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教育体会
听了顾小东老师的讲座后,感受颇多。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也应当是心理医
生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 “ 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尤其是班主任,作为一班之 “ 主 ” 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要及时准确把握时机与学生沟通,很多教育的机会往往稍瞬即逝,如果教师把握不住,或者不够细心,过后就要花更多时间来弥补。学生是很敏感的,要更好的引导他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就一定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世界,尊重他们的想法,并适当给予引导,这样不但能促进师生关系,也能给班主任工作带来轻松和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更茁壮的成长。
第二篇: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
沈丘县人民医院李娜
【摘要】糖尿病教育内容与方法主要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应用、心理疏导、定时监测血糖等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我们对住院患者600例,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通过教育还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健康教育具有双向性。糖尿病不仅要关注患者,还要使患者家属多了解一些知识,对患者多一些帮助和理解,从而更有利于患者知识教育和不良行为改变。我们只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才能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患病人数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年上升,我国目前已有糖尿病患者5000万,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人数可达8000万以上,糖尿病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为题和家庭负担,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治疗糖尿病必须采用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使病人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的水平,即空腹血糖控制在≤6.1 mmol/L,餐后血糖≤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为此,我科在2009诊治的糖尿病病人600余例,进行较为规范的健康教育,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通过教育帮助病人改变不良行为和认识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取得病人的合作与信任,使病人积极参与配合,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的顺从性。教育的对象不单单是病人,家属的参与同等重要,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病情控制,使他们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糖尿病并不可怕。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完全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控制病人病情发展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伤残率和病死率,促进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患者有经常寻求好药的心理,听人说那种好就去买来试,或是看广告吃药,或是相信邮购药品,或经常问医生哪种药能治疗糖尿病。总想比较一下看哪个医生说得对,结果一个医生一个说法,自己无所适从,对每一个医生讲的都将信将疑,按自己的想像去治疗糖尿病。自己读有关糖尿病书籍,以为自己已成为专家,结果往往是断章取义,曲解了本意。糖尿病太麻烦,不想检查,害怕知道事实,或是不愿承认事实,持一种放纵的态度。或是只吃药不愿监测。不愿服西药,认为西药副作用太多又太贵,认为中药无副作用,又便宜。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认为注射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易成瘾,一用就离不了,一种抵触心理。大部分患者只知道糖尿病是血糖高了,不知道还会发生低血糖。认为糖尿病就是糖类食物吃多了,改吃肉食、鸡蛋,或是听人说荞麦不会产生高血糖,就多吃荞麦,不控制量。糖尿病就是吃多了,什么都不敢吃或者吃得很少,营养缺乏。糖尿病就是把糖都尿出去了,就应该多吃些。工作性质、自身信仰、经济状况、社会因素等不能坚持治疗。降糖药物就是降血糖,假如再饮食控制血糖就降得太低,放弃饮食控制。糖尿病饮食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把握,不愿执行。
2.通过教育掌握合理饮食原则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主食,还要控制1日的总热量,在控制总热量的同时,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多吃粗粮、蔬菜等高纤维食物,适量选择优质蛋白,减少盐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摄入,戒烟限酒,坚持少量多餐或定时、定量、定餐,避免过度节食、全素食,防止低血糖和营养不良。营养素分配: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15~20%。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不仅指三餐功能比也指每餐功能比,每餐必须有蔬菜。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提倡的是平衡膳食,碳水化合物(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不能不吃主食或吃很少主食。蛋白质的选择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奶和奶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蔬菜和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能
预防因能量过剩而导致的生活方式疾病。在血糖控制理想时,两餐之间可加水果,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铬、锰对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活性有帮助作用。每天喝6~8杯水(250ml/杯),养成有 规律 的饮水习惯,使体内保持水分平衡,防止高黏血症及血栓形成。
3.通过教育掌握运动的意义及方式
坚持有规律的适量运动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消耗多余热量,减轻体重。适量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首选的运动方式是步行,步行也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安全的 体育 运动。运动时间以饭后1小时开始最合适,每次30~40分钟,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强度由弱到强,运动方式由简到繁,持之以恒,克服惰性及盲目性,也可选择自己兴趣浓厚的体育项目。步行的三、五、七概念:“三”指1次走3km 30分钟以上;“五”指1周至少活动5次;“七”指运动适量,即年龄+运动时的每分钟心率之和为170。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及糖尿病求助卡,防止低血糖发生。
4.通过教育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在相互信任基础上,更增强了有效沟通与理解,向病人讲解餐前及空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通过多次血糖监测才能更准确了解病人24 h血糖水平,医生才能更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由原来的测血糖绝对抵触,发展为现在主动要求测血糖。
5通过放幻灯、讲课等方式以及图文并茂的讲解图,使病人更直观地了解如何更好地控制饮食,控制饮食也要讲究策略与方法
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病人不敢吃脂肪、蛋白质,而偏重于碳水化合物,导致餐后2 h血糖升高,低血糖发生率也提高,发现后给予及时调整、指导,对餐后高血糖控制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有时我们还会通过一些有益活动和病人一起就餐,指导病人点菜,对他们自己点的菜和营养师点的菜进行比较,并对餐后血糖增加幅度也进行比较,来帮助病人理解合理科学平衡膳食的重要性。预防并发症方面指导
告知病人他们应定期进行全身体检,特别是眼、肝、肾功能,尿、血脂、血压、血黏稠度的检查,注意皮肤完整性,防止跌伤,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会阴、足部皮肤清洁,穿着柔软宽松的服装,合脚舒适的鞋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宜超过50 ℃,以免烫伤。如出现皮肤破损要及时处理预防感染,如发现心慌、手抖、出汗,以及有明显饥饿感等低血糖情况,应立即喝糖水或进食,防止低血糖发生。
通过健康教育还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使病人住院日缩短,医疗费用减少,且每年住院次数也有所降低,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相关知识教育,也提高了部分病人防病意识,重视门诊检测,从而做到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教育病人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正确接受胰岛素早期治疗,自觉增加血糖监测次数,以及饮食控制与运动的配合,使血糖达标率较前明显提高。病人情绪稳定,心态好,轻松接受治疗,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才能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第三篇: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
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 发表时间:2009-6-8 15:21:05 来源:中国创新医学网推荐
作者:姚红艳作者单位:西安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医院
【关键词】社区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合理饮食
原则: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主食,还要控制1日的总热量,在控制总热量的同时,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多吃粗粮、蔬菜等高纤维食物,适量选择优质蛋白,减少盐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摄入,戒烟限酒,坚持少量多餐或定时、定量、定餐,避免过度节食、全素食,防止低血糖和营养不良。
营养素分配: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15~20%。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不仅指三餐功能比也指每餐功能比,每餐必须有蔬菜。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提倡的是平衡膳食,碳水化合物(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不能不吃主食或吃很少主食。蛋白质的选择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奶和奶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蔬菜和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能预防因能量过剩而导致的生活方式疾病。在血糖控制理想时,两餐之间可加水果,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铬、锰对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活性有帮助作用。每天喝6~8杯水(250ml/杯),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使体内保持水分平衡,防止高黏血症及血栓形成。适量运动
运动的意义:坚持有规律的适量运动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消耗多余热量,减轻体重。适量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运动的方式:首选的运动方式是步行,步行也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安全的体育运动。运动时间以饭后1小时开始最合适,每次30~40分钟,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强度由弱到强,运动方式由简到繁,持之以恒,克服惰性及盲目性,也可选择自己兴趣浓厚的体育项目。步行的三、五、七概念:“三”指1次走3km 30分钟以上;“五”指1周至少活动5次;“七”指运动适量,即年龄+运动时的每分钟心率之和为170。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及糖尿病求助卡,防止低血糖发生。科学用药
用药原则:降糖药的应用根据血糖水平来调整,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药物剂量遵循个体化原则。
用药时间:对于需要用降糖药物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换药、停药。需饭前服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应饭前30分钟服用。需饭后服用的双胍类降糖药应饭后立即服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苹,服药的同时强调“嚼服”,此药主要通过抑制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速度,使饭后血糖浓度下降,在第一口饭时嚼碎服下,效果最好。如果忘了一次降糖药没吃,下次服药应按平常那样服用,不要把上
一次没服的药补上,否则会引起血糖过低而产生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的应用: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及注射时间应遵医嘱,注射部位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腹壁、大腿内侧皮下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发生皮下硬结,影响药物吸收。
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进食糖水或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及时送往医院就诊。戒烟限酒。
心理干预:国外多项资料表明,不良情绪与血糖控制不佳明显相关,抑郁的糖尿病患者比无抑郁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1,2],因此,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对患者应细致耐心,客观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防治知识,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消除负性情绪,鼓励病人多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及社会活动,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只是一种普通的慢性疾病,不必谈“糖”变色,以此来消除病人急躁、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自我监测
每周至少做1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2~3个月做1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由于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肾、眼及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尿常规,心电图,血脂,肾功,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神经系统检查。为了便于详细掌握病情,应认真填写糖尿病记录表,做体重、血压、饮食、用药的情况记录,尤其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应注意。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严格遵医嘱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的认识明显提高。在饮食方面,许多患者学会了营养搭配,改变了以前大吃大喝或过分限制主食及偏食的习惯,动植物性食物摄入均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要求,减少了吸烟、饮酒等,膳食结构趋于合理,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运动方面,患者主动参与步行、慢跑等各项康复锻炼,合理制订运动计划,运动量较前明显增加,体重基本控制到了理想水平,糖尿病症状明显改善,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心理方面,患者从抑郁、焦虑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相互鼓励,相互减压,消除了血糖控制的不利因素,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讨论
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不是简单的控制血糖,而是对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控制,生活方式的改善加合理的药物治疗,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途径。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缩短了医患距离,改善了医患关系,在医生为患者服务的同时,落实了医生的工作计划,促使医务人员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Black SA.Increased health burden associated with combid depression in older diabetic Maxican Amanricans.Diabetes Care,1999,22(1):56-63.Goodnick PJ,Henry JH,Buki VMN.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Clin
psychiatry,1995,56:128-136
第四篇:大学生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
大学生健康教育心得与体会
姓名:
班级:
学号:
这学期,我们选修了校医院开设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了十几周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知识。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包括大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在平时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在别人发生危险的时候如何进行救助等等问题.相信这些知识会在今后自己的生活中发挥极大作用,尽可能的减小自己和别人受到伤害的可能,让自己在生活中处理好自己的生活节奏,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和体魄。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我更加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心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生命的长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的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膳食的平衡,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取,适度的体育锻炼,这些都是我们保持自身健康不可忽视的。
其次,在这门课上学习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基本急救知识和急救方法,这使我在今后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并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天有不测风云,有很多事是我们不可预知的,因而学会基本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进行急救的步骤、生命体征的判断方法、各种注意事项、心肺复苏术的具体操作方法等。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当遇到他人需要急救的时候,能够操作得当,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挽救生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这段时间里,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很有用的知识。
比如关于艾滋病的危害,传播以及预防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艾滋病是人类现在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它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病毒可以侵入人体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人最终会感染上各种的致病微生物而导致死亡。而且,艾滋病目前几乎算是不治之症。所以面对可怕的艾滋病,我们要以预防为主,艾滋病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母婴,血液和性。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洁身自好,做好防范措施,才能远离艾滋病的威胁,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
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是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常识的学习,大学生大多热爱运动、冒险,很有可能会遇上一些突发的事件,掌握自救与互救的常识在面对突发状况,又没有专业医护人员抢救的情况下,对缓解伤情,挽救生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学习了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搬运、固定四大急救技术,意外创伤急救法等基础而又有效的急救方法,学会了这些我想以后万一遇上了什么突发状况,我们也能科学有效的进行自救和互救。
最后,我想提到的是上节课老师讲的大学生性卫生保健,中国人自古就很含蓄,性,往往是一个让人避讳的话题。小时候,家长、老师总是在孩子们面前“谈性色变”,所以我们一直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但是,现在的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恰逢热血方刚的年纪,对性充满了好奇,歌德曾经就说过“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所以,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性卫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引导大学生理智的看待性,树立正确的性心理,性观念,保持身心的健康,顺利的度过青春期。在那节课上,我第一次真正系统的接受了一次性教育,性再也不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而是正大光明的放到了课堂之上,我觉得这就是这门健康教育课值得称道的地方,虽然我们上课时还是显得很羞涩,很多人都不好意思。但是,我相信通过那节课的学习,很多人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被解开了,今后面对这种问题再不会显得手足无措,这就足够了。除了这些,我们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像是大学生的营养与饮食卫生,在平时活动中,大学生不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导致受伤.这些小伤容易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作息,因此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这节课的学习让我真正掌握到了急救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了更多关于大学生的性卫生保健、大学生的营养与饮食卫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了这些知识的学习,我改正了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规律,注意营养的搭配,了解了各种常见传染病及其特征和传播途径,学会了如何判断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与否的方法。
健康是美丽的。健康好似一抹阳光,它能驱逐“寒冷”,温暖心扉;健康是一剂良药,它能消除“痛苦”,感受快乐;健康是一种态度,它能催人奋进,使人快意。健康是“心力”与“体力”的完美结合。感悟健康,即是感悟生命的美丽和快乐的生活。健康是平和的心态。是下班后面对一杯热茶的恬淡;是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的娴熟;是面对浮躁的沉思;是刀光剑影后的沉寂;是手捧书卷与大师的对话。总之,通过学习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我们提高了健康知识水平,改善了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有效预防了心理疾病,促进了心理健康,形成了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降低了常见病的发病率。有了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健康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学好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们善待自己的生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开展这门课是十分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第五篇:班主任心里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班主任心里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乌鲁木齐县第二中学 马木尔·哈依巴尔
我是乡村学校的最普通的一名老师,学校虽然在山里,但是学生来源是乌鲁木齐县的各个地方来的,也就是农村和农民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素养当然比不上城市里的那些孩子!他们大部分是住宿上学、我们作为班主任也就是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当然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班主任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专业学习方面、家庭素养方面、关心孩子方面、家长访问方面等等。学习机会也不多。刚好2014年4月15号我们学校的德育主任通知我们参加网上的《班主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培训学习》的通知,我们就忙的登陆开始学习,这是一个中华家庭教育网所培养出来的广大家庭教育指导师从事公益家庭教育事业的一个平台。
我们通过七个月的培训过程中学习了不少的知识,关于班级管理、家庭管理、关心孩子、给孩子心理健康指导、家长访问、各种案例、各种心得、优秀指导师的讲座。
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家长、老师、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