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例与反思

时间:2019-05-15 14:4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例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例与反思》。

第一篇: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例与反思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例与反思

广 东 丁革兵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笔者在使用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对《水的净化》(第一课时:过滤)教学做了初步尝试与课后调查,感触颇多。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让学生进行上网调查、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试图在爱护水资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寻找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将河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究过滤所需要材料的选择依据,重点探究并建构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一、社会调查,课外研究,合作交流,提升责任

1.上网调查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中国和广州市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主要来源与危害、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增强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细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自订节水措施,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

2.实地考察

小组合作,在居住地长洲岛的深井河涌、上庄池塘、下庄池塘、珠江长洲码头、深井码头、农田、制衣厂沟渠、酒店下水道、深水井等调查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情况,并采集水样,从颜色、气味、悬浮颗粒大小、油状物观察对比,找出水样呈浑浊的原因、水样呈臭味的原因,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从深层次亲自感触居住地长洲岛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主要来源,增强爱护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和情感。

3.工厂参观

带领学生参观广东太古可口可乐生产线,了解水及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参观广东太古可口可乐公司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的处理流程与方法,了解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对空气污染物如甲烷的处理的重要性,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为水的净化教学提供感性认识。

4.汇报交流

形式:爱护水资源多媒体文本展示、手抄报、墙报、污水处理厂调查报告会、长洲岛各处采集的水样样品展示和分析,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合理建议,进一步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素质的提升,为《水的净化》的探究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意境。

5.提出课外研究性问题

河水和我们能喝的水成分主要有什么不同?请从颜色、气味、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有毒物、细菌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这些水能直接喝吗?怎样才能变成能喝的水呢?水净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寻找能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

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接经验,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各种社会资源,扩展了学生认识化学、科技发展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空间,又增添了人文内涵的深度,更发展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二、联系生活,引导探究,反思评价,领悟方法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过滤)采用两个探究过程,重视三性:即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用水如何净化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过滤实验操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视角、全方位地认识水、利用水,在实践中探究、分析、归纳\迁移,发展探究能力,促进化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汇报课外研究性问题的研究结果

(1)小组展示河水和我们能喝的水的成分的对比结果,得出水净化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除去有毒物和有害细菌。

(2)展示生活中过滤液体的材料并探究归纳材料的特点。一学生上台汇报,受制作豆浆过滤豆渣的启发,演示用自带的一层医用纱布、倒置的去掉瓶底的矿泉水瓶过滤自带的泥浆水,发现泥水浑浊度有所降低,但依旧浑浊,医用纱布表面有少量黄色泥砂小颗粒。她认为纱布对泥砂小颗粒的吸附力不够,马上就有学生反驳是纱布空隙太大,导致小颗粒泥砂通过。

于是该生将纱布反复叠加,叠成较厚的一层,重新过滤,发现泥水浑浊度比前次降低,其他学生也用自带的材料如棉花、袜子、洗碗布、海绵、吸水纸巾、细纱网等进行过滤操作。经过热烈的讨论,得出只有当过滤材料结构的空隙比泥砂颗粒的小,才能达到将泥水澄清的目的。

由上可见,学生通过日常生活获得的过滤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片面性,只有在自主探究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中才能不断得到完善而发展;而自找材料,自做过滤器,既紧密联系了生活与化学,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又体现了科学技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2.从生活经验迁移、探究实验室操作的方法

由于实验室过滤操作方法与学生已有的过滤经验不太一致,教师除了要熟悉教材,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用滤纸和漏斗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

(1)自主探究,暴露问题

教师分发滤纸,要求学生观察滤纸与一般的纸有何不同,选用实验室中仪器进行自主探究过滤操作。在整个自主探究过程中,两个组成员之间、组和组之间,相互讨论,分工合作,兴趣盎然。

令笔者没有想到的是,即使课前已布置练习,但课堂上几乎没有一个学生看教材,而是在观察滤纸后,拿起滤纸、漏斗就操作;学生的操作五花八门,滤纸有平放在漏斗中的,有窝成一团堵住漏斗口的,有折成锥形、花形的;尤其出乎意料的是,倒泥水的方法更多样,大部分都是一学生手把住漏斗下端,另一学生将泥水悬空直接倒在滤纸上。学生的操作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有限,预习方法没有到位;二是学生以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完全是按照生活中过滤的经验,或者是前面实验造成的惯性思维行事。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不能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

(2)欣赏成果,反思评价,表达交流,探究正确操作的方法

笔者以为,只有通过学生互相搜集证据来评价比较,设法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其认真反思,自己发现自身原有知识的局限性,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本质,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操作,补充完善得到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最终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体验探究曲折与乐趣的目的。

①收集事实证据:各组互相观察对比滤液的澄清度,发现只有四个小组的滤液是澄清的。

②评价与交流:四个成功小组满怀成功的喜悦介绍经验,实验失败者则陷入对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操作的反思,几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评价交流反思的活动,各抒己见,点评各小组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点。

③修正与归纳:在互相评价交流中,在思考和讨论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将存在的操作问题一个个找出来,又一个个想办法解决;学生不断地发现错误的操作,不断地修正已有的“经验”,从中领悟正确的操作方法,完善归纳,最后初步解决了滤纸的折叠方法,滤纸和漏斗边缘、滤液的高度的问题,玻璃棒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④点拨与顿悟:在概括、领悟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高涨,为自己的发现欢欣鼓舞,为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后的成功而喜悦,但是仍然没有人想到操作仍有不足之处。于是教师点拨:“做实验时,你们用手拿着漏斗累不累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累呀。”“怎样将手解放出来呢?”学生才恍然大悟,在实验桌旁寻找可替代物,找到了铁架台、铁圈或铁夹来支撑漏斗。

⑤结论与验证:趁热打铁,教师说:“能否使用你们刚才归纳的过滤操作的要点,得到澄清液呢?”学生洗涤漏斗,重新过滤,澄清的滤液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他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至此,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的探究过程达到了高潮。

三、自我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不足之处:课时延长了 10 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仍是笔者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评价,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课题课例开放周

参加了安庆市德宽路第二小学的课题课例开放周活动,聆听了四节语文课,感受到了德二小教师扎实的教学素养和教学魅力。

据方校长介绍,本次课题课例的研究方向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如何将新课标中的总目标,按年段主题分解落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根据此研究方向,开课教师的教学指导方向十分明确,因此课堂教学十分高效。

各开课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符合年龄特征和年段要求,并据此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课本,重视语言文字的习得,或咬文嚼字,或品词析句,或抓段读篇。

肖辉老师在执教《称象》时,运用连环画的形式,形象直观生动地将重点部分“曹冲称象的办法”化难为易。教者先让学生找出并读出“曹冲的办法”,再将抽象文字化为形象的图片,最后让学生借助图片连贯地说出称象的过程。这样的读说训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还让学生学会了准确表达,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周群叶老师执教的《和氏献璧》更是以饱满的激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一读再读三读,让情感的理解在读中层层渲染并得到升华。整堂课中教者紧抓“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悲也。”这条纲,再通过想象补白卞和被砍去左腿和右腿后的心理,将“宝石的被埋没,贞士的被诬”的过程剖析得十分细致,进而表达了卞和的坚贞与执着。教者通过读、想、说的多维度的语言训练,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非常的高效与简捷。

严美玲老师在执教《为了他得尊严》时,选取课文中的重要板块,放手让学生读悟,抓住女主人意味深长的话,通过乞丐前后的变化,独臂乞丐和双臂乞丐的比较,抓住女主人的言行举止,感悟“尊严足以改变人的命运”。根据教学目标,严老师将文本进行了处理,让学生直奔重点句段,在重点中研读文本,在研读中理解重点。

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中,张杰老师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做批注、谈认识。教学目标定得很简单,“徐霞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者还通过补充介绍徐霞客的背景介绍,将徐霞客与当时的读书人作对比,深化理解徐霞客的“卓尔不群”,并领悟其写作手法,又通过文后6则故事从多角度认识徐霞客。整堂课,张老师紧抓文本,通过课文的相关链接,补充阅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

纵观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虽年段不同、主题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形式不同,但教学效果是相同的——学有所获。而能做到此高度,离不开各授课老师课前对新课标总目标的深刻领悟,各年段教学目标的准确界定以及各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的各种读、说、写、悟的开展都有的放矢,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学得不迷茫,有收获。

通过学习与反思,我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是简单高效,更需要教者认真钻研的。德二小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帮助,让我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豁然开朗,将对我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有所改变,感谢德二小老师的辛勤付出!

第三篇: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

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

看完陈群老师和李俊媛老师的小篮球拍球与运球的教学视频,我感触颇深,想想我以前上的体育课,与之比较确实不足颇多,下面我谈一下学习两位老师视频的感想。

首先我看的是陈群老师的教学视频,看完之后就感觉陈群老师不愧是一个老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捏之在手,拿捏的非常准确,而且节奏鲜明。在宣布课堂内容后,确定的小口令也非常的有效并且有趣,热身也是与与球性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上课内容做准备。接下来是集体练习与分组练习,陈群老师在前面的动作讲解的非常好,只是孩子在练习动作的时候,有个别孩子出现错误,陈群老师没有下去巡视指导加以纠正,而只是在练习过后找了孩子上来示范,个人觉得示范有需要,但是个别指导更能加深孩子的映像,对动作的准确性理解的更深。后面的练习中,以提问加深记忆,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以掌声,对尚未熟练掌握动作的孩子加以鼓励,能很好的促进孩子的向上精神以及团队精神。最后以游戏种西瓜结尾,并加以勉励和布置课后练习。

下面谈一谈对李俊媛老师视频的学习。你会发现这是跟陈群老师不同的上课风格。首先,李老师提问题,情境导入本课学习的主题,篮球“宝宝”。后续基本队列练习,中间以传递小篮球游戏提升兴趣。在后弦的练习中提出问题:“小篮球为什么会向前跑”,让孩子得出拍球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效果,觉得这样非常有利于孩子记忆动作。后面的练习中也找出优秀的孩子示范表演,提升了孩子的积极性并以游戏“快乐冲冲冲”结尾,最后在放松动作里与孩子互动。

个人觉得两位老师的课各有优点,陈老师的课稳重,课堂把握非常好。李老师的课充满欢快活泼的气息,但是在内容吃透方面不如陈老师掌握的深切。另外,两位老师都没有在孩子练习的时候巡视指导加以纠正错误动作,个人以为这个可以有。总之,两位老师的课都上的非常优秀,很多方面值得我去学习。感谢两位老师的优秀展示。

第四篇:《最小公倍数》课例与反思

《最小公倍数》课例与反思

游丽华

教学内容:

《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并理解求两个特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什么?最大倍数是什么?为什么?

二、探索

师:学校马上要开运动会了,你做了哪些准备? 生:

多媒体出示:

师:淘气、笑笑两个人可是从九月九开始训练了。淘气每3天训练一次,笑笑每4天训练一次。(淘气第一次训练为9月3日,笑笑第一次训练为9月4日)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说明: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密切联系有趣的而生活实例,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使本课的数学知识赋予一定的使用价值】

多媒体出示:

1.(1)师:我们先来解决“九月份哪些天他们一起训练”。自己证明看看。可以用我们准备的学具,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师巡视辅导。

师:完成的同学与同位交流一下。(3)学生汇报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生⑴:用表格证明(学生边说师边多媒体出示)。先在表格中标出3的倍数,再在表格中表出4的倍数。两种标记都有的数字就是。

师:3的倍数有哪些?(多媒体出示)4的倍数有哪些?(多媒体出示)哪些日期他们一起训练?(多媒体闪烁)师:这种方法形象直观,非常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用找倍数的方法证明。(学生边说老师边多媒体演示)先找3的倍数,在找4的倍数,它们公有的倍数就是。师:3的倍数有哪些?(多媒体出示)4的倍数有哪些?(多媒体出示)哪些日期他们一起训练?(多媒体闪烁)师:大家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啊? 生:简洁清楚。

(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采用了不同方法,但都是先找出3或4的倍数,从而发现它们共有的倍数12和24。师:他们公有的倍数只有2个吗? 生:无数个。

【说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在为学生提够自主探索空间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体现了找法的多样性,并注意找法的优化,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优化方法。】

3、师:那是不是任意两个数都有公有的倍数了? 请与同学一起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

生: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例如7和8的公倍数就是它们两个数的乘积。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看出:任意两个数都有公有的倍数,也就是公倍数。什么是公倍数?

生: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他们的公倍数。师板书。师:两个数的公倍数有多少个? 生:有无数个。师:为什么?

找到两个数的一个公倍数,用它依次去乘1、2、3……所得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师:你认为找到哪一个公倍数最合适? 生:最小的。师:为什么? 生:用最小的公倍数依次去乘1、2、3……所得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师: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生: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师板书。

师:有最大公倍数吗?

生:因为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公倍数。【点评: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意义的理解,是表象更加清晰。由此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吧。(多媒体出示)

4.练习。

(1)填50以内的倍数。

4的倍数

4和6的倍数

6的倍数

谁来说说题意?独立尝试解决。学生说老师多媒体出示。

(2)(多媒体出示)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在计算本上完成。(分三次出示)4和8

5和10 师:你怎么找的这么快?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方法吗? 生:大数要是小数的倍数,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能举例来证明他的方法的正确性? 4和5

9和20 师:你怎么找的这么快?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方法吗? 生:两个数互质,两个数的乘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能举例证明他的方法是否正确? 6和15

6和9 师:你是怎么找的? 师:

【说明:直接把找特殊情况下两个数最小公倍数这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练习,让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尽量不给出结论性的评价,而是始终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测验证,互相补充说明,学生真正投入研究学习的氛围中,体验着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下面为机动题。有时间课堂上完成,没时间课后完成。师:我们发现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倍数,而且每组数的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那么三个数之间是否也有公倍数?四个数了?五个数了?请与同学一起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生(1):举例:

2、4和5的公倍数是20。

生(2):无论几个数,只要相乘,它们的乘积一定是他们的公倍数。

师:现在再来看概念,你认为确切吗? 生答师用红笔改写。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和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保护小羊》教学课例与反思

《保护小羊》教学课例与反思

大冶师范附属小学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二、教学目标:

1、能表演唱歌曲。

2、能区分“狼和羊”两个音的区别。

3、了解有关傈僳族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保护小羊》。难点:能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歌词,头饰(羊,狼,大象,刺猬,猎狗,等。)琴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

1、课件的直观教学。

2、教师引导学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

3、视听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律动(节奏感受)

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节奏的魅力吧,拿出你的小手跟我一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

师:“大屏幕中的动物们是谁?”学生:“喜羊羊,灰太狼„„等。” 师:“灰太狼一直想吃到小羊们,小羊们为了不受狼群的骚扰,它们搬家啦,它们搬到了云南的傈僳族,傈僳族是一个什么地方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课件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让生对傈僳族有所了解,扩大知识面。} 初听歌曲。

师:“在这个有意思的地方,小羊和它的朋友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听一遍歌曲。)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歌曲,提高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

师:“刚才我们欣赏到得歌曲是傈僳族广为流传的儿歌《保护小羊》,这首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歌曲是说小羊和它们的朋友们赶走豺狼的故事。” 学唱歌曲

再听一遍歌曲,看歌词听歌曲。

师:“歌曲的节奏怎样呢?”生:“歌曲很欢快,节奏比较快。”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为后面作铺垫。} 有节奏地读歌词,A,师带生读 B,生齐读(注:读准字音,认识不知道的生字)

{设计意图:让生了解唱歌要求咬字清晰,为学好歌曲打基础。} Eg: 注意“狼和羊”两个音的区别,节奏不同。单句学唱:A:师带生唱,B,师弹生唱

(注:第一段的4个乐句情绪要表现出来:高兴----凶恶-----害怕第二段的4个乐句可以用动作表现歌曲。)

师:“孩子们,你们的节奏打得那么稳,相信你们唱得也同样的好,让我们来学唱一下吧。”(逐句教唱,老师做情绪提示。)

师:“小羊们上山岗去玩,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去玩呢?”生:“高兴。”

师:“那我们高兴的唱出来吧。”(学生齐唱一遍师做点评。)

师:“那么高兴的时候,小羊碰到了谁呢?”生:“狼。”

师:“狼是怎样的?凶恶吗?”生:“凶恶。”

师:“让我们把狼的凶恶长出来。(生个别唱或分组唱)

师:“真可怕,但我们唱得时候要注意这个四分休止符的停顿,让我们把前面的两句连起来常常。(生齐唱两句)

师:“小羊们碰到狼,它们是什么反应呢?让我们来看看。”(学唱3,4两个乐句)

师:“小羊们是什么反应呢?”生:“害怕!”

师:“你害怕时会怎么做?”(生模仿动作)

师:“让我们用害怕的感觉唱唱三四句吧。”(男女分唱)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的旋律有什么规律?你们看,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旋律是一样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音不同,像这种旋律一样的乐句我们叫他同等乐句。”

师:“第一段学完了,让我们回忆一下这四句是怎样唱得。”(出示课件)“让我们完整的唱唱第一段吧!”

(注: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学习有感情的唱歌。} 教师总结歌曲情绪的处理方式,课件出示动画板书。全曲学唱:A:师弹生唱,B,看课件学唱。

师:“两段都学完了,让我们完整的唱一下歌曲吧。” {设计意图:巩固对歌曲的掌握,教师纠正演唱错误。} 变化形式演唱全曲:A,师生接唱。B,一二组和三四组分唱。C,男女分段唱。{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的掌握,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 表演歌曲,分角色扮演,教师边说角色边指导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班要表演音乐剧,现在我来选演员,谁愿意来试一试?”(台上的学生表演,台下的同学齐唱歌曲。)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师生共同评演员们的表现,再让学生自选角色随琴表演。师:“你觉得谁表演得更好呢 ?好在哪呢?”

教师小结团结的重要性。(师:“学完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呢?”)知识拓展:

除了傈僳族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少数民族? 2, 课件出示少数民族的图片.{设计意图:扩大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最后全体师生齐唱歌曲结束本课教学。

六、课后反思:

“音乐和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一年级的孩子爱玩、爱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保护小羊》这首傈僳族儿童歌曲。我为课堂教学设计了几个小环节:

首先,由有趣的节奏律动带动孩子的学习热情,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1、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有关小羊的音乐故事,所以我先放了视屏《喜羊羊与灰太狼》,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

2、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边播放边给学生讲故事,这样学生对歌曲的歌词就基本理解了,这样做生动、形象,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并伴有节奏的教授歌词,解决他们不认识的生字问题。

3,多元化的歌曲教学,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处理在不知觉中掌握。

4、利用头饰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我尝试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为教学活动服务。歌曲《保护小羊》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词曲简洁规律,孩子们很容易学唱,歌词内容也非常好表演。在表现上,让孩子们在学会了歌曲之后,根据歌词进行表演。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例如:“大象伸出长鼻子呀,狗熊举起大手掌,小刺猬呀,小猎狗呀。”这几句歌词较突出,孩子们纷纷根据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征,进行动作创编与模仿。最后孩子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歌表演,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和表演活动中带来的快乐。课后孩子们微笑的跑过来对我说这首歌曲真好听。我深深地感受到,依据歌曲内容去引导孩子们表现音乐,即能培养他们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又体会到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形式,达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探索、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下载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例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3 水的净化 课例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称赞》课例、反思

    《称赞》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称赞”为基点,抓住关键的语句......

    课题反思与整改

    对上一阶段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整改措施 经过半年的实验,积累资料,修正方案,整理总结,实验班学生在合作学习评价以及自身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往往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例反思

    阅读“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材料反思 黄迪 一、理论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来自一所小学的课程创新》 阅读材料:东师附小熊梅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

    小学教师课例与反思设计(5篇模版)

    小学教师课例与反思设计 课例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默读下面一段话。 2、发现问题。 ⑴小调查。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5篇范文)

    在打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 马洪岩2013.4月-5月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的远程研修的课例打磨。磨课即磨练,老师们在磨课中成长,在磨课中合作,在磨课中受益!在历时一......

    让国旗升起来教学课例与反思

    《让国旗升起来》教学课例与反思 盘山县良种场学校陈艳荣 设计理念: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本课设计中,我密切联系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奥运会知识......

    “按比例分配”教学课例与反思

    自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放飞 ——“按比例分配”教学课例与反思平陌镇牛岭学校康巧红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图片出示王阿......

    《小鸟的家》教学课例与反思

    《小鸟的家》教学课例与反思 大冶师范附属小学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以小鸟的家为题材,告诉学生动物是珍贵的,可爱的,是永远属于大自然的,引导学生珍惜环境,关爱大自然,从小形成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