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点滴中感受幸福
在点滴中感受幸福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沈菁
当上班主任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我的身份也越来越多,成了不断在班里破案的警察;因为不放心学生的劳动成果,我每天还坚持当几回清洁工;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关心、去处理,我成了名符其实的管家婆。工作近二十年,今年是第三次当班主任,我承认在班级管理上欠缺经验,所以当一些科任老师向我反映说学生上课不仅不会听课,而且纪律不好,作业不做的同学屡见不鲜时,心里总不是滋味。有点像做母亲的,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孩子优秀,便心痛、着急、气愤。
回顾这五个多月,真正让我开怀大笑、幸福地流泪的只有一次,那是四年级拔河比赛。参赛的学生涨红着脸,咬着牙,咧着嘴,使劲地拉绳子。没有参赛的学生全部当啦啦队,加油的喊声此起彼伏,恨不得把力量全都给参赛的学生。看到学生那样卖力,我也激动地加入了拉拉队的行列。用我班学生的话说:老师,你那天喊得脸都发红了。而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喊得嗓子都哑了。那天,我确实很幸福,不仅仅是班级得了第一名,而是在那天我看到了平时那么调皮捣蛋、不听话的、甚至是不把老师的话当一回事的孩子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看到他们因为得到第一名而兴奋的高呼时,我觉得我班的孩子还是有班级荣誉感的,还是非常可爱的。说起这次比赛,一开始我并没有完全放在心上,觉得班级的孩子肯定得不到名次。所以,我自作主张将班级中个子高的、体型稍强壮些的学生定为参赛者,当我把这些学生的名字报出来后。有学生提出:沈老师,我觉得某某同学不能参加这次的比赛,因为她很喜欢笑,一笑就没有力气了。还有学生又说:某某同学也不行,他扳手腕都扳不过我,力气肯定没有我大„„最后在全班同学的讨论下,确定了参加比赛的人选。那一刻,我看到了一群懂事、成熟的学生。
在竞选班干部时,一位得到非常多选票的学生说:我觉得我还是当学习委员,副班长还是让马驰成来当比较合适,因为他是男生,他是男生中成绩最好的,他在男生中很有威望,他当副班长可以带领男同学共同进步;当捣蛋鬼看到我在教室时那样卖力的做值日时;当我班成绩最差、每天都要留到五点才回家的同学,在离开教室前跟我说:“沈老师,再见。”当他成为今年开学报名唯一一个主动向我问好的同学时„„我心中不禁想:我班的孩子是有集体荣誉感的、有礼貌的。为什么我一定要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要成绩优秀、认真听话呢。既然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那我何不放低标准,着眼于每一个孩子身上那一点的闪光处,那我的幸福指数是不是会很高。
第二篇:在教育中感受幸福
在教育中感受幸福
固城校区 范燕青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情感体验。作为一名教师,要获得作为教师的幸福,在教育中感受幸福,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
教师能否获得幸福感,需要一种能力,需要一种职业境界,需要教师自觉主动的去从事教师事业,进行教育研究.这种能力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激情。
教育激情是教师之于教育事业的真情、情感和情怀,同时也是我们对于教育的认知、执着和坚守。教师的教育激情源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念,源自于对人的生命发展价值的期待、尊重与敬畏,以及对教育人生、教育幸福的不懈追求。因此,教师教书育人、以生命点化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应当演绎为教育激情燃烧的岁月。
教育激情是优秀教师保持职业操守、事业进取和专业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名师的必然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对人、生命对生命的交互影响,是充满理智对话、激情体验和生命探索的伟大事业。教师劳动与其他社会劳动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未成熟而又相对独立的人,是具体的、发展中的人。因此,教师需要以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通过示范、激励、感召等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育激情是优秀教师形成教育个性、教学风格和专业自我的内在需求。教师是人格化的教育,是教育活动中具体、生动、独特的个人,是充满教育生命活力和艺术创造的人。教育激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推进器。激情是教师的灵魂,激情是点燃孩子心灵的火炬,名师几乎是激情的代名词。当教师的激情被激发出来、能力被展现出来的时候,努力便成为习惯,奋斗变化为自觉。
1.读书。从教育中感受幸福,必须以坚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做基础。而读书是增强专业知识的必要来源;也是教师研究、反思的必然通道。“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要达到这一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与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教育思想形式与发展并以此充分指导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而与教育家的对话,更多的是通过读书来完成的。从读书中教师的学识水平得以提升,以学识水平的提升中使教师更热爱渎书,更热爱教育,更热爱教学研究,更热爱教师职业,并从中充分体验幸福。2.社会、学校给予支持,给以创造幸福的平台。教师的教育研究,是需要社会,学校足够的支持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的。首先,校领导要倡导,鼓励教师追求理想,进行教育研究。教师在校方的支持与肯定下自会“不用扬鞭自奋蹄,”从而更专心的进行教育研究。其次,校方要尽力为教师搭构进行教育研究的平台,如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讲学;或者组织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文化沙龙,教师座谈会等活动。让教师们就某一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共同的分析、探讨、辩论,使教师的理论思想在辩论中得以提高,在合作中充分感受教育研究的幸福。并且,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友好合作来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从而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幸福与快乐。
3.教育科研付诸实践。教育科研成果只有付诸实践,才 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研究型的教师一定要进行实践研究。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到现在还有很多教师在使用着,那种助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该彻底改变。新型的研究型教师应做到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当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某一成果付诸课堂,当课堂因此而变得生动活泼,当干瘪乏味的教材囚此而变得丰满诗意,当学生因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作为教师应该就是最幸福的人了。新型的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话筒,教书匠,而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人。从教育中感受幸福,必然要求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谋生的职业。青年马克思曾经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书中指出:“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所以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 而作为教师应该是幸福的。“因为人类所有的职业都在改造世界,只有教师在创造世界的同时又创造着未来。”只有教师真正的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才能积极的投人工作,充分的实现自我价值。
热爱学生,师生之间由爱产生共鸣,充满幸福。教师热 爱自已的教育事业,最直接最本质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爱 可以是人的一种情感,也可以是一种态度,还可以是一种行 为。教师的爱是一种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的对其关心、肯定、帮助、保护的爱的行为。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教育成功的基石。它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心中。”热爱学生,不仅是热爱某几个,某一些学生,而是热爱所有的学生,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否,都一视同仁,真正的用心去关爱他们,去欣赏他们,去肯定他们。当某个差生因有你的肯定与关爱而从此步人正途,奋发向上,你将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那个人,作为教师的你又怎能不为之振奋,倍感幸福?当你付出的爱有了回报,教师节的声声祝福,感冒时的丝丝问候,当你同样受到关注,获得被爱的时候,当你看到有这么多孩子同样深深爱着你的时候,当你的努力有了显著成绩的时候,怎会不觉的这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幸福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教师的幸福可以影响 学生,使学生成为幸福的学生。在幸福的教育中,师生在幸福上是“相互”感染的,幸福不是“独享”的,幸福可以与他人“分享”,当于他人分享幸福时,得到的是双倍的幸福。教育活动是师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生命经历,当教师 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情,全身心的热爱、关心着学生,学生可以感应的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深深影响学生,使学生也同样的以足够的热情来回报教师。
第三篇:在平凡中感受幸福
平凡中的幸福
师范毕业后,当儿时的梦想一个又一个地离我远去,最终,我别无选择地成了一名教师,一名平凡的小学教师。那时,我总以为这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即使身边有很多人都告诉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也许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当我穿过所有那些神圣的光环,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看着下面那一张张天真可爱、充满好奇而又稚嫩的脸庞,看着身边那一位位为了教育事业而忘我工作的同事们,我的心便再也不忍离去了。我似乎感到了一种使命的召唤,一种伟大、崇高而又艰巨的使命。我也因此开始庆幸,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庆幸。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以为人师六年了。我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有一位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青海高原的乡村老师这样说过:“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的确,在这六年的时光里,我的生活是平淡的,但我收获的却是那些数不尽的幸福!
假如说教师职业只有清苦,假如说教师只能做精神贵族,享受清贫的光荣,那么所谓师德就会低下得可怜,我们对“爱岗敬业”这一师德规范的诠释和论证也就变成了欺骗性的劝说或君子式的清高表白。如果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只是出于功利性的“谋取稻粮”,或者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么很难想象工作中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就会成为面对矛盾冲突的价值选择。因此,除了师德,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师爱,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一
个教师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一张张可爱的贺卡,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就在今年的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给我发来的短信,她说: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杨老师,梦到了**班,大家又聚在了一起!可梦醒后我才知道,这一切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涌动着,如果这都不算幸福,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期待?如果这都不算幸福,我们又还有什么好去悲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
其实,当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时,就把自己此身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完全嘱托给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和期望啊!当我们拿着一定数额的工资,过着尚且稳定的生活时;当我们在假期中休息,而别人冒着严寒酷暑上班时,我们应该忘记工作时的辛苦,感到满足、快乐。我们在知识结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和谐的亲切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个曾经遭受冷落而今受人尊敬的教师职业呢?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光荣也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有其苦,也有其乐,苦中有乐。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合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进取向上,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无悔今生的选择,我选择,所以我热爱。我平凡,但我幸福!
第四篇:从点滴生活感受幸福
从点滴生活中感受幸福
记得一个很经典的老故事:有一个杯子,它很寂寞,被人倒进了开水,有种滚烫的感觉,杯子想这就是恋爱的感觉。水变温了,杯子很舒服,杯子想这就是生活的感觉。水变凉了,杯子害怕,心想这就是失去的感觉。水变得彻底的凉,杯子很难受,想把水倒出,水记得一个很经典的老故事:有一个杯子,它很寂寞,被人倒进了开水,有种滚烫的感觉,杯子想这就是恋爱的感觉。水变温了,杯子很舒服,杯子想这就是生活的感觉。水变凉了,杯子害怕,心想这就是失去的感觉。水变得彻底的凉,杯子很难受,想把水倒出,水终于被倒掉。杯子很舒服,但杯子也掉到地上变成一片一片的。杯子发现每一片都有水流下的痕迹,它知道心里还爱着水,它想完整的再爱一次水,却不可能了。难道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只有一切过去才知道幸福,他突然明白,一直以来他错了,应该要好好的珍惜当下所拥有的,才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幸福的源头有千百种,但幸福的感觉却是一样的,那就是达成心愿的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我一直在浅浅的幸福着,虽然我没有美丽的容颜,但我四肢健全,能尝试各种美食,身体健康,有亲爱的家人,甜蜜的爱人,亲密的友人,有个工资虽不高却很稳定的工作,有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一个和睦家庭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幸福,知足就是幸福,我所能做的,就是将这幸福延伸下去。因为生命总是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人的内心总是充满不安和困惑,生活因此总是摇摇晃晃。努力生活的人,一路上,总会不断的思考和改变。只是不知道哪一刻,你的心才会彻底的看透和看清。前段时间,有幸读了《牵手幸福》一书,它解读了现代女性普遍关注的爱情与婚姻、家庭与事业、财富与人生等问题,对提高女性朋友精神生活质量,培养阳光心态,感悟幸福真谛,提升幸福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让我懂得了:幸福和快乐,是一种良好心境,是一种乐观心态,是女人千金难买的财富,更是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从对本职岗位的陌生到工作经验的积累,点点滴滴的成长让我引以为荣,倍感欣慰,不知在什么时候,幸福的感觉就这样悄然地绽放在我的心田,沉淀、浸润让我情不自禁,勇往直前的走下去。
做一名幸福、阳光快乐的工作者,要用爱心和智慧经营,我用魅力和奉献精神,努力地积累了工作经验,凭着青春的热血和对幸福生活的感知,让同事与周围朋友无时不刻地感受着我神圣、快乐、幸福的感觉。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终日的忙碌,让我学会了唯有坚持并让岁月浸透在磨砺之中,才能体味一份生活的原汁原味,懂得了适时的坚持与放弃,拥有了良好的心态,永远保持了内心的想往、期盼与祝愿。
我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迎接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用知识的不断更新来充实自己 的头脑,我在工作、生活、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干着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但我扔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盈满从未有过的欣喜,我固守着一份枯燥与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岁月已爬上额头,青春已经不在,一路走来,因为敬业让我始终拥有年轻、阳光的心态,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感恩情怀,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承接,学会了付出,懂得了回报,所以,在我心里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用阳光的心态、风采和睿智健康地生活、用我们的智慧为我们工作的发展带来美丽
第五篇:点滴生活 感受幸福(xiexiebang推荐)
点滴生活 感受幸福
点滴生活 感受幸福
胡锦涛爷爷曾经深情地说过:“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二零一一年央视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中提出了“成长、乐观、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宽容、沟通、关爱、赞美、努力、奉献”这十二个幸福成长的关键词,这些都让作为中华民族新世纪少年儿童的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祖国给我们创造的健康成长的幸福祥和环境。
“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很多人苦苦追求着幸福,却没发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的幸福平平常常,简简单单,她一直伴随着我一路幸福成长。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时放学较晚。回到家后,肚子饿得咕咕叫,那真是“人困马乏”,已经手无缚鸡之力了。我“有气无力”道:“奶奶,我好饿,晚饭什么时候才能做好?”“别急,别急,饭马上就做好了。”奶奶慈祥地对我说。真的,不过十分钟。奶奶就喊我吃饭了,桌面上虽然没有铜盘重肉、嘉肴美馔,但竟然全都符合我的口味,吃起来津津有味,心里流动着爱的温暖。
有着爱的滋润,这就是幸福!
每天清晨,干了一辈子大学校长的爷爷都要终始一贯地送我、陪着我走路上学。我的心里一阵难受:爷爷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现在老了,头发都花白了,他还要坚持送我上学,真让我感动!到了学校门口。爷爷连忙取下书包递给我说:“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要做小动作......”“知道了。”我强忍着快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头也不忍回的大声的应道。
有着亲人的守护,这就是幸福!
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温暖、美满的家庭,不仅有宠爱我的爷爷奶奶,还有疼爱我的爸爸妈 妈,让我觉得自己无比幸福。那一次,我要去参加夏令营活动。在出发前的一天晚上,一向“粗心”的爸爸不辞辛劳,为我出去几趟购买生活用品,回来时我都已睡了。朦胧中听到爸爸对妈 妈说:“声音小一些,别吵醒了我的乖女儿恬甜,她明天可要辛苦了。”爸爸把我的衣服、用品收拾好,整齐的放在旅行箱里,那时,夜已经深了。第二天一早,送我到学校的爸爸在我上车时大声喊着:“女儿,与同学互帮互助,要注意安全啊!”
有着家人的惦念,这就是幸福!
放学时,天下起了绵绵细雨。来接我的妈 妈亲切的对我说:“快进来!小心淋湿了,感冒发烧可不好受啊!”我像快乐的小燕子躲在了伞底下,但雨水却打在了妈 妈的身上。啊,妈 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着妈 妈细腻的爱,这就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一瞥鼓励的眼神,是幸福;一句温暖的话语,是幸福;一个体贴的动作,是幸福;一次无私的奉献,一起快乐的分享......正如国内后现代心灵导师林仕锟所说的:“幸福一直都在,如同道路一样,幸福不是终点站,幸福一直在路的两旁!”原来,幸福是爷爷、奶奶眉头上的笑纹,幸福是爸爸期待的眼神,幸福是妈 妈温暖的怀抱......平淡的生活就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