和全国统一高考。不同的起跑线,同样的激烈竞争,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品尝着失败的苦涩。因此,统一标准、统得过死,无异成为非重点普通高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障碍,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跬积步,无以成千里”。学习正是这样,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终极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差,听不懂,想学而无能为力的占32.8%;认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得体,学不会占25.3%。长期的教学经验使我们坚信;非重点普通高中的学生与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在智商方面可以说是相差无几,所缺乏的正是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观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获取知识,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是培养学习意志,保持精神健康,行为成功的化剂。
5、师生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班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9.7%的学生认为,班内组织涣散,学风不正,每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影响自己学习的重要因素。当然,一个班集体班风不正、学风不浓,这与班主任工作的投入程度,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方法有直接关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深入分析其原因,不良班风的形成与课任老师、学生家长,特别是学生个人也密切相关。因此,多方合作,齐心协力,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保证。
6、学校、家长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传统的教育观念固然无可厚非,但无视学生的个体特征,一味过高地期望,却给莘莘学子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调查表明:有30.6%的学生认为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使学生有逆反心理。综观我国目前的教育,最大缺陷就是对教育主题既学生的忽视。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拼命地教孩子认字、学算术等,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的关注,从而错过了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动手、动脑和探索兴趣的良好习惯、道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又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题海战”之中,忽视了对中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缺乏主动发展的意识,不能为未来而设计自己今天的行为,结果导致很多高中生临近毕业还不曾想过自己将来干什么。他们所有的选择都是父母、老师为他们安排的,所有的一切都由别人做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要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使孩子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创造成功。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师德修养,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
古人云:学生须“亲其师,信起道。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友好合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树立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上金钱上、权钱交换等不正之风的侵蚀,才能在关系到人类社会千秋伟业的教育事业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其次,树立“人人成功“的理念,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不成熟的个体,在他们身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看待。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充满信心,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成功的信念。要坚决克服对学生重分数轻品质,重知识能力的思想,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因为只有学会宽容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乐于学习他的所教授的课程。当然,宽容绝不是放纵。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严寓于爱,爱寓于严的原则,否则,师爱就会变成溺爱,宽容也自然成了放纵。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知识急增的今天,不好好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别是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心智的开拓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还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自身知识的丰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能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所以,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已刻不容缓。
3、转变角色,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尽快转变角色,以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首先,在新课程中要求建立平等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师生之间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教学生会学习,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个接纳性的、互动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
其次,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教师也成为新课程开发的主题之一。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这就是决定教师今后必须由“教书匠型”向“科研创新型”的教师转变。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第三,新课程改革中,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力度,必然使教师的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和模式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教学必须具备链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此外,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更新创新新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善于讲网络上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四,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材料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这说明实施个体化的课程和教学条件和措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改革教学评价,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早在1997年,国家教委就发出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改革教学评价的方法。但是,至今绝大部分地方和学校评价教学业绩仍然是“唯分数是重”。上级有关教育部门根据高考人数排名次,学校根据高考成绩发奖金,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成绩排座位等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给学校和广大师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广大教师不敢放手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结果导致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教育都流于形式,开展起来举步维艰。因此,改革单纯看升学率评价业绩的传统模式势在必须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各种人才。
第四篇:中小学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而外在环境社会,学校、家庭等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推动作用。要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唤醒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当然,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结合在治理厌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厌学;原因;对策
厌学是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一、厌学产生的原因
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无法适应生活、学习环境改变,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等等,都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产生厌学。
.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
虽然早已实行小学免试直接升初中的制度,但小学教育的应试压力并未消失。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只有学生成绩,初中名校的择生标准仍旧是成绩。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仍没有认真的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仍没有被大多数的教师所掌握并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热之中或之后都没能实质性的减少。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还在流行。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然让学生感到厌恶,显然,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家长的高期望、教师的高要求与学生发展失衡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动力”。
毫无疑问,社会竞争日益增强必然会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呈低龄化趋势,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不仅没有减弱的趋势,而且呈现对学生各种特长的高期望。学生面临着来自家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现有教育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不可能降低。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的短期、快速追求发展的心态影响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也呈现出短期效应,追求学习上的快乐已成为次要的激励因素,严重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事实证明,以这种短期效应的心态来指导小学阶段学生的教育,正是学生厌学的“动力”。
.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
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见到学生就烦,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们形容这样的教师是:“枯燥的语言,古板的眼,冰冷的心,冷漠的脸”。师生之间毫无感情,学生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描,教师与学生毫无向心力,导致学生对他所教课的离心力;亲师才能重道,学生由爱老师而过渡到爱老师所教这科知识的比例相当大,特别是在小学。不可否认,一些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生厌学的趋势中,不良师德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不应漠然置之,而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帮助他们。
二、对策探讨
.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治理厌学的内动力。
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相爱好。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还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学生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让学生接受同桌和周围同学对他学习上的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这样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树立新型教学观,凋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治理厌学的启动力。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推动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凋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此外,学习时间过长,学习任务过重,也是学生腻烦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要看到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除了学习之外,他们还需要休息和娱乐,因此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完成适量的作业后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活动。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一—治理厌学的助动力。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一一治理厌学的支撑力。
中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新上进的信心,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到温暖的班集体中。事实证明,经常受到尊重的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充满信心,不会感到厌倦和无聊。维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尊心是施教成功的钥匙,对此,无沦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充分向学生表现对出热忱、喜爱和重视之情。
.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治理厌学的凝聚力。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绐孩子作出表率,要尽量营造——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切忌急躁.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使他们半途而废。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从而表现山坚毅、顽强的勇气。就社会而言,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就业体制改革给学生制造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利条件,使广大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少一点思想压力,多一点进取精神,在公平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n
bsp;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可是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第五篇: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社会发展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学习。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些认识不足,尤其是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学生自身来看,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企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得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家长指责。这种氛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 “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孩子交友不慎,是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从家庭因素来看,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初中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侵蚀。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湖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好学坏是学校的事;
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富”、没有文化也饿不着的宣传,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有的学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孩子们无心学习。
最后,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和班级风气不正,老师教育不当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学习不努力,贪玩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学生厌学现象,摇头叹息无济于事,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也与事无补。老师和家长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尽快地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家庭中,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待学习差的孩子,要切忌急躁,要看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