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课改教学论文:围绕学生激活历史课堂[人教版]
围绕学生激活历史课堂
南京市栖霞中学烷基苯校区周强
中学历史应该是一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课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常见现象:开学之初求知欲强烈的学生在一天天的历史课堂中激情燃烧殆尽,逐步索然寡味甚至抗拒。
老实说,对我们教师而言的确尴尬。就其原因:主观上,我们教师把持课堂,不给学生多渠道思考乃至插嘴的机会,貌似我的地盘我做主;方式单调,长期填鸭式教学让人乏味;客观上,高中课本条条块块,理论化太强、结论性说教太多、跨越性太突然;脱离现实,看不到实用性。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去激活历史课,保持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我以为教师要导忌演,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学校实践中一个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教孩子的时候,主要是一个人的工作。”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就不自觉的走进这样的死胡同。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为本,多为满堂灌, 死记硬背。
而现代教育则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表现学习者的选择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课堂上, 强调学生应多思考, 多提问题, 鼓励学生难倒教师, 乃至超过教师。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讨论中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使学生不仅理解了问题并掌握了大量知识, 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只有做一名老老实实的调度者,完全没有必要做一位满头大汗吃力不讨好的说教者。
那么,我们教师导什么?
一、导出知识结构,不让学生偏出框架。在高中历史课本里,板块学习比较突出。每一个板块的学习都有一个主题。在课文的学习中,必须要交代学习主题,抓住板块的主线,保证不偏不离。比如说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开始讲的就是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在讲授之前,就要讲清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其建立于秦朝,完善于汉到元时期,强化于明清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乃至废止;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最好要曲线示意图标示起来。然后就此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再比如必修三第五单元,讲的就是近代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最终到思想层次的渐进学习过程,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再到无产阶级为主导的学习历程。其主要特点是由浅到深、由表到里。2010年江苏省级高中历史骨干班在扬州研究学习期间,有同仁提到单元绪论的学习问题,究竟要不要讲,怎么讲,放在什么时机讲展开过议论。我个人认为必须讲,结构性讲,开篇就讲,学完再总结。
二,导出问题,让学生直抒己见。在学习中,我们不可能奢望学生在每次的学习中都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小角度的设计问题,达到某些概念的理解性。比如西周的宗法制讲解。教师先一语概括,这个制度是关于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和土地财产分配继承的制度。试想啊,西周天子有六六三十六个子女,一旦天子崩驾西去,谁来继承他的王位呢?这要不要制定一个游戏规则?如果没有制度,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那有什么后果呢(为下面宗法制的作用做铺垫)?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请哪位同学解读一下36个子女当中哪个才是嫡长子呢?(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标出年龄大小不一的子女序号来不断修正学生回答问题的错误:从子(排除女)→长子→嫡长子(天子正妻所生长子)。关于这个制度,有人概括“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怎么解读?我认为它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哪位同学谈谈看法?除了掌握课本上的评价之外,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评价历史事件(引出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和清朝定太子的改革)。因为有了嫡长子这个概念后,在宗法制中,又衍生了大宗和小宗两个概念。采用图示法让学生讲述解读概念。由此可以推断在血缘上是什么关系,在政治上又是什么关系?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衣钵,其余嫡子怎么安排?诸侯的嫡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其余嫡子怎么安排?这让我们想到了西周的分封制度,那么宗法制和分封制又是什么关系呢?看来宗法制不仅仅是个家法,也是政治制度。宗法制虽然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直到现在依然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深渊影响,你能举例说明吗?族谱,祠堂,祭祀祖先
等等。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教师只要设臵问题,知识内容就应该可以轻松搞定。
三,导出思路,不让学生天马行空。在高中历史课本里,分成了政治、经济和思想三部分,其实也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解读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不妨坚持不懈地从这样的三个角度去分析。以人物史康熙帝为例,如何评价康熙帝?按照课文内容,是缺少康熙帝过失的史实的,显然无法客观、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人物。在评价康熙帝之前,教师要收集其统治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全面衰落的事实、康熙帝违背历史潮流的言论行为、同时期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事实,让学生比较分析获得真知。
此君在位期间,在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大兴文字狱和腐朽的科举制度。在政治上实行极端专制,乾纲独断。在经济上强烈抑制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在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
在18世纪的世界,很多西方国家已经推行工业革命、文明开化以及启蒙运动,整个世界即将进入民主文明和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康熙却看不到世界形势(令人困惑的是,据说康熙对西方文化和科学颇有研究,也任用过一些西方传教士)仍逆潮流而行,推行专制主义、奴化教育和闭关政策治理国家,其结果只有一个,事业溃败,国家受辱。事实上不过百年,康熙的遗子遗孙就品尝到了康熙的苦果!
试问让此君再活五百年,再以这种方式治理中国,真不知中国成什么样子? 四,导到现实,让学生学以致用。今天是历史的延续,如果我们仅仅将历史当成过去的介绍,就无法体现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价值,学生学而无趣就不足为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寻找并发现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有的放矢。从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配合以儒学的三纲五常,在今天的中国看不到一些家长制作风吗?春节期间,我省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在天安门前竖立起一座孔子像,为什么迎来网络世界的一片骂声?钓鱼岛事件中,你怎么看待一些打着爱国旗号肆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公民?能否从义和团运动中认清其愚昧野蛮的本性?能否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什么是理性的爱国主义? 所以,解读昨天是为了解读现实,也为未来找到破解的密码。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习能够到达这种境界,无疑学生是有兴趣的。
五、求变求异,逆向思维,包容不同史观。听同一种声音,武断拒绝其他的史论,一方面不是一种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不懂得批判的接受、借鉴乃至认同;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步丧失,以为历史只是记忆学科。所以,求变求异,才能擦出思维火花,拓宽思维范围,心悦诚服接受课本里的某些历史性结论,甚至超出课本的某些机械性结论。试举一例。知名历史学者洪振快认为:林则徐是他那个时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所谓“夷情”的了解还是肤浅的。
一般认为,林则徐禁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但是,历史实际并非如此简单。英国发动战争,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战争最终能否发动起来,关键的不是主战派的叫嚣,而是议员们的态度。所以,主战派必须提出能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动听理由。
那么,能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动听理由是什么呢?首先必须明确,这个理由不是中国政府禁烟。英国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是外交大臣巴麦尊,他多次提到类似“女王陛下政府绝不怀疑中国政府有权禁止将鸦片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鸦片”的话。因此,中国政府禁烟不会成为巴麦尊说服议员支持战争的理由。
洪振快认为林则徐禁烟中的一个做法,成了巴麦尊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理由。1839年林则徐抵达广州发布禁烟文告,责令外国鸦片贩子三日内必须呈缴鸦片并签署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贩卖鸦片,若有再贩,“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由于鸦片贩子不配合,林则徐派兵封锁商馆,断绝饮食供应,迫其就范。林则徐围困商馆、断绝饮食的做法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巴麦尊在《致中国皇帝钦命大臣函》中指责说:钦差大臣“违反国际法,完全无视他应给予一位英国钦命官员的尊重,把该监督以及商人们一并监禁;并且继续断绝他们的一切生活资料,以饿死他们所有的人相威胁”。义律被迫答应交出鸦片,是“为了拯救他那些被监禁的本国同胞的生命”。巴麦尊认为,“女王陛下政府必须首先要求因为对它的官员本人施加暴行从而使英国君主遭受侮辱一事获得赔偿”。
林则徐不会明白,他的这一做法触动了英国人敏感的神经。围困商馆、断绝饮食,威胁生命安全,这在英国人看来是侵犯其人身权,是不能容忍的。它们在英
国人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因而也是最能打动议员的。巴麦尊在议会中与反战派辩论时,正是以英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没有保障,政府必须出面保护为理由。
林则徐作为大清帝国的官员,他对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予保障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也就不会意识到地位比天朝子民更低的“夷人”对此会如此看重。
我想在教学里,教师少些说教,多给些理由,哪怕有那么一两次的偏激、离经叛道,何尝吊不起学生的胃口呢?
有一首歌叫做《动起来》。其实在历史教学中未尝不是如此,关键在于学生的动,学生的口动手动思维动,课堂就会激情四射!
第二篇:历史课改教学论文:如何突破历史教学的困境
如何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
甘泉县初级中学:顾永燕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初中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改革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
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短短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有着深切的体会。而更让历史教师更无奈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学生家长一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态度也不够热情。究其缘由,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
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1-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这些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的困惑与失落。
第二、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第三、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我以自身教学
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法策略。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一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其尴尬之处在前面的困境探讨中已述及,这里就不再作重复。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倘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从而我们就会感到自豪,产生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
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键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那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其次,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一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第三,利用好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三、“学史致用,重铸人格”是目的让孩子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发古之幽情,而是通过所学的历史,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链条上的一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时刻都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现状也将在未来影响我们的后代。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漠视自己的根和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就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
当今社会人文素质每况愈下,塑造人格国格的任务刻不容缓。而历史作为社会的教科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担
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本闪耀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历史见证,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实录。展开世界历史,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历史上众多的光辉典范,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马克思花了四十年写下了《资本论》;毛泽东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等等无不激励着孩子确立与调整自己的人格观,完善与守成自己的人格观。当然,人格的重铸要经过长时间的学、思、行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才能使思想和言行融合,内里与外表完善统一,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最高境界。
要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还有诸方面需要研究探讨,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重视确立自己的正确教学思想,转变、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一个功在千秋的理想,我们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第三篇:历史课改教学论文:走出遥远的历史-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现实生活
走出遥远的历史,走进现实的生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现实生活
李志亮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生气,远离生活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体现历史的德育功能,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学贯古今;历史知识要鉴古通今;以历史为今借古用今,让遥远的历史贴近现实生活。关键词遥远现实德育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课程。然而,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遥远的多,现实的少;理论的多,实际的少;抽象的多,具体的少。本来活生生的历史成了缺乏生气,远离生活,学生大都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内容,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历史学因不能直接带来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效益,往往被人冷落。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小学小故事、中学中故事、大学大故事。历史课被演绎成了“故事会”,历史课程因此丧失了其固有的教育功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1]。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种,是要使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2]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只有从古老久远中走出来,贴进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深切地感悟到生命的伟大,生活与人性的美好,才能去追求比生活本身更为高远的东西。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贴近生活。
一、学贯古今,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有时代特征 自古至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不但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青年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渊博,学贯东西,上知科学,下晓民情民俗的学者,更要做一个汲取历史人文精华的思想者。
历史学科是个知识性很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地理、天文、历法、生物、建筑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具备系流、渊博、扎实的历史知识外,还应加强自学,广泛涉猎,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历史学科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已经过去的,不可重复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3]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远离时代,远离现实生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贴近生活,历史教师应当是一个具有时代人格魅力的教师,他的辨证思想,改造历史,超越历史的信心,民族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温文尔雅的谈吐都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课堂上,历史教师
应恰当地应用现代人的语境去理解历史,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语言去讲解历史。从而使过去的历史显得生活化,大众化,现实化,人性化,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近和理解。近年来,《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等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并受到大众的亲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易中天、王力群等人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人格魅力。
二.鉴古通今,历史知识应贴近现实生活
“以史为境,可以知兴替”,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古老文明,而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蕴涵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是过去历史对当今的影响,不失时机地借助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追本朔源,由果导因,不仅可以拉近历史无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例如在历史必修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中讲述到海上丝绸之路问题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水下考古和2008年5月~8月“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展的有关情况,并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出探究论文,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素质。
三.借古用今,以历史为镜,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育的目标是为未来培养和造就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程不但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还承载着指导学生从历史知识中体味生活哲理,获得生活经验的任务,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要将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当今和今后的生活智慧。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学生又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带着知识、经验、情感参与到课堂活动,然而,怎样将历史的光芒转化为现实生活的智慧呢?这需要历史教师的引导和示范,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成败得失,联系现实生活,达到心灵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
历史人物生活在过去的现实生活中,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是非标准、生活经验和人生际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如司马迁虽遭残刑,但凭坚强的意志,编写出史学巨著《史记》;孙中山屡战屡败,百折不挠地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布鲁诺为追求科学真理敢于牺牲生命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极好素材,对照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优秀品质,可以引发学生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哲理。
历史事件往往也折射出生活的哲理,例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工作重心,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合作抗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过失败的教训,也有过成功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也由幼稚走向成熟,历史选择了她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总是透出一种生活哲理:与时俱进,事实求是。那么,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就此例对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启发:一个政党只有如此才能走向成功,一个国家如此才能走向富强,作为青年学生,也只有如此才能将理
想变为现实。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让遥远的历史回归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28.
[2]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学出版社,2003.4.
[3]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7.
Out of The Distant History,Into Real Life
——On The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on How Close to Real Life
LI-Zhiliang
History and Research Group of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Chenzhou ,Hunan Province
Chenzhou China423000
AbstractAt present,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s lack of anger and away from the phenomenon of life.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history, reflecting the moral function of history, history teaching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Learning, requested ancient and modern;historical knowledge to Kam-classical and modern;with the ancient history today, by using this, so distant history should be close to real life.Key wordsDistant,Realistic,Moral Education,History Teaching
作者简介:
李志亮(1980~),男,湖南郴州人,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教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文化、中学历史教学。
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历史教研组
邮编:423000
电话:***
邮箱:kuokuo120@126.com
第四篇: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一堂历史课的教学尝试之心得体会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一堂历史课的教学尝试之心得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关键在于创新,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新课程价值追求。如何创新历史教学,众多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应该高招很多,各不相同。笔者近期在高二理科班的历史必修III教学中作出了一次教学尝试,旨在充分发挥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相结合的精神,仅供参考。
教材:历史必修III第八单元第3课《(19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教法:教师辅导学生上网收集整理资料,并制作课件,最后由学生组织课堂教学
一、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主人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化社会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信息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继物质与能量之后的第三个被开发对象在社会生活更方面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因此,对专业信息的掌握(如对历史中客观史实的了解)已经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士的权限。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当代中小学生能够在网络中获取大量专业信息。而这一切远比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知识要丰富、精确和深刻得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意识到时代对于教育的影响,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才能不断成长进步,与时俱进。
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开始挑战教师的权威,对教科书上的史实不置可否,甚至指出教材中的错误(如人教版历史必修III第七单元第1课《(近代以来)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引言部分存在明显的物理理论常识错误,而历史教师几乎都发现不了这样一个常识错误)。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呢?
2、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主体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当代中小学生已经远非昔比,各方面知识储备比较丰富,在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更有甚者敢于向教师挑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置疑。固然,这类学生通常不得教师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教师课堂教学中较为头疼的“顽症”所在。但是,当堂呵斥学生,只能引起更多不满和消极对抗,不利于学科教学,当然也不是一位新时代教师的做法;“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课后好好讨论”这句话说的次数多了,教师的权威也会受到质疑。
笔者认为,处理此种情况的最好办法,首先是教师自我定位的改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成知识的权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可行性已经微乎其微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束缚,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只要能够因时制宜地发挥主导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甚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这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最佳选择。
3、新教材新教法——专业史的增加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提供了空间
有位南京市特级历史教师说过,一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指出教材中的错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III第七单元第1课《(近代以来)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引言部分存在明显的物理理论常识错误),而他却一点也不知道错在哪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新课改的今天其实一点也不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太多的专业史教学(物理、生物、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要想胜任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必须时刻给自己“充电”,这是笔者对自身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但是,毕竟,短时间的理论提升,还是不及长时间研究的专家。
“为什么光速是永恒不变的?”相信很多历史教师是解释不清的,更不要说弄清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题了。如果对于这些理论本身一知半解,甚至一点都不明白,又怎么能够给学生讲清楚“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这样一个重要意义呢?!“老师,为什么教材要将罗丹的《思想者》归为印象画派呢?”“贝多芬的作品中哪些属于古典主义,哪些属于浪漫主义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历史教师都会一脸茫然。但是,要知道,这些专业史的知识或许是历史教师的难题,但它们对于某些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相信很多教师在课间走在教室里的时候,都看到过有些学生面前摊放着的大厚本专业书籍吧?为何不尝试着利用学生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呢?!本着这一想法,我开始打算尝试让学生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主人的可行性
事实上,我的这次尝试真的成功了!而且更让我料想不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讲竟然是那样的精彩,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环节以后再续。以下主要谈一谈“学生课堂”的可行性问题。1、21世纪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已经今非昔比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人教版教材中(历史必修III第108页)指出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按照教学要求,这属于学生识记内容,因此我强调这一点需要掌握。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学生突然发话:“老师,有科学家提出光速不变是错误的”(后来,我上网查找到,2002年8月8日确实曾有学者经过天文观察和数据分析研究对光速不变理论提出过质疑)。本来我可以避而不谈,毕竟这不是我的专长,但另一位同学紧接着冒出了一句:“唉,我本来就没有搞明白为啥光速不变,这下好了,不需要明白了!”(典型的幸灾乐祸,事后有同学断定他没参加物理奥赛班)。这下全班炸开锅了,你一言我一语地,我一看这种局面出现了,而想救火,我是没这水平了:“大家课后去问问物理老师吧,我们接着看下面的内容。”课堂教学是顺利进行了,但是明显感觉出学生在后面的教学中热情大大减弱。应该说,这节课没有成功,但确实也并不是我当时所能控制的。但让我感到安慰,更让我大受启发的是下课时发生的事情。
下课后,坐在前排的一位同学从抽屉里翻出一本很厚的物理学专著,从中找出光速不变的原理解释和公式表达给我看。当时我大受感动,看得出来,围观的很多同学在他的讲解下也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事后,我开始明白,其实现在的学生所掌握的很多信息和知识已经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了。这也为我的“学生课堂”尝试提供了可能。
2、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使这一行为成为可能
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凸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全面发展”,“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居于主导地位”[1]。我们在历史课堂上不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应充分重视教师在其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度,这才是新课程下历史教学所提倡的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更是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有可能出现课堂教学中的失控局面。因此,在尝试进行“学生课堂”实验时,从教学资料的筛选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言和问题设计,再到课件资料的展示,我都一直在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当然,学生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为我的这一大胆尝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一块至关重要的基石。
事实上,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学生学习历史和主动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出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效率也大大提高。而参与到课堂教学主讲的几位同学更是感想颇多,体会和收获自不必说,对于教师备课的辛苦有了一份独到的体味。
三、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主人的优越性
1、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增加了大量课堂争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的深层次把握。
“三人行,必有吾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作为一位讲台前的教师,要想把这句话与课堂联系起来,估计难度较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生也很难将自己视为比老师知道得还多的人来对待。但如果讲台前讲课的是自己班上的同学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即便是平平淡淡的一堂历史课,下面的同学也会端正坐姿,翻开书本认真阅读。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在教材中找到问题,借以向台上的小老师发挥挑战。因而,课堂上问题不断,辩论不断。只看见台上台下争论得面红耳赤,台上同学大汗淋漓,台下同学热情高涨,双方争论不下时,大家都纷纷把目光转向我的身上。那种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情形,不敢说别人没有遇到过,但至少我平时确实很少遇到。通过教师的最后点拨,很多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上就很快得到理解和把握,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层次把握大大加强。
2、是对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也弥补了历史教师专业史不足的缺陷,开拓了师生的视野。
笔者认为,21世纪的高中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会更注重历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科学性,更注重课程形式的灵活和多样。高中历史课程实施,一定会随着历史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师生平等理念的深化而不断创新。当然,能够引起这样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使然。当前江苏省实施的历史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已经远不是历史学科知识本身所能包含的了,范围涉及语文、政治、物理、生物、美术、音乐等各学科,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学范畴。这不仅对历史教师素养的提高提出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历史教学方式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当然,历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一方面需要历史教师不断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求历史教师能够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在“学生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大体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发掘:一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活动方案,旨在能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二是在备课过程中能够随时知道学生正确、高效地解决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三是作为活动组织学生的朋友来解答他们的各种一伙,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平静地看待活动中产生的“历史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地、积极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才有可能获得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3、学生课堂正好让教师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课堂学习,是新课程所强调的过程性评价最好的注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评价强调要将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选拔性的考试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反对以评价的附加性功能取代本体性功能。教师在平常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学任务所限,难以从第三方角度来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堂反映及表现,因而,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往往也是以平时作业的完成度来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将其作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来看待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选拔性考试评价相似,并不能显示出过程性评价的特点来。
当教师完全站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外围来观察参与课堂教学的所有同学时,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而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的反映以及他们的表现都一览无余地收归我们的视野。这种视野与我们平时站在讲台上来观察时是大不相同的,因而,笔者认为这样的全新视野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新课程强调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值得一试。
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主人的局限性
当然,新的尝试必然也会有些许不足:第一,它所适用范围并不广泛。历史必修III的专业史部分(第七、八单元)可以适当采用此种方式,而对于传统的历史专题课,教师讲授应该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第二,学生备课必然会占用一定的课后时间。对于九门学科同时学习的高中生而言,这样的尝试只能是很少的一次经历。当然,相信这样的一次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应该是很大的。
总而言之,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我们不仅是在观念上承认它的合法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它的合理性,更应该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它的客观性。以上仅为我的一点浅薄的见解,希望各位前辈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1] 朱汉国
王斯德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反思论文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素质教育目标进行的。历史学科要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历史课往往给人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所谓“贝多芬”(背多分)就是这样来的。学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这样历史课成为历史只是的单一传授积极记,教和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和死记硬背于是上课时出现了学生做其他科作业的,打瞌睡的,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笔聊的,即便有的同学机械的记下一些历史知识,但过不久,也全面还给老师了。
怎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历史学科因其内容庞大时间久远,即逝性强的特点被人们当作死记硬背的副科这一偏见造成负面影响。使学生对历史科目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幽默,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应该加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对教法学法指导进行反思
专心 爱心 用心
可以让老师找到一种更适合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从而好学。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攒美,都会给学生以激励,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
专心 爱心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