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
初三 周建淮
导读法是钱梦龙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其本源泉是他的“三主”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随后他又写了不少的文章具体介绍“语文导读法”,并形成“三主四式”教学模式。
什么是“导读”呢?钱梦龙解释说:“导者,因势利导也。‘因势’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兴趣等对教学的制约作用,教师只能顺其势而施‘导’,不能逆其势而‘硬牵’。‘利导’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认识和发展的情景中去,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引用“三主四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满堂灌填鸭式中的被动地位,使之由“要我学”一跃而为“我要学”,成为能动的“读者”呢?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注重优化师生关系,努力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
当我走进课堂时,用微笑的表情、亲切的问好“Good morning!”与和蔼可亲的精神面貌告诉学生:老师喜欢你们,老师愿意教你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就给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从点滴中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在学习中出错,会产生挫败的心理,我告诉学生:“学习语言犯错不要紧,学习总会犯错的,只要肯改肯学就行。”这样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注重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我在教学上,一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只有在作为主体的能动活动中,才能真正获得素质 1的发展。”
1.趣味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乃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我常常采用音乐教学(唱 英语歌)、游戏教学、课前或课后猜谜语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手段,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教学
a.表演教学
设计情景教学,把课文对话放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让学生巩固练习了学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语言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浓厚,表演各有特色,平时上课不积极发言的学生也乐于加入其中,进行语言练习。通过学习与运用,学生知道了如何使语言知识真正溶入到生活中,让语言知识生活化、交际化。
b.直观教学
情景教学更需要直观教具的辅助等。直观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有兴趣学,也学得快、记得牢。9AUnit2第一课中,学习rainbow时,拿出彩虹图片,向学生询问: How many colors are there in the rainbow? 学生回答:然后在问:What are they? 然后指着每一种颜色,教学生各颜色的生词。
c.电化教育
英语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课更易上好。如利用投影仪、投影片来教音标,清楚易懂;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听纯正的英文,培养学生的听力、音感; 利用VCD、电视机来观看英文动画片,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感兴趣„„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总之,导读,不仅仅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讲读”这一名称的改变,而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英语教学中,恰当使用导读,从而达到导读法的“战略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一条从“教”铺向“不教”的桥梁,以便使学生最终能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成为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主,而且在观念上、意志上以至整个人格上都能够真正自立的人。
第二篇:钱梦龙公开课
“三主式”语文教学
——评钱梦龙教学《捕蛇者说》
朱有伟
(以钱梦龙1980年课堂教学录像为参考)
《捕蛇者说》是一篇文言文。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时,遵照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展示了“教师带领学生读书”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引导”而不是“牵拉”的方式来实现。这是本课教学重点实践的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训练为主线”,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听、说、读、写实践。这种实践活动,始终是在教师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是有特定教育目标的训练过程。这两点教育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钱梦龙老师讲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积累词语;理解文言句意;了解对偶、对仗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学习本文“立意非奇,奇于蓄势”写作手法,练习写文章评论。
教学目标中,积累词语,理解句意是以语文基础知识:字、词、段、篇的学习为主,扎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对偶、对仗的特点和作用,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以“立意非奇,奇于蓄势”来指导学生注意本文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写作练习,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理解,设计独到。
钱梦龙在教学中,主要使用了“讲读法”和“提问法”,教师属于“主讲”和“主问”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活动时间被挤占,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从文本角度来说,这也是《捕蛇者说》的文体所决定的。对于文言文,理解字词句的任务重,困难大。教师用“讲授”和“提问”的教学方法,课堂容量会比较大,便于提高教学效率。还有,钱梦龙很注重引用材料、使用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例:钱老师问学生蛇“异”在何处?学生就将描写蛇的句子读了一遍,并没有概括出蛇的“异”处。钱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带着学生又读了一遍,相机板书“异:色、毒、用”并解释了“用”概括的是蛇的药用价值。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教师直接讲授,更直接,更省时。如果用讨论的方法,学生也未必能说出,反而耗时很多。此处教学,教师提问明确,学生回答有基础。
钱老师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蒋氏大戚的原因时,直接板书“六十年存亡、逼租时安危、平居时忧乐”,并说课文是从这三个方面对比蒋氏和村民的不幸,从而证明“斯役之不幸不如赋敛之不幸”。如此高难度的内容概括,不便交给学生。
钱老师讲读课文,不停地带领学生读书,落实字词、语句翻译和内容概括。在将“捕蛇之害”和“纳税之害”作比较时,钱梦龙着重讲解了对偶和对仗的修辞手法,并指导学生分析和朗读。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并借助文中的“苛政猛于虎”一句总结了中心思想。最后他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了解读,归纳为“立意非奇,奇于蓄势”,并讲解了这种写法,让学生以之为题写一篇《捕蛇者说》的简析。
本课的教学,最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他对学生的引导,实质上时时在暗示学生去迎合教师希望他们掌握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阅读。钱老师几乎预设了所有的问题,没有根据课堂实际去生成,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没有提出一个问题。教师也没有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多样的见解。
这堂课可以算得上是传统意义上典型的“好”课。也是我上学时接受的课的典范模式。可我觉得对照新课程理念,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示个人的质疑:
一.我觉得整堂课的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过于突出老师讲授过程中的“指挥棒”的作用,好似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依赖于老师的这根指挥棒。而真正的学生解读文本,该是个性化的,自主阅读。(举例略)我想对于讲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先布置学习任务,然后给一段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相互交流,通过采集众人智慧之火光来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可视情况做出恰当的小结。
二.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多次用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来代替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可以自发萌生的疑问。例如在讲授“捕蛇者”与“缴赋税者”的不同命运时,文中有一段文字从三个方面给予了表述。可上课老师是直接把这三个方面概括好了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概括去寻找书上的文字。我觉得此处要是把问题交给学生“文中从几个方面对两种人进行了比较?”,让学生自己去思索探究,效果是不是更好?
还有文中有描述,既然捕蛇是“专其利”,却又为何“貌若甚戚者”?这问题的提出也该由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质疑并思考。
三.本节课的讲授模式基本是一边翻译一边分析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特色。我想对于文言文的讲解,这样是否从整体上看给人机械的印象,有分割文章整体之嫌疑?
另外,听了这堂课,虽然老师讲授的很认真,知识剖析到位,学生也很专注。但从学生角度而言,要想整节课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接受讲授内容,恐怕也非易事。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常人高度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是15-20分钟的时间。因而我觉得是否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他们主动吸取知识。
当然本节课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的,比如老师的基本功很好,粉笔字写的很漂亮,老师的知识很渊博,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能够旁征博引。
(注:这篇感受导师并不太认同,觉得指出了太多缺点,要求我从当时的时代背景(80年代)多考虑,我也清楚自己是以现在的课程理念来看待这节课的。)
第三篇:浅论钱梦龙先生的教学艺术
思维碰撞出火花
——浅谈对钱梦龙老师的学习体会
从成为一名师范生到现在,凡是在涉及到专业的课堂中,关于课堂教学,我觉得,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大家必须明确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就是钱梦龙先生。这一经由实践得出的理论,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即将成为老师的我们不断思考,如果说,作为一个教师,从上课一开始到结束,始终不明确这个课堂的主人是谁,那这样的课堂可以说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正如我们参加一项比赛,却不明白比赛的规则,那这样的比赛又如何可以好好参加呢?因此,看到“三主”理论,总能给我一种明确的方向感,也是这样,知道了到底老师的一堂课,目的是什么。
搜集了一些以钱梦龙先生为代表的导读派的教学观点。就我而言,如果我看到“导”这样一个字,我会知道,是有人指导我,而具体知识的获得,却仍然在于我自己本身去做。因此,很明确,导读派指向了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这一目标上,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在老师的帮助下真正自立,摆脱依赖。关于导读派的“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这一语文导读法的构想,顾名思义,并且从网络中都可以搜到其具体内涵,我认为,除了教读式是需要老师大部分引导,其他三项都需要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发挥。而由此,也契合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系列理论是联系极其紧密的。
在看到钱老师的教学方式时,有书本是这样归纳的:
1、课堂上平等交谈;
2、让学生自己懂;
3、妙语连珠;
4、用“心灵钥匙”打开“心灵之锁”;
5、“唤醒”艺术。赞叹这些总结,面面俱到,如果我是老师,且不说自己适合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做到以上三四点,那也不错了。其实,在刚接触到语文教学流派的时候,我更加喜欢的是情感派,因为我觉得,以情感陶冶人,在提升其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在提升着一个人的情商,一种对美的欣赏态度,在于漪老师创设的温情情境中,是一种心情的放松与精神的开阔。但其实,语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学有所得,能够做好听说读写的同时,做好一个生活中的人。因此,我感觉到钱梦龙老师的激发学生兴趣与于漪老师的教学中的情趣性是融会贯通的,都是提升趣味的教学。都是朝着一个目标,方法必有相似,也确实有许多不同。看了钱老师《论雷峰塔的倒掉》与《睡美人》等课例,再看于漪老师《春》的课堂实录,我发现,钱梦龙老师巧妙的在于提问,无论提问的技巧还是提问的问题深度,他的问题总结出来,就是“多”。这其中包括了学生问的为多数,老师问的是少数。虽然我不能以偏概全,但是这是一个我从现有资料里发现的特点。多的提问也必定有多的回答,这样一来,你一句我一句,一交流,思想会碰撞就自然会产生火花。我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也更加喜欢课堂讨论的这样一种方式,其实之前自己没有体会到我是课堂的主体,在一味的等待并相信老师的答案,即使如此,那些讨论的场景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在《论雷峰塔的倒下》中,钱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里有一个关键词,如果你能找出来,我算佩服你了。”这句话中既有幽默也有一种无形的对学生的肯定,这个问题很难,你如果说出来了,那真厉害。当学生回答出来后,钱老师说“啊,佩服,佩服”我想,上课时,学生的关注度在老师身上,老师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有时对学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钱老师真正做到了双向互动的一个课堂。他的提问是技巧十足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一个教学点,让我想起在微格训练中的提问一节,我会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总是局限在“讲了什么事情、找出喜欢的语句”等既定模式,参照着钱梦龙先生的提问,可能我的问题缺少一些为学生设想,在那样的情境下,怎样的问题才让学生乐于回答,而同时又有着足量的知识点,这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了钱老师的提问吸引我之外,还有的就是他的课堂,总让我觉得是对老师高水平、能力的一种要求,因为完全将所有问题交予学生,他们提问,我来解答,而回答中又不能全部把内容抛给他们,需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这一点中,我就会引起对自己能力提升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学生的回答不会总是在预想之内,因此,保证老师对文本的完全解读显得极其重要。
对于导读派的所有理论,以及钱梦龙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正要做的是引起兴趣,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做到自己的头脑中先有火花,再与其它学生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这样,语文不会显得十分无趣,因为对于学生,是难忘而又有所收获的。每一次的理论的学习,都是各个老师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下的结晶,不是说一定适宜每一个人,但是主体思想没有错。老师,就是需要玩转这些上课的技巧,细致到每一句话的说出。我想,这就是向钱梦龙老师学习的最大的体会。
第四篇:钱梦龙《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第一教时)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生:这里解释“凭”好。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生:不笨。师:你说说理由。
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师:噢,他有意见。生:有点笨。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语感出来了。)
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
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
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
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以上第二教时
(本实录中的楷体字部分系执教者自述教学设计的意图)
第五篇:钱梦龙《愚公移山》评析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评析
汝州市寄料镇一中 鲁振阳近日,观看了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经过我的认真拜读,细细品味,发现先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有大智慧的,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用心琢磨,用心领悟。下面是我的一点阅读领悟,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 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钱梦龙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对文言词语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反观自己和自己身边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词语讲解时总是直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解释,采用“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觉得学习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钱梦龙先生在这一课的讲解中才用了与之相反的教学方法比如: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这样的例子在钱先生的课堂上还有很多,这种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样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大大被调动起来。
二 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言简意赅,如何让课文内在的精华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困扰广大语文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钱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我们先来看几个很典型的例子:
“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 “参加移山的总共几个人?”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两人对待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愚公到底笨不笨?”
“那个京城氏的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能让他去吗?”
这些问题生动有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内在的潜能,创造性思维通通激发出来了。不得不佩服先生设计问题之巧妙。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该多学习钱先生的这种方法。在把文章分析透彻的前提下,巧妙设计问题把课文的讲解融入到这些问题之中。这也是对广大语文教师教育智慧的一大考验。
三 把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钱先生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讲解中并没有像一些老师那样去标新立异,提出一些偏离文本本意的问题。而是循序善诱,让学生自己感悟到文本的立意主旨。在对“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的主题进行讲解中,钱先生巧分派别进行讨论,而后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在不断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巧妙引出“小聪明和大智慧”“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这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很好的教育。相信很多喜欢耍小聪明,骄傲自大的同学一定是获益匪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其实是一次更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总之,钱梦龙先生的这节课堪称一节典范课。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运用到了很多教育智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节课对我们这些语文工作者何尝不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希望我们都不仅仅只做看客,而是把自己的教育智慧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书写出自己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