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 1扶贫办选送学生汇报(范文)
充分发挥通校职业教育优势
大力引导学生科教扶贫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与湖北省通用技术学校签订的《委托培训协议书》,扶贫办学生在校学习和培训时间为一年,校外实习时间为一年,共计二年。我校积极努力配合扶贫办做好扶贫工作,对2012年和2013年由武汉市扶贫办选送36名家庭困难学生高度重视,在学习上为他们量身打造专业技能,在生活上关心困难家庭学生向来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多次强调,一定要给这些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感恩。
12级除2名学生(彭盼中途退学,程望参军)离校以外,其余19名学生和13级15名学生基本都能按照学校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学习、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我校在接收这些同学的同时收到由武汉市扶贫办发放的学生生活费,按照每生每月400元的标准以存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发给这些学生,截止2014年3月,我校已将12级学生全部生活费发放到位,13级学生已发9、10、11月三个月生活费,2月份生活费马上开始发放。
由于12级学生在校培训期一年已满,根据校务会决定,对12级扶贫办21名学生安排实习。由招就办组织就业动员会,要求所有学生告知家长实习事宜并取得家长同意,才能安排工作,并办理相关手续。由招就办提供企业情况,学生自愿选择,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学校重视学生实习就业心理疏导。经常打电话询问学生的实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开展健康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实习稳定心理工作,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实习就业自信心,指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迎接挑战。使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才能使他们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增强岗位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帮助学生更新就业理念,改变对就业的片面理解,彻底转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才是就业”的错误认识,扭转工作岗位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根据半年来对实习就业学生的回访,我校分配学生非常稳定。
感谢武汉市扶贫办领导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突出科技扶贫、人才扶贫和智力扶贫的重点,不断探索科教扶贫、科教兴业、科技富民的举措,卓有成效地做好扶贫工作。同时也诚恳希望各位领导能与学校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
经济困难是暂时的,所有贫困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你们的贫困不是你们的责任,但下一代的贫困就会成为你们的责任。希望13级扶贫办选送的15名同学努力学习,苦练技能,早日成为社会栋梁,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灿烂明天!
招就办
2014年2月25日
第二篇:扶贫办主任会议汇报
XX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2018年
工作打算
XX县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8年2月)
2017年,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以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始终以目标、需求、问题作为行动导向,以绣花功夫抓整改、强队伍、夯基础,落实好“六个精准”工作思路,履行好“十条铁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7主要工作
(一)聚焦整改抓落实,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对照中央及九三学社、省市检查等反馈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头望”,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内容和时限要求,完善管理制度措施;二是县指挥部督查组坚持每月不少于2次组织开展集中督查工作;三是县纪委不定期深入贫困户就帮扶措施的落实进行检查,就帮扶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抽查;四是县电视台坚持每月对驻村工作队进行暗访;五是各镇、各部门集中对“问题整改巩固”等六个方面开展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迅速整改落实。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实现了整改工作五个
2三是坚持多方协作。与XXXX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签订了智力智库、产业、人才技术、特色文化等帮扶工作协议。将“中国社会扶贫网”良好运用作为脱贫攻坚一把手工程,紧盯贫困群众需求,调动社会帮扶力量,结对接率达到100%,此项工作受到省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通报表彰。
(四)聚焦重点抓突破,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硬支撑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建立“村企联建”党组织,实现组织联动共融、产业联动共赢、服务联动共创的“三联共建”模式,推广“产业链支部”,把支部建在专业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上,实现了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形成党建脱贫“双促进”的良好局势。
二是坚持合力攻坚。各帮扶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780.75万元(其中物资折款123.8万元);帮助引进各类项目15个,资金316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基层干部、农村劳动力783人次。
三是坚持扶志扶智。在全县开展“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大宣传活动以及“三同”“大走访”“我与贫困户交朋友”等主题活动;在高速路出口、主干道路沿线、镇村主要路段、村民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标语口号,特别是各镇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建设文化墙,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乡情乡思、勤劳致富、文明风尚的墙体农民画。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和“中国XX”、“XX宣传”等微信公众号开设《我在脱贫一线》《我的脱贫故事》等专栏,开展典型宣传系列报道,并在新华每日电讯、XX日报等中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启动了“不忘初心、携手小康”XX县精神文化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文艺巡演,目前已在贫困村开展巡演73场次。坚持把扶贫扶志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文明创建、民风“十个一”建设等工作,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各村均设立了“善行义举榜”,着力培育乡贤文化,引领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各村设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文明一条街、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村广播室等,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农村党员、“五老”等乡贤的作用,扎实开展移风易俗、道德教育等工作。先后涌现出了XXXX村、XXXX村、XXXX村、XXXX村家风家规家训示范村,XXXX法治文化建设示范村等一批示范村。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县志愿者注册3000余名,累计服务时间1500余小时。在贫困村建成32个爱心超市,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明显扭转;大力开展村容户貌整治工作,绘制扶志扶智墙体宣传画1100余幅,整治贫困户环境卫生5198户,更换节能灯4872户,推进“厕所革命”,实施老旧厕所改造4299座。
二、2018工作打算
打好脱贫攻坚战,XX蓄势再出发。2018年,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市领导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6期等项目,新建和升级改造葡萄庄园5个;在北部地区连镇共建万亩蔬菜季度,年内推广10万亩蔬菜新品种,引领四色产业再上新台阶。有序推进茯茶、蔬菜、乳业、葡萄、供销“六大集团”组建,积极推动“三变改革”,不断推动脱贫产业发展壮大,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两房建设方面,2018年我县计划实施危房改造144户,其中计划脱贫户52户。
下一步,我县将抓住春节前的有效工作时间,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扎实开展“春季三项行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安排部署,完善工作方案,抓好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积极谋划好2018各项工作,筹备召开XX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三是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以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为契机,狠抓作风建设,强化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篇:扶贫办纠风工作自查汇报材料
扶贫办纠风工作自查汇报材料
扶贫办纠风工作自查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扶贫办按照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全国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注重预防、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以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贫困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市扶贫办开展的纠风工作情况自检自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1、整村推进重点扶持村
共实施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53个,完成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5万元,省级资金420万元,州级资金90万元,市级资金15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万元,以劳折资万元,其它万元。完成建设内容为:新建村内卫生路公里,乡村公路公里,农田地改造665亩,水窖36口,饮水管道公里,种植经济作物8459亩,经济林果3631亩,养猪1740头,养牛280头,沼气池460口,新建文化活动室12间,科技培训193期26984人次。项目受益11个乡镇53个村3600户15602人。
2、易地扶贫开发项目 经省扶贫办批复同意,的水田乡嘎马底村委会白勒底村55户300人易地搬迁项目已竣工。经省扶贫办批准实施老寨古布龙村委会大寨村、水田阿打坡村300人易地搬迁项目,目前项目可研已批复,项目已启动实施。计划投资537万元,建设安居房68套,中低产田改造350亩,架设人畜饮水管道7700米,开展农村实
用技术培训15期。
3、小额信贷扶贫开发
小额信贷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改革了原来的放贷模式,实行优惠利率补贴政策。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4000万元,资金覆盖全市11个乡镇25个村委会417户贫困户。贷款主要投向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重点扶持草坝建钢架大棚农户。信贷扶贫资金为全市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后续产业的培植作出了重大贡献。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1300人,计划投资104万元,现已完成培训1305人,转移1119人,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1179人,转移就业率达%,获证率达%,实现劳务收入万元。
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扶贫资金管理 为及时发现当前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经研究决定成立以副市长李堂兴为组长、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市扶贫资金专
项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扶贫办,由赵志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市扶贫开发工作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加大项目督促检查力度,确保项目质量。扶贫资金严格执行市级财政报帐制,并请审计部门经常给予审计,坚决杜绝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发生违规、违纪现象。实行项目公告公示制,让群众参与监督,给予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确保项目得到群众的满意认可。
三、实行扶贫项目廉政评议制
市扶贫开发工作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加大制度落实力度,深入推进扶贫项目廉政承诺制、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制、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员制三项廉政扶贫制度及廉政扶贫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协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宣传、督促检查,做到“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着力推进“廉洁扶贫行动”,确保各类扶贫资金传递、配置、操
作在阳光下运行,实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效能扶贫,积极构建扶贫项目效能管理长效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部门领导的纠风工作责任意识教育,使各项目乡镇从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纠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政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把贯彻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与贯彻实施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结合起来,敢于问责,敢于碰硬,切实建立起强有力的“不敢为”的纠风工作责任制。
2、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监督检查。按照中央、省、州对纠风工作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各项纠风工作任务的落实。针对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发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开展纠风治乱工作,使纠风治乱工作做
到有的放矢,纠出实效。针对当前纠风工作重点和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的要求,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违纪违规行为,切实纠正冷漠群众、工作推诿、效率不高等部门行业政风问题,切实纠正违规收费、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使纠风重点工作抓出成效,贫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3、加大源头防治,完善工作机制。市扶贫办将协调配合有关部门,不断建立和完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纠正和预防不正之风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以贯彻实施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为契机,不断加强纠风工作责任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加强项目单位领导的纠风工作责任。坚持教育、监督、制度并举,注重从源头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预防和根治不正之风的机制、体制和制度。重点针对纠风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措施修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防范
不正之风的发生和蔓延,建立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切实纠正损害贫困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四篇:课改汇报
五环教学模式,打造卓越课堂
——司马小学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卓越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力度、深度,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我校根据《铜梁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铜教委发[2012]209号)、《铜梁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铜教委发[2013]24号)和《铜梁县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精神,结合2013年3月6日召开的《铜梁县2013年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年活动大会》要求和实际,提出了以“五环教学模式 打造卓越课堂”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现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阶段工作回顾
(三)五环模式,引领课改
为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我们精心构建教学模式,打造课堂流程,帮助教师明确改革的目标追求、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师在常态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入格”,并引领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校的课改模式为“五环教学”,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预习检测——明确目标——分组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测评。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四)培训学习转变观念
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多媒体的使用,word文档的编辑以及课件的制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利用三月初两周时间,组织教师每天下午进行一小时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新的课程标准,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等。四月,我校组织教师观摩大庙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观看“卓越课堂”优秀课例视频资料。之后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五月,我校又组织教师到走在课改前沿的庆隆小学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
(五)狠抓落实,推进课改
课改工作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使课改真正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并产生积极效果。我们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全体教师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课堂上要求教师努力实现用简短的话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问题必须讲,而且要讲透;坚决删除一些表演性、虚假性、无关教学效益与质量的环节,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不同的见解。为了使课改工作顺利推进,不断解决“五环教学模式”中遇到的新问题。课改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分语、数两个教研组,结合教学进度,单周确定课题,按照“五环”教学模式要求集体备课并形成优质教案,双周指定教师对单周形成的优质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呈现,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记录、写好评课稿,及时将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卓越课堂,为全面实施“五环教学模式”做了良好的铺垫,从而推动“五环教学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二、课改带给我们的体验与收获(一)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
(二)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
(三)课堂的氛围活了。
课堂教学改革使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纵观我校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近乎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
但是在听课过程中,我们看出,作为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的问题后,从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最好,当学生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有困难时,作为教师显得就那么不沉稳了,甚至有些急躁,不愿意继续等待,或催促,或换人,还有的甚至自问自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当然也就毫无精彩可言。
四、今后工作的规划与展望
(一)、继续加强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但从事课改的一线老师千万不能只顾跟着家长的言论走,仅仅关注孩子一般性的学习,而要确立对孩子终身负责的理念,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适应竞争做准备;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智力水平,更要帮助他们的形成强健的体魄。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今后能立足于社会、具备服务社会的本领打好基础。
(二)、大力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尊重,更需要尽最大可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农村教师同样要搬掉讲台,走进孩子,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激励学生的思考、发现和创新。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共同得到进步,逐步使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场所,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成为引发师生共振的磁场。
(三)、科学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在课改中,教师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学实践者,学校要引导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农村学校的教学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却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的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教师自己可以上“文山”进“题海”,决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只有把思考的时间、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四)、切切实实加强课改督导检查。
学校每学期要对课改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评选出一批课改的先进个人,为全校的课改树立典型。同时也要及时地发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改提供决策的依据。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但这是一条教育必由之路,我们惟有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行走在愉悦的追寻中,成长在课改的诗篇里。总之,我们学校会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继续齐心协力扎实推进课改。
第五篇:课改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大家好!
自2009年秋季湖北省实施新课改以来,我校继续贯彻执行省、市课改政策,深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改,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课改培训。09年12月,湖北省高中学生成长档案袋管理系统、教师教学与培训管理系统等平台相继开通,依托网络平台,是我省高中课改的一大特色,我校充分认识网络平台使用的重要性。
下面我就学校如何有效实施网上操作,促成新课程落实的情况向大家汇报。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强化培训,提升操作技能
高中课改平台开通后,我们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上操作指南》、《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指南》等操作手册,以及从课改网上下载相关操作视频,将这些资料上传到我校网站课改栏目。首先,将一些需要在网上填写的表格打印出来发给学生,班主任进行讲解说明,统一要求。其次,由信息技术老师对学生进行上网操作培训,先让学生在系统测试年试操作,再正式上网填报有关资料,保证了学生的网络操作的自主完成。
为了让学科教师更好的操作平台,我们也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培训,开设了孝感一中课改QQ群,学籍管理员、课改管理员及时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我们将自编的操作手册、制度,以及省课改网制作的一些辅导视频全部收录到孝感一中网站,在网站显著位置开辟课改专题,方便师生自主学习。
二、明确职责,确保任务落实
因为课改网络平台使用的广泛性,所以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在最初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关部门的配合比较被动,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为此,学校专门召开协调会,商定各部门的相关工作要求,制定《孝感一中课改各部门职责》,并以学校文件的形式下发至相关部门及人员。对教科处、教务处、年级组、班主任、课题指导老师、信息技术老师及各处室人员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通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形成了配合的主动性,营造了课程实施的合力。
课改平台和学籍管理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学生学籍管理直接影响课改平台使用。学生学籍异动严格按流程规范操作,先将学生学籍数据理顺,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等课改有关操作。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了学籍管理员、课改管理员操作规程。促使网上操作规范化、常态化,避免交叉影响。
三、因地制宜,保障学习场所
课改平台的使用涉及到课改年级所有学生,必须有序分组并确定学习场地,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学校采取集中安排和自主上机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还开放电子阅览室,供学生上机,开展研究性学习,上传资料。
我校电脑教室计算机数量达400多台,教职工都配备了笔记本,办公室都能够上网,这些条件都为有效实施网上操作,登录课改平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四、规划流程,促进有效实施
课改平台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涉及的面广,需要上传资料多,网上操作比较复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开设的课程,师生的适应必须有一个过程,为了让师生尽快适应要求,走上教学的正轨,我们特别注重对过程的安排和指导。
一是宏观上做好统筹。09年12月,教科处专门下发了《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对课程的实施分阶段提出明确要求。今年开学之初,教科处又专门下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安排表》,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实施措施,让全体师生心中有数。
二是微观上做好指导。教科处对每一周的课程实施都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表》,对活动步骤和要点进行细致地说明,使师生一看便知该做什么,分几步去做和怎样去做。同
时,教科处也特别注重课间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目前,我校安排星期五下午是固定的研究性学习时间,时间一到,每个小组成员就按照各教室张贴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表》上的要求,到指定的场所集中。然后指导老师就根据安排带领学生分别开展活动。活动前,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以记录高中阶段每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研究的情况,为网上操作积累素材。
五、夯实过程,实现有序推进
1、指导学生写好纸质开题报告。网上操作前,我们给每个小组发一份开题报告,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后,由组长执笔,填写开题报告的每一项内容。为网上填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指导老师和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到电脑室共同完成网上操作的基础操作。即老师完成进入主题的操作、组长填写开题报告提交审批、老师完成点评等步骤。
3、每周半天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用专用笔记本记下活动过程;每一学期分别安排一次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进入社区了解社会。每次活动结束,要求学生写一份不少于一千字的活动报告。然后利用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分组排表,每次安排两个班轮流到电脑室网上填写相关内容。
4、为了便于解决师生网上操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学校还创建了“孝感一中研究性学习QQ群”,简单的问题教科处解决,复杂的问题向省里“高中课改服务群”上的三位专家请教。
5、指导师生的操作过程。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情况,教科处进行了适时监控,网上操作每完成一步,都要进行情况汇总,每周都编发一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网上操作情况通报》,指出操作技术上出现的问题,指导解决的办法,提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表扬完成好的课题组及指导老师,提醒没按时完成的课题组。通报及时发给年级组,年级组再把操作过程中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教科处,形成管理与实施的良性互动。
一年多来,我们通过网上操作的探索和实践,既促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1、融洽了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改善了常规的教学形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变化。首先,师生共同研究,不存在谁教谁的问题,营造了更加平等的人际氛围;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研究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或有一定经验储备的问题,术科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学有所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减少了对老师的心理恐惧;再者,由于课题是师生共同协作完成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就多了,感情也就更融洽了。
2、搭建了学生展示的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相关环节都是学生通过网上操作完成的,使学生对网络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新的感情。一方面,所有的学生都力求把课程学习的精彩呈现到网上,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和推崇;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觉得单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展示的信息还不够,纷纷开通了自己的空间,制作了博客,他们把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成果放到自己的博客或空间里保存起来相互欣赏和评价。还进行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和资源信息量比赛,提高了同学们的网络操作技能,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3、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挑战,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把握自己的知识深度,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有效地去面对挑战。
其一,实施教学的网上操作,提高了教师网上上传资源和获取资源的技能,培养了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其二,学生的选题多种多样,对某些课题,教师不一定是专家,只有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才能适应指导和参与的角色需要,从而使教师扩宽了知识领域。
其三,师生在共同的研究活动中,学生也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凸现出来,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探索的成果也往往会给教师以启迪和影响,从而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通过网上操作来确保课改全面落实,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一年多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缺憾,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指导,以帮助我们将课改工作做出成效,做出特色。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