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的“教育金言”5篇

时间:2019-05-15 15:1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希贵的“教育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希贵的“教育金言”》。

第一篇:李希贵的“教育金言”

品读:李希贵的“教育金言”-[精品收藏]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李希贵的“教育金言” 李希贵是教育界的后起之秀,“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校训流于他口。品读他的教育金言,让人进入一个神情气爽的境界;升华教育理念,提样为人师者的乐趣。他为什么取得巨大成功?一切的一切缘于他前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就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老师们应从各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长处。针对既无特点又无棱角的孩子,我们应该由学生本人提出自己的优势,教师给于奖励,使每个孩子都有受到鼓励的机会。从一个角度看学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从多个角度看学生,也许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增加了评价的尺子,也就增加了成才的可能。——即使使天才,也许眼成功的机会来酿造信心。成功教育才能使学生走向成功,失败教育只能导致学生失败。教师的责任就是再教育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学生的成功,甚至百失败演变成成功。——在老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人们总喜欢从道德抑或政治的角度把学生划分成好学生、差学生乃至坏学生,以致于我们不敢推算,到底有多少稍微有一点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我们的指责而在年轻的心灵里流下终生难以抹去的阴影。让我们记住李希贵这句话:“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最大限度的用心理剖析的办法来研究,而最小限度的用道德的尺子来评价。” ——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的面对忘乎所以的孩子现在人们都认识到表扬对孩子的重要性,但面对一表扬就忘乎所以的孩子,一些老师又产生了犹疑——这些孩子也许原本就不适合表扬。实际上这恰恰暴露了真实得自我,这应当是教育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才能迈出第二步——有针对行的帮助孩子纠正偏差。“只有不合格的教育,没有不合格的学生”,斯言信之!——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道德磨练 “我讲你听”、“我要求你执行”的德育方式已到了需要抛弃的时候了。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自我情感的体验以形成意志品格。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引导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达到“情感升华”的境界。——培育民主意识生长的土壤 ——民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土壤民主化的课堂让孩子们找到了芳菲自己思想的天空——真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谁能说这样的课堂以后不会培养出爱迪生、培养出爱因斯坦呢? ——让学生登上前台唱主角 ——磨练学生的心理忍受力——让学生失望一次 ——重视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为四十岁做准备 ——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把孩子放到集体中教育 ——分段实现大目标和超越自我 ——语文课改: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 ——给学生反思的机会 ——对兴趣的态度是疏而不堵 ——面对矛盾冲突,要尽可能地冷处理 ——在成就学生地同时成就教师 ——满足职工成为“人物”的欲望,让人人都成为英雄

第二篇:学习李希贵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李希贵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 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第三篇:学习李希贵心得体会

读《教育家之路:李希贵篇》心得体会

当学校发给我们老师两本《教育家之路》时,我看到了那么多的教育家,其中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而让我眼前一亮的却是对李希贵老师的介绍。因为我在去年看过李希贵老师的两篇著作,即《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学生第二》。现在再一次看到对他的介绍时,更加佩服。

第一,钦佩他的教育的理性与管理的智慧。

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是对当前教育界“学生至上”热潮的一声棒喝。他认为,学生成了我们的顾客,成了我们的上帝,我们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健康,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对一位校长或者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的确是的,教育是生命培育生命,爱心滋养爱心,温暖传递温暖,尊重撒播尊重,智慧启迪智慧的崇高事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当一个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同样,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这是多么富有理性与智慧的教育管理。

第二,钦佩他的“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还是在高密四中当校长时,也算有了一些成绩,于是,不断有一些到四中参观考察的人,总是喜欢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四中的“真经”到底是什么?他说只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的确,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回家要做一件事情:把你的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坚持每天都做,你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觉得做这个很容易。一星期

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坚持每天都做的学生请举手。”班内有8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班内举手的学生只有一半了。一学期下来,苏格拉底问学生:“这一学期,坚持每天都回家甩胳膊的同学请举手。”这时,班内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这位学生就是古希腊另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因此,世上最简单的事情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最不简单的事情也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教师每天批改作业给学生写几句批语,是件简单的事情。但能每天做好,每月做好,每年做好,而且挖空心思、有的放矢,而不是冠冕堂皇敷衍塞责,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句简单的批语给学生带去的是温馨,是提醒,是鼓励,是鞭策,同样也是我们老师的匠心独运。学生很容易发现,这里面蕴藏着教师的真诚与爱心。

每个学期开学伊始,作为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呢?除了班主任,哪个课任老师能在一周之内,准确无误地叫出你所任课的每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的名字?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做教师的又怎么能尽快拉近师生间距离,又怎么能尽快地熟悉学生呢?我们老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试想,老师叫不准学生的名字,张冠李戴,认错学生,又怎么能让孩子们做到“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呢?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记住记不住学生名字的问题。记住学生的名字,其实架起的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唤起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学会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其实这不是什么难题,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要求,但要把简单的事情真正做好,看似简单其实还真是很不简单。所以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做到“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那就先让我们教师一起“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吧!

第四篇:李希贵文章读后感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武药小学熊晓萍

有幸拜读了李希贵先生编著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刚借到这本书时,内心也并没有多少想读的欲望,只是被书的标题所吸引,早就从文献上看到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强,尤其是美国,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仅2003年产生的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就占了半数左右。科技含量如此高的诺贝尔奖,在我们‚望洋兴叹‛的时候,美国为何就如此‚霸道‛了?难道他们在垄断经济的同时,也垄断了思维,垄断了发明创造吗?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让美国人变得如此有才能?

带着这些疑问,我好奇地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家常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要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美国的教师怎样布置作业、美国人也会耍心眼、中国式的无所谓、主人意识:从棒球场到教室……这么多新鲜的名词,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问题还用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了,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专家却向我们的教育专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在观看我们带去的教学录像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老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为什么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却没有字幕,无意的疏漏为什么发生在学生身上?难道连我们编辑录像的工作人员都这样看不上学生吗?为什么课堂上的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一个地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

‚很好,坐下!‛戴维先生模仿了一位教师用手指往下一点的动作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这样做,小孩子连点面子都没有了,这不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吗?‛‚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

是啊,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许我们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倒是躬行实践。李希贵还写到:在美国海军学院考察,发现他们介绍学校的专题片自始自终讲述的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画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看上

去颇有些激动人心,不像我们在国内学校见到的专题片,除了居高临下来视察的各级领导,就是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剩下的就是名师获奖证书的大荟粹、各种荣誉的大展览……和学生有关的内容不过是一些出类拔萃者出来风光一下罢了,是啊,怎么平时我们就没有注意到呢?看来老外看问题的视角真的有些不一样。

静下心来想一想‚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只与课堂有点关系,校园里其他的一些举动似乎与学生没有多大干系。这或多或少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吧!

‚事无巨细‛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在阅读完本书后,我的体会尤为深刻.对比中美的中小学生守则,你就会感受到这一点。对礼貌的要求:

美国:每次都有礼貌地称呼老师;中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对学习上的要求:

美国: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有问题要举手;如果缺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必须把所缺的课补上;如果有急事离开学校,应提前告诉老师并请教将要学习的内容;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如果学习有困难,可以与老师约定时间寻求帮助,老师将会乐意帮助你;缺课或迟到,必须带有家长揭示其原因的便条;对于缺课,唯一正当理由是自己生病、家长去世或宗教假日,别的理由都为视为违规;教师

提问时,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的学生回答,任何知道答案的学生都应举手回答。

中国: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比较一下中美对孩子学习上的一些要求,不难发现,美国的守则‚境界‛的确低了些,但是他们说得实实在在,全是可以比照着见诸行动的细节,如果孩子照章行事,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的要求的确很好,但总觉得有些空,有些大,孩子无从做起。回想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检查时居然让小学生背守则,有什么意义呢?说的实在,才能做得实在。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只有放在实实在在的情境中才能感受真切,凭空背诵,虚无缥缈,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教育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也需要从说些实在的话开始吧!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提醒吧!

1、立刻行动做作业。每天放学后都要留出特定的时间做作业。你可能刚到家时想休息一下,但也一定要给自己充足的做作业的时间,这样,你就不会被晚饭打扰或因为太累而完不成作业。

2、如果你厌烦了一项作业,真的不想去做它,你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例如,努力学习了45分钟之后,你可以吃点小点心或打15分钟的球,过后再回去学习,然后再休息一下。

3、如果需要帮助,一定要开口,可以给朋友别人打电话或向家人求助。如果这些人不能帮你忙,你可以第二天向老师问不懂的问题,你可以把老师的电话提前记住,到时向老师打电话求助。如果你没有老师的电话,记住:你的妈妈一般会有。

4、练习,练习,再练习!你在某科目上提高技能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如果你在数学、科学、社会学、语言、阅读方面遇到麻烦,多做些练习可以使你得到提高。

说得多么细啊!学生照着做就行了,美国老师不仅在作业要求上注意了细节,在课堂上他们更注重了细节。

还有,在美国,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学校很少从道德层面对他们进行评判,更没有歧视和放弃他们,而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需要获得特殊的关照、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来实施教育的群体。更让人叹服的是,美国不仅仅把这项工作看作是解决学习障碍学生的问题,而且上升到民族命运的角度来认识,他们认为这是拯救美国未来的伟大工程!

看得越多,我内心的感触越深,对教育家李希贵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他的书里,我们不仅能了解西方发达教育的理念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上缺少的细腻和灵性,感受到了中国未来教育的曙光。

虽然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反思我国教育的缺憾,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丰富我们的教育情怀,提升我们的教育品位,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终有一天,我们的教育改革一定会走向成功!

第五篇: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1

《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李希贵在北京十一学校实施走班上课和选课走班改革历程中的感悟。好久没有读到这样让人喜欢的随笔集了!读完,又浏览了一遍;不过瘾,还想写一写。不敢写书评,那就选几篇出来,批注一下自己的感悟吧!

发现那棵树

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可是,当我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

那棵树与这棵树并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则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经营森林的大自然无法关照千姿百态的树种,于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有了黄山险峰的松涛和长白山白桦林的色调。

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力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我们的职业操守不允许我们只会欣赏松涛、呵护白桦。于是,如何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让乌龟和兔子各显风流,发现每一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

刘丹会感悟:

“不见树木,只见森林”,让人想到“强大”的中国,在宣传中常见“世界排名第几” 的报道,十几亿人口的“森林”的确雄伟壮观,可是“树木”呢,似乎从来没人看见,也从来没有被重视。还想到我们学校里强有力的班集体,把学生铸造成我们希望他们变成的样子,让他们全都变成“好”学生。至于树木与树木之间的不同,我们似乎也无暇顾及,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这让我想到一幅漫画,学生就是一棵棵树,却被老师拿着大斧全砍成了方脑袋,成了所谓的“人才”。

李希贵想到了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发现每一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虽然明知是挑战,但是他敢于实践。发现那棵树,他为孩子们搭建了合适的成长平台,丰富了可供选择的课程。发现那棵树,他去除了校园里的权威,取消了班主任,给了孩子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老师们,我们都来发现那棵树吧!“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下载李希贵的“教育金言”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希贵的“教育金言”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给李希贵的一封信

    尊敬的李希贵老师: 你好: 有幸读了你《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给了我无限的启迪。那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小 故事,给了我们无限的力量。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教?为了不教?是......

    读李希贵著作有感

    读李希贵的《放弃百分之百》有感 在育人工作的第一线,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实施新课改,学习专家的理论,学习名教师,名校长的著作,使每一个教师与时俱进。通过读李希贵......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刘会宝夜读李希贵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整理学习笔记如下:【阅读笔记】一、作为服务业的教育1.教育是服务业,我们通过开发我们的产品—......

    《开讲啦》李希贵——学校是什么

    《开讲啦》李希贵演讲稿:学校是什么?(第90期) 演讲时间:2014-04-19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开讲啦》第90期的励志演讲稿 李希贵简介:李希贵,男, 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

    给李希贵老师的一封信

    给李希贵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李希贵老师,你好: 有幸读了你《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给了我无限的启迪。那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给了我们无限的力量。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李希贵:要教孩子学会输

    我的孩子怎能输?我的孩子要样样都强!这是不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 关心愈切,心也愈急,结果家长和孩子往往都会输不起。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往往只被教如何去赢,却不知道怎样面对输。......

    路庄中学学习李希贵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路庄中学学习李希贵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最近阅读了《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一书,并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同时拜读了刘树谦校长、李建斌校长的汇......

    读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

    什么是教育?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可是,处于一线的老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