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享受过程—关于历史学科有效课堂的思考 华东师大版
享受过程
——关于历史学科有效课堂的思考
这个月,先后参加了中小学各一个学科的说课评选活动,40多节,内容丰富,对我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其间颇多感悟,引出了我的“关于历史学科有效课堂的思考”,现发于
坊间,以就教于方家。
有效课堂作为一个词组一出现,试图做出注释的专家学者可谓多矣,但本人认为每个对有效课堂有研究兴趣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我认为历史学科有效课堂至少不能少于这样几个内容:
一、准确理解教学目标---不作秀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充分理解教学目标真正的含义。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于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辩论、浅薄乏味的表白、琳琅满目的课件,看似华丽多彩,实则障眼烟云,完全是低效或无效的作秀。事实上,新课程并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石。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不盲从
常言道: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一鱼,莫如授人一渔”。“鱼”、“渔”不同,“渔”就是我们追求的让学生在愉悦的双边活动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期望突破“应试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克服其固有的束缚,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专心爱心用心 1
我们说,方法是个大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目前,盲目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的排斥几乎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似乎沾上了“讲授”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其实他们崇尚的只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不猎奇
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迅速、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创设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维过程等。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积极推广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之一。但是,实践中在利用这一课程资源的问题上存在着误区,部分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大有代替常规教学成为课堂中心之势。
我们认为,现代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课程资源现代化了就是教学现代化了,也并不是有了新奇生动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能提高了。多媒体网络资源只能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果从头到尾演绎网络资源的话,很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媒体利用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也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会被多媒体的连续演示挤掉,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来不及对知识内容作出深入细致的思考,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这样一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实现了。
四、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不喧宾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
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五、努力营造课堂氛围---不僵化
在课堂上应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以人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了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就是重视了学生的发展。这种情感交流具有互感互动作用,它使学生感到教师给予自己的是信任,是关心,是一片热爱自己的深情。
“不僵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体现的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气氛,这种关系,有利于启迪智慧,有利于激励创造,从而使师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不僵化”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机械地发展,是教与学的多样化而不是一刀切。
“不僵化”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利于有效地开始学生学习的个性潜能。教师要积极刺
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发展,从而显示出勃勃生机,而非暮气沉沉。
“不僵化”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潮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逐步成长为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一代新人,使他们能够正确学习并认识自我,自觉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在真善美的追求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为富有独立人格、责任感和创造性的人。
“不僵化”使课堂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仅靠“填鸭式”的“灌输”是不能奏效的,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过程创设成有利于学生寻觅探求、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因此,“不僵化”要求教师不仅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更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生动而不呆板,多元而非单一,民主而不教条,开放而非封闭。
创设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特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成为我们心中的“珠穆朗玛”。
第二篇: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浅谈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在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张海鸥邮编:211102
【内容提要】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实践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笔者经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即教师讲为主导,学生读要指导,议要引导,练要辅导。
【关键词】四导教学法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运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一个没有普及历史知识的民族将会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京市在2006年将初中历史纳入中考,作为考查科目,与政治同场开卷考试。纵观现阶段我们九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教师单向灌输的多而学生主动学习的少。尤其是复习中教师读学生划,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考学生背,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甚至有的复习课堂波澜不惊,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终端成绩显示必然让社会、学校、家长不满意。
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出发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授课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以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实施在历史复习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复习课的弊端。
笔者在长期实践教学中逐步总结出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
一、“讲”-------教师讲为主导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人对课堂上教师的“讲”产生反感甚至进行批判,于是对讲授式教学方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优劣并存、瑕瑜互现的,历史学科具有知识性、过去性、时序性、综合性等等特点,必须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趣味性、启发式的讲述来实践,尤其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上,讲授式教学是其他所有教学方式选择与使用的基础与前提,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真正地学会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的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发挥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进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1
时,“知识追溯---创设情景”需要老师来讲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究梳理归纳,复习目标需要老师来讲述内涵与要求,重点难点“三大改造”需要突破到位,零散的知识点需要老师来讲述引导串珠成线,师生合作共同建构出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复习课中导入、师生互动、教学小结、练习反馈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述。初中的课堂教师必须有驾驭、掌控课堂的高超教学艺术,“讲”是主导。
二、读----学生读要指导
目前南京市的中考中历史是开卷考试,一方面确实可以减轻学生负担,符合考查科目的需要,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开卷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态度影响是恶劣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我平时不需要看书读书,考试时我翻书就是了”这是相当多孩子的看法,实际情况是考试时间2个小时,需要翻的历史书有6本,政治书有5本,还有大量的资料,时间紧张,翻的心烦意乱,成绩不理想是必然的。在复习中必须让学生熟悉教材,引导其学会翻书。
复习中需要设计一定时间来让学生读课本,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具体做
法是:教师结合复习目标,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时注意事件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先粗后精,适当勾划,注意归纳总结,读懂教材内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如:复习《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加强、巩固与发展》这一专题史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就这一专题去阅读教材,找出与之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梳理出资本主义的酝酿、确立、加强、巩固、发展等五大方面,就思想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加强的方式、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等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梳理归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的过程中老师设问,学生也会去质疑设问,主
动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课堂也会生动活泼高效。
三、议----学生议论要引导
议指在复习课堂中学生之间的议论,讨论。是这个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开
卷考试,试题的命制必然有开放性,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价值体现,复习中要引导学生适当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把历史学活。南京市中考中比较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启示等能力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借史明理,把历史性、时代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就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是必要的。
议的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的看法,然后指导学生去查阅资料,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下寻求正确答案等。例如复习新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先指导学
生阅读教材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然后设置问题“请你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提出建议”,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敏感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复习近平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学生往往出现偏激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和平才能促进彼此以及世界的发展。教材的观点是国家的观点,教师应代表社会的主流思想并超越时代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
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使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整合者甚至是知识的运用者,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心理愉悦。
四、练---学生的练习教师要辅导
成绩最终是要学生考出来的,复习的效果必须经过练来体现。尤其在复习阶
段练是重要环节,课堂上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及时巩固;课后延伸拓展作业回顾;检测考试查漏补缺。练得到位与否决定了复习的成效。
首先要根据讲、读、议中呈现的问题,学生复习中的薄弱方面精心命制习题,这是练发挥作用的前提。其次坚持“有讲必练,有练必阅,有阅必评,有评必讲”的原则。最后至关重要的是要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借题发挥”,找重点去扩散,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不仅要强调巩固本题,还要联系相近相关的内容加以巩固。就答题的规范性、审题技巧、书写方面进行辅导强化。如一轮复习中实行考点基础过关制:默写、训练、纠错,采用多种方法夯实基础。
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之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坚信,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定能实践课改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复习中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带来和谐高效的复习课堂,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实
践证明:只要沿着“讲、读、议、练”的教学思路,定会迎来硕果累累的六月!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2002年版;
2.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3.刘克明主编:《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问题与问题解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超乎其外,入乎其中”——思考实践新课程历史课堂
“超乎其外,入乎其中”——思考实践新课程历史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2007—2008年学开始的北京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给每个历史老师以广阔空间的同时,也给广大历史老师以迷惘和困惑:教材体系从通史走向专题,但历史有不可跨越的时序性和前后转合的整体性,打破时间顺序和地域框架的跳跃式专题教学,教师和学生能否适应?有多少教师能胜任之?面对让我们感觉一课一课好似被抽刀断水的专题史教材;面对新教材中我们储备相对薄弱的一些内容;面对原来三节四节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甚至只需要一节完成的紧迫;面对新的尚待完善的教材结构和不甚明确的考试标准等等;确实有诸多不适。改革一向艰难,一个固定的大系统被触动,就像一竿子惹翻了整船人,大家都想把他扔下水。但抱怨无用,解套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积极应对。
理想的历史新课堂是“知识场”“情感场”“思想场”,促进师生学习成长的“发展场”。思考现实和追求理想的课堂,需要“超乎其外,入乎其中”。
二.“超乎其外”:置身课堂之上透视课堂
(一)实践体验、发展完善教育教学理论
专家评课曾谈到,一线教师更关注课堂的环节细节,而站在专家角度,首先关注课堂背后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理论影响就较大。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个要素。比较“教师中心”,它的关注视角已发生了重大转移,即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指向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关于教学过程的要素,还有待经过实践更科学更完善的定位。历史新课堂应该实践体验并发展完善教育教学理论。
(二)关爱学生,关注人事人心人文,心系历史新课程上位目标
在当今的文化中,人们常常相信每一个客观的问题都会有某种技术上的解答。于是,我们急于寻求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实用技能、窍门。我们常被一种似乎能够达到某一目标的技术所迷惑,但课堂教学改革仅靠课程、教材改革,仅靠教学技巧运用甚至仅靠“专业胜任力”都是不够的。如果缺失了作为优秀教学之源泉的教师心灵和人格的力量、缺乏对学生的热爱、缺乏对教育动机、理想使命的理解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是很难成功的。
历史新课程改革力求要服务学生的人生,它的上位目标是人格教育和公民教育,关注人事(做事)、人心(做人)、人文(生命品质),引领师生“精神成长”。课堂内外几句鼓励,一个眼神,一份微笑,提前几分钟走进教室与学生交谈沟通,能任意叫出自己所教几百个孩子的名字,这些触及心灵的力量也很强大。通过一节课,怎样更好善导学生人生的展开?更好给师生精神成长多一些的帮助?一天天一课课究竟为总目标服务几何?如果我们能经常站在一节课之上思考课堂,我们课堂的教育实践就会在我们对教育的内在关注中逐步提升。
3.让阅读滋养心灵,修炼内功,增强胜任力
课堂之外支撑课堂最强劲持续的物质力量是阅读书籍,不断充电,发展课堂胜任力。正如作家毕淑敏所写: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书中收藏百代精华,书就象微波,从内向外震荡着心灵,徐徐地加热,改变了人的精神分子结构。[①]无论何种情况,面对何种体例的历史教科书,自身知识积累和学科素养是最有保证的物质基础。我们需要一颗沉潜之心,与书为友,养成繁忙工作中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阅读了《中华文明史》《美国历史十五讲》《国史十六讲》《欧洲文明十
1五讲》《正面战场大会战》《天朝的崩溃》《近代历史纵横谈》《从历史看人物》《西洋史》《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世纪大讲堂》《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沉思录》《崛起在1949—开国外交纪实》《共和国外交风云》《民国那些人》《告诉你真实的长征》《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国人史纲》《大国复兴之路》等等书籍。
读过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茅海建的《天朝崩溃》和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 觉得应该与学生一起有更多的思考。1872年李鸿章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而至南洋而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中国必须迎头抗击挑战。[②]此时距鸦片战争结束已30年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书中写到:“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的,他到广东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竭力买外国船,外国炮,同时派翻译翻译外国人所办的刊物。……林虽有这样的觉悟,但他怕清议的指责,不敢公开地提倡改革…” 蒋还写到:“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而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③]这是中国历史复杂而痛苦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不能直面。鸦片战争后我们没有改革,整整延误了20年。茅海建《天朝崩溃》结束语“鸦片战争的真意义乃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现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150多年过去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④]这些振聋发聩之声,让课堂教学中,历史与现实有了更多对话,也唤起我们多一些的历史责任感。
读书充电使我们能较自如地用教材教,教科书只是善于弹离的跳板,通过书中汲取的营养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并在历史中渗透我们的理解。
三.“入乎其中”,重点研究新的课程理念如何转化为新的教学行为
(一)教学管理上研究八个环节有效高质地备课:
历史专题教学新增加的一些内容,教师知识储备相对较少。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的团队作用,采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等基本方式,一起面对,一起提高。
历史本身具有的过去性、不能直接体验等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我们积极
探索有效优质的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师生一起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体验历史人物的悲欢、历史事件的跌宕,融历史现实为一体。主要创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有效性教学方式。方式一:“预读感知---合作研讨---巩固运用
1.预读感知
①做读书卡片:教师提供相关历史材料。如指导学生阅读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等论著的相关内容。获取对解决“问题导读”有用的观点和资料。
——例如提供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相关内容:
边镇掌兵的将官,从景云二年(711年)起称节度使,他们不仅统兵,而且逐渐掌握了当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他们成为“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地方割据势力。边镇军力强大,至“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
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极大。持续八年的叛乱,战争频繁,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户口大减,战斗最激烈的河南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唐玄宗天空末年,全国有户约900万,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仅剩130万,唐朝元气大伤。……
——又如提供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的相关材料。他对安史之乱有新的看法:安、史死后,河北诸镇拥兵割据,仍举安、史为“二圣”,河北居民甚至不知孔子为何人。由此可知,河北胡化程度甚深,虽然名义上奉唐正朔,文化上却有如异国。……安史之乱后,不仅河北藩镇割据,内地也设了一些节镇,遂启五代的分崩离析。
②问题导读:如唐朝是我国高度繁荣的王朝,从材料看,唐在治理地方问题上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能形成此问题?简述概况。它又何以能威胁撼动唐王朝?
2.合作研讨
①小组研讨(重点是预读思考题)②典型发言(交流预读研讨的体会)
③示范释疑(分析材料解决疑问)
3.巩固运用
①归纳阅读提取材料的方法②互相提问,巩固基础知识
③拓宽学习,以读促思:唐朝的兴盛是内部力量的延伸。它的衰落一定与自身机制出了问题相关。应该认识藩镇割据?唐朝灭亡给我们哪些启示?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另一个是如何使北宋政权能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宋朝短命,常彻夜难眠。思考从唐灭亡的教训中能总结什么良策帮助宋太祖?
方式二:“创设情境—呈现矛盾—解决问题—反思升华”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事物有重近疏远、易理解直接体验、难接受间接传递的特点,而历史本身具有的过去性、不能直接体验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创设情境的核心不仅是兴趣性,更重要的是体验,师生一起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体验历史人物的悲欢、历史事件的跌宕,融历史现实为一体。
如《新中国初期外交》一课中,为更好学习理解那一段岁月,我先找出一个基点,播放剪辑合成的录像(从鸦片战争到开国大典)一起走进中国近代外交。回首近代百年中国历程,站
立起来的中国应以怎样崭新的姿态,与屈辱外交划界,从而打开外交格局,塑造国家风范?要真正摆脱屈辱外交史,制定坚持方针应该是什么?我力求融历史情境、问题情境于一体,“创设—引导—探求”环环相扣。
呈现的矛盾主要有:
(1)在独立自主原则下,新中国最可能引起争议的方针是?
能如中共朋友张治中所说应平时美苏并重,战时善意中立吗?提供资料图片,进行分析。
(2)建国初期,中国曾和苏联一样,把国际力量划分为两大阵营,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毛泽东又重新提出两大阵营外还有统称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第三种力量,又称中间力量。怎样与这些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
(3)亚非会议开始后,最先是伊拉克代表,然后是菲律宾、泰国代表相继起来攻击共产主义,攻击中国。轮到总理发言了,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总理身上。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代表团怎样经受住考验?
设计解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正确描述历史现象或事件,正确定性其本质特征:如:①新中国制定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是②“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2)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如:①回首近代百年中国历程,站立起来的中国要真正摆脱屈辱外交史,制定坚持方针应该是什么?②一边倒的利弊
(3)呈现矛盾,置身其中,思考解决之道。①中共为什么要拒绝美苏友好并重的建议,而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②亚非会议上面对误解与刁难,周恩来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是什么?
探索历史现象的规律及发展趋势:①新中国外交影响力渗透传承,持续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又对我们个人的“精神成长”有哪些启迪呢?
历史教育的功效主要取决于对历史问题综观的、理性的思考。如果读完一段历史,只满足于呈现而没有深刻反思,就只能是历史的“两脚书橱”,而不能从历史中得到真正的教益。基于史实的认知和反思非常重要的。它把我们的经历从无序模糊状态变成有意义的历程,并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三)学生评价上注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综合性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项目分值 分数(过程及发展性评价由本人 小
组 教师合议评价)
过程性评价 出勤
(100分折算成25%计课堂表现
入评价)作业质量
阶段期中测试 折合为20%
终结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加分项:5分)
总分不超过100分
总分总评
三.对新课程的反思
(一)破解课堂教学中“大”与“小”命题
历史新课程容量大,过去三节课的内容现在经常一节课讲完,容易忙于赶进度而忽视生动丰富的历史细节情节,使历史富于“说教”少于生动。长此以往,历史将成为空洞理论的标签,将失去需要生动鲜活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大小历史的有效结合。大历史是宏观的历史关照,是对历史规律的探寻,是对历史的反思升华;小历史是鲜活的历史过程,是生动丰富的历史细节。如讲古代农业,从早餐食品引入五谷,之前我到市场配齐五谷的成品,装在一小瓶里让学生认识,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知道了五谷,还进一步思考:我们能贡献什么让我们的后世子孙生活更丰富品质更高?又如学习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谢晋元: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10月日军攻陷大场、闸北等地区。为避免全军覆没,主力撤退,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留下守卫四行仓库。共450余人,对外仍用团番号,称800人,接受任务后谢晋元立下遗嘱:“余一枪一弹誓与敌周旋到底,流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当代价。”战斗中,当一队日军冲破铁丝网栏阻线,潜至仓库下企图引爆炸药包时,敢死队员陈树生在身上绑满手榴弹,拉燃导火索,从6楼窗口飞身而下,跃入敌群,与十余名敌人同归于尽。八百壮士孤军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震撼了全国人心,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和尊敬。就在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女童子军14岁的少女杨慧敏小姐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献给八百壮士。上海文艺工作者很快创作出“八百壮士之歌”“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挡,我们行动有力,我们志气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那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还有学习远征军入缅作战,补充孙立人中将与仁安羌大捷: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孙“大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并在颂词中赞扬到:“中国孙立人中将,于1942年缅甸战役,在艰苦环境中,建立辉煌战绩,仁安羌一役,以卓越的指挥歼灭强敌,解救英军第一师之围,免被歼灭,后掩护盟军转移,于千辛万苦中,转战经月,从容殿后,其智勇皆备,将略超人之处,实足为盟军楷模。” 这些事迹感人至深,激励我们也努力成为民族的脊梁。
(二)发挥怎样的主体性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他《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悬在半空中的主体神话”,直指当前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的教学改革,并认为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正是产生这一虚假主体性的“温床”。他认为“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该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模块考试折合为40% 兴趣情感 合作才能等 5% 20% 15% 测试 总体占60% 5%
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⑤]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倾听的课堂。但新课改中,“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几乎把社会与媒体种种手段都搬进了教室,什么辩论、演讲、竞赛、猜谜、唱歌、舞蹈、历史剧…课堂热闹非凡,惟独“历史”不见了。”[⑥]单纯注重课堂的活跃热闹,忽视学生个性化的静态思维过程和情感表露。无独有偶,上海中学特级教师孔繁刚的学生在给他的信中说:“很盼望上历史课,因为历史课是一段可以畅叙的好时光。也许您会奇怪,只您一人在课上说话何以我们畅叙呢?道理很简单,您直言我们心中所想。”孔老师由此感悟到:“新课改中,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几乎把社会与媒体种种手段都搬进了教师,什么辩论、演讲、竞赛、猜谜、唱歌、舞蹈、历史剧…课堂热闹非凡,惟独“历史”不见了。他得出结论说:学生要求我们课堂的讲述内容要直言他们心中所想,勾起他们心灵上的现实与过去的联系及对未来的展望,这才是学生心目中的主体与师生心灵上的互动。因此,新课改中,教学方式上应注意回归历史课的本质,从花哨、热闹,重形式轻思维向重倾听、重思考,课堂有思想场、情感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风格百花园中绽放自己的芳香
这其实是在说教学特色个性的问题。就是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愈是有风格的东西,愈是强调某一点。加强某一点,就可以见风格。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上课经常就手执一本书,用课件很少,但他学贯中西,课堂始终有一种“思想场”,它见骨见髓,触及心灵;山东实验中学钟红军老师的历史课有一种“情感场”它拨动情弦,焕发生命力;他们都展现了历史课堂的真正魅力。
著名作家孙犁曾说:“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找寻到自己的风格,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黄沙如海,没有绝对相同的两颗沙粒;绿叶如林,没有完全雷同的两片叶子。一名教师,重要的不是忙着用这种特色否定那种特色,也非拿来照搬他人的特色。而应像蜜蜂一样在风格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新课程改革很艰难,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一种“韧性的战斗”,相信有这种韧性的坚持,会厚积薄发,并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①] 《毕淑敏散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②]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年版第221页
[③]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版第10-11页
[④]茅海建《天朝崩溃》 三联书店 2005年版 第583页
[⑤](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P18P28P 40长春出版社
[⑥]孔繁刚 学生心目中的“主体与互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P102007年11期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及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华东师大版
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及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根据本人多年历史教学经历和经验以及对学生的学业、学情的了解,现就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及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浅谈如下,以求指正与共勉:
一、建立学生作业评价机制(批改笔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因材施教。
建立学生作业评价记录卡就是完成我们平时常规教学的批改笔记,其目的就是对学生课堂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历史作业完成情况、课外作业、单元测验评分情况等的统计与分析,评比,旨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理解及应用的情况进而精心组织教学,查漏补缺,因人施教。
二、建立师生互动评价机制(辅导笔记),构建有效课堂。建立师生互动记载表就是完成教学常规的辅导过程,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如:课堂问题解答、小组研讨、辩论会、、资料卡片制作、故事演讲、师生探究等互动活动检验学生课堂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互助互学,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掌握学情,对症下药,因人因材分层施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激情,构建有效课堂。
三、建立学生知识能力检测机制(成绩统计表),提高学生学史的综合能力。
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能力应用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尤其在目前倡导的“一案四清”教学评价模式中显得更为重要。在周考、月考、期中和期末测试中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考擦和掌握,可以测试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诸如基础识记、重要史料、识图学史、材料剖析、读史感悟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情动向的了解,从而合理科学的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着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历史事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升华合作探究创新意识。
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互动、创新应用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可以通过历史作业反馈、课堂小结、学习小组互动、主题活动、课外学史、网上交流、专题整合、单元总结、课后反思、考后感悟等活动进行交流,进而增进学生了解,加强交流,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团结协作创新意识。
五、建立学业评价奖励机制,激活学生学习激情。
建立学业评价奖励机制就是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情商的投资,诸如一个肯定的点头、招呼、微笑,一个表扬的手势、抚慰、小礼品,一个学困生招待会、中等生推进会,一个主题活动等奖励表扬活动方式就能沟通师生感情,就会走进学生心灵,就会凝聚团队精神,就会激活学生学习激情。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正确认识人民公社历史
历史论文:正确认识人民公社历史
“如何正确记录和反思人民公社兴起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有必要吗?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早对人民公社作出准确评价和定性了吗?然而笔者最近看到《50年前毛泽东造访七里营——一次视察“发掘”出人民公社先锋》的长文,觉得仍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是作为“解密档案”刊发的,文中还运用了一些档案文字记载,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当然更具权威性和可靠性。河南新乡七里营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发源地,是人民公社始作俑者,毛泽东1958年8月6日视察七里营,肯定了“人民公社好”,尔后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迅速推向高潮。问题不在于对当时情景的某些细节描写是否准确,而在于如何正确把握和反映人民公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正确评价和反思人民公社这段历史。这篇长文恰恰在上述重要问题认识上有所偏差,个人迷信的阴影没有消除,不是采用史笔,而是缅怀与美化人民公社的首创和发源史,文章结尾处通过七里营镇党委书记的话说:“今年是毛主席视察七里营50周年,又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正酝酿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两个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的事件。”并宣布:“目前,该镇正在筹建‘毛主席视察七里营纪念馆’,计划今年年底开馆。”毛泽东视察七里营推出人民公社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方向、路线的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怎么能混为一谈呢?这不只是措辞不当,而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定位不当。中国1958年兴起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这方面已有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这里只引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人民公社的一段评价和论述:“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更由于毛泽东、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人民公社集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穷过渡”等特点于一体,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左”倾错误的产物。毛泽东视察七里营肯定人民公社后,紧接着,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并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但结果却是,人民公社制度剥夺了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农民彻底失去了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甚至失去了起码的人身自由,从而瓦解了农民拥护集体化的人心基础。人民公社随心所欲地无偿调用社员和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取消自留地,按劳分配原则遭到破坏,平均主义“大锅饭”泛滥,严重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陷入困境之中。人民公社未能变成通往共产主义的“金桥”,却演变成1959—1961年间全国性的大饥荒,出现了严重的非正常死亡,几千万中国老百姓的生命被夺走,而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农民为之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这场大灾难和人民公社这一“人祸 ”直接有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坚持实事求是,破除“两个凡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果断地结束了人民公社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引导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人民的胜利。历史表明,任何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设计和提出,都必须尊重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人民公社制度的设计和兴起,充满了乌托邦色彩,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段历史留给人们的教训太深刻、太沉痛了,对于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把历史真相告诉他们,而决不能将扭曲的历史观和所谓“历史档案”胡乱塞给读者。对那段历史重要的在于反思,如果要说“纪念”之类的话,那么正确的含义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