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5:1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

第一篇: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

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的教改实验搞得如火如荼,人们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育的目标已从知识、技能的学习扩展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这些目标的实现却受到现行教育模式——大班额的严重制约!大班额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阻碍课程改革的实施。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其班额大都在50多人以上,更有甚者,部分小学的班额已达到80人以上,初中(特别是初一)已达100人以上!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它省时、方便,对简单知识技能的掌握是高效的。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面对21世纪社会人才素质要求,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有理想,会与人共同合作、与人交往、与人共同生活,还要会学习、理解、创造。传统的大班教学是满足不了这种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继续重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指出,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在哪里呢?

一.小班化教育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时,班级规模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座位排列,比如,5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局限。而当班级额度较小时,如20个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形、T形等。这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易交流。

二.小班化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三.小班化教育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一个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中,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当然,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强大的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备,但探究时间的保证(从而保证学生思考的充分展开和深入)、一定的师生比(从而保证学生充分表达、师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还是必需的。

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首先,小班化教育环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其次,较大的学习时空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比如他们可以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述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再次,小班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跨度较小,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优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级规模的大小还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据卫生部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班。这样的教学环境肯定比70多个学额的环境要好,学生的心境、教师的心境也会放松,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小班化教育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心里健康教育,因为人数的减少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学生的心里,研究学生的心里,从而对学生实施心里健康教育,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具有特长的专业性人才。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其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它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人数的减少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

虽然,小班化教育的实施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但为了国家大计,我们应该向这方面努力,国外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小班化教育,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去实施小班化教育。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

第二篇:课程改革呼唤历史教师角色创新

课程改革呼唤历史教师角色创新

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全面铺开,新课程也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教师作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其在思想理念,教材处理,以及对学生的评议等问题上的角色扮演,直接影响着新课程能否被正确执行到位的问题。

只有教师成为新课程理念最透切的领悟者,才能成为教学实践最有力的指导者。要解放课程,首先就应该解放教师。

一、教师要由纯历史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强化两种意识。第一是民主意识。第二是人本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段话也集中体现了民主和人本主义思想。所以,树立人本意识,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创新的首要任务。

二、教师要由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1、教师对新教材的开发和设计。

“以校为本”的思想为我们带来了必要的支持和机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大胆更新观念,主动出击,勇于承担起新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任务,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开发设计出我们心中理想的历史教科书。让教科书给人的感觉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风趣活泼的。其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在于:它是满足社会大众需要的史学,是全社会成员可以享用的巨大人文精神资源,而不仅仅是为了服务“鉴往知来”的政治工具。2、教师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

对新课程组织实施,这是教师角色创新的关键。不管新课程的设计是如何先进与科学,归根结底是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并严格执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历史课堂存在的“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要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

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也是新课程的组织实施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课程的开发设计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和实施,反过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又能促进新课程进一步开发。

三、教师要由考试的裁判者而成为学生求知和发展的激励者。1、把握情感性原则。

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中,不能像法官和裁判那样超然于对象之外,而应与之共同介入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之中,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只有这种用心灵呵护出来的爱心教育,才能把我们的教育对象引入正确的情感轨道。2、把握前瞻性原则。

教育的滞后性警醒我们:不可能通过周密详细的计划,分门别类地培养每一个专业,每一种职业甚至每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设想,只能是善良的愿望。就像计划经济永远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一样。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3、把握差异性原则。

在传统教育机制和评价体系中,不少老师习惯于把考试成绩落后的学生视为是天生的“笨”而毫无发展的可能。他们试图严格按照某种模式把众多的学生培养成理想中的“人”。其实,学校不是工厂,教师也不能像工人生产标准零件一样来培养标准的国民。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共性,又有巨大差异。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立“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的信念,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在其总体思路中明显反映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总之,改革是永恒的主题。一门学科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人员的探索而不断得到拓展,这是学科发展史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它需要全体历史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创新角色,为推动历史课程改革不懈努力。

第三篇:基础课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吴建新 1009155014

4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有三种理解的方式

第一,课程即科目或学科。认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特指一门学科。其特点是把重

点放在科目的罗列,教科书的编写上,主张知识中心、学科中心,重视知识的选择与结构,重视学科专家对课程的作用,但忽视了教师与学生,认为教师只是教材的使用者、执行者。不是发展者、开发者、而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着。

第二,课程及目标或计划。认为课程应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预期的结果或教

学的预先计划。其特点是,课程是事先预期的、计划的,而非事后报告的,课程的工作重点在课程目标的选择、组织、实施及评估等,但此观点认为的割裂了目标与手段、计划于过程的关系。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外的东西。

第三,课程即经验。认为课程包含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的所有经验,特点是,课程不是预先编制好的物品,而是学生与学习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工作重点由“教”转向了“学”,是学生为中心,但是却降低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是制约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因素,是推动课程改革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课程理念的改革需要包括六个方面:

1.学校观的改革。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2课程观的改革。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一定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课程不可能完全以非制度文本的方式运作,要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表现和体验的文本,成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不竭资源,必须确立一个信念──课程即生命历程,并拓展有效的途径,辅以制度化的保障。

3.教材观的改革。教材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不仅如此,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活教材,教师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4.教学观的改革。教学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5.教师观的改革。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

6.学生观的改革。应该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新课程目标及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它具体包括以下内涵:1.目标的对象是指唯一的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科书编者,教师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促使者;2.指向最终取得的结果,而非指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体验的过程;3.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的考虑。其一,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导致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来考虑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其二,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实际出发,考虑课程目标如何适应多样化的人才规格需要和区域适应性要求。其三,面对市场经济带

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课程目标价值选择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创新中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四,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的六方面的要求一样,它反映了国家对课程内部运行系统的整体要求,对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规定性。微观目标就是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它是宏观和微观课程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现实性。总之,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完整性,要加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完美统一和平衡,要兼顾课程目标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课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从总体看,目前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理论研究同课程改革实践之间应进行积极的互动。一方面,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应促进并指导课程改革实践;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也呼唤和推动课程理论的突破和创新。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开处方,它还给人们提供思想和智慧的启迪。但是,理论本身的建设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概念术语有的是直接从外国搬来的,内涵上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令人迷惑不解,所以教育者应当注意 “概念术语,精确为上”。

了解了课改的最基础的目标和理论,就需要更一步深入改革,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地方课程的改革,地方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级,它有自己独特的丰富内涵。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上,地方课程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突出针对性、地域性、开放性、实用性。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搞地方课程并不是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并不是推行地方保护主义,并不是权利的争夺,而是要充分加强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责任、义务、质量意识以及教育创新能力等。地方课程目标应定位在: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现实及社区发展的联系,注重校内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而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地方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树立回归生活的设计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科学的课程目标。其实,地方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抓管理。地方课程改革应当做到:一是切实抓好国家课程计划、方案的贯彻落实;二是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课程开发、评价的具体法规、办法;三是建立健全地方课程方案实施水准的督导、评估制度,确保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规格的落实。

(二)校本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校本课程改革必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所谓规范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者按照校本课程形成的法则和课程设计、试验、评价、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所谓灵活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考虑各校的不同情况,因生、因师、因财、因物、因时、因地灵活开发。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创新活动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未知领域进行前所未有的开拓性创新;二是继承性创新,即在已知领域有所突破的发展性创新;三是有新意的创新。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要求,至少要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学校行政的领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小组的课程设计和课程试验。除此之外,还要有必要的对策,比如,有组织地开展课题研究式的校本课程试验;指定并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成立支持和监督课程开发的中介机构。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或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不是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也不是以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它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它的本质特点突出表现在:以多种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实践性很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外在的原因,即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二是内在的原因,即课程三个基本成分的独特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构成不能过于庞杂,否则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实际操作。

同时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下,教师的专业化也要求与时俱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最终看教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课程改革,教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并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的更新。应该看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既可以成为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助力,也可成为阻力或阻抗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冷静地理性地看待教师专业发展。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实施受到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不顾实际地把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全部砝码压在教师身上无疑是不公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统筹考虑改革的要素和条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还应该做的就是深入贯彻这一政策,并更好地管理。

(一)课程政策

课程政策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外部保障因素。例如,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政策体系中的价值特性构建了新课程改革的倾向所在。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价值基础集中体现在权利、义务、平等、机会等方面。这些观念是当下社会的主要价值追求在课程中的体现和反映,也是教育和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诉求。

(二)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像课程政策一样,是在宏观上引领课程改革与发展,不直接对具体门类的课程施加影响。我国新课程改革突破了以前过分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现在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可以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应自身实际、有自己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运用三级课程管理,使课程改革对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生之间差异性。

总之,我们的基础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去慢慢摸索,去探究。只要我们把每一个环节做好了,相信,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才会达到真正的改革。

参考文献:

《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第二集)

从立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

李进忠。《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

彭泽平。《培养公民还是人才-》

第四篇:司法改革呼唤改革法

司法改革呼唤改革法

今年是司法改革十周年,在这十年来,伴随着司法改革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纠纷的解决途径日益多元化。

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中纠纷的解决途径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公力方式解决,很少涉及非公力方式。

但是,非公力救济较公力救济拥有非常多的优势。非公力纠纷解决机制的优越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纠纷当事人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和程序。这区别于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时程序的法定性。当事人拥有高度的自我发挥空间,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性,意思自治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⑵纠纷的解决快捷且费用低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

⑶有助于和睦。由于是在非对抗和非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利于维持当事人长久存在的经贸交往和人际关系,保守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技术秘密。⑷易于得到承认和自觉执行。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所达成的协议、裁断(仲裁裁决除外)一般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因纠纷飞解决是在当事人之间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进行的,故而容易得到当事人的认可,更好的案结事了。

⑸具有更大的开放性。非公力纠纷解决机制是一个开发的、发展的体系,对新颖的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基于诸多优点,党中央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探索,建立及完善始终持支持态度。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有关于“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定。内容如下: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推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扩大调解主体范围,完善调解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加强诉前调解和诉讼调

解的有效衔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机制,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面对激增的群众争议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实施协调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有诸多的优点,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但是,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保留自己的不同看法。

我们暂且不论改革有多大的优越性,首先应该审查其合法性。从主体上分析,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全国法院系统的顶端,具有以下职权: ①作为最高审判机关;②解释法律,即做出司法解释,使有关法律更加具体明确;③监督,对下级法院的有关裁判行使监督职能,但具有被动性。

通过协调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无相关文件。这就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个新的制定。

《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⑴国家主权事项;⑵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⑷犯罪与刑罚‘⑸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⑹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⑺民事基本制度;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⑼诉讼和仲裁制度;⑽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很明显,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协调和解制度属于上述第⑼项,即诉讼和仲裁制度,属于法律保留的事项,最高人民法院无权做出规定。从行为上分析,争议的解决在现行法律中已有规定,不存在法律空白,因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行为无法律依据。

基于上述对最高人民法院主体行为的双重分析,可以得出:司法改革尽管具备诸多的优点,但法律依据不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被推到了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全国法院的带头人,更有关以身作则,首先解决其自身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之所以出现如上问题,根源在于我国的现有法律体系中缺少一部有关司法改革方面的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于改革开放的规定,因而可以说司法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应有内容之一,是有宪法依据的。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缺失了一部基本法对司法改革做出细化规定,因而就出现了合法性依据不足的窘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全国人大通过一部有关改革的基本法。

近年来,各省各地区的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号召下,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司法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就,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先进工作者。但纵观我国目前司法改革的现状,改革的方法各式各样,因为缺失统一的标准,全国各地的改革千差万别,由此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

鉴于此,我们应该把司法改革纳入法治化的渠道,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司法改革。

通过这部基本法,授予人民法院以改革的职权,使其在主体资格上有法可依。同时规定运行程序,这样人民法院的改革行为在法定的程序下有序进行。这样将极大规范和改善我国目前司法改革的现状。

第五篇:改革呼唤全民总动员

尊敬的党组织:

我国35年的改革之路,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艰难前行。如今,蹚进了深水区,赶上了攻坚期。想要成功走过去,啃下硬骨头,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还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中始终蕴藏着巨大的改革动力。从摁下包产到户手印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再到民营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大舞台,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大潮的孕育者、推动者。当前,我们改革每推进一步,都将触及更深层次的利益矛盾,牵动利益“蛋糕”的重新切割与分配。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改革大局,加强统筹谋划,理清改革的目标、对象、重点、顺序、配套措施和推进路径,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另一方面,要紧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尊重实践、尊重创造。

改革,从来就是全民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人人都是改革者。实践证明,只有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主力军,改革才会摆脱僵局,迸发出气壮山河的磅礴力量。

列宁说过:“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站立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只有全民总动员,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改革事业才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汇报人:xiexiebang

下载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改革教育案例赏析

    课程改革教育案例赏析 第一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案例赏析 案例1:难忘的一堂语文课 我刚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老树的故事》,正准备按常规讲课时,教室里炸开了锅。 “老师,老师,你看......

    小班化教育教学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思考 松山镇教育辅导站庙儿沟小学 王临霞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松山镇的经济、人口、教育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自然小班逐......

    《小班化教育》读后感

    《小班化教育》一书为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毛放所著。本书共分6个章节,包括:1、小班化课堂教学组织的微技术应用。2、小班化教育需要重点开发的教学内容。3、小班化教育中、......

    小班化教育感受

    小班化教育感受 转眼间,小班化教育在我校实施已将近3年了,这短短三年中小班化教育使我校这颗幼小的“成功”种子茁壮长成为硕果累累的“成功”大树!。 虽然我接触小班化教育不......

    小班化教育课题

    “小班化教育课题”之“小班化教学学习心得”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头脑风暴,从阅读《小课堂酝酿大革命——“课堂在转型”专家研讨会综述》、《后“茶馆式”教......

    小班化教育案例

    因材施教,从心出发 一、引言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

    小班化教育情况汇报

    “小班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蛟河市朝鲜族中学校 2015年3月27日 “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富有全球性、前瞻性和开拓性的一次教育变革,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标志,也......

    小班化教育反思

    目前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小班化教学看似离我们很近——我们六年级似乎好像也在小班化,也在小组学习,但我觉得我们离小班化教学很远,至少我的教学离它很远。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