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整合
关于对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整合怎样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适度整合与拓展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我省普遍采用的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在使用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整理和贯通知识较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教学中也碰到了诸多困惑: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何让学生有规律地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何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学生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丽?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异国文化,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英语学习的要求,语言输入量大,但编者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习者大多是九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而且又缺乏良好的英语交际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使学生轻松学好英语谈何容易?在使用中发现,此教材每一话题以板块呈现,内容多,要求高。每一单元独立性强,反复少,而且教材缺少单元词汇表和教学参考资料,从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从而产生了教材教学要求高和学生认知水平不够之间的矛盾。《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具有创造学习型课程的才能。„„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如果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话,那么其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就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或资料,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等,而且对该单元中学习发展性的预见也非常重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师不能只是教材的使用者,而更应是教材的建设者。为了弥补教材的缺陷,加强联系,增加复现;为了学生能明确各单元的学习内容,方便学生回家能进行有效的复习;为了家长能有的放矢地督促孩子学好英语;为了教师能更好地明确各单元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前后的知识联系。我们局小英语教研组对《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了适度整合与拓展,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材又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我们教研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我们认真研读3A-6A教材,熟悉并梳理各单元的知识点。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将各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按语音、词汇、基本
句型、自己创编的儿歌等进行整合,并打印出来发给学生,粘在每个单元的C部分。如:3A,我们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增加了日常交际用语和自己创编的英语儿歌。如:Unit 1,我们增加了交际用语“Are you going to school?Yes.Let’s go together.”Unit 2,我们增加了交际用语“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Changzhou.Welcome to our school.Thank you.”这些句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并与相关单元的课文互相整合,丰富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儿歌讲究韵律,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我们把每单元的词汇编成儿歌进行教学,结果发现,学生们读起来津津有味,轻而易举的就把单词学会了。
4A,我们主要帮助学生过好单词拼写关和句子书写关。四年级的英语学习要求与三年级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加强了听、说、写的要求,特别是写。学生由原来的说提高到写,飞跃较大,尤其是学生一开始写句子,总是顾此失彼,要么句首不大写,要么标点写错。再有,学生一下子要背诵、默写这么多的单词、词组,也非易事。我们对教材各单元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建构,每个单元按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的要求进行整合。如;Unit 3:一为语音,要求知道相应的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二为词汇,其中加*的要求能听懂、会读、会说、会默写,能按所学句型造句,要求四会。三为基本句型,能听懂、会读、会说、会默写,能举一反三,即划线部分能替换运用,要求四会。四为语法或自编的一些儿歌,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知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这一张纸可以说是汇聚了每一单元的精华,要求重点掌握。4B,我们开始增加了语音的学习和研究,重点是有规则的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举例,看整合资料)。
5A,由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材的各方面更是进行了精心的整合与拓展。首先,每个单元都拓展了语音。如,Unit 1总结了元音字母A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和三组字母组合ee,eaer,irou,ow各组在单词中相同读音的发音规则。其次,每个单元在单词的基础上扩充了有用的短语(详见各单元整合资料),并对学生在学习中易错的短语进行了比较学习,如,Unit 3(详见整合资料,并插入)。再次,透过教科书之窗,拓展了相应的知识。如,Unit 1,拓展了基数词、序数词1—10的全写和缩写形式,拓展了英美楼层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了对比学习,如,三楼,英式为the second floor,美式为the third floor。Unit 2,拓展
了方位介词。Unit 5,拓展了星期、日期的表达方式,日期能简写,并在作业中能学以致用。Unit7,拓展了词性转换这一项目,课堂上先有教师示范举例,然后由学生举例并归类总结。如,近义词biglarge,反义词openclose,同音词buybyeby等。第四,结合教科书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能力。外语学习的真正内涵是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镜像的折射,是人们表达文化观点和参与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获得对该民族文化的认识;反过来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的深刻内涵,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语言材料的真正意义。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如Unit 4Halloween,学生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有关万圣节的资料,拓宽了文化视野。第五,充分体现教科书价值,参加主题创作活动。如Unit 4学习了mask,请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mask,并用英语介绍。又如Unit 9学习了shapes,请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七巧板,并用英语解说。What shape is it? It’s a circle.How many circles canyou see?Show me how to draw a circle.当学生们举着自己的作品自豪地向大家展示,那从学生心田流淌出来的语言多么令人陶醉啊!
6A在原有基础上则增加了课外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每单元一读一写。关于阅读训练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学习的需要,认真准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巧用教材E部分的资料,二是自己编写或改写。如,学了Unit 1 A football match后,我们补充了关于足球知识的一篇阅读(详见整合资料)。通过这篇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技能,而且增加了足球知识,而更重要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些文本的意义。其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特别是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理解文章的内涵。鼓励学生遇到生词不要惧怕,只要仔细阅读,根据前后联系推测意思。实在不懂的字词可以请教字典,老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学习工具书,包括电子辞典。第三,通过阅读途径,我们加强了文化背景的介绍,文化背景当然也包括本名族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学了Unit 8 Holidays后,我们补充了Spring Festival一篇阅读。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少年儿童最盼望的一个节日,在社交中用英语表达起来别有一番意义,因而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第四,活用阅读材料。当学生完成阅读练习后,学习并没有结束。老师建议学生把阅读材料中有用的、或自己喜欢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摘抄在英语采蜜本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并模仿造句,真正学会运
用。
关于写作训练我们是这样做的:第一,根据教材各单元的主题进行仿写。第二,充分用好教材D部分的资料。如,Unit 1,我们首先请学生仔细看图,了解图意,再看图说话,接着听录音完成教材上的填空练习,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最后请学生看图写作。
(3)任课教师边教学边研究,边教学边交流,随时完善整合的资料。尤其在教学完毕后,必须修改原稿,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有规律地轻松学习英语。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走进孩子的世界,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
展水平。
(5)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让教师乐教的激情燃起学生乐学的热情。
(6)经常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希望家长督促孩子在家按整合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复习,从而逐渐学会学习。
通过这一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高了教师建设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真正一切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同时促进了年轻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
第二篇:说教材内容
、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
“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4、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5、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我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学习:
一、课前布置预习,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一、课前布置预习: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好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特别是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所加强,自己有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学习本课前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1、我会学字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以小问卷形式呈现。)
2、我会读课文。
3、我会搜集。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本课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识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4、我想问。预习中有什么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四道题设计由浅入深,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与要求,有的放矢
预习起来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
上课后,学生出示预习卡,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与同学分享预习的快乐,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课程改革评价方式的转变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对同学预习的情况进行评价,五年级孩子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不再轻信吹捧,“你真棒!”“好极了!”等教师评语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从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在同学评价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积极性。
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读完后,再次默读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意见,最后共同明确: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教师板书)
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段中应抓住哪个词,重点读好?
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时喜悦的心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整段内容,我想词语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句、整段、整篇课文相联系的。所以在教学这段时主要按以下步骤:①读整段,抓住关键词。②用联系上下文,替换近义词等多种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悦之情。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说一句话。四个环节设计,由表到里,由理解到应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主阵地。在这一课时,我将用多种阅读方式,抓住重点句来进行教学,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让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探究。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用以下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了《落花生》这一课,下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默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带着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课文。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回忆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孩子理清了学习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二、抓住重点,细读品味。
本环节中我想这样设计:
1、找重点。由学习小组合作读课文的吃花生、议花生部分。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画出觉得印象最深的重点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将学生内容引到重点上来。全班交流时将重点句呈现出来。(10段、12段、13段)
2、读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如师生对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重点句。
3、品重点:个性展示朗读三段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师适合点拨,如:喜欢10段的同学朗读后,可以提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课文中哪里写了?引导学生读出花生显而易见,尽人皆知的好处:美味、榨油、便宜。进一步问:“父亲说花生有什么好处呢?”怎样表现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表现花生内在的可贵之处,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叫“朗读代表我的心”。让学生先自己朗读,将自己觉得父亲话中最能表现花生品质的词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猜猜这名同学想突出哪个词,谁猜对了,谁有权读自己的体会。这个小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我是想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好机会。谁猜对了,就有权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思考应读好哪个词,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亲在这里赞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质。
“那么,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呢?”齐读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体面”等关键词,深入理解父亲教育的目的,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
读,读出父亲教育我们时的语气。
4、悟重点。全班齐读重点句,说说你在学习中有什么收获?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进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物或人?我们又要像这些人学习什么?通过再次交流学习,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忆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或物,交流归纳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的品质,最后,完成以下练习: 我爱花生,因为它。
我也爱,因为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详略。
巧妙的详略安排是本文的特点,我想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
首先,用最直观的方法,分部分朗读课文,分别找四个计时员对四部分进行计时。从朗读时间上直接感受,课文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详写了议花生。再次,通过小组讨论,从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板书等各方面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采用计时法,直观、形象地将课文的详略呈现出来,再进一步理解,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化为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易理解,乐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学上的难点。
四、板书总结,深化感情(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结束本课学习)
7、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知识的重点与关键,给学生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从板书中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
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的主体由课文主要内容组成,最后化为“学”字,深化主题,既代表了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又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中还寄予了老师对同学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4、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5、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针对学生的特点,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现在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花生!你们吃过花生吗?喜欢吃吗?它还叫什么呢?揭示课题,我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重点导读。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师只要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行了。如在这节课质疑的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质疑:其次,采用层层剥茧的方法,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希望使他们在思维和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此时出示句子,让学生去读,在读中体会词的意思。以此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再者就是让学生就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位置、外表和给人的印象进行比较,深刻认识花生的朴实无华。最后,引导学生说出爸爸教育我们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在总结课文时首先对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总结。课文详略得当的选材、对比的说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为后面的小练笔打好基础。其次是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第三篇:《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整合的研究》_2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整合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京口实小 蒋燕
一.我的初衷
课题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是为教育教学而服务,不能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否则将成为无根之花、无源之水。我认为:最实用的就是最有价值的!所以,在课题内容的选择上,没有寻找时尚的话题,而是结合我们江苏地区使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而又不得不靠我们一线教师解决的问题,进行最实质性的探讨。
二.我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我市城区小学自2004年秋季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开始,便使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目前,我市所有小学使用了本套教材。本教材不像以往的教材分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而是以单元话题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主线,这要求教师围绕话题选择语言材料和设计活动,使得教材与课堂难以操作与驾驭。我们感到在使用新教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教师在运用教材的定位上还不能做到“心中有人”,教材的各部分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未能形成互补,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够,内容的安排上缺乏灵活性,教材的内容未被教师“整合”使得教学方式单一,加上教材本身存在一些缺点。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它有时不能满足课堂的具体需要,能够且应该改变这种局面的只有教师。教师应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为此,我申请了《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整合的研究》课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优缺点,以“整合”为主题开展教材的创造使用研究。
(二)概念界定
“整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而提出来的一个理念,教材的整合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新教材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其整合性。
1.在内容的设计上注重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使教材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实现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综合性学习。
2.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目标的整合。
(三)研究目标
1.探索以“整合”为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构建与《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相适应的整合型课堂教学模式,使三—六年级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系统化、系列化,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通过整合引导学生学会用整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我的实践:
1.认真研读3A-6B教材,熟悉并梳理各单元重复和相关的知识点。
如:3A中第三单元和4B第四单元水果单词重复;3B第九单元和4B第七单元购物对话重复;4B第八单元和5A第一二单元There be知识相关;4A第七单元和6A第二单元数词知识相关等等。
2.对牛津小学英语三—六年级教材有效整合。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读三——六年级的英语教材,对重复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分析与整合。不仅如此,我还把整合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
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3A,我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增加了日常交际用语和自己创编的英语儿歌。如:Unit 1,增加了交际用语“Are you going to school? Yes.Let’s go together.”Unit 2,增加了交际用语“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Zhenjiang.Welcome to our school.Thank you.”这些句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并与第11单元自我介绍的课文互相整合,丰富了学生的口语交际。
4A,主要帮助学生过好单词拼写关和句子书写关。四年级的英语学习要求
与三年级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加强了听、说、写的要求,特别是写。学生由原来的说提高到写,跨度较大。我对教材各单元进行了重新整合,字母提前,单词拼写早渗透。把3B的字母提前到3A第一至第八单元中四会掌握,并且在初教字母时就渗透单词的拼写。例如教了字母A—G后,教师可以出示单词bag,当学生读出该单词中的每个字母时,教师重复B-A-G, bag, 当学生正确地拼出该单词后,教师可以奖励一张写有该单词的贴纸给他,让他贴在书上。这时,其他学生一定也会跃跃欲试的。当然,教师还可以经常出示一些含有未教过的字母的单词,如 desk, 在教字母k时再出示此单词,由此能提高单词的复现率,也增加了学生对需要识记的单词的熟悉程度。通过这种方式,在三年级阶段可以让学生掌握如dog, cat, egg, apple, tea, cake, bed, desk, box, car, bus 等B板块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词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脱离图片的情况下认读单词和句子的能力,而且为学生跨入四年级高门槛预先铺设了一级台阶,从而使他们对继续学习4A 充满信心和期待。
5A,由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材的各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整合与拓展。首先,每个单元都拓展了语音。如,Unit 1总结了元音字母A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和三组字母组合ee,eaer,irou,ow各组在单词中相同读音的发音规则。其次,每个单元在单词的基础上扩充了有用的短语,拓展了相应的知识。如,Unit 1,拓展了基数词、序数词1—10的全写和缩写形式,拓展了英美楼层的表达方式,并进行了对比学习,如,三楼,英式为the second floor,美式为the third floor。Unit 2,拓展了方位介词。Unit 5,拓展了星期、日期的表达方式,日期能简写,并在作业中能学以致用。Unit7,拓展了词性转换这一项目,课堂上先有教师示范举例,然后由学生举例并归类总结。如,近义词biglarge,反义词openclose,同音词buybyeby等。第三,结合教科书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能力。如Unit 4Halloween,学生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有关万圣节的资料,拓宽了文化视野。第四,充分体现教科书价值,参加主题创作活动。如Unit 4学习了mask,请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mask,并用英语介绍。又如Unit 9学习了shapes,请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七巧板,并用英语解说。What shape is it? It’s a circle.How many circles can you see? Show me how to draw a circle.当学生们举着自己的作品自豪地向大家展示时,相信一定比单纯地看着C 部分图片生硬地对话要好。
6A在原有基础上则增加了课外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首先,根据学习的需要,准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巧用教材E部分的资料,二是自己编写或改写。如: 学了Unit 6 Holidays后,我补充了关于节日知识的一篇阅读(感恩节)。通过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学生分组讨论每个节日人们的活动时,适当增加一些中西方常见的节日,如:植树节等,讨论的同时就可以结合C部分的重点句型编写一个对话,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我的收获
1.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活化”了教材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整合: 1)单元中各板块之间的整合。
在《牛津》教材中每单元分4-5个板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各板块进行穿插,使各板块有机结合。
2)各单元之间的整合。
3)各册各年级教材的整合。教材是滚动式的,要求在新授每一单元话题前了解以往教材出现过的类似话题,让学生形成语言知识链。
4)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a.和数学学科的整合;b.和音乐学科的整合;c.和体育学科的整合;d.和美术学科的整合;e.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的整合。f.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通过教材内容的多方整合,教材变宽了,变实了。2.灵活的备课思路提高了教师的整合教材的能力。
以往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就一本教材中要上的单元进行备课,现如今通过整合牛津英语教材,采用纵向备课,把相关联教材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和研讨,有效地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同时也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
3.树立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本的教材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与教材使用、英语生活化等有关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大胆实践,从而树立了以生活为基础的教材观。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树立“语言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教师要围绕 “in life, by life, for life(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开展教学。
1)在生活中――把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教材,让学生在生活的背景中学习语言,赋予教材浓厚的生活色彩。
2)通过生活――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运用教材语言演绎生活情景,将“死”的教材文字变为“活”的生活语言。
3)为了生活――将学生的视角导向实际社会,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以教材为依托重构学生生活世界。
在新的教材观的引领下,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消除了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弊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
4.构建了英语课整合的教学策略。
我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施、总结、应用、修改、完善等几个环节,围绕教材内容整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了英语课整合的教学策略。
1)以热身活动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重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了一系列常规的热身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例如在教学5B At a PE lesson这一课时,可以结合4B学过的五官单词,安排与本课有关的Touch…with…的游戏,如全身活动,摸五官比赛,听词做动作,表演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整合了相关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
2)以主题活动引领认知
这是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课内专题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探究、掌握知识、体验过程、形成技能。如在教学6AUnit1小课文时,本身课文的生词和句型较多,又是一个小故事。我设计了课前请学生自学生词,续写故事,课上运用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进行角色的扮演,体会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在交流中学生会自然地用到四五年级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体现了教材整
合的教学策略。
5.课题研究开设了多节展示课,多篇论文获奖。1)校内外公开课
通过研读6AU2和5BU1课文,整合相关知识,上了一节校内教研课《Ben’s birthday》。 在与灌云县四队中心校教学交流活动中,执教了6AU3A部分。 成功地面对京口区教师执教了6A一般过去时复习研讨课。
通过研读6BU3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上了一节校内英语组教研课《Asking the way》。 通过研读6AU6Holidays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成功上了一节校内研讨课。2)竞赛和论文获奖
参加了京口区小学英语基本功竞赛和区小学英语“新秀杯”评课活动。
整合三至六年级试卷命制侧重点,参加区小学“试卷命制”比赛获高年段一等奖。 整合牛津三四年级教学资源,参加校内4B英语教材U9说课竞赛。 整合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作业教学资源,参加京口区英语作业设计评比。
整合往届学生写作朗诵素材,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类英语竞赛,分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三年来,通过教材整合的研究,撰写的二十余篇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3)试卷命制和教材编写
结合前三年教学毕业班经验和牛津英语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命制了校内六年级专项测试卷。 整合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时态教学资源,命制京口区教研室期末时态复习卷。
整合3A-4B教材,参与编写省教研室《牛津小学英语听读训练》4A和4B和京口区少年宫英语教材3A和3B。
主编4A《一课三练》,由南方出版社出版。 参与编写京口区教研室5A单元测试卷。
五、展望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的教材“整合”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探索与解决: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a.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课题的研究受到一定的影响。
b.繁重的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之中。c.课时的不足,使教师对教材研究不够细化或不能落到实处。2.教材使用过程中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的个体差异性,需要每个老师在教材整合研究中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今后我会继续本着整合教材这个思想,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路走得更宽、更活、更新,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第四篇: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材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
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材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PEP第七册教材》的相关内容。在教学活动之前,对所教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探讨。
刚才某老师对五年级的教材进行了解析。那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与五年级教材的结构、板块设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五年级教材中的主句型在 Let's talk 部分只要求达到听、说、认读,在 Read and write 部分要求达到能够书写。六年级上册的主句型在 Let's talk 部分即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五年级教材中的 Read and write 部分改为 Let's read,也就是阅读理解部分。
2.语音部分由原来的字母组合朗读和绕口令欣赏,过渡到国际音标的认读和音标、单词及其释意图的连线游戏。
而本册教材也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复现率高。教材里大量的复现了学生已经学过的词汇和语言,注重单元与单元内容之间的衔接。比如说,第一单元,我们谈论的是交通方式,第二单元紧接着谈论地点和方位,告诉别人怎样去某个地方,除了用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还可以用第一单元里边的by bike, by bus等,第三单元谈论打算做某事,同样可以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are you going?这样呢,又可以连接到交通方式上。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也是紧密地相连的,第四单元谈论的是朋友、笔友的爱好,第五单元是在谈论职业的时候结合谈论爱好、习惯、日常生活等等,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体现了学科融合,讲了学生很喜欢问的水的循环问题还有种花种草等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爱科学的意识。
二是实践性强。在一到三单元中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地图,给学生们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们在实践运用当中掌握表示方位的词,表示怎么样去某个地方、行走和路线等等的语言,第六单元通过让学生阅读小水滴旅行记的卡通故事,激起学生对水是怎么样循环的问题的兴趣,还有讲种花种草,和观察日记,学完这个内容以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他们去找一个小小的种子,亲自做一做,写一些观察日记。所以说教材的实践性比较强。教材中为学生设计了大量运用语言的任务型活动,使学习语言和有意义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先来从总体上把握一下全册的教学目标,再并简要分析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先来看一下总体目标:
一、能力目标:能够就社区生活、交通规则、交通方式、问路、方位描述、行事计划、业余爱好、职业、水的循环、植物种植等话题展开简单对话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71个单词或短语,10组句子和7个单句。
2、能听、说、认读16个单词。
3、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8个歌谣。
5、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三、情感、策略、文化等相关目标: 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生活常识。
下面我们再来看每个单元的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建议: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主要讲交通规则、交通工具,本单元重点学习如何询问和回答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这个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描述出行方式的英语表达法多是由by 加交通工具名称构成的,因此语法知识构成相对简单,生词量较少。大家可以看一下课本第4页A课的Let’s learn,在这一课时中,一共出现了七个词组:on foot, by bike , by bus , by train , by plane, by ship , by subway.其中要求四会掌握的是on foot, by bike , by bus , by train。在这七个词组中,只有subway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单词,其他几个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火车train和飞机plane虽然之前不是太熟悉,但是在前面的语音训练中也出现过。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本课时的重难点就是掌握四会词组并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出行方式。我认为本课最重要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在情境中训练“How do you go to …?”,做到学中用,用中学,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我们再来看一下Let’s talk部分的教材。还是以第一单元为例,大家可以看课本的第5页,六年级上册的Let’s talk 篇幅都不长,只提供了本单元的主句型。但是要求四会掌握的句子放在了Let’s talk的教学之中,所以重中之重是应该放在句型上,我们应该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掌握句型。
而Let’s read部分则是通过一个对话复现了A部分的语言点并加以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部分的教学重点不再是掌握句子的书写,而是要尽量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在读懂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练习.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就是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所学语言询问并回答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多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语言的机会.另外,与这一单元话题相关的许多词汇以前都学过,比如说交通工具类的名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旧语言为新知识的教学服务.A部分主要呈现基础知识,自然地将教学重点引到语言运用上来.我们要尽量让学生模仿对话,进而自编对话,将目标语言运用于更多的真实情境中,以加深学生对句型的理解.B部分介绍了常用的交通规则,交通标志以及中西方交通规则的不同.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注意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并重,我们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根据模拟的道路状况问路的练习,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渠道.C部分中的Story time将A,B部分出现的基本语言巧妙地编入故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领会本单元的重点语言,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活动来组织教学.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主要谈方位和各个地点.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问路”以及“指点方向”。涉及到“问路”的主要句型有“Where is …? How can I go to / get to..?”
其中句型“Where is …?”在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教材中是教学方位介词时的重点语言。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语言。涉及到“指点方向”的句型较多,这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主要句型有:“Turn left / Turn right at the cinema, then go straight.It’s on the left / right.” 本单元的难点还有A,B部分Let’s read中的对话,对话中有些短语,单词已在一单元B部分Let’s talk的配图中以及A课let’s read的文段中出现过,比如post office , cinema, hospital, bus stop, left , right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以旧带新,这样既能相应在降低教学难度,又能自然地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特别是Let’s talk中提供的替换材料,做好替换操练,既巩固当堂的语言结构,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再比如说这单元A课的Let’s read和C课的Story time中出现了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这是在为第三单元的教学做铺垫,我们不必祥细地给学生讲解语法意义,但一定要让他们获得感性的认识。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主要讲行事计划、业余活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询问并回答未来几天或周末的客运安排,主要句型是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要求学生能够对句型中的具体信息进行替换,并能使用其他疑问词,如Where , When等来替换,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五年级下册的时候已经学过现在进行时,以前已经学过一般现在时,在此基础上开始接触be going to…句型,应该对它的语法功能和意义都有所了解,但是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最好是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操练句型,然后在反复的操练中感悟体会出语法功能并总结出来,而不是过度地讲解或纠缠于语法。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但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还是要通过活动操练来归纳总结,老师起到一个好的点拨作用。而在进行单元复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地总结语法。
另外,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十分明显地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思想。我们可以从A,B部分的Let’s learn , Let’s talk中看出来,这两个部分后面分别设计了与之对应的任务型活动。A课Let’s learn后面是一个Pair work,同桌之间调查活动的安排情况。Let’s talk后面是一个Group work,小组内调查别人的周末活动安排。B课Let’s learn后边是一个关于购物计划的调查采访,而Let’s talk后面则是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调查表。另外本单元的任务活动还有当小导游,设计自己的梦想之旅等等。这一切活动,都从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生入手,体现了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要求对老师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A课出现了9个短语,而且都比较长,记忆进来有一定的难度。B课出现的5个短语也是比较长,比较难掌握的。而且这单元要求四会掌握的句子也比较长,比较多。特别是B课中疑问代词的正确使用,在这里也是一个难点。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里,很难让学生全部掌握这些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们课外及时地巩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课外英语学习小组,让小组长负责课后的复习巩固,检查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老师定期予以抽查指导。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主要谈笔友、朋友的兴趣、爱好。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有关业余爱好的英语表达和一般现在时的简单用法,主要句型是What’s your hobby? I like… He likes … Does he live in the city? Yes, he does.No , he doesn’t.本单元涉及的动词短语大部分都是以前曾经学过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课本的46页,这五个单词之前都学过,只不过在这里变成了它们相应的动名词形式,而48页的几个短语则它们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所以我们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重点不是教会这几个短语,而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动词的变化规则,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能力。这就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的正确运用。特别是一般疑问句中助动词does的正确运用。
Unit 5 What does she do?
谈论人物的职业,主要讲三单形式。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一些职业的英语表达并就此展开相关的讨论,重点句型是What does she do ? Where does she work? How does she go to work? 这几个疑问代词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了解具体的信息,如何灵活恰当地使用这几个疑问代词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同时这一单元在语法上是第四单元的继续和延伸,还是用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尤其是句式上,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另一个难点是B课的Let’s learn中的表示职业的几个单词,都是比较长,比较难掌握的,要通过反复的操练巩固以求熟练掌握。
Unit 6 The story if rain
讲的水的循环,学习科学知识。这是一个阅读单元,重点学习水循环及植物种植过程的表达,涉及到的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们在科学课上也已经接触过,只是在这里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一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掌握。
现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单元各环节安排的意图:
大家请翻到第2页,这是本单元教材的第一页, 是热身部分,一般来说,包括一个Let’s start 和一个Let’s chant.其中Let’s start是启发学生针对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下面的 Let’s chant 通过欣赏歌谣初步展开本单元的话题.第三页是本单元的主情境图, 在这个主情境图中展现了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和对话.这两页是教材的引入部分。
第四页是A课的Let’s learn加上一个任务型活动,有时是Let’s play, 有时是Pair work 或者Group work等。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情境图中呈现新词,提供句型进行替换练习,并通过趣味游戏或任务活动巩固所学新词。
第五页的主要部分是A课的Let’s talk,前边有一个 Let’s try, 后边呢又有一个任务活动。Let’s try利用听力活动进一步熟悉新词或引入新的句型。Let’s talk呈现新句型,提供替换图进行替换练习,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替换图。下面的任务活动是通过结对或小组活动来巩固所学的新句型。
第六页主要是A课的Let’s read。通过真实、活泼的情景复现A部分语言点并加以扩展,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不要再把重点放在逐句的教学中,而应该重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独立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七页是B课的词汇课,Let’s learn在A课的基础上引入新单词或者继续学习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新单词短语,然后再通过游戏或活动巩固所学单词或短语。
第八页是B课的对话课,和A课的对话课结构相同,只是在A课的基础上扩展了新的语言或句型。同样也给我们提供了做替换练习用的小图。
第九页是B课的阅读课,在加大语言输入量的同时滚动出现新旧内容,提高B部分语言点的复现率。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巩固、拓展语言知识。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十页一般是C课的Task time,通过画图、填充问卷以及手工制作等形式复习并适当扩展所学语言。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穿插在A,B课的教学之中,作为拓展运用的手段,比如第10页的这个任务活动,就可以作为A课词汇课的拓展运用过程的活动设计。
第十一页是C课的语音部分,这一部分在C课中比较重要,它分为语音Prnonunciation和评价Let’s check部分。语音部分是呈现一组音标及相关例词,通过单词、音标、图之间的连线活动初步建立音讯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这里我们教学生学习国际音标,我觉得我们的音标教学应该与词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单词与音标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不知大家有什么意见? Let’s check部分通过听音选项等活动检测学生对于目标语言的掌握情况。
第十二页一般是由Good to know和Let’s sing构成的,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中西方文化生活常识。通过活泼的歌曲复习巩固所学语言。
第十三页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最后一页,是Story time,通过阅读趣味故事适当扩展要本单元语言,加大信息输入量。
教学设计以及处理建议:
好!以上呢我们简单地把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安排意图分析了一下,现在呢我们就来看一下本册教材是涉及的几个主要部分的教学建议:
1、词汇教学建议:
(1)在交际性的游戏中教,巧记速记。
主要讲怎么样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在教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交际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达到单词的巧记和速记并在交际活动中运用。
先来看看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7页图,我们要学的词汇是traffic lights, traffic rules, stop at a red light , wait at a yellow light , go at a green light.应该说这一课的难度是比较高的。教师可以制作一些非常简单的教具,比如说在一张纸上画上三种颜色的圆,就变要了red light , yellow light, green light.上课时带一个小手电,照在哪个颜色的圆上,就表示哪个颜色的灯亮了。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问:When you see the red light, What should we do? 那我们就可以学习这个词;stop!当照到黄灯的时候,When you see the yellow light, What should we do? Wait!We should wait.And when you see the green light? 大家都知道了,“Go, go , go!”就可以走了。那么:listen traffic rules.总结起来,这个就是traffic rules。这堂课是围绕traffic lights来教的,难点是解决traffic, 让学生拼读一下traffic.并注意发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唱唱chant.比如说stop, stop, stop, stop at a red light.Wait , wait , wait, wait at a yellow lihgt.Go , go go, go at a green light.唱唱、动动、说说,到最后把这个traffic rules 总结一下,就变成了:stop at a red light,stop, stop, stop, wait at a yellow light , Wait , wait , wait, go at a green light.Go , go go。这样,这一课的全部内容就全都在这儿了。这种记忆单词的方法是非常生动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再看第二单元,课本的第19页,学习方位词east, west , north , south.那么有些学生本来都辩认不清方向,正好通过英语学习可以让学生辩清方向。怎么快捷地达到辩认方向呢?比如说,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画一个很简单的小木偶,后面弄一个地图,把小人反过来,放在地图上,小人在说:My head is north.north, north, north.他的头在上方,上方就是北。My feet are south.South , south , south.然后再看他的右手:My right hand is east.East, east, east.My left hand is west.west, west, west.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的印象会非常深刻,他一下子把中文英文的方向都认出来了。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很快地掌握好这个方向。
(2)结合国际音标教,教会能力。
这一册书我们已经学习过音标了,所以我们可以结合音标来教单词。让学生学会拼读音标,然后结合字母读,来记忆单词。教会学生能力。
在本册教材的语音部分,安排出现了40个国际音标,要求学生达到会认读,并且会拼读所学的音标的音标词。因此教词汇的时候,我们应该结合音标的认读、拼读,同时结合字母组合的发音来学,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见形知音,听音知形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在课本的第28页,Unit 3 A Let’s learn中,这部分的词汇比较多,大家看:take a trip , read a magazine, go to the cinema , 当然这几个短语我们前面都接触过,基本会了,但要求掌握的词汇还有不少,还有tomorrow , tonight , this morning , this afternoon, this evening , next week六个表示时间的单词和词组。其中四个是要求四会掌握的。这些词学生并不陌生,读起来不难,怎么样让他们快速地达到拼读、记忆呢?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字母和音标的发音来记。给同学们分析字母组合,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对他们很熟悉,就用不着去死记硬背了。所以,要结合国际音标,结合字母组合,结合发音来教。
(3)在任务活动中教学,强调运用。学以致用。
这一点是我们的这套教所强调的。很多老师都喜欢先集中地解决单词的教学,然后再让学生地任务型活动中运用单词。这样也可以,但他的词汇往往容易被忽略。教的时候一个单词的读拼念,还是分离的。其实教学词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学生在任务型活动中去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渴望知道,渴望学到新词的状况下教学,可能记忆的印象会更深一些。比如说,课本的第19页,我们在学习第二单元的B部分Turn left , turn right , go straight这三个词汇的时候,我们可以准备本地方的地图,公园的地图、社区的地图或者学校的地图。然后可以把小木偶贴在地图的一个方位,然后说:I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How can I go there? 学生就要看地图了,哦!要左拐,左拐怎么说呢?他们就想知道,左拐用英语怎么说呀?这个时候老师告诉他:turn left.接着教学这个单词。然后说我要往哪去。I want to go to the hospital.How can I go there? 学生想说,一直走,走了之后再右拐,那么英语怎么说呢?老师给他出示 Go straight, then turn right.直接用这个任务型活动,你要到达什么地方,然后学习用英语怎么去描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学习的知识既有需求性,而且学了马上就能用到。尽管当时他说的时候结结巴巴的,那么用着用着他就熟练了。在学生特别想知道的状况下教给他们,他们会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学了以后可以马上用它完成别的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记忆,有利于理解掌握,更有利于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2、对话教学建议: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操练主句型。
因为在第七册中,我们的主句型在对话中就要听说读写四会掌握。所以重中之重是应该放在句型上,我们应该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掌握句型。
(2)在任务型活动中运用语言。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笔头练习。不要忘了达到听说读写。
一节好课应该是动静结合,有热闹的时候,也应该有安静的时候,比如说仔细地听老师说,听老师读,仔细地听录音,这个时候就需要安静,练习写的时候,也不能热热闹闹的。
现在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操练主句型。
首先,要巧设活动,突破难点。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凡是难点的地方教师们都会精心地去设计。想办法去多练习。那么突破难点并不是说就要反复地练,反复地练,而是要练习技巧。
再者就是要注意活动的层次性。也就是说先易后难,由易到难。不能说,我们先来个汇报,但他还没学会,怎么汇报呢?一会呢,又来唱非常容易的chant.这就显得这个活动没有层次性。
还有要机械操练与意义操练相结合。我们往往强调任务型活动,但不是每一堂课都会有那么好的,那么巧的任务型活动。尤其是训练句型,那个机械训练还是少不了的。
我们先来看巧设活动,突破难点。比如说我们教学一单元A课how do you go to school? 我们可以学一首歌曲,在唱唱中就练习了句型。我们可以用本单元的歌曲重新填词唱一唱。也可以用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 的形式来练习,然后还可以替换大量的地点、交通方式来练习。还可以把Let’s learn中的小图利用起来,结合本单元的chant来练习,比如二单元中的where is the …? Next to the …,大家可以打开课本看看第14页Let’s chant.这个chant就把A课的单词的句型全包括进去了,让学生反复地唱一唱,唱熟了,也掌握了本部分的句型。
那么怎么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我们来看unit 2 Part B Let’s talk.大家看课本第20页的Let’s talk.这个主句型里面,哪个是难点呢?难就难在哪个地方拐弯。Turn left at the school.Turn right at the cinema…我们就要先把它练熟了。后面还有一个层次性的词汇 then.后面又有一个it’s on the…比较容易混淆。所以我们可以先把难点解决了。It’s on the left.It’s on the right.教师可以把一个东西放在左边,一会又放在右边,快速地放,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老师们可以设计几个小活动,几个小游戏,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活动中突破难点。把这几个难点句子连接起来。这样学生在运用语言时,他就不会表达不出来了。
下面我们就说一下机械意义操练与意义操练相结合。其实刚才我们讲的就是机械操练与意义操练相结合,我们把一个小玩具放在左边或右边,他没有很多的意义,虽然看着很有趣,但它其实就是机械操练。然后真正的意义操练呢?你应该让他去look at the map.看着地图,然后描述到哪去怎么走,到哪去怎么走。这就是意义操练?比如说:How can I go to the Zhongshan Park? You can go by the No.15 bus.一般来讲,我们尽量用简单的道具,简笔画等就可以解决了。
第二大点,在任务型活动中运用语言。这一点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比如说我们的task time.大家可以看一下课本的第10页,第22页,这就是真实的任务型活动。活动手册里面也有许多任务型活动,老师们要注意利用它们来设计教学。
第三点就是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书面练习。在课堂上进行书面练习有什么好处呢?一般来说,课堂上至少要有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认真书写。以前是学生不会说,可是现在的情况呢?学生们挺会说的,但你要他写的时候,他就写不出来,老实说,学生不会写。然后一到写,他就难了。听说读写,写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所以作为高年级来说,写一定要放在课堂中。其实写的任务不一定只是copy, 不一定只是抄句子。可以是什么呢?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连词成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写出来,还有缺词填空,一般这种题放在Let’s learn中。还有替换造句,给答句写问句,给问句写答句。等等。比如在对话课中,就可以设计一个小对话,空中几句来,就是本课的主句型,让学生补充完整。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写的笔头练习贯穿到课堂之中。
3、阅读理解部分的教学建议
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有能力去获取一些信息,也就是让他们找一些信息,你布置一些问题,让他找到答案,这是最简单的。然后是朗读能力,或从中获得一些知识。
我们怎么样来设计这个阅读课呢?
1、我们应该以趣味的形式来呈现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的时候,你一定要设置任务。
3、要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发展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如:一单元A课Let’s read.课文6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对话。(读课文)这组对话,老师可以把这个对话分层,不要一口气读完。可以先让他们读第一层。(到Then we go to the park by bus)可以出示一个图表,图上画出Zhang Peng’s home, Sarah’s home , bus stop , park , post office.我们可布置学生读第一部分,看看应该怎么去公园How do they go to the park?。学生读时会非常专心,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拿起笔,把关键词画下来,他可以忽略其他的东西抓住关键词。接下来让学生到黑板上连一连。怎么去park呢?这个路线图非常清楚。他可以忽略其他的,不计较。学生感到容易,就会有兴趣。然后阅读第二部分,设置第二个任务:Where is Zhang Peng’s home? Which floor? Which room?让学生阅读,画出关键词。他就会画出near the post office.The fifth floor.Room 5A.这篇对话分成两段就读完了。好,现在回答问题:Where is Zhang Peng’s home? Which floor? Which room?学生全部找到答案,非常高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第三次阅读,把整个对话阅读一遍。读之前还可以布置一个任务,找一找,有几个句子,8 个句子。当然这需要老师提前把这8个句子写在小黑板上。认真读一读,把这8个句子给它们number一下,这个任务就是Nunmber the sentences.这时,学生根据提出的任务,黑板上的8个句子,他就会细细地朗读,之后找出来。我们必须设置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感兴趣地去做,而且还要让学生感觉到It’s easy to do.It’s easy to finish the task.I can!一定要让他感 到I can!假如他感到I can do it.他就会充满信心。就会like reading,喜欢阅读课。
4、语音训练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语音的训练
老师应该重视启发学生去回想,去联系学过的单词,从中去体会音、义、形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出一些规律,从而再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单词的记忆之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不死记硬背去记忆单词,而是巧妙地记,根据发音规律去记。
5.Good to know教学建议
Good to know是大家特别喜欢的。它的主要目标是介绍文化背景,传达文化信息。让学生知道理解一些外国文化,自豪地介绍一些中国文化。不要让他们去读、背、甚至写。
教学这点注意:一是多种形式呈现,激发兴趣。还要渗透一些德育教育,不是一味学习西方,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的文化。比如一单元的Good to know.交通的标志,老师出示一些交通标志的牌子,最终要让学生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操作性强的,就可以在课堂上做做,如果有些难度的,可以预先布置或过后布置,让学生课前或课后完成,但一定要有布置有检查。
6、Story time
Story time学生很喜欢,story time 是一种趣味性的扩展性阅读。那么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媒体,如看图听录音,或者看VCD。也可以像let’s read一样,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快速读一读,找一找答案。一些单词让他们猜一猜或者相互交流一下。然后回答老师的简单问题,老师稍微解释一下新语言。如果有时间,简单的故事可以表演一下。主要是从乐趣中得到扩展。另外,我觉得如果我们在教学Let’s read 时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把它作为阅读教学的拓展活动。比如第一单元B课的阅读课是关于交通规则的一篇短文,在学完之后,就可以把本单元的Story time当作拓展阅读处理,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一读,理解一下故事的大体内容,还可以从中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另外,针对单元教材分析,我对第二单元的内容,设计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活动。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借鉴一下。
今天在这和各位同行一起,对PEP小学英语第七册教材内容进行了解析,或许可以给实际的教学活动带来一点帮助。希望我们都能更好把握教材,提高质量。谢谢!
第五篇:18年PMP教材内容
2018年PMP®项目管理师的考试教材及内容
PMP®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起的针对项目经理人的资格认证,是全球项目管理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证书,并且已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得到认证。
PMP®从1999年引进国内,报考人数逐年增长,至2014年第三次考试截止,约有12.2万人通过认证考试并获得PMP®资质认证。显而易见PMP®发展迅速,而PMP®的考试内容也一直是报考PMP®的人所关注的。
PMP®认证考试的教材:
PMP®认证考试的教材是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PMBOK),同样是由美国管理协会PMI®提出的并指定的官方教材,该知识体系构成PMP®考试的基础,其每四年更新一次,现已更新到第五版。
PMBOK这本书将PMP®归纳为五大过程组和十大知识领域,学习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好一件事一个项目,从项目的启动,制定有效规划、严格执行、合理监控,到收尾总结可交付成果等,这其中涉及到项目的范围、成本、时间、质量等方面的项目管理工作,是一种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这些不仅是考试必考内容也是工作中的实践和理论结合。
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十大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整合管理、干系人管理
PMP®认证考试的内容:
目前PMP®认证考试在国内只有笔试(美国为机考,可以随时约考),一年有4次考试,分别为3、6、9、12月份。
考试题目为200道单选题,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其中包含25道机选题不计分,其余175道
题中,答对106道为合格,及正确率达到65.5%即可通过考试。题干皆为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所以不要担心英文不好的问题。
考试考点分布:启动Initiation:13%,计划Plan:24%,执行Execution:30%,监控Monitor&Control:25%,收尾Close:8%。考试通过会用B、M、P来表示成绩。一般来说,各过程领域都是M和P的话肯定是能过的。
PMP®认证考试的技巧:
1、扫一眼选项来初评题目难易
2、快速通读题目、不纠缠于某个词或某句话
3、抓住关键词和问题,猜测出题者意图及考点
4、定位到具体的过程组、过程、是输入输出还是工具,来缩小答题范围
5、先排除明显的错误选项
6、分析干扰项,选出更贴近考点的选项
7、对难度大的题目进行二次阅读,第二次可读英文部分
8、不确定的题目可先选一个,标记下以备检查时再细细思考
9、合理分配时间,可以是难易难的顺序 上述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