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也可以是甜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5篇)

时间:2019-05-15 14:4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批评也可以是甜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批评也可以是甜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

第一篇:批评也可以是甜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

批评也可以是甜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

在当今的教育中,很多老师都很注重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这对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完全生活在鲜花和掌生中,不经历任何风雨的学生,其人格肯定是不完善的,更不会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所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认为表扬固然重要,批评更是不可或缺。

学生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或是有做的不恰当的地方,难道肩负教育使命的老师却要视而不见甚至违心地去表扬他们吗?当然不能,对学生的姑息纵容只能使他们日后犯更大的错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老师,决不能吝惜自己的批评,哪怕学生会对自己暂时的不理解。

当然,批评要注意一定的艺术。

1、批评学生必须有理有据,要让学生心服口服,不能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更不能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拿学生开刀,那样的批评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使问题走向反面。

2、批评学生要真的从学生从发,真的是为学生着想,并且要让学生感觉到这一点。

3、批评学生不一定非得声色俱厉,有时一句善意的提醒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4、批评学生尽量要私下,照顾学生的自尊心。

5、批评学生过后几天要多和学生静下来谈心,了解学生真实的感受,对症下药。

总之,表扬和批评,是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了的,是表扬还是批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从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都是从真心关爱学生的角度。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有时,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第二篇:批评也需要艺术(论文)

批评也需要艺术-

【摘要】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但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误”。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所以,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

【关键词】含义、方式方法、批评艺术

一、正确的理解批评的含义

1、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低,可朔性大,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的引导和及时表扬固然重要,但批评决不可少。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说,批评也是对少年儿童的一种挫折教育。教师对学生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批评看作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良药,科学地运用批评这一手段去教育学生。13、批评必须实事求是,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弄清错误事实,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辞枉下结论。

二、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方法

由于学生的家庭、个人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犯错的原因也大相径庭,所以,采取批评的方法也应因人、因事而宜,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达到教育效果,教师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法:

1、个别批评:这种批评方法是采取单独谈话的方法进行。这也是教师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学生易于接受。特别是自尊心强、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应采用这种方法。

2、当众批评:这种批评方法适用于犯错的性质比较严重、影响范围大,并带有共性的问题。这种方法威力较大,不仅能使当事人受到深刻教育,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这种方法除了犯错的问题严重或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外,一般不宜采用。

3、商讨式批评:这种批评是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的,用温和的口气进行的批评。这种方法适用于脾气暴躁、个性和对抗性很强的学生。此方法可以造成一种商讨式气氛,逐步地引导犯错的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消除对抗心理,使之能虚心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4、即时式或延时式批评:也称热处理或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根据错误的性质,犯错学生当时的情绪和学生的性格而定,要么“趁热

打铁”要么“适当冷却”,实际情况中一定要准确把握火候,如果火候掌握得不准,批评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5、含蓄式批评:这种批评也叫旁敲侧击式。它是一种含而不露、柔中带刚的影射批评。当发现学生有某种错误苗头,但还不能确定时,采用含蓄暗示,提醒学生注意的批评方法,以打消学生的某种不良动机和错误行为。

6、幽默诙谐式批评:幽默诙谐式批评,是教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改正,这种批评方式不但不会让犯错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反而会使其在愉快中自责,心情舒畅地接受了批评,提高了批评效果。但严重的错误,不宜用这种方法。

三、学会批评的艺术

选择了恰当的批评方式方法并不表明批评会取得预期效果,要达到批评的目的,关键还在于批评进行得是否顺利有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会批评的艺术。

1、先表扬后批评:在批评前,教师要找到犯错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这样,犯错学生往往易于接受批评。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批评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教师要以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语气温和;要平等商讨,消除对抗;要正确引导,多加鼓励和希望;要注意语言分寸,留有余地;要换位思考,切忌讽刺挖苦,枉下结论。

3、刚柔相济,把握火候:教师要准确掌握犯错学生的个性和错误的性质,恰当地选择批评时犯错学生的态度。如果犯错学生是无理取闹,明知顾犯,屡犯不改,不妨采取先严厉的批评,这样能“杀一儆百”,然后讲清道理,最后和颜悦色地提出希望,这种方法容易被犯错学生接受。

4、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情感变化,批评要适时适度。在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要根据其态度与心理变化而适时调整批评的策略,不能将准备好的方式、方法和语言一成不变地进行下去。要以变应变,灵活准确地把握批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

5、要注意批评的语言艺术:同样的批评,语言的艺术风格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的。教师在批评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风趣的批评语言能给犯错的学生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风趣幽默的批评语言艺术其实是较难掌握的,这不但需要教师要以事实为基础,还需要教师要把握运用的恰当时机,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四、结语

批评学生的艺术远比表扬学生的方法难以掌握,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适事、适人、适时、适度、适情。在批评学生前,一定要冷静,压住自己的脾气,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场合,讲究批评的艺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批评有法,而无定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讨的教育艺术

第三篇:谈批评

谈批评

——红船观澜•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14)

善意的批评使人进步,认真的反省促人提高。谈批评,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两个方面。批评,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自我批评,是以自我为对象,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查找和剖析。中国的古人提倡“闻过则喜”,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西谚亦云:“批评如同你忠实的门警,你若把它一脚踢开,你的一切就会被错误偷尽。”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被实践证明为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方法。早在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形象地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这个话,放到今天仍没有过时。

宁波市委原书记许运鸿因腐败受刑,他在忏悔书中说道:正是由于没有正常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致使独断专行、贪欲萌生。大量的“反面教材”反复验证一个道理:许多干部犯错误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开始往往有个缺口,但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批评,任其所以,日积月累,最后铸成大错。

然而,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环节,当前仍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有的不敢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他们思想深处,批评上级怕打击报复、穿了“小鞋”;批评同级怕疏远孤立、伤了和气;批评下级怕影响人

缘、丢了选票;自我批评又怕妄自菲薄、扫了面子……在他们眼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像“烫手的山芋”,看着熏人,用起来伤人,能不碰就别碰。

有的不愿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些地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往往是批评工作业务上的问题多,批评思想作风上的问题少;对一般现象的批评多,对具体问题的批评少;搞浮光掠影的批评多,能直击要害的批评少……甚至“自我批评谈情况,相互批评谈希望”、“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总之,多栽花、少栽刺。在他们手中,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只能高高地拿起、轻轻地放下。

无论不敢还是不愿,都反映出人们讲私情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回避矛盾,一团和气,是非不分。说到底,是个“私”字在作怪。“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无私,才能无畏,才能正视自己身上的毛病,才能勇于指出别人的不足,揭露矛盾,解决问题。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党找到了一条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法: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了一个正确公式:团结—批评—团结;遵循了一个坚定原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因此,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既严肃认真,又心平气和;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既解决实际问题,又不就事论事;既充分敞开思想,又不泛泛而论,达到自我批评诚恳、相互批评中肯的效果。

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还需要进一步提起神、动真格。

第四篇:小学生批评教育艺术谈

小学生批评教育艺术谈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小学校胡代勇

摘要:批评不仅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爱的艺术。笔者在文中探讨了对小学生实施批评教育的策略与技巧,旨在不断改进小学生批评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促进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教育策略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多鼓励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还能用表扬来蒙蔽他们的过错吗?这样下去的结果会好吗?其实,批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

老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警觉,限制和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使之及时纠正从而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常规方法”。艺术地使用批评教育,不仅能指点迷津,更能启迪心智。

一、明确批评教育的前提

1.掌握事实,明辨是非。

毛泽东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首先应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就妄加评判,只会让学生觉得是凭空捏造,毫无根据,无法接受。所以在批评学生之前,老师要通过观察、倾听、询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掌握确切的情况,弄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分清是非,然后思索相应的批评教育方法,绝不能偏听偏信,颠倒是非。

2.尊重学生,平等沟通。

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既要站在老师的角度,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如果没有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地沟通,或不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就无法有效地实施批评教育,这样的批评不但收不到实效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二、把握批评教育的原则

1.尊重学生。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奠基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都将在这一时期萌芽和发展,所以老师批评学生时应当理解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2.就事论事。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事不对人,二是一事论一事。首先,当学生

犯错误时,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应当批评他这种错误的行为,而不是批评他这个人,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会被批评,需要改进什么,这才是批评的目的。其次,批评学生时要一事论一事,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要翻出“陈年旧账”,否则会让学生觉得雪上加霜,更为难堪。

3.以理服人。老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学生犯错误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同时必须明确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批评学生时,老师尤其要以事实为依据,讲明道理,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真情去感动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4.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无论其平时的表现好与坏,犯了错误一视同仁。许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往往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而对平时调皮任性的学生却“小题大做”,这种无意的厚薄分明之情却给表现较差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对抗情绪。事实上,那些平时表现差而又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更期望得到关心、帮助和鼓励。

三、注意批评教育的艺术

批评,是一门艺术,一门教育和爱的艺术。教师的批评尤其要讲究艺术,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

1.明确目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事而不对人,不应是发泄解恨,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批评就应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引导学生走向进步。

2.言辞慎重。“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言辞。在批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多为言语交流,可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批评艺术的核心,教师批评学生的言语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批评教育的成效,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言辞一定要慎重。

3.倾注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之心,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老师的批评要发于内心深处,出于真切关怀,学生才乐意接受,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4.饱含期待。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变化,这种现象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饱含期待情感的批评,往往会收到奇效,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你很快就能改过来的!”“再坚持下去,你就成功了!”这种尊重、期待式的批评,学生听了不但不会灰心丧气,倒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5.先扬后抑。即先表扬后批评,当学生犯错时,为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批评之前,老师先表扬学生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绩或表现出的优点,然后再批评学生当前存在的缺点错误,希望学生改正。这种表扬在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先得到良好的积极心态,为后面的批评做铺垫,使批评的效果更好。

6.旁敲侧击。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说,将来长大要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了护林小组。未发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小学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老师可以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生动的事例中,促使学生感悟、理解。

7.寓贬于褒。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即使他们犯错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表扬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做错事的同学跟着好的同学学习,从而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改正错误,这就是寓贬于褒的批评艺术。

8.刚柔相济。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批评学生也要学会以刚制柔、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老师批评时的语气应该委婉而平和,而对于性格较倔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的批评语气就应该肯定而凝重。

9.迂回启发。我们不仅要会运用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直接批评教育,也要会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使批评达到目的。

10.暗示预警。教师用语言、神态、人格等为暗示手段对学生点拔提醒,主要适用于心细、敏感、自尊心强、能知错就改的学生。只要老师稍稍给予指责信号,略作点拔,他们就会立即改正错误。

此外,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还要注意时间场合,要为学生留有余地,并注意事后监督。批评有法,却无定法。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艺术地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第五篇:教师的批评艺术

教师的批评艺术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从某种角度说又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方式。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教师所面对的都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较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一、掌握事实是批评的首要前提。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一切的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反而让其觉得可以瞒天过海,反复犯错,甚至是变本加厉。只有掌握了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其效果才会更好,学生也会心服口服。有一次,我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把伙食费省下不吃去上网,找他到办公室后先让他坐下,再和蔼可亲地问他:“最近是不是感觉学习上的压力大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是否宽裕?父母找钱容易吗?平时是不是对文体活动不感兴趣?网吧里的人是不是比较杂,多数都不是查资料而且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或习惯不是不太好的?不吃饭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这种习惯形成后,对今后的人生发展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经过努力后都不能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关键是习惯问题,如果把习惯培养好了,今后长大了找到钱后能孝敬父母或能自食其力,也是一件好事;把父母的血汗钱拿去上网,不感觉有点伤他们的心吗?„„”经过老师的一番耐心细致的教育,这个学生流泪了,给老师保证:“老师,你的话真的打动了我的心,请看我的行动吧!”过后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那个学生确实变了。

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批评的核心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强烈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而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

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从心里地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目的也就达到了。批评学生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语气外,还要注意场合,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批评学生。

三、对事不对人是批评的关键。在现实中,我们许多老师批评学生时,总会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提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这个学生怎样不好,怎么怎么差。其实这根本就适得其反。这次犯错误是因为这件事,与以前的事根本无关,与学生这个人的品德也没关系,可我们有些老师硬是要把它提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你这个老师不喜欢他,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是在报复他以前所犯的错误,那么,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出现了:我就是要多惹事生非,看你老师能耐我何?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需要批评学生时,要多留个心眼,只对其事而不对人。我记得曾经在批评一位学生时,这位学生

很是不服,嘴里连说:“我又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只是玩来耍一下,上次班上的×××在楼梯上追同学时摔伤了都没有什么,„„”,我说:“上次那个同学摔伤了应该是一个很实在的教训,并且那个追的同学除了赔偿医药费外,还在班上作了检讨、道了歉。你是否是一定要象前面的那个同学那样吗?不造成伤害或严重的后果就不行吗?你在走廊上去搞另一位同学的恶作剧而造成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同学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正确的事情,老师给你讲解这些道理,说明老师在关心你、教育你,老师并没有因此而如何处理你,你应该理解老师的这番苦口良心,今天没有出现什么较大的影响而应该感到庆幸,更有老师的及时制止并给予善意的教育而高兴,你觉得呢?„„

”。这位学生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后,觉得确实有道理,连忙给老师说:“老师,我错了。我理解老师的心意,我今后一定改正并要多为老师分忧解愁。谢谢老师!”由于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是对事不对人,并且给学生作了比较完美的解释、说理,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老师,所以这位学生后来转变得很好,进步很大,家长也非常高兴。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格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下载批评也可以是甜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批评也可以是甜的---谈教师的批评艺术(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的批评艺术

    教师的批评艺术 天底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这一点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但是,当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坦白讲,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的,没......

    谈内化师德与教师的批评艺术

    谈内化师德与教师的批评艺术新庙小学边敏 金秋九月,有幸参加了全国班主任高级研修班为期两天的学习。零零总总听了许多,也悟到了许多。我简单的做了一下整理,并进行了自我反思......

    浅谈教师批评的艺术

    浅谈教师批评的艺术 六枝特区龙场乡中心小学 龙从颖 对教师来说,批评与表扬一样,是教育教学中鞭策学生不断成长进步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一手段,能使学生认识并......

    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

    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羊街小学白建明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还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和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所谓“运用之......

    教师的批评要讲究艺术

    批评: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无须逆耳 教育免不了批评,批评要讲究艺术。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暗示,以示谅解;沉默,下不为例;直截了当,当面纠错;委婉提示,不伤面子;欲扬先抑,虚心接受等等。做任......

    教师的批评艺术之我见

    教师的批评艺术之我见纪琳心理研究表明人是爱表现的动物。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由此,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必不可少!但人不可能不犯错,学生亦然......

    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某种思想和行为的否定,其目的是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致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中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之一。但实施批评教育时,......

    浅谈教师批评的艺术

    浅谈教师批评的艺术 安丘市石堆镇石堆中学李海霞 李金芝 社会发展到今天,加速了当代学生思想的进化和超脱,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随着学生对现实的片面认识而进入了学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