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河南夏邑重点高中历史组
孙冬玲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看“效”字的注解,与本题有关的解释为“效果”——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近几年,教育系统中“新课改”一词使用频率极高,而“有效教学”则是新课改中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想谈一下自己通过实践对历史中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
有效教学,就是要使教学有效果,并且效果显著且比较理想。那么,新课改下,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使学生对历史课堂感兴趣,也就是说要认真地研究导入语的选择。
在此,我强调一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是挺感兴趣的,可对于历史课堂来说,就不一定感兴趣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感兴趣,让他们提到历史课就会产生期待的心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第一节课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至关重要,要通过这第一堂课,让学生对历史课堂充满希望、充满向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我们要以精神抖擞的面貌迈入教室;自我介绍不落俗套,可以配上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对你的语言先行接纳。因为我是教高一历史的,我认为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对高中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讲清楚高中和初中学习方法的区别,要知道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生们容易掌握的学习方法,正如武林中的招术一样,最致命的招术一定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日后的学习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这堂课快要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发言,说说他们心目中的历史老师,我想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会大有好处的。
其次,设计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生动形象的导入语可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他们的心理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就像一篇文章一样,开头别具一格,就会吸引着读者读下去,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当然,由于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导入语也肯定不同,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导入法,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民间谚语导入。例如学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那么,中国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的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农业的一些图片以及传说中的神农氏画像,伴随着这些图片的展示,学生一定很想知道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于是,一堂有效的历史课就开始了。
(二)结合历史图片导入。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可利用教材上《秦陵兵马俑》图片,从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及其阵容等来引出秦朝的政治。
(三)结合与本课有关的文艺作品、歌词导入。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伴随着这熟悉的歌声,学生基本上就能明白本节课的内容肯定与改革有关,同时,歌声也能使学生长久的压抑得以释放,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合现实导入。现实是学生最能感受到,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今天,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用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从而引出经济全球化课题。
(五)结合历史故事导入。这就需要具体内容具体运用了,针对要讲的历史内容,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你肯动脑筋,就可以想出各种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以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跨入。
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我曾经进行过一次历史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回答“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课”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希望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上讲”。可见,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每一个人在选择事物的时候,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优先的和积极的关注,并投入其全部的热情。不但如此,他还会积极的探索得更加深入,并且会因为获得感兴趣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活动而产生情绪上的满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本身产生愉快的感觉,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历史是富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假如历史教师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不重趣味,不加以积极诱导,课堂上将引不起学生的任何共鸣,也就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而幽默的语言首先会使人获得一种高兴的感觉,继而会使学生认为这堂课非常轻松,非常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堂课的教学也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二字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适度,尽量做到有幽默感。这就需要我们要经常接触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手机报上的内容;报纸上的内容;幽默故事中的内容等等,我们都可以随时拿来自己用,但前提是我们得用的恰到好处,切不可东施效颦,否则就不会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幽默的语言是练出来的,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学成的,平日里,我们要多看看报纸,多浏览一些杂志,多留心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儿。俗话说:“熟能生巧”,日积月累起来的资料对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比较遥远,比较陌生。而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因此,我们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三、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要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也为有效教学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和实践环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运用条件和评价体系特点的前提下,利用和发挥自身特长,体现自身特色,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新课程以来,通过参加培训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我认为: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前,我国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不能再把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那么,使学习者喜欢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则成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我认为首先要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收入课本的只是极少部分。课堂中,适当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都有好处,另外还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时,通过介绍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一些事迹,把他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人生观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各种精神,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动力将促进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他们智力的发展。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教学模式达到多样化呢?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有了些体会,我认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习惯自由选择结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比如新授课型、复习课型、训练讲评型等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发展的双向的动态的过程,在探索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习——实践——评价——创新——构建”的思路,去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更多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能使学生不至于感到历史课堂的乏味与枯燥;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会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创设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夯实基础;要创设互动课堂,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要布置一些阶梯式训练,让学生去巩固应用。新课改要求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
第二篇: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案例
历史教学案例
余江县平定中学
江裕兰
在减负增效的新形势下,如何拥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预先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而轻实质,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应试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大部分历史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上课被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被压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以及一个历史教师应有的素养外,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
一、有效的重新组合教材
认真备教材,重新组合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因此,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使之更符合班情、学情,在教学中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这一课时,首先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简单介绍汉武帝的生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推出课题“汉武帝的烦恼——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让学生就课件的背景展开讨论,领会老师选择此图片作为背景的用意。
一、削弱封国势力
课件展示:公元前202年,在“四面楚歌”声中,西楚霸王项羽痛别虞姬,走上了不归路。
PPT课件展示:而项羽的对手——汉王刘邦却踩着庆祝胜利的鼓点,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引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句,让学生去体味刘邦的情绪。问题落在最后一句上,刘邦的忧虑是什么?(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提问: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动作?
学生作答略。(引导学生答出: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讲述刘邦分封同姓王。)
刘邦自己后来也认识到,这些诸侯王的存在对他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着手剪除异姓诸侯王,以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定。可他哪里料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渐成隐患。
PPT课件展示:“西汉金缕玉衣”插图。
教师:此乃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用金缕玉衣作葬品,说明诸侯很富有,生活上奢侈腐化。)
事实是,汉朝自建国以来直至汉武帝时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刘姓诸侯王势力过大,不易控制的问题。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讲述七国之乱。时间约1分钟。)汉景帝时期的晁错曾经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是吴、楚七国联合叛乱,叛乱各国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使得晁错被诛,但叛乱的诸侯国并没有因此收兵,汉景帝这才明白诸侯叛乱并不是因为晁错削藩,而是要夺取汉朝的政权。最后,汉景帝倾尽全国之力,才勉强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武帝继位以后,因乃祖乃父的“文景之治”,使得天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但这只是表面的祥和,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汉武帝深知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内心里总在盘算着如何彻底清除自高祖刘邦遗留下来的心腹大患。
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小品。某天。
武帝后花园。
汉武帝(以下简称“帝”)为掩人耳目,密诏主父偃后花园议事。主父偃(以下简称“偃”):陛下十万火急召臣来,有何要事? 帝: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 偃:为先帝削藩而死。帝:先帝为何要冒险削藩?
偃: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国君对他们是很容易控制的。但自高祖以来,有的诸侯竟然拥有接连不断的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上千里。天下形势平稳时,他们就容易奢侈骄慢,做出淫乱的事来,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帝:依爱卿之见,先帝削藩乃英明之举,但为何失败?
偃:如果用法律来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很容易产生。晁错正是实行的强行削藩政策,其结果使得吴、楚七国叛乱,不仅削藩未成,还险些酿成政权倾覆的大祸。
帝:削藩未成,朕寝食难安哪!…… 偃:陛下,今臣倒有一计。
帝:(做急不可待状)爱卿快讲!
偃: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有十几人了,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皇上的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陛下何不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高兴,感念皇恩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正所谓: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
帝:(喜不自禁)此计甚妙,即日诏告天下,实施“推恩令”!(剧终)教师:哪位同学能说出“推恩令”的主要内容?
学生(从课本可找出):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自己的各个子弟,皇帝又加封这些弟子为诸侯。新封的诸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进行管理。
教师:汉武帝说“此计甚妙”,妙在何处?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削藩”政策遭到诸侯起兵反对,而“推恩令”不但没遭到诸侯的反对,却使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个小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从此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又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PPT课件展示:汉武帝还颁布法令,禁止读书人与诸侯王交往,防止他们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藩国这座火山熄灭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汉武帝就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了吗?如果各地有不服从命令的官员,汉武帝怎么知道呢?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强化监察制度)
二、强化监察制度(略)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略)
通过以上这样对教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模式必须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益。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模式必须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下面谈谈两种较贴近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两种教学模式:
1、“导学--自悟” 教学模式
“导学--自悟”教学模式采用激励、竞争、合作等机制,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形成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融,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当前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学历史只要“死记硬背”就够了,他们让学生没完没了地背课本里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背景、影响等等,有的甚至还要默写。这种方法不值得效仿:一方面,太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学生虽然“死记硬背”了无数的知识点,可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的能力却很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导入方法就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它往往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五四爱国运动》一节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较恐怖的漫画:《山东青岛》。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受到醒目而新奇的材料刺激,他们或惊叹或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设问:(1)画面上有“太阳”标记的骷髅象征哪个国家?(2)它口中衔着“山东”、“青岛”企图往下吞,是指什么?(3)画面上中国的“国民”正用绳索套着“山东”“青岛”奋力往外拉,不让日寇吞下肚去,又指什么事件?
音乐材料的合理运用,同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的效果。在《九一八事变》一节的“引导”环节,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其曲调悲怆凄惨,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历史氛围中,使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为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设计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中国人历来是把中华民族的安危看作是最主要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体现了这种认识,1931年9月18日,中国又一次来到民族危亡的关头,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就给每个阶层的中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办?请同学们结合这个问题自学本课内容。”
在《红军的长征》新课导入时采用媒体画面:长二丙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五号腾空而起。媒体音乐:歌曲《十送红军》悠扬响起。媒体同期声:当长二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时,全世界都看到了乳白色的火箭上两个红彤彤的大字——长征!发生在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大家可能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但长征的火种仍在繁衍,长征孕育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留下的接力棒仍在传递,长征铸就的民族之魂生生不息、烁烁闪光。然后,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或质疑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或不确切的问题带入本课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体参与意识。
这样既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而采用“导学--自悟”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2、“任务—目标”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
明确教学目的,就是教师把本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公示于众,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教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先把教学的目标分解成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类目标,作为自己教学的遵循,再把教学目标中学生应该到达的单列出来,作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或者板书在黑板上,或者用口头语言交代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这一课时要学习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心理学家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部分,对一部分学生说:“大家明天八点到校集合,跟着我出去一下。”对另一部分学生说:“明天我们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英烈,九点准时开始。”第二天,当心理学家领着学生到烈士陵园时,看到另一部分学生已经在烈士陵园等候了。试验表明:目的明确的活动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历史教学也一样,把学习的目的交给学生,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告诉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听老师讲,往往是事倍功半。
学习目的明确,学生就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可以根据学习的目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有关的历史知识,有选择地听老师讲课、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历史资料。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只能够跟在老师的屁股后头学习老师所知道的那点历史知识。《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这么一条:“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正是在落实这一教学理念。
“设立”教学目标的人,除了教师以外,还有学生,并且每个学生设立的目标又不一样。而在教学过程发生前,他们又不可能交流、讨论教学目标,交流往往发生在教学过程开始以后。各人的目标交流、互动,使设定的目标逐步确定下来,成为共同目标,而这时教学过程也该结束了。如初中《中国历史》《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教师先让学生默读,看看本课要向我们介绍哪几个历史事件?你比较感兴趣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及时肯定本课目标。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学方法应因学情而异、因地而异。
数据表明: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率是5%;让学生视听并用,他们的记住率是20%;让学生讨论,记住率能达到50%;让学生实践,记住率可达到70%。因此,现代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不足之处是:现代教学方法往往注重口头能力的培养,缺少笔头练习,注意力容易分散,虽然兴致勃勃,但收获不多。由此可见,教无定法,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联系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以启发为主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感知、体验、参与、讨论与合作,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激活课堂,让学生产生兴趣;
2、创设自主合作的探究,激发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
3、创设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让师生互动学习。
四、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为了贯彻新课标精神,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和重复训练等不良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归纳知识点,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轻松学习历史,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终身受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会阅读。教学首先应指导学生形成爱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课本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养成爱读教材的学习习惯,学会有效阅读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2、会听讲。语言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讲能力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培养提高学生听讲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其次是培养学生在听课时能听出重点,掌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3、会联想。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如知识的类比联想。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通过准备题、新课导入语等形式把新知与旧知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启发学生从旧知寻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推导出新的规律,获得新的知识,完成从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通过联想把新知与旧知及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学习能力。
4、会质疑。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创造一种学生乐于大胆提问的教学气氛。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你,敢于向你提问题,教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均应给予鼓励。
5、会练习。要教给学生关于练习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要搞题海战术,培养学生在练习时能有“五心”:审题细心,解题专心、碰到难题有信心、认真练习有恒心、向人请教要虚心。培养学生出习题、出试卷的能力。
6、会复习。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以及自己的学习笔记等自己进行复习,并利用列表、图示等方法找出知识的重点、要点和难点,把知识归类,对有关联的知识进行类比,不断提高学生复习的能力。
有识之士提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活用教材,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有效活动途径,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参与,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学历史,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三篇: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了,学习才会有效。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学思想 用数学
一、引入:
细读《数学新课程标准》,里面提到:“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非常理解这句话。其实,“体验”解释为指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但是这个“体验”却让不少的老师忽略了,他们认为只要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学生同样会做题,同样能考到不错的成绩等等。这算这样,不少的家长反映回来的情况是,孩子小学时段的成绩还算可以,但升到初中、高中时,成绩却骤然下降,怎么学都学不好,不能理解。
二、分析原因:
之前我也是不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经过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豁然开朗”:教师不是“传输机”,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不少的老师还是沉浸于老一套的方法,一根粉笔、一本教材就认为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实这远远不够,我们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学会分析、学会辨识新知识。我们要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三、分享几点做法。
基于这些因素,在我几年的摸索和探究教学中,有这样几点做法跟大家分享: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的快乐。
荷兰一位数学家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20.44÷3.8”竖式上商5.3后,余下的3究竟表示多少呢,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不急于去答案,而是在横式上写出20.44÷3.8=5.3„„3,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让独立思考后,果然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8×5.3+3≠20.44,得出余数应该是0.3而不是3,在竖式上的余数3表示3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要一致。这时学生欢呼起来了,原来自己也可 以像科学家那样去解决问题了。
我们要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经历,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其实“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在上课时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又如学习面积与面积单位这节课,如果直接让学生做: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我就让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 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我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如果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17、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或者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2540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 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为了打破这种传输式的教学方法,我先让学生先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开始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我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 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进能化成有限小数。”„„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也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我们现在口头上经常说要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但是怎样结合,又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我们既要为学生创设条件,从他们的生 141513173437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又要引导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比如:二年级的知识,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36元零钱,买一件85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这时学生的思维会固定在100元加36元得多少呢?再减去85元最后会得多少呢?这样在实际生活中不方便,所以我拿出1张100元和36元零钱给学生去现场体验一下,这时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14元,爸爸最后的钱是36+14=50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小结与建议。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作为我们一线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第四篇:如何构建高三历史教学有效课堂
如何构建
高三历史教学有效课堂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历史课堂教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学生个体智力活动与教师课堂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途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追求。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是教育队伍的主体,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高素质的教师首先体现在具有渊博的学识,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能灵活的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这就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平时多读书,在读书中积累。长期积淀一种文化底蕴,在教师具备了这种文化底蕴后,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能彰显个人的人格魅力。读书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好教师,做好自己,唯有不断读书,每天坚持读书,才能有自己的智力背景,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深得学生的喜爱。历史教师需要有历史的专业知识、需要有唯物史观的观点、需要有能用现代语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方面的取得需要教师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只有平时的积累积淀才能让课堂上的自己做到游刃有余,彰显个人教学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使教者乐道。
其次,高素质的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高尚的人格。爱岗敬业,有极强的责任心、爱心。一个教师要把教书育人视为己任,把自己的工作当事业去追求,不仅仅看成养家糊口的职业。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选择好恰当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有效课堂的保证
一堂课仅有四十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使他们的历史素养得到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得到提高,思想上得到净化,这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现实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在我校的教研活动中与教师们交流这一问题,收到很好的效果。发现有两种表现。一是唯教材是从,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不能整合、拓展,开发新的教学资源,课堂上,照本宣科,机械地被动地完成教材内容的传授,单相情愿的预设,不顾学情;二是完全抛开教材,置教材于不顾,教学内容东拼西凑,质量低下。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最重要的凭借。教学前要下大气研究教材,明了其知识结构、编辑意图、前后关系,然后根据学情慎重处理选择,形成科学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每一板块的知识框架结构,准确抓住主要线索,特征再对应基础史实,然后把一个个重要知识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网络知识体系。这样就可以由大及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突出重点带动整体。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时就要确定:我要教给学生什么?用这教材教什么?首先确定了内容,解决一个讲什么的问题,再去研究怎么讲,而有些老师轻内容重方法,其不知,内容有偏差,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创造不出有效课堂。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智慧、学识,它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有学法指导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体现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最高境界呢?我想:课堂教学一定得有学法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而且会学了,这就应该是高效课堂。在高三多次测试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对材料题能理解,看的懂,但得分却丢了将近一半的分,甚至不得分。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应从答题方法上进行突破。教学内容的选择有针对性,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难题,提高高考质量。于是,我搜集了近几年的高考题,筛选出经常考的几种类型,然后配上训练题课堂交流说自己的得失分情况。这一过程,有的是自批,有的是互批,是自主合作的过程。我并没有就此为止,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把平时没有关注的问题,如不按步骤答题,思路不清,丢失分点,马虎大意,主客观的问题找了很多,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分是怎么丢的,问题找到了,该如何解决呢?典型例题解析,规律方法总结:拿出几个典型题,大家共同作答案,然后借鉴正确答案,归纳总结出答题的思路、步骤,最后,简化为答题模式,就是做这类题的方法。这一过程学生亲自动手,探讨规律总结方法是他们亲自实践得到的。俗话说,知错必改,有的同学不知自己错在哪里,让他们亲自去做,比较之下,才发现自己的答案有那么多不足之处,离标准答案差远了。亲自尝试才能记忆深刻。知道错在哪里,一定迫切寻求正确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进入第二环节:寻找规律方法,找到了,好不好用,实践中才知道,于是,做题、巩固、运用,这一过程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引起重视。
四、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要考好高考历史,只需要下大功夫,上课认真听和记笔记,课后去死记硬背就行了。我根据对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发现高考考察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局限与教材,在考察的角度上更加广阔,呈现出诸如在内容上,材料广泛,多样,新颖,社会生活史,地方史比例加重,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考察目标上,除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外,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也日益增多。如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爱国主义、世界意识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对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革新,改变以往只会照读课本,课堂枯燥无味,内容很少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或上课只叫学生画重点记录要点等。同样也要避免一味提倡探究性学习,完全排斥接受式学习。把探究性学习视为课堂结束时的一个探究题目,或者合作学习就等于简单的分组学习,而对于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一般是由学习者——学生提出,但教师在教案中竟然预知学生提出某某问题。可以说这些教学形式不得要领,无法真正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更不可能真正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在注重“双基”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激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深入到历史场景中去对一些历史人物,重大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五、及时的反思,使有效课堂持续有效 教师每节课后都要进行有效地教学反思。一个专家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二十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要做一名好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反思,从不断的反思中取得经验,丰富自己。
上完一节课,要问自己: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课堂教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怎样。适当布置作业,查看完成情况,以检验学生课堂中的收获,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再思考一下,是否有比这节课更有效地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质疑自己,要对每一个教学细节进行研究,要敢于否定自我。但是由于学情及高考成绩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离有效课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断地反思,使我认识到了教学中的不足,不断的改进,使我不断成长,使我的课堂教学逐步走向完善。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的内容,或教的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得到什么或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学的不好,即使老师教的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和谐、融合的高中历史课堂,让教师教得放心,让学生学得开心。如果说我们每节课都是有效教学,目前我们还没能做到,但有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要发展,科教要兴国,都要求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让我们向着这一目标努力吧。
第五篇:《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文章摘要】高一历史课堂是否有效、实效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教师的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个人在教学中获得的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见解。对于高一历史课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由初中生形态向高中生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考试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使学生能够适应高一阶段的学习,适应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其次,教师也要采取一些有效性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师的创新意识;注重课堂导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等。这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使历史课堂既达到教书传授知识的目的,也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高一历史课堂形态转型课堂有效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增至9门课)、容量增加了,在高考面前负担也加重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历史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
初中阶段历史课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现行初中教材是按照通史形式编写的,学生只有学好通史知识,知道上下五千年的基本史实,才能掌握、理解深层次的知识。目前,初中历史已经纳入中考范围,这使得初中生的历史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然而,初中历史课仍然是老师、家长、学生不重视的一门学科,存在教学过程的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高一初期,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历史课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运用历史知识,更不能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
自2005年江苏省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材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专题模块史。南京地区的五大模块分别是:必修部分的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思想文化模块);选修部分的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修模块中必修一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必修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史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的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把握这三个基本要素也就把握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创造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与政治活动、思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学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历史,要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其中的世界史部分相对于旧教材又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内容。高一阶段历史教材的知识是基础,是重点,也是难点,又是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高一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今后两学年的历史教学做准备。这种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转型、考试观念转型、学习习惯转型、学习方法转型等。
1、学习观念转型
老师在高一第一节历史课上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把原先思维中通史概念,哪怕是一知半解的概念作为基础,使学生尝试接受高中模块史模式,使其逐渐适应高一历史学习。教师从总体上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教材的构成特点,使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什么。使学生对历史课重视起来。
另外,详细介绍新高考方案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由原来历史是副科观念转变为历史是高考科目观念。使其意识到高中阶段历史课除去必要的基础记忆之外,也重思考、重理解和重能力。
2、考试观念转变
考试观念对于现在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很大,是否属于必测、必考的科目直接关系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初中阶段考试形式是开卷,这种观念在高一开学初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要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学科考试形式是闭卷。在文科中是必选的选修科
目,考试成绩能否达到B级以上直接影响其是否被本科学校录取。即使是必修科目,需要参加每年4月8日举行的江苏省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对于普通类考生,成绩需要达到C级以上。
初中生进入高一之后,对历史科目的考试观念改变了,会促使其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加深对课程的认识。
2、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转型
初中历史的教课形式和应试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甚至于造成部分学生轻视课堂学习,只是把它作为“学科调味品”。有的历史课堂甚至于被其他科目占据,老师、学生只是在考前突击一下,因为在学生看来历史可以不看、不记、不理解,考试时在书本上找一找即可。使初中历史课出现间断性、应试突击性的现象。
高中历史课要求学生重视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会思考、会探究。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学生不能只简单记忆知识点,问几题“我不会做的题目”,应该注重培养“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呢?”“与我平时感觉怎么不同呢?”的思考方式。对于学习中“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课外“加餐”。
学习历史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应该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如阅读相关书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获取知识,拓展知识面。
二、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高一历史课按照要求是每周2课时,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充分利用45分钟,发挥个人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当前的考试要求。如:了解、理解《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8年高考说明》,把握一课的要旨,使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重点、难点适宜得当。
2、重视课堂
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可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课一开始就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艺术表演,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独特的方式以吸引学生。如: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开端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发言,去探究,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教学效果明显。
注重学法指导。课前紧贴课标和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案,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这四种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
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评估分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能力的发展。
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在教学中把历史知识与时事相结合,增强历史的实效性;与名胜典籍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使语言无法反映的历史情境得以再现,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生活展现、实验演示、表演体会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等等,这样可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适量的作业与测试
高一历史学科保证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课后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如制作历史小报、自绘历史漫画等。以达到巩固知识,适应高考的目的。
4、要坚持写教学后记,自我反思,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每次的教学后记可以让自己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并不断改进。
5、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开展“教师合作”。
“教师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整体功能。通过集体备课,协同施教,实施教学过程的通力合作,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引导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
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巨大合力,最大程度的提高教育的整体功能。通过“资源共享”使全组历史教师不断进步,共同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转变了观念,学会了怎样学习。教师在教授时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既达到了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高
二、高三教师的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历史学习起了铺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