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时间:2019-05-15 13:4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第一篇: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问题太难了!恐怕“一千个学生会有一千个好老师”吧:责任心强、业务能力棒、知识渊博、性格幽默豁达、关心热爱学生„„好老师的品德、素养、知识、胸怀、性格,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不过,在我看来,能走进学生心灵,懂得教育的艺术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学的真谛是师生心灵的沟通。孩子是脆弱的,心灵更需要心的呵护,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爱之旋律”是教育的最强音,爱是动力,是源泉,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关心、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赏识、激励学生,教育的阳光才能照射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我一直认为,成功的老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优秀的老师应当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朋友,精神上的引路人。

好老师懂得尊重个性、悦纳肯定。

好老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万紫千红总是春”。他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紫丁香是美的,野百合是美的,仙人掌也是美的;馨香怒放是美的,含苞欲放是美的,蓓蕾初绽也是美的,美是单单属于自己的,学生也是一样。好老师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与众不同的美的花朵。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好老师会告诉学生,每个人的基础、能力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只要他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从自己的起点出发,日日向上,即使目前比别人稍稍落后一些,至少他的精神是美丽的、可爱的。犹如搭建一座桥,虽然石头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可每一块石头都有做桥墩的可能,都有发挥自己价值的那一天。

好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一个平等感。

每个人都有他的人格,都有他的自尊心,好老师注重从关心的角度去了解,比如“作业完成的怎么样了,是否还有什么困难”、“还需要老师帮助些什么吗”等,而绝不会用“你必须这样做”、“我要求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命令你这样做就要这样做”等方式要求学生。好老师会对学生一视同仁,给学生心理一种公平感。不管学生聪明还是迟钝、性格好还是坏,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好老师都会将心比心,一视同仁。

在评价同学时,从不极端的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的评价,更不会牺牲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好老师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他的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他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心理上,还是生活上。好老师懂得赏识特性、激励赞美。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被人们赏识的渴望,成功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点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

好老师坚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好老师会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赞美犹如阳光”,赏识使人美丽,爱的艺术在于赏识人。好老师不仅会赏识那些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孩子,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更会多一点赏识的目光和技巧。好老师每时

每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种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真诚的爱。只有真诚的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好老师懂得真诚沟通、情感交流。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好老师在日常教育中会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深情的凝视,一个甜蜜的微笑,友爱的握手,轻轻拍一下肩膀,学生都会被好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感动,心田会激起情感的浪花。

好老师还会是学生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好老师给学生的印象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把自己置身与学生群体之中,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辩论、球赛、郊游等,与学生打成一片,融进学生之中,成为他们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倾听他们的心声,知道他们的需求,推心置腹的和他们交流沟通,真挚诚恳地给他们建议帮助。

好老师懂得蹲下身子、宽容悦纳。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学生个性迥异,思想复杂,好老师会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对违纪的学生,一味硬性管理,往往事倍功半。好老师会心平气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语重心长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并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殷切的期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自我解剖,自我批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蹲下来”是爱最美的姿势。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学生的淘气、好玩。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一个特殊的灵魂,好老师坚信:只要你能够读懂它,理解它,那么你将会改变一个学生的未来,甚至是一生的命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枝花,我们老师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水分的空间,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好老师会做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水,从人性的角度感动学生,驾着学生自然心态支配下的人格之船,撑着充满爱意的教育之橹,把“人性”还给学生。师德的灵魂永远是爱-——是热爱学生。不管时空如何改变,无论过去、现在、将来,这爱永不过时。

好老师呼吁:让我们用真挚的爱去解读其灵魂,用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去重塑其生命,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让我们每位老师都牢记:“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孩子。”

第二篇: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讨论

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是经过重重选拔,接受专门培训,参加笔试面试以及心理测验,最后确定是否通过考核,确定考核合格可以赴泰。志愿者经过一系列办护照签证等手续,并且着手于一系列的准备,然后怀着一颗兴奋和小小的担心来到泰国,参加到任大会,分到了我们的身份牌,再竖起耳朵听主持人口里说出自己的名字与学校的名字,等待着与学校的老师见面,虽然能从身份牌上知道学校的名字,但心中始终不是很了解这个学校和即将要生活的这个地方,一直到等到了各自的学校,亲自到达住的地方以后才大概有些了解。于是志愿者教师们开始了在泰国的教学工作,自己慢慢适应,慢慢调整,慢慢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工作。作为志愿者老师,我们都带着奉献服务的态度,希望自己教好学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对于怎么样才是“做好”,中国人和泰国人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事例一:

姜老师是一个已毕业多年工作多年的志愿者老师,她本身也有几年的泰国学生的教学经验,泰语说得不错,性格随和,乐于助人,非常负责。姜老师作为新任志愿者被分配到的学校,学校学习汉语的人数较多,而学校只有两个汉语志愿者老师,另一个老志愿者已经在这个学校呆了两年,姜老师教的学生有好几百人,每周有十几二十节课。姜老师经常和好友聊起,自己在学校里遇到的一些烦恼,如周围的老志愿者都有提及姜老师所在学校的那个老志愿者老师性格较强烈,排斥贬低其他志愿者等,然后姜老师自身在和她交流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更让姜老师烦恼的是,这位老志愿者老师会在姜老师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之间阻隔,直接导致姜老师在学校的融合。据志愿者了解,在一次曼谷的培训大会的时候,姜老师带着好几个班的期中试卷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曼谷参会,开会之余在宾馆房间里加班批改试卷。在批改时候和其他的志愿者老师交流了一些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发现姜老师工作非常认真,课上很好地教学,布置作业,期中期末考试试卷都非常认真的设计,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不是很高。姜老师提及因为教授学生数量较多,每次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加上周课时也较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对自我教学进行更多的反思与总结,再加上和老志愿者的矛盾以及缺乏与学校其他老师的交流融合,姜老师感觉每天都生活得很是“充实”,忙碌紧张。最后,当接到申请留任的通知之后,经过再三思考,姜老师选择留任,并向学校递交了留任申请。再离任前的几个月,姜老师突然得知自己不能留任的消息,心里一片疑惑,不知原因。经过多方询问原因,耐心等待结果,漫长的过程,到最后没有得到理由,能否留任的问题就这么不了了之,最后的结果是姜老师的名单已经被排除于留任名单之外。

事例二:

龙老师是个个性活泼,思维活跃,乐于助人,喜欢与人交流而且很有礼貌的新志愿者老师,刚大学毕业就来到泰国任教,教学方面稍欠实战经验,泰语一般般,只会一些基本的生活及教学用语,英语较好。龙老师学校另有一个新任的中国汉语志愿者老师,由于龙老师性格外向善交朋友,故另一位志愿者老师相处很好,而且还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们相处得也很和谐。在教学方面,龙老师关爱学生,总是想出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塑造活跃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由于泰语有限,交流方面只能限于部分的话题,但不怎么影响与学生之间的感情。龙老师经常利用课后以及周末时间来培训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除了在自己学校的教学工作外,龙老师积极参加学校内的各种活动如母亲节活动、参加老师亲人的葬礼仪式、捐赠食物给和尚、学校的集资活动等等。但龙老师对教学的系统性及课堂教学的控制方面稍有欠缺,期中期末考试方面设计都较为简单,学生总体成绩普遍较高。龙老师在是否留任方面选择了留任,学校老师也欣然同意了。最后,龙老师留任成功,并且获得了当年的优秀志愿者。以上两个事例的主人公均为代名,所有情节是经多方了解,并且最终处理得出。其实现实生活的情况更为复杂,并且还有很多很多的事例,在任的志愿者老师从自己和朋友的情况也会有所了解。因为每个志愿者所处的环境、教学能力以及人格魅力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想负起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想要在泰国生活得开心。

1、你觉得哪位老师好?为什么?

2、你认为泰国人觉得哪位老师好?为什么?

3、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位志愿者老师的两种不同结果?

4、哪种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

5、中泰两国对“好老师”的标准有何差异?为什么?

6、了解这些差异,对你自己或所有赴泰志愿者老师在泰国的教学和生活上有何帮助?

第三篇: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一个道德高尚,专讲奉献,乐于牺牲自身的利益的老师,是不是就是一个好老师呢?换句话说,好老师的标准是否就是这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准,下面说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大道理,我是姑妄言之,大家不妨姑妄听之。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个好公民。时下流行“最美”,一时间就出来了许许多多的“最美”,什么“最美司机”、“最美母亲”、“最美女教师”……等等不一而足,纷至沓来,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短暂的感动之后,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些“最美”,是否具有恒远的价值呢?这些“最美”的背后,有没有掩藏着一些不但不美反而是很丑恶的东西呢?不说别的,就拿“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来说吧,她在被人们称为“最美女教师”前,“张丽莉已经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执教五年多,却一直都没有拿到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的工资仅有1000元。”无“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的工资仅有1000元”,这样的教师,能和好老师联系在一起吗?

像张丽莉这样的老师,也许可以称为“最美女教师”,但绝对不可能是一位好老师。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那就是:一个人,首先是好公民,然后才有可能是好老师。一位连自己的合法权益都不敢去抗争的老师,我们能奢望他在学生的合法权益受伤害时,能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学生的合法权益吗?常识告诉我,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没有成为好公民前,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的。

其次,好老师应该是有个性的自由者。人人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可我们现行的教育,却时时处处地地都在强调大一统,在干着将学生当机器零件样的工厂化的流水作业批量生产。抹杀个性,是今日教育的最大弊端。在这样的千篇一律的教育背后,是同样的没有个性的大一统的教师队伍。教师个性的抹杀,教师个性的缺失,是分数教育得以顺行的一大原因。

最后,好老师应该是心灵的呵护者。教师在我国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对孩子心灵进行呵护,意味着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彻底抛弃。工程师是绝对呵护不了人的心灵的,而没有对人的心灵的呵护,就没有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人的尊严与幸福,是离不开对人的心灵的呵护的。

一个人,有一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好老师的形象。我想到的好老师的判断标准,是以上三个。当然啦,一个好老师肯定不止这三个标准,也许还有许多条,但我想:谁做到了这三条,就是我认可的好老师了。这是我以后要努力奋斗的方向。这样的好老师,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第四篇: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又是为期一周的暑期师德培训轰轰烈烈地举行了,在这一周里,我听了领导们的报告,听了同事们的讨论,看了专家学者做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幸福”视频讲座,获益匪浅感触良多。

按惯例,师德培训结束之后,要写总结体会。正好前几天,我在网络上读到了《中国没有好老师》的文章,下面就有关“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的话题,说一点自己的感想,也算是师德培训的体会了吧。

在当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前提下,中国要出好老师确实困难,至于笼统地说“中国没有好老师”,那也未免太偏颇了,只是一时激愤的戏论而已,当不得真。但其指出的一个观点,却值得我们深思:“一年,一代的循环来回,最终给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好老师就应该奉献,就应该牺牲自身的利益,却罔顾多数老师却在现实里苦苦支撑挣扎着,仰望星空,却无法脚踏实地。在灵魂与现实间,老师苦逼地活着。物质决定精神,灵魂无处升华,他如何让你的孩子有灵魂的升华?你能期待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没有好老师》 一个道德高尚,专讲奉献,乐于牺牲自身的利益的老师,是不是就是一个好老师呢?换句话说,好老师的标准是否就是这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准,下面说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大道理,我是姑妄言之,大家不妨姑妄听之。

【1】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个好公民。时下流行“最美”,一时间就出来了许许多多的“最美”,什么“最美司机”、“最美母亲”、“最美女教师”……等等不一而足,纷至沓来,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短暂的感动之后,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些“最美”,是否具有恒远的价值呢?这些“最美”的背后,有没有掩藏着一些不但不美反而是很丑恶的东西呢?不说别的,就拿“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来说吧,她在被人们称为“最美女教师”前,“张丽莉已经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执教五年多,却一直都没有拿到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的工资仅有1000元。”(《“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无编制代课 每月工资仅1000元!》 无“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的工资仅有1000元”,这样的教师,能和好老师联系在一起吗?

像张丽莉这样的老师,也许可以称为“最美女教师”,但绝对不可能是一位好老师。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那就是:一个人,首先是好公民,然后才有可能是好老师。一位连自己的合法权益都不敢去抗争的老师(没有医保),我们能奢望他(她)在学生的合法权益受伤害时,能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学生的合法权益吗?常识告诉我,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没有成为好公民前,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的。在一个“嫖宿幼女”成为炫耀的资本,在最高学府北大身陷“淫棍门”(8月21日,前北大教授邹恒甫微博扔出重磅炸弹——北大院长奸淫服务生,在北大光华学院竟然建五星级酒店供教师和学生吃喝玩乐嫖。)的时代,中国的好老师确实少得可怜,真的是吉光片羽、凤毛麟角啊。

【2】

其次,好老师应该是有个性的自由者。人人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可我们现行的教育,却时时处处地地都在强调大一统,在干着将学生当机器零件样的工厂化的流水作业批量生产。抹杀个性,是今日教育的最大弊端。在这样的千篇一律的教育背后,是同样的没有个性的大一统的教师队伍。教师个性的抹杀,教师个性的缺失,是分数教育(应试教育)得以顺行的一大原因。

陈寅恪一再推崇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我们的校园中丧失殆尽,几乎绝迹。“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又有多少人还依然保有着?教师中有个性的自由者的稀缺,不仅仅是我们教师队伍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因为,正如胡适指出的那样:“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教师中有个性的自由者的稀缺,实在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大硬伤。严重缺钙的教师队伍,会教出有骨气的硬骨头的大气的国人来吗?

【3】

最后,好老师应该是心灵的呵护者。教师在我国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在一个推崇无神论的国度,实在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我怀疑,这是不是造物主在和我们中国人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工程师是干什么的?百度百科对工程师的解释是这样的:“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Baidu http://www.ka10000.net/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这就是说,工程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无生命的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工程师与技术专家一词同义。而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则是我们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孩子,这怎么能和工程师相提并论呢?将教师与工程师并论,那不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而是对教师工作的否定与污蔑。

一边是人类有灵魂,一边是无神论,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工程师一说的出现,其实质是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的存在。由于工程师的对象的物性,从而使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得以很高兴很自豪地将人类的灵魂歼灭了。只见分数不见人,就是这种灵魂大歼灭的最直接体现。

要对孩子心灵进行呵护,意味着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彻底抛弃。工程师是绝对呵护不了人的心灵的,而没有对人的心灵的呵护,就没有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人的尊严与幸福,是离不开对人的心灵的呵护的。

【4】

一个人,有一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好老师的形象。我想到的好老师的判断标准,是以上三个。当然啦,一个好老师肯定不止这三个标准,也许还有许多条,但我想:谁做到了这三条,就是我认可的好老师了。说实话,我还没有做到这三条,因此自感惭愧,我还离好老师有很大的距离。这是我以后要努力奋斗的方向。这样的好老师,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愿以此师德培训总结体会文章,献给即将到来的教师节——向不是好老师的老师们致敬!

第五篇: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享受教育幸福

华升学校校长

牛和泉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知识、有个性的人组成的群体,他们可以接受管理,又可以干扰管理,还可以组织起来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没有学生的参与,许多管理过程是很难进行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管理,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呢?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爱,一个古老永恒的话题,我们所处的世界处处都有爱的踪迹。朋友之间、亲情之间、陌路人之间、同路人之间、患难之间、危机之时,人们都渴望得到爱。只因有了爱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才得以进化,社会才得以发展。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只有教师的爱才能开启学生闭锁的心灵。

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感情,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关联。用爱心育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爱心奉献给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只有一心一意爱学生,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被人们公认的“爱心之父”的裴斯泰洛齐,用他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心教育的奇迹。他面对的孩子,大多身体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长癞疮,或是衣衫褴缕、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伪善和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幸所折磨变成猜疑和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对这些孤儿、弃儿、病儿、弱儿,裴斯泰洛齐 和他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孩子生病时,他在身边,孩子健康时他在身边,孩子睡觉时他在身边„„。被孩子们称为慈父的裴斯泰洛齐说:“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亲切的人。”假如我们的老师具有裴斯泰洛齐那样的爱心、耐心、恒心,什么样的顽劣学生不能转化,什么样的心结不能解开呢?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爱每一个孩子必须相信每一个孩子,班主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天才来欣赏,当成天才来培养。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的潜能。在教师确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的前提下,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最后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通过反复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实,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每年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孩子们满怀热情,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随后,考试出现了,于是总有人名次排在后边或考试不及格。当这种现象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孩子的自卑感就会上升,勤奋感就会下降,表现为对学习的厌恶或抵制。学习反复失败是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从教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中,探索领悟到相信、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他的女儿是一位双耳全聋、三岁半还是一个字不会说的残疾儿。他通过赏识,把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一个神童,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周弘第一次看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按说该发火了,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对号,错的地方没有打红叉号。并由衷的赞扬:“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题就做对了一 道,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八岁的女儿听到这些话自豪极了,自信心得以增强。他成功了,她的女儿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像他说得那样:“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哪怕是孩子一千次跌到,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帮助他站起来。一位哲人这样讲:“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肯定的表现。老师要想获取教育的成功,就要相信、赏识学生。相信、赏识学生是爱心教育的具体体现。孩子需要理解、帮助,孩子需要信任,孩子需要赏识,孩子需要鼓励,拥有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同时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民主: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时,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心溶进学生的心,把自己的情溶进学生的情。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友关系,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生同化。建立民主、自由、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谈到师生关系,大体可分三个类型:一是服从型,即教师居高临下,以权威者的身份,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规章和奖惩使学生服从,学生口服心不服。二是认同型,即教师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敬而远之。三是同化型,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把学生当朋友,这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要实现师生同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

第一、向学生学习。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论语》中的“不耻下问”;《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的论述就更明确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这些说法似乎只就学业上来说的。而在思想、道德、人格上,“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宣传,给教师披上神圣的外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完人,教师也自认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封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奴才教育,在这种教育下面,向学生学习是一句空话。教师这种“道德圣人”的自我感觉,到现在许多教师还不自觉地奉行着。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有充分的理由和百分之百的资格去“教育”学生。正因为我们有这种观点,我们总以为学生一入校就品德不好,需要我们灌输“美好的道德”。从教育的起点上,我们已经把学生当作“道德病人”。而事实上,“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学生其实要比我们纯洁得多,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请看每次学雷锋的活动,参与热情最高的是孩子;每次各种公益捐款活动,积极性最高的是孩子;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最整齐最严肃的队列还是学生„„。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难道我们没想到自己的心灵锈迹斑斑了吗?作为教育者要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但决不意味着每个教育者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我们应当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师随时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在这个完善过程中,学生是我们的参照物和镜子。

加里宁说:“教师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尚诚实的人。”向学生学习,其意义在于还教师的真实。我们在学生面前是人不是神,我们有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缺点和短处,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向学生学习其意义还在于还教育以诚实。面对当前弥漫着的教育虚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诚实一方面消解着虚假教 育的负面影响,同时以诚实培育着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决不交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教育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学习,从教育角度讲对学生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会从教师的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什么是“见贤思齐。”教育者对自己错误的追悔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将感染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

陶行之在谈到“民主教师”时,把“跟小孩子学习”作为民主教育的必要条件这一。他曾这样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去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学生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这是先生受学生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先生是受学生的锻炼。”正是在这“师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的过程中,教育便放射出“民主”之光。

第二、在民主管理中学习民主。今天,我们已走进新世纪的大门,今日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公民,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就要传到他们手中。没有民主精神,就不能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任;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看来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决非小事,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可让人痛心的是:今日学校还有为数不少的文明监狱,将学生管得死死的。个别教师,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只要他那张冰棍似的脸一出现。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就象“耗子见了猫一样。还有部分班主任将班内的大小事物包揽无余,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从抓学生迟到早退到学生佩带校徽,从学生衣着是否整洁到学生是否洗脸,从和学生一起卫生扫除到陪着学生上自习,从学生吃零食到提着缺腿的凳子四处找木工。整日疲惫不堪,可得不到学生的理 解。自认为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缺乏“民主”精神。

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的选择。作为教师应把全体学生当作朋友助手。谁是学生命运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谁是班级的主人,应该是全班每一个学生。如果不发挥他们主人的作用,时间长了他们就丧失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一个班级如果努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那么他当班级主人的能力就越强。学生在班集体中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他对班级就越热爱越关心。对教师就越信服越尊重。

魏书生老师在管理班级中,班级的每项制度,每件较大的事,在确定前都和学生商量。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集体举手或投票表决。把个人意志上升到民主意志,学生从民主管理中学会了民主,增强了民主意识。他们的班级,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魏老师即使多日不在家班级也能井井有条,学生学习成绩也能蒸蒸日上,其主要原因,在民主管理中学生学会了管理,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学习。

教师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管理密切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相溶,班级管理从“必须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尊重:走进学习心灵的信用卡

尊重是人的需要。尊重和帮助他人,内心就充满了做人的自豪和幸福,从中也体现出做人的价值和自尊。尊重他人的付出,会换来他人尊重你的回报。相反,如果教师的自命不凡,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学生当然也不会买你的帐。古人说:“尊人者,人尊之”就是这个道理。尊重能换来尊重,关爱能换来关爱。让学生尊重教师,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学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不同,但都履行同一项特定义务,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学分工的不同,绝无高低、贵贱、等级之分。教师应该把学生平等地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曾经有这样一个教师,他所教的二年级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曾三次出现错误。这个教师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在孩子的小脸上画了一个“×”号。以此作为惩罚。回家后,这个孩子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我再也不去上学了。”难道说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有自尊心吗?是的,因为学生无论大小,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在教师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堂堂正正的人,都有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基本权力。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善待学生是每一个教师起码的师德要求。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冰凉的心、冰冷的眼,冰硬的语言、冰棍的脸。其实孩子所犯的错误是美丽的错误,连上帝都能原谅,何况是教师呢?面对灿烂的生命,面对花一样的笑脸,我们教师理应笑起来。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孩子的世界,把学生的人格提升到自己对等的水平上,师生之间才会产生心和心的交流,心灵和心灵的对话。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真正的素质教育理所应当的是个性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面对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庭、教养和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 个性我们要从心灵深处去尊重那些倍受冷落和歧视的“后进生”,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舞台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教育的职责正如《学记》中所说的那样:“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特长。曾经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刚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时间不长,上课时他发现一个后进学生在那里涂涂抹抹,像是画画。老师来到学生身边,看到这个学生原来在给自己画像。老师并未生气地说:“嗬!画得蛮像,送给我作个纪念好吗?”这个学生吃了一惊,又惊又怕地把画交给了老师。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学生说:“你很有画画的天赋,今后你就负责办我们班的黑板报好吗?”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把黑板报办得非常出色。从此后这个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后来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重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是学生进步的潜在动力。

第三、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没有选择只能导致停止、僵化、封闭、保守和落后,没有选择就没有发展。自然界也是如此,地球气候的不断变迁,对物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严格甚至残酷的选择;物种也在不断选择自己的演变方向以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如生存地的选择,形态的选择,本能的选择,食物的选择等等。凡是选择了在大自然中正确的位置,就延续了下来,发展了起来,否则便会被淘汰。人之所以越活越好,就是因为大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不断地选择大自然发展变化的方向。如恐龙也曾在大自然中称霸一时,但因它的选择背离大自然方向而灭绝。有选择才有特色,有选择才有多样化,有选择才有发展。教育同样如此,有选择才有教育的特色,才有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足够的选择空间。学生的选择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我们理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 生的选择。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何使学生选择自己,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科呢?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学生。让学生喜爱自己,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今后的教育不是教师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新的历程里,教师要努力争取成为学生选择的对象。自己的教育内容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

新世纪的教师,只有具备和时代相通的现代教育观和师生观,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当你实现了这一教育境界,你会由衷的感到教育是何等的崇高而又幸福的事业。

下载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好老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才是好老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塑造健康人格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赋予学生一个健全、完美的人格。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我们的责任是小......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主题班会课感想 吴翠萍 高中组 联系电话:*** 案例背景 背景一:班会课难上是许多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一个共同的感受。不少班主任认为,班会课至少有“三难......

    走进学生心灵

    班 主 任 工 作 点 滴 ——走进学生心灵 春夏交替,日月轮回,转眼我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品尝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收获了桃李芬芳与孩子的爱。想想这......

    好老师

    好老师 再有三个月就要毕业了,在小学里我最感激的就是教育我六年的班主任:邢老师。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学校里选几位体育健将代表学校去县里比赛,我很荣幸的被选上了,而且学校选的......

    好老师

    让青春在三尺讲台上闪光——我身边的好老师李巨李老师扎根基层、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0多个春秋。她20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

    好老师

    怎样做个好老师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通过学习《教育的艺术——怎样做 个好老师》,我明确了好教师的标准:最主要是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和⑶......

    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一晃五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了。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活中,最令我敬佩、难以忘怀的是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黄老师。 黄老师是个工作比其他老师都要认真负责的......

    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痴 情 教 育无 怨 无 悔咸安区大幕乡常收小学章秋先我是一位普通的山区小学女教师,坚守三尺讲台三十余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公平善待每一个学生,务求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