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导课方法的探究
初中英语教学导课方法的探究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形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巧妙的导入可使他们迅速安静下来,进入新课的情景中,下面就初中教学的导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1.实物导入法。
冀教版7年级上册Unit 2;This is my sister.我带了自己的几张家庭照片,分别向学生介绍我的家人,引入句型 this is „, that is „, these are, those are „.学生对老师的照片很感兴趣,对人物关系也感兴趣,为下面的单词和句型学生打下了基础。
2.情境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引人入胜。冀教版7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我安排全班学生画出各种服装,文具,及其他物品的图片并标明价格,在课前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个人用纸为自己制作money,方便后面的买卖。走进教室五颜六色的商品映入眼帘,宛如一个大商场,学生看到此景,一目了然本课的主题就是购物。同学们带着自己的money 亲身体验购物的乐趣,学生们的口语得到了很大的训练。
3.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问与答来实现的,其特点是直接、明确,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讲解(bookⅡ)unit14 shopping一文前,可以问周末学生有何计划,当提到购物时,简单做一个角色扮演。shop assistant(教师):“what can I do for you?”(学生):“I would like to buy----”将购物简单地做一个复习,同时直接引出本单元主题----shopping,并进一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购物方面的语言训练。这样,就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中引出了课题。
4.游戏导入法。
冀教版7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我事先安排几名学生玩捉迷藏在教室,导入句型where’s/are„? 和介词in ,on ,under.学生参与热情很大,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而且句型得以熟练操作。
5.介绍名人轶事导入法。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政界名仕、商业巨子、历史名人等有关,教师课前可准备一些趣闻轶事讲给学生听,如讲授(bookⅡ)lesson90关于bill gate的内容时,笔者就给学生讲述了他在大学时期的一些趣闻和后来辍学经商的故事,并告诉学生要经商也要先考进大学校门,学生大笑后,我们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
6.介绍风土人情导入法。
有些课文内容与英美国家的生活、待人接物的习惯有关。例如,在讲餐桌礼仪时,让学生搜索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区别,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有话可说。在讲授unit12所介绍的国家----冰岛时,我先概括讲了冰岛虽然与法国、德国等国家处于同一大陆,却在很多方面大相径庭,通过寥寥数语把学生的疑惑给挑了起来,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7.预习提问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几个关键点,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ookⅢ Unit2 water sport一文中,针对初三课程的特点,在学习新知识同时,复习前两年的相关知识点,如提问: what kind of water sports do you know? What are your favorite water sports?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
意两点:一是布置预习内容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二是提问一定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8.音乐导入法。
好的音乐、歌曲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使人振奋,催人上进。所以,几分钟的音乐欣赏会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对于上午第四节课或下午课更有效。例如,在学摇滚乐来华演出的文章之前,播放著名的英国Beatles所演奏的歌曲,从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中导入要讲的主旨和内容
同样一堂课,着眼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是好方法。
第二篇:导课方法介绍
“导课”的几种方法
“开场白”,亦称“导课”。这里所讲的“导课”指的就是“开场白”。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导课”,可以调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内在求知动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能自如运用一些常见的“导课”方法。
一、背景导入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距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学生课前对背景或有关资料的搜集,借学生在全班交流之机,巧妙引导对课文的学习。
例如:《孔子拜师》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悔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三年级的学生对孔子、老子的了解甚少。教学本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从家长那里了解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课始,学生间交流自己对孔子、老子的了解。
生1:我从家长那里了解到:《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说过的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生2:我从高年级大哥哥那里了解到: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学生非常多。
生3:我上网查到了:山东曲埠有“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都与孔子有关。“三孔”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录。
生4:我家有一本《道德经》,我从书上知道:老子创作了《道德经》五千言,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生5:我从网上还知道:道教对老子的尊称是“太上老君”。
„„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全面。大家对孔子、老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都是闻名世界的思想家,知识渊博,后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孔子、老子的课文,那就是《孔子拜师》(师板书课题)。从这篇课文,我们又将对他们有哪些了解呢?
„„
学生通过动手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既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又可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外进一步了解孔子、老子的兴趣。从而,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对孔子、老子的了解远非本文所限,岂不快哉?
二、据题导入法
课文的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总结与概括,俗称“题眼”。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对课文题目的分析、理解、推测,提出问题,相机导入对课文的学习。
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个题目,放手让学生质疑,学生可能会问:1.泸定桥在哪儿?它是一座什么样的桥?2.为什么要夺泸定桥?怎样夺的?结果怎么样?3.为什么在“夺”字的前面还要加个“飞”字?
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正是课文的中心内容。通过对“飞”与“夺”字的质疑,学生能理清课文思路,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了一个好的“埋伏”。教师可紧紧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步入学习过程。
这种方法,直接从课题入手,直奔课文的中心内容,简洁明快,多运用于一些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课文,比如《捞铁牛》、《爬山虎的脚》、《小音乐家扬科》、《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伟大的友谊》等。
三、迁移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相近或有关联,或结构相似,或同一作者写的不同文章,自然导入课文学习的一种方法。例如:学习《珍珠泉》一文,教师可根据与该课内容相近或有联系的特点,首先引导学生温故原来学习的《五彩池》一课,进而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具体实录如下:
师:《五彩池》一课主要写的是什么?
(教师问题一出,学生小手如林,个个跃跃欲试。也是的,这么简单的问题,又刚学不久,怎么能不举手呢?)
生:《五彩池》一课主要写五彩池的美丽和成因。
生:《五彩池》一课主要写五彩池神奇美妙及形成的原因。
„„
师:是呀,同学们,五彩池的确是非常美丽迷人的,她的神奇美丽至今不时还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祖国像这么美的地方数不胜数。今天呀,老师带大家再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玩赏玩赏。也可能这个地方没有五彩池的神奇,没有五彩池的靓丽,但她的确也很美,这个地方就是珍珠泉。
教师利用两课内容相近或有联系的特点,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下一课的学习,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像这样的课文还有:《唐打虎》与《武松打老虎》,《小珊迪》与《小音乐家扬科》、《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再如:学习《琥珀》一文,教师可根据课型结构相近的特点,把引导学生“温故”和“知新”有机地联系起来。首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原来学习的《黄河象》一课:先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和特点,接着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最后介绍黄河象的发掘。然后根据本文作者的行文思路,即结构形式,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琥珀》一课的学习。
至于同一作者的作品学习导入,可在先引导学生回忆原来学习的这个作者的哪些作品以后,顺势过渡到新课的学习,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迁移导入法的运用,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对小学阶段学习的课文有个整体性的认识。
四、创境导入法
所谓的创境导入法,就是根据课文题目或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或“氛围”,并通过这种“情境”或“氛围”,适时导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法。
例如:学习《捞月亮》一文,教师在揭示课题前,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捞”字,然后从讲台上随手拿起一本书,问学生:这能说是“捞”吗?学生说不能,只能说是“拿”;教师又从地上捡起一个粉笔头儿,学生说这也不能说是“捞”,只能叫着“拾”或“捡”。于是教师问:到底怎么才叫“捞”呢?学生说:从水里取东西叫“捞”。教师这时才在“捞”字的后面写上“月亮”,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发现了问题:月亮是挂在天上的,怎么能从水中捞呢?抓住这个关键问题,教师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了。
学生为什么能趣味盎然地带着问题去读书学习?就是因为教师在导课中创设了良好的发现问题的情境,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积极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谜语导入法
利用谜语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活泼生动,别有一番情趣。
例如:学习《荔枝》一文,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今儿老师出几个谜语,大家猜猜看,看谁猜的又准又快。
学生一听猜谜语,劲头可高了。老师还没有出示谜语,班上就“热闹”了,一个个小手林立,争先恐后,嘴里还不停地叫着“我”,“我”„„
你想想,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导入新课的学习,课堂上该是思维的涟漪串串、“灵光”闪闪,气氛定会不一般吧。
六、****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导课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其“声、光、电”及其音像效果,影响学生的情绪,调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的一种方法。
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教师可巧借****,在慷慨激昂简述日寇侵我河山,残杀我同胞,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我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同时,播放配有悲壮乐曲并混杂有枪声、炮声的录音,教师可模仿我某连连长的神态、声音,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间隙,****战士点名整队。点了五个名,没有回音,“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这样的情境中导入新课,就会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战场境地,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直接转化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通过一定的的手段和形式,激起学生对听课产生良好的情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听课动机。
再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课前教师运用多****,播放配有第一段课文内容录音的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动画片,让学生置身于“蓝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的情景之中,初感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进而产生全面了解闰土的渴望。
这种方法,多运用于典雅优美的小诗,情景交融的散文和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等。如《咏柳》、《菊花》、《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延安,我把你追寻》、《十里长街送总理》、《月光曲》、《五彩池》、《第一场雪》、《壮丽的青春》等。
七、调查访问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上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意在学生间展开调查访问,然后乘势导入对新课学习的一种方法。
例如: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有位教师利用这种方法导课实录如下:
师:今天老师想做一个课前调查访问,哪位同学自己钓过鱼?或跟爸爸一起去钓过鱼?
(看到不少学生举起了小手,特别是男同学,这位教师继续调查访问)
师:能谈谈钓到鱼那会儿的心情吗?
生:嗨,甭提有多高兴了!
生:当时我看到爸爸一会儿收线,一会儿放线,怀里像揣了个小白兔,又紧张又高兴。
师:嗯,你说得太好了!相信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感受,请大胆发言!
生:看着爸爸钓的足有五斤重的大鱼,天生爱吃鱼的我,想着那香喷喷的鱼端上来,馋得口水就快流出来了。
生:当然了,辛辛苦苦钓到的鱼,吃起来就是特别香。
授课教师见时机成熟,话锋一转,“是呀,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钓鱼的课文„„”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的学习,并为体会课文中“我”的心理活动等埋下了“伏笔”。
八、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课前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动手,亲自做实验,并借助这个实验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一种方法。
例如:学习《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好三个广口瓶,每个瓶口放有三条各系有一个螺丝帽的线绳。上课伊始,教师请学生上台做实验,并让做实验的同学谈谈自己的试验感受,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课文中小女孩美好的思想品质。
教学实录如下:
师(手举广口瓶):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做一个实验。分三组请九位同学上台同时进行,看他们能不能快速把小螺丝帽从瓶中取出来!
学生兴奋举手,满眼渴望地参加实验。
„„
实验后,学生谈感受。
生1:我预习了课文,给他俩布置了任务--依次拉出,不争抢。所以我们最快。生2:绳子缠在一起了,都出不来。
生3:绳子缠在一起了,我先把绳子分开,再依次拉出,成功了,也拖时了。
老师顺势直奔课文主题:课文中的孩子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呢?他们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学生通过做实验或观实验就能准确找到课文的重点段落,并通过读、悟就能很好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类似的课文还有《乌鸦喝水》、《做风筝》等。
当然,导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设计导课时,必须把握好课文特点,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点,因课而异,因生而异,力求做到简洁、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导向性。
第三篇: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反思与探究
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反思与探究
内容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成效令世人注目.培养一代新型农民的责任落在农村教师的肩上.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深刻体验到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还存在许多教学的实际困难和不利因素.需要我们农村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反思,探究适合新农村的英语教学之路.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乃至他们的终身学习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关键词:新农村 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反思与探究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而新农村的建设更让中国9亿人口的农村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我走在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上的时候,当我看到一栋栋气派的乡间别墅或洋房时,当我乘坐在新农村公交车上的时候.我这个来自农村,回到农村,服务农村的中学英语教师.心中充满的不仅仅是满怀的喜悦,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对多年来自己工作的反思,力求探索出更新,更好的英语教学之路.为了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求,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上培养出一代高素质的人才,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 要正视现实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英语入门.二,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钻研提高,以适应新的教材教法.三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 适应课改要求,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五 利用时机,进行西方文化渗透,为英语课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打下伏笔.六 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 正确面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勇敢跨进英语大门.在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工作的艰辛,尤其是英语教学存在许多困难.1 ,小学的英语与初中英语严重脱节.农村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但由于未被列入主课,许多学校只是流与形式.再加上由于师资短缺,有的小学英语甚至无法开设,有的即使开设,往往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英语课常被占用来上语文或数学.同时由于是非专业老师,容易造成语音不准,为中学老师英语语音纠正带来很大困难.2,农村初中生源不足.新农村的建设一方面为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农民越来越富裕.有许多农村的孩子出高价到县城学校或是一些私立学校去读书,而往往私立学校招去的都是一些较好的学生,这样农村初中因为生源差,中考时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少,长期就会形成恶性循环.3,学生间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起点参差不齐.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民们走上了幸福路.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同样是新农村,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更为迅速,西部贫困地区,尽管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但长久以来由于地区差异引起的不平衡发展.仍然有许多民工到沿海地区发展较快的城市或农村来打工.他们的子女大多在我们这里的乡镇初中就读.这样新农村中小学都有许多外来民工子第.据统计,我校近年来外来民工子第每年以25%的速度在增加.而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大多英语基础差.有的甚至从未学过英语.4,家庭教育不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有力支持.现在大多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是住校生.我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统计.85%的学生家长有的外出搞运输,有的在外地开预制场,有的即使在家也是忙于织布.根本没有时间来管孩子的学习成绩.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教师应该有积极的态度,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1,抓住时机,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要抓住一切时机,向学生传授英语学习的目的.记得去年我刚接一届初一新生,恰好当时的镇政府组织中外友好交流.我们学校来了一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师生.本来只安排了我校初三年级的英语较好的一些学生与他们交流.但我想这是个难逢的好机会.我便大胆邀请了两位美国的大学生来到我班,让我的学生跟他们交流,当学生们能用自己所学的简单的英语与美国学生交流时,他们都感到很兴奋,然后我又抓住机会告诉他们,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我们农村来,我们今后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到国外去学习.与外国人做生意.但这一切需要有好的英语作保证,学好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增加自己今后就业和成功的机遇.
第四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反思与探究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反思与探究
适应课改要求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内旨在要求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特别是地处偏僻的农村教师对这个理内在行动上还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因为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靠死记硬背。更有许多英语教师习惯了旧式教材的老套教法。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总觉得一遍遍重复着语法规律,学生们才能学得牢固,学得扎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新农村将来的主人是这一代中学生,他们中大部分人将来要回到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我们要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现代农民就必须从现在抓起。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要不断渗透自主的理念。
1、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陈旧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来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依赖性严重。有的学生上课也很认真,笔记记得很详细,作业考试还是不行。原因是不能有针对性听课。如果教师在教学新内容前让学生先预习,自己做配套练习。练习批改后,再讲授。这样既能让学生逐步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听讲,提高他们听课效率。当然,在他们预习前,老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他们预习后完成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因为这时的作业肯定有许多不同的解答方法。老师也不能在讲课时只给出一种标准答案,对于一些非客观题,要尽量考虑到不同的解答方法。
2、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目标知识。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唱独角戏是不能实现教学目的的。有“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尽可能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尝试,各抒己见。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活动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如:对子活动,三人或四人小组活动,分层活动。让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使新旧语言项目结合,从而达到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语言真实地,自由地交流思想。我在教“See the doctor”这个单元时,事先准备好几件白大褂,医生用的听筒。让学生分组表演医生给病人看病。学生们对这个活动都较为熟习,表演自如,很快就掌握了英语中看病时的常用语言。
3、“以学生为中心”还应该注意面向全体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们去参加听一些所谓的优质课,公开课的时候教师们在安排学生活动或表演时,其对象往往集中在班级少数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也是如此,总觉得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活动或表演时,会浪费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长此以往,造成一种现象,就是班级里只有一部分学生很活跃。还有一部分总喜欢坐以等之。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覆盖面要广,不要总集中在几个尖子生。当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就注意把学生也能考虑进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分组活动时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多的指导。利用时机进行西方文化渗透,为英语课本知识的学习打伏笔。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近年来农村中学也开设了各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内容形式多样,各校可以自己确定教学内容。我也担任了自己所教班级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我是英语老师,自然想到如何让这一课程来为我的英语教学服务。于是我便利用这个时机。开辟了我的校本专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信息社会,中西方之间文化渗透逐渐深入。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在我国的城市流行。而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了解却不多。在校本课上我跟同学们一起过圣诞节,表演圣诞剧,让学生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跟学生们一起过北方人的春节。因为我的学生们大多是南方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有体验,而对其它地方的了解少。这些都为后来英语课本中教“ Mid—Autumn Festival”做好了准备。我还在校本课上增加了中西方文化在问候、提建议、提供或寻求帮助、构物、问路等等方面的异同。让学生们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更利于学生英语的使用习惯。更好的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学好英语。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许多农村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老师们在教学中只是很抓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教育改革就是要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英语课堂也不例外。
1,利用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我常把一些难记的语法规律编成上口的歌词形式。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流行音乐,配上这些规律唱出来。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又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2、设计灵活性思考题,让学生探求不同答案。在教学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这个单元时,我给学生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What
will our world be like
in one hundred years? 学生们一个个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他们心中所期望的未来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3、利用课本资源,引发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册书或某几个或一个单元。自己出试卷,尽量出一些有新意的题型。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复习所学课本知识。又能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4、新教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有了我们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断培养和引导。必将让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享用不尽。为他们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结束语:
以上是我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工作十几来的反思和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初探。当然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是教师们永恒的话题。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口众多,70%以上是农民。因此未来一代国家的主人依然是农民的后代。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上有我们的希望。我们广大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潜在力量。新农村的建设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给了我们更好的机遇。相信我们只要能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有服务农村,奉献自我的精神。一定能承担起历史使命,在新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民族的希望。
第五篇: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学会思维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成为一个有思维的人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可见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数学学科又是培养人思维的主要学科之一,因此研究如何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思维导图是一个开发思维的有效工具,将其引入中学数学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中学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的安排特点,将思维导图引入中学数学复习课堂,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能力,这里数学复习能力的提高包括数学思维能力、自我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以及单元测试成绩的提高。思维导图和中学数学复习课堂的结合,将复习课上学生的复习思维过程可视化,以供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可以说是提高中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思维导图的理论,通过教学实践,对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复习课
一、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与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式建立起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它往往是从一个主要概念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发散的图。它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1]思维导图是一种强大的图形技术,这种技术为开发大脑潜能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工具。从知识表示的能力看,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学习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迅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从而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2]思维导图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中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现状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虽然是在不断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中,但就其现状来看,很多课堂教学只是停留于形式上的改革,没有从其根本改变传统课堂模式。重目标轻能力,重记忆轻思维,重灌输轻启发的现状仍然存在,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薄弱,只是一味地进行数学题练习,应付考试,分数提高了却没有获得数学思维,同时还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这就十分麻烦了。在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己经把思维导图的学习作为中小学必修的课程,在我国台湾,思维导图也在不断的普及和应用,这也给予我们其实,将思维导图的引入中学数学,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课堂上可以采用填写思维导图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三、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创新思维的社会,我国早在20世纪就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人才强国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因为思维的每一个变化发展和飞跃,对于当时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来说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都是巨大的,它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人类所创造的每一件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是思维的结晶。
[2]钱学森曾指出:“人才培养的问题的确是当务之急。我觉得知识的传递比较好办,而启发智力比较难,尚无科学的方法,还有待于思维科学的研究与成果。”由此可见可见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教育是人一生教育中的基础,从小培养创新思维可以为以后的创造大好基础。思维导图引入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可以记录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使思维的最优化;另一方面就是思维导图是具有创新性的,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尽相同,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探究过程和成果
在2016年上半年担任7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每章结束时,我带领学生总结知识点,书写知识网络图,慢慢的转为同学们画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网络图。下面我选择了几张同学们的作品:
五、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数学的好处分析
(一)增强信心
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可视化,使学生明确自我的认知水平,降低学生的认知负担和学习焦虑水平,从而增强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自觉地成为他人学习资源的贡献者和帮助者,学生感受到的是真诚、公平与责任。
(二)促进反思
在小组合作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有助于学生收集新知识和新信息,并与他人共享,[3]促进对自我认知结构的反思、批判和重构。
(三)加强合作
在小组合作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体验到团队的智慧与力量,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因此,以小组协作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培养思维
思维导图是学生的一种“思维体操”。不论是它的建构还是解读过程,对于绘制者和解读者来说都是一次头脑风暴的经历,在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对培养思维大有益处。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信息技术能力、[4]批判性思维等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六、对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再探究
复习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把知识片段联结起来,形成逻辑严谨、层级分明的知识网络体系。就好像学习体操时,我们先学习分节动作,然后再连接起来一样,要在知识片段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将整个模块呈现给学生。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知识的综合和升华。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展开联想,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复习课的总结和知识梳理。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讲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笔记形式,课堂上,可以用来记录知识要点;课后可以用来整理,形成一个符合自己思维逻辑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以学生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呈现,十分具体形象,符合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心理特征。
思维导图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不懂老师的窘境。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学生制作的导图,从而了解到学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同停留在表面,反复练习纠正错误,最终只是机械化的做题而己。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以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思维,这才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总结的工具。它可以作为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工具,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总结工具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良好知识体系的形成。思维导图的应用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概念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知识领域的全貌了然于胸,达到对知识的“三度”理解,即深度、跨度和广度。
思维导图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新鲜和活力,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主动构建成有机的脉络体系,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表明,协作建构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是有效的。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引导要适度,点评要适当,驾驭课堂的能力要不断提高等等。展望思维导图,它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待于作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了解到思维导图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是一种科学的学习工具;再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验,证实了思维导图对中学生数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作用,这让我们看到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良好的发展前景。
思维导图走进中学数学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既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又迎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一个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
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大脑潜能的过程、数学学习不是为了做题,考高分,我们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是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其运用范围十分广泛,教育价值巨大,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最大程度上促进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李斯译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2]钱学森.关于思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张维忠.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李星云.中学数学教学理论与策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成都市花照中学校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