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德育

时间:2019-05-15 14:3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德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德育》。

第一篇:社区德育

浅谈社区德育资源与学校德育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 社区蕴藏着熏陶学生品德的无限资源,我们把社区内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定、制约、影响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一般来说这种资源具有价值性、开放性和已利用性,他构成了影响学校德育的中介环境,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潜能。

一、社区德育资源的德育潜能:

1.实践潜能。思想品德的认知与发展要与生活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才会产生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实践,进而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社区是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校园外更广泛的文化资源和学习空间,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广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体验。

2.认知潜能.社区是学生接触最直接、最能具体感知的生动形象的“社会”,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的“活”教材,为学校的文化认知和道德认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文化认知和道德认知。

3.社会潜能。社区道德教育资源较之学校家庭更能为学生提供复杂而共同的生存智慧和发展,对学生走向社会、学生生存学会关心具有重要作用。

二、社区德育资源促进了学校德育课程整合的发展。

(1)社区德育资源为学校德育课程提供了实践平台。

与社区接触,在社区实践中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学会自我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社区为学生提供服务平台,让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服务他人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通过服务他人,学生可理解别人的需要,体验对别人的同感、同情,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承担精神,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坚毅和豁达的品行,将社会的需要内化成自身修养的动力。现在的学校教育,网络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往往生活在学校网络贯穿的虚拟世界里,脱离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就好像生活在笼子里的老虎永比不上生活在大自然深山野林里的快乐、自由、凶猛一样。而我们的学生可以通过社区组织让学生亲临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让孩子们没有负担,轻轻松松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带他们参加野游,到农家采摘蔬菜水果,帮助农民一起干农活,感受植物生长的快乐等等。

(2)社区德育教育坚定了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德育方法,重视单向灌输,较缺乏双向互动和参与。重课堂式的教育,轻社会生活实践和德育文化建设,表现为德育时间和空间的封闭性。德育途径应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学校向社会拓展。学校教育应是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全面的教育,学校要丰富课余生活,提倡健康、积极的集体活动,把学生的目光从网络中转移。课外活动,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基本设施,师资力量来组织适合本校的学生参与的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专题讲座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不但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基本科学素质,锻炼了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而且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避免学生与周围的世界产生矛盾的时候,就

会去网上寻找“更完美”的朋友。与社会接触,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学会自我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在校内及社会上有许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服务他人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服务他人,学生可理解别人的需要,体验对别人的同感、同情,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承担精神,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坚毅和豁达的品行,将社会的需要内化成自身修养的动力。如:在社区的现实生活中通过真正的开展“学雷锋”示范,在公交车上让座,帮助有困难的人,为社区清扫卫生,创建清新的生活环境,让中小学生们知道自己是主人。如清明节组织委烈士扫墓,听革命前辈讲述革命发展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也坚定了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学校、家庭应以社区为阵地,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组织中小学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义务劳动和文体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社区为中小学生提供了第二位良师益友。

在我们的社区内居住着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我们的社区管理人士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成为我们的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称之为“第二位老师”,其教育意义价值非常高。有的成为校外活动指导员、有的成为未成年人保护教导员,有的成为社区少先队辅导员,有的成为社区学校的联络员,为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的创意、组织、实施、指导做出了贡献。有的不同岗位上“第二位老师”为我们的中小学生讲德育课、讲本职业课,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陶冶了情操,同时使我们的中小学生对各行各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比如从事法律的“第二位老师”为学生真情实景的讲述我们身边的案例吸毒的、盗窃的、打仗斗殴的都触犯了什么样的法律有什么样的后果。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的认识到,领悟到,防止他们走歪路走错路。还有服务行业的“第二位老师”为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服务技能,令在场的学生惊呆了,也就是说让学生体会到行行出状元,培养学生学会尊重、理解每一行业。此社区活动非常受欢迎,效果显著。

三、社区德育资源与学校德育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

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新时期全面发展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任务、改进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高为范的教育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优化社区德育教育资源与实施学校德育课程的实践中,学校和德育工作者可做如下尝试:

a)培育先进的学校文化理念。学校文化对学生品行、素质的形成 具有深层次影响和教育意义。以校长为引领者、以师生为主体,通过理念铸造、行为反思,逐步形成学校团结向上的核心价值观。重视校训、校歌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加强校风建设和班集体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学校的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及历史发展为基础,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校风。

b)做到全员育人。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体现各学科课程的爱国主义 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等教育内容。引导他们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

c)发挥课堂教学渠道作用,做到全程育人。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育 人文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像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年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公益劳动。建构一学校为龙头,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青少年德育教育网络,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配合和协调,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德育资源,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整体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整体效益,取得良好效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大德育资源观。

第二篇:社区德育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社区德育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应城市实验小学课题组

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形势下,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的综合影响日益密切,其中有些影响能相互协调,有些影响却彼此相悖,这就有必要对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互之间协调程度的现状以及如何协调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对策,建立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互补作用,培养出“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去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一、新时期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之间协调程度的现状

弄清学校德育与社区、家庭教育的现状,是制定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的前提。经过对我校所处的三眼井社区的一系列调查,对社区德育的现状有以下了解。

1、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总的来说是协调的

我校是一所六年制小学,目前共有53个教学班。学校地处应城市城中三眼井社区。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干部子女多、工农子女多,单亲家庭或复合家庭子女多,下岗工人子女多,总体生源质量相对良好。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学生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较之以前普遍有所提高,社区的文化环境较之以前有较大改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因此。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是相互协调的。例如,家长和社区普遍能尊师重教,重视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精力投入,关注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学生遵纪守法而又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高素质人才等等。三个教育的相互协调是主流。

2、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存在不协调的因素

由于家长素质发展不平衡,社区文化环境中还存在着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使得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也存在不协调的情况。

——从家庭教育看

⑴部分家庭存在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有的家长“重智轻德”,学生智力投资不惜一切代价,而对学生品德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忽视和排斥,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⑵部分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或虐待。或强制或放任;要么包办、代替,影响孩子个性、灵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要么一味迁就,放弃家长应尽的责任,养成了孩子的不良品德。

⑶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落后。有的家庭奉行“金钱或物质刺激”,有的家庭则推行“大棒加蜜糖”,等等。

⑷部分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往往被一些家长所忽视。他们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致使他们的孩子也染上同他们一样的坏习惯。

——从社区教育看

⑴依然存在不良的文化氛围。社区中还存在“三室一厅”,存在赌、毒、黄等现象。在小学生中流行的电脑游戏、电子游戏等,有些学生沉迷于其中而难以自拔。由于学生年龄小,不能辨别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有些学生消极、悲观、自私自利。

⑵“下岗”问题的影响。家长“下岗”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会促使学生意识到竞争的压力而努力学习;另一方面,也会给一些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例如有的学生产生轻视自己的父母、轻视工农的思想。

⑶社区治安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化,偷盗、抢窃、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一小撮社会青少年教唆引诱甚至抢迫未成年的小学生参与犯罪,很多小学生因此而误入歧途。

二、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根据上述精神,我们努力探索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协调的具体对策。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为了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1.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家长联系,并使之制度化。这是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关键。

⑴家访。家访是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我校要求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得低于本班人数的l/3,要求有家访记载并由政教处考核家访次数及内容、效果,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⑵校访。校访就是接待到学校来了解情况的家长。各个班主任根据自己的排课情况设置“家长接待日”,平时也有义务接待家长。

⑶电话联系。

⑷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直接对话的渠道。一般非毕业年级各班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期中一次,期末一次。毕业年级家长会相应地次数多一些。家长会类型有全年级型、分层次型。内容为汇报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问题、讨论教育方法、倾听家长意见、提出一些要求等。

⑸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卡”和“跟踪调查表”。这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经常性联系的信息载体。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是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基础。绝大部分家长从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成为有用人才的,他们缺乏的只是科学的教育思想、方法。因此,就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学校分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把家长纳入到学校年级工作的管理之中、让家长也来了解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校教育和管理。为了指导家长,我们印发了《家庭教育的十四个观念》《家长应该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给家长一封信》等文章。发给部分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般有:无暇顾及型、棍棒型、“团团转”型、放纵型、朋友型等类型。

⑴对无暇顾及型的家长。我们向他们指明,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孩子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不能因为忙而忽视教育孩子,更不能因为自己打牌而影响孩子的前途。

⑵对棍棒型的家长。我们指出光靠棍棒是打不出人才的,青少年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家长应多关心、多了解、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让孩子生活在温暖、健康的家庭里,这样,孩子将来才会去爱别人、对别人负责。

⑶对”团团转”型的家长,我们则引导他们认识到过份“溺爱”所造成的危害.让家长明白这种作法对于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极为不利,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错误认识。我们帮助家长了解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教育方法,使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心理和需要。

⑷对放纵型的家长,我们从法制的角度,帮助其树立法律意识。使他们懂得放纵孩子不是爱,而是害,是毁坏孩子的前途,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⑸对朋友型的家长,我们则充分鼓励和提倡,因为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有利于形成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人格,这正是社会所需要的。

3.加强对班主任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是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前提。由于家长形形色色,性格各异,因此,提高班主任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⑴要求班主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凌架于学生和家长之上。帮助班主任树立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观念。我们要求教师对待家长要做到“三心”,即细心倾听家长对学生在校外表现情况的反映、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和意见,关心地询问孩子的成长环境及家教情况,耐心地帮助家长解决棘手的问题。

⑵引导班主任学会与家长交往的技巧。例如,初次家访怎样打招呼,怎样同家长谈孩子的问题,怎样调节平息家长的情绪,怎样了解家长的需要,等等。

⑶让班主任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要求班主任向家长传授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把握现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脉搏的方法等。

4.为家长分忧解难,是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促进剂。学校应体贴家庭存在的困难。我校有三百多位学生的家长下岗。为了克服由此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稳定 他们的思想。政教处作了问卷调查和认真了解,摸清情况后,召开了下岗职工子女座谈会,开展了“家长下岗,学校分忧”的活动。钱晓莉同学说:“我们要从思想上理解父母,行动上体贴父母,父母下岗,我们要为父母分忧,生活上要知足。”有的学生表示,家里收入减少了,自己要“少花父母血汗钱,多报父母养育恩”。同时,学校领导率先资助下岗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各年级老师也纷纷慷慨解囊资助本年级的困难学生。并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多关心他们。这些活动加深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使他们更愿意与学校合作。

三、使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相协调的对策

社区教育是学校德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德育合力的必须重视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主动争取社区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如公安机关、企业;村委会、居委会等。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帮助、教育、引导学生,开创社区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

1.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区管理部门的联系,通过签定和履行协议的形式,充分利用社区管理部门的教育力量,这是使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相协调的必要条件。我校主动与附近的向阳派出所、伍家街道办事处签定协议,共同创建“平安校园”。仅1998年向阳派出所副所长黄海等就三次来我校作法制报告,分别讲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游戏机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抗洪救灾中的公安干警”等专题。向阳派出所还加强对校外一些不法分子敲诈勒索学生钱物的防范和治理。并将我校门房作为一个治安室,确定一位校长为治安信息员。我们还聘请专职警员担任法制副校长。这些举措既增强了学生的民主和法制观念,又净化了校园的周边环境。这一活动受到伍家区政府的表彰,并进行推广。

2.组织学生接触生产实际、外出参观,让学生了解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是使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相协调的重要环节。

3.加强对社区‘三室一厅”的检查,是优化社区教育环境的客观要求。“三室一厅”是对学生消极影响的高发区,我校所在社区有十几家。少数学生迷恋游戏机室、电脑室,损害身心健康,影响了学业。因此,我们加强对学生校外生活的检查。我们组织了由年级组长、派出所警员、校领导参加的检查班子,多次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清查学校周围的游戏机室,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到班,由班主任通报家长,共同教育和帮助迷恋打游戏机的学生。几次突击检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转了不少学校,我们还没有碰到这么负责的学校,这么负责的老师。”

4.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到学校作法制报告,是丰富学校与社区教育内容的有效形式。视野的开阔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目标是否远大,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因此,我们每学期要举行一至二次法制报告。5.利用社区文化团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使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相协调的有效办法。

6.建立和利用社区德育基地,是使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相协调的途径之一。它可以充分运用社区的德育资源。

我们的行动使社区文化环境逐步得到净化,社区对学校德育的关心度和参与率也进一步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深的体会,为探索21世纪小学德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之间的联系和配合,拓展了德育的空间和时间,丰富了德育的形式和内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显著增强。近三年来,我校学风、校风建设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不少家长纷纷要求将孩子转入我校。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果。当然,关于如何增强人们的社区教育意识,如何分析和评价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程度.如何进一步协调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使三者既分工明确,又互为补充、互相配合、互相依赖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作更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第三篇:社区德育特色创建方案

社区德育特色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我校实际,以家庭教育方式创新、运行机制高效为目标,以社区德育为突破口,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学校社区德育工作特色。

二、目标任务

以“社区德育”为特色项目和创建方向,将我校创建成“社区德育”理念深入人心,“社区德育”特色工作内容丰富、工作方式形式多样、理论体系科学,教师、学生、社区、家长众群体广泛参与,并取得最优最全的发展,德育思想、德育方法、德育模式取得全面突破的特色学校。

三、实施原则

1、全面性原则。“社区德育”工作要惠及每一位参与者,最终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2、整体性原则。“社区德育”工作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社区德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不断丰富其内涵,不能急功近利。

四、组织机构

成立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班主任

五、创建内容

1、成立学校、家庭、社区三教结合教育议事会,形成社区德育核心组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快,现代德育制度建设的进程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德育教育平台,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大德育”,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我校校长亲抓社区德育,由学校德育骨干力量、家长代表、社区德育知名人士、社区文教干部,成立“学校、家庭、社区三教结合教育议事会”,形成社区德育的核心组织,推动社区德育的有序开展。

2、继续建设“家长学校”,成立“家长理事会”,形成社区德育主干力量。

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与家长朝夕相处,他们的言行对子女影响很大,许多问题产生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在家长身上。我们将继续发展壮大家长学校,成立家长理事会,每学期家长学校至少召开三次家长会议,家长学校指导师作专题讲座,共商学生教育良策;每学期家长学校至少三次送教下乡,到各社区举办德育沙龙,实现家庭教育的个性化指导;每学期至少聘

请三名校外家庭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争取让这些精彩的讲座提升“家长会”的层次,提高全体家长的思想素质和对孩子行为习惯进行教育的水平。同时通过家长理事会的作用,推动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如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评比活动、“教子有方”征文活动、“星级学习型家庭”的评选活动,要求家长们在各方面自觉做子女的表率,从而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3、充分挖掘社区德育资源,优化社区德育环境,形成社区德育资源合力。

充分挖掘校外德育场所资源,利用好我校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挖掘社区德育人力资源,社区内的这些资源,对于学校德育而言,都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对以上的社区德育资源,我们将会建立社区德育资源档案,建立社区教育实体,开发社区教材资源,建立并实施社区德育资源共享制度,对社区学生和社区家长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社区教育环境因素包括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社区文化氛围和社区内的各类文化设施,这些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社区教育环境的基本目标,就是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改良社会风气,加强社区内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从学校的层面看,优化社区教育环境的当务之急,是要指导社区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如推动和指导各社区制定社区奖教奖学制度,评选、表彰家庭教育先进社区;联合社区开展好暑假的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督促社区对社区内各

类文化设施的管理,如督促社区加强对书店、商店、录像厅、歌舞厅和网吧的管理。

4、积极建设 “家长热线”、“社区德育”和“校讯通”三个德育沟通渠道,形成社区德育沟通平台。

(1)我校将特别设立“家长热线”(电话号码:86855330)。提供家庭、社区德育问题咨询服务,心理辅导服务,社工个案跟踪服务。

(2)继续完善我校网站中的“社区德育”专题栏目。宣传德育先进经验,提供成功家庭教育范例,设立“家长学校”、“心灵港湾”、“社区学习指导中心”栏目,努力探求社区化的学生德育环境、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优化学生成才环境,拓宽发展空间,有效整合社区德育资源,让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自主、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3)继续建设好“校讯通”德育平台。让家长、孩子在这里吐露自己的心声,交流自己成长的收获,讨论自己成长中的困扰,评说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的成败。

5、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继续开展“社区德育”课题研究,形成社区德育理论体系。

实施社区德育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除了要在实践中摸索外,还必须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来探索规律,掌握规律,找到符合各地实际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措施和办法。我校在社区德育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对单亲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已掌握了一定的社

区德育规律,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要将其推广。

6、围绕“社区德育”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形成社区德育特色课程。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重新配置,弥补德育国家课程体系的不足,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独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展。我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将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德育教师为主体的理念,给予他们课程开发的权力。我们将继续利用好已开发的《关注社会》、《感恩教育》校本课程,挖掘开发新的社区德育课程。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本德育的氛围和举措,提高校本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形成校本社区德育工作特色。

第四篇:社区儿童德育中心工作总结

文化社区儿童德育中心工作总结文化社区隶属于铁西区新陶街道办事处。社区由文化、红星、红星西、农机、带钢五个自然委组成,管辖居民楼31栋,居民2963户,人口7521人,其中为成年人350人,7到14周岁儿童206人,占社区总人数的2.74%。为深入贯彻市、区妇联的精神,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搭建凝聚教育和服务的活动平台,通过活动使家长树立正确人才观、儿童观和科学教子观,帮助未成年人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新陶办事处文化社区儿童德育中心在工作中深有体会,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现将社区儿童德育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宗旨和任务宗旨:以贴近和服务未成年人为原则,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为目标。任务:以社区为依托,面向家长和未成年人,围绕亲子教育、家庭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等内容,通过培训、交流、讲座、活动,将参与性、实践性融入其中,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要求转化为教育者的实际行为,努力建设有利于儿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情况以社区为中心,以学校为纽带,以家庭为依托,采用社区学校、爱心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俱乐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注重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社区德育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为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开展社区德育工作。社区儿童德育中心组织机构健全,由主任、副主任、志愿者8人组成。中心配有电脑、电视、dvd影碟机及德育教育相关课件。

三、具体工作内容

1、开展“阳光教室”活动社区聘请十二中学和红星小学的老师为孩子免费教育,开设了英语、写作、口才等多门课程。我们还请来了心理辅导老师为孩子做心理辅导,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使孩子懂得团结、互助,更有爱心。“阳光教室”的开展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2、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通过座谈写观后感为载体,活化教育内容,深化教育主题,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寓以其中。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开展了“拥军、爱国、爱党、爱家乡”、“呼唤和平,热爱生命”等系列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到军属家中慰问,帮助打扫卫生。请来退伍军人为孩子们做报告。社区民警为孩子讲解法律知识,让孩子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加强孩子自我保护能力,使孩子们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通过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展览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3、通过多种形式载体,教育孩子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在六.一儿童节,我们带领社区7—14岁孩子开展了以“关注环保、守望家园”为主体的公益活动。展示系列环保图片,播放环保教育片,组织孩子在社区内清理“白色垃圾”、楼内的“牛皮癣”小广告。我们还组织了用垃圾兑换文具等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并评选出环保小天使。通过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增加了孩子的环保意识。六月中旬,我们组织孩子到五保户方梅英、李会芳老人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擦玻璃、洗衣服。有的孩子还为老人按摩、梳头。孩子们的到来让老人在心里上得到了安抚。孩子也在爱的传递中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我们的“五老”志愿者还为孩子上了一堂堂感人的德育课,通过讲“雷锋的故事”让孩子深刻体会了“雷锋精神”的意义。通过讲历史故事对孩子进行传统教育。

4、成立“家长学校”,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孩子的难题社区成立“家长学校”。分别在7月的14日、21日、28日组织家长在社区观看电教片,让家长多了解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内容包括《家长课堂》、《幸福人生》等系列讲座。社区还请来儿童教育专家现场为家长解答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5、积极开展各类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举办纪念抗日战争中小学生历史知识竞赛;开展优秀儿童影片展演及征文评比活动;“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读书评比等活动。社区儿童德育中心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围绕伦理道德教育、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生理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社区儿童德育中心”的活动已覆盖社区60%的居民家庭,涉及到各个年龄层面的少年儿童。参加者包括社区的少年儿童及其家长、驻区单位的老师、校外辅导员、社区志愿者及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努力使德育工作遍及社区每一个角落,构筑我社区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格局。文化社区李浩雷

第五篇: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

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

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就是在学校追求优质资源的形成与积累中,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学校与社区共前进。学校教育实现联动社区,对学校进行全程德育教育,即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训练点,社区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点,社会是学生思想道德

教育检验点,让学生养成道德好习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二面性或称双重人格,在校表现不错,在家和社区里就不一样了,存在所谓学生的德育教育5 2=0的状态。我们认为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必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拓展时空,把学校德育延伸至社区、到家庭、进社会,形成全社会全员都来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全程德育,德育工作就有了一致性、全面性、持久性,才能收到实效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创建多元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校外有不少基地,不断开拓学校基地的功能和丰富学校基地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使基地教育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如敬老基地——航华敬老院,我校学生每周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好品德,学习一些服务技能,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本学年不断拓展基地的教育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去敬老院路上的守时(守信),守纪(遵守交通法规,乘车规则,集体观念),在敬老院里的文明言行,做事有始有终,并有负责感等等,综合检验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准,从多次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2、建立队伍和制度,使全程德育有保障:

二支队伍:即--学校组织志愿者队伍,由团员青年、党员和富有教育经验的班主任老师组成,在师资上得到保证。社区居委组成志愿者队伍,居委牵头,挑选热心教育的、有一定文化的社区居民担任。

一项制度:学校与社区居委协商,制订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学校能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定期反馈交流,使社区跟踪工作得到持续。

3、社区支持,德育全程跟踪:

我校以一村五居委为试点,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签订了“文明共建”的协议书。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与我校居住在一村五居委的学生结对子,全面关心这些孩子在社区、家庭里的成长。建立了每个学生的跟踪表,定期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反馈交流学生在校、在社区、在家的情况,并对学生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协商,特别使学校了解了学生在家里和社区里的真实情况,使得学校、班主任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做好转化工作。学校更关注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在校表现、在家行为、社区情况三者结合能较全面的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时空关注学生,德育工作得到延伸与发展,取得更大的德育实效性。

4、资源共享,社区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学生在节假日、寒暑假里,学校沟通了社区,由居委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区的健身苑健身,在活动中心游乐,走家串户访问社区老人等;走出去,参观禁毒展览,一大会址等;学习技能,制作丝袜花,学习插花、书法、舞蹈等,让孩子在校外得到了健康成长,使社区成为学生的第二所学校。

下载社区德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德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炼乡土德育元素__锻造社区教育网络

    提炼乡土德育元素 锻造社区教育网络 安溪县由义中学 安溪县由义中学地处安溪县剑斗镇福斗村,从县城往北58公里抵剑斗镇区后再盘山上行15公里。招生服务区错落在山地的4个行......

    走进社区关爱老人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池河中学红十字会举行“走进社区, 关爱老人”德育实践活动总结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2010年元月18日,池河中学政教处、校团委、校红十字会组织60多名学生来到池河镇中......

    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模式的实验报告

    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模式的实验报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体化”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学校向社会开放,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育人网络,从而......

    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五篇模版)

    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追求优质 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就是在学校追求优质资源的形成与积累中,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学校与社区共前进。学校教育实现联......

    德育

    关于运用各门课程德育资源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的安排 为了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我校就如何运用......

    德育

    2014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 德育 本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一、学校上半学期工作小结。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尝试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集体管理班级的模式”,全员育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努力使班主任就习惯培养方面要做好......

    德育

    学校工作计划 石碗嘴小学 2012年秋季期 学校工作计划 一、强化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养 1、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切实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出发,加强对学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