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尤贤文
邮编:641300电话:1530838057
3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倡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设计往往会激活一池水,调动学生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缜密有趣的提问设计往往会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通往知识长廊的大门。问题设计的能力对一名历史教师而言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下面,结合我长期从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历史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使设计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应遵循一下四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即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含有一定的思维量,能够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遨游,这是历史课堂提问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提问要有新意,尽量摒弃那些平庸、刻板的提问,但又不能削弱双基,而是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兴趣性原则。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能促进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的提问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有情趣和吸引力,是否能使学生愉快的接收教育。历史课堂提问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刻意求新,平中出奇,使学生在生疑、解疑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并体会到积极思维的快乐。
3、可接受原则。即历史课堂提问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提问要深浅适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设问要针对优、差学生及一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发挥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4、循序渐进原则。即要求历史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问题。历史提问一般可分为识记、理解、推理和评价四个层次,四个层次各具功能,教师应根据学生年级高低,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
善教者,必善问。认真设计科学合理的历史课堂提问,注重提问的技巧,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历史课堂提问的主要技巧有:
1、诱导式提问。
①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例如,有位教师提问学生:原始初民驯养小动物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食物,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这是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爱养小狗小猫和各种昆虫的学生,让他联想从小爱养小动物的生活体验谈谈想法,结果他提出了一种新看法:小动物多可爱好玩!初民们最早饲养小动物也可能是为 1
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作伴,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各种动物驯养多了,驯养时间长了,才成为家畜,才发展起畜牧业来。等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饲养动物,追求经济价值是后来的事,不是原始初民最早的动机。原始初民最早时还头脑简单,还不可能有先养后吃的长远打算,只可能凭着喜爱动物这种感性冲动来饲养动物。这样,就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开拓出了创造意境。
②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式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初中生对此类提问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
③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例如: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④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某些闪光点,诱导出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对英国人呢?”这不是疑难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闪光点。于是教师借题发挥,一步步引导学生,提出: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所有英国人吗?(不是)那么他们反对的是谁呢?(英国资产阶级)这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是以什么面目出现在北美的呢?(以殖民者的面目出现)准确地说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谁呢?(英国殖民者)大家还记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吗?(英国封建阶级)你认为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象是谁呢?(封建主阶级)。接着教师说:联系方才的回答,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两篇课文看看还有什么疑题没有?一个同学又提出,既然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阶级,为什么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却是英国资产阶级呢?这样把问题又引向一个新的高度。
2、疏导式提问。
疏导式提问的实质是把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历史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容易理解的小问题,逐一引导学生作答。这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提问技巧。
例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可提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讲授中还可适当插问:“意大利原来属于同盟国,为什么参加了协约国作战?”“美国为什么先中立后参战?”等问题,结束时可提问:“通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这样层层设疑,提问疏导,前后呼应,突出重点。
又如讲到1945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去”还是“不去”?学生说不该去的列举一大堆理由:“蒋介石背信弃义、两面三刀,西安事变后扣押
2张学良、杨虎城,说明这个伪君子是任何卑劣的行为都会干的,毛主席不能去。”“抗战胜利,蒋介石疯狂抢夺胜利成果,积极部署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磨刀霍霍,哪有丝毫诚意谋求和平?”说该“去”的学生也列举了许多理由:学生讲了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关键时刻,中间势力对蒋抱有幻想,“去”有利于揭露敌人,谈判也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斗争。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争取国内和平,为了更好地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全国人民,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前往重庆,进行谈判。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学生不仅对重庆谈判的历史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且对毛泽东的伟大革命精神体会更深。
3、阶梯式提问
教师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同“阶梯”的问题组,让学生登上我们的“阶梯”去寻根究底,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①按同一历史事件内部联系设计提问“阶梯”。
比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可以作如下启发:
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这体现了什么社会发展规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所以它是决定战争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这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战争必然发生,早晚都要发生。
那么,谁能预见战争将在什么时期发生呢?——引导学生分析大约将在18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这一时期,北美人民反英斗争不断高涨,表明战争的时机成熟了。
如果再精确些,战争到底会在哪一个时间发生?——启发学生:将在1773年12月之后不久。因为这时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使战争一触即发。实践表明,通过以上问题的程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一是如何寻找根本原因——战争必然发生。二是何时发生要看时机何时成熟。三是战争最后只需要一根导火线。同时,也向学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一问题,还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②从不同历史事件的联系设计提问“阶梯”。例如:讲《日本明治维新》时,首先让学生考虑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后又围绕这一问题提出如何评价明治维新?再深一层,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再进一步,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最后加一问: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对同一史实,通过发散性提问引导学生多方思维,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了解”进入“研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③根据历史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态度的变化设计提问“阶梯”。如,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是反共反人民的,可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同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是为什么?通过精心设疑启发学生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求:
一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3学生回答:对日本是“绝对不抵抗”,对中共在“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下进行疯狂的军事进攻,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多次的军事围剿。原因是他认为他独裁统治的最大威胁来自中共的存在。
二是西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事变后,他被迫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学生对蒋态度变化的原因有所认识:先保住自己的独裁统治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恢复自由,以图东山再起。
三是“七·七”事变后,他对日本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准备抗战。教师启发说,所以如此,是因为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蒋若不树抗战之帜,必被痛斥为民族败类。但日本的火力距南京尚远,故而“准备抗战”。
四是“八·一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政策或态度如何?为什么?教师启发说:事变后,经中共的极力争取,于1937年9月蒋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亲任总司令立即对日作战。因为他统治的中心南京受威胁,故而立即抗战。
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概括出答案:①根本原因是为保住自己的独裁统治。②迫于英、美的压力,尤其是美国不愿看到日本独占中国。③迫于国民党内部抗日派的压力。④中共以大局为重,不计前仇,极力争取。
最后教师点拨:蒋政策是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主次变化而变化。但维护其独裁统治则是根本出发点。通过这样设疑,学生不仅将基础知识掌握起来,而且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很好的培养。
4、比较式提问。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培养比较能力是为了达到深化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①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对这一问题,学生觉得很难把握和理解。教师在讲授时,把疑点放在“继续和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提示学生从原因、列强、规模、时间、后果等方面同第一次战争比较,这样学生容易找到答案:一是原因: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而发动的。(第一次战争是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企图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二是侵华的列强:英、法是主谋,美俄是帮凶。(第一次战争只有英国)三是时间: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长达四年。(第一次: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共二年零二个月)四是规模:第二次战争列强投放的兵力比第一次战争多得多,最多时达二万五千余人。战线从广州到北京。(第一次从广州到天津)五是结果:第二次战争,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订立中俄《瑷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接着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清朝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基础知识,对“继续和扩大”的含义有了更深地体会,而且使比较思维得到了训练。
②如讲到二战后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时,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一是
4为什么“东史郎案”在日本一再败诉?二是为什么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如此猖撅?三是同样是法西斯国家,德日为什么战后认罪态度如此迥异?这对我们有什么警示?引导学生们从历史的根源、现实的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认识:美国当初“为小利于眼前”,导致“遗大祸于来日”;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值得警惕,大战悲剧决不能重演;我国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等。
5、迂回式提问。
有些历史问题较复杂,让学生正面回答,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讲述完“西安事变”后,若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提问方式稍作变通,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效果可能更好: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是在哪一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③“1935年党的瓦窑堡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④“一二·九运动爆发标志着什么?”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通过迂回设问,经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有利于其思维顺利越过障碍,更好地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一节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三、运用提问技能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提问不仅仅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在于使学生通过开动脑筋思考,联系已有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年级的学生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材和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但不论何种方式,都要做到问题的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即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过高于学生的水平。
美国学者阿特金森在1958年的一项实验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当题目的难度系数为50%时,多数学生对题目最感兴趣。一般地讲,一个问题全班有半数学生经过思索后能够回答出来,其适度性可被接受。要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并在课堂教学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调控。
2.精心安排,选择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什么时候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呢?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提问应使学生处于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1)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
(2)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
(3)虽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这几种心理状态正是处于“愤”与“悱”的境地,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3.频率数量,周密设计
对课堂教学提问的频率、数量要周密计划。一节课提问多少次合适,没有统一规定,一般视实际需要而定。教学过程中教师突然想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盲目随意会产生负作用。
根据经验,教学的起始、中间与结尾时提问的频率较高,在这些环节中间提问相对较少。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机械套用。
4.鼓励学生,教会学生发问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关心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炮的型号、炮口直径、各国死亡人数;秦始皇严刑酷法中的12种死刑除车裂、腰斩外的其他刑法的种类、名称;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如杀了一个诸侯,军功和杀普通的士兵一样吗?„„之类问题。尽管出于个人喜好就事论事,但有的已表现出独创的色彩,教师应加以鼓励和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风,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避免强迫依从、嘲笑讽刺的“家长作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区别对待。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深,教师在备课时并无准备,不可盲目作答。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再宣布正确答案。对脱离教材甚远的问题,可在课余讲给提出问题的学生。对于提出离奇古怪问题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责怪,有时一些看似怪异新奇的问题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
总之,优化历史课堂提问,注重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它既是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化的关键之举,又是学生“深入的阶梯,长进的桥梁,触发的引信,觉悟的契机”,是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的。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提问的设计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提问的设计技巧
历史教学强调培养历史思维,注重运用历史知识去思考问题,而历史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若能把提问技能灵活地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应用,则可起到强化知识信息的传输,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感情交流之功效。另外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既存在于复习有关的旧知识,也在于新知识的讲解启发中,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起到增进教学效果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有一个“为什么问”的问题。对提问的意图要清楚,明确其意义,再根据其意图以合适的语句加以提问,教师的提问应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例如王林老师的《日本明治维新》的设计中,师:同学们,在进行本课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幅图片(幻灯展示)。这是某国的一个使节团,大家来猜测它的国别?谈谈你的判断依据?生:可能是日本的。师:说说理由 生:中间坐着的那个人穿的是日本衣服。师:大家谁知道那种服饰的名称? 生:和服 师:好,大家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的确是日本的使节团。和服是在中国隋唐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645 年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以隋唐为师,向中国学习,和服就是一个印证。这充分说明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师:此外,我们还看到图片中的其他人穿着的却是西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日本在 19 世纪 60 年代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此时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仿效欧美等国。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日本的这次改革——明治维新。(板书课题)导入部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依据图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必须具体、明确,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既要顾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为学生所理解。如学生学习洋务运动后的提问就要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成“洋务运动的在近代化的起步中的地位”,“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等。
教学中对提问还有一个“问谁”的问题,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对能力强的提问一些难度较深、较大的问题,鼓励其进一步刻苦钻研,培养其创造性,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一些难度较浅、较小的问题,使他们够得着,鼓励其进一步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王林老师的《日本明治维新》的设计中,提问。(1)从日本明治维新课本剧中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与我们刚刚学过的明治维新的哪些政策有关?(3)学习了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观看了课本剧以后,你对明治维新有哪些看法?我个人认为。(1)(2)两个小问题即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第(3)个小问题则对能力强的学生。
第三篇: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漫谈
赵宏丽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倡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
历史课堂
兴趣性 教师素质
提问原则
教学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倡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设计往往会激活一池水,调动学生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缜密有趣的提问设计往往会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通往知识长廊的大门。问题设计的能力对一名历史教师而言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下面,结合我长期从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历史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使设计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应遵循一下四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即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含有一定的思维量,能够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遨游,这是历史课堂提问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提问要有新意,尽量摒弃那些平庸、刻板的提问,但又不能削弱双基,而是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兴趣性原则。
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能促进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的提问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有情趣和吸引力,是否能使学生愉快的接收教育。历史课堂提问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刻意求新,平中出奇,使学生在生疑、解疑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并体会到积极思维的快乐。3.可接受原则。
即历史课堂提问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提问要深浅适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设问要针对优、差学生及一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发挥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4.循序渐进原则。
即要求历史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问题。历史提问一般可分为识记、理解、推理和评价四个层次,四个层次各具功能,教师应根据学生年级高低,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5.准确性原则
在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生疑,思疑而生疑,解疑而心悦。“疑为思之始”,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探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学习内容的重点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问问题应环环相扣,明确简练,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歧路亡羊,留有三岔路口。同时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问题的难度。6.针对性原则
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既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存在的疑难提出问题,又要针对学生、面向全体,从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出发,设计出适合其需要的问题,才能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提问目的。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过于浅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难于形成思维力度。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 善教者,必善问。认真设计科学合理的历史课堂提问,注重提问的技巧,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历史课堂提问的主要技巧有: 1.诱导式提问。
(1)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例如,有位教师提问学生: 原始初民驯养小动物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食物,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这是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爱养小狗小猫和各种昆虫的学生,让他联想从小爱养小动物的生活体验谈谈想法,结果他提出了一种新看法: 小动物多可爱好玩!初民们最早饲养小动物也可能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作伴,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各种动物驯养多了,驯养时间长了,才成为家畜,才发展起畜牧业来。等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饲养动物,追求经济价值是后来的事,不是原始初民最早的动机。原始初民最早时还头脑简单,还不可能有先养后吃的长远打算,只可能凭着喜爱动物这种感性冲动来饲养动物。这样,就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开拓出了创造意境。(2)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式有几种? 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初中生对此类提问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3)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例如: 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 为什么会爆发? 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4)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某些闪光点,诱导出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例如: 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 “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对英国人呢?”这不是疑难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闪光点。于是教师借题发挥,一步步引导学生,提出: 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所有英国人吗?(不是)那么他们反对的是谁呢?(英国资产阶级)这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是以什么面目出现在北美的呢?(以殖民者的面目出现)准确地说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谁呢?(英国殖民者)大家还记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吗?(英国封建阶级)你认为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象是谁呢?(封建主阶级)。接着教师说: 联系方才的回答,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两篇课文看看还有什么疑题没有? 一个同学又提出,既然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阶级,为什么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却是英国资产阶级呢? 这样把问题又引向一个新的高度。
2.疏导式提问。
疏导式提问的实质是把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历史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容易理解的小问题,逐一引导学生作答。这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提问技巧。例如讲“秦末农民起义”时可提问,“如果没有‘遇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会爆发吗? 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讲授中还可适当插问: “刘邦、项羽起义原来属于农民起义,为什么推翻了秦朝,还要进行四年的‘楚汉之战’呢?”“‘楚汉之战’还是农民战争吗?”等问题,结束时可提问:“通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说明‘楚汉之战’与陈胜吴广起义性质是不一样的。”这样层层设疑,提问疏导,前后呼应,突出重点。又如讲到1945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去”还是“不去”?学生说不该去的列举一大堆理由: “蒋介石背信弃义、两面三刀,西安事变后扣押 张学良、杨虎城,说明这个伪君子是任何卑劣的行为都会干的,毛主席不能去。”“抗战胜利,蒋介石疯狂抢夺胜利成果,积极部署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磨刀霍霍,哪有丝毫诚意谋求和平?”说该“去”的学生也列举了许多理由: 学生讲了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关键时刻,中间势力对蒋抱有幻想,“去”有利于揭露敌人,谈判也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斗争。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争取国内和平,为了更好地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全国人民,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前往重庆,进行谈判。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学生不仅对重庆谈判的历史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且对毛泽东的伟大革命精神体会更深。
3.阶梯式提问
教师将所要展示的内 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同“ 阶梯” 的问题组,让学生登上我们的“阶梯”去寻根究底,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1)按同一历史事件内部联系设计提问“阶梯”。比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可以作如下启发: 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 这体现了什么社会发展规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所以它是决定战争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这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战争必然发生,早晚都要发生。那么,谁能预见战争将在什么时期发生呢?--引导学生分析大约将在18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这一时期,北美人民反英斗争不断高涨,表明战争的时机成熟了。如果再精确些,战争到底会在哪一个时间发生? 启发学生: 将在1773年12月之后不久。因为这时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使战争一触即发。实践表明,通过以上问题的程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一是如何寻找根本原因--战争必然发生。二是何时发生要看时机何时成熟。三是战争最后只需要一根导火线。同时,也向学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一问题,还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2)从不同历史事件的联系设计提问“阶梯”。例如: 讲《日本明治维新》时,首先让学生考虑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后又围绕这一问题提出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再深一层,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再进一步,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最后加一问: 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 对同一史实,通过发散性提问引导学生多方思维,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了解”进入“研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根据历史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态度的变化设计提问“阶梯”。如,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是反共反人民的,可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 战争时期同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是为什么? 通过精心设疑启发学生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求: 一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有何不同?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对日本是“绝对不抵抗”,对中共在“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下进行疯狂的军事进攻,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多次的军事围剿。原因是他认为他独裁统治的最大威胁来自中共的存在。二是西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回答:“事变后,他被迫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学生对蒋态度变化的原因有所认识: 先保住自己的独裁统治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恢复自由,以图东山再起。三是“七·七”事变后,他对日本的政策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准备抗战。教师启发说,所以如此,是因为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蒋若不树抗战之帜,必被痛斥为民族败类。但日本的火力距南京尚远,故而“准备抗战”。
四是“八·一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政策或态度如何? 为什么? 教师启发说: 事变后,经中共的极力争取,于1937年9月 蒋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亲任总司令立即对日作战。因为他统治的中心南京受威胁,故而立即抗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概括出答案:
(1)根本原因是为保住自己的独裁统治。
(2)迫于英、美的压力,尤其是美国不愿看到日本独占中国。(3)迫于国民党内部抗日派的压力。
(4)中共以大局为重,不计前仇,极力争取。最后教师点拨: 蒋政策是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主次变化而变化。但维护其独裁统治则是根本出发点。通过这样设疑,学生不仅将基础知识掌握起来,而且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很好的培养。
4.比较式提问。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培养比较能力是为了达到深化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①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对这一问题,学生觉得很难把握和理解。教师在讲授时,把疑点放在“继续和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并提示学生从原因、列强、规模、时间、后果等方面同第一次战争比较,这样学生容易找到答案: 一是原因: 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而发动的。(第一次战争是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企图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二是侵华的列强: 英、法是主谋,美俄是帮凶。(第一次战争只有英国)三是时间: 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长达四年。(第一次: 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共二年零二个月)四是规模: 第二次战争列强投放的兵力比第一次战争多得多,最多时达二万五千余人。战线从广州到北京。(第一次从广州到天津)五是结果: 第二次战争,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订立中俄《瑷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接着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 清朝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的基础知识,对“继续和扩大” 的含义有了更深地体会,而且使比较思维得到了训练。②如讲到二战后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时,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们思考: 一是为什么“东史郎案”在日本一再败诉? 二是为什么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如此猖撅? 三是同样是法西斯国家,德日为什么战后认罪态度如此迥异? 这对我们有什么警示?引导学生们从历史的根源、现实的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认识: 美国当初“为小利于眼前”,导致“遗大祸于来日”;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值得警惕,大战悲剧决不能重演;我国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等。
5.迂回式提问。
有些历史问题较复杂,让学生正面回答,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 讲述完“西安事变”后,若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 ” 提问方式稍作变通,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效果可能更好:(1)“‘九· 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中共的主张是什么?派出的代表是谁?(3)“西安事变是如何和平解决的?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通过迂回设问,经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有利于其思维顺利越过障碍,更好地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一节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三、运用提问技能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提问不仅仅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在于使学生通过开动脑筋思考,联系已有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年级的学生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材和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但不论何种方式,都要做到问题的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即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过高于学生的水平。美国学者阿特金森在1958年的一项实验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当题目的难度系数为50%时,多数学生对题目最感兴趣。一般地讲,一个问题全班有半数学生经过思索后能够回答出来,其适度性可被接受。要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并在课堂教学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调控。
2.精心安排,选择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
什么时候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呢?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话,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提问应使学生处于以下几种心理状态:(1)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
(2)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
(3)虽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这几种心理状态正是处于“愤”与“悱”的境地,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3.频率数量,周密设计 对课堂教学提问的频率、数量要周密计划。一节课提问多少次合适,没有统一规定,一般视实际需要而定。教学过程中教师突然想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盲目随意会产生负作用。根据经验,教学的起始、中间与结尾时提问的频率较高,在这些环节中间提问相对较少。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机械套用。总之,优化历史课堂提问,注重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它既是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化的关键之举,又是学生“深入的阶梯,长进的桥梁,触发的引信,觉悟的契机”,是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的。
第四篇: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龙岩一中分校 历史组 赖舒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课改目标要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索,摸索出“导入法”这一符合学生认知需要规律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从复习、插图、音乐、视频、故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导入法
一般意义上,进行新课改后,我们可以将一节课划分为几大部分:课堂导入环节、新课讲授环节、思维拓展环节、课堂总结环节、知识反馈环节。而笔者认为,这其中,课堂导入环节在一整堂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有二: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合理设计与实施后所得到的良好效果将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随后的活动与学习内容。有人说,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是整台戏剧的序幕,也好像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果开始的情节创设得好,构想得妙,就会出其不意,引人入胜,点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所以才会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之说。
2、课堂导入环节设置的成功,将使整堂课的学习效果得到改进与提升,有助于呈现出一堂完整的优质课。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在一堂课中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仅仅有20分钟左右,而由于历史课程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往往相差较远,过去以教师宣讲为主的历史课堂上,学生根本无法在持久而枯燥的龄听讲解的过程中,持久保持听讲的注意力,以及保持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教师想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参与者往往也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课堂面貌死气沉沉,整堂课将越来越走向沉闷和无趣。一堂课结束后进行的知识反馈也往往会暴露出因学生课上听讲投入度不高,走神、厌倦而导致的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识记率极低,课堂学习的吸收率极低的情况。
那么,怎样设计出新颖的历史课导语呢?笔者从以下五种方法进行阐述:
1、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在各门学科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历史课运用这种方法更有必要,可以让学生把历史年代、历史朝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发展线索梳理清楚。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迅速转入新内容的学习。这种方法一般运用在单元内的课文中或知识点衔接紧密的单元之间。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时,我先重复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对内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外修长城,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说到这儿,稍一停顿,提出问题:“可是,就这样一个显赫的秦王朝,却只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它为什么短命而亡?它又是如何灭亡的呢?”然后导入新课。这样,既温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课堂情境中,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
2、插图直观导入法
利用图像,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想像和情感。历史课中的插图多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比如,在讲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时,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朱元璋画像进行描述,接着出示朱元璋的另外一种画像,同时进行说明。朱元璋的相貌一说其方面大耳,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说其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麻子,可以说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究竟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登上皇位,在位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这样通过利用教材的插图,简单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诱发了学生急切了解新课内容的求知欲望。
3、音乐激情导入
音乐,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语言,它能通过跃动的音符、抑扬的节奏行发出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能让龄听者萌发出感同身受的感动。音乐的渲染最能将人们内心平静的心绪激荡起来,将其转化为热烈、激昂的情绪,有情感渗透的课堂才是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的课堂。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以音乐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手段,组织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活动。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对于讲清香港、澳门回归的始末并不存在困难。但如何让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初就体会到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亿万同胞众望所归,是经历无数困难和阻碍才得以实现的一件大事。成为了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所在。对于港澳被占领、国家进行艰难收复的史实,学生在过去的课程中己进行了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时至今日进行本课学习时,许多感受和情绪都已变得模糊而不深刻。因此,借用音乐《七子之歌——澳门》激情导入的方式设计本课导入环节,将更快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回忆起过去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调动起更恰当的情绪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4、欣赏视频激发情感导入。
利用课堂导入环节所插入的影视作品的收视效果紧紧抓住学生,发挥影视、视听共鸣的强大震撼力的作用,使学生自然走入课堂,深情融入课堂,师生共同感动于课堂„„。比起让学生单一的接受历史教材所传递的书本知识,来自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更能让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师如能在课前精选与教材内容相吻合,有助于学生把握课程重难点的视频材料,将不仅吸引学生更快的融入学习氛围,同时还能为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减轻负担,提供很好的教学手段的支持。例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时,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体会到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实施的种种暴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是本课的重难点。但限于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成为不可能。因此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视频作品作为本课的导入内容,通过视觉冲击,为学生还原历史,帮助学生产生本课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情绪,可以顺利的完成了本课的后续学习。
5、故事典故导入法
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初中学生。当历史教师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沉湎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教师如果说:“让我先来给你们讲一段故事”。瞬间,他们就会肃静下来,流露出一种渴望的眼光,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了。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地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仅是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时,通过传统直接切入主题形式,继而观察地图,梳理战争线索的方式进行本课教学时,学生往往在连续学习三场战争的不同过程和路线的整个过程的中前期就产生了厌烦心理。但导入的方式改为故事如扑克牌中“黑桃K”的人物故事,可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战争题材的课程内容,因为一张小小的扑克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又了解了一些未知的历史知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寻本课知识的主动性。在导入环节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列举亚历山大大帝的人物事迹,梳理战争发展过程及路线图。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人数增加,课堂面貌活跃。
导入新课的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只要紧扣教材,捕捉重点,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依据,力求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趣”入境、以“疑”入境。于妙趣横生时,点题新授;于己入佳境时,破题而入,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大夏书系——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马友文:《拿什么打开思路——名师讲述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3】中学历史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
(麻江县贤昌中心学校
田应莲)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课堂提问。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本文从课堂提问的好处和提问的技巧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
技巧
无论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学习活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提问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一、课堂提问的好处
(一)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进程中,师生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上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二)开阔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
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是几个,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解答问题时所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创造,灵活地运用,这也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获得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提问反馈,既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拾遗补漏;又有利于学生产生一定的心智紧张,通过积极地再现、再组知识,检查自己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从其他同学的回答及教师的补充回答中及时进行弥补。不管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还是学生回答问题,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二)因人因文而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人而异就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文本产生兴趣,在思考中逐步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例如在教授某些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每人提出二个问题,这些问题或是自己不懂的,或是自己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这样教师便能得到近百个问题,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教学的需要,可以确定一些集中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中提出来,进行讨论解答。这些问题解决了,这篇课文的疑难也迎刃而解了,同时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提问要有层次
在提问难度研究中,有一个“解答距”的概念。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也就是在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回答问题之间有一段思考的时间。
(四)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题不应是随意而问,而应该经过精心设计研究。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就不必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研究价值,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五)提问既要面向全体,既要有选择性,又要有针对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
总之,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发散思维、培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课堂提问的艺术》
2、教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