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给了学生什么
历史教给了学生什么
我想每位历史老师在讲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心情都是异常的沉重。面对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每位中国人都会为之而心痛。读大学时,教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的是一位老教师,我直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她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时,眼睛里闪动着泪光,我们都知道她是在用心、用灵魂上课,无形当中,对这样的老教师我充满了敬佩之情。今天,我也站在了这五尺讲台上,我也在给同学们讲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的心理充满了对日本的不满与仇恨,我也利用了大量的史实来揭露日本的残暴。每每上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时,我都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在历史课堂上,而学生也同样和我产生了共鸣,我曾为自己利用历史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而沾沾自喜。直到今年,我才从这错误的引导和盲目的爱国热情中惊醒,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工程师的我们,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我彻底的反思着┄┄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个学期讲好日本侵华以后,我象以往一样,让每位学生写一篇小论文交上来。在交上来的论文中,大部分学生都用充满激情的笔端,写下了对日本政府的不满。在这么多的文章当中,只有一位学生他提到了日本侵华罪行的同时更多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会挨打,如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高中生,在同学们都声讨日本,抵制日货的言论中,他却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理想的社会。这令我震惊,也让我警醒,以往因历史课堂倍受学生欢迎的心情跌落入深谷,为自己的渺小而悲伤,但最多的就是让我多年来从狭隘的爱国热忱当中觉醒,用博爱的胸襟去包容社会,用真挚的热情去感染同学。虽然只是一篇很小的论文,却让我思索很多┅┅
古往今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高中的历史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我们应从历史知识的讲述当中,剖析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大世界史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中国更要融入到世界的发展中,而高中生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明天,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交给学生什么,是件令人反思的事情,我想在此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求抛砖引玉。
一、“救救孩子”
我想这句话对历史和语文老师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呼吁社会,不要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不要让礼教吃人,让人们觉醒。我们在讲《新文化运动》时经常会提到这句话,那么我们在讲历史的同时,是否也感觉到,我们也正在把自己的思想去灌输给学生,我们是否压制住了学生的创造性,是否认同了或听取了作为21世纪新生力量的心声。回顾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多的是斗争的精神和作用,少的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智慧、法则和美德;长的是“真理只有一个”,短的是人文社会、文明竞争中的多元理解和谅解。
当今世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从上一世纪后期起,人们就意识到“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是世界的主流。就国内而言,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同时,中国政府一再提出“祥和”“和为贵”“和平崛起”“和谐社会”的号召。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在空谈姓“社”还是姓“资”。在经济建设中,公开我们的落后,承认资本主义的先进。欢迎全球企业“领袖”、商界“精英”、金融“巨擘”来华投资的大字不断见诸报端。这说明“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时代已经过去,化敌为友,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力量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这也是我们痛定思痛,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极端思维的根本否定。否则,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教育必须为此培养具有民族认同、爱国情感、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人与人,文明与文明如何求同存异,如何谅解容忍、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事实不胜枚举,代表了历史的方向和主流。可我们中学历史课程的主基调是什么呢?
当你点击网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FLASH动画,或是文章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是激进的中国人采用的过激的手段在网上漫骂、指责日本的罪行。当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中国人在BBS上基本上使用了世界上最难听的语言来诅咒他,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砸毁日本料理店,并出现了“抵制日货”的高呼声。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中国人未来的形象吗?今天的他们能够这样极端的仇视日本,难道与我们的教育无关吗?难道这不值得每位历史教师去反思吗?历史到底让学生们记住什么?仇恨还是教训!网上的漫骂、指责难道就能够反映出中国人的愤怒和爱国的热忱吗?相反,是不是更毁坏了中国人的声誉的,是不是影响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之道呢?那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怎样在历史的教学中去构建和谐的社会发展观呢?
首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在用灵魂、用激情上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爱国主义史观,冲破狭隘的民族主义,爱自己国家的同时,也要懂得爱世界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弘扬积极的生命情感,要有和谐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历史。中国需要世界,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而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中国是在和平中崛起的国家。
其次,在历史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史实中去反思,去借鉴经验教训,通过近代史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为近代的中国出谋划策。让学生通过近代史的学习,焕发出对生命的真爱,对他者生命的同情,拓宽人的生命情感,珍惜现在和谐的社会。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更是明天前进的动力。俗话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而我则认为记住历史的同时,在心中却埋下了恨的火种,就不如忘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在世界的发展中看中国的历史。
最后,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1世纪的学生是有主见、有创造力的。那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就要放手给他们更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中翱翔,听一千遍不如自己实践一遍,教给他们思想,不如让他们在探索中求得真知。
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正确认识与解释却大有学问。历史上的暴力、杀戮、战争、奴役、灭绝、掠夺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付出的代价。我们应该试图让学生懂得从历史的发展当中汲取经验教训,争取在未来的建设中和平与发展贯穿人类的历史上。所以,救救现代的孩子吧,不要让他们的心中只装满仇恨,不要让复仇蒙蔽了孩子们双眼,应该让他们懂得珍惜,懂得如何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救救老师”
曾经作为中学不可缺少的历史课,现在似乎被边缘化了。有很多对历史课不利的理由,说明当今历史课的尴尬。一方面,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将历史融入社会科,使得历史教师体验到了失落感;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我曾通过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们写“如何看待高中历史课”,有的同学写道:教师总是在讲解怎么也说不完的历史,学生们学习的兴致却不高;历史知识不断地增长,使原本已浩如烟海的历史看起来像座无法攀登的巨大山峰;记忆、记忆,总是记忆,年代、地名、人名实在太多等等。可想而知,在学生们的头脑当中,历史只是永远不断的反复的记忆的过程,这无疑是历史教育的可悲之处,因为除了史实的罗列与记忆,学生们从历史的教学当中并未真正的体味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使人明智的道理,以史鉴今的效果并未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偏差认识呢?我想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的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问题,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历史教师的苦恼呢!
我作为一名高中的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很精彩,让自己的每节课都亮起来。然而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衡量教学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你的课是亮了,而你学生的成绩却暗了,你作为历史教师的前途也
迷茫了。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你的课亮了,而学生的成绩会暗呢?这两个不应该成正比吗?非也!就高一历史课程而言,《中国近现代史》从学习历史开始这就是起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讲的无非都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与漫长的过程,学生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而高中的老师除了用少之又少的时间给学生增加一些历史的启示和教训外,大部分时间还在讲史实,因为高一的学生要面临着会考,老师要将考试要考的东西。因为我们要向学校、要向家长、要向学生有个交代,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就变得说者无味,听者无趣,考前狂背的现象。这是学生的可悲,更是教师的可怜。如何让教师从历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呢?
首先,历史老师不要拘泥于分数,要跳出分数。有的学生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现在的每一次考试,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因为现在老师比学生还注重成绩,学生的成绩好象成了老师辛勤汗水的验证似的。成绩成为衡量老师优秀与否的杠杆。历史学科不同与自然学科,历史本身就是没有对错之分,然而,为了每一次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只能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全神贯注的落实考试的考点,特别是高一,会考本身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可是为了追求优秀率,已经抹杀了历史吸引学生的本性,也抹杀了历史老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分数,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何时能让历史教师从你的锋利的刀尖下逃脱出来。
其次,历史教师不要拘泥于书本,要跳出书本。现在的历史教学仍然是以本为本,而老师为了应付会考更是视教材为指挥棒,上课贯彻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考试的要点,下课做那些为迎接考试而精心准备的练习,学生是为了应考而读书,教师是为了应考而教书,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现在历史教学正在进行改革,作为历史教师的我是大力的赞同,在改革中增加了地方史,这也就给历史老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可以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锻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让学生们从探索中找到真理。而教师也可以多方面的去引导学生,不要让书本成为束缚教师发展的枷锁。
随着时代的演进,尤其是新世纪的到来,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冲击着每一个地区。人们在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竞争中,既渴望教育能够担负起促进国民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优胜者之责任,同时,也不得不放弃传统教育中过于保守的一面,即过分注重记忆的教学。历史学科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为避免失去存在的理由,当然需要切实地改革,而改革的起始,必先对其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定位。不要让历史考出来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本身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而智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会演变出不同类型的。传统社会需要听从的智慧,当代社会则需要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与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个人智慧发展列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新任务,发掘历史之中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智慧发展的内容,并完善教学设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目标。历史老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透过历史史实看到的历史本质,通过对历史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才是历史教给学生的真谛。如果,要想让学生充满智慧的去接受历史的使命,那就先让历史老师从历史的枷锁当中解放出来吧!
三、“救救历史教学”
为什么读完高中的学生却不知道当我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时,世界究竟怎样?为什么别的国家能够在近代迅速崛起,他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对读完高中的学生来说,都会是难以解答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高中生只知道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只知道我们要强大,却不知道近代的中国到底与世界差在了哪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源于高中的历史教育,高中的历史教学应该说是不完善的。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只看到了中国,而大多数同学不知道世界的形势。
高中历史教学的安排是这样的,高一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所有班级的必修课,要迎接
会考;高二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是文科班的必修课,对大多数的理科同学来说,世界与我无关;高三学习《中国古代史》,只有文科班的学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的辉煌与文明。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教学的安排才出现了我前面提到的现象,高中生却不知道,我们落后挨打之时,世界正在进行着怎样的建设。
高中的历史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史实的讲解,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大历史的唯物观,培养他们的大世界观。应该让学生在世界的角度去看中国,从中国的发展去认识世界。而分裂性的历史教学,又怎会让学生树立大的世界史观呢?对世界缺乏认识和了解的学生,又怎能知道更好的去融入世界呢?不学《中国古代史》又怎会知道中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中国落后在哪里呢?割断了中国的发展,分割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样的历史教学又能教给学生什么呢?
诚然,我们知道仅就高中的三年不可能让学生很全面、很透彻的去了解历史,因为高考这个指挥棒还在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员而在工作着。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祖国的兴衰匹夫有责,应该让我们从世界的发展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过去的历史中学会批判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现在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足,国家也在极力的进行历史新教材的改革,希望这次的改革给历史更多的空间,让历史真的能够教给学生很多,让人们认识到“以史为鉴”的国家会在和平中崛起。
我们都知道,学史使人睿智,但这是从道理上说的;实践中还要看“历史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不是所有的历史教学都会使人睿智,学得不好,反而使人愚蠢。愿我们历史教师主动将生命的节奏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在历史的教学中让看到孩子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让孩子在历史课堂上真正的找到自己应有的价值。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一个学生的小论文,已昭然揭示出历史教育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他唤醒的不仅仅是我对历史教学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祖国的明天和当代高中生敢于突显自我的精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含蓄的遮掩,有意的隐藏已经不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高中学生就要张显自己的个性。同时我们的历史教学也更应该显露出历史的特色,让过去沉重的历史带给学生明天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让今天的学生成为明天世界和平发展的使者,让今天的老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倡导者。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为祖国乃至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獒奶、狼奶、狗奶和人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育的反思、机遇和责任》——聂幼犁刘立新
《历史教育:呼唤生命情感》刘振吉
《中学历史教育论》聂幼梨学林出版社
《历史学科教育学》于有西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效教学论》高慎英刘良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宋乃庆徐仲林 靳玉乐编著中国人事出版社《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美)梅里尔.哈明/著罗德荣/译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论文摘要:教育学从其理论奠基到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到理论体系的蓬勃发展,这一过程也是其不断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起推动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思考教育学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应然价值,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低效的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所谓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就是一个是非专业的教师经过有组织的、专门的序列化培养和训练成为专业教师的过程。这是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微观理解。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10月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其中第六条就对教师专门职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有学者提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运动是为了满足大学中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们提高地位的需要。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大力宣扬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英等国家依靠各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来培养教师。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进程开始得要早很多,自从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诞生,这一进程就开始了。中国古代对教书先生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定、规则都蕴含着加强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的内容。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及其在教师培养领域的运用更加速了这一进程。本文试图从对教师教育专业化宏观理解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学科在这一进程中历史作用的演变,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的实际对其价值、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新的审视与思考。
一、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变迁
(一)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进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史。二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概括,可划分成这样四个阶段:
1.教育理论的奠基与教师职业经验化、随意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前。教师这一职业停留在经验化和随意化的阶段,缺少规范性的理论指导,“学者为师”,虽然传统教育理论的积淀已经比较深厚,但对于如何成为合格教师,如何培养教师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2.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和教师职业初步专业化的开始。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681年,法国人拉萨尔举办了“教师讲习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教育家弗兰克用教会捐款和私款创办了一个“师资养成所”,但这时教育理论知识尚未真正进入课堂,教师的培训仅被视为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其后,经过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的发展和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1776年10月,教育学首次作为一门学科面对---30位学生讲授。主讲人康德首次提出了“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门科学”,这在教育史上意义深远,它唤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意识。赫尔巴特第一次把教育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之上,使教育理论向真正意义的科学卖出了关键的一步。历史进入19世纪中后期,在德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出现了一位“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和乌申斯基。第斯多惠著有《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详尽论述了有关教学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乌申斯基认为,一个教师应具有教育专业的修养,他主张师范生必须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要求在师范学校附近设实习学校。
以上历史表明,教育学自其诞生到逐渐在教师培养上发挥作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其在教师培养上的不断被认可并具体运用,教师职业进入了初步专业化阶段。
3.教育科学的分化融合与教师职业走向全面专业化。二战后,国外教育家人才辈出,教 1 育科学出现了众多分支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学科群进一步丰富,同时,元教育学、教育学史等学科出现,标志着对教育科学的反思与融合,至此,教育科学发展成为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这一时期,教师教育的培养体系发生变化,各国纷纷把师范教育并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师范学院成为综合型大学的一部分。师范教育的学制延长,教育专业课程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美国地方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类课程占到总学分的1/3。此时,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社会来说,教师职业专业化扩展到整个教育系统;对个人来说,教师职业专业化向个体生命的两极延伸。
(二)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变
我国拥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积淀,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对教师的培养和塑造依附于作为主流的儒家文化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各种“清规戒律”,再加上对教师的一些独特要求。整个教师群体散漫而无组织地存在着,给人呆板、僵化和老朽的印象。
近代中国在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师职业的演变上基本上是师从国外的经验。只不过每一阶段是向不同的国家学习,且其间有国人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也有因政策原因导致的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沉浮,曲折多于成功。概括起来讲,主要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和革命派对日本师范教育经验的学习,这一时期教育学、心理学在师范教育的课堂上地位稳定,主要讲授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919-1949年对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经验的学习,在一些高师院校,教育、心理系科创建,教育科研队伍扩大;1949-1978年,教育科学发展和教师专业地位经历历史沉浮。文革期间教育类课程比例下降至1%,心理学被斥为伪科学,教师不仅谈不上专业地位,个体生存都出现危机;1978年以后,教育科学的重建,立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推进时期。
二、对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中价值的应然思考
从沉默到低声吟唱再到放声歌唱似乎可以概括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道路上几个重要时期的精神状态;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演进和地位确立都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夹杂着无数次间或的沉默。教育学在它自身发展的这条道路上没有在沉默中归于沉寂和死亡,而是不断的枝繁叶茂,有力地推动着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中价值做一个应然思考:
(一)教育学应帮助教师确立职业归属感,找寻职业幸福感
与教师教育中其它专业学科知识相比,教育学的知识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给即将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以指导。它应表明教师的职业特性和职业要求,让那些渴望成为教师的人给自己一定的职业定位。同时,教育学知识避免了学科知识偏重知识体系的枯燥和乏味,帮助教师或未来的教师确立在教育事业中的价值追求。并通过教育艺术和方法的传授引导他们产生教育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使他们不断找寻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二)教育学要引导教师形成专业化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和了解系统的教育学知识之前,可能很多人心中也有一些坚定的信念或理念。比如:我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或好的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等等。但对于好的标准,往往是头脑中原来所认可的老师的标准,是适合了自己过去需要的教师形象。至于自己的那些标准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当前和未来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仍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对于这些已具备了教育热情的人来说,教育学知识应引导他们形成专业化的教育理念,树立起头脑中科学的教师形象并以此来省思自己日后的教学行为。
(三)教育学要提高教师实践的专业化程度
诞生于实践中的教育学学科应该也必然去指导实践,只有在对实践具体问题的理论指导和策略建议中教育学才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
当前我们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一种课堂行为,对教育学知识的讲解固然重要,但讲解不是唯一方式,更何况除了对于专门搞理论研究的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价值都远远高于其理论价值。
所以,教育学在提高教师实践的专业化程度,在确立教师职业像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的不可替代性的过程中必然而且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而我国当前的教育学教学恰恰漠视了教育学的应然价值,只为讲授教育学而教。非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把教育学当成考前死记硬背的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学教学出现低效的状况。
三、改变教育学教学低效的关键策略:案例法
现代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建设强调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价值的实现也把教学实践作为重要途径。那么,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呢?笔者建议采用案例法,并将这里的案例分为虚拟案例和真实案例。
(一)虚拟案例——改进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现行使用的大多教育学教材是学科专家的理论成果,它们偏重于理论体系的建构而缺少教学案例的到场。作为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和教师培训教材所选用的教育学教科书。应采集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并将理论与案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教育学教学低效的现状。当然,这里所说的虚拟案例是相对于在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而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教育学教师也不妨结合理论知识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自行设计一些虚拟案例,比如,找一个知识片段让学生来讲授,这其实是不同于学科教学法的教学的,教育学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具体运用引导学生去反思,以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一生的教育生涯做好准备,他不以实践性目的的实现为终结。
(二)真实案例——教育学教学与多次的、及时的实习相结合 教育实习——让学生走向真实的教学案例,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升华和再反思。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PDS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它是将一些中小学作为PDS学校,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中小学合作。师范生可以在这些中小学担任一年的实习教师,他们不单纯是在正式教师的指导下教课,而是和正式教师一样参与学校的全部活动;另外,这种合作还体现在合作大学的教师对这些学校中小学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合作大学的教师要参与中小学各种教师会议,观察实习生的工作,有时还要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硕士班课程,给中小学带去新思想的同时,也把各种新问题反馈给大学。这种发展形式开发了一种教师教育以大学为本和以中小学为本相结合的新的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2001年4月,我国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最早与北京市丰台区和朝阳区的几所中小学合作,创建了中国首批教师发展学校。
四、结语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一个长期且无尽头的过程,如何发挥教育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如 3 何提高教育学教学的实效,如何在对历史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反思中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笔者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不仅会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也将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正确认识人民公社历史
历史论文:正确认识人民公社历史
“如何正确记录和反思人民公社兴起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有必要吗?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早对人民公社作出准确评价和定性了吗?然而笔者最近看到《50年前毛泽东造访七里营——一次视察“发掘”出人民公社先锋》的长文,觉得仍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是作为“解密档案”刊发的,文中还运用了一些档案文字记载,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当然更具权威性和可靠性。河南新乡七里营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发源地,是人民公社始作俑者,毛泽东1958年8月6日视察七里营,肯定了“人民公社好”,尔后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迅速推向高潮。问题不在于对当时情景的某些细节描写是否准确,而在于如何正确把握和反映人民公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正确评价和反思人民公社这段历史。这篇长文恰恰在上述重要问题认识上有所偏差,个人迷信的阴影没有消除,不是采用史笔,而是缅怀与美化人民公社的首创和发源史,文章结尾处通过七里营镇党委书记的话说:“今年是毛主席视察七里营50周年,又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正酝酿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两个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的事件。”并宣布:“目前,该镇正在筹建‘毛主席视察七里营纪念馆’,计划今年年底开馆。”毛泽东视察七里营推出人民公社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方向、路线的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怎么能混为一谈呢?这不只是措辞不当,而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定位不当。中国1958年兴起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这方面已有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这里只引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人民公社的一段评价和论述:“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更由于毛泽东、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人民公社集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穷过渡”等特点于一体,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左”倾错误的产物。毛泽东视察七里营肯定人民公社后,紧接着,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并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但结果却是,人民公社制度剥夺了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农民彻底失去了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甚至失去了起码的人身自由,从而瓦解了农民拥护集体化的人心基础。人民公社随心所欲地无偿调用社员和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取消自留地,按劳分配原则遭到破坏,平均主义“大锅饭”泛滥,严重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陷入困境之中。人民公社未能变成通往共产主义的“金桥”,却演变成1959—1961年间全国性的大饥荒,出现了严重的非正常死亡,几千万中国老百姓的生命被夺走,而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农民为之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这场大灾难和人民公社这一“人祸 ”直接有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坚持实事求是,破除“两个凡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果断地结束了人民公社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引导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人民的胜利。历史表明,任何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设计和提出,都必须尊重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人民公社制度的设计和兴起,充满了乌托邦色彩,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段历史留给人们的教训太深刻、太沉痛了,对于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把历史真相告诉他们,而决不能将扭曲的历史观和所谓“历史档案”胡乱塞给读者。对那段历史重要的在于反思,如果要说“纪念”之类的话,那么正确的含义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艺术作品与历史教学
艺术作品与历史教学
“历史”是一幅云雾缭绕的山水画,其突兀的山峰告诉今人他存在的痕迹,但其身藏雾中的朦胧美令人回味。历史的真实与朦胧成为无数文人骚客作诗吟词、以古讽今、抒发情感的灵感来源,是画家寄情于景的人生体味,也是时尚明星演绎的悲欢离合、壮志未酬的情景剧。通过种种艺术作品的欣赏、解读,即可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补充大量教材中所没有的历史知识,又可使学生明白历史与艺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一、古诗词与历史教学
中国古代诗词内容丰富,有以景寓情的情感诗,有借古讽今的情怀诗,还有反映历史史实的“史诗”,这无疑给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史学家巧妙地利用了诗词这座宝库,以诗词证史,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途径、新空间。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便是倡导诗文证史的力作。若将古诗词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即可丰富课堂内容,又可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诗经•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这首诗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凸现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生活景象。张籍的《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抵,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马祖常:《河湟书事》:“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两首诗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熙来攘往,与西亚诸国友好往来,进行丝绸贸易的情景。著名儒士钱宰的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日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透漏出在朝为官的辛劳和无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凄楚、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将沛然莫御的愁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跌衬出作者的囚居异邦之愁、故国之思,让学生深刻理解亡国之君的落寞踌躇。
此外,古代诗词讲求押韵、注重格律、情感表达充沛、强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历史教学中穿插诗词可使学生在解读历史韵味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
二、古书画与历史教学
在灿若繁星的艺术作品中,书画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三宋”(宋克、宋遂、宋广)书法风姿娴美,笔画瘦劲;“吴门”(沈周、文徴明、唐寅、仇英)画作或雄逸沉厚、刚健有机,或精描细染、细腻恬静,风格迥异,誉满吴中;“白阳青藤”(陈道复、徐渭)的花鸟写意,淡彩水墨交融,将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新的高度;中国的绘画艺术发展至明代,已呈现画派纷呈、名家辈出的精彩局面,“院体”和“浙派”追求雍容华丽、雄劲阳刚,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到了清代,扬州一带的书画家风格独异,其中以罗聘、金农、郑板桥等八人为代表,被统称为“扬州八怪”,他们发展了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画的技巧和意境,在思想上有重大的突破,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画派的纷呈、画作的镏金,都深深根源于历史的实在。如:扬州八怪有相近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大多出身于知识阶层,有的终生不仕,有的经过科举从政,一度出任小官,却又先后被黜或辞职,因此他们以寄情笔墨描写梅、兰、竹、松、石,表现其清高、孤傲、脱俗的气质,并运用象征、比拟、隐喻等手法,赋予作品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表现形式,借以反映人民的疾苦、官场的腐败、自身的失意。如:郑燮在潍县任县令时,给巡抚画了一幅竹子,题句曰:“斋衙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该画该诗反映出了郑燮关心民间疾苦的历史事实。若将古代书画的鉴赏引介到课堂教学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清代康乾盛世掩盖下的社会现实的了解,还可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艺术怪杰是现实社会的“杰作”。
清代画院超迈前代,出现了大量描绘当朝时事的叙事性绘画。这些作品以当时的历史为题材,成为文字历史之外又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如:乾隆命画家将其南巡盛举绘制成图——《乾隆南巡图》,堪称清代叙事画中的鸿篇巨制。《乾隆南巡图》描绘了乾隆南巡的行踪,同时也直观展现了南巡队伍的庞大以及出行的奢华。若将该画展示给学生,比用文字来详细阐述乾隆南巡的盛况以及南巡的利弊得失更直观、更形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无字之画”比“有字之书”更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教材讲,商业发展到宋朝已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商品种类繁多,贸易频繁,但究竟繁荣的景象是什么样子的,何谓空前繁荣,学生没有具体的概念,若老师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图画,以画解史,从画中的场面、景象引出宋朝商业的繁荣,可能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当然,古书画即可为“证史”、“解史”所用,也可由史入画,让学生依据史实,自选画法以画绘史,培养学生对史的感悟和对画的情趣。
三、影视与历史教学
历史具有不可再现性,我们只能回顾历史、解读历史,这便是历史教学的困难所在,但好在有大量影视作品的问世,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辅助。但对影视作品的选择必须遵循贴近历史史实的原则,以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尊重历史真实,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落实知识教育、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讲美国历史时,可以将分散在各个章节的内容综合起来一块讲,但要这样平铺直叙,显然学生没有兴趣,因此必须设置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问题,从发现、探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这段历史的学习重点就在于找取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一般而言,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我选了《国家宝藏2》这部影片,从影片中林肯被刺的场面入手,由此引出林肯被刺的历史真相、原因,从而导出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的成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学生在一个个探究问题中穿越美国的历史。
通过影视作品的课堂引入,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加以模仿运用到平时的课堂展示中。如: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外大势这一课题,几个同学自发组织、排练表演了精彩的课本剧,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赵本山、宋丹丹的经典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也成为学生模仿的素材,如:我们在学习必修2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有两个同学借鉴小品中的话并结合事实加以修改,以“改革春风吹满地,深圳人民真争气;西藏那嘠嗒挺闹心,奥运圣火没停递”将深圳的发展变化一语点破,并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情况及藏独分子的猖狂行为,淋漓再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迅速崛起的盛貌,将历史与现时有机的结合,丰富了历史课堂的内容,达到了“以史为鉴”、借史知今的目的。
总之,历史课堂应是丰富多彩的,多彩的课堂体现在多彩的活动、多彩的艺术载体中,我们可借鉴诗词、书画、影视来丰富历史的音容笑貌,也可让历史浸润于各种艺术形式中,追求历史教学的另一种境界。
第五篇:如何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如何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历史课堂到底要追求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不同的一线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把每件历史大事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教给学生,方便学生考试就可以了,结果一节课学生从头到尾抄笔记。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既传统,又显得十分功利。还有的历史教师接受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结果历史课上热热闹闹,教学效果却不佳。我想这两类历史教学都有偏颇之处。第一类把历史给看“死”了,第二类太重形式,没能抓住历史的主旨。我们的历史课堂到底要追求什么?怎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最有效的呢?我的理解是:历史是有生命的,是由无数个生命、由无数人构成的生命史诗。不管我们怎么教,都要营造生命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强劲跳跃着的生命脉搏和人性之光,在历史的教诲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
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它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其次,它应该是有情感的、有思想的、有生活的,并且给人以启迪的。下面我将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为例,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翻开历史的篇章,教给学生真实的历史
真实性是历史的生命力之一。历史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真正的历史史实。如果没有真实具体的史实为基础,人们就无法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更谈不上“以古鉴今”了。在《侵略与反抗》这个单元,教材选取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楚每件历史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前因后果等基本史实。并且如实反映 1840 -1901年中国历经的屈辱与苦难、抗争与觉醒。切忌主观臆断或为了渲染气氛,有意歪曲一些史实。
具体来说,真实的历史就是英国挑起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金、原料,而不是纯粹地“维护商业利益”;鸦片战争的爆发终于使我们这个古老守旧的清王朝开始“睁眼看世界”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征韩侵华,称霸世界野心的体现,而不是“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历史教科书)。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更是侵略者求之不得的借口,他们联合起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瓜分中国的野心。真实的历史就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落后挨打,人民饱受苦难。
二、直抒胸中的情愫,教给学生有情感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是需要情感来烘焙的,否则它将是苍白的、干瘪的、毫无生机的。李大钊曾说:“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和感情方面二部分去说.从感
情方面说,史与诗(文学)有相同之处,如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被他们激发鼓动了,不由的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的危亡大任都放在自己肩头。”可见,历史是有情感的,它催人动情,激人奋进。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心去解读和演绎历史知识,让它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历史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和组织教材中的感性材料,把隐藏于教材中的一个个“燃情点”找出来,将其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事件,以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鸦片战争》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血染沙场、可歌可泣的关天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火烧圆明园的锥心之痛和领土沦丧的耻辱;边疆危机中,有打击沙俄,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宗棠;甲午中日战争中,有抗击日本侵略者,以身殉国的邓世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有北京城再度被劫掠的耻辱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清政府,等等。
找到了一个个“燃情点”,把教材中历史符号转化成具体的生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让学生去体会生动活泼的历史进程,去感悟历史的真谛。
2)营造情境,让历史流露真情实感
融入情感的课堂,才有生命的气息。历史教学不能撇开历史人物的情感,而只是干巴巴地介绍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使学生只得到历史线索的简单堆砌。如何在教学中让历史的情感迸发出来?我想教师的作用很关键。教师应该首先走进历史,融入历史,才能营造出充满情感的历史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充满热情地学习。
在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我用侵略者的口吻讲到:鸦片战争后英法不断提出修约要求,但屡遭清政府的拒绝。1849 年前后,英国提出进入广州,结果受挫。巴麦尊恼羞成怒,叫嚣:“我们不得已对中国实行另一次打击的时间快要到来„„这些像中国、拉丁美洲那样半开化的政府,为了使他们听话,需要每隔八年或十年就狠狠地揍一顿”。话音刚落,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和痛斥英国侵略者。因为他们从话语中已经深刻感受到了侵略者的狂妄自大、野蛮贪婪的嘴脸!
关于旅顺大屠杀,许多欧洲人留下了亲眼目睹的记录。我补充了以下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英国人艾伦在他的《龙旗翻卷之下》中写道: “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
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美国《纽约世界》记者克里曼于 11月24日(日军攻占旅顺后第四天)从旅顺发回国内的一篇通讯中说:“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头,日兵一队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打死。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
教室里静静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四天三夜的大屠杀、近2万人的生命、所谓的“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历史仿佛重现了一般,在学生心头引起了震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野蛮的本性!
讲到“火烧圆明园”时,我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那一幕场景,在观看当中,有的学生陷入深思,有的拍案而起,有的无奈地摇头,还有的在叹息„„我想我还不能把他们的所思所想完全清晰地表述出来。请看看学生直抒胸臆的感想吧。
杀人、掠夺、放火、毁灭„„电影中的每一幕都时刻震撼着我的心灵,此时我的心如刀绞,我的心在哭泣。我为它悲惨的遭遇给予同情,为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感到悲哀,同时对外国侵略者无比的愤怒、痛恨。
“落后就要挨打”影片中那一幕幕证明了这句话。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这个庞大的躯体由盛而衰,又由衰而盛,在茫茫的大海中此起彼伏。那时的清朝帝国犹如一只庞大空壳、残壳,它在茫茫的大海中飘荡着。它已经不起大风大浪,就算是稍稍碰到障碍物,它也会瞬间破裂、沉没。
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祖国只有强大,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否则就会被淘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为祖国发展作贡献,特别是我们这些中学生,更不能有一丝怠慢,因为祖国的重任担在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的肩上。我们应努力学习,在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理应得到世人的珍惜、爱护,理应留给子孙万代观赏享受,但是这个凝聚了几代人智慧结晶的建筑奇迹却因英法强盗的贪婪而毁于一旦。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令人发指。他们给中国乃至世界文明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爱好文明的人们永远不能饶恕他们。一场大火不会夺去伟大民族的智慧,人们将在愤怒中迸发更强大的力量。(学生)会很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学生)我多想有一台时光机,回去让他们不要闭关锁国,要多向别人学习,否则就
写得多好啊!看了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字里行间,我分明感受到了一颗颗赤子之心,感受到了学生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只有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 陶行知 先生说的很好。
一节历史课,如果没有真情实感融入将会是苍白的、枯燥的、无味的。带着真挚的情感去教,教有情感的历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有兴趣,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更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我们的课将越来越受欢迎。
三、激扬智慧的火花,教给学生有思想的历史
记得在第一次教《甲午中日战争》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进行讨论:邓世昌的致远舰爆炸后,他并没有被炸死,随从给他救生圈,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他养的太阳犬口衔其臂以救,他将太阳犬淹死,最后与全船250余名官兵壮烈殉国。我问学生:他这样做值不值得?当时学生有的说:邓世昌真傻!有的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的说:他完全可以活下来,为国家多做贡献,他这样做实际上是不负责任!我的本意是扬邓世昌的爱国义举,为国甘愿牺牲的精神。学生这么一说,我有点招架不住了,最后我只得用苍白的语言说:从这件事上看,邓世昌爱国不怕牺牲,很值得我们学习,草草了事。
这件事让我感慨良久。历史是有思想的,在课堂上其解读者是教师。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学生的个性和见解应该得到尊重和张扬;有思想的历史课堂需要一位有思想的历史教师,要求历史教师高屋建瓴,仔细地审视、思索自己的教学设计,知道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才会最有效,并且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说,作为老师,首先我们自己得有知识储备、有独立的思想,才能把思想的火炬传承下去。如果只是为了热闹而设计,那么也就毫无意义了。
现在我教这课,仍然塑造邓世昌的高大形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魂。但是我采用了一种自认为更好的方式,那就是播放影片《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那一幕,把学生带入黄海大战的烽烟炮火中去认识邓世昌,将邓世昌的英雄形象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头。
四、关注身边的事情,教给学生有生活的历史
历史源于生活。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到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是活活生生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反映。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与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的历史课富有时代感,更具生命力。
比如《鸦片战争》一课的导入,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同学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生: 6月26日)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禁毒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说:毒品危害大!)我又进一步问:你们知道毒品有什么危害吗?学生们都谈到毒品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我一边和学生交流一边展示毒品及其危害图,看到畸形的孩子,瘦骨嶙峋吸毒者„„,学生们深受震撼。教
师趁机指出:正因为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大,所以各国都致力于禁毒。在100多年前,因为毒品(鸦片)引发了中英之间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这种生活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到火烧圆明园,我们不妨告诉学生: 2007年9月,爱国企业家 何鸿燊 先生以6910万港元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捐赠国家。目前圆明园兽面人身的12生肖铜像中,猪首、牛首、猴首和虎首此前已回归祖国,目前,已知铜鼠首、兔首由法国人收藏;铜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下落不明。让学生关注文物保护,树立文物保护的意识。讲到甲午中日战争不妨引导学生谈谈今天的中日关系。讲到沙俄侵略中国的土地,不妨联系“中俄友好年”。几乎每一节历史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影子。
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曾说:“教育即生活”。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历史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从生活的海洋中去撷取有利于我们教学的素材。在日常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以及时代的发展纳入课堂,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以突显历史学科以古鉴今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
课堂如人生,课堂是流动着的生命。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体验与人文关怀的,应该是富有生命活力的。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让每个年轻的生命体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努力地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也就是历史教学追求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