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与问题学生同行》有感
读《与问题学生同行》有感
从教26个年头,也能算个小有资历与经验的教师了,可在翻阅了《与问题学生同行》这本书后我方才顿悟自己的资浅。一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可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真正诠释了它的职责了吗?面对、帮助、解决学生问题与问题学生了吗?„„静心沉思与反醒,似乎仅仅围绕在“授业”而已,很多时候“传道与解惑”只停留在蜻蜓点水。重知识而轻德育的教育,真的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时间的长河中,原来我们的学生问题与问题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也承载着一定的责任啊!读了这本书,我对工作的群体——教育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与问题学生同行》一书,首先是从理论上剖析问题学生问题的成因,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矛盾上,从环境对人的影响上,从社会、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等角度上进行分析。说明了学生出现问题的成因。
首先,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渗透到校园,特别是“读书无用”论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此外,学校教育方面,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听课也听不懂课,不守纪律而错误不断。这时教师如果不深入了解情况,不及时给予帮助,而是放任自流,将会使一部分本来可以转变的学生因贻误了教育时机而成为问题学生。
另外书中还举出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学生的实例,并从问题形成原因、教育策略、教育方法等方面评价、剖析实例及相关教师的精彩教育过程。
因此,教育问题学生或者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贴近问题学生,了解他的来龙去脉,获得解决问题的第一手材料,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读了《与问题学生同行》一书后我认为问题学生就应该:
1、早抓,从小抓,防微杜渐。问题学生的形成和转化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题学生一般在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形成,初中阶段开始恶化,所以,要早抓,从小抓,防微杜渐。
2、抓基础,帮学习。问题学生经常犯错误与他们自身知识贫乏有关,仅抓思想教育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做问题学生的工作时,一定要帮他们把学习搞上去,这是转变问题学生的根本措施。
3、正面教育,循循善诱。问题学生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做错了事,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开口训斥,讽刺挖苦,也不要随便当着众人面批评他们,防止产生逆反心理,要尽量先找出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先拉近他们与教师的距离,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启发他们明辨是非,促使他们自觉地改正错误。
4、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真正热爱问题学生。现在,都提倡热爱问题学生,可问题学生时常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致使一些教师无论如何对他们也爱不起来。所以,要真正地爱问题学生,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放下架子,充分了解他们,真正和他们交朋友,真正地爱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然后再进行教育,效果就好了。青少年的思想还没定型,他们的可塑性还很强,落后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是会变好的。对此,我们应充满信心!总之,《与问题学生同行》一书给我很大收获,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学生,启发我怎样转变问题学生。
第二篇:读转化问题学生有感
读“转化问题学生”有感
遵义恺瑞国际学校——庞瑞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只要做班主任,每个班总会有哪些让你劳神伤脑的学生:喜欢打架,不交作业,在课堂上捣乱,顶撞老师„„他们学业困难、习惯不好、纪律松懈,他们时常让我们无可奈何、烦恼忧虑、焦躁不安、无计可施。我们通常把他们叫做“问题学生”。
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问题学生”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有些是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的偏离,需要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由于个体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低劣,或有违纪行为,或学习成绩差。还有的问题学生是由于不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处于困境中,急需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却因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在针对老师吗?我认为不是,虽然他们有时会让我们觉得很挫败,但是他们是真的很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还有,转化问题学生对于学生发展、班级建设、家长信任、自我完善都有很大帮助。再有从心理需求理论来说,问题学生的行为背后蕴藏着成长的力量。人的本性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及潜能,即使那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救药的个体也一样具有人类共同的积极基因,只要有合适的土壤,问题生暂时被埋没的美好天性依然会开花结果。那我们该怎样转化问题学生呢?
首先我们不能歧视和排挤他们,本来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群体中就受到了很多批评和冷眼,这时他需要的不是老师的冷嘈热讽,他需要得到表扬鼓励、得到沟通信任、得到细心引导。其次我们要理解和满足问题学生的需求。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有自我肯定和积极向上的需要,他们需要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他们需要重建积极的信念。从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来说,人的需求有五个方面:第一是生理需求,即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食物、水、睡眠和生理平衡等。第二是安全需求,这是一个人对自己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没有给一个孩子人身安全保证的时候,一切教育业是没有意义的。第三是爱与归属的需要,时常有
教师对所谓“无可救药”的学生让全班同学批判其行为,突出他的缺点,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做的后果会更严重,甚至无法挽回。第四是尊重要求。每个学生都希望别的同学认可自己,尊重自己,只是有时他们克制不住自己,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判断失误,一味对学生进行批评、贬低,就会让学生得到尊重需求的满足变得越来越难,这样学生努力的动力就会消退。第五是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做人,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那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一个远大的理想往往是很多学生前进的动力,可以用一些优秀名人的成长历程来激励问题学生对于自我实现的渴望,同时,要纠正学生对于不良的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问题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这之前,他们一定也曾试图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渴望与现实建立和谐正向的沟通方式,可惜他们的挣扎、渴望与努力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没有真正看到他们的内心。如果当我们对待问题学生像对待一个真正需要尊重需要呵护的人,当我们理解他们的需求,聆听他们的呐喊,尊重他们的差异,我们才站在了一个对的起点上,这才是改变的开始。
第三篇:读《遭遇问题学生》有感
读 《遭遇问题学生》有感
新学期,我将面临新的挑战。那就接过接力棒,成为班主任老师。那时起,细细的品读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成了我寒假主要的学习任务。
很早就有人说过:班主任就是一部书。这部书集古今文明的瑰宝于一册,聚世界科学发明创造的结晶于一身。读罢这本书,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雏鹰羽翼渐丰,骏马四蹄生风。的确,班主任因其特殊使命、特殊的地位、特殊的身份、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班主任的工作饱含着太多的诗意与艰辛,太多的获得和奉献,太多的追求和跋涉、太多的责任和义务。教育之爱在班主任中流淌不息,教育使命在班主任生命中延续不止、一代代班主任执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情怀,在教育的路上,启迪蒙昧的心灵,点亮人生的路灯。在清贫中坚守责任,在坚守中甘于奉献,在奉献中无怨无悔滴传承者人类的文明,殚精竭虑滴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当班主任第一步,我应该学习什么?思考后,发现在教师生涯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许多学生带给我们快乐,也总是有一些学生给我们困扰。所以,与问题学生,应该放到重中之重。寒假,我选择了班主任丛书中的一本《遭遇问题学生》。
读着书,我总是不断问自己:问题学生存在吗?我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当被给予不恰当的任务时,他们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为选择逃避。我们成年人总是能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开脱,寻求心灵安慰。但当我们面对孩子们,我们总是那么的不
宽容,不善解人意,不愿意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还试图给孩子们贴生问题的标签,勉强宽慰自己的教育。我们有没有认真的想过,这些问题学生不是破坏者,而是受害者。当我们面临和他们一样的困境时,我们的表现绝不胜过他们,也许更加的糟糕,而真正的破坏者是谁。答案当然心知肚明。
存在问题的学生的确存在,而且为数不少。然而,那并不糟糕。即使是那些在行为、学习和身体方面存在障碍的特殊学生,相关书籍也指出教育专家也并不主张差别教育。我们真正要改变的不是问题学生本身,而是出了问题的教育环境。人是最大的教育环境,教育者自身则是教育环境之首。换言之,如果出了问题学生,真正要反思和改变的是教育者自己。
想想曾经处在叛逆期自己,也或多或少出现过很多问题。当时的心境即使害怕、无助,也不敢奢求得到周围人的谅解。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武装称“刺猬”,不管别人攻击与否,都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心。当然,现在回头看看,当初的自己多么的幼稚与冲动。如果,那个时候的老师能多给予一份关爱,时不时温暖或许能更早走出泥泞与挫折呢?不管怎么样,当我们用一种高远、淡定的目光去看待那些迷失的少年时,我们的心就会平静很多,我们教育也可能更行之有效。
品读《遭遇问题学生》案例的时候,我也经常做一些假设性的猜想与分析,思考是何种环境造成孩子的困境。然后,将自己的分析与书中分析与对比,最后翻阅书中的专家建议。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我知道还有遇到各种“拦路虎”,但经过一个寒假的努力,我相信对
待学生的问题上,我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考虑。用心对待学生,用爱浇灌学生,他们一定可以成长得更好。
何诗娟
第四篇:读《与青春同行》有感
读《与青春同行》有感
---真正的幸福,在于对孩子的热爱 从开学到现在,读了那么多本书,最令我难忘的一本书要属李镇西校长所著的《与青春同行》,读后的感慨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无法去比较。我以教师为荣,让我深受感动。感动的有他任教二十多年来的坚持不懈、感动的有他敢于揭露自己的观点、感动他有对学生那么宽容那么热爱、感动的有为了自己的梦想执着追求、感动他„„
从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为了让我们不放弃学习,他还经常教导我们要多看书,读完了这本《与青春同行》后,我觉得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了很多,同时压力也随之而来,原因很简单,从他教学的经历和故事,我觉得他的教育生活很快乐,很幸福,能够拥有那么多学生的爱,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就像满校长说的那样。孩子不是庄稼一季一收,教育影响孩子的一切,影响孩子的未来。我知道李校长拥有今天的成绩,那跟他早年的付出、经验是及其相关的。
作为一个老师,尤其像李校长这样的老师很少,老师是很多,优秀教师也不少,但是像他那样的教师却是独一无二。无论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他的教育风格,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他能够拥有一颗童心去对待学生,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给学生沟通,在出现教育失误时能够大胆的面对及时的解决,在课余时间能够跟学生们一起拥进大自然的怀抱去嬉戏玩耍,说到这里我可以说我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你真的做到了吗?
书中也写到了李校长学生给他写的信和文章,我觉得李校长很幸福,因为他有那么优秀的学生;我觉得学生也好幸福哦,看完这本书后,必定会有感慨与收获,我有了无穷的力量,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教师的自身素质、文化素质最重要,教师要找到独特的自己。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一定是有风格的。还是满校长那句话,一个有特点的教师,能赋课以智慧,融教学以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拥有风格。切忌成为“教学机器”。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不管以后做教师这行业有多艰难,只要拥有“三心”,信心、爱心、恒心,那么拥有这三样法宝,你害怕不能做一名教师吗?
张娣2011/1/17
第五篇:读《与爱同行》有感
读《与爱同行》有感
405班 胡诗锐
《与爱同行》是围绕: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爱、社会的温暖、珍爱自然……等多方面展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动天下所有人的小故事。
读完这本书后,我被每个故事中的人物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人格魅力与深切的情感,让我心里感受到爱的力量,爱的伟大。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背我上大学》,文中描述了一个妈妈十二年来,背着自己天生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的儿子去上学,最终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以648分的高考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的感人故事,其中付出的艰辛与遇到的困苦数之不尽。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是一位温柔、善良、坚强的妈妈。回想起生活中妈妈呵护我的一幕幕精彩瞬间:风雪中送伞的妈妈,病榻前照料生病儿子的妈妈,上学途中接送儿子的妈妈……点点滴滴浮现眼前,一举一动无不渗透着妈妈那浓浓香纯的母爱。
记得去年寒假的一个夜里,爸爸不在家,我发着高烧,妈妈忙起床给我拿药让我服下。然后,又用两条毛巾,带水交替给我敷着额头和眼睛。这时,我感到一股凉丝丝的清泉浸入了身体。在迷糊中,我看到了妈妈那焦急的眼神......很久,我高烧仍不退。于是妈妈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慌忙骑着电瓶车冒着严寒带我去医院。因为深夜人静,路上已没有什么行人了。我烧的难受又害怕,紧紧地抱着妈妈,妈妈 1
安慰着我说:“别怕,有妈妈在,很快就会好的!”后来在医院打针的时候,我难受的叫喊,妈妈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不停地给我讲故事,不时用手抚摸着我的额头......我安静的睡着了。终于打完吊针凌晨3点回到了家。看着妈妈那熬红的双眼,疲惫的身体。我对妈妈说:“妈妈,您累了吧,您躺一下吧!”
回想起当妈妈为了让我添一件衣服时的唠叨,无非是怕我着凉了;当妈妈为了让我多吃一口饭的忙碌与唠叨,无非是想让我多一点营养,长的强壮点;当我无休止地看电视时妈妈的唠叨,无非是怕影响到我的学习成绩……回想起妈妈唠叨的一切情景,竟无一不牵动着妈妈那颗爱子之心。
“时间不早了,收拾好了准备睡吧!”妈妈忍不住又唠叨开了,“明天起不来,早饭又来不及吃了。”
我突然意识到:妈妈的唠叨就像晚上的月光从窗口射进我的心田,柔和的月光如同妈妈抚摸我入睡的手。我逐渐明白了妈妈真好,她对我的爱比海还深,比天空还广阔。
我爱我的妈妈!
母爱是什么?母爱就是能使你在伤心时得到开心,能使你在寒冷时得到温暖,能使你在困境中得到帮助。就是母亲那对你一点一滴的爱。
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温柔的;母爱是严厉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永远的;母爱是唯一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
2012年10月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