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思想品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时间:2019-05-15 14:3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将思想品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将思想品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一篇:如何将思想品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512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呢?

1.注重做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活动主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让学生自己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选择和解决活动的主题,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为怎样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探究能力上。例如:在讲授“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这一框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观看动物濒临危险的资料和有关“大自然受到严重污染”的信息,同学生便会自然地产生思考,产生主动探究的动机。此时并不就事论事,而是引导学生以此为主题自己去寻找产生“大自然受到危害”的原因,自己去调查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通过亲身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并自觉将这种意识转化到个人行动中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做一名环保卫士。这种道德意识的提高,不是教师直接教给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实践产生的真实体验,这种真实体验比教师讲上一千遍要有效得多。

2.注重引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想品德教学中不要一味的说教,而是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设法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到现在的学生讲教师导,教师在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例如在讲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课时,采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把课内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课下收集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以及著名科学家的事迹,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神舟”七号发射和出仓的视频直播,引导学生分析这一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发言积极,见解独特,但是大多数学生据此认为我国科学技术很发达,而对我国的科技水平缺少全面的了解,于是,我又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最近中、美、日等主要国家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差距,让学生认识到在科技上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分必要。通过大量的材料和事实,全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触动他们心扉,让学生辩证的看待中国的科技和教育。

3.注重知识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走出校门亲身实践的机会,同学们广泛地展开实践,融通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构筑了三位一体的教育阵地,恢复了生活的完整性,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例如讲授“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时,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调查,清理小广告,参观学校周围的涨湎河等景观,让学生增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这种转变是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达到的。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终身受益的习惯逐渐形成,责任感逐渐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只有遵循教学规律,加强对学生实践性学习的引领,将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实

践教学中增长才干,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更好地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课的学习

1.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分析解决问题,在体验、解决问题和实践中得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例如:我讲到初一中:良好性格的作用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性格的医生角色,和观看李宇春的故事,之后让他们进行讨论良好性恪的作用。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之积极,纷纷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

2.思想品德课特点,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将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实践活动课,结合知识传授,联系国内国外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以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热点评论、出报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社会实际问题,正确对待自我,使学生觉得思想品德与社会、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如:我讲到初二中有关法律打击吸毒、贩毒行为时,我布置他们自己找有关资料出一份有关宣传禁毒斗争的手抄报,之后让学生他们组成小组进行评比;讲到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以美伊战争为主题进行了一节辩论课。通过这些活动实践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与社会与自己关系密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根本保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是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思想品德实践活动

课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以社会调查、公益劳动、观看专题或新闻等,从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充当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处理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活动的进展,了解学生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随时予以帮助和指导。有时,学生在活动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没有及时帮助解决,就会影响学生持续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

第二篇:将法制教育与各部门文化建设相结合

将法制教育与各部门文化建设相结合

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内容量化、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制度,而且需要与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治文化,以培养全体公民的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

新时期要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与各行各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各方面的联动作用,共同推进。

与机关文化建设相结合

当前,我国党政机关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中依然存在,一些重大的违纪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这其中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文化方面的原因无疑是很重要的——— 在思想、环境、习惯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容忍或滋生腐败的“腐败文化”。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建设与机关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走文化发展之路,运用文化的教化、塑造与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机关文化氛围。

一、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机关干部的法律修养。作为领导干部,要“先修身而后求能”,有了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德,才会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切入点,把“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作为基本要求。要做到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与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提升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

二、通过加强“三观”教育,为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价值坐标。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对待权力。权力其实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正确用好手中权力,权为民所用。

三、通过加强廉政教育,使领导干部常怀律己之心。既要坚持传统的党课、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又要充分运用举办反腐败成果展览、现身说法说纪、开展诫勉谈话、看反腐警示专题片等有效形式,以及在机关开展“双严”(即严明党纪、严格自律)、“五廉”(即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写廉政文、做廉政人)等活动,警钟长鸣,常惧法纪之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为塑造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娱自乐,提升农民群众的“精气神”,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陶冶农民的情操;既提升农民素质,又增强致富本领和法制观念,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定期组织农村文艺汇演,把“十七大”、“中央一号文件”、“美德在农家”活动等与农民实际结合,编成可演性强的歌舞、秧歌舞、三句半等节目,走村串户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力,促进群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彻底改变过去蹲墙根、打麻将、看黄片和赌博等不良现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封建迷信、陈规旧俗、赌博风气等陋习,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各种形式的村规民约,对农民道德建设起到很好地督促引导作用。在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农村大集和庙会上),既劳民伤财,又败坏社会风气。通过村民大会制定村规民约,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哪一家有红白喜事,全村都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村民不堪重负,可谁也不敢带头破这个规矩。要通过村规民约,彻底革除这一陈年陋习。

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相结合

社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是一种非常具有社会性教育作用的建设,是提高群众文化品位及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居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社区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了深厚的群众文化沃土。群众文化根基深厚,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促进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传统载体,寓教于乐促结合。充分利用文化公园、文化广场这些阵地,依托社区教育学院和各类群众艺术团,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一是在“法制歌曲大家唱”活动中,普法工作者积极搜集整理、创作法制歌曲,给一些脍炙人口的传统歌曲填上法制宣传的歌词,形成“老调新词”,在社区广泛传唱,“社区唱起法制歌,创造安居乐业的新生活”。二是在“法制书报大家读”活动中,法律书报成了大家的最爱,社区法律图书室也成为广大居民业余时间的好去处。三是在“法制影视大家看”活动中,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各地方电视台法治栏目的播出时间通知各单位,同时订购大量法制教育电视光盘免费供社区群众观看。四是在“法制故事大家讲”活动中,社区教育学院组织广大居民开展法制故事大家讲比赛,激发孩子们和老年人的兴趣,把进网吧的孩子和打麻将的老人都吸引回来,听故事学法律,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

二、利用现代载体,网上互动促结合。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社区居民文化娱乐、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网络上。针对这种情况,社区要积极探索开展网上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路子。成立社区网站,实现社区网络化、智能化。在社区网站专门开辟“文化讲堂”和“律师在线”栏目,及时宣传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及法律知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解答各种法律问题。社区网站可以多层面、全视角宣讲文化知识,使文化教育的触角延伸加长。

三、开展主题活动,多措并举促结合。通过开展“树法制新风、建美好家园”活动,评选“法治文明标兵楼”,横向拓宽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社会参与面,纵向延伸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互动效应。“法治文明标兵楼”的创建目标为“五好”,即“学法守法好、邻里相处好、志愿服务好、楼栋协作好、群众反映好”。开展楼栋法治创建活动,使居民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昔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之说。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语、催人奋进的标语等。校园环境文化会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随时随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根本、以制度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学的总合,是看不见的软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企业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依法治企水平,离不开职工的积极参与。为此,企业应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不断加大企务公开力度,积极拓宽职工参与公司民主管理的渠道。加强对《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学习讲解和宣传教育,让职工明确自己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在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认真履行有关程序和规定,完全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保证集体合同的较好履行;要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和职工劳动卫生职业病档案,加大劳动保护监督力度,有力地维护职工权益。职工在维权中熟悉了法律,提高了职工学法守法的积极性。“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制度是文化的最直接体现,是规范全体员工行为、明确任务措施、确立企业价值等的基础。企业要切实发挥制度在发展中的导向和保证作用,不断完善“依法为准、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让大家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怎样做才能更好,使大家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将法律知识寓于文化思想传播之中,从而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变法律知识的单向灌输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才能真正使法律意识、法治理念融入每一个公民的内心,成为每个公民文化心理的一部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自觉意识与追求。

第三篇:将语文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

将语文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 ——浅谈古诗词的教学 海口市遵谭中学 朱桂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它渗透在中国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灵魂等诸多领域之中,它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个性、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向,这些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内学术文化的定义上百个但这个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我们的理解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其历史的发展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资和精神的生活的方式。或者说本书使用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以狭义文化为主,但同时也涉及一部分广义文化现象,以精英文化为主,辅以大众,民间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明天。

传统文化是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华夏儿女的魂,弘扬传统文化就是把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道德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

当我们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代强国,领略到的是堪称世界奇葩的灿烂文化,赞叹的是凝聚着民族聪明的伟大发明。

伟大的祖国:不朽的文化、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学术,穿越历史的隧道,跨越无垠的时空,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全世界诸多的人们。被称为欧洲孔子的伏尔泰,面对中国古老的文化,谆谆地告诫欧洲人:一要赞,二应惭,三需仿。法国有名的军事家拿破仑,面对我们的《孙子兵法》,不无感叹地说:“倘若我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至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其经济的迅速崛起,更是被公认为是中国儒学文化的直接影响。时至今日,尽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但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领域仍被公认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学习典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其功勋是何等的显著,其作用是何等的重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祖国传统文化对于今天我们语文教学所是何等的重要。

我校是一所半个世纪老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他的著作中处处流淌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流淌着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真、善、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校园里流淌着清淡益远的书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作为语文教师,我努力将语文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现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所得与大家交流。

我教七年级组的(172班)、(173班),我将以“古诗词单元”的教学作为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重点,力求找准语文教学与校本课程的契入点,精心备课,认真讲解。使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增加文化积累,提高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

一、通过学习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感受到了人间的挚爱亲情。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同学们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了解了李白对朋有很关心,这是一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月亮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奇,令人回味无穷。又如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水调歌头》,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因此在学习中学生通过朗读一下子进入了意境,感受到了诗人的心情,也懂得了诗词的含义,对朋友间的感情更加重视,对生命更加珍惜了。

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词进行诗配画或改写成小散文。在这一感悟与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手中的小画笔进行描绘。例如在古诗《观刈麦》的学习中学生被诗人笔下的情景所感动,了解农民的疾苦,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如描写刈麦场面的四句:“足蒸署土气,背灼人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不仅展示了农民辛劳劳动的情景,而且更深入到他们的内心进行刻画,写事与写心理完美统一。记叙拾麦贫妇人诉说的四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心灵也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最后,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感到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这情景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于是用淡绿、淡蓝、粉红、碧绿等色彩描画出一幅农民劳动的漂亮图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感情更加充沛了,在二次理解的基础上,有些学生情不自禁,为图画配上了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小散文。虽然谈不上什么文笔,但流露出孩子们自然真实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表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了审美情趣,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二、在学习中学生爱上了古诗词,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深深爱上了“民族艺术的瑰宝——中华古诗词”,被她释放出的美所沉醉。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交流自己有读到了那些名诗佳句,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但积累了好诗好词,更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不但进行诗文配画,还制作古诗词的小书签,还有些同学激发了创作的欲望,自己创作小诗。也许,学生们写的小诗既不合辙也不押韵,但有什么比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更宝贵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校本课程与语文教学巧妙的融合,使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不正是我们这所老校的办学精神与最终目标吗?

三、在学习中师生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积累,提高了文学艺术修养。

由于学生深爱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熟悉了许多有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孩子能背诵岳飞的《满江红》,被岳飞精忠报国的气节所感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有的孩子熟悉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孩子熟悉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发扬老舍精神,做真、善、美的人”的思想教育也自然地进行了,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但迷上了古诗词,对民族文化的其他内容也开始感爱好了。有的学生读上了《诗经》;有的学生熟悉了屈原,知道了他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的学生开始认真阅读《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在这次(四月五日)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与能力”测试中,我的那两个班(172班、173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我相信这才是校本课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学习远胜于他会背多少首古诗。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不懈,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相互学习,力争使我们的教学特色愈发现鲜明,光彩熠熠!

第四篇: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核心提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符合中国文化。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记者邓之湄)为深入学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有关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署要求,5月18日,“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主要研讨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文化支撑。该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人民政协报社、海南省三亚市政协共同主办。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出席开幕式。周铁农发表开幕讲话,王伟光为论坛做开题演讲,杨振武和于迅分别致辞。

周铁农在讲话中表示,和文化与中国梦,融合了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发展精神,兼具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和文化与和合精神在历史的演进中贯穿,在中国梦的内涵中得到新的升华与发展。中国梦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期待,容纳了多元社会思潮和多样价值诉求,统合了国家发展目标与世界和人类进步的趋势。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和合的梦。

在谈及理解和文化与中国梦的意义时,周铁农指出,第一,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以贤能、礼让、和睦、秩序超越对抗与斗争,一向是中国传统政治逻辑的灵魂。当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发展道路,也是最符合中国国情需要、最能光大和合文化精神的选择。第二,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际战略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要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思维方式,超越大国崛起的既有路径,以和合精神共同应对挑战,共赢发展。第三,它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构想,彰显了和合精神及对人与自然间更加理想、融洽关系的追求。

王伟光在开题演讲中表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符合中国文化。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文化讲包容,讲慈善,讲核心,讲主义,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将实现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作为自身奋斗目标,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其次,从中国多灾多难的近现代史而言,和文化是中华儿女从苦难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后的一种燃醒。正因中国百年的切肤之痛,我们提出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走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再次,从中国当前现实出发,和文化是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为什么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能得到13亿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护?主要因为它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等变成人民听得懂的语言、摸得着的未来。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学者不能再用高深的语言说话,人民需要最通俗、朴实的语言来憧憬未来。此次论坛中一些文章,来自草根,既有新意又通俗,让和文化接了地气,体现了中国梦的“三个共享”精神。

来自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践行“五和”理念、开展文化慈善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发布时间:2013-05-21 10:15:00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摘要:随着现在对于社会技能的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反应我们的教育应该适当提升对于真正实践相关的知识点,而不是只是局限于纯文本知识,这样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进步,一种全面的发展,但是就我们教学而言是一种难度的加大。

关键词:小学教学;社会实践;结合教学

小学时期的教学时间很多,知识难度不大,并且学生在这个时期非常遵守纪律,因此我们在这个时期应该格外注意对于学生多方面的教学。因为这个时期学生年龄小,并且他们处事不深,对于善恶对错的态度并不是很明确,语文的教学不仅是说教会学生认字,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学生,怎样成为一个好孩子。在这个时期,同样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锻炼的好时期,我们现在的一些学生,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父母把什么事情都做完了,所以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很差,他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的意识,对大人的依赖程度很高,而这是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好处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都能够的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之,教学语文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本上,我们的教学时间那么多,变化一下我们的课堂的形式,以不同的语文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语文,而不是单单只是片面的字词。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包含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虽然我们不能在小学这个阶段让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但是,尽量多地去扩展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眼界,也同样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表扬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虽然成绩好,但是他们并不“大方”,他们在众人面前就变得结结巴巴,不愿意对自己进行展示。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一点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变得大胆起来。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我们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说话的艺术。

比如,我们课堂上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选一个代表起来解释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对于闰土态度的转变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这样学生既能够对于文章有一个思考,还可以锻炼到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

还有,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堂小剧场,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短剧的表演,比如说我们很多学生都喜欢看杨红樱的小说,在有空的时候我们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小段落,分配人物去表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表演给全班同学看,并投票选出最好的小组。在小短剧的排练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分工合作,并且对于表演提升了一定的兴趣,他们变得更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说话了,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仅是我们课外的一些小说片段,我们课本上的一些情?也可以通过短剧的情节被学生一一表演出来,学生在观看了同学们表演后的短剧之后,不仅可以进一步对于课文进行一种印象加深,还可以增加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

我们的语文知识汲取,不能够局限在文字的形式上,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到语文的知识,语文的学习更可以说得上是一种见识的扩展,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如果我们的教学知识局限于单一的讲课,学生就会变成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

很多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并没有做过多地培训,因为他们觉得语文考试中又不能考察你是不是读得很生动。其实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我们会发现,同样是一篇文章,如果喊专业的播音主持专业的人读起来,就会感到不一样的感情,而我们读出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对于一首诗歌,以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展现的画面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好的朗读习惯,学生读书,就要用感情去读,而不是像和尚念经一样,呱啦啦地读出来就可以了。

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听一听与课本上的配套的原生磁带,其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对于新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还有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专业的朗读,学习朗读者的发音、断句、语调的高低起伏,这样他们对于朗读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读起书来就不会显得很单调。

我们读一篇文章,是为了把书中的内容尽快了解到,并且对于文章的主要思想进行简单的了解,这是初次读这篇文章。随后,我们在以后读文章的时候,就会让我们从文章中了解到的感情思想传染给大家,这是我们在充分理解文章之后想要的朗读效果。朗读者的魅力就是能够通过他的声音快慢变化,通过他的音调高低起伏,让听众感到文章带来的一种震撼,因此,这种朗读的魅力同样也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希望给学生带来的一种特别的技能。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对于这个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习惯朗读,爱上朗读。

三、学生品德教育的探究

语文还可以带给学生一种心灵的碰撞,我们学习的课本上有很多知识,会带我们的学生正确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明确学生的思想。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多的还是针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的,里面含有大量的记叙文,这些文章的就是感情直接、真诚,能够直接与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让学生明白一些基本的道理。

学习是一个定性的过程,语文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多对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辅导,像我们文章反应的一些现状,一定要让学生分清是非对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也一定要说服性地进行教育,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白自己的错误。语文教师一定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总之,语文的学习是一种明确目标、分辨黑白的过程,我们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四、结束语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不单只是学习我们的语文知识,还要接触到很多人生的哲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教学语文就是把这种哲理揭露出来,以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下载如何将思想品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将思想品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将“讲话”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共5篇)

    将“讲话”精神 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具有十......

    将公司业务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

    学知网(http://www.china-study.net)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简述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1、前言 笔者在XXX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考评管理工作,去年9月份,公司在......

    将安全常识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相结合

    将安全常识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相结合 学生中有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而引起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让他们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道其......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标志设计教学组织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标志设计教学组织 谢石党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 摘要:标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元素,也是广告图形中的重要类别,在视觉传达的学科教育中占......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选五篇)

    敬爱的党组织: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第四十六期党校的培训,经过这次在党校一个月的学习,一堂堂精彩的党课和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

    汉语拼音知识教学怎样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汉语拼音知识教学怎样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取得教学的整体优化,就必须遵循汉语拼音教学的一大规律,那就是汉语拼音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报告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这里我要做的不是规范的学术报告,主要是向大家汇报思想品德课题组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另外,探讨本课题组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

    中国将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五篇材料]

    中国将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国务院日前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在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方面,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