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例反思
2015年10月19日
《快乐轮胎》课例反思
《快乐轮胎》这个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在教学前,我特地带着孩子们到户外去玩了一回轮胎。看着孩子们不断的滚着轮胎,还有的小朋友还进行了滚轮胎比赛,玩的很开心。也有部分女孩子没有男孩子玩的那么激烈,她们比较喜欢把轮胎放在地上,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坐在轮胎的中间,小脚翘翘很是快乐。看到孩子们活动的这些情景,我就知道他们喜欢这个活动。
活动之后,把孩子们带入课堂。故事轻松的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新《纲要》中,主动活动教育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作品形象的情感和快乐。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的观察力还不够,虽然他们很喜欢听故事,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能认真听,但是常常在我提问后,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然后想出些答案回答问题。在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突然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孩子练习一些看图说话,有针对性的提问,以及自由表达的机会,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在第三环节中,我带领孩子们一起做了做滚轮胎的游戏。我教小朋友们双手变小拳,然后快速绕圈,这样就变出一个小轮胎啦,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我在游戏中还导入了情景,孩子们变成小轮胎以后就跟着队长一起出发去外面的世界旅游了,一路上还可以带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就这样孩子们一边玩一边邀请好朋友一起出发,活动的氛围很好,大家玩的很开心。
一堂教育活动下来,收获反思都很大,我要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
第二篇:《称赞》课例、反思
《称赞》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称赞”为基点,抓住关键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称赞”的神奇魅力,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增强自信,收获成功。课中学生也在不断地获得“称赞”,体验快乐。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明白了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的道理。【学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在老师激励性、指导性的评价语言中体会被称赞的快乐。【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和实物理解“粗糙、泄气”等词语的意思。(3)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2)通过“ 一 比一 ”的句式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3)通过给动画片配音,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3.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2)教育学生要学会发自内心的称赞别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2.教具:小木方。【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问好。
2.师:小朋友们真精神,看上去很自信!就让我们带着自信走进课堂,好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回顾课文内容
1.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个小动物?老师专程从动物王国里把他俩请到了课堂上来!(贴图)
2.你知道课文里讲了他们俩谁称赞了谁? 3.复习词语。
师:嘘,小刺猬也在称赞你们呢!它夸你们坐得端正,上课专心。它还邀请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一看,想去吗?不过小刺猬可有个小小的要求,只要你们把上节课学习的词语读对了,他就让我们坐上火车去大森林。抽生读,全班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小刺猬称赞小獾
1.抽生接读课文1—4自然段。
师:孩子们真能干,词语读得很准确。好,我们现在就坐上火车出发罗,呜„„卡擦、卡擦、卡擦„„大森林终于到了。快看吧!清晨,森林美丽而宁静,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在小路边遇见了小獾,它们在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85页,下面,我想先请4位小朋友接读课文的1、2、3、4自然段。其余小朋友拿起书,坐端正,不出声,在心里跟着他们一起读一读。
2.理解“粗糙”。
师:小朋友们真是学习的小能手,课文读得真熟练,我猜呀,你们一定读懂了小獾做了三个什么样的小板凳?
师:粗糙的板凳看上去怎么样?这样的板凳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老师这里有一块粗糙的木板,(出示一块粗糙的木板)谁来摸摸看,什么感觉?
师:像这样不精巧、不光滑的样子就是──(生:粗糙。)3.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原因
师: 这么粗糙的小板凳,小刺猬却称赞小獾说:(学生接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生:因为小獾很认真。
师:你真行,和小刺猬一样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的,小朋友们,做任何事情不管结果怎样,只要态度认真就值得称赞的。
(预设)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请看屏幕,“一个比一个好” 你是怎么理解的?哦,也就是说小獾学做板凳有进步。小朋友们,你们看,做事情有进步,哪怕只有点滴进步也是值得称赞的。
4.句式练习: 一 比一
师: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如果说苹果呢,可以说苹果一个比一个怎么样?真会观察。果园里的果真多,谁还能说什么一什么比一什么怎么样?
师:小朋友再看看自己的文具,铅笔、橡皮檫可以怎么说?照样子,想想菜园里、超市里、电器商场、学校等等地方,你还可以怎么说?
5.指导朗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很会动脑筋,相信你们也很会观察。请小朋友们再看大屏幕,这句话末尾有个什么符号?加上了感叹号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自己练习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谁想单独夸夸小獾呀? 6.理解称赞的作用。
师:哇,多神奇的称赞呀!大家看,到了傍晚,小獾还做出了一把——椅子,一句称赞的话,竟然让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的5、6、7自然段,看看小獾自己是怎么说的。读完之后,请小朋友们用横线把小獾说的话画下来。
师:小朋友们,读好了吗?谁来把你勾画的小獾说的话读读?
师:请看大屏幕,对照一下,注意勾对了的就再读读小獾说的话,错了的马上改正。
7.理解“泄气”。
师:孩子们,请看这个词怎么读,一起读。什么叫 “泄气”? 师:小獾失去了信心,不想做板凳了,没有了干劲就是泄气。
师:那,小獾泄气了,你还想做板凳吗?你还想做板凳吗?你们还想做板凳吗?这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你,让你又有了──自信。“自”是自己,“信”是相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小朋友们,小獾相信自己能怎么样?
8.指导朗读“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师:对,因为有了自信,小獾终于做出了一把椅子。那,想想看,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小朋友们,像他一样,挺起胸膛。带着你们的自信,带着成功的快乐,一起来读。(生齐读: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小獾称赞小刺猬
1.接读课文8—10自然段。
师:小獾会做椅子了,真高兴呀!他还把自己做的第一把椅子送给了小刺猬。小刺猬也回赠了小獾一点儿心意,是什么呢?小朋友们请看,小刺猬的一点儿心意是——苹果。
师:是的,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刺猬连忙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对小獾说──请看大屏幕:(生接读课文)
师: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 师: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
师:小刺猬从清晨就去采果子,傍晚才回家,这一天可累了,小獾的称赞帮助小刺猬——消除疲劳。多神奇呀!小獾是怎么称赞小刺猬的? 2.指导读句子“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瞧!小獾多有礼貌呀!乐于接受别人的礼物,还感激地称赞了这份礼物!请小朋友们细细品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小獾在夸小刺猬的苹果很好。(指导读好:香极了、这么好)
师:把这些词语放回句子,谁来读读?(师个别指导)3.大胆想象,学习称赞。
师:小刺猬听了你们的称赞,疲劳全消,心情特好。“香极了”是从苹果的气味称赞了小刺猬的礼物。我们大胆地想象,小獾接过苹果还会?又会怎样称赞刺猬送的苹果呢?
师:如果能用上这样的句式会更好:你的苹果真,我从来没有 过这么 的苹果。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
(四)给动画片配音,复述课文
1.看动画片,并给动画片配音。
师:多有趣的故事呀,老师这儿还有故事的动画片呢!想看吗?可惜动画片没有声音,让我们一起来给动画片配音,好吗?那听清要求,男孩扮演小獾,女孩扮演小刺猬,老师读提示语。明白了吗?好,请看大屏幕
2.根据板书,小结课文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给动画片的配音这么完美。看,两个小动物都乐了,他们夸你们上课专心,爱动脑筋,想象丰富,发言积极!他们还说:称赞称赞,魔力无边!因为他俩的相互称赞让彼此收获了快乐与成功!
师:看!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让他由泄气变得自信,小獾对小刺猬的称赞帮助他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呢!
(五)拓展延伸,写称赞卡 1.写称赞卡。
师:相信学习了本课,你们也想让称赞播撒在人间!对吗?
师:好,先看看老师的小提示:你可以想课文中的小刺猬一样夸夸最近有进步的同学,或是成绩优异的同学;你也可以夸夸做事认真,为人们无私奉献的人们;还可以夸夸有特长的、某一方面很出色的人。明白了吗?好,请大家拿出抽屉里的称赞卡,把称赞的话写在卡片上吧!2.班内汇报。
师:看着小朋友们自信的眼神,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写好了,好,请大家收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看哪一组最先坐好。好,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看谁最大方?
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行!你们的称赞也会给人们送去快乐!善于称赞别人的人就会收获许多别人的称赞的。老师祝愿你们收获多多的称赞,祝愿你们在称赞中迈向成功!
谢谢大家,再见!板书:
称
赞
疲
劳
泄
气
消
除
自
信
十、课后反思: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我在教学《称赞》一课时,本着“课程育德”的理念,引领孩子们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走进文本的最深处,入情入境地感悟,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作生命的飞翔和超越。
回顾课堂短短的40分钟,品味着和孩子们的真心交流,感情的真诚碰撞,我享受到了快乐,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反应出课堂上的缺失。现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前后的得与失:
1.回顾课文内容,复习生字及词语。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课文讲了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同时,也检查了上节课学习生字、词语的效果。
2.理解课文,品读感悟。朗读是二年级学生一项重点训练项目。为此,教学中,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进行了个别指导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中,我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三个重点句子。
3.句式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素养的培养应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中,阅读和习作是三年级的训练重点,因此,在二年级时就应该强化句子训练。在本节课中,我处处落脚于句式训练,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 苹果 一 个 比一 个 大 ”,“你的苹果真 甜呀,我从来没有 吃 过这么 甜 的苹果。”
4.给动画片配音,复述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能力。我根据这一课标要求,设计了给动画片配音这一学生感到新奇的形式,使学生置身于形象可感的童话情境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达到自然流畅地复述课文。
5.拓展延伸,入情入境。
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称赞,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更愿意听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称赞。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我采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称赞。并设计了写称赞卡这一教学环节。在一片真诚的称赞声中,孩子们身心愉悦,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发现者,感悟着发现优点的快乐,学习也因此变得轻松有趣。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围绕“称赞”这一主题,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教师的语言还不够富有儿童气息,有待加强。
2.课堂容量有些大。有些环节深入不够。
3.在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急躁,有抢学生话的现象。
第三篇:典型课例及反思
《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真情。过程与方法:自由、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教材分析:
《台阶》是八年级的一篇课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叙事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声,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 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父亲性格的核心。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初一时已有明显提高,在初一记叙文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是父爱,父亲身上的慈爱和坚强、艰苦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背影上,父爱是世上最无私、最深沉的爱,表达是这么简单,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及普通而又撼人心魄的细节,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向《台阶》走近文中的这位父亲。
二、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悟:
1、出示速读要领:要默读、忌回视。
2、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一句话来概括?(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四、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吃苦耐劳,具体的研读,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
请大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刻画父亲的语句,要感情地读,说出你感动的原因。请大家依据这种形式,谈谈你对文中细节刻画的认识。
3、合作探究
4、全班交流:谈对父亲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
父亲一倍子艰苦创业,所得的结果只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屋,只不过台阶高些罢
了,父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
六、欣赏歌曲
画面中播放有父亲的许多形象,联系生活,你是否也有这样难忘的时刻?
七、作业:写一篇日记《父亲》 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台阶高
吃苦耐劳
父亲
老实厚道
地位高
坚忍不拔 教学反思:
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见森林,只见单篇课文,不见一类文章。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教师要放权,教会学生阅读。本节课从小说的文体出发,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教学,第一板块抓关键词语,理解读懂故事。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有理解读懂故事第一板块中父亲和台阶的关系,很自然地带出了第二板块“抓细节描写,析人物形象”的教学。这一板块的教学,我遵循先感性好理性的原则,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应该说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生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学会细节的描写,理解比较到位。这一板块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完成了“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板块的教学后,我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板块“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一板块中,我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编者为何又要编送这篇小说呢?”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不忘学法指导,应该说,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较好。当然也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遗憾。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既能让学生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这是我没有细加考虑的,有的听课教师指出后,我经过反思,还是觉得比较操作较好。
课已上完,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收获也罢,遗憾也罢,这一切都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哈拉海乡中心学校 张
利
新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教学上的主体性,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体特长。那么,在实施新课标时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整合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能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是由研究教学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就语文来说包含字词句段篇、语文篇章等先关知识;第二层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是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变
“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标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不但具体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水平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
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初中语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一路走好!
第四篇:课例磨课反思总结
课例磨课反思总结
“磨课”这个词,我以前没有听说过,以前老师都说“集体研讨”,而且一般研讨一遍就结束,这次的双对接研修学习,特备是这7、8模块的磨课环节,三次备课,两次研讨,让我更理解了“磨”的含义,课要反复的打磨,才能出精品。课例打磨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我觉得我们的课例打磨过程就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这种螺旋往复的打磨过程也是我们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备课的朱老师反复进行备课、修改,现在我还不时的想起她埋头备课的情景,其他老师也积极的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奋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1、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
教师们在一起磨课,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毫无保留,还时有小小的争论,气氛尤为热烈。在这种表达、争论中我们也完善了自己。
2、磨出了我们的创新精神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
3、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师经过磨课,语言的运用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课设计的也更实在、明确、操作性强了。可以说磨课把教师的嘴皮磨薄了,但却加厚了我们教育教学理论。
我们将会把在这次磨课中学的知识用于日常教学中,但我们也知道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处就是我们创新之始,我们将磨出更多、更好的课。
第五篇:课例磨课反思总结
在磨课中历练成长
在近三个星期的“说、观、议”磨课活动中我收益匪浅。我虽然从教已有二十几年,但从学识、经验或是授课方法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学习改进的,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上课、以及与同行们交流的机会,尤其是上课后对自己上课的反思、听课者的评价,我能感受并学习到不同的授课教学经验,在他们那里我学到了不少教学思想的精华。通过这堂课,让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不过如何更好去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充分把握教学的切入口,还需我们不断实践、思考。这次的双对接研修学习,特备是磨课环节,三次备课,两次研讨,让我更理解了“磨”的含义,课要反复的打磨,才能出精品。课例打磨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我觉得我们的课例打磨过程就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这种螺旋往复的打磨过程也是我们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备课的我反复进行备课、修改,其他老师也积极的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奋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1、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
教师们在一起磨课,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毫无保留,还时有小小的争论,气氛尤为热烈。在这种表达、争论中我们也完善了自己。
2、磨出了我们的创新精神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
3、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师经过磨课,语言的运用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课设计的也更实在、明确、操作性强了。可以说磨课把教师的嘴皮磨薄了,但却加厚了我们教育教学理论。
我们将会把在这次磨课中学的知识用于日常教学中,但我们也知道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处就是我们创新之始,我们将磨出更多、更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