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新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主讲人:谭贤胜周次:第二周时间:2011-09-05星期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新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尽快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化,把班级里面的事务理顺,当然我们学校的各种工作都已经调整好。
其次,我们教师的在新学期中应该努力投入到教学中去,认真做好教学,尽量不缺课,及时解决咱们学生遇到的各种生活及学习方面的困难。
而我们学生新学期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明白来学校的目的,我们有些同学,都开学了才来报名,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一点都不端正,不想学,干脆就别来了,既然想来,就应该做出一个学生的样子来。
我不希望我们学生把学校当成娱乐场所,来就是为了玩,有些学生把来校当成是逃避,因为他们来校是被逼的。有这种情况的学生最好早点改变这些不健康的想法。要知道,人的存在是因为有追求,而不是只为了吃喝玩乐。
有些同学在暑假里就是玩,作业乱写,当成是敷衍了事。我们对你们的假期不在要求什么,毕竟是你们放松自在的时间,但是新学期开始了,我想你们也该玩够了,收回那放飞的心,赶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有些同学很不在乎学习,说明这部分学生还不成熟。知识能改变命运,你们的父母和爷爷们辛苦的耕着一亩三分地,或者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打工,那是因为生活的无奈。你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不再走父辈所走的路,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和你们生活更好。
有些同学说自己笨,不能学习。其实这是一种不自信,瞧不起自己的表现,可能是你们没有尽到努力,甘愿堕落。如果你学会了自主学习,那么你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也并不是天才,只是他们把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弄明白为止,可是我们很多学生,书特别新,从不正眼好好看一次。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会预习,学会自学,笨鸟也会先飞的。
另外,希望我们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日记或者纸条的方式让我们知道,别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被人误解的痛苦。
最后,希望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新学期里更上一层楼。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
第二篇: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虎妈和狼爸教育方式有感
说到爱孩子,似乎没有比中国父母更“爱”孩子了,为了孩子,父母代办一切生活琐事,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决策他们人生的重大事项,升学就业成家等等;父母提防他们人生中所有可能的错误,以使他们顺利成长。父母排除一切干扰,督促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此以严格苛刻,甚至棍棒训斥等极端的教育方式,但是这样就是爱孩子吗?
2011年,两起典型的教育案例“虎妈”和“狼爸”在网络引发了一场育儿观念上的激烈纷争。华裔美籍的“虎妈”坚持严格教育,将两个女儿送进了名校和卡内基音乐大厅。香港籍商人“狼爸”用“棍棒”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与之相反的案例是另外一位著名的“猫爸”,他采取宽松的的个性化教育,将女儿也培养进了哈佛大学。这些 “成功教育”案例引发了中国家长及教育专业人士的热议,一些父母们聚焦于“哈佛、北大”等字眼,恨不得一棒子也把孩子打进这些高等学府,也有一些专家和家长在反思这种进入名校是否就是教育的成功,以及父母是否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规划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在国内某著名网站上有一个 “父母皆祸害”小组,这是一个拥有近3万多成员网络讨论小组,这些 80后子女用如此惊悚名字形容50后父母,认为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思维来规定子女的前途路线,过度束缚和控制,从而造成了80后子女的叛逆、焦虑以及紧张的家庭关系,因而认为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祸害”!
当然不能说虎妈和狼爸就是在害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走进了心仪的高等学府,享受到了付出的回报,体验了一种特别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成长历程。虎妈的大女儿曾在以公开信的方式为母亲辩护:“我承认我有一位不可违抗的母亲,但现在18岁了,即将离开老虎笼上大学,我很高兴你和父亲如此教养我们。许多人指控你只会培养不会自我思考的机械化小孩,但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你的严格作风让我们更独立;每个人似乎认为艺术属于天分,但你却教育我们,即使是创意亦需努力;另一个我经常听到的批评,是指你造成子女视野狭隘,但事实上,你和父亲却教导我为求知而求知,不附带其他条件或目的。”但在一个针对虎妈
和狼爸教育方式的讨论会上,有一位女儿抱怨她的母亲没有像虎妈和狼爸那样用强制的手段督促她学习钢琴,或许她日后也会有一番成绩。她的母亲回答,是有父母这样做,可是孩子离家出走了,而你说你要跳楼。是的,在孩子的快乐和生命面前,学钢琴成大家,读名校得高薪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因此,狼爸和虎妈的做法是否可取?是让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一帆风顺的去成长还是让他们在试错的过程中自主去抉择人生道路?对孩子的未来而言是快乐的人生重要还是成功的人生重要?是否培养成功的孩子才是对他们的爱,才是对他们的人生负责?中西方主流教育观念中有着迥然不同的观点,比如,中国父母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培养孩子成为成功人士,获得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名望,比如体面工作、高薪收入。西方认为要培养孩子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人。中国父母推崇学历教育,希望“授业”和“传术”,强调学会、学到、学以致用,结果导向。比如,在幼儿时期学习数数和加减法。通过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的训导式学习,避免错误和争论,千万不要行差踏错,悔悟终身。西方父母希望“传道”和“解惑”,强调理解、和体验,过程导向,比如,让孩子体验多与少,长与短。而西方的父母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理念,提倡尝试,宽容错误,在课堂、家庭和社会,在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互动,甚至争执和冲突中学习,犯错才能让孩子成长。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中西方社会的文化交汇和融合,教育观念在不断的碰撞和发展,但上述迥然相异的教育观念在中西方得到普遍认可,都认为这样的方式才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首先,从一个社会整体上讲,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首要是让孩子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被社会需要和得到尊重,中西方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得父母要按照社会实际来培养孩子。比如,在过去的中国,封建社会重仕农轻工商,因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革期间打倒臭老九,手艺人吃香,“有艺在手,生活不愁”,所以辍学当学徒工比比皆是;现在科技兴国,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如果反其道而去培养孩子,父母觉得那真是在害孩子。在当下的国内环境中,当孩子进入学校和成年后,学习和工作的自主权限是非常有限的,标准答案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已定好的,不容许太多的质疑和异议的,特立独行
是高风险的个体行为,所谓枪打出头鸟。宽松和包容的家庭教育氛围可能培养出老师眼里不听话的学生、上司眼里不懂事的下属,反而影响其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造成孩子与他人的冲突,社会认同感差。而聪明、勤勉、谦恭的品行是能得到赞扬的,成绩好的孩子会受到追捧,也促进了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积极向上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固然过于残忍,但不论是否闯过这桥,何尝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关于成功和失败的最佳体验呢?而在西方,西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给了西方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多的自主选择,家庭教育中的宽松和包容能锻炼孩子的自主决策能力,因此当孩子进入学校和社会后,面对学业和工作的自由选择,包括升学、就业、交友、成家等这样重大的人生路口,孩子们也能独立作出决择。但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宽松包容的成长氛围以及价值多元化的渗透,也导致西方教育的“反智主义”在中小学比较盛行,成人文化中的毒品和性对于教育也是很大的干扰。
其次,从孩子的个体上讲,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要让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感受到爱、关怀和尊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营造未来幸福而不仅仅是成功的人生。父母应该按照契合孩子个性的方式去培养他们。比如,对于服从型性格的孩子,应以主导式为主,如果采取放任的方式,孩子反而无从选择,甚至容易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而对于叛逆型性格的孩子,则应该以宽松的方式,协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施以威权,有可能在表面上压服了孩子,一旦孩子可以独立自主时,他们就会做逆反的事情。再如,对于一些资质平常的孩子,严格要求和较多知识的传授对于保证孩子的成长有高度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的教育质量和水准,让这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切实的进步,获得自信。而对于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则尤为重要,约束和管制会使得他们的才能被抑制甚至扼杀。即便是同一个孩子的不同成长时期,“爱”的教育方式也得因时而异,比如在婴幼儿期期,自由宽松的方式促进儿童自我发展,在少年期,适度的民主和约束有助于培养自信和自律,而在青春期,则科学引导和平等对话才能彼此尊重减少亲子冲突。父母还要意识到避免不恰当的抚育方式对孩子未来造成的影响。一些心理学观点认为成人的一些心理或行为问题都可以从幼年经历上找到根源,比如成年人焦虑和自卑可能源自于幼年时期严格管控和过度批评等,责任感缺失可能源自于父母疏于照顾和自由放任等。
“子不教,父之过”,子女的教育责任被沉甸甸的压在父母的肩上。在今天这个社会,如何教育孩子确实是一个很让父母头疼和困扰的问题,父母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西方式民主还是中国式专制?导师式指导还是朋友式引导?作为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才不是害孩子?这个话题没有标准答案,虎妈和狼爸的方式也不具备普遍意义,即便是“虎妈”,在对她两个孩子的教育选择上,也并没有把对第一个女儿的教育方式全部复制到第二个女儿身上,大女儿比较乖巧,二女儿比较叛逆,所以她对大女儿相对专制,对二女儿相对民主。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爱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要了解社会环境和发展需求,去引导孩子学会必备的生存技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得到社会需要,体现社会价值,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孩子;另一方面要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以及不同成长时期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施以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行和精神面貌,实现个人的价值,培养幸福感强的孩子,而不仅限物质生活的成功。这才是最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第三篇:洽谈会中我们应该做哪些礼仪性准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职礼仪常识,仅供参考!
洽谈的礼仪性准备,是要求洽谈者在安排或准备洽谈会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仪表。预备好洽谈的场所、布置好洽谈的场所、布置好洽谈的座次,并且以此来显示我方对于洽谈的郑重其事以及对于洽谈对象的尊重。
在准备洽谈时,礼仪性准备的收效虽然一时难以预料,但是它绝对必不可少。与技术性准备相比,它是同等重要的。
我方正式出席洽谈的人员,在仪表上,务必要有严格的要求和统一的规定。男士一律应当理发、剃须、吹头发、不准蓬头乱发,不准留胡子或留大鬓角。女士应选择端正、素雅的发型,并且化淡妆,但是不许可作过于摩登或超前的发型,不许可染彩色头发,不许可化艳妆,或使用香气过于浓烈的化妆品。
在仪表方面,最值得出席洽谈会的商界人士重视的是服装。完全可以这样讲:由于洽谈关系大局,所以商界人士在这种场合,理应穿着传统、简约、高雅、规范的最正式的礼仪服装。可能的话,男士应穿深色三件套西装和白衬衫、打素色或条纹式领带、配深色袜子和黑色系带皮鞋。女士则须穿深色西装套裙和白衬衫,配肉色长统或连裤式丝袜和黑色高跟或半高跟皮鞋。
有时,在谈判桌上,常常会面对这样一些人:男的穿夹克衫,牛仔裤、短袖衬衫、t恤衫,配旅游鞋或凉鞋;女的则穿紧身装、透视装、低胸装、露背装、超短装、牛仔装、运动装或休闲装,并深身上下戴满各式首饰,从耳垂一直“武装”到脚脖子。这身打扮的人,留他人的印象,不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不重视洽谈、自以为了不起,就是没有一点教养
第四篇:我们应该做狼一样的人四辩稿
首先,我要再次陈明我方论点:我们应该做狼一样的人。
很多人都觉得,狼是凶狠的。原因无非是我们个人的主观看法。这样是不科学的,就像以貌取人,如果我们不了解狼,凭什么否定它们呢?
而事实是,狼不仅不是我们憎恶的对象,反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没错,确实有像“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这样的成语,可是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就不难看到像“授狼以渔”、“众狼一心”这样的词。
可以说,狼是出色的军事专家。狼群每一次捕猎,都会把军事战略、集团会工、团体作战、服从指挥等特点发挥到极限。在与狼的长期斗争中,人发现了狼的这些特性,于是,有些民族就开始拜狼为师,狼图腾也因此而产生。但是作为农耕民族的我们,却只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慌。而狼凶残的形象,也是在恐慌中被塑造出来的,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少了狼这种角色,相信这个团队、国家、社会都会面临一个缺少竞争、缺少学习而懒散成风的团体。
回想历史上中国最辉煌的时期,无非是唐朝,元朝。元自是不用说的,以游牧民族为建立者的它以狼为图腾,塑造了伟大的历史。而唐朝强大的原因,则跟重视军事发展和国家上下的凝聚力密不可分。仔细想想,这不也是狼最重要的精神吗?因此我们可以说,所有中国历史上辉煌的阶段,都与狼精神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做狼一样的人。
第五篇:2016大数据时代社群营销我们应该做神魔
2016大数据时代社群营销我们应该做神魔?
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这个自古流传的成语,很大程度的印证了社群营销的客观存在及其价值。无论对于谁来说,只有当你的客户变成用户,用户变成粉丝,粉丝变成朋友的时候,才算得上是社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理念的变迁随之而来,有过去的产品功能性进化到用户渴望参与到产品中来。也就是有参与度才能提高用户兴趣。
一 什么是社群?
社群营销就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通过某种载体聚集人气,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群体需求而产生的商业形态。社群营销的载体不局限于微信,各种平台,甚至线下的平台和社区都可以做社群营销。
做社群营销的关键是有一个意见领袖,也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权威,这样比较树立信任感和传递价值。通过社群营销可以提供实体的产品满足社群个体的需求,也可以提供某种服务。各种自媒体最普遍的是提供服务。比如招收会员,得到某种服务,或者进某个群得到某种专家提供的咨询服务等。
社群是任何时代、所有商业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只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微信这样的高效率工具以后,社群才是可能的。社群也是有着共同关注点的一群人在一起找到了解决痛点的方案。这中间的差别是,一个有社群的品牌和没有社群的品牌,其竞争力是完全不同的。
二 如何做社群营销
先看一张社群的生命周期图: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社群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那么怎么维护和增长社群的生命周期,就需要有下列方法,但是社群走向衰亡期这是必然的,因为:
第一:两年内群的运营给社群群友带来的新鲜红利也会消失殆尽。
第二:是因为一个群在两年的生命周期内一般而言已经完成商业价值的转换。即便是死忠品牌粉,你的产品又不断升级换代,那么在两年内,从商业上讲,该挖掘的商业价值也挖掘得差不多了,继续维护成本会超过回报。
导致社群走向沉寂的,要么是群主的目的未达成而不再维护,要么是群员的需求未满足而不再活跃。所以社群运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社群有限的生命中期里让他发挥应有的价值
1.社群的中心内容
开始要有稳定的内容输出。内容是要能解决需求的内容,而不是空中楼阁一样的文章。
放轻松,在碎片化的经营的现在,用户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那么在内容上就能使紧张的,而是要轻松而愉悦的。社群并非一朝一夕,社群讲究的是一个团体的共赢,社群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而不会盲目的跟从。
2.建立社群的目的
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建立。比如:交友,学习,生活,商业等。也就是社群定位。
3.社群的模式
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自媒体。目前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都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有这么一种情况:如果一个社群规模太小,大家不愿意加入,如果一个社群规模太大,大家又因为缺乏存在感觉得无趣。因此社群一定得满足成员被尊重,被关注的需求。
4.互动运营
拥有社群成员后得打造一个引导社群用户进行自运营、自传播、自组织。否则,新鲜感一过,新建立的社群便会销声匿迹。(也就是提升用户粘度)互动营销也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最低标准,让消费者满意。至少,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要能克服消费者参与的尴尬。
尴尬感有时候不可避免,因为
(1)本来就会是个让人尴尬的产品(比如成人用品);
(2)产品价值感实在不高;
(3)迫于外界压力必须做个尴尬活动。营销的最低原则就是,不要加深这种尴尬,当然最好是能扭转这种尴尬。
另外,互动营销的机制能简单就简单。我一直特别佩服那些“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复杂事情更复杂化”的同仁们,这简直就是谋杀与自杀行为——在谋杀完消费者和乙方丙方的同时,还不忘记谋杀自己的精力,值得么?
生意增长不是仅靠一两个营销活动,而是方方面面诸多因素,得系统性考虑。有些工作属于重要且紧急的,有些工作属于紧急但不重要的,有些工作是重要但不紧急的,需要区别对待。
中间标准,让品牌方也满意。至少,要能给品牌带来中间收益(比如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最好能带来终极收益(帮助生意增长)。
现实情况是,一个营销活动往往很难达成多重目的,这是需要多种营销活动互相配合才能实现的。我见过有甲方拼命Push乙方去做一个既能增加知名度、又能提升美誉度,还能促进购买和分享的营销活动,这非常不合理,也不尊重常识。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You Can You Up!
所以,品牌方首先要自己想清楚,每个营销活动达成的目的是什么?目标要分层次,分主次,且要和每个人都明白的沟通清楚,以防止活动进行过程中、或者结尾时,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乱嚷嚷:“这个活动虽然挺有影响力,但没促进销量啊?”这时,就可以明白的回复他/她,咱本来就没指望这活动赚钱。
最高标准,让所有操作这个营销活动的人满意(创意公司、执行公司、各级分销商、客户等)。
也就说,让每个人都能获得价值、或者至少不太折腾别人。“折腾”本身是个很主观的词,有时活儿虽然重,但人不觉得折腾;有时活儿很轻,但大家就是觉得备受折磨,归根结底取决于领导力水平、以及各方人马的配合程度。
这个标准非常难到达,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只能靠人品积累。只有当你已经做成功几个案子后,才可能获得多方信任。如果你是第一次做,无论你在之前的公司多牛掰,在新公司都不可能四方都摆平。这时候,只能隐忍、沟通沟通再沟通,尽量争取最高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然后拼了老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此才能积累信任。
5.社群的情感营销
打造情感的认同。情:微信朋友圈举例,腾讯对朋友圈的定义是“连接一切”,意思就是促进朋友与朋友的情感连接。一个成功的社群核心最终必定是情感,类似信仰。你可以看看大家都在朋友圈做什么?晒工作、晒生活、晒个性、晒兴趣爱好,让远在他乡的朋友也能了解自己的动态,拉近彼此的关系。所以推广人首先要摆正一个观念,要把社群真正看成朋友圈。凡在圈中,皆是朋友,要沟通、交流、关心、点赞、评论、解答,建立你和朋友的情感连接。
小结:不能只想着做产品,而要切身处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做服务才是最终成功的必经之路,很多推广人把社群(朋友圈)看成单纯的营销平台,天天在朋友圈发布广告,推销自家的产品,也有天天刷群推广,但是他们只是考虑到产品的推广,却忽视了产品的品质、用户的体验,这是大错特错的。只有保证你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让人可信任,基于此建立的社群才会是一个有情感、有温度、持久的、不断壮大朋友圈关系,你的推广才能得到发展和扩展。千万别说你的产品面向所有人,没有准确用户定位的产品要么本身太平庸没有卖点,要么就是市场竞争大利润所剩无几的大众产品。
所以每个推广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产品做一个细致的用户分析,确定自己应该跟谁玩。这个分析跟线下开店的市场调研类似,就是要了解目标客户的地域分布、消费习惯、工作收入、年龄范围、兴趣爱好及生活场景等等。
三 做一个性感动人的社群:“小而美“
虽然社群的最终目的是产品或者品牌的树立,但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一个社群意味着在闲暇时间解决了自身需求的同时又接受了好的产品,那么解决自身需求就成了在接受产品之前,而一个社群真正想要做起来就需要大家在此能解决共同的问题。小圈子亚文化传播,部落化生存,这是有原始情结的。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500人的群活跃度会越来越低,而20人的小的社群活跃度会明显高于大的社群。反映到自媒体上,追求大而全的粉丝群体对于一个细分领域的社群,完全没有意。并不是人来了就可以开始了,也不是越大越好。当今是个大众媒体的时代,将社群营销做成社群媒体会是大势所趋内容主要是偏娱乐属性,因为需要覆盖最多的人群,而人群最大的共性就是娱乐属性。而在社群媒体时代,因为覆盖的人群是自己的目标人群,那么内容的核心是教育属性,要形成知识的落差、势能,才能够吸引目标人群。运营的目的是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要求用户参与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如果没有这种良好的秩序,大家就只是灌水、闲聊,甚至攻击、谩骂、炸群等等,这样的社群,可以说一文不值。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谈经销甚至商业变现,比如品牌如何传播,产品如何推广等等,才有价值。但最重要的是要将群成员做为传播的种子。建立社群与运营社群相当于“道”,而其中运营的过程与运营中与用户的博弈相当于“术”。在道与术中寻求长远的发展,建立有效的用户机制,秩序。
笔者接触网路营销仅仅数月余,观互联网发展从线下走向线上,从PC端走向移动端,又从移动端走向大数据,时代的迭代往往伴随着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烈,当我们并没有准备好迎接一个时代的时候下个时代有悄然接近,尴尬与悲剧的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又盲目的跟从进入,导致无论是新媒体营销还是移动营销到社群营销都有一大批人成为了互联时代的小白鼠,虽接触不长但也坐下来静静反思,现下网红也好,直播也好,做的无非是自己垂直细分下的圈子,那么最终都会走向社群模式,将有共同需求的人组进自己得小圈子,目标用户精准而人数不在多的社群会逐渐取代盲从建立,只做广告的大群小而美,道与术,在运营博弈中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乐趣,为用户解决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自身的认同感与商业价值,社群营销,社群媒体自有他的魅力所在,未来当属于社群。
四汐缘原创整理