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精选)
小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真如第三小学管雯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办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即要重视主体性教育的开展。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教育者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在教育活动中有计划、有组织、积极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主题活动者。近年来,我校试图以“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践行“师生为本,整体发展,创建特色”的办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认为:实施“小学生主体性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学生主体性教育”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的。
一、创设能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学生主体性能否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环境是软环境,只有 当教学活动开展时才能显现出来。它是一种特定的课堂气氛。实践表明:一个积极健康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活泼地投入学习过程。即: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强化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我校主要致力于以下二种教学环境的创设。
1、“探究性”教学环境的创设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已被纳入二期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创设探究的教学环境是我校落实二期课改精神、实施新课程要求的具体体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造成探究环境的根本。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利用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二是教师要建立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期间,教师和学生或学生和学生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形成的思辨,就是问题的讨论。因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提问水平有限,所以在实践中,我们主张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从中带着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
与思考。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具体明确的、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展开讨论或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理解,或要求作出分析及推理。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小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还较弱,合作意识还不够强,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不宜过多运用讨论。而中高年级学生则反之,讨论中要引导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追求形式上的气氛热烈,实际上空洞无效的教学过程。
2、“民主性”教学环境的创设
“参与”是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活动参与度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标志。而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因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让学生充分表现个性、尽情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可以这么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良好的教学情绪和和蔼的教态可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敢想、敢问、敢争辩,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因此,我校在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极力倡导“民主性”教学环境的创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单元中的“口算除法时,就比较成功地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一是将口算题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置身于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探索与运用计算方法,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有意义;二是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基本概念。如:口算除法方法的探究,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总结方法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学生在交流中自己寻找、总结出的口算方法。另外,让学生设计的“赠书”方案,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民主性、开放性。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中有师生的亲切对话,有学生的提问,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给学生带来了知识与能力提高的同时,还带来了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情感包括兴趣、态度、求知欲、学习动机等各种心理特征。情感对于学习的 巨大影响已被人们充分认识。教育和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
用。”布卢姆将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态度和作用的程度等情感的前提特征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重要变量之一。认为学生成就的四分之一可有情感因素决定。因此,我们在课改实践中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
1、强化师生情感的沟通
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中也有过学生对某门学科 的好恶取决于这门课的任课教师与其关系好坏的实验结果。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十分重视引导教师们在课堂内加强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首先,引导教师学会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赏识的本质就是爱,只要教师内心充满爱,保持赏识的心态,让孩子的心灵舒展开来,这样就会使教育成为学生与教师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教师们的不断努力使我校的课堂教学逐步呈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教师或是给予赞许的眼神、或是给予激励之词、或是给予较高的期望。反映在学生身上,则是课堂上情绪饱满,回答问题很有信心。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教师的赏识,从而激发他们形成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进而发展为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其次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善于表扬。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捕捉学生的长处,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也可以是奖励一面小红旗、一颗小红星等。而教师的这一小小举动,却能使学生倍受鼓舞。再则是倡导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虽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但他们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尊重人、信任人,可以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可以创设一个愉快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在实践与研讨中,使教师学会了不去武断地否定学生的观点,不随意打断学生兴致勃勃的发言,即使学生讲错了,也会循循善诱的启发、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意见。
2、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实践表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兴趣的源泉侧重点是不同的。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兴趣较多产生于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即以形式为主。我校教师就如何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生动性、趣味性主动展开了团队内的探讨并取得了较大收获。如: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语文《我带孙悟空游上海》,学完课文后,教师运用贴满教室四周的上海建设新景观图片,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上海新面貌,把看到的新景观介绍给周围的同学,同时互换角色,练习说话。学生兴趣越来越浓,最后组成参观上海新景观旅游团,挑选“说”得最好的同学担任“导游”。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兴趣很浓厚。
3、强调教学手段的广泛多样
可以这么认为: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能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 象地表现出来,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我校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立足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实物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学媒体。这些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直观形象,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更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单向联系,扩展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
三、培养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形成背景在于“学会学习”的思想,学生学习生涯 是有限的,而需要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两者之间的矛盾迫使学生必须要学会学习。基于这一认识,我校在课堂内展开“小学生主体性教育”中,更注重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做法有:
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研究表明,学习者没有形成正确的内在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等现象,所以形成正确的内在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形成内在学习动机。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出题考学生,当学生还在用笔算时,老师已经很快地说出所给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心里已然产生想知道秘诀的欲望。然后再请学生出题,老师也能很快说出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笔算验证后,果真正确无误。此时,学生情绪十分高涨,急着想知道有什么判断秘诀。这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这样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促使学生想学要学。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
2、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此时教师的作用只是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认知的过程,还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得到不断的增强。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论提出,教学不仅是一个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调动学生注意和动机的问题,也是一个传授如何学习、激发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中只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教给学习学习方法,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校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重力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过度到“会学”。如: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四、在激励性的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论对于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视,将它视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理想的教学评价应该是积极的、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我校围绕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评价上积极倡导教师尝试以下两种做法:一是放手让学生自评。即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规律的判断结果,教师不是随即给予对错的评定,而是鼓励学生间相互评论。二是展开鼓励性评价。教师的鼓励性行为在保护学生自尊、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校极力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给予学生鼓励,或是一个肯定的评价、或是一句简短的赞扬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坚定学习的信心。
主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教学变革提出的重大命题,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不断探索与研究,以期有所突破,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第二篇:主体性教育
要: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理论上的主体间性是一种充分的主体间性,实践中的主体间性是一种不充分的主体间性。不充分的主体间性向充分的主体间性不断变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关键词:现代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
一、主体教育思想的探索:从主体——主导论到双主体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则一直是教育学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处理师生在教育中的关系,教育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模式,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观点模式主要是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
第二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忽视人类长期积累与总结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往往使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自发性、盲目性的探索过程,同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第三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这是我国现行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的主流观点。这种“主体——主导论”的出发点,是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良好的愿望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理论上的观点模式实施于教育过程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甚至会出现一种倾向抑制另一种倾向。最为常见的是,这种观点模式导致一种误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教师时时处处都成为主导。这必然使学生从属于甚至时时处处从属于教师,并非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围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等问题,人们进行新的理性选择,经过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的检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主体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者确立一种现代的教育本质观,这就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消化吸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基于这种新的教育本质观,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是真正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双主体论”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教育活动模式,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模式。
第三篇: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弘扬儿童主体精神、培养儿童主体能力、塑造儿童主体人格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解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与争鸣、研究的深化、反思与总结三个阶段。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主体性教育正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地理解、接纳和认可,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当今主体性教育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主要表现为:要拓展对主体性教育核心概念的理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转化教育研究思维方式。
[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学;教育实践;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主体性问题成了多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教育学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兴起有着教育内外的现实原因和理论依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与人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作了思想铺垫。”从研究历程来看,主体性教育研究最早发端于顾明远教授于1981年在《江苏教育》第10期发表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引起学术界长时间热烈讨论的教育命题,即“学生是教育主体”。此后,教育理论界开始了教育主体问题的讨论,并最终形成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入影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在过去30年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探索与争鸣阶段
主体性教育的探索与争鸣阶段在时间上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由于认识的不同,学术界出现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互为主客体论”“双主体论”等几种不同并发生过激烈交锋的观点。
这一时期的探讨是广泛而又有深度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师生关系的看法。但讨论侧重点在于师生关系的处理,并且主要在教学论领域、认识论范畴中进行。由于教学不仅仅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因此,囿于教学认识论范畴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为了打破这种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有人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开始从教育主体性的角度研究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王道俊和郭文安两位教授提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的命题。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这篇文章中,他们不仅对学生主体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还对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和实现条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自此,教育理论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研究的深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主体性教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时期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呈现出一种“顶天立地”的态势。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主体性教育除了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之外,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具有以下特点。
1.指导思想明确化
对于倡导主体性教育,很多人心存疑虑,担心会误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歧途。有人甚至认为,讨论人的主体性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根源或具体表现,要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否定人的主体性。为了消除疑惑,澄清认识,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指出:提出和建构主体教育理论,不是企图一概否定原有的教育学理论,而是试图从一个角度来研究教育理论,深化教育改革,期望能探索出一条使我国的教育学更科学、更具实践性、更具中国神会主义特色的路子。因此,主体性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97年在湖北沙市(现荆州市沙市区)召开的“全国第二届主体教育研讨会”对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统一起来,建立了科学的主客体理论,驳斥了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主客体理论。我们研究主体教育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而不能到唯心主义那里去找根据。”在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之后,主体性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获得了解放,主体性教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2.研究视野逐步拓宽
这具体体现为从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到探讨教育的主体性。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的主体性?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认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性,体现了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只有揭示教育主体的这一特征,才能不断地改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本质力量。”此后,他们又从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论证。事实上,教育实践包括培育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微观教育活动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宏观教育事业管理,这两个层次的活动都是人的主体活动,都有主体性问题。因此,教育的主体性就包括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和教育管理的主体性两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在“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主体哲学”的概念,并对此进行阐述:“所谓教育主体哲学,就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在世界观和认识论双重意义上。都可以说教育是主体。教育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物、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组成的整体社会结构中,它有其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在学校或任何一种教育机构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也是主体,他们互动展开的教育活动也是独立自主的教育活动,是自己运动的。教育主要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作为‘反映者’,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主动的,并且只能是一种主体的反映活动。”这样,随着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内容的丰富和思想定位的提高,主体性教育理论渐趋成熟。
3.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兴起源于国内哲学界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随着研究的深化,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过去的哲学拓展到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等不同学科。学术界开始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探讨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问题。如:王坤庆教授从人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人手,提出人性发展的精神维度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结合人类自身解放历程的考察和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论述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肖川教授将“人性本善”作为主体性德育的价值预设,认为在道德教育中,只有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我们才可能对教育的结果持有乐观与光明的期待,才能树立起对人的信心、对教育的信心。石中英教授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分析。王启康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主体性教育进行探讨,他认为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对主体性的心理学分析上不够集中、连贯和一致。为给人的主体性一个确定的合适的界说,在给予说明时,应该适当地与其心理学上的特征联系起来。
(三)反思与总结阶段
步入21世纪,主体性教育研究进入反思与总结阶段。与前一阶段的“热闹”“繁杂”相比,这一阶段主体性教育研究显得相对“冷清”。有学者据此认为,个人主体性正走向黄昏,主体性教育研究已经过时。
我们认为,这一阶段呈现的特点并不能说明主体性教育已经过时,它所体现的是主体性教育研究步入反思与总结阶段。正如裴娣娜教授所说的那样: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生成的教育理论,必须在不断的反思、总结、批判、概括和提升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从而保持其生命力。”客观地说,主体性教育就是在不断自我批判与反思中成长壮大的。20世纪90年代,对主体性教育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文章就已经出现,但这一时期的批判性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进入21世纪,对主体性教育进行质疑、反思和总结的文章骤然增多,探讨的也更为全面和系统。除个别研究者对主体性教育进行反思与总结外,学术界还就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问题组织过大规模的讨论。2002年,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六届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关于主体性教育的定位、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与操作模式、“十五”期间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建构等。2004年,以裴娣娜教授为首的“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办“全国首届主体教育理论研讨会”,与会者在对十几年来主体教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对主体教育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主体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索。2005年,“全国主体教育理论第二届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关于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会议得出结论:“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不是走向黄昏,而是在依托13年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开始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主体教育在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二、主体性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历经30年的探索、研究和实验,主体性教育正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的理解、接纳和认可,其取得的成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儿童的正确认识改变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目中无人”的状况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有什么样的人的形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进而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因此,要想探求现实教育问题的根源就必须回溯到人的自我认识之中,同样,想对现实教育问题有一个根本性的解决也离不开对人的形象进行反思、批判与改造。由于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因此,教育视域中人的认识问题就是儿童观的问题。儿童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人们千百年的世界性难题。过去,一些人习惯于把儿童看作可以任意加工和改造的客体,教育就是把儿童塑造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由于无视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儿童的学习就成了机械灌输、盲目填鸭的被动性接受,教育就从人的唤醒和解放蜕变为对人的压抑和束缚。针对这种漠视儿童的教育状况,主体性教育明确指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其根本特性。正确理解儿童是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前提。“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培养能动的社会主体,具有独立个性和主体性的现代人,必须根本改变传统受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能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最主要的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呵护和弘扬学生的能动性。”可以说,主体性教育为儿童的解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主体性教育提出一系列新概念。形成一系列新命题,丰富了教育理论,提升了教育学的学科品味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作为一种直面生命的学科,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教育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其发展前景就像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说的那样: “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和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学却备受质疑,一些学者出于对教育学自身的不满,把教育学称为“迷惘的教育学”,无奈地认为教育学已到了“终结”的边缘。我国教育学屡遭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移植国外理论、照搬其他学科、脱离教育实践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学研究者转变观念,努力做到教育学问题教育化、教育学问题中国化。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以解放儿童为旨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教育学理论。针对现实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弊病,主体性教育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概念和命题。这一系列新概念和新命题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而这些新概念和新命题的出现又进一步解放了教育研究者的思想,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学理论的原创性发展,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三)教育主体性的提出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现实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
过去,很多教育改革的失败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具体来说,就是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忽视。正如郭文安教授所说的那样:“传统教育以社会为本位,视政治、经济为社会根本;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与工具,它的作用指向人;至于人,虽然也讲人不是环境与教育的消极产物,他能改变客观世界,但具体论述,尤其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则总是坚持:社会决定教育,教育决定人,这似乎已成金科玉律。当然,这有助于根据社会的需要改革教育与造就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这种单向度的机械决定论,必然导致教育的附庸化、工具化、制度化、简单化与窄化,扭曲了教育的本真特点与整体功能,压抑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严重影响了教育的作用与质量,也必然使其造就的人工具化、奴化、物化。成为因循守旧、不思创新与变革的庸人。”为了扭转这种现状,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性”这一命题。教育主体性的提出,在深化教育本质探讨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人·教育·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这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找到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现实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前进的方向。
(四)主体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和推广,在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研究范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由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开始向学校教育实践渗透,并从最初的关注主体性某一功能特性发展到进行整体主体性的综合研究。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艰辛探索,主体性教育不断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实践。主体性教育实验在推进中国教育改革朝纵深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教育研究者的学术立场和研究取向。对此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概括: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含义的重新认识,提高了人们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第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针对当前我国教育时间存在的弊端,转换研究主题,寻求我国教育改革的立足点;第三,以主体教育理论作为改造教育理论的依据和基石,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改造和构建起到了重要的突破意义,尤其是对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起到了实质性推进作用;第四,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研究、促进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化有重要启示。
三、关于深化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主体性教育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从目前看,主体性教育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为使其朝着纵身方向发展,教育研究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拓展对主体性教育核心概念的理解
主体和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概念,但是,自主体性教育产生之日起,人们对此理解就比较混乱。“目前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有一些人认为主体和主体性的提法已过时,主要表现在提倡类主体而否定个体主体,提倡主体间性而否定主体性。这种思潮在教育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克服这种混乱,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澄清主体和主体性的内涵。主体是单数还是复数?是孤立的实体、单子化的个人,还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行动者?主体性是积极的还是中性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受动性是否是主体性的表现?如何处理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如何使主体的独立性、为我性与社会性、依赖性协调一致?这些现代化境遇中的主体性教育问题将是研究者未来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
教育学是一门直面生命的学科,是极富人文精神的学科。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教育学必须向其他学科开放,与其他学科对话。作为当代的教育学理论,主体性教育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发展和壮大的,但主体性教育的成熟和完善不能过分依赖其他学科,教育研究者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具备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的知识平台。另外,教育研究者在关注相关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与相关学科展开真正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只有在真正的对话中,主体性教育的发展空间才可能得以拓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主体性教育是以弘扬儿童主体精神、培养儿童主体能力、塑造儿童主体人格为标示的教育理论,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解放。为实现这一目的,主体性教育除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密切关注相关学科发展之外,还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因为,理论是对实践的理性分析与升华,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是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最终形式。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甚至“互哺”,我们必须在研究方法论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在研究中要做到,“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强调实证研究和实地调查,将归纳法与演绎法结合,边研究边总结,同时采用对象化方法、工程学方法,以保证研究的水平和效益”。
(四)转化教育研究思维方式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主要是着眼于解决传统教育“目中无人”的弊病。但由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根深蒂固,究竟谁为主体的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核心。进入21世纪后,受主体间性哲学的影响,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主体问题的探讨才逐渐摆脱非此即彼的局面,而进入共存与互存的新天地——从师生的主体转向师生如何共为主体,即主体间的和谐与合作。这一论题的转变体现了师生关系从主客模式到主主模式的转向。事实上,人不是没有生命的“物化对象”,也不是单子式的个体,而是处在一定关系网络中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实践主体。因此,教育工作者在研究主体性教育问题的时候,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即从二元对立的实体性思维转变为注重合作与交往的关系性思维。在关系性思维范式中,主体性教育研究就可以摆脱“主体性的黄昏”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拥有—个更为宽广的视域。
第四篇:小学生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生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热潮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突出,文件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使我们更深刻感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与学生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从98年,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身体发育引起的,我校继而又开展了对小学生性教育的研究。我们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入手,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以科研领路。
校领导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为完成此项心理健康科研工作提供了人力和物质的充分保障。
面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如何让他们经受挫折教育健康成长。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疏导的研究》科研课题展开研究。为了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们有些心理问题来源于教师,怎样减少这种伤害呢?我校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师源性心理困扰调查及其对教师干预实验研究》课题组联系,并参与了这一国家级的“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减少对学生的伤害,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因此我们有针对性的请北京教科院专家,先后多次为教师做了培训。培训后,教师们自觉地约束了自己的言行,提高了自身修养。从一组调查数字也能看出教师在学生中的信任度大幅度提高,培训前,学生有了心里话,把选择跟老师说放在第一位的只有1.4%,培训后,上升为27.8%。这说明对师源性伤害问题,通过培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使师资队伍德育素质得到提高。
二、在小学开展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性教育开始初衷。
面对21世纪的学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诸如“性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又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它决定了人口素质,同时也决定未来人口犯罪意识的防范工作。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学生生理发育提前,我校四年级的少数女学生已有月经初潮。但学生的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家长觉得不知如何讲,一时又讲不明白,不是以谎言相告,就是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加以训斥。父母本应是孩子们性教育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而我校最近在六年级134人中进行了调查,父母给孩子讲过这方面知识的仅有2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9.4%,可见缺少家庭性教育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大缺憾。学校理应是孩子们性教育的主渠道,而老师们也觉得不好把握尺度,尽管《健康教育》教材中有相关内容,但教师讲起来,依然是遮遮掩掩,闪烁其词,亦或干脆让学生自己看书。学生有了问题,不敢问家长,更不敢问教师,都是在同学间探讨,或者借助于电视、书籍、杂志、录像中的有关情节,他们会反复研究,以弄清自己心中的疑惑,这样会学到一些不好的内容。有的学生直到进入中学都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搞不好容易产生青少年犯罪行为,面对青春期的到来,他们心里充满了惶惑。
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青春期教育的研讨会上,中学校长们呼吁:性教育应从小学开始,到中学为时已晚,让学生盲目的去探索,更容易出问题。
与其亡羊补牢,何如未雨绸缪。让孩子从小就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有关性的知识,打破性的神秘感,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的进入,面对21世纪的学生,我校认为从小开始进行性教育势在必行,对这项教育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大胆涉足实验。
<二>我们的做法。
我校从2000年开始对6-12岁的小学生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性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1、分年级制定教育目标及内容。1.1.低年级(1-2): 性角色的扮演:(1)男、女孩的区别。(如服装、上厕所的姿势、第一性征的不同等)。(2)简单的生命起源问题。(如肚脐眼儿是怎么来的?我是妈妈生的吗?为什么妈妈能生孩子,爸爸不能?)
1.2.中年级(3-4):(1)学会自我保护。(小孩儿的隐私部位不准别人摸)。(2)生命的起源问题。(小孩是从哪儿来的?)1.3.高年级(5-6): 青春期教育:
(1)男孩儿的生理特征,发育及卫生保健。(2)女孩儿的生理特征,发育及卫生保健。(3)变声期嗓子的保护。(4)青春期心理发育特点。(5)学会自我保护。
(6)男女生的的性别要求。(7)异性如何交往。
2、教育途径与方法:(1)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条主渠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教学挂图、制作计算机课件、实物投影、磁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男孩女孩从服饰、发型、打扮、游戏、喜欢玩具等的区别。
我校在开展性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手段多样化:
由于我们要面对的是6-12岁的学生,他们有刚从幼儿园大班走进小学校的低年级学生,也有刚进入青春期初期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性都处于懵懂、迷茫、又十分好奇的阶段。由于年龄小,如果用空洞的大道理,枯躁的生理解剖来讲,学生会缺乏兴趣,失去教育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实物投影、录相、光盘、计算机课件的制作,使学生对男孩、女孩的区别,小孩是从哪儿来的,春青期生理发育特点,什么是月经,什么是遗精,都有了形象、直观、具体的了解,学生爱看,爱学,每次都觉得没看够,要求为他们多上这样的课。高年级学生们说:“一开始觉得不好意思,但后来就很自然了。”也有的女生说:“每次来月经,我都特别烦,浑身不舒服,有时弄不好,还脏了裤子,听了老师讲的课,看了录相,使我知道来月经是女孩长大了,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可喜的事,尤其是教我们怎样使用、选择卫生巾,经期该注意什么,比我妈讲的都细。” 在给小学四年级学生讲《小孩是从哪儿来的》一课时,我们采用实物投影的方法,选择美丽的图片,为学生讲解动、植物繁衍后代的过程,学生从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很自然地了解自然界中,动、植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再引申到人类的繁衍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我们采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看精子和卵子是怎样结合成为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使学生非常直观、形象、生动的了解小孩的由来。把父母难于启齿,又一时说不明白的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介绍给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我们在课上经常让学生分成小组坐,便于学生讨论学习,也能联络学生间的情感。在上《小孩是从哪儿来的》一课时,学生在展示自己小时候幸福成长的照片及为父母制作礼物画画时,是学生自愿,抢着到前边来,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不会因老师的主观意愿而把哪个学生落下。
低年级学生讨论怎样保护自己时,讨论热烈,常常是一人站起来没说完,其他人抢着补充。这样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增强家长的参与性:
我们在讲授《小孩是哪儿来的》一课时,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坐在自己孩子身边,跟孩子一起学习、讨论,融洽了亲子关系,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使家长能了解孩子在课堂学习中的情况,了解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便于家长今后更好的指导孩子学习,也使亲子关系得到升华。由于家长坐在孩子的身边,一起参与孩子的学习,这对孩子的学习是一种鼓励,孩子也想在父母面前表现得更出色,得到父母的夸奖,这样做拉近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这种感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在讲了妈妈在孕期的艰辛后,又请了两位妈妈谈了自己在怀孕和生孩子时付出的辛苦,更使孩子感受到了那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让学生画一幅画送给家长并说几句话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的画画的不好,但它却包含了很多意思。我画的是大青蛙在教小青蛙学本领,这正像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不仅给了我生命,还教会了我很多本领,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女儿一定会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您。“这个学生是哭着说出这些话的。她的妈妈在台下已泪流满面。教师请她对孩子说几句话,她搂着自己的女儿,哭着说:”我的女儿很懂事,可我对不起她,由于工作关系,我不在她身边,她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学习也很努力,从不让我操心,可我给予她的爱太少了,我不是个称职的妈妈。“这时孩子和父母都已泣不成声,紧紧搂在一起,父母和孩子的感情都已达到最高潮,亲子关系得到了升华和充分展示。
这种感情在课堂上激动着,感染着每个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这种感情在课堂上不会结束,课后回到家里还会延伸,还会继续交流,学生受到的教育,从孝敬父母可以延伸到其它方面,爱父母是爱他人、爱国家、爱社会、爱自然的起步,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他会爱其他事物吗?孩子们所表现出对父母的爱是庄严、美好、纯真的感情。
我校这节公开课曾在2000年12月24日北京有线2台、2002年6月19日中央2台播出,并于2001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播放,我校心理健康教师吕卫红也代表中国大陆唯一的一所小学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2)专题讲座: 在给六年级学生讲进入青春期后第二性征的出现时,除配以插图讲解外,还给女生单独进行专题讲座,”月经是怎样形成的。“"经期注意事项。”“卫生巾的选择和使用。”为女生放了录相,发放女生的宣传小册子及卫生保健用品等。
(3)印发刊物:
为了使进入青春期初期的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发育的特征,指导他们做好卫生保健,我校还向学生发放了我们自己编辑的《花季少年少女》宣传资料,为了指导家长正确辅导孩子,我们也给家长编辑了《家长学习资料》,具体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4)观看录像:
给六年级学生上《青春期身体的发育》一课,组织六年级学生观看《花季雨季》录像,了解自己生理上第二性征出现的发育特点,心理上的变化特点,卫生保健,异性如何交往等内容。使学生能愉快的度过青春期。这些做法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
(5)问卷调查:
为了教育更有针对性及时了解教育的效果,我校进行了几次问卷调查,是我们做好性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6)个别辅导:
有些学生遇到问题,找到心理教师,我们会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以解除他们的烦恼。如:有的学生为自己不长个、女生认为自己胸不发育、来月经肚子疼、异性交往遇到问题、有的女生遇到性骚扰等。
(三)家长培训。
我们不仅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为了提高家长的认识,还对家长进行了培训。我校参加了胡筠若、闵乐夫专家建立的《知性儿童更健康》课题的研究工作。对全校1--4年级的家长进行培训学习。
在我们对59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有300多人当孩子问到有关“性”的问题时会采取敷衍态度,占被调查人数的50.8%。采取训斥态度的1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37%。
这就难怪我们的孩子要在同伴中,或书刊、影视、网络中去寻找答案了。我校在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中,有关性知识的来源,近60%的学生回答是从朋友或其它渠道获得的。
究其根源,问题在家长。在我们第一次问卷调查中,有239人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没必要,占被调查人数的40.5%。还有许多家长不知怎样讲。
我们为家长们编写了一本《知性儿童更健康》的科普读物,供家长们学习。还为家长们讲了开展性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给年龄小的孩子讲,进行知识上的指导。通过培训学习,家长们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有必要的46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0.1%,比培训前提高了39.6%。通过培训家长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近年来取得的成果。
我校先后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中英青少年性教育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的《面向21世纪全国(省际)学校青少年性研讨会》。
我校成员先后有《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教师体态语言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小学开展性教育的探索》、《珍爱生命》、《故事的启迪》、《学习做情绪的主人》、《爱的力量》等十几篇文章发表在《教育科学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商.心理》、《青苹果》等刊物上。
我校心理教师讲的《小孩是从哪儿来的》一课获“北京2002年心理学年会”一等奖、全国德育成果展示一等奖;本课教案获“首届全国教师优秀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教师体态语言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获“北京2002年心理学年会”
二等奖;我校被评为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心理教师被评为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总之,我校开展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还只是在初期探索阶段,很多问题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尚待与兄弟学校和专家同仁们研究,以便更好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校更深入开展,不妥之处请指正。
第五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六年级组 李妮
一、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从《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到今人常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怎样去报恩。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从此养成的,并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少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某学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敬仰科学家,35%的学生敬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敬仰自己的父母,而敬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两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
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状之一:家长溺爱严重
如今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他们已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期望甚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不平衡。很多孩子面对父母的养
育之恩表现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宠,不知感恩。
现状之二:社会影响深远
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道德观发生了扭曲。他们自私、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横、冷漠、不善于合作。使得未成年人,也受到了他们的负面影响,缺乏“感恩”的意识。
现状之三:学校教育缺乏
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学校教育始终未能摆脱考试的圈子。教育看分数、教师压力大,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的教育。有一年的“六.一”学校组织庆祝会,学生带上凳子到操场观看。班主任为了调查学生的感恩现状,有意不拿凳子到操场。从开始到结束,两个多小时一直站在学生旁边,结果没有任何班的学生主动为老师让座。
孩子们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亲切,学生才会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才会懂得珍惜时间和机会,才会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来报答周围的人和社会。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这也是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主体人格的构建。
思想是人的灵魂,如何拯救这“将要垮掉的一代”?良方在哪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
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我们提出了《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1.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2.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我们。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教育心理学也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主要局限于有机的生理方面。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青少年本人,对健康的关心也都集中在学生身体发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标上,至于学生的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往往为大家所忽略。近年来,有关中小学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就渐为人们所关注。因此我校把“感恩教育”定为核心课题进行研究,其目的为:
1.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
2.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他人。3.懂得孝敬父母以及长辈是为人之本。
4.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心中充满爱心,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意义.5.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6.通过一些具体的感恩教育的开展,培植感恩文化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我们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研究,就是要在青少年的心中播;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儿童教育理论;2.素质教育理论;3.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4.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寻求小学生缺;2.构建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
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我们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研究,就是要在青少年的心中播种高尚的道德的种子,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平和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来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自然,进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研究将从最基本的活动研究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儿童教育理论。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2.素质教育理论。民族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出路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确切地说,就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而在这几方面中,德育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一个人纵有满腹才华,却不能甚至不愿回报社会,奉献人类,试问,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又有何用?而感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懂得回报,学会回报,自觉回报。不仅是回报父母亲人,更是回报社会乃至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教育就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
3.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
4.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寻求小学生缺乏感恩心理的原因。探索培育小学生感恩意识、“学会感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小学生感恩行为培养的方式、方法。
2.构建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3.创建小学阶段感恩教育校本课程。
4.提高学生感恩意识,促进学生感恩内涵。
5.通过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2.小学生缺乏感恩心理的原因。3.培育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研究。
4.小学生“学会感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5.小学生感恩行为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6.感恩教育内涵的研究。
7.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8.小学阶段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
感恩教育的内涵;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小学阶段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难点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小学阶段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参与课题实践研究,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一边研究一边实施,形成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探索有效实施学生各阶段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
2.调查研究法。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通过观察和调查问卷,了解现阶段小学生感恩心理的整体状况,明确其长处和缺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化分析,掌握课题研究的有力资料和数据。
3.文献法。收集有关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学习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撰写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规范课题研究行为。
八、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学校教育信息网络畅通,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够反映教改前沿动态的教育报刊、杂志。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2.研究经费:学校每年征订一定相关的刊物,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
3.研究时间:日常教学、大型德育实践活动
4.研究条件:课题组成员人均一台电脑,均可上网,方便交流及上网查找资料。
九、课题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成立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网络,组织理论学习,研究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
课题组人员分工: 组 长:李妮
成 员:折彩霞 申叶 高海霞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7年8月)
1.课题组教师查阅相关理论书籍,以理论知识指导研究实践。
2.年级组内实验班正式启动实验,按实验规划进行相关项目实验,通过少先队活动、学科渗透,教职工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每月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实验状况,进行材料整理。
3.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全面铺开。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0月)总结成果,推广经验。撰写课题终结性报告,编辑优秀个案分析和教师优秀论文集。
十、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一)《感恩名言、警句、短文汇编》。(二)《小学生感恩故事汇编》。
(三)《主题实践活动、班队会设计》。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四)《感恩教育论文》。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阶段性总结等报告。(六)课题研究开题、结题报告。
本课题于2017年10月研究结束时,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收集整理研究论文,总结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深入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我校小学生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