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宜川几点感想(定稿)
宜川中学学习经验交流
五月中旬,我校组织部分教师去陕西宜川中学考察学习。我校课改虽已近两年了,但大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在行动上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方法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些教师想借课改的东风,但没有头绪,无章可循,课堂效率低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宜川中学的课堂改革模式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看、和宜川师生谈话交流,听报告等形式。可以说感想颇多。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感想,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几点感受
1.宜川中学课改的核心理念: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构建自主、合作、团结、协作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中将学生放在首位,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帮助者、组织者,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师包办,学生依赖的局面。
2.班级管理:
以激励教育为主,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讲求管理的精细化。
(1)把班务细分,做到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2)平衡分组,每组六人,按学习好中差搭配,并民主选出行政组长,确定本组目标,在班级内展示。
(3)完善评价机制
由值日班长对每个学习小组及每个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实行量化计分,每月汇总一次,选出各种优秀进行奖励。
正是有了这种物质和精神奖励,每个学生不仅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而且在各个方面积极表现,从而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3.课堂教学
实行学生高效乐学,师生相长,从以分为本转变以人为本,达到不教而教。
(1)“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模式
“三环节”是指:1.课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教育先一天下发自主学案,学生晚自习完成后,教师及时检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导学案的重点。2.课堂内学生交流展示。学生在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代表在进行展示交流,其他学生质疑,老师适当点拨、补充。3.课堂检测反馈。整个教学过程以“学案”贯穿始终,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2)课堂教学特色
1.变“教案”为“学案”。2.变“讲堂”为“学堂”。3.变“传
授”为“引导”。4.变“作业”为“检测”。作业分层检测。
5.变个人评价为集体评价。
(3)正确对待“讲”与“不讲”
1.学习方法、重难点、易错点教师讲,不讲都会的或者讲了都不会的。
2.正确对待学生的交流
自主学习内容和课堂学习内容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讨论的问题要注意把握难度,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自己的打算
1.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盲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回来后,认真研读《培训手册》,把握其精神实质,结合我校实际,对比我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课堂教学不要过多追求外在的形式,无论是重教还是重学,应该要辩证的去看待,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主要追求,结合我校实际,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而且让学生讲课,也有待于培养,他们能处理好教材吗?我觉得可以提倡,而且要把握好分寸,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营造探究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单纯的让学生讲课,这样处理的结果不但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改进班级管理制度
(1)细化班务,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
(2)参考各科任老师的意见,组成学习小组。
(3)建立班级激励评价制度。
(4)实行民主管理
3.尝试学案的编写
(1)在模仿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充分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写适合学生的学案。
(2)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能够完成的问题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对学生探讨的问题要进行精心设计,通过学生探究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能把难度太大、学生无法探究完成的问题交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应以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主要目标。
以上是我在宜川中学学后的几点感受和想法,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吸收借鉴,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第二篇:宜川之行感想
宜川行随感随想
陈
章
勇 2014.6.18
宜川行随感随想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育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
教育不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陕西宜川中学
曾闻宜川中学赫赫之名,未曾想过亲身体验其教育改革之风。但幸运的是,与今年5月19日至20日参加了父宜川中学考察学习实践活动。
经过5多小时车程的颠簸,我们于2014年5月19日中午十二点多到达目的地——宜川。稍作休整之后,于当日下午两点半开始了对宜川中学正式的考察学习。宜川中学教育改革神秘的面纱也在我们眼前缓缓地被揭开。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此之前,总感觉教改很神秘,离我很遥远,这也许是受传统教育桎梏毒害太深。短短一天半的考察学习,让我确实打开了眼界。整个学习过程只能用“震撼”二字来形容,彻底的颠覆我原先的认识。教育改革并非是想象的那样的飘渺、空洞和不切合实际。我对目前的教学改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从中学会很多新潮的教学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将简单的谈谈我的理解和感受:
第一.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理念必将指导正确的教学行动和教学形式,必将推动教育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自新课改理念被提出来,高效课堂的倡议就在各学校传播开来。高效课堂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心存疑虑和困惑,总是半信半疑,不知如何让开展和实施。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宜川中学新课改的实施举措:
首先,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当我走进宜川中学的课堂,给我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们自主的质疑,主动的讨论,主动展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其次,课堂采取了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将全班同学按六个人一个小组划分成 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划分不是随意的,在充分听取科任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学习能力层次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的对子,每个学习小组设行政组长1名,各学科组长1名,组长由具有组织能力和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
再次,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的是“三环节导学式教学法”。就是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小结”为基本结构框架,以学案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载体,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质疑、选择、分析、综合和概括,采取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激发学习的动机与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第二,将“自主”与“规范”完美结合,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我们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大多学生是在教师的“强制压迫下”学习和生活。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离开了老师的监督,离开了制度的约束,学生就完全的彻底的放纵。不利于孩子自己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孩子的终生发展。
走进宜川中学随处可见“在规范中追求自主,在自主中达到规范”,“让生命在这里自由绽放,让青春在这里精彩演绎”之类的标语。鲜明的阐释了新课改下学生个体全面、终生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生活,学生习惯的自我养成教育。但是,这种自由又不是绝对的自由,一方面有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学会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具体的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方面,将班级管理工作下放到基层,小组内部学生管理,班级内部自主管理。首先老师在班级内部进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其次树立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辱观。采取了小组捆绑式的管理模式,一辱同辱,一荣同荣。然后开展小组内部自我批评教育。小组与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一种竞争氛围。学生的自我管理更细致更全面,涵盖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建立自由向上的班级自主学习氛围。班级建立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没有人为的去强迫和压制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的轻松探究学习。
第三.崔人奋进的育人文化氛围。
首先,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走进宜川中学,彷佛走进了一所文化的殿堂。到处都是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有崔人奋进的激励口号、有课外活动记录或剪影、有学生所感所想、学生名人录、优秀教师介绍„„时刻在激励着宜中人。
其次,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激情四射的疯狂英语朗读,有整齐划一的课间操,有活跃积极的主题班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把学生的热情与激情带到极点。学生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锻炼心智,培养品质------最后,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和谐文明的学习氛围。偌大的校园,地面干净清洁,没有一点垃圾。4000人出操,操场上一点垃圾都没有。课间校园里学生书声琅琅,讨论问题声热烈活泼。整个校园没有追逐打闹,嬉笑怒骂。
短暂的学习结束了,但对于宜川中学的教育模式,对于新课改,对于高效课堂的思考并未结束。宜川之行确实让我打开了眼界,让我对自己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宜川中学的教学模式固然完美,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也不能完全照搬。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学习新课改标准的要求,并结合科学的方式方法。相信我们在兴国这片沃土上,将课改推向前进,开出美丽的教育之花!
第三篇:宜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宜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东坑中学 孙瑜
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所向往的,可是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却一知半解。2014年11月16日我带着些许疑问与我校一行64人赴课改示范校——宜川中学进行了为期2天的考察与学习。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原来课堂真的可以如此高效,学生真的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也明白了,课改势在必行。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学生朝气蓬勃彰显个性
进入宜川中学的一刹那,我看到无数个洋溢着自信与笑容的脸庞,让我感到 惊叹不已,我在想这样一个落后的小县城到底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这个学校的学生看起来如此自信,如此与众不同呢?在接下来的考察中我得到了答案,原来每个学生在学校的的指引下将规范落实到了极致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学生在方方面面展示自己个人风采的同时培养了自信的品格。
二、学校文化无处不在
11月16日晚我们倾听了高一年级4个班的文化解说,听完后我们最大的感 触就是孩子们说的真好,这也正反映了宜川中学文化建设精彩的一角。当然宜川中学的文化建设无处不在,包括星期一的自主升旗,升旗前的课文背诵,星期天每个班举行的晚点等等。
三、课堂高效,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伴着对高效课堂的好奇我通过听课以及与宜川中学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初步 了解了他们的高效课堂模式,也明白了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争着抢着进行自我展示,真正做到了课堂高效。现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构建高效课堂的体会。
1、小组建设要合理。
高效课堂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展示的形式来实现,那么小组建设 就成为开展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小组建设是否合理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合理进行小组建设,我们可以借鉴宜川中学利用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档,每组每组每档两人,六人一组的模式来分组,这样就保证了分组的公平性,也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力保障。
2、导学案编写要科学。
导学案是学生很好地完成预习的指引性材料,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应结合自 己学生的学情,难度要适宜,题型要典型,探究活动要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检测可分层编写,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往日的教学中我也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可当学生表述不清时我就急了,立刻打断了学生的发言,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现在想想自己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本次学习我总结如下:(1)预习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对相关问题认识的不够深刻。(2)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组内同学不能积极讨论。(3)教师不够相信学生的能力,总觉得学生没有自己讲的好。(4)用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创设的不够好。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创建自己的教学模式,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做到:课堂上教师讲解少,预习讨论展示直至解题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整个课堂学生都是主动大方的;在教学中学生都在思考分析的状态中,.课堂真正体现合作学习,学生活动多。这样学生将会对知识的感受和认识更为深刻的,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成为习惯,这将会成为他们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
总之,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
第四篇:宜川学习心得体会
宜川中学学习体会
宜君县一中
王秀霞
2014年11月21日至23,宜川中学课改专家与骨干教师来我校指导高效课堂改革工作。首先,他们分学科全程听取了我校教师的汇报课,接着在座谈会上与我校教师展开了交流,肯定了优点,提出了不足,对同一节课提出了他们的教学设想与思路,解答了我校教师的疑问与困惑;然后专家为我们做了一节有关高效课堂改革的报告,使我们看到了宜川中学的课改历程,领悟到课改的实质,也明白了宜中的高质量教学成果是教改开出的魅力之花;再后,骨干教师为我们上示范课,最后,我校教师再上反馈课,与专家再次交流,查漏补缺,增强教改能力,提升教学水平。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活动带给我们的感悟与影响却是长久而深远的。这些天,我一直在思索我的教改思路,现将自己的想法与体会分享如下:
1、转变观念,坚定课改思想
我校领导、教师的教改意识还是比较超前的。吴校长多次在会上说过,“课改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教改幅度大小的问题,早该早受益,大改大受益。”从2002年至今,我们一直走课改创新之路,学洋思,学桥山,学宜川,的确大幅度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也实现了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提质量的目标。但因为生源等问题,我们的教学特色还不够鲜明。教改的路上,我们遇到各种拦路虎,倍感困惑与迷茫,甚至想到过放弃。“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改革的今天,“教学不是复制,而是刷新;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宜中课堂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震撼与感悟,也坚定了我们的课改信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观念更新了,才能彻底贯彻教改理念进而形成自己的模式。我校现推行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的探究、完善。
2、精心备课,优化导学案
导学案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第一手重要资料,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考点,精心设计组织学生自学、小组活动、展示点评、检测小结等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步骤,编写符合班情、学情、课型的导学案。导学案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重难点突出的原则,既要注意“四基”,还要注意拓展与拔高训练,既照顾到大多数中等生,又要兼顾尖子生。对于学生手头现有资料,要根据实施情况不断充实完善,适时调整,有增有减,为学生全程高效学习提供保障。导学案编好后交由学科组讨论,进一步交流讨论、补充完善,以达到导与学的立体教学目标。
3、改变教法,加强自主预习
宜中课堂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小结”为基本结构框架,以导学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载体,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质疑、选择、分析、综合和概括,采取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激发学习的动机与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结合我校实际,课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指导,展示具体任务。学生运用资源与学案,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不会的问题先在组内对学、群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班里讨论解答,如果还解决不了,再交由老师点拨,引导,解疑答惑。全程重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自学方法、自学能力。达到授人以渔效果。
4、资源整合,落实小组建设
要保障学生合作探讨,学习小组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结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建立班级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6~8人,由AABBC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A表示优等生,B表示中等生,C表示学困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A层帮助B层,A、B层帮助C层,实现共同进步。这种做法和洋思“兵教兵”道理不谋而合。学习评价方式也有转变,实行积分制,A层答对一题得3分,B层4分,C层5分。这种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困生转变和进步,最大化地实现教学最优化。同时在合作中,优等生管理督促学困生表现,并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交流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书写的习惯等等。同时,思维的碰撞,易于形成新的见解,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
以上是我的点滴体会,不到之处,希望指正。
第五篇:宜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宜川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3月22日——24日,我随初中教育学习考察团赴延安宜川中学学习考察。所看所观颇多。
尽管天气春寒料峭,崖边岸边还有残雪未消,但宜川中学的校园却春意盎然,且不说浓郁的双语校园文化,且不说宜川中学的名人名言,且不说宜川中学的校园干净清新,只是看到学生们那一张张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笑脸,那满是幸福的问候,就让人留恋往返,更不用说走进课堂的刹那间感动、顿悟,真如古人言:走出去,方知天下之大!
学校是为学生的生长与发展存在的,是为学生的自然生长而营造的一种教育生态环境。孙明贤借美国思想家索罗的一个充满诗意的定义来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就是挖好一方池塘,等待生命的自然成长。好学校就是让学生自然成长,成为向往的地方,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学校的一切都应该体现出学生的色彩、声音、形象和存在,凡是学生有兴趣的地方,就会有学习发生。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那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首先应该点燃、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评价者。教师不仅是那个上好课的人,而且是能够真正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权利的人。教师不再是研究教材的人,首先是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摆渡者,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思考,自己是载着知识走向彼岸,还是载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彼岸?当我们载错了对象,就是教学方向的重大
失误。以前是学生很佩服我,现在时我佩服学生。
宜川中学共同体、三环节导学模式。教学法首先是自主学习环节,是自主课堂的前段,学生依据学案出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指导,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采取不同的方法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检测,通过全批或抽查学案,采取默写、提问、黑板展示等有效措施检测自学成果,及时掌握学情,发现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因生动而精彩。课改不仅搞活了课堂,更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改变了师生的生命状态。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去学习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