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反思――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

时间:2019-05-15 15:1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的反思――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的反思――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

第一篇:课堂的反思――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

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

课题类别 ____________初中语文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 _落实新的教学方式与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__________邵明星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 _______临沂第九中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2011年12月8日___

新教学方式与效率的学习

――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

一、通学新教学方式的情况

(1)综合性教学模式

1、山东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2、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3、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

4、江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模式

5、永威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6、兖州一中“三步六段”教学法和“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

7、河南焦作市许衡中学的“强化备课,学案导学”模式

8、鱼台一中——“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学科单一性教学模式

1、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老师的高中数学“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

2、江苏杭州大学教育系兼 职教授邱学华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

3、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的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4、福建华东师大一附中张思中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

5、辽宁省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

6、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泠沅的中小学数学“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

7、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

8、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

9、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熊飞的中学数学“诱思探究”教学法

10、山东财政学院副教授王敏勤的和谐教学思想

11、北京现代教学研究所所长马承的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二、学习课改中各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表现出的共同点

(一)、注重预习(自学)

“预习”是在上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教师是否要提供预习提纲,各地做法不同: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师生共用,上课前教师把讲学稿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教材,并完成“讲学稿”上的题目。“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有人指出,“讲学稿”存在着“预设”和“生成”的矛盾。“如果预设都做好了,学生上课时就没有新鲜感。” 校长陈康金则认为:生成应该是动态的,预设必须有。“讲学稿”的预设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为老师提供了课堂讨论和拓展的空间,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解决“生成”的问题。

“学案导学”的学案内容设计容量也要由刚开始的细致、全面到后期简单明了过程,甚至达到学生没有学案,在“隐形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合作交流,质疑解疑,总结反思的自主学习过程。当然,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来完成。

濮阳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自学”,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在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互动”的基础。

杜郎口中学把预习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

洋思中学的“先学”,不是要求学生堂堂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也有一些困难:如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有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教师指导达不到相应的效果等。而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西峡经验不提倡课前预习,一切学习都在40分钟的课堂上完成。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但是,为了在课堂上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发性地查阅资料,这要比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效果好得多。

(二)、注重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濮阳四中“ 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是“互动”,通过“自学”,大家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交流,这时,老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相互问答,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通过“生生互动”,一般的“问题”大都可以解决,余下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让老师和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西峡县教师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东庐中学要求教师用“讲学稿”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学案导学的实施过程,要保证学生有看书时间,保证学生有思考时间,保证学生有讨论时间。教师课堂实施点拨,要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

杜郎口中学在近5年的探索中,教师逐渐形成了一套“对付”学生不发言的办法。不经过长时间的主体参与活动,学生的表现能力决不会现在这么强。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得尽善尽美。有一句学生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

(三)、注重训练(作业、检测、实验)

洋思中学的“当堂训练”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只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学生不得抄袭。“当堂训练”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所谓适量就是作业总量以学生在15分钟内能完成为限,又不偏少。三是针对性地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选练题目要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东庐中学要求每个老师都要“下题海”,对收集到的习题进行筛选、改编,一道题落到“讲学稿”上,要经过备课组每位老师的审核,每个老师都要先做一遍,体会一下难度,“议一议”题目放的位置是否合适,考虑学生在做的时候可能有什么样的思路,需要设置什么样的台阶,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教师要采用面批、个别教学及补标测试等辅导形式,完成“周周清”任务。

(四)、注重质疑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从何而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老师提出问题再灌输给他们,要好得多。”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

有人评论:洋思课堂把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型变成思考型,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但洋思的课堂依然是教师预设问题多,学生被动思考多。学生必须按照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纲去阅读教材,学生必须按照教师出示的习题去巩固练习,整个课堂仍然是学生解答问题多,提出问题少。

与洋思、杜郎口的教改经验相比,西峡的教改实践更具颠覆性。传统的课堂导入常常是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而西峡的课堂导入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传统的课堂练习多是由教师出示题目,教师评价,而西峡的课堂练习则是由学生自己编题,学生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师预设的问题多,生成的问题少,而西峡的课堂,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师常常被学生出其不意的质疑“问住”;传统的课堂,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布置作业,而西峡的课堂则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

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具有亲切感,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

(五)、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

濮阳市第四中学用“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并不要求每个学科、每节课都严格应用这种模式。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灵活运用。每一门学科、每一位老师、每一节课都发展出了各自的“变式”。“自学”的方式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而有所不同。比如:语文、英语的“自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读”;数学的“自学”主要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收获感性知识;新授课的“自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新知识,提出困惑,是“互动”和“检测”的基础;而复习课的“自学”,则是让学生自己升华已学知识,形成更高层次的、完整的、准确的知识体系。

教学模式不能代替教学内容,它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

西峡县学习洋思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他们发现,洋思中学的课堂偏重于追求教师预设问题的解决而缺失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与新课程倡导的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理念仍有差距,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他们鼓励教研员和教师要学习洋思锐意改革、与时俱进、自我超越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边学习边推广,边实践边发展,到2006年,一个源于洋思经验经过本土实践的新课堂模式正式诞生了,他们将这个新模式命名为“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很早就有学者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三、感悟与反思

1、这些教学方式都取得成功,且成绩斐然,及至在全国大地上都年久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是我国课改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成功的原因就是课堂的高效,令学生成绩突出。

于是我们反思之一:

这些课堂是有效、高效的成果是什么?是怎样有效、高效的?用了多长时间有效、高效的?教师和学生都有哪些有效或高效的行为?能否制定个标准,让所有教师都有得可学?发挥学生的哪些方面?怎样发挥?

1、文化和体制。文化和体制是纪律、管理、组织、方法、程序等的综合体。文化和体制有四个层次:学校文化和学校体制、班级文化和班级体制、课堂文化和课堂体制、小组文化和小组体制。

2、组建强势的小组集体。因为不管哪种新教学方式,都共同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懂学,会学,学会,最终形成学的能力、态度、情感,真正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组建起来的小组,只有小组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最强势的小组。这是衡量小组组建是否合理,是否能发挥作用的唯一标准。

3、再次才是课堂的操作。具体如下: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

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参与文献: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第二篇: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 合作学习“拉郎配”。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第三篇: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 合作学习“拉郎配”。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学懂了什么”。

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笨梢月穑慷导噬希颐浅3?吹降闹皇墙淌π榛我磺梗罢嬷饕猓偕塘俊倍选=淌ψ苁怯邪旆ǜ献叛杓坪玫娜ψ永镒辍?br /> 4.“你真棒”。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生字教学反思

生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及运用。那么它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呢?我曾经时常思考,在后来的教学中时刻留心,细心研究。在不断实践中,我逐渐感到:生字教学不能认为学生会读、会写就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是比较粗糙的,我认为生字教学应是:(1)让学生产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哪怕是一个字,也应重视,往往这就是学生识字兴趣、能力的增长点。(2)生字教学中还应适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观摩汉字,自己思考一个汉字的读音、一个汉字偏旁的来历。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产生敬佩之情,深深感受汉字内容韵味、内在的美。总之,识字过程学生既要学会汉字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语言训练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敢于言而善于行”是现代人才的重要品质。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见解,这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

1.目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朗读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形成语感,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边读边思考,齐读巩固,结构引读,分节背诵、配画背诵等朗读形式,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更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感悟能力、对课文结构的整体把握及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今后的阅读理解和文字创作。

2.创设情景,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潜质。《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要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我感到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训练应从仿说仿写起步,而后形成行之有效的“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从段到篇”的全程训练的作文教学方法。这个过程由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训练框架。本课教学中我设计的说话训练,朗读训练,情景创设都是为最后的仿说作铺垫。学生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那么语文学习的效果也就突现了。

3.识字教学常规是将生字放在课文中学习其音、行、义。这一宗旨我们在一年级教学中能扎扎实实地落实。然而,也正是由于一年级的落实到位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有的学生甚至可以独立学习生字。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通过已有的知识累积理解一些生字、词语的含义。二年级教材篇幅较长,生字分散在整篇课文中,因此,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集中自学生字,而后强化生字相关拓展的方法。也许这样的教学有孛教学常规但如若按照常规学生学习生字也许会觉得乏味,而且课文的整体理解也会因为生字教学而显得支离破碎。

4.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如何掌握其中的度,如何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这些都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我想在大家各自尝试,众说风云的新阶段,我们需要明确的理论来指明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想每位老师都希望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体现出自己对教材的看法和不同的处理方法。“教无止境”,“殊途同归”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总之,我感到语文教师不能为了教学而进行单纯的教学,语文教学应该向学生传授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

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第七册的《新型玻璃》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自主选择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专挑“科技含量高,网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

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

例如,某教师教学《家》(苏教版第一册)时,这样活跃课堂,进行学科整合:1.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都在哪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它们的家吧。2.(学生画画、展示了十分钟后)让我们再来当一回小音乐家,唱一唱《娃哈哈》和《大中国》,边唱边做动作(学生刚入小学,不少人不会唱这两首歌,教师又是范唱又是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唱,再表演,花去近半节课时间)。我们不能否认,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丢失本性,异化本质。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第四篇:新课堂 新感悟

新课堂 新感悟

小学英语学科基于标准的教学暨教学模式观摩研讨“活动观后感”

观音寺中心校 唐庄小学 左慧敏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了,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次的观摩研讨活动给我很深的感触。

在这次活动中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节课。课堂设计的紧紧相扣,课堂组织生动有趣,在现场观摩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课堂,享受于这样的课堂。这节课,老师使用多媒体给孩子创设情景,通过招聘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真正的融入到农场这个情景中去,自然而然,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这样的教学设计,让课堂生动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那么学习效果自然也可想而知。

英语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给孩子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自然习得语言,让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去。

一级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二级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关于英语课堂的困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时活动不容易收回,甚至有的学生往往对活动本身更感兴趣,而对运用语言并不是很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活动感兴趣的同时也积极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性差,后半节课老师更多的精力忙于管纪律较多,教学效果开始下降,如何提高后半节课的效果?小学生记忆单词方法欠佳,记忆单词很吃力,这样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英语的学习,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单词学习的能力?

本次听课,收获颇多,让我在观摩同时也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要给孩子怎样的一个课堂,要把他们带到哪里去,如何去,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需不断探索的!

第五篇:教学反思理论知识学习感悟

在学习中感悟 在反思中进步

第七小学 李南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

反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教学中的诊断与反思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诊断,实际上教学诊断与反思如同医生看病,开处方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是一个道理,教师的教学应是一不断调节和校正的过程。通过反思,每一次调节与校正都对以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动用所学到的理论,对自己过去的某些固有观念、想法及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差距,寻出原因,拿出对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写出来,以利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听同行或专家的课,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别人的教学机智、艺术常体现于令人叹服的教学细节处理技巧中,课后将自己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看法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验知识。所以我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如果我们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下载课堂的反思――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的反思――新教学方式学习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课堂反思感悟

    高效课堂实施心得体会 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 石双美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为主体、讲授为重点、知识为中心,教学少慢差费,低效无效的问题,我们年级提出来了,“四步骤,八环节”课堂......

    教学反思:教学方式

    教学反思:教学方式 任何工作都需要不断反思,老师更是这样。请看本文!在《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

    新课堂数学教学反思2

    “343”数学教学模式反思 王斌斌 “343”数学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

    高效课堂学习感悟

    高效课堂学习体会2013年9月15日,我有幸去德州十中参加了 “生本高效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讲座。会上聆听了省语文教研员李家栋老师做的理论讲座。时间虽短,收获颇......

    感悟新课堂(精选五篇)

    感悟新课堂 忙怀乡高井槽完小:杨春荣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云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改推进会,在会期有幸参观了云县爱华中学的新课堂,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学校的课堂组织形式......

    新课堂理念反思

    拉萨之行 如果说漫游全国是我孜孜的期盼的话,那么,走进西藏则是我今生无悔的渴求。2007年8月15日,当我终于踏上这块约占中国国土面积八分之一的神秘土地时,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场......

    新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将近一年,具有本校特色的新的教学模 已经基本形成。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探索与尝试,感慨颇多: 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学,开始时我对先学后......

    新教学方新教学方式

    . . . . . . . 新教学方式、教学案例与评析 ——从一节“区级”公开课的设计谈课改中的“双基”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所承担的一节“区级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