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论文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摘要】在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巧妙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电教优化思想品德教学
电化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媒体引入思品课堂,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能有效地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
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刻不容缓。
一、适时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例如:我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中“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童第周”的事例,并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一边听歌,一边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也理解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祖国的荣誉与民族的尊严,绝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再如:教学初二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这一内容时,我播放MTV《世上只有妈妈好》和歌曲《爱的奉献》,这样让学生触景生情,完全沉浸在爱的情感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尊敬、关心父母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要尊敬、关心父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关爱社会,关爱他人。这样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效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达到教学目的。
二.巧妙运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晓之以理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构建主义教学论”中就提出“以情启思,以思促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明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想政治教材的特色,巧妙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具体事情、具体情景得到教育启发,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明白事理,提高道德认识。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中“人生需自立”这一内容时,我播放了两组幻灯片:第一组幻灯片内容为父母外出,十四岁的小强自己在家得了重感冒发高烧而躺在床上的危险情形;第二组幻灯片内容为有关自立的名言,如“痛苦常使弱者厌世轻生,却使强者更加清醒奋发等。通过播放这些内容以及对这两组幻灯片的分析,学生不仅懂得了依赖的危害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了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入情入境,又突破重、难点,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晓之以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妙运用电化教学,用实例引导学生的行为
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在具体表现。而导行就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使其知道应该怎样做。由于初中生缺乏实践经验,喜欢模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道德认识、情感与行为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情况。因此,我在引导其行为时,从学生初步的道德认识出发,巧妙运用电化教学,指导道德行为,把学生引入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例如: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中“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1)初一袁章同学在期中考试中,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试卷发下后,虽然他很难过,但是他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法,最后他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小杨的座位旁边有两张废纸,班上的卫生评比被扣了两分,几个同学说她是故意的。小杨整整一天都闷闷不乐。回
1到家里她向母亲诉说了这件事,在母亲的开导下,她的心情渐渐地好起来。通过对以上事例的讨论与分析,学生懂得了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地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还可以向小杨学习学会自我疏导,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这样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有标准,从而避免盲目的导行,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通过电化教学巧妙的把激情、明理、导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转变为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在不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观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仅是把要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师准确无误地讲解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始终围绕着“讲”字下功夫,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似乎也只是讲得准确、完整、科学、生动而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学过程视为逻辑分析讲授过程的课堂教学,必然使学生成为机械被动的学习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个性思维受到严重抑制。再加上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一味地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就会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相反,教师如果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电化辅助教学,把教学过程真正转变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上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开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变,则有赖于教师灵活运用电化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课堂教学过程。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都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点:是否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或者探究式;是否变说教式为情感式;是否变单向式为多向式;是否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否则就是人们所说的“穿新鞋走老路”了。此外,教师还要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多种教学法的长处和短处,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组合运用,不要生搬硬套。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根据发展了的教学实际,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调整,使教学方法更趋科学,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五.利用电化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要从简单落后的粉笔加黑板模式向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方向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集中表现——电化教学具有形象化、可再现性、综合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电教媒体作用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时,电化教学对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感染力、加大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实效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来说,开展电化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知识信息要求新而且广泛,教师的教学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而且,由于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教学中必须把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补充大量社会信息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而要做到这些,凭简单落后的传统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来优化教学手段。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有利于激情、明理、导行,提高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高尚行为的净土。
第二篇: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思品教学
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思品教学
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刻不容缓。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富于浓厚兴趣,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更要求我们在思品课堂上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高尚品德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感染,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思品课上,引入电教媒体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统一,实现激情→明理→导行的连贯性和渗透性。
一、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动之以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第师”,孩子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用投影片、录音等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他们会以饱满的学习情绪,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晓之以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矗九年义务教材第四册《要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教学,新授前先放一段录像片:十字路口,交通繁华之处,车水马龙,交通民警正在紧张、认真地工作,指挥疏通来往的行人与车辆,提高通行效率,确保交通安全,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然后再放一段儿童交通事故录像片,让学生象小交警一样分析交通事故,谁违反了交通规则?后果怎样?从而使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在学生心中扎下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便水到渠成,效果极佳。
第四册《谦让》一文,我采用放“孔融让梨”动画片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孔融自小懂得谦让,受到大家的夸奖,这一收获是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画片时自然得到的,为下文分析孔融为什么让梨?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奠定了很好的基矗八册《英勇的共产党》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头:首先提问,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用红粉笔粗体字写上“共产党”三个醒目的字,然后播放电影剪辑《烈火中永生》江竹筠、许云峰等身受敌人的种种酷刑,表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片断,老师做如下旁白:像他们这样一身正气、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就牺牲了三十二万多人,他们伟大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永存。此时,学生个个泪光莹莹,热爱共产党崇敬英雄之情便油然而生。然后问: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共产党员?顺势把课题补充完整。如此学生的感情与课文产生共鸣。
二、引用电教媒体,学文悟道,晓之以理
在学生知情意行过程中,明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导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思品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
1.用投影灯片缩短时空距离
七册《坚持民族气节》?中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用投影片可缩短时空距离,深入浅出,配合第二自然段文字设计一框灯片,汉武帝派出苏武出使匈奴,亲手交他一根“使节”,使学生认识到苏武此行任重道远。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设计一框抽拉活动片,内容是苏武被单于用种种手段逼迫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再抽拉单于一怒之下命人把苏武抛进地窖,用饥饿和寒冷折磨他。画中苏武形销骨立,连眉毛上都结了冰,奄奄一息,但他还是没屈服,这就是民族气节。而后抽拉苏武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牧羊的情景,配上悲壮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感情朗读训练,深入理解苏武如何坚持自己的民族气节。在分析第五自然段时,映出第三框灯片:十九年后,须发皆白的苏武回朝,长安百姓涌上街头,欢迎这位光荣的使者。苏武之所以受到万民敬仰是因为他坚持了民族气节,这种爱国精神,我们后人应好好学习并发扬光大。
2.用投影片化抽象为形象
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脑子里没有映象,当然进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维活动也很难活跃,因此,有必要借助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七册《珍惜时间》一课教学重点是“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怎样珍惜时间?”
而“时间”这个概念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理解这个概念成为本课教学难点之一。利用投影打出字幕,朗诵录音同步进行,学生兴趣盎然,“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人重视,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也做不成。”
学生一番争论之后,得出谜底:“时间”。抓住这个时机,演示一框抽拉投影片: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工人能生产8.26吨钢;一台采摘机可摘西红柿69公斤;彩电生产线可组装一台半彩色电视机……这样使学生对时间的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强化了对时间的理解。
三、运用电教手段作结,提高学生道德辨析能力,强化主题,导之以行
人们的认识规律是感性→理性→实践,这样才能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运用电教媒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册《先人后己》一课学完后,把课后第二题制成有图的投影片,附加字幕,讨论该怎么办?一框为春游回来,大家都累了,车上座位少,应当克服困难,把座位让给别人。另一框为“六一”儿童节影展,班里发票时好票不多,主动要一
些不太好的票。此项道德识别练习做完,再让学生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指导学生树立先人后己的正确思想,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四册《不上当受骗》讨论学习后,放少年儿童被拐卖的录像片,讨论如果是你自己,该怎么做?以强化主体,不上坏人的当,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有利于激情、明理、导行,提高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高尚行为的净土。
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下面就来谈谈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的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例如:在教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录像,就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比赛镜头,每当一个歌手演唱完,评委老师就亮分,报幕员说,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号选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2分
……这个平均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来教给你们一项新本领,然后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个个积极主动地学,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2、比较激疑导入。古代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的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适时运用比较激疑,使学生有疑可问。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利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看到的是自行车、手推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接着再将它们的轮子换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形状,这样学生个个笑得前仰后翻,连连摆头,而且感到非常不舒服。最后换成椭圆形的,同学们都说:“也不行,没法坐。”教师接着说:“为什么圆的轮子就行呢?而其他形状的都不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兴趣达到高潮,寻求知识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时,教师再讲新课,效果很好。
3、巧设悬念导入。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
厚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当场书写一些数,师生进行比赛,看谁最先判断出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跃跃欲试,但随着数位增加,数目的增大,他们的判断会越来越慢
。很自然,学生会想:老师用的什么诀窍,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教师抓住这一“火候”,启发导入,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愿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
4、启趣谈话导入。就是根据低年级的儿童对彩色图画的敏感,对小动物的偏爱,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谈话,来提高学生参与欲望。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制作了“小猴子找外婆家”的动画片让学生看,并配上录音:有一次,小猴子的妈妈生病了,要小猴子上山告诉外婆,临走前,妈妈说,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很像,只是稍有点不同,外婆家的房子呈正方形,奶奶家的房子呈长方形。可是,顽皮的小猴子还没听明白撒腿就跑,到了山上,看见差不多的房子才愣住了。这时,小朋友完全进入情境中,都愿意帮助小猴子,可是他们也不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呀?
于是教师趁机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当然,利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关键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原则。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起到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操上的满足。
第三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该出手时就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大大缩短了知识传授与反馈过程,增加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不注重其合理应用,甚至运用不当,滥用多媒体,必将导致喧宾夺主、过犹不及的后果。本文就以上问题,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提出对策:适时使用,适当使用,重视师生交流,以期和大家交流共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对策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不顾教学内容,滥用多媒体。整节课从展示教育目标到教学的导入,直到课堂总结,除了教师少部分讲解外,其余都用课件来演示,材料尽数罗列,牵涉到的素材(图片、声音、录像等)有百多兆。例如,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有位教师在讲授《湖心亭看雪》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然后就是字词句,还有通篇的疏通文意,更有许多相关的图片、结构图„„一堂课下来,学生随着老师的指挥棒看了半个多钟头的多媒体内容,而黑板上仅仅留下“湖心亭赏雪”五个字。还有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春》时,教师将自己对课文的预设表现为多媒体的演示,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路点击,课堂上春花、春草图应有尽有,春风、春雨声此起彼伏,出示字幕时伴随的玻璃声、敲门声等不绝于耳;结果是整堂课学生都被图片、声音、录像等信息包围着,根本没有机会思考、想象和理解。学生似乎接触到了许多信息,实则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根本就没有记住、理解任何知识,更谈不上去反思、创新。就连听课教师也被这种种声响搅得心烦意乱。
面对此种状况,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要针对问题认真反思、总结,最终就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对策一:选准时机
要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恰当地运用,要用在疑难处,用在“不可言传”处,用在激发灵感处;要用在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解决或解决效果不够理解的问题,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或道理。不要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激发兴趣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融视觉、听觉于一体,把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音、影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以动态或静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探究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迫切的探索欲望必然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交流中进一步探究。如上课铃一响,学生坐定,而他们的心思还很难极快地进入课堂,情绪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如果能根据教材特点,适时使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那就等于构建了一座桥梁,能引导学生迅速而顺利地投入教学活动。
突破难点时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指导学生对知识信息自行加工、系统整合,同时正确取舍。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保持和提取,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能力的形成。
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观察感知,或写景状物,或记叙事件,或联想生发;实物投影,物物对比,描形写物„„训练的方法不一而足。在训练之后还可以直接展示学生习作,即时反馈修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写作素材,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还可范文示例,学生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有据可依,在此基础上的指导也会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对策二:重视交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1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必须建立在新兴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具体说来,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语文以语言文字为教学内容,它的人文性注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创始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运用语言、创造思维的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不仅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功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积极活动,而且可以以视听为基础,通过视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在视听之前或之后,或提出问题激励探索,或强化要点引起注意,或开展活动深刻体会。
《孔乙己》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演示了人物活动画面,人物矛盾冲突等内容。然而,在此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并未为之所束缚。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与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剧本中的重要片段,揣摩人物心理,由此来决定朗读的语气、语调,抑扬顿挫;通过朗读既把握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又体会出了剧本台词个性化的特点,继而进行能力训练,频显情景训练要求: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思考、讨论、练习,课堂气氛热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不仅没有束缚我们师生护动,甚至为我们所用,使课堂节奏更紧凑,活动目标更明确。
总之,语文教学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是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尽管在使用中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就此不作为或因噎废食则是极端错误的,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第四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作文教学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作文教学
在多年的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中,我曾用“到课堂外观察、范文引路、坚持写日记” 等方法,力求让学生轻轻松松写出规范的作文,可课堂45分钟的时间限制这一难点,让我始终未能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缺乏、语言平淡、立意不新、没有亮点”等问题。
自从电教媒体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以后,我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观看课件,欣赏美景,品味范文,让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像进驻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印象,使学生在每一次的45分钟作文教学中,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感知素材,获取他们所缺乏的生活经历和知识阅历,为他们突破课堂45分钟的时间、空间、阅历的限制而造成的作文写作困难的瓶颈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发挥多媒体优势,丰富学生的感知素材。
由于学生的生活范围较窄,几乎只有学校或家庭这两个生活范围,对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知之不多;再是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限制,使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认识不深,对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往往注意不够,甚至听而不闻,顾而不留,因此在头脑中留下较深印象的生活内容并不多,叙写起来难以做到具体、生动。而多媒体可以它把丰富多变的内容以流动、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作文。
如在指导学生写《燕子》时,先让学生通过自制的课件录像《勤劳的燕子》,并配上乐曲《小燕子》,学生通过看一个个燕子生活的画面-----捕食、筑巢、喂小燕子等,听着那欢快的歌声,声像同步情景交融的场景效果,使学生对燕子油然而生崇敬、赞美之情,一幕幕有关燕子的生活情景跃入眼帘,对燕子的感知得到了丰富。短短的几分钟的录像观看,给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感知素材,此景此情下,学生作文不再是头痛的事了,而是学生抒发自我情怀的需要了,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实动人的作文从学生的笔下跃然而出。从而达到了在45分钟内写好一篇作文的目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感知素材,也只有解决了写作素材的来源问题,作文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素材活水,写作文也就自然不难了。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丰富学生的特写素材。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没有细致的观察,便谈不上对万物的深刻认知和准确概括。观察还是发现问题、获取真知的科学方法,是繁杂费时费力的身心劳动。为此我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利用投影或课件的优势,把图中的事物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主到次、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有步骤、有目的地分解投影或展现,并根据需要补充相应的投影或课件内容,让学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理解,提炼作文所需的特写素材,为解决学生作文写不细、写不精、写不突出的难点提供方法和素材。
如我在“莲文化的魅力”一课的作文教学时,根据教学的需要,依据课文中 “欣赏莲花,了解莲花”的要求,制作了使学生能把莲花写清楚、写完整的辅助教学课件和莲花的教学模型,在作文指导时,采用把画面分解投影和摸型展开投影的手段,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并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细致、深刻的观察,因而学生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生动具体。操作如下:依次出示如下几幅投影片,先投影莲花盛开的公园景观图片;再投影有关莲花的习性知识图片、莲花品种图片、莲花用途的相关图片;再投影莲花实物模型,并将莲花按顺序由外向里解刨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莲花各个部位的特点,了解其价值所在。如此一来,学生写起作文来难度小了,兴趣浓了,有关莲花的内容丰富、具体了,写莲花的结构层次清楚,内外分明了。
三、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写作兴趣。如让学生写一些有关动物的作文,学生虽然平常接触过不少动物,但对动物的各种形态及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了解却并不多,若用电脑将有关动物的科教影片、图片、相关知识下载下来,建一个素材库或网站,让学生自主选取所需的素材,了解要写动物的相关内容,他们不但会发现平常的动物背后隐藏着的大量知识,他们还会动心于动物的神奇、凝神于动物的各种形态,惊奇于动物生长的过程,结合平时的感知而写出的作文就会富于情趣了。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等。有了互联网,一切皆有可能。飞禽走兽在身边穿梭,日月星辰触手可及。这些不由得学生不产生写作冲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份兴趣,有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写作水平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为此我让学生在我建立的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月进行一次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只要发挥互联网优势,用好互联网,学生就不用为写作素材的贫乏而发愁,只要上网搜索,写作素材应有尽有。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加强语言积累,日积月累,必定能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第五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推进,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一环“文学素养”越来越值得我们重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文学素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逐渐弱化、淡化以致于趋向消失。为了使语文教学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必须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注重“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个性化素质教育。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就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但是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从“文学”角度概括,主要包括教师对生活的感知力、对“文史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文学创作能力等.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文学素养培养重视力度不够。因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还不是主流地位。调查表明,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水平也不高,虽然学历水平均已达标,专业技术职称也不低,但文学理论的素养、文学鉴赏知识及能力,对文学现象的关注程度和对文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的认识把握还有待提高。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切地认识到:新世纪合格的中学语文老师的责任非常重大,语文老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国民的人文素养和语言文学的水平。实际情况表明,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一篇文章的教学,也只是一般的常规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仅停留在漂亮辞藻的阶段。根本上忽略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忽略了语文课中的“文化传承”、“精神修养”、“现代思维”、“社会应用”及“语文才能”。没有从文学鉴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分析理解。再加上语文教师本身文学素养水平的局限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1、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
2、漠视文学经典,阅读功利性较强,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
3、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不高。这些都与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学素养的重视息息相关。其实,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是影响文学素养培养的核心因素,而且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文学观念、加强阅读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要把教师的文学教育同教师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结合起来,这才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语文教师具备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首先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目标也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出了高的要求,同时新教材也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非常重要。
1、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步伐。随着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的深入,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下就很自然由语文教师个人的文学修养决定。
2、语文教材特点的必然要求
现在的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加强了人文性,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这些都体现了人文性。第二,现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性。教师引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第三,教材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特别是在阅读思考和练习中,不追求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追求标准答案,让孩子遐想联翩,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大的空间。
3、语文学科性质的必然要求
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塑造完美人格,跟大千世界建立起多层次的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语文学科
以下的几个特性:(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2)语文学科的思想性(3)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4)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
4、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修养、民族文化素质。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决定语文教师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主动性和民主性的培养,更决定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教育任务。
四、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学修养
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是指教师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视野,从更
高的广度、深度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应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了解一定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没有理论指导的文学作品教学活动显
得苍白无力和肤浅。
2、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
文学基本常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除了对教材中的知识熟知外,还要更广泛地学习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知识。如:文学作品的题材、体裁、中外文学史、文
学名著及著名作家等都要了解。
3、锤炼教学语言、能写各类文章
其他学科教师的语言主要是传授知识和师生交流的工具,而语文教师的语言本身还
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因课文内容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语文教师还须根据教材调整自
己的教学语言,或慷慨激扬,或曲折婉转,或见解明快,或犀利深刻„„这也是语文教师必
备的基本功。由此可见,锤炼教学语言固然重要,然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更为重要。
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能总结教
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还应该能写各类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章体裁、文学样式,教师应该先写,从中体会写作的甘苦,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能力。
4、文学鉴赏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从小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其中就
包括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鉴赏能力或欣赏能力。在教学中,以比较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理
解文学作品。这样学生对作品和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对优秀文学做到知其然和所以然,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思维水平。
5、提高学科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具有综合性,选作课文的文章,文史哲经,应有尽有,数理化生,无
所不包,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都将选入教材。语文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才
能读懂此类课文,并在教学中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五,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从自我做起,要更新观念,有一种面对新形势不提高文学素质就不能适应
需要的紧迫感,从根本上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其次,积极主动地学习积累,提高文学素养。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的含义、文学
作品的类型、风格、流派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要养成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说实话,语文教师不读书,不读文学作品是当今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利于教师素质提高,不利
于教学质量改进。语文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其实,语文教师除了钻研教材之外,要通过重读经典名著,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要通过阅读阅读学、语言学、写作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充实自身理论素养;要养成广泛涉猎文学作品的习惯,科学地研究各类体裁的特点,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提高对文学的感悟力。
最后,还要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多练笔,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才能做出适当的点拨,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
这样有目标地去自学、去多读、多练、多思、多品,通过自修,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总之,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影响极大,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实施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创设有生命力、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语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