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德育工作论文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陈畈小学陈启刚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的政经、文教等领域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学校主流道德教育内容与学生自身“亚道德”体系的冲突日益明显,社会全方位信息攻势和校园内几十年相对不变的德育工作产生巨大冲击。
【关键词】德育 思想道德 素质 品质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的政经、文教等领域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学校主流道德教育内容与学生自身“亚道德”体系的冲突日益明显,社会全方位信息攻势和校园内几十年相对不变的德育工作产生巨大冲击。致使学校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确尽了极大努力,想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下面从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产生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
1、社会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有的地区已取消中考政治、品社考试;品社、政治教师人人可当,甚至,少数学校专业政治、品社教师成了学校多余的人员。社会、家庭对此也颇有干扰。一个学生品德再好,高考差一分,也不能读大学;过了高考分数线,表现不好照样可以上大学。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给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较大。
2、教育督导不力,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现行教育体制对智育评估非常具体,从低年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开始,往往有一个计划指标,而这个指标完成情况又直接与教师奖金,评聘职称,考核评优等利益挂钩。有这个利益的驱动机制,智育评估的措施非常完备,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落实到位。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标,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穷于应付。
3、家庭道德教育的欠缺,往往对学校德育产生抵消作用。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十多十少”现象,即:知识传授多,品德教育少;娇惯宠爱多,严格要求少;物质满足多,精神给予少;希望期望多,因材施教少;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关心智力因素多,培养非智力因素少;简单粗暴多,细心诱导少;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家长分歧多,统一一致少;为个人着想多,为社会着想少。这些观念和方法,违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难以做到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濒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因而不可能收到积极的家教效果。
4、社会、社区教育基本是“两个不力”,对学校、家庭的正面教育作用抵消很大。一组织不力。政府及有关群团组织、职能部门没有将基层各方面教育力量有机地整合,如在社区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创建“三结合”教育联系会议制度等,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二管理不力。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影响未年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两室一厅一吧”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录相厅、网吧和学校周边环境等治理时抓时放,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再加上社会上各样不正之风,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导致出现“思想教育搞一天,不如别人一支烟”的边缘效应,也常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5、学校教育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差解,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业余的事无关紧要,所以往往搞活动,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结合课程特点,注重课程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思想品德课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应该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去,也应该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所以语文、历史、社会等学科都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各科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各单元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因此,各科教师要克服单传授知识、发展单科能力的片面认识,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加强课程的德育渗透。
2、搞好“读经典,诵名篇”主题读书活动,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容,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弟子规》《三字经》中所蕴含的礼义孝廉,勤勉谦和,“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级中小学校,坚持搞好“读经典,诵名篇”主题读书活动,用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从而锻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责任。
3、师德建设上下功夫,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成败,因而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德高为师”“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抛去过去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教书育人,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下令而行,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育者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不仅影响学生,而且对教育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教师在平时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完善自我的人格,加强“身教”意识,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仪表端庄、谈吐高雅、处事周密、乐于助人、敬老爱幼、宽厚大度、无私正直,并在爱校爱班,关心集体、遵纪守法、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正所谓“率先躬身,不令而行”,最终达到
示范教育的目的。
4、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传统的评价总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这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师必须以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表现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进步和成功中认识自我,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还需要寻求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如相关部门要认真整顿文化市场,让学生接触到教育性强、格调高雅、适合中小学生需要的各种读物和文化产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可塑性很大。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家庭、社会,引导学生养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013年3月
第二篇:对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 内容提要:
关键词: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繁、深入,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但是单一,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支撑的扎实动力,心理较为脆弱。中学生发展的这种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追求轻松刺激而厌学、发泄某种情绪搞小破坏、冲动易怒而打架斗殴等等。同时,数字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获取不良信息的方式显得轻而易举,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冲击,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艰巨性。
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寓德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要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将规范约束与心育启导有机结合,抓过程注重落实,抓细节突出重点,抓学风突出中心,抓习惯养成突出道德实践,抓成人成才教育,突出典型效应,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和守纪乐学的校园风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德育工作新特色。
一、形成德育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良好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和优秀的德育工作团队是保证学校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要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管理制度: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调研,建立与健全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的计划性、服从性、主动性和统一性。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严宽结合,粗细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使“管”与“理”能有机统一,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师生的认可并发挥其应有的导向、激励、约束、惩戒等功能。同时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查、评价、反馈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抓好落实。
(二)重视常规德育阵地:其一,认真贯彻德育教育以课堂为主渠道的原则,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尽量避免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过程中巧妙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其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家庭、社区中,了解其在校外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建立家庭、社区、单位定期联系制度,阶段性地相互反馈有效信息;抓好家长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家长培训会,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以便统一德育策略,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德育工作外部环境。
(三)加强德育理论研究:为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适应不断进步的时代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学校要加强德育理论研究,确定好德育课题,侧重研究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专题研究及德育实施方法两个方面,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德育实施方案,造就学校德育特色。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德育团队:制定出具体的理论学习管理考核办法,对理论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效果考评提
出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学校每年评选表彰德育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可采用分层次、分专题和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辅导报告、专题讲座、座谈讨论、轮流主讲、德育工作论坛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四)打造德育工作团队:加强对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教育培训,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及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总结情况,听取反馈,布署工作。组织学习德育工作理论,优秀班主任事迹等,推行经验,以会带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课评比活动,寒暑假选派班主任参加全国学校德育工作培训会议,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教师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严格执行班主任聘任制度,实行新老班主任结对帮扶,并通过优秀班主任经验推广的方式,扶持年级中的薄弱班级和经验不足的班主任,促使班级管理均衡发展。
二、重视德育常规,完善德育内容。
抓好德育常规工作,不断完善德育内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必不可少:
(一)新生入学教育:切实加强入学新生的纪律与理想教育,并突出重点,让广大新生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教育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确立奋斗目标,从而明确不同的学业阶段对个人生活习惯、行为举止、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对新入校的新生,必须召开全校性的入学思想教育大会,会前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会议流程,发挥思想教育大会的最大效能,切忌搞形式主义。另外,军训是入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期最少一周,在这个过程
中,除了外聘教官训练必要的内容外,班主任要组织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以达到打预防针的效果。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无疑要放在首位,要在传统的历史性纪念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同时兼顾时事政治的学习讨论,努力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例如每年清明节为烈士陵园献花篮,建党节参加广场升旗仪式,国庆节举行大型演出等活动等。当然,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不仅仅表现在这些重大题材上,对某件事的判断往往反映出个人的价值取向,更能反映出爱国主义热情。这个时候,就要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时事政治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此不再赘述。
(三)“三德、三观”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线之一,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例如每年确定一个月为“孝敬父母月”,做到“三洗三送”,即为父母洗一次头、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脚,送一份礼物、送一个拥抱、送一颗孝心。另外这方面的教育应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具体实施,下面还要阐述。
(四)行为规范教育:制定并落实“学生行为一日常规管理”并配有相应的教育管理考核办法,努力建立起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保卫科、伙管科在内的教育考核检查网络,结合一日常规教育、普法教育,剖析正反典型,强化管理效应,进行实实在在的富有成效的行为规范教育。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每一位教师都是责任人,每位教师对任何学生都有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不能因为不是本人任课的学生
而对其在校园内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而熟视无睹。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内在思想道德的外部表现,直接地反应出了本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旦某种不良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出来,这时候的教育最有价值,因为这种教育针对性极强。
(五)身心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个性,教育学生具备珍惜生命的意识,崇尚体育,热爱运动,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体质,适应现代化的学习、工作节奏。近年来校园伤害案件的频发也是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的结果。学校要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每班每月至少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六)教室宿舍文化建设:以教室宿舍卫生净化、美化为目标,以教室宿舍创名优竞赛等内容,抓住教室宿舍文化的实质性,在各类检查、评比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形成一种自律机制。每周进行教室宿舍评比,对在各方面优秀的教室宿舍进行表彰奖励。
面对日益复杂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形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如何应对的问题。良好的运行机制,优秀的教育团队是保证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同时,要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彰显学校德育工作特色,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第三篇: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春雷教育专家认为,在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体地位的作用时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守住底线,打好基础。
当前德育工作的底线有两条。一条是遵纪守法。中学阶段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具备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一条是珍爱生命。德育以人为本,起始点应该是珍爱生命。
二、放大自我,推己及人。
放大自我的教育就是推己及人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平等的,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别人的生命;不仅要珍爱人的生命,而且要珍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此我们要给予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更要教育学生,现代社会是个人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强调团体协作和追求共赢的社会,个人必须要合群、爱群、乐群、利群,个人的价值只有在团队协作中才能实现。归根结底,德育工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孩子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三、科任教师更要承担德育工作的重任。
诚然,一般地说,班主任是一班之魂,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有赖于班主任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科任老师一进课堂,首先想到的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如何上好这堂课,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往往忽视或不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很少考虑最近班上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矛盾和问题,该怎样去引导。有时候,在班主任的课堂上秩序井然,到了科任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其实,作为科任老师,要顺利的开展教学工作,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学校要注意上述三个方面,才能使得德育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并且保证最佳效果。
第四篇:如何做好中学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 1 / 6 作者:(论文)和 田 地 区 皮 山 县 木 吉 乡 中 学阿卜杜吉力力.艾麦尔
如何做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
【摘要】:德育工作是现代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中学教育中非常关键。社会中因为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现象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战场责任重大,那么德育工作就要贯穿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出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本文将从学校和教育者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入手来探讨现代教育中的方法,希望能在素质教育的研讨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 德育教育 价值观 尊重 素质 措施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学校德育工作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对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性格去向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的讨论题目就是怎样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德育以及应该达到怎样理想的效果。德育工作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它不但需要德育组织者和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正常运行施加积极的影响,还需要德育工作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土壤和扶持。德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有效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既可能出现正社会化,也可能出现反社会化,这主要决定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作用力度。所以,德育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并获得预期的效果,与社会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的现实情势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对于德育工作来说,它可能会产生“一叶知秋”或“一叶障目”的局面。如何才能除却“障目”之害而尽收“知秋”之功呢?这是值得德育工作者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就当前的社会大环境而言,它对德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大方面。
首先,中学德育工作尽管人事时有更新,但内容常一如既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却日新月异,所以中学德育活动虽然风风火火,然而置身于迷迷离离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时有相形见拙之感。在这里,一方面与德育组织者未能及时捕捉发展形势以充实德育内容
和创新德育形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德育组织者未能及时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继续社会化以及德育工作者对继续社会化的主动性不足有关。所谓继续社会化是指成人继续学习社会知识、规范与价值观念等等的过程。其过程包括继续接受文化传统与社会经验、和在再生产社会经验的过程中接受新的文化特质与文化模式。可以说,对继续社会化重视不足,是造成德育工作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势下,德育活动要想获得预期效果,胜算实在不多。问题主要有:一是观念更新的及时性问题,二是传播媒介的引导性问题,三是德育者角色的再认识问题,四是价值规律的渗透问题,五是知识价值的回应问题,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等等。总之市场经济对德育工作扑面而来的种种冲击,使得许许多多的德育工作者和组织者措手不及,尽管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还是应接不暇。
其次,人类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其过程中,必然要出现正社会化趋势,也会产生反社会化现象。人类个体正社会化的结果是获得社会性,导致社会安定与进步,人类个体反社会化的结果是获得反社会性,导致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第一,过好观念更新关,加快德育组织者与德育工作者的继续社会化进程,为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引航开道。为此,一要加强市场经济冲击的震波研究,筑起德育工作的防洪堤;二要加强社会观念的更新研究,为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提供理论工具;三要加速德育组织者和德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的继续社会化,建立起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和交流制度,为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四要加强德育活动的可行性和计划性研究,以加大德育工作顺利到达目标的安全系数;五要加强德育内容的体系研究,并根据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不同层次的德育教材,并保证其切实有效地实施,以确保德育效应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第二,加强学生心理、思维和行为情势的研究,积极而又及时地疏导学生的情绪瘀结,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一方面应经常通过调查问卷、师生座谈、家访邀访、德育投诉站、心理讲座、心理诊所或心理热线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思维和行为情势的分析、研究与疏导;另一方面还应经常加强对学生的违纪、违法、犯罪、作业缴交、学习态度、忠诚诚实、文明礼貌、尊师敬长、团结友爱、人格性情,以及学生的生理、安全、依恋、自尊等需要的情势与心理的分析研究及其对策研究,并建立起这些专题研究的档案资料库,以资进行特定德育工作时查询调用,便利于“对症下药”,及时而又准确地疏导学生的情绪瘀结,力争获得“手到病除”的效果。
第三,在净化德育工作者言行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自身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以获得学生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工作的心理相容效应。学生产生对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工作的心理相容,是取得德育成效的前提条件。一般地说,学生能心服特定的德育工作者或德育工作,便易于产生德育活动的心理相容现象。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充当所有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管理将不在浮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个角落,任何时刻管理与被管理都能得到充分的融合。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管理,提高了学生们综合素质。但.如何能使学生自主管理开展得更好,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继续寻求与探索。
当然每次德育活动开展之前,必须做好的三件事是:一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当前形势,二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当前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的需求,困惑和趋向,三要借鉴上一次德育活动的经验与教训。然而许多德育组织者和德育工作者往往未能注意到这一点,对德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充分而必要的准备,匆匆来匆匆去,自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同时许多德育组织者和德育工作者也常未能及时、全面、深刻地总结和剖析每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这又常成为下次德育活动又不能令人满
意的潜在原因。事实上每次德育活动结束后,经验教训有的已经明了,有的有待剖析。然而由于没能及时总结与剖析,结果陷入了特定经验教训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些造成恶性循环的特定的经验教训,虽然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德育活动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倚时就势走过场,缺乏整体性和一贯性,这是造成德育活动不尽人意的最主要原因。导致这一情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许多“时节”,学校必须配合开展一些必要的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一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来得快去得也快。本来德育应结合“时节”而深入开展,但如果为“时节”而特别开展,则必然造成走过场的情势;另一方面,许多“时节”的德育活动虽也纳入了德育工作的计划之中, 但其内容常不被列为德育计划的环节,而是常也作为一种点缀,缺乏整体性的设计与深化对策,活动过后常常是不了了之。上述两种的德育效果常无法与其他德育活动一样在学生心理产生持续效应,从而导致德育效果的自然降温。
第二、班级德育活动措施不周不力时有存在的情势,这就导致了整体性的德育效果产生层次性的缺氧状态。学校整体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于具体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但是由于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学校德育精神和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同、开展 德育工作的能力有高低、以及对德育工作的致力状态不同,从而产生对班级德育活动具体措施的周密度、覆盖面、有效性的直接影响。可以说,这一情势是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时有不尽人意局面的直接原因。而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学校德育精神和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同,这是与组织者组织德育活动的透明度以及措施要求的周密性有关;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开展 德育工作的能力有高低,这也与组织者对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技能训练程度有关;班级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致力状态不同,这还与组织者对基层德育工作者的用人之道、以及关心与理解的程度有关。第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表帅不足,误引误导,也大大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的表帅作
用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可靠保证。在学校德育氛围中特别是在课堂上,德育者不正确或不周全的言行,往往会给学生心灵留下德育误区和空白;在课外,往育者不慎不正确的言行,容易造成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心理怀疑和抵触,即产生心理不容效应,从而也有意无意地损害德育的效果。
第四,对学生心理发展特性把握不足,也常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心理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可塑性极强。而他们面对社会发展的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夹击,在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正确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虽然他们都有其不同程度的思想觉悟,但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辨别力时强时弱的特点,近乎类聚性而又带盲目性的互比互学情势,常在有意无意中发生。一旦出现德育力度的薄弱环节,又不能及时而有效地渗透进德育努力,承受力低的同学就会首先受到影响并相互作用,甚至与德育效果相抗衡。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把学校德育工作抓紧抓好,去争取预期的德育效果,就必须努力去了解影响学校德育效果的诸因素。同时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通力协作。只有做到内外兼修,互相配合,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走出低谷,去迎接胜利的曙光。
参考资料:
1)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2)中学德育工作改革走向的几点思考[J];宁夏教育;2002年11期
3)喀什日报(汉);2009年
第五篇:浅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时代在更迭,教育在不断的改革、探索前行和进步,这就使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本人针对当下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以学校为基点,以家长和制度为后盾的基础上,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何更好地将德育工作做好做实,下面阐述对德育工作改革的一些观点。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的教育牵扯到整个家庭的魂,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能适应世界,创造未来,因为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和国家社会的希望和未来。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应当更加注重教育者队伍的培养,增加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将虚无缥缈的教条转变成为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应当反思,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应该要做什么?我们的教育是否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是否能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本人就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德育工作应当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功名天下知”的科举制度,使中国的教育中带有一种潜意识,教育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只有升官发财了,才是出人头地,才是有用的人。这种思想好像根深蒂固的植入在灵魂中,其实这是错误。我们从事教育事业者,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应该将我们的教育跟社会紧密结合,跟孩子的生活起居紧密结合。好几年听说过一个笑话,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懂得自己掰鸡蛋,这个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从这个笑话中可以想象得出,教育如何的脱离现实,如何的不靠谱。教育不等于读书,只有题海词库的教学,纯粹的读死书和死读书,显得僵化,缺少灵魂。只要对学生有好处的,我们都可以倾囊相授,他们幼小的心灵会装下教师的娓娓话语。小时候,我们就知道了王二小是英雄,就知道学习雷锋好榜样„„所以,我们要注重对于孩子的引导,让其明辨是非。最近网上有一个很热的新闻,李双江老师的儿子李某,犯轮奸罪,被警方刑拘,有一个标题是这样写的“将军的儿子是废物”,我觉得这个废物的评论是比较恰当的,无用则为废,一个对于社会没有贡献反而危害社会的人,就是废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而从孩子的德育角度来说,就是应当慎独,遵纪守法,你没有能力去救济别人的时候,为你自己和家人去努力去生活和工作,那么你就是有用的人;当你有能力的时候,分出你的一点点成果与社会分享,那么你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1第二、做好德育工作的原则
德育工作的原则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应对小学生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1、德育知识教学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称为知行统一的原则,这样的德育才能拥有实效。
2、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3、我们要对整体教育中,要有的放矢,学会因材施教,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灵活应对。
4、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第三、做好德育工作必须有敬业的教师队伍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殿堂,必须拥有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做为教师。我们要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很多孩子心中的偶像,很多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博爱和博学之后,都暗暗决定,以后也要当一名教师。首先在教师选拔和聘用上,我们应该严格把关,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第一人,教师素质的优劣,是德育工作开展质量的关键。2012年,网络上陆续曝光了好几起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震撼,其中浙江90后的女教师居然说虐待儿童是为了好玩,让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方式方法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和不信任。我们要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用爱去实施,“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我们要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
第四、德育工作应该有强大的后盾做为支撑
1、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后盾
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牙牙学语的孩子首先是懂会模仿,其次才会学习,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近年来,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而究其犯罪根源与家
2庭教育关联甚大,教育方法错误,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过分的溺爱,使孩子看不清自我;缺乏关心教育,使孩子找不到方向和依靠;家长们对于事情的看法和处理,会深深的埋在孩子的心底,影响他的一生。在我执教生活当中就看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学生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回去告诉自己的父母,孩子的母亲居然带着孩子到学校来质问老师的教育方式,这个就是典型性溺爱了。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非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会害了孩子,但是从这个事例中也看出了,老师与家长之间是缺少理解和沟通的。做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家庭教育应该是老师的后盾,我们应当和家长建立一种共同教育的长效机制,家长应该相信老师的教育,老师应该及时向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最好家庭和老师能够给每个学生做一份独立的成长记录,记录好每个孩子的点点滴滴,因为孩子的成长都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进行。
2、完善的制度和设施建设是德育工作的后盾
我国很早就提倡德、智、体同步发展,但是据调查现在很多的学校取消了课间操的活动时间,甚至占用了学生体育课的时间用来做基础课程教学,这是不可取的,活泼向上的学校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孩子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孩子心灵的美好。一个健康的孩子,必须是身心健康。家长给了孩子很大的期望,同时也给孩子压担子,除了学校的课程,另外还有一些兴趣班等等,这样我们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学习作业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完成。孩子的压力也要得到及时和经常的释放,我们除了要教诲学生,还要让孩子保持应有的童真,条件允许的学校应当配备有学生心理咨询室。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这两支世界知名球队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人曾经做过比较,认为巴萨的教育比皇马明显要成功。从巴萨青年队出来的伊涅斯塔和梅西成为世界级球员后,依然像是邻家男孩,而皇马出品的球员们,明显有一些高傲,甚至前段时间还有某球员和球迷发生了相互不愉快的行为,由此可见,不同德育引导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我们应当建立健全德育分数的评定标准和细则,实施奖惩。比如说某学生做了好事,应该加分,当分数达到一定量,应该奖励,反之,应该减分,当累计一定负数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弥补„„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奖励措施,以批评教育主和小惩戒为辅的方法,让孩子从小树立牢记德育的观念,也让老师的德育工作能量化和标准化,有制度可依。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组织,特别是学生会组织。要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并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良好的学生日常规范来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树立学校的整体形象。
我们要将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以教育工作当中,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品德兼优,健康向上的人,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也是我心中小小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