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何谓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MAYTAKEAHORSETOTHEWATER,BUTYOUCANNOTMAKEHIM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到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的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要把“舞台”让给学生,首先要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现行SEFC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语篇内容,其中包涵了历史、地理、文化、风俗、风土人情及人际关系等。总之,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他们必须用未来的人材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最后,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应该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用事实来说服学生。
另外,教师自己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学习指导方法。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化为己用,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实践证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语言技能,提高进行交流的能力。第二篇: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问题多了,思维活跃了,教师一时束手无策,难以应对,这对教师充分备课、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需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建立平等合作关系;三是要求控制班级学额,建立课堂教学新秩序;四是教学时间紧张,需要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五是有必要的教学活动设施作保证等等。这需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因为改变了教学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有个美国人创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免费授课。该项目最早给他亲戚的孩子在线视频授课,后来向周围蔓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使教育活动游戏化,引入游戏中的满分过关理念;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在线学习;采取了反转式教学,儿童在家上网学习,到学校做作业、与同学讨论或接受教师辅导。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语文教师应该是博学的。有宽广的知识,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她还要喜欢语文。兴趣和爱好对教好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课堂怎样融入素质教育的创新?将课堂还给孩子,由教师宣教转变为启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一种老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我们还应努力寻求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四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2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
中共营山县纪委
一、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建国以来,我们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反腐败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伟大胜利,腐败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处,歪风邪气受到了震慑,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辉煌成绩原因在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来源和智慧来源,有关资料显示许多国家90%的腐败案件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监督查办的的,我国纪检部门查办的腐败案件的破案动力和来源大部分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检举揭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新形势下,反腐败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如何人继续发挥好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 1 体作用这一优势,取得反腐败斗争的伟大胜利,是我们应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的问题。
二、当前人民群众发挥反腐败主体作用的阻碍
(一)指导思想不正,意识陈旧落后
一些地方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一些地方的领导错误的低估了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从个别群众存在的问题看待大多数群众,不愿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和范围。同时,一些地方没有积极主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应付性、象征性地组织群众参与,把群众的参与看成是反腐败工作的点缀和修饰,没有实事求是地看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参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趋势,思想意识极度落后和陈旧。同时,一些地方的领导者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意识落后、陈旧。例如,笔者所在县域内多山区地形,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登上历史舞台,相比于他们的父辈他们民主法律意识更高,科学是知识更丰富,权利义务意识更强,对腐败这一类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现象更加深恶痛绝。然而,当前许多地方并没有对这个群体特点加以调查研究,仍然沿用的老观点,老做法,效果并不但不明显,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强烈的冲突并激起巨大的舆论风暴。
(二)机制不健全,制度跟滞后形势发展
当前很多地方缺乏一套组织领导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指 导思想和行之有效动员全员参与监督实施的具体反腐败措施,许多做法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宣传力度不够大,没有让人民群众认识到自身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巨大作用和重要责任,没有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一些地方乡镇一级基层纪检组织由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宣传力度不够,办案能力普遍较,存在广大干部群众反腐败热情高业务素质低的现象。其次,举报制度办法及保护机制不健全,群众举报腐败案件害怕被打击报复的心态还存在,影响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反腐败斗争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人民群广泛参与的主动局面。其次是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对群众举报情况不重视,办事效率底,对腐败现象存在隐而不报、报而不查、查而不办、办而不严的情况,对腐败案件的处理过于宽松,失之过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有罪不判,重罪轻判现象的存在严重失信于民。
(三)方法途径落后,渠道单一
一些地方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方法手段单一,渠道狭窄,在方法途径上的创新不够研究力度不大,没有一个简捷、高效、便利的参与机制。一些地方处理群众的举报时,主观性较大,可采纳可不采纳,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反腐败网络平台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对高科技网络平台建设投入不够;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没有形成一个有机高效协调的反腐败网络。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无门,往往自发采取过激行为,既不利于党政部门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社会 稳定,更严重所害了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败的热情。
三、如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清醒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起着主体作用。反腐败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广开言路听民声,积极听取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各级国家机关要自觉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将群众监督制度化、常态化。纪检执法机关,要严格执纪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政策宣传,大力宣扬我国反腐倡廉政策法规和民主法治的宣传,要使群众认识到坚决抵制腐败是法律法规赋予自己的光荣权利,要使广大群众知道自己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要使群众明白反腐败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还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群众反腐败斗争的参与程度。加强先进典型的塑造,以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身边事、身边人的先进性感化中自觉投入到反腐败斗争的行列中来。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化媒介和平台,把廉政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二)加强监督,强化监督组织建设
要健全监督机制和组织,可尝试通过在各部门行业中成立党 风廉政监督会,聘请党员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有效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呼声,为监察机关提供信息、意见和建议;,此外可设立类似于便民服务中心之类的统一举报受理机关,配置、装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使之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赋予相当的职权,有足够的条件查办举报线索,克服目前由于群众举报多头受理而存在的职责不明或交叉重复现象,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的事情发生。形成纵深的监督网络,变自发监督变为有序的监督,有效的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强大力量。
要明确群众监督组织的职责、权力和义务,确立其应有的社会政治地位,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设立“监督”专项奖劢基金,对那些勇于监督,善于监督并作出积极贡献的监督组织和个人,在授予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劢,以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促进群众的监督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加强有关法规制度的建设。通过群众监督法规制度的制定,对人民群众监督的地位、权力,义务和监督程序、形式、责任、奖惩等作出法律规定,使群众监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三)畅通渠道、整合平台
反腐败斗争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健全工作机制,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是的群众都能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来。首先在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要尽可能能地实行政务公开,为群众实施监督提供便利。“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建立权利 公开、透明运行的有效机制。当前,加强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增强国土、村建等重点领域及关键行业的透明程度。严格规范公开事务的程序和方法,采取高效的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有效形式,如公示栏、电视、广播,乡土论坛、微博等有效媒介及时将重要事项,处理结果等公布于众。
要将案件查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风专项治理等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向群众通报,使于群众参与监督,要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变原来的群众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并保持监督渠道的畅通。
做好信访举报平台建设,信访举报是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在做好传统的来信来访、电话举报工作外,针对当前网民人数基数大、易于被年轻劳动者接受的特点,应该加大网络举报平台的建设,做好举报邮箱、论坛、微博等有效形式,设置专门人员收集处理网络举报信息和群众的意见建议。
同时,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信访、司法、纪检部门应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通报,畅通群众信访的渠道。纪检部门与行政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工作协调,定期通报情况,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加强与基层的沟通,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反馈及时,要定期召开听证、意见征求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各级国家机关应健全人民群众监督保护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监督权益,保护人民群众监督的人身安全,是做好群众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保密,对泄密的人要依照法律程序严肃查处,保证举报人合法权益。二是对举报的人和事要建立档案。从举报、调查、处理结果都要规范,使查处的案件有据可查,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也能及得到查处。三是要健全完善人民群众监督保障机制,必须尽快制定群众监督保障条例,从法律上使群众监督走上法制建设的轨道,才能真正确保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力得到行使,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主体作用的最大限度地发挥。
第五篇: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郭店镇小旗务小学康永妮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正是实施这一理念的重要阶段,而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实施这一点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应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弄清“圆的周长”的含义,然后出示了一个铁环,问学生:“根据我们对‘圆的周长’的意义的了解,你觉得应如何去求这个铁环的周长呢?”学生一听到问题,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一会儿,就有很多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学生说:“我们把铁环剪开、拉直就能量出铁环的周长了.”又有学生接着说:“这不行,铁环剪断就不能再用了,我想把铁环在地上滚动一周,就可以测出铁环的周长了。”还有学生说:“我想用透明胶带绕铁环粘一周,然后拉直再量的结果会更准确。”„„学生的方法多准多样,学习热情非常高。这时,我趁热打铁,又指着黑板上的圆问:“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运用我们刚才的方法还可以吗?能不能有一种更快更便捷的解决方法呢?”学生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又纷纷投入到了新的探索之中。通过大家的共同研究,很快就总结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2πr或 c=πd。可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
二、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主体实践能力。
新课标提出: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动手操作是通过实物、图形、表格和符号表达出来的数学概念进行操作的活动,它能促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出新知识、新体验。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木头锯了3次,用了6分钟,那么将它锯成5段,应用几分钟?”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6÷3×5=10(分钟)”我没有否定,让学生动手来做一做,看看结果如何。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条代替木头,按题目要求动手减一减,剪完后,学生红着脸笑了,应是8分钟。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而且学生的主体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三、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同学之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应用题”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年一共生产了多少吨化肥?”让学生根据所求问题找出需要已知那两个条件,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考虑。然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所需要的条件,学社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了多种数学关系式:“今年一共生产了多少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吨化肥×12个月”、“今年一共生产了多少吨化肥=上半年的产量+下半年的产量”、“今年一共生产了多少吨化肥=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吨化肥×4个季度”。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高。进而我再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根据找出的条件进行扩充,编出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全班六个小组一共编出十几道程度不同的应用题来。生与生之间通过合作、讨论、交流,不仅亲身参与了研究活动,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学生的主题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开放性习题,锻炼学生主体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习题的设置,我觉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完“比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式“某工厂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多1/4。”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通过思考后,就很快说出下面的观点:(1)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1+1/4);(2)男工人数是与女工人数的比是5︰4;(3)女工人数是与男工人数的比是4︰5;(4)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4/5;(5)男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5/9;(6)女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4/9;(7)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1/4„„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将比与分数融会贯通,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自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